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公館房地產項目模板鋼筋混凝土砌筑抹灰質量項目工程技術交底(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7384
2022-09-27
12頁
29.46KB
1、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 木工班組分項工程:模板工程 交底內容 1、模板的接縫不應漏漿;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涂刷隔離劑;梁、板支模完成后,模板內的雜物清理干凈;2、對跨度不小于4m的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3模板安裝的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基 礎10鋼尺檢查柱、墻、梁+2,-3鋼尺檢查垂直度柱、墻5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頂板板面平整度5水準儀或紅外線水平儀柱、墻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 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2、接受人 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木工班組分項工程:模板工程 交底內容4、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看模人員隨時檢查模板構件變化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停止混凝土澆筑,進行模板加固處理。5、每一層墻、梁板支模完成后,剩余木料和垃圾須及時清理干凈,做到完工場清。6、混凝土結構尺寸偏差和檢驗方法如下: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標高層高10鋼尺檢查全高30鋼尺檢查垂直度柱、墻5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天棚平整度5激光測距儀及靠尺和塞尺檢查柱、墻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檢查7、拆模按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報告確定拆模時間,不得私自進行拆模。8、模板拆除后的混3、凝土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 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鋼筋班組分項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內容一、 鋼筋制作 1、鋼筋加工制作時,要將鋼筋加工表與設計圖復核,檢查下料表是否有錯誤和遺漏,對每種鋼筋要按下料表檢查是否達到要求,經過這兩道檢查后,再按下料表放出實樣,試制合格后方可成批制作,加工好的鋼筋要掛牌堆放整齊有序。 2、鋼筋表面應潔凈,粘著的油污、泥土、浮銹使用前必須清理干凈。 3、鋼筋切斷應根據鋼筋號、直徑、長度和數量,長短搭配,先斷長料后斷短料,盡量減少和縮短鋼筋短頭,以節約鋼材。 4、鋼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構件尺寸、混凝土保護4、層厚度,鋼筋彎曲調整值和彎鉤增加長度等規定綜合考慮。 5、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項 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全長的凈尺寸10箍筋內凈尺寸3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 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鋼筋班組分項工程:鋼筋工程二、鋼筋安裝1、柱箍筋: 1) 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2) 按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 3) 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成梅花交錯綁扎。 4) 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加5、密區內箍筋間距應符合設計圖紙要求。 5) 柱筋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規范要求,主筋外皮為25mm,墊塊應綁在柱豎筋外皮上,間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豎筋上)以保證主筋保護層厚度準確。6)、梁、柱核心區箍筋應加密,按圖紙要求施工。2、 剪力墻鋼筋:1)剪力墻筋應逐點綁扎,雙排鋼筋之間應綁拉筋或支撐筋,其縱橫間距不大于600mm,鋼筋外皮綁扎墊塊或用塑料卡。 2)合模后對伸出的豎向鋼筋應進行修整,宜在搭接處綁一道橫筋定位,澆筑混凝土時應有專人看管,澆筑后再次調整以保證鋼筋位置的準確。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鋼筋班組分項工程:鋼6、筋工程交底內容二、鋼筋安裝3、板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清理模板模板上畫線綁板下受力筋綁負鋼筋 2)清理模板上面的雜物,用粉筆在模板上劃好主筋,分布筋間距。 3)按劃好的間距,先擺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預埋件、電線管、預留孔等及時配合安裝。 4)綁扎板筋時一般用八字扣,除外圍兩根筋的相交點應全部綁扎外,其余各點可交錯綁扎(雙向板相交點須全部綁扎)。如板為雙層鋼筋,兩層筋之間須加鋼筋馬凳,以確保上部鋼筋的位置。負彎矩鋼筋每個相交點均要綁扎。5)在鋼筋的下面墊好墊塊,墊塊的厚度等于保護層厚度,應滿足設計要求。6)鋼筋綁扎完成后,及時把板內剩余鋼筋運至制作料場堆放整齊并掛標識牌。 技術負 責 人7、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鋼筋班組分項工程:鋼筋工程交底內容三、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 澆筑混凝土前檢查鋼筋位置是否正確,振搗混凝土時由專人看護防止碰動鋼筋,澆完混凝土后立即修整甩筋的位置,防止柱筋、墻筋位移。2、允許偏差框架鋼筋綁扎允許偏差項次項 目允許偏差 (mm)檢 驗 方 法3骨架寬度、高度54長度10尺量檢查5受力鋼筋間距56排距5尺量檢查7箍筋間距5尺量檢查10保護層厚度梁、柱3墻板2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土建班組分項工程: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1、作業準備:澆筑前應將模板內8、的垃圾、泥土等雜物清除干凈。應澆水使模板濕潤, 但不得有積水現象。2、使用插入式振搗器應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做到均勻振實。移動間距不大于振搗作用半徑的1.5倍(一般為3040cm)。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層5c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3、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留孔洞、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變形或堵塞情況,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并應在已澆筑的混凝土凝結前修正完好。4、剪力墻澆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勻澆筑5cm厚與墻體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漿,并用鐵鍬入模,不應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內。5、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不得有蜂窩、孔洞、露筋、夾渣等缺陷。如缺陷已形成,不9、得私自進行處理,應在項目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補修處理。6、澆筑過程中如出現砼過干或離析等現象,不得私自加水,須通知項目部來處理此事。7、板的混凝土厚度應控制在97mm100mm之間。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土建班組分項工程:混凝土工程交底內容8、每一層混凝土板面平整度控制在20mm內,澆筑完的板混凝土在終凝前須進行抹面處理,以達到平整度的要求以及防止板裂縫的質量通病。9、澆筑頂板混凝土過程,防止作業人員踩踏板的負筋,做好負筋的防御措施,如在負筋處設置馬鐙及鋪設跳板等防御。10、澆筑邊梁及懸臂梁時,禁止用泵管直接澆筑,應用鐵鍬將混凝10、土灌入梁內,撒落在下層的混凝土應清理干凈并及時的應用上。11、澆筑完某一部位后,如剩余少量混凝土,應及時通知項目部做出處理,不得私自掩埋或仍掉。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土建班組分項工程:砌筑工程交底內容1、空心砌塊搭砌長度不應小于90mm;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皮。2、砌體的灰縫厚度和寬度應正確,空心砌塊灰縫應為812mm。3、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填充墻砌筑完并應至少間隔7d后,再將其斜砌擠緊。4、砌體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應按凈面積計算不得低于90;豎向灰縫飽滿度不得小于80,豎縫凹槽部位應用砌筑砂漿填實;不得出現11、瞎縫、透明縫。5、砌墻過程中遇穿墻管、電線盒時,須用無齒鋸切割成槽形,不允許用斧頭或刨錛等剃鑿。6、每一房間砌筑完成后,派專人清理散落的水泥灰,運到后臺攪拌區進行二次攪拌,并及時使用。應做完成一房間清理一房間,完工場清為原則。7、磚塊運輸至樓層過程中,作業人員應輕拿輕放,碼放整齊,不允許隨意亂扔,減少磚塊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失量。8、砂漿攪拌過程中,禁止作業人員隨意更改砂漿配合比。如必須要調配砂漿時,則須在項目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土建班組分項工程:砌筑工程交底內容9、允許偏差項目,見下表。 項 目允許偏差 (12、mm)檢 查 方 法1軸線位移3經緯儀或拉線尺量檢查垂直度5用2m托線板檢查4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楔形尺檢查5水平灰縫平直度10拉10m線,尺量檢查65門窗洞口寬度510m長拉線和尺量檢查(后塞口)高度+15、-5尺量檢查9外墻窗口位置上下偏移20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以底層窗口為準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抹灰班組分項工程:抹灰工程交底內容1、抹灰前,磚墻、混凝土等基層表面的灰塵、污垢和油漬等,應清除干凈,并提前一天灑水濕潤。2、抹灰前,應先檢查基層表面的平整度,并用與打底相同的水泥砂漿貼灰餅、做沖筋。3、嚴禁隨意調整砂漿配合比13、,必須保證砂漿的強度達到設計要求。4、對于混凝土墻面基層,應先進行拉毛掃膠漿“毛化處理”。5、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采用加強網格布時,加強網格布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6、底層抹灰面強度達到60%70%時間方可抹面層灰,嚴禁一次成型。防止砂漿收縮過快而引起的墻面裂縫現象。7、成型的抹灰層不得有裂紋、抹痕和接槎現象。各抹灰層之間及抹灰層與基層之間應粘結牢固不得空鼓。8、墻與頂板交接處抹灰時,粘在頂板的砂漿應清理干凈。9、門、窗口側膀抹灰時,應注意吃口現象。同一房間內的窗臺應在同一平面,相鄰的門下口應在同一水平面上。10、電箱、線盒等四周抹灰應處理方正、整齊、光滑,管道井后面抹灰應平整。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質 量 技 術 交 底 年 月 日工程名稱珍珠公館B區接受班組抹灰班組分項工程:抹灰工程交底內容11、允許偏差一般抹灰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見下表項次項 目檢 驗 方 法普通抹灰1立面垂直度4mm用2m垂直檢測尺檢查2表面平整度4mm用2m靠尺和塞尺檢查3陰陽角方正4mm用直角檢測尺檢查4開間及進深尺寸15mm激光測距儀5墻裙、勒腳上口直線度4mm拉5m線,不足5m拉通線,用鋼直尺檢查技術負 責 人交底人接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