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成渝鐵路客運專線工程測量監理工作交底(2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7601
2022-09-27
22頁
135.54KB
1、新建成渝鐵路客運專線工程測量監理工作交底會主持部門:成渝客專監理一標項目部測量控制部XX監理有限公司成渝客運專線CYJL1項目部測量監理工作交底會測量是工程施工的眼睛,如何督促施工測量使眼睛看得對,看得準,是我們測量監理的主要職責,我們需要控制的內容有三大部分即控制測量、施工測量、竣工測量,作為施工監理,施工測量是我們的工作重點,持續時間最長。如何做好這些細節工作尤為關鍵。下面一一介紹我們監理控制的重點及如何做好監理工作。一、施工測量監理技術依據:1、設計圖紙2、客專公司發文3、鐵路建設工程監理規范4、高速鐵路測量規范5、高速鐵路路基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高速鐵路橋涵驗收標準、鐵路隧道驗收標準等二2、控制測量(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1、1一般規定:1、成渝客專平面控制網按逐級控制的原則布設,分別為,CP0、CP、CP、CP,CP加密按CP同等級進行。高程網按二等水準控制網施測,后期的軌道控制網CP按精密水準施測。2、工程開工前,施工單位應會同設計單位參加業主組織并有監理單位參與的控制樁和測量成果資料交接工作。3、施工單位應對設計單位交付的CP、CP平面精測網和二等水準控制網進行同精度復測。4、相鄰施工標段之間應簽訂共用控制點協議。5、線下工程開工前應完成CP、CP控制點復測、CP加密復測工作,二等水準點的復測工作。加密點間距在200-300米之間,以滿足施工需要。6、基礎平面控制C3、P需要附合在CP控制點上,加密點的數據處理應在CP數據處理的基礎上進行。1、2監理檢查內容1、測量技術設計、技術方案的合理性,各級平面、高程控制點的布設是否滿足規范要求。2、控制點的位置是否滿足勘測設計,施工測量及運營維護的要求,控制點的埋設是否穩定可靠和有利于長期保存。3、使用的儀器精度指標及檢定情況,外業觀測記錄是否齊全,各項限差是否滿足規范要求。4、平差計算數據處理方法的正確性和可靠性。5、各項資料是否齊全完整。(測量方案、平差計算資料、測量技術報告)6、控制網每6個月復核一次,監理將對重要工程地段控制網進行平行觀測,在一般地段作抽檢復測。施工單位施測控制網或增加加密點時應事先通知監理工4、程師,監理工程師將視情況組織人員進行平行觀測,施工單位應配合。7、所有控制網包括施工加密點資料成果應報監理簽認后方可使用。8、監理工程師平行觀測及旁站過程中要嚴格遵循各測量規范的技術要求。9、監理應按項目分部建立控制網臺賬,如有平行檢測則要反映監理平行檢測情況。二、施工測量監理:1、基本內容:施工監理程序有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即事前測量放樣的數據把關、放樣精度控制、這一環節重在數據把關;事中過程檢核;事后工程結構物測量驗收監理重在過程控制檢測,避免出現事后返工現象。那樣將會造成損失,監理有失職責任。過程控制中不合格應及時要求施工單位調整、整改。同時應督促測量人員做好向現場施工員的測量結果交底5、工作。2、監理抽檢要求:根據高速鐵路驗收標準要求,一般項目的監理檢查內容和數量可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我們要求按不低于20%抽檢,其中80%及以上的抽查點應控制在規定允許偏差內,最大偏差不能大于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3、抽檢具體規定監理應按單位工程建立抽檢臺賬,確保抽檢資料的可追溯性。31、路基部分:3.1.1、開工前中線放樣:以每段為單位抽檢不少于施工單位測點的20%。3.1.2、邊坡開挖線放樣:抽檢不少于施工單位測點的20%。3.1.3、邊坡平臺驗收測量:抽檢不少于施工單位測點的20%。3.1.4、路基基底驗收測量:抽檢不少于施工單位測點的20%。3.1.5、路基填方(包括換填,底基層及以上6、部分):施工單位測點的20%3.1.6、路基附屬工程放樣。施工單位測點的20%3.1.7、路基附屬工程驗收。施工單位測點的20%32、橋梁部分:3.2.1、鉆孔樁護筒中心:每個墩(臺)抽測施工單位的20%,且不低于2根3.2.2、鉆孔樁樁位驗收:每5個墩(臺)至少抽一個墩臺,或每個墩至少抽兩根樁。3.2.3、承臺模板校正測量:每5個墩(臺)至少抽一個墩(臺)3.2.4、承臺砼竣工驗收:每5個墩(臺)至少抽一個墩(臺)3.2.5、墩(臺)身模板校正測量:每5個墩(臺)至少抽一個墩(臺)3.2.6、墩(臺)身砼竣工驗收測量:每5個墩(臺)至少抽一個墩(臺)3.2.6、下部結構貫通橋跨測量:抽檢施工7、單位測點20%。3.2.7、墊石模板測量校正:每5個墩(臺)至少抽一個墩(臺)3.2.8、下部結構貫通墊石標高測量:抽檢施工單位測點的20%3.2.9、架梁前支座十字線位置放樣,支座頂高程測量:每5個墩(臺)至少抽一個墩(臺)3.2.10、架梁后驗收測量:抽檢施工單位測點的20%33、涵洞:3.3.1、基坑開挖驗收測量:100%抽檢3.3.2、基礎施工模板校正測量:100%抽檢3.3.3、墻身施工模板校正測量:100%抽檢3.3.4、涵洞總體竣工驗收測量:100%抽檢34、隧道部分:34、1、掌子面開挖放樣:一般每20米至少抽檢一斷面34、2、初期支護后斷面測量:一般每20米至少抽檢一斷面348、3、二襯臺車定位:臺車移動五次抽測一次34、4、仰拱開挖驗收:每五次抽測一次34、5、隧道二襯成品測量:每20米至少抽檢一斷面3、4、6隧道里程標志:每50m檢查一次。抽檢完成后及時根據以上工序完成抽檢資料4、旁站測量規定由測量監理或現場監理檢查施工單位每項工程每道工序測量放樣的自檢,并由測量監理對施工單位測量資料全部簽證,可根據工程部位的重要性、施工單位現場施工測量質量控制情況,有重點有針對性的旁站,施工單位施工過程控制不力時應加大旁站檢查力度。重點檢測隱蔽工程標高、軸線、高墩身模板控制、墊石及支座標高控制、路基邊坡、基底驗收、路基填筑、隧道初支后斷面軸線高程超欠挖,二襯臺車定位控制等工序9、。5、監理日記填寫:個人監理日記中須反映抽檢內容、具體工序部位,數據詳實,有檢驗結論,旁站測量及巡視過程中檢查測量都應按單位工程劃分反映在監理日記中。有問題的要做到問題閉合。6、測量資料管理:6、1、施工單位和監理都應建立統一的測量資料臺賬,分類管理內業資料,保證內業資料及時、準確、真實、完善。6、2、分項工程開工前的放樣數據資料經多人復核后報測量監理工程師復核簽認后方可用于外業放樣。放樣計算數據同放樣報驗資料一塊歸檔。6、3、單位或分項工程開工前測量監理制定抽檢計劃臺賬,施工單位根據臺賬報測量監理抽檢,對需要抽檢部分要求施工單位帶上資料報驗,按時做好抽檢臺賬及資料。6、4、隧道測量、墊石測量10、連續梁測量、架梁測量、沉降觀測、監控量測等要求施工單位上報專項測量方案。6、5、要求施工單位測量資料及時報送,及時審核簽認。工序測量資料未簽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施工。6、6、每周以分站為單位向總站上報抽檢周報及抽檢資料。6、7、每完成一單位工程后將抽檢資料送總監辦備存,需要的表格格式可讓施工單位上報總站審核批準。6、8、存在問題及時匯報,解決不了的問題由總站測量部統一匯報到總監處。7、施工測量技術要求:7、1、路基施工測量7、1、1、路基施工前要對橫斷面進行測量并和設計資料相復核,每個橫斷面測量三處,線路中心線及中心線兩側各20米處。高程系統采用1985年國家高程基準。測量時測量監理人員進行旁11、站。對于和設計不符的地段測量監理要進行平行測量。7、1、2、路基開始填筑施工前,測量處理后的地面高程并做好記錄,作為路基分層填筑的基礎數據,根據批準的路基試驗段的成果資料和設計填筑高程進行分層,對每一層的路基填筑厚度進行控制。7、1、3、填筑到基床底層頂面時由測量監理會同路基監理對中線至邊線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厚度進行檢查。7、1、4、基床表層填筑完成時,由測量監理會同路基監理對中線高程、路肩高程、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寬度、橫坡、平整度進行檢查。7、1、5、路基挖方,主要控制邊坡開挖線、邊坡坡度、平臺位置及寬度,標高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開挖成型后由測量監理工程師分階段對邊坡和基底進行驗收12、。(此邊坡驗收指防護工程施工前)7、2、橋涵施工測量7、2、1基本要求:(1)、特大橋、復雜大橋,在CP或CP控制點下加密的橋梁控制網精度不能滿足橋梁施工測量的精度要求時,應建立獨立的橋梁控制網。(2)、樁基、承臺、墩身及墊石坐標計算成果審核。(3)、做好測量放樣的換手復測工作。(4)、會同結構監理做好隱蔽工程及分部、分項工程的驗收。7、2、2、樁基施工:(1)、測量放樣時采取兩個導線點定向完成后,要用第三個已知導線點校核,以免出錯。(2)、樁基放樣完成后要及時設置護筒,護筒埋設后及時復測。在施工時及時復核鉆孔中心是否偏差。鉆孔達到設計高程時及時測量護筒標高,孔底高程,確定鋼筋籠吊筋長度,鋼筋13、籠要使用護樁來定位。由測量監理和現場監理共同把關。(3)、樁基施工完成后要對樁基位置及高程進行成品檢測。7、2、3、承臺施工要注意要承臺底開挖的標高、立模后模板高程,軸線以及墩身預埋鋼筋位置。承臺施工完成后應及時進行成品檢測,驗收合格后方可隱蔽。7、2、6、墩臺施工要注意軸線高程控制,空心墩應檢查其內模截面尺寸。墊石放樣時應同時進行墩跨貫通測量,精密測定墩臺中心,實測或求算的跨距與設計跨距的差值超過2cm時,應逐墩調整跨距。墊石施工過程中應檢查校正模板。施工后應檢查墊石面的高程,進行墊石頂標高貫通測量,梁一端兩支撐墊石頂面高程差不大于2mm,頂面高程允許偏差0-10mm。7、2、7、架梁前精密14、放樣支座中心位置,測定支座頂面高程。箱梁架梁過程中箱梁同一端支點相對高差不得大于2mm,箱梁架設后的相鄰梁跨梁端橋面之間、梁端橋面與相鄰橋臺胸墻頂面之間的相對高差不得大于10mm。預制箱梁橋面高程不得高于設計高程,也不得低于設計高程20mm。7、2、隧道施工測量(洞內施工測量)7、2、1、開挖放樣: (1)采用導線測設中線點,一次測設不應少于3個,并相互檢核。(2)根據導線點坐標與施工設計計算坐標采用極坐標法放樣。(3) 采用上下半斷面施工時,上半斷面每延伸90120m時應與下半斷面的中線點聯測,檢查校正上半斷面中線。(4)每次鉆爆前,應在開挖斷面上標示隧道中線、軌頂高程線和開挖斷面輪廓線。715、2、2、開挖斷面檢測:(1)已開挖段,應及時測量開挖斷面,繪制開挖斷面圖,開挖斷面的測量間距不宜大于20m(2)斷面測量可采用自動斷面儀法、全站儀極坐標法、斷面支距法等方法。(3)當采用支距法測量斷面時,應按中線和外拱頂高程從上到下每0.5m(拱部和曲墻)和1.0m(直墻)間隔分別測量中線左右側相應高程處的支距,并應考慮曲線隧道的中線內移值、設計加寬值、施工誤差預留值。7、2、3、襯砌測量:(1)在立模范圍內放設不少于三個中線點及其橫斷面十字線方向,同時在斷面上標定出拱架頂、起拱線和邊墻底的高程位置。(2)立模后應檢查校正模板。7、2、4、二襯完工后成品檢測測量。檢測內容包括:拱頂、最大斷面16、處、及仰拱中心處高程。7、2、5、隧道貫通測量(1)隧道長度大于1500m時應根據橫向貫通誤差進行平面控制網設計,水準路線長度大于5000m時應根據高程貫通誤差進行高程控制網設計。(2)實際貫通誤差宜在未襯砌地段調整,調線地段的開挖和襯砌均以調整后的中線和高程放樣。(3)貫通誤差應以滿足線路設計規范和軌道平順性要求為原則進行調整,調整后的線路應滿足隧道建筑限界要求。三、工程竣工測量監理包括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的竣工驗收測量和項目工程竣工測量1、分項分部工程的竣工測量主要有:路基部分:包括路基開挖或填筑完成后的竣工驗收測量,路基換填竣工驗收測量、基床表層竣工驗收測量,路基附屬工程竣工測量驗收。橋17、涵、隧道部分:包括樁基成品、承臺成品、墩身及托盤成品、下部貫通測量、架梁后竣工測量驗收。涵洞總體竣工驗收、隧道二襯完工后竣工測量驗收2、單位工程竣工驗收:單位工程完工后要進行測量竣工驗收。單位工程的劃分按驗收標準經監理、客專公司批準。3、項目工程竣工測量:內容應包括控制網竣工測量、線路軌道竣工測量、線下工程建筑及線路設備竣工測量 :竣工地形圖及鐵路用地界測量。竣工測量采用的坐標系統、高程系統、圖式等應與施工測量一致。竣工測量內容及成果資料的編制應滿足高速鐵路工程竣工驗收的標準。四、沉降觀測監理1、平行觀測數量要求:路基填方段和過渡段、隧道明暗交界處及特殊地質地段、橋梁大跨連續梁及特殊地質地段的18、100%。平行觀測地段應集中選擇關鍵地段進行,避免太過分散,各測量監理應將平行觀測段統計一下報總站。(有路基填方的地段先報)2、旁站要求:檢查審核施工單位人員、儀器設備是否滿足要求,督促施工單位按沉降觀測細則完成,有針對性、有重點的旁站,做好旁站記錄。特別是路基施工沉降觀測要盯住,沉降異常要及時提出。對施工單位的成果進行簽認,發現異常數據應分析原因,并督促施工單位重測。3、每月三號監理單位提交給評估單位資料數據:(1)、包括沉降工作進度及工作量說明;-電子版(2)、原始數據;-電子版(3)、ASDX文件;-電子版(4)、旁站記錄。-電子版(5)、異常數據說明。經跟評估單位勾通現在只提交監理平行19、觀測的ASDX文件。就是導出的成果資料。但監理旁站記錄還是要記好,備查。4、路基沉降觀測技術要求:4、1 路堤地段從路基填土開始進行沉降觀測;路塹地段從級配碎石頂面施工完成開始觀測。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預壓荷載后應有不少于6個月的觀測和調整期。觀測數據不足以評估或工后沉降評估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應延長觀測時間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4、2 沉降觀測設備的埋設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的,施工單位的填筑施工要與設備的埋設做好協調,做到互不干擾、影響。觀測設施的埋設及沉降觀測工作應按要求進行,不能影響路基填筑質量。4、3 路基填筑過程中應及時整理路堤中心沉降觀測點的沉降與邊樁的位移量,當中心地基處20、沉降觀測點沉降量大于10mm/天或邊樁水平位移大于5mm/天、豎向位移大于10mm/天時,應及時通知項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穩定后再恢復填土,必要時采用卸載措施。4、4 觀測精度要求:路基沉降觀測水準測量的精度為1.0mm,讀數取位至0.01mm;剖面沉降觀測的精度應不低于4mm/30m;位移觀測測距誤差3mm;方向觀測水平角誤差為2.5。4、5觀測頻次要求:路基沉降觀測的頻次不低于下表的規定。表5.3.5 路基沉降觀測頻次表觀 測 階 段觀 測 頻 次填筑或堆載一般1次天每天填筑量超過3層時1次/每填筑3層沉降量突變23次天兩次填筑間隔時間較長1次3天堆載預壓或路基施工完畢一般1次21、/周架橋機(或運梁車)通過全程前2次通過時的前后各1次;其后每天1次,連續2次;其后每3天1次,連續3次;其后1次/周無砟軌道鋪設后第1個月1次2周1個月以后1次月實際工作進行時,觀測時間的間隔還要看地基的沉降值和沉降速率。當兩次連續觀測的沉降差值大于4mm時應加密觀測頻次;當出現沉降突變、地下水變化及降雨等外部環境變化時應增加觀測頻次。路基施工各節點時間(包括路基堆載預壓土前后、卸載預壓土前后、運梁車架橋機通過前后、基床表層施工、軌道板底座施工、鋪板、軌道板精調以及鋪軌時間)應具有沉降觀測數據。觀測應持續到工程驗收交由運營管理部門繼續觀測。五、監控量測監理監理檢查內容1、審查施工單位編制的監22、控量測方案2、對施工單位監控量測工作進行檢查,督促施工單位按規范標準、批準的方案中規定的方法、頻率、內容開展工作。3、檢查施工單位監控量測資料是否符合要求。對數據的真實性不定期的進行檢查、抽查。六、超限處理內業資料應保證數據的真實性,施工偏差、沉降值、監控量測數值若超過驗標允許值,施工單位應及時和監理溝通,以確定處理方案,不得擅自處理或隱瞞不報。附:施工測量各項驗收標準(最新版本驗標要求)鉆孔樁鉆孔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護筒頂面位置50測量檢查傾斜度1/1002孔位中心503垂直度1/100檢孔器檢查承臺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尺23、寸30尺量,各方向2點2高程20測量5點3軸線偏位15測量縱橫各2點墩臺模板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線尺寸10測量檢查每邊不少于2處2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3相鄰模板錯臺1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4空心墩壁厚3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5同一梁端兩墊石高差2測量檢查6墩臺支撐墊石頂面高程0-57預埋件和預留空位置5砼墩臺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前后、左右距中心線尺寸20測量檢查不少于5處2空心墩壁厚53橋墩平面扭角23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檢查不少于5處4同一梁端兩墊石高差2測量檢查5墩臺支撐墊石頂面高程0-10 6預埋件24、和預留空位置5基床以下路基質量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高程50mm水準測量2中線至邊緣距離50mm尺量3寬度不小于設計尺量4橫坡0.5%尺量路塹質量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邊坡坡率不得陡于設計坡率坡度尺量計算2變坡點位置200mm水準儀或尺量3平臺位置200mm水準儀或尺量4平臺寬度50mm尺量路基基床底層質量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頂面高程50mm水準測量2中線至邊緣距離50mm尺量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尺量4橫坡0.5%尺量5平整度15mm2.5m長尺量6厚度30mm水準儀測路基基床表層質量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路肩高程20mm水準儀測量2中線至邊緣距25、離30mm尺量3寬度不小于設計值尺量4橫坡0.5%尺量5平整度15mm2.5m長尺量抗滑樁等質量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驗方法1中心位置縱向100mm,橫向+100,-50全站儀、尺量2斷面尺寸不小于設計尺量3孔底高程50mm水準儀、尺量4樁孔垂直度1%吊線、尺量資料中測量檢驗標準護筒樁基驗收承臺模板及承臺驗收墩身模板及墩身驗收墊石模板測量路塹邊坡及平臺邊坡及坡腳隧道開挖放樣隧道初支后二襯模板仰拱開挖監控量測標準1、監控量測的必測項目包括洞內、外觀察、拱頂下沉、凈空變化、地表沉降(適用于隧道淺埋段)2、量測斷面及測點布設原則斷面間距布設圍巖級別斷面間距510m1030m3050m級圍巖視具體26、情況確定凈空變化量測線數地段開挖方法一般地段特殊地段全斷面一條水平測線/臺階法每臺階一條水平測線每臺階一條水平測線,兩條斜測線分部開挖法每分部一條水平測線CD或CRD法上部、雙側壁導坑法左右側部,每分部一條水平測線,兩條斜測線、其余分部一條水平測線。3、監控量測頻率按位移速率確定的量測頻率位移速率(mm/d)量測頻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0.2-0.51次/3d0.21次/7d按測點距開挖面的距離確定的量測頻率量測斷面距開挖工作面的距離量測頻率(0-1)B2次/d(1-2)B1次/d(2-5)B1次/2-3d5B1次/7d4、監控量測控制基準跨度7mB12m隧道初期支27、護極限相對位移圍巖級別隧道埋深h(m)h50m50mh300m300mh500m拱角水平相對凈空變化(%)0.1-0.30.2-0.80.7-1.20.2-0.50.4-2.01.8-3.0拱頂相對下沉(%)0.06-0.10.08-0.40.3-0.80.08-0.160.14-1.10.8-1.4位移控制基準類別距開挖面1B(U1B)距開挖面2B(U2B)距開挖面較遠允許值65%U090%U0100%U0注:B為隧道開挖寬度,U0為極限相對位移值。根據位移控制基準分為三個等級位移管理等級管理等級距開挖面1B距開挖面2B應對措施UU1B/3UU2B/3可正常施工U1B/3U2U1B/3U2B/3U2U2B/3綜合評價施工措施,加強量測,采取相應對策U2U1B/3U2U2B/3暫停施工,分析原因,采取相應對策5、二襯施作時間(1)各測試項目的位移速率明顯收斂,圍巖基本穩定;(2)已產生各項位移已達到預計位移總量的80%-90%;(3)周邊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頂下沉速率小0.07-0.15mm/d。6、監控量測驗收資料(1)監控量測設計;(2)監控量測實施細則及批復;(3)監控量測結果及周報(月報);(4)監控量測數據匯總表及觀察資料;(5)監控量測工作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