人工挖孔樁工程安全項目工程技術交底(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7120
2022-09-27
11頁
26.54KB
1、人工挖孔樁工程安全技術交底一、一般規定 1挖孔過程中,隨時觀察護壁有無裂縫、變形,及時上報,采取加固措施,以避免塌方(嚴禁私自處理)。2.井臺面上操作人員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尤其在孔內作業時絕不得擅自離開崗位,要認真觀察孔內一切動態,保持與孔內人員不斷聯系,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孔口護壁必須高于原地面2030cm,無人施工時井口必須加蓋板,以防雜物或 人員掉入孔內,蓋板用50mm的木板做成門板蓋在洞口上。二、作業要求1、嚴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作業。 2、挖孔、起吊、護壁、余渣運輸等所使用的一切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工具配件以及防毒面具等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必須在每班作業前進行檢查,確保完好和使用安2、全。 3、每日開工前必須檢測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并有足夠的安全防護措施。樁孔開挖超過10m時,應有專門向井下送風的設備,風量不宜小于25LS。 4、孔內必須設置應急軟爬梯;電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不得使用麻繩或尼龍吊掛或腳踏井壁凸緣上下。 挖出的土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周圍1m范圍內,機動車輛的通行不得對井壁的安全造成影響。 5、井下作業人員與井上人員應有可靠的聯絡信號保持聯絡,若發現地下出水、流沙、塌方、井圈護壁變形、有害氣體、不明物等情況應暫停施工,迅速撤離井底并應及時上報,以采取措施處理解決。 6、井底抽水時,應在挖孔作業人員上到地面后,再合閘抽水,抽水3、后即關閉電源,嚴禁帶電作業。 7、井樁開挖前,應用紅磚砌筑高處地面150mm的井口防護圈,以防地面水和雜物等落入孔洞。 8、孔下作業人員必須穿長筒絕緣鞋,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和保險扣。 9、 孔樁開挖過程中,必須有專人巡視各開挖樁孔的施工情況,嚴格做好安全監護。挖孔人員應是1835歲的男性青年,并經健康檢查和井下、高空、用電、簡單機械和吊裝等安全培訓考核。每孔作業人員應不少于三人。作業人員應自覺遵章守紀,嚴格按規定作業。10、 挖孔、起吊、護壁、余渣運輸等所使用的一切設備、設施、安全裝置(含防毒面具)、工具、配件、材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等,必須經常檢查,做好管、用、養、修、換,確保完好率和使4、用安全度。11、 每次下孔作業前必須先通內,作業過程中必須保持繼續通風。鑒于供電不正常的實際,為確保通風和連續性生產,挖樁施工必須備用柴油發電機應急。12、 孔下作業必須在交接班前或終止當天當班作業時,用手鉆或不小于16鋼釬對孔下作不少于三點的品字偵探。正常作業時,應每挖深50厘米左右就對孔下作一次勘扦,確定無異常時,才繼續下挖,發現異常,即時報告。13 、為預防有害氣體或缺氧等中毒,必須對孔內氣體抽樣檢測。凡一次檢測有毒含量超過容許值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除毒。14 、樁孔必須每挖深50至80厘米就護壁一次,嚴禁只下挖不及時護壁的冒險做法。第一節護壁要高出孔口25厘米作孔口周圍安全踢腳攔板5、,護壁拆模須經施工技術人員簽證同意。15、 樁孔護壁后,在無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條件下,嚴禁破砼壁修孔。人巖部分需爆破時,必須制定方案報當地公安部門審批,孔內爆破時,現場其他孔下人員必須全部從樁孔內撤離,在孔內人工鑿巖要有防塵措施。16、孔深挖至超過操作人高度時,應必須及時有孔口或孔內裝設靠周壁略低的半園平護板(網)。吊渣桶上下時,孔下人員應壁于護板(網)下、護板(網)位置應隨孔深增加,往作業面下引。在孔內上下遞物和工具時,嚴禁拋擲和下掉,必須嚴格用吊索系牢。1 7、成孔或作業下班后,必須在孔的周圍設不低于80厘米高的護欄或蓋孔口板。18、 下孔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帶、安全帶扣繩由孔上人員負6、責隨作業面往下松長。上、下孔必須使用軟爬梯、嚴禁用手腳爬踩孔壁或乘吊渣上下。19、 孔上與孔內人員必須隨時保持有效的聯系,應采用有線或無線對講機,步話機等良好的通訊設備,或其他可靠的聯絡通訊辦法。20、 電工必須持證。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三種安全保護。電器安裝后經驗收合格才準接通電源使用,各孔用電必須分閘,嚴禁一閘多孔和一閘多用。孔上電線,電纜必須架空,嚴禁拖地和埋壓土中,孔內電纜、電線必須有防磨損、防潮、防斷等保護措施。孔內作業面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36伏以下的安全電壓。21、孔內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伏以下的安全電壓。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應遵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7、GJ46的規定。孔上電纜必須架空2m以上。22 、 工作人員上下樁孔所使用的電葫蘆、吊籠必須是合格的機械設備,同時應配備自動卡緊保險裝置,以突然停電。不得用人工拉繩子運送工作人員或腳踩護壁凸上下樁孔。電葫蘆宜用按鈕式開關,上班前、下班后均應專人嚴格檢查并且每天加足滑油,保證開關靈活、準確、鏈無損、有保險扣且不打死結,鋼絲繩無斷絲。支承架應加固穩定,使用前必須檢查其安全起吊能力。樁孔內必須放爬梯或設置尼龍繩,并隨挖孔深度增加放長至工作面,作求急之備用。23 樁孔開挖后,現場人員應注意觀察地面和建(構)筑物的變化。樁孔如靠近舊建筑物或危房時,必須對舊建筑物或危房采取加固措施后才能施工。24 挖出的8、土石方應及時運走,孔口四周2m范圍內不得堆放余泥雜物。機動車輛通行時,應做出預防措施或暫停孔內作業,以防擠壓塌孔。25 當樁孔開挖深度超過5m時,每天開工前應進行有毒氣體的檢測,一般宜用儀器檢測,也可用簡易辦法,如在鳥籠內放置鴿子,吊放至樁孔底,放置時間不得少于10min,經檢查鴿子生態正常,方可下孔作業。26 每天開關,應將樁孔內的積水抽干,并用鼓風機或大風扇向孔內送內5min,使孔內混濁空氣排出,才準下人。孔深超過10m時,地面應配備向孔內送風的專門設備,風量不宜少于25L/s。孔底鑿巖時尚應加大送風量。27 挖孔抽水時,須在作業人員上地面后進行,抽水后檢查斷開電源才準下孔。28 做好單孔9、開挖、成型、護壁、孔底巖層(土質)、擴孔、樁心灌注等有關技術資料的記錄和匯總。29 挖孔、護壁、澆注樁心過程中如遇意外,急需進行安全搶救或技術處理時。必須嚴密急救組織工作,要有相應的技術安全措施。避免事故的擴大和惡化。三、挖孔灌注樁施工安全、質量監理實施細則1、施工須知挖孔樁適用于無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較密實的土層或風化巖層的樁基。2、挖孔樁孔口必須設置鎖口砼,確保孔口完整和防水,鎖口護壁砼頂面應高于孔口地面20-30cm,防止碴土等掉入孔內砸傷作業人員,其壁厚比正常護壁砼厚增加1015cm,中心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施工作業完畢,必須按規范要求,設置罩蓋,罩蓋要保證有一定的防10、盜及防遺失設置。(建議采用加鎖防護)3、在地質情況較差時,如松散體、少量流砂、少量淤泥等,應采取措施確保護壁砼的穩定和連接。如因流砂、淤泥、地下水等原因使挖孔難以進行時,應考慮更換施工方案。4、人工挖孔每天應定期及不定期的檢查孔內有毒、有害氣體情況,檢查氣體必須有專業儀器且儀器必須滿足要求。作業人員下孔作業前應先將孔內空氣排出更換。當二氧化碳含量超過0.3%或有其它有害氣體時,應采取通風措施;對含量雖不超過規定,但作業人員有呼吸不適感覺時,亦應采取通風或換班作業等措施。人工挖孔深度超過10m時,應進行機械通風。5、孔內爆破施工應按照監理工程師批準的方案實施。爆破施工必須是小藥量的淺孔爆破,并實11、行分段爆破,洞口必須覆蓋,防飛石傷人傷物。6、施工人員進入孔內必須戴安全帽。使用的電葫蘆、吊籠等安全可靠并配有卡羅保險裝置。鉸車、碴桶、鋼絲繩等設備、工具必須常檢查,確保安全。7、工程發生安全、質量事故,承包人必須按規定向監理辦、業主及有關部門及時報告,并保護現場接受調查,嚴肅認真地進行事故處理。8、施工中的技術處理施工前要認真進行技術交底,分析挖孔樁地質鉆探資料,根據砂性土層、流砂層、淤泥層的情況確立加固措施,經監理工程師書面簽字認可后方可進行施工。對施工中遇到的問題應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8.1孔壁泥砂塌落挖孔時遇到砂性土、淤泥、流砂易發生護壁外圍泥砂塌落。如果地下涌水量不大,塌落不嚴重,可12、用擋土板支撐,同時加固或采用鋼板套筒突擊澆筑混凝土護壁。8.2護壁斷裂、脫落根據地質資料,挖孔樁如有較厚的流砂層、淤泥層、或少量地下水,隨著護壁外圍泥砂大量塌落,混凝土護壁將會成為懸空狀態,失去支撐進而產生裂紋,直至斷裂、脫落。此時應采取加強措施。8.2.1在鎖口護壁砼外圈設置吊耳,并固定在穩定物體上或加大鎖口圈外徑,使其鎖固在地面上。8.2.2設置護壁豎向連接鋼筋,并讓鋼筋伸出30cm以上,與下一節護壁的豎向鋼筋及箍筋連成整體,然后再澆注成型。如有必要,可在護壁上預留直徑200mm左右的孔洞,但該部位的地質要選在比較堅硬的土層,然后再將護壁與護壁外圍的土層錨在一起,用混凝土、竹木、錨筋等均可13、。以防護壁斷裂脫落。每節護壁在當日施工完畢,護壁模板在24小時后拆除。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時,應及時補強以免造成事故。8.2.3在已成型的護壁上鉆孔至土體,以充填、滲透和擠密的方式把灌漿材料充填到土體的孔隙中,以固結護壁外圍土體,使護壁外圍泥砂不塌落,從而增加護壁砼摩擦力。壓力灌漿材料可選用純水泥漿、砂漿等。8.2.4護壁周圍必須以砼或水泥漿、砂漿等填塞密實,以確保壁周摩擦力。8.2.5進入巖層須爆破時,應專門設計,應采用淺眼松動分段爆破法,嚴格控制炸藥用量,炮眼孔深進尺以0.60.8m為宜,必須采用電雷管引爆。孔壁周邊應加密炮眼間隔裝藥,確保孔壁完整。爆破后先通風排煙,經檢查無毒氣后,施14、工人員方可下井繼續作業。當孔底遇傾斜巖層時,樁底應檢平。8.2.6如孔壁塌落嚴重,危及施工安全或工程質量時,應及時改用鉆孔成孔等工藝。8.3挖孔樁移位、歪斜每節段作業前應校核樁位,尤其在澆注護壁前要檢查模板,脫模后再檢查護壁。個別壁周泥砂塌落,在澆筑混凝土后護壁易產生位移和歪斜,應注意檢查和及時糾正。9挖孔樁施工安全要點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應對安全員及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向作業人員交待清楚樁位的地質情況和地下水情況,提出可能出現的問題和應急處理措施。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備有充足的應急措施及所用的材料、機具、器械等。要制定具體安全措施,并要經常檢查和落實,嚴格杜絕安全事故苗頭。9.1井下只準115、人從事挖孔作業。井下作業人員必須系安全繩和安全帽,井下作業人員的頭頂部位應設置護蓋。取土吊斗升降時,井下作業人員應在護蓋下工作。井下作業人員和井上人員要約定光、聲聯絡信號。井口應遠離汽車通道。地面井口周圍1m內不得擺放鐵錘、镢頭、石頭等易墜傷人物品。挖出的土石方應及時運離孔口。井口圍護應高出地面2030cm,防止上面雜物落入孔內傷人。9.2施工現場的一切電源、電路的安裝和拆除必須由持證電工操作。施工中承包人須備發電機,且有自動切換裝置。電器必須嚴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電保護器,嚴禁一閘多用。供電線路須采用絕緣性能好、防水性能好的電纜。電線要架空,不得拖拽在地上。要經常檢查電線和漏電保護器是否完好16、。照明應采用安全礦燈或12V以下的安全燈。9.3井下人員應注意觀察孔壁變化情況。如發現塌落或護壁裂紋跡象應及時采取支撐措施。如有險情,應及時發出聯絡信號,以便迅速撤離,同時盡快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險情。9.4地面人員應注意井下發出的聯絡信號,反應靈敏快捷。要經常檢查支架、滑輪、吊鉤、繩索是否牢固。下吊時要掛牢,提上來的土石要倒凈,卸在井口2m以外。隨時保證作業區整潔。9.5從孔中抽水的排水口應距井口5m以外,要保障施工現場排水暢通。9.6當天挖孔,當天澆注護壁。人離開施工現場,要把井口蓋好,并設明顯示警紅燈。9.7要預防孔內有害氣體的侵害。作業人員和檢查人員下井前10min把井蓋打開,排放新鮮空氣17、;如有土層逸出的腐植質等產生的異常氣味應及時報告安全員及有關部門,排除有害氣體后方可下井作業。四、人工挖孔樁鋼筋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1、井內作業工人應著裝簡便,穿防滑鞋,戴好安全帽和安全帶并控設好。 2、當井孔內有人作業時,孔口必須有人監護。 3、用于固定鋼筋籠的架立筋必須有足夠剛度和強度,牢固固定于孔口或樁頂護壁凸緣。 4、孔內綁扎鋼筋操作平臺必須牢固固定于護壁凸緣。不得設在已綁扎好的鋼筋籠箍筋上。 5、當采用鋼筋籠整體吊裝時,下方禁止站人,對準孔位須多人合力,慢慢下放,鋼筋籠就位并固定好后方可脫鉤。 6、當采用井內焊接時,必須向孔內送風,作業人員須及時輪換。 7、暫停作業或鋼筋籠綁扎完畢,應18、恢復孔口蓋板(網)或封閉圍欄。五、人工挖孔樁混凝土澆灌安全技術交底 (1)安全要求1、孔口料斗應牢固固定于孔口,不得有晃動、搖擺等現象。2、放料人員必須準確對準孔口料斗放料,防止砼濺落樁孔內傷人。3、在灌注樁身砼時,相鄰10m范圍內挖孔作業應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4、孔內作業的振搗手應著裝簡便,穿防滑鞋,戴安全帽,綁扎安全帶并掛設于井口牢固處,隨作業面的上升安全帶應逐步收緊。5、孔內作業的振搞手應搭設牢固的臨時作業平臺,作業平臺應牢固設于護壁凸緣,不宜支設在箍筋上。6、孔內作業人員連續作業時間不宜超過2小時。7、孔內有作業時,孔口應有2人以上配合并監護井內情況,孔口人員必須掛好安全帶,密切注19、意孔內一切情況,保持與孔底的密切聯系,認真配合孔內人員的操作。8、摘串筒時必須綁扎牢固,用可靠的麻繩提升,并注意不得用力過猛,不得碰撞鋼筋籠和孔口料斗。9、孔口人員應根據孔內人員指示,及時提升振搗器,低壓照明燈等。10、砼澆注完畢,樁頂標高低于地面的應蓋好板(網)或設置封閉圍欄。(2)質量要求1、鋼筋加工、安裝及砼施工應嚴格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國內招標文件范本(2003年版)及JTJ041-2000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有關規定控制。2、澆注砼前認真作好終孔檢查,檢查孔底地質和孔徑等是否達到設計要求,并把孔底渣土清理干凈,同時把積水盡可能排干。3、鋼筋籠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前需再檢查孔內20、情況,以確定孔內無塌方和沉渣;安放要對準孔位,扶穩、緩慢、順直,避免碰撞孔壁,嚴禁墩籠、扭籠。4、注意鋼筋籠的標高,達到設計位置后應采用工藝筋(吊筋、抗浮筋)固定,避免鋼筋籠下沉或受砼上浮力的影響而上浮。5、鋼筋保護層墊塊用水泥砂漿制作,當無砼護壁時嚴禁用粘土磚或短鋼筋頭代替。墊塊的設置必須確保鋼筋籠的保護層厚度,其誤差不得超過10mm。6、當在孔深度與設計深度不同時,鋼筋籠長度也宜隨之變化,但摩擦樁的鋼筋籠長度可不變。7、挖孔樁封底時要把鄰近孔位的積水同時抽出,以減少鄰孔地下水積水對工作孔的影響。8、澆筑砼過程中要注意防止混凝土離析,用導管或串筒把砼送至孔底,連續作業迅速封底,同時堵住孔底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地下水。9、當地下水較多時,應排除孔內積水,清至孔底積水接近或超過20cm時,應在清底后將導管伸入孔底,澆筑水下混凝土。至混凝土量超過底節護壁30cm以上,再排水后對表面松散的混凝土進行處理,則可進入下一道工序。10、當地下水上升速度較大(>6mm/min時)則應采用水下灌注方法施工。11、注意樁頭砼的標高,應適應超出設計標高,以保證鑿除樁頭后,樁頂嵌入承臺應滿足設計要求或規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