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通隧道正洞斜井工區Va正洞襯砌模板混凝土澆筑技術工程技術交底(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7630
2022-09-27
13頁
72.54KB
1、廣通4號隧道斜井工區正洞模板混凝土施做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廣通4號隧道正洞部位名稱正洞Va圍巖二次襯砌工序名稱模板及混凝土澆筑技術交底交底日期年 月 日交底單位交底人接收單位斜井工區二襯班組接收人一、設計概述D4K9+500D4K9+570段設計Va級圍巖復合式襯砌該段襯砌設計厚度45cm,二次襯砌澆筑C35耐腐蝕鋼筋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于P12。全隧道初期支護與防水板間設置環向及縱向排水盲管。采用HDPE打孔波紋管(外裹無紡布),環向盲管直徑為50mm,集中出水處視水量大小加密設置;縱向盲管采用直徑為80mm,每隔12米將地下水引入洞內側溝。環向透水盲管每12m一環,直接引入側溝,兩側邊墻腳設2、縱向透水盲管。二、模板臺車1、模板臺車的制造應滿足以下要求1.模板臺車的外輪廓在灌注混凝土后保證隧道凈空,門架結構的凈空應保證洞內車輛和人員的安全通行。2.模板臺車的門架結構、支撐系統及模板的強度和剛度應滿足各種荷載的組合。3.模板臺車的長度為12m。模板臺車半徑比設計大5cm,以保證凈空尺寸。4.模板臺車側壁作業窗宜分層布置,5050cm,梅花形分布;層高1.52.0m,每層宜設置6個窗口,并設有相應的混凝土輸送支架或吊架。頂部設2個50注漿口。5.模板臺車應設置足夠的承重螺桿支撐和徑向螺桿支撐。6.模板臺車拱頂應在適當的位置設置混凝土的封堵裝置和檢查孔。7.模板臺車上安裝的附著式振動器應能3、單獨啟動。8.模板臺車組裝好后,須嚴格檢查前后斷面尺寸、中線位置及兩端是否在同一斷面上,模板板面是否前后一條線。模板表面須經特殊處理,表面打磨光滑、無錯臺及鐵銹。2、模板臺車的施工要求1.臺車行走軌道枕木選用無開裂、腐爛的硬質木材,枕木下應墊實,間距0.6m,行走軌道采用43kg/m以上的鋼軌。嚴格控制軌頂標高,軌面高程誤差不超過10mm,中線誤差不超過10mm。2.模板臺車就位時,必須嚴格控制拱頂標高、中線、起拱線尺寸、大腰中線尺寸和底面中線尺寸。中線偏差控制在5mm以內,拱頂偏差控制在10mm以內。3.臺車中線、水平等尺寸符合要求后,由技術人員、質檢工程師、現場領工員檢查模板支撐和搭接對位4、情況,要求支撐穩固、接縫密貼、各桿件受力均勻。4.模板臺車就位前應對噴射混凝土面和墻腳的浮土等清除干凈,露出堅固混凝土。5.移動臺車就位,脫模劑擦抹完成后,操作工人,技術人員到場,邊調試邊檢查,模板頂到位后,先緊上部螺旋頂,再緊下部螺旋頂,直到準確就位。6.灌注混凝土之前,模板臺車面板須打磨光潔,無銹、無水泥漿痕斑、無污物、無浮土灰塵,采用脫模劑,用毛巾潤擦或采用噴涂的方法,均勻噴涂在模板上,不允許用滾涂和潑涂的方法涂脫模劑。7.擋頭板采用木板現場加工安設、加固,要求與模板臺車弧形對應、密貼,所有板縫應嚴密不漏漿。為防止爆模、擋頭板安裝完畢應用方木或鋼管打斜支撐加固。8.臺車調試完畢,為防止下5、部縱梁移位,在縱梁兩側鋪底面上打眼,插鋼件限位。9.臺車調試和擋板安裝加固完成后,在擋頭板端用長方木或100鋼管分別斜撐臺車架和模板。10.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派專人看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11.混凝土養護采用灑水養護,拆模時派專人用噴霧器均勻噴灑在混凝土表面,噴嘴距混凝土面0.3m左右,噴灑時工作人員應站在上風處,按順序逐行噴灑。模板安裝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邊墻腳平面位置及高程15尺量2起拱線高程103拱頂高程10水準測量4模板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5相鄰澆筑段表面高低差10尺量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和檢查方法 序號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預留6、孔洞中心線位置10尺量尺 寸+1002預埋件中心線位置5三、襯砌混凝土施工1、襯砌砼生產、運輸、澆筑1.混凝土生產混凝土采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制。拌制時間為120s。2.混凝土運輸由拌和站根據使用情況編排好拌和運輸計劃、配足混凝土生產人力、運輸設備,保證在規定時間內準時運到,保證現場連續灌筑。養護好隧道內運輸路線,以保證混凝土能暢通無阻運到工作面進行灌筑。3.混凝土灌筑制定混凝土灌筑實施方案,制定設備、人員、小型機具及運輸組織計劃;施工縫施工接茬處用風鎬鑿毛,露出新鮮砼面,用高壓風清理干凈后必須充分灑水濕潤。每次混凝土灌筑前,制定落實混凝土的供應和運輸計劃,配齊各種運輸機具,協調好隧道內各種運輸7、設備走行時間和路線,并備用相應功率的發電機,以防停電。混凝土拌和站運來的混凝土先經試驗人員檢查核實和配料單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后方能運至工作面灌筑。對達不到質量控制要求、或塌落度損失超標準、以及超過允許運輸時間的混凝土作廢棄處理。按照灌筑工藝和混凝土的供應量,隧道二襯混凝土進行對稱灌筑。在灌筑過程中,全力組織好混凝土的運輸供應,縮短灌筑時間,以免出現施工冷縫。隨著混凝土的灌筑,搗固人員應從襯砌大模板混凝土搗固窗中對混凝土進行搗固,混凝土振搗以不冒氣泡為準,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振搗時間以10s30s為宜。2、混凝土冬季施工措施室外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時,為混凝土冬季施工的期限。冬8、季施工主要注意事項如下: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原材料一定要加熱,加熱時應優先考慮加熱水的方法。混凝土的攪拌溫度,應考慮攪拌、運輸和澆筑過程中的熱量損失。當外界溫度較低,只加熱拌和水尚不能滿足拌合物出機溫度要求時,可對砂和碎石等骨料加熱。投料前應先用熱水或蒸氣沖洗攪拌機,其投料順序應與材料加熱條件相適用,一般先投入骨料和加熱的水,待攪拌一定時間水溫降低到40左右時,在投入水泥繼續攪拌到規定的時間(比常溫攪拌的時間延長50%)。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每車砼應現場測定。盡量減少裝卸次數并合理組織裝入、運輸和卸出混凝土的工作,防止混凝土的熱量散失,為減少運輸中熱量損失,運輸時間須有保溫措施。冬季混凝土澆筑9、要控制入模溫度,一般為1525,不應低于5。采用機械振搗,振搗要快速。3、混凝土的養護及脫模1.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混凝土養護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于5,澆筑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后方可升溫,升溫速度不宜大于10/h。恒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降溫速度不宜大于10/h。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進行保濕、潮濕養護。拆模時混凝土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得大于20,結構內外側表面溫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內部開始降溫前不得拆模。脫模后應對混凝土進行蓄水、澆水或覆蓋灑水等10、措施進行潮濕養護。在養護期間,養護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于15。養護期間采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而發生劇烈變化。當環境溫度低于5,禁止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灑水養護。此時,可在混凝土表面噴涂養護液,并采取適當保溫措施。不同混凝土保濕養護期限表水膠比洞內洞口日平均氣溫T()潮濕養護期限(d)日平均氣溫T()潮濕養護期限(d)0.455T1010T20T202114105T1010T20T202821140.455T1010T20T20141075T1010T20T202114102.混凝土脫模混凝土拆模時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未提出時,應符合下列規定:拆模采用最后一11、盤封頂混凝土試件達到的強度來控制。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拆模時混凝土的溫度不能太高,以免混凝土接觸空氣時降溫過快而開裂,更不能在此時灑水養護。結構與表層混凝土之間的溫差、表層混凝土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大于20時不宜拆模;大風或氣溫急劇變化時不宜拆模;在寒冷季節,環境溫度低于0時不宜拆模;在炎熱和大風干燥季節,應采取逐段拆模、邊拆邊蓋的拆模工藝。拆除模板時,不得影響或中斷混凝土的養護工作。4、回填注漿二次襯砌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100以后應進行拱頂回填注漿。1.施工細則注漿孔埋設二次襯砌在澆筑混凝土時應在模板臺車拱頂處設預留注漿孔,每組襯砌12、設二個注漿孔,縱向間距宜為5m;50PVA注漿管預埋預埋長度根據襯砌厚度而定。注漿材料回填注漿采用M10水泥砂漿。注漿實施注漿泵應選擇流量大的單液泵,攪拌機可選用大容積的葉片式攪拌機。注漿管路按單液方式連接,并進行管路試壓。待孔口封堵材料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開始注漿。注漿過程沿線路上坡方向進行,注漿過程中要時刻觀察注漿壓力和流量的變化,并每隔5min進行一次。注漿壓力:初壓0.10.15MPa;終壓0.2MPa。2.質量檢測注漿效果檢查可采用綜合分析法、鉆孔檢查法和無損檢測法,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地段必須進行補孔注漿。5、混凝土質量控制措施混凝土的質量形成過程分為:原材料及配合比設計混凝土拌和及運13、輸混凝土灌筑混凝土養護,四個階段中原材料選定及配合比設計是混凝土本身質量及質量形成的重要階段,通過采取科學的嚴格的試驗手段和管理措施,使混凝土本身質量較容易得到控制;而混凝土的拌和運輸以及灌筑階段影響混凝土質量的因素較多。1.制定凝土生產、運輸、灌筑實施方案,制定設備、人員、小型機具及運輸組織計劃。 2.二次襯砌混凝土灌筑前,制定落實混凝土的供應和運輸計劃,配齊各種運輸機具,協調好隧道內各種運輸設備走行時間和路線,并備用相應功率的內燃發電機。3.混凝土拌和站運來的混凝土先經試驗人員檢查核實和配料單是否符合配合比要求并取樣后方能運至工作面灌筑。對達不到質量控制要求、坍落度損失超標準、以及超過允許14、運輸時間的混凝土作廢棄處理。凝土泵送的坍落度不宜過大以避免離析或泌水。如發現坍落度不足,不得擅自加水,采用砼報廢處理。4.按照灌筑工藝和混凝土的供應量,隧道二襯混凝土進行對稱灌筑。在灌筑過程中,全力組織好混凝土的運輸供應,縮短灌筑時間,以免出現施工冷縫。5.混凝土的灌筑,搗固人員應從襯砌大模板混凝土搗固窗中對混凝土進行搗固,混凝土振搗以不冒氣泡為準,但不得超振引起混凝土翻沙和粗骨料下沉。6.初期支護、防水層應與二次襯砌密貼,拱、墻背回填應符合下列規定:隧道拱、墻背后的局部坍塌或塌落,必須回填密實,必要時回填注漿。隧道超挖采用與二次襯砌同級混凝土回填。所有超挖部分不得用漿砌片石進行回填。7.嚴格15、按養護措施養護。四、隧道二次襯砌機具設備序號機 械規格型號數量(臺)用 途備注1模板臺車12m1襯砌模板2混凝土輸送泵HBT601混凝土輸送3混凝土罐車8m2混凝土運輸4拌和站600L2混凝土攪拌5附著式搗固器8混凝土搗固6插入式搗固器4混凝土搗固7電焊機PX500/3153焊接鋼筋8調直機D401調直鋼筋9預彎機1鋼筋預彎五、二次襯砌混凝土的施工應滿足以下條件:1、二次襯砌混凝土的攪拌采用強制式攪拌機并嚴格控制攪拌時間,攪拌時間不應小于3min。2、混凝土拌制前,應測定砂、石含水率,并根據測試結果、環境條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3、混凝土原材料每盤稱量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原材16、料每盤稱量允許偏差 序號原 材 料 名 稱允 許 偏 差 (%)1水泥、礦物摻和料12粗、細骨料23外加劑、拌合用水1注: 各種衡器應定期檢定,每次使用前應進行零點校核,保證計量準確; 當遇雨天含水率有顯著變化時,應增加含水率檢測次數,并及時調整水和骨料的用量。4、混凝土拌制過程中,應對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進行測定,測定值應符合理論配合比的要求;并應對混凝土拌合物的水膠比進行測定,測定值應符合施工配合比的要求。5、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含氣量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含氣量應按下表的控制。混凝土含氣量環境條件混凝土無抗凍要求混凝土有抗凍要求D1D2 、D3D4含氣量,%2.04.05.017、5.56、鋼筋保護層及鋼筋的定位宜采用工程塑料制作的保護層定位夾或定型生產的砂漿塊。當使用細石混凝土墊塊定位保護層厚度時,墊塊的尺寸和形狀宜為工字形或錐形,墊塊的強度應高于二次襯砌結構本體強度,水膠比不大于0.4;二次襯砌結構兩側面和底面的墊塊應至少4個/,綁扎墊塊和鋼筋的鐵絲頭不得伸入保護層內。7、混凝土泵送的坍落度不宜過大以避免離析或泌水。如發現坍落度不足,不得擅自加水,應當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用追加減水劑的方法解決。8、二次襯砌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二次襯砌混凝土抗壓強度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試驗齡期為56d,抗壓強度標準條件養護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點隨機抽樣制作,其試件的取樣與18、留置頻率應符合下列規定:(1)每拌制100盤且不超過100m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于一次。(3)現澆混凝土的每一結構部位,取樣不得少于一次。(4)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試件。(5)標準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組數應按設計要求、相關標準規定和實際需要確定。9、二次襯砌混凝土應制作抗壓強度同條件養護法試件。其取樣、養護方式和試件留置數量應符合鐵道部現行標準鐵路工程結構混凝土強度檢測規程(TB10426)的規定,且抗壓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10、二次襯砌混凝土的抗滲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不小于P12)。抗滲試件應在混凝土的澆筑地19、點隨機抽樣制作。11、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混凝土養護的最低期限應符合下表的規定,且不得中斷,混凝土內部溫度與表面溫度之差、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宜大于20,養護用水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不得大于15。當采用養護劑養護時,養護劑應符合水泥混凝土養護劑(JC901)規定。混凝土養護的最低期限混凝土類型水膠比洞內平均氣溫T()養護期限(d)膠凝材料中摻有礦物摻和料0.455T1010T20T202821140.455T1010T20T20211410六、現澆混凝土常見的質量通病和防治措施1.混凝土蜂窩、麻面、空洞產生原因模板表面粗糙并粘有干混凝土,澆灌混凝土前澆水濕潤不夠,或模板縫沒有堵嚴,澆搗時20、,與模板接觸部分的混凝土失水過多或滑漿,混凝土呈干硬狀態,使混凝土表面形成許多小凹點。混凝土攪拌時間短,加水量不準,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澆筑后有的地方砂漿少石子多,形成蜂窩。混凝土澆灌沒有分層澆灌,下料不當,造成混凝土離析,因而出現蜂窩麻面。混凝土澆入后振搗質量差或漏振,造成蜂窩麻面。預防措施澆灌混凝土前認真檢查模板的牢固性及縫隙是否堵好,模板應清洗干凈并用清水濕潤,不留積水,并使模板縫隙膨脹嚴密。混凝土攪拌時間要適宜。混凝土澆筑高度超過2米時,要采取措施,如用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進行下料。混凝土入模后,必須掌握振搗時間,一般每點振搗時間約1530秒。合適的振搗時間可由下列現象來判斷:混凝土21、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混凝土表面出漿且呈水平狀態,混凝土將模板邊角部分填滿充實。2.混凝土強度偏高或偏低產生原因混凝土原材料不符合要求,如水泥過期受潮結塊、砂石含泥量太大、水泥添加量不足等,造成混凝土強度偏低。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確,原材料計量不準確,如砂、石不過磅,加水不準,攪拌時間不夠。混凝土試塊不按規定制作和養護,或試模變形,或管理不善、養護條件不符合要求等。預防措施混凝土原材料應試驗合格,嚴格控制配合比,保證計量準確,外加劑要按規定摻加。混凝土應攪拌均勻,按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順序上料,外加劑溶液最好均勻加入水中或從出料口處加入,不能倒在料斗內。攪拌時間應根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攪拌機22、容量合理確定。 健全檢查和試驗制度,按規定檢查坍落度和制作混凝土試塊,認真做好試驗記錄。3.混凝土裂縫產生原因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溫度、濕度變化,混凝土徐變的影響,地基不均勻沉降,拆模過早,早期受振動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縫發生。預防措施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澆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時養護,防止干縮,冬季施工期間要及時覆蓋養護,防止冷縮裂縫產生。加強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時應結合實際條件,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規定的要求并嚴格控制外加劑的使用,同時應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沖擊。混凝土搗鼓中不得觸及模板。4.混凝土夾芯產生原因澆灌洞身襯砌混凝土要分層分段施工,在施工停歇期間常有木23、塊、鋸末等雜物,積存在混凝土表面,這些雜物如不認真檢查清理,再次澆灌混凝土時,就夾入混凝土內,在施工縫處造成雜物“夾芯”。預防措施澆灌混凝土前要認真檢查,將表面雜物清理干凈;冬季施工時如有冰塊等,可用碘鎢燈等烤化后清理干凈;如只有鋸末等雜物,可采用高壓風吹干凈后澆灌混凝土。5.外形尺寸偏差混凝土外形尺寸偏差主要變現為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整體歪斜,軸線位移等。產生原因模板自身變形,有孔洞,拼裝不平整。模板體系的剛度、強度及穩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體變形和位移。混凝土下料方式不當,沖擊力過大,造成跑模或模板變形。振搗時振搗棒接觸模板過度振搗。放線誤差過大,結構構件支模時因檢查核對不細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誤24、差。預防措施模板使用前要經修整和補洞,拼裝嚴密平整。模板加固體系和支撐體系要保證足夠的剛度、強度和整體穩定性。下料高度不大于2m。隨時觀察模板情況,發現變形和位移要停止下料進行修整加固。振搗時振搗棒避免接觸模板。澆筑混凝土前,對結構構件的軸線和幾何尺寸進行反復認真的檢查核對。七、襯砌施工安全措施1.模板臺車上應設置不低于1m的欄桿。跳板、梯子應安裝牢固并防滑。2.吊裝拱架、模板時,作業場設專人負責安全監護。3.在2米以上高處作業時,應按高處作業規程操作。4.施工中配備專職安全員,高空作業安全及指揮作業平臺下的交通。5模板臺車架下應留足施工凈空,臺車作業點應設明顯的限界及緩行標志。臺車工作臺上應滿鋪底板,并加固牢固。交底人: 復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