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線路工程項目工程技術交底內容(1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7137
2022-09-27
13頁
27.71KB
1、標準通信線路技術交底內容目錄一、 光電纜開挖- 1 -1、 光電纜徑路復測- 1 -2、 光電纜溝開挖- 1 -二、 光電纜余留- 4 -1、光纜余留長度- 4 -2、電纜余留長度- 4 -3、光電纜余留方式- 4 -三、 光電纜配盤- 5 -四、 光電纜敷設- 5 -1、直埋式光電纜溝- 5 -2、管道以及槽道光電纜敷設- 7 -五、 光電纜防護- 7 -六、 光電纜溝回填- 8 -七、 光電纜引入- 8 -八、 其他事項- 9 -九、 附件- 10 -十、 質量控制及檢驗- 10 -十一、 安全及環保要求- 10 -通信線路技術交底內容一、 光電纜開挖1、 光電纜徑路復測1.1通信光纜徑路2、選擇時嚴格按照鐵總關于初步設計的批復(鐵總鑒函2015568號)中有關通信線路的規定。(1) 新建鐵路兩側各敷設1條48芯單模直埋光纜。(2) 敷設于電纜槽道內的光、電纜,采用阻燃型外護套。(3) 站場通信線路應以光纜線路為主,統一規劃光電纜徑路。(4) 區間光纖直放站、視頻監控系統等應共用光纜。1.2 XXX至XXXX區間均設有電纜槽,光電纜嚴格按照槽內敷設光電纜施工。1.3 XXXX站、XXX站、XXXX紐站場部分無電纜槽道時,需采用光電纜暗埋形式敷設,嚴格按照直埋式光電纜溝開挖及敷設標準執行。1.4直埋光電纜的徑路選址原則上在鐵路封閉網內,且纜溝要盡量取直,不得隨意轉彎。如遇特殊情況(樹3、木、道口等)可根據地形、地貌進行適當調整,但必須保證以后維護方便和線路安全。(徑路選擇必須XXX通信車間同意)。1.5光纜徑路的選擇盡量避開信號電纜、電力電纜或其他單位的光電纜、水暖管道、排水管道。實在躲不開有交越時必須提前和相關單位聯系探明徑路,施工中要有相關單位人員配合按施工協議內容施工,并做好光纜的防護工作。1.6xxx市內范圍內及交通繁忙地段進行光電纜線路施工時,應事先與相關管理部門聯系,取得同意后方可施工。2、 光電纜溝開挖2.1因橫XXXXX屬于新建鐵路施工,不涉及到BC類施工計劃范圍。光電纜溝開挖敷設只需通知通信車間人員配合。2.2區間基站、直放站、信號中繼站、分區所、xxx牽引4、變電所等通信用房電纜井過水溝后需分不同路由開挖光電纜溝引入通信用房內。2.3 XXXX光電纜溝開挖必須按照哈爾濱鐵路局要求設置駐站人員和現場防護人員。2.4光電纜溝開挖標準(1)線路開挖深度如下表敷設地段及土質地區(站場)普通土、硬土0.7m半石質(沙礫土、風化石)0.6m全石質、流沙0.5m鐵路路肩普通土、硬土、半石質0.7m石質0.5m穿越鐵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0.7m溝、渠、水塘1.0m市區人行道0.7m農田排水溝1.2m公路邊溝底石質邊溝溝底以下0.4m其他土質注:對于有凍土層的直埋地段,在表中的埋深上增加0.10.5米(埋深在凍土層以下);達不到上述標準,需做PE管材、5、紅磚、水泥包封等防護。(2)光纜接續手孔的大小為0.9m*1.2m;同時要求接頭坑底要平整、寬暢。2.5直埋光電纜溝開挖時應注意以下幾點要求:(1)光電纜溝開挖應調查確認各類地下設施。在有可能影響或妨礙既有地下設施的地方開挖時,應事先與設施產權或運行維修單位簽定安全施工協議,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在XXXX東西兩側需重點卡控)(2)在挖溝地段應設專人巡回檢查。遇有大雨、暴雨、連陰雨天氣時,不得進行開挖,已開挖的溝應根據具體情況或鐵路運輸部門的有關規定及時回填。(3)禁止在路肩開挖電纜溝,并應在距離護坡底部2m外進行。開挖應有使用彩條布以防止道床污染,棄土應投出溝外0.6m以外,堆積高6、度不得超過軌面。(4)當光電纜敷設需要通過鐵路、公路等交通要道時,應采取非開挖方法進行施工。開挖時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5)當天開挖的纜溝應當天回填,嚴禁光電纜溝隔夜,如不能當天回填必須采取防止人員墜落的措施。(6)敷設完畢的電纜溝應及時回填和覆蓋。回填時,挖溝棄土全部回填,并分層夯實。(7)光電纜溝開挖應考慮同溝纜線,處于同一個傳輸環兩端的光纜不能同溝。(8)光電纜溝開挖必須嚴格按照審定的光電纜徑路臺賬進行,光電纜溝開挖必須光電纜敷設同步進行。(9)光電纜溝開挖嚴禁使用機械開挖(需使用時必須征得相關部門同意)。2.6XXX直埋光纜溝開挖注意事項:(1)XXXXX樞紐部分屬于既有運營線,光電7、纜溝開挖必須在申請的BC類施工計劃范圍內進行,嚴禁超范圍施工。且光電纜溝開挖必須在工務、電務(通信)等所有相關配合人員到場時才能進行。(根據xxx信號車間要求每日開挖不得超過1公里,如超過1公里需提前告知信號車間)。(2)施工前三天聯系電務、鐵通、供電部門現場核實,確認施工點地下管線纜的位置、埋深、防護等資料,并在施工現場標明其位置,劃出防護范圍,防止施工中挖壞既有管線。對不太明確的地下管線纜,應會同產權單位一起開挖探溝,進行光電纜改移時,必須事先與相關設備管理單位聯系,在設備管理單位人員的監控和指導下,才能作業。鄰近營業線范圍內的動土施工,在使用機械作業前,必須采用人工挖探溝,人工挖探溝必須8、采用網格法(#字型),并做到動土范圍全覆蓋,嚴禁按“一”字、“丁”字、“卄”字型或電纜探測儀代替人工挖探,挖探深度必須達到計劃動土深度以下,樁(柱)等深基礎施工必須達到光(電)纜等設備可能的最大埋深,并取得設備管理單位的確認,否則,嚴禁進行機械作業。在挖探溝時,嚴禁猛挖猛鏟,防止損壞光電纜。二、 光電纜余留1、光纜余留長度1.1、在橋梁、涵洞、隧道、過軌、過道、接頭(含分歧頭、直通頭等)及機房引入等處所必須留有足夠的預留。1.2、光纜接頭兩端各預留10米,分歧頭采用剖接,束管盤留,分歧光纜預留5米。過軌、過道等處的預留統一規定為10米。1.3、光纜做接頭后余留5米,光纜接頭盒內光纜余留1.2米9、1.6米。1.4、光纜引入中間站設備房屋時,引入口外兩方向各余留3米。1.5、光纜引入通信站時,在電纜引入室內兩方向各余留5米。1.6、光纜通過橋梁、隧道時,兩端各余留3米5米;通過長度為500米及以上長隧道時,應在避車洞內作適當余留。1.7、光纜盤留處,必須增設明顯標識。1.8、余留方法:(1)余留時,一定要注意光纜彎曲半徑,光纜彎曲半徑太小容易造成衰耗增大;(2)光纜敷設時的彎曲半徑一般為:光纜的彎曲半徑不小于光纜外徑的15倍。2、電纜余留長度2.1、電纜做接頭后余留1米2米。2.2、電纜引入中間站設備房屋時,引入口外兩方向各余留2米。2.3、電纜引入通信站時,在電纜引入室內兩方向各余留310、米。2.4、電纜通過橋梁余留長度:(1)100米以下的橋梁,兩側各余留1米2米;(2) 通過長度為100米及以上的橋梁和250米500米隧道時,兩端各余留2米3米;2.5、電纜通過長度為500米以上隧道時,應在避車洞內作適當余留。3、光電纜余留方式3.1、在手孔內接續時,光電纜應根據手孔大小,做圈形余留或“”余留,并綁扎固定。3.2、高架橋上通信槽道或既有槽道內接續時,光電纜作“”余留。3.3、管道人井內接續光電纜時,在接頭盒的兩側作直徑大于50cm的圈形余留,并固定于人井壁。3.4、直埋光電纜接續以“”方式余留。三、 光電纜配盤1、 光纜敷設嚴格按照A、B端方向進行(XXX方向為A端、XXX11、方向為B端)。2、 光纜配盤按出廠順序盤號配盤。同一個光中繼段內宜采用相同批次的光纜。3、 應根據光纜盤長和路由情況配盤,盡量減少光纜接頭數量、避免短段光纜;短段光纜長度不宜小于200米。4、 光電纜敷設必須嚴格按照光電纜配盤表施工。5、 光纜配盤接頭位置應錯開橋涵、隧道,分歧頭(與正線接頭合并)盡量安排機房附近。6、 光纜配盤盡量減少接頭、分歧頭與距離最近直通頭不足200米時,分歧頭與直通頭合并,接頭原則上不允許設置在橋上。四、 光電纜敷設1、直埋式光電纜溝1.1放線支架底座應放在堅固、平坦的地面上。頂升時,光電纜盤盤輪離開地面不得大于100mm。1.2盤軸應水平,光電纜盤應保持在兩期中支架12、的中央;嚴禁以橫置線盤方式放纜。1.3敷設電纜時,光電纜應從盤的上端引出。光電纜盤支撐處應由有經驗的人員看守,且配備良好的通信工具。1.4光電纜盤、人工絞盤、絞盤車應由制動措施。1.5使用地滾滑輪時,應選擇地形,放置應安全穩固。1.6進入光電纜井放纜時,作業人員進入前應先通風,并確認無有害氣體。光電纜井內工作應采取防火、防水及防止高空落物等措施,井口應有專人看守,放光電纜人員距井口距離不應小于1米,并扎好安全帶。放纜時上下人員應相互呼應,以防發生事故。1.7光電纜進入電纜溝、隧道、豎井、建筑物以及穿入管子后,均要對孔洞進行封堵。電纜夾層、隧道、豎井、電纜溝內應保持整潔,不得堆放雜物,在電纜溝洞13、嚴禁積油。1.8在墻洞、溝口、管口及隔層等處布放光電纜時,布放人員距各開口的距離不應小于1米。1.9在橋上及隧道內布放光電纜時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高架橋上人工布放光電纜時應走高架橋中心變道,不得在橋邊緣行走,人員應站在安全的一側,轉彎時應站在光電纜轉彎的外側,行走時光電纜不得左右擺動,并設監護人員。1.10電纜橋架安裝時,施工人員不得站在橋架上施工。橋架內布放電纜時,在橋架轉彎處不應用力過猛。1.11用機械敷設光電纜時,應考慮牽引動力,牽引繩索、轉向滑車、繩索連鎖環的強度。在牽引中應防止鋼絲繩背扣,或在尖硬的物件上刮磨,工作人員不許扶、摸移動中的鋼絲繩或光電纜,如有故障應停車處理。1.114、2冬季敷設光電纜,對有敷設溫度要求的光電纜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并符合其技術規定。1.13光電纜盤起重架支架較高或在斜坡上支起重架時,應設起重架臨時拉線。1.14 人工抬放光電纜:(1) 直線部分人員分布控制在10米15米為宜,遇有轉彎或過障礙時,人員分布應適當加密;(2)光電纜不得在硬質地面上拖拉;(3)施工人員應用同側肩抬運,拐彎時人應站在光電纜外側,下坡、跨溝渠和拐彎處應設防護人員;(4)抬運光電纜過橋梁、隧道或在鐵路路肩上抬運時,不應將光電纜曲伸到限界以內;(5)抬運光電纜過鐵路線時,應在統一指揮下平行跨越。1.15使用機械牽引敷設光電纜時,牽引力應小于光電纜允許拉力,主要牽引力應施加在光15、電纜的加強構件上,牽引速度不應大于15m/min,并應保持勻速,不得突然啟動或停止。2、管道以及槽道光電纜敷設2.1光電纜敷設采用人工或機械牽引時,應符合直埋光電纜敷設的要求。2.2敷設前對槽道進行清理,清楚蓋板上方的土層或碎石,防止雜物掉入槽內。2.3槽道蓋板應依次掀開,掀開后碼放整齊、穩固,且不得侵入鐵路建筑限界。2.4敷設后及時按原樣恢復槽道蓋板,并注意避免蓋板砸傷線纜,掀開蓋板時應注意保護蓋板。2.5光電纜穿越接觸網支柱基礎時,應采取保護措施,以免刮傷光電纜。2.6當需要在橋欄外側安裝槽道時,應使用專門制做的作業平臺,并符合高處作業安全要求。3、 光纜敷設嚴格按照光纜配盤表進行施工。416、 纜線的布放應按A、B端別進行。五、 光電纜防護1.1光纜在穿越鐵路、公路時盡可能與路面垂直,用鍍鋅鋼管做好保護,管內必須加套塑料管對光纜進行防護。新建鐵路在條件允許時,盡量將鋼管預先埋設在光纜穿越地點。1.2光纜穿越水溝、水渠、過道或引上時必須用鋼管(電務段同意可改為PE管)進行防護。1.3光纜穿越動土可能性較多的地段,需用纜槽進行防護。1.4光纜在路肩上敷設時要用纜槽進行防護。1.5光纜過涵、過橋的防護(1)光纜在橋梁、立交道上方用100mm*100mm*1.5mm鍍鋅鋼槽進行防護,鋼槽固定牢固。橋、涵兩側的鋼槽端口內10cm到坡腳的光纜要用塑料管進行防護,同時光纜在坡腳下要有余留。(217、)光纜過軌時人工開挖采用80鍍鋅鋼管進行防護,鋼管內用塑料管進行保護。1.6直埋光電纜在經過某些特殊地段時防護(1)鐵路站場、排水溝以及風化石等溝深難以達到埋深要求的石質地段,可采用混凝土槽防護。其埋設深度為:在站場股道附近或鐵路路肩上,槽蓋板頂面距路肩面不應小于0.2米;在石渣和砂子填平的股道間,槽蓋板頂面至軌枕底面不應小于0.55米。同時蓋板頂面在路基面下的覆蓋厚度不應小于0.2米;在涵洞下、排水溝等處,槽蓋板頂面距溝底面不應小于0.6米;在石質地段,槽蓋板頂面距地面不應小于0.3米。(2)防護管的材質應無變形和裂紋,鋼管無嚴重銹蝕,硬質聚乙烯管無老化變質。對于電纜埋深達不到要求或施工困難18、地段,可采用直埋PE管防護或水泥包封;PE管的位置、管長應符合設計規定。管子連接應緊密,管子煨彎的彎曲半徑不應小于外徑的10倍。(3)光纜防凍害要符合以下要求:直埋光纜埋深必須在凍層以下(一般應1.2米,寒冷地區1.5米)。填充光纜溝時,最底層填沙50mm,敷纜后填沙300mm,然后正常回填。過橋、涵、隧道直埋光纜線路時,采用鍍鋅鋼管防護,但要對鋼管破管、破口朝下、破口每隔500mm用鉚釘填塞撐起,便于積水外泄。六、 光電纜溝回填1、回填前,做好每單盤纜的絕緣指標測試并記錄在案,指標不合格需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直至絕緣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單盤不低于10M)。2、石質(風化石)地段,溝底層應先回填19、150mm左右的細沙或土 ,再行敷設光纜。3、回填時溝的下半步不得摻入雜草、樹木等易腐蝕物質,溝內嚴禁回填大石塊,回填夯實后的土應高出地面20cm左右。4、光電纜溝回填時,先回填細土15厘米后在進行全面回填,嚴禁將石塊磚頭等砸、壓光電纜。路肩、站區的光電纜溝要夯實填平,農田、大地纜溝,上方要回填成正梯形。七、 光電纜引入1、 通信站:新設2條96芯長途光纜引入xxx通信站時,在光纜終端盒(或熔纖盤)內終端后,引出196芯尾纖全部接引至新設ODF配線架上。2、 車站節點:新設2條/4條(xxx車站為2條,橫道河子東站、海林北站為4條)不同物理徑路的48芯長途光纜引入車站時,纖芯終端并接引至ODF20、配線架(信號使用光纖除外),其中信號專業使用的光纖在通信機房ODF配線架熔接單元內直接熔通,并引入信號機房的ODF配線架上。3、 區間基站及牽引變電所、分區所:采用2條/4條(同站址雙基站為4條,其他單基站為2條)不同物理徑路的12芯光纜分歧引入方式,纖芯全部終端并接引至通信機房ODF配線架。4、 信號中繼站:采用4條不同物理徑路的12芯光纜分歧引入方式,纖芯終端并接引至ODF配線架(信號使用光纖除外),其中信號專業使用的光纖在通信機房ODF配線架熔接單元內直接熔通,并引入信號機房的ODF配線架上。5、 光纖直放站:近端機至每套遠端機之間采用敷設的短段光纜中的各2芯光纖。6、 RRU遠端機:B21、BU近端站至每套RRU遠端站之間采用敷設的短段光纜中的各2芯/4芯光纖(1載頻和2載頻RRU為2芯、3載頻RRU為4芯)。7、 綜合視頻監控室外采集點:每臺攝像機采用敷設的短段光纜中的各2芯光纖引入鄰近通信機房視頻機柜(內置光纖收發器和ODF配線模塊)成端。8、 光電纜進室內終端應符合電氣化區段的要求,引入室內前應作絕緣節進行電氣絕緣。絕緣節的制作應符合下列要求:(1) 在絕緣節內應將光纜的金屬加強芯開斷;(2) 在絕緣節內應將電纜的屏蔽鋼帶、金屬外護層開斷;(3) 在絕緣節的外線側應將屏蔽鋼帶、金屬外護層作接地處理。八、 其他事項1、 現場進行施工時如遇與技術交底及光電纜徑路臺賬、光電纜配盤22、表不符時須更改時必須征得技術部門同意方可進行。2、 光電纜單盤測試、光電纜標識、光電纜接續等待光電纜到貨后方重新編制技術交底。3、每個區間施工完成后必須提供光電纜徑路臺賬(臺賬包括:防護位置、防護方式、土質、徑路距離鐵路距離、接頭位置、過軌位置、標樁、警示牌等參數)。4、光電纜施工過程中應合理配置敷纜人員,嚴禁損傷光電纜外皮。5、施工負責人每天在光電纜施工過程中必須就當日完成情況進行統計(含光電纜、水泥槽防護數量、標樁、警示牌等),及時完成施工日志臺賬填寫。6、現場施工負責人與勞務協作隊伍負責人需每天做好實物工作量(開挖纜溝、敷設纜線數量)統計與核對(也可按每單盤纜線核算)。九、 附件附件1:23、光電纜徑路施工臺賬。十、 質量控制及檢驗1、光電纜埋深及其接續電氣指標控制須符合施規和驗標的相關規定;對光電纜敷設等隱蔽工程的項目,在隱蔽前均需得到現場監理人員的檢查認可,完成隱蔽工程簽認后方可進行后續施工;如檢查不合格或檢查證及附件與實際不符,必須盡快糾正、重新檢查簽認通過后進入下道工序。2、電纜、光纜、漏纜和其他各類纜線等施工質量及指標按施工規范標準逐項檢查測試,做到標識齊全、清晰,并符合規范要求;3、光纜施工中嚴禁損傷光纜外皮,光纜敷設中嚴禁出現打背扣現象。3、安質、技術人員應對光電纜敷設質量進行必要的檢查,把好質量關。4、每天施工結束后對該日施工的內容進行自檢,合格后通知監理等相關單位24、進行檢驗驗收。十一、 安全及環保要求1、安全要求1.1施工前應對光電纜徑路進行復測,確定徑路及防護措施,并建立施工臺賬,光電纜線路的徑路應符合施工設計圖的要求。1.2嚴格執行雙機復核探測制度,對可疑處所重復探測,嚴禁漏探。1.3要按電(光)纜徑路圖及電(光)纜條數順走向逐一探測,按規定插警示小旗,嚴禁探完不標,防止次生漏探。1.4設備管理單位探測確認開挖地點后應插設警示小旗,施工單位在有電(光)纜處所動土前需挖探溝進行挖驗確認,嚴禁不確認開挖。1.5設備管理單位現場監控人員到現場監控后方可開挖,嚴禁不控開挖。1.6測有電(光)纜處所要用鐵鍬開挖,嚴禁使用風鎬、電鎬等工具開挖。1.7施工要注意人25、和儀器的安全,遇到意外情況應迅速與駐地聯系。1.8施工要文明,嚴禁吸煙;光電纜線路工程作業人員嚴禁攜帶火種進入草場、林場,施工完畢后清掃場地,不得留有廢棄物。1.9工人上崗前,必須進行崗前技術、安全的培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1.10材料要節儉使用,切不可浪費或挪作他用。1.11光電纜敷設在橋上作業時,施工人員應系好安全帶,防止高空墜落。1.12在站場施工時,由于站場纜線敷設專業多,管線多,人員復雜。作業人員要注意自身保護,避免身體擦傷、撞傷。1.13 在作業過程中,不得踩踏其他纜線,注意對既有光電纜的保護。1.14任何人員不得在線路上坐、臥、休息等。1.15 在施工區段作業時,必須在本線一側26、的路肩上行走和避車,嚴禁在道心和枕木上行走。必需橫過鐵路時,應嚴格遵守“一站、二看、三確認、四通過” 的制度。1.16搬運重大、長件物體時,要設置好防護,必須有專人指揮。2、環保要求2.1進場施工人員統一著裝,戴安全帽,穿防護服,持證上崗,管理人員佩帶職務標志。2.2回填時嚴禁使用線路上的道碴及其他設備。2.3回填完后,應將污染的道床清理干凈;余土清運至指定位置。2.4位于水溝和水溝沿上的電纜溝,回填完應保證水溝暢通,并應及時修復好,必要時,可將水溝改道。2.5與施工相鄰單位、居民及當地人民政府搞好關系,尊重當地風俗,愛護周圍群眾的財產,發揚勤勞樸實、與人為善的優良傳統。2.6現場堆放光電纜及施工中不得破壞光纜徑路以外草場、老百姓農作物,材料必須設專人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