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縣岔河鎮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總體設計方案(2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7659
2022-09-27
21頁
313KB
1、如東縣岔河鎮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方案設計目 錄第一章 總論11.1項目名稱11.2擬建地點11.3項目規模及內容1第二章 工程概況22.1 編制依據22.2 污水處理廠現狀22.3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7第三章 工程總體方案93.2 工程用地93.3 進、出水水質9第四章 工程方案設計114.1 工藝選擇114.2工藝流程194.3 主要工程內容234.5 勞動定員284.6 工程達標保障措施28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315.1結論31附圖:(1)原有污水平面布置圖第一章 總論1.1項目名稱如東縣岔河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1.2擬建地點本次改造工程仍在廠區現狀用地范圍內進行,不再另行征地。1.3項目2、規模及內容污水處理廠排放提標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原排放執行一級B標準)。項目分兩期實施,一期建設規模為2500m3/d,二期建設規模為2500m3/d,總建設規模為5000m3/d。第二章 工程概況2.1 編制依據 設計依據(1)污水水質、處理要求、污水處理廠施工圖等基礎資料(2)接管企業污水水量、水質基本資料2.1.2 設計標準、規范(1)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2)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 31962-2015); (3)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4)給水排水設計手冊(3、GB 50014-2006,2014年版);(5)水污染治理工程技術導則(HJ 2015-2012);(6)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建標200177號);(7)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規程(CJJ 131-2009);(8)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規程(CJJ 60-2011);(9)其它相關設計規范。2.2 污水處理廠現狀2.2.1 污水處理廠基本情況岔河鎮污水處理廠由岔河鎮人民政府出資成立的岔河鎮污水處理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占地6660m2。污水處理廠采用CASS處理工藝,處理規模0.5萬m3/d,排放出水執行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B標4、準,鋪設配套污水收集管網16.3km,提升泵站2處,于2010年投入運行,截至目前,大部分機械設備運行、保養完好。2.2.2 原設計進、出水水質原工藝設計進水、出水水質如表2.2-1所示。設計進水、出水水質 表2.2-1項目進水出水CODcr(mg/L)50060BOD5(mg/L)18020SS(mg/L)25020NH3-N(mg/L)258(15)TN(mg/L)4020TP(mg/L)31.0pH6.58.5692.2.3 污水處理工藝現狀污水處理廠采用CASS工藝為主的污水處理工藝,工藝流程圖如下?,F狀污水處理廠構筑物及主要設備清單如下所示:1、土建及主要構筑物按照前述工藝技術要求,5、本項目土建及主要構筑物如下表所示。序號項目名稱結構尺寸數量結構及說明1進水調節池8.5*4.0*5.0m1鋼筋砼2CASS池40.0*12.0*5.0m2鋼筋砼3接觸消毒池5.6*10.0*3.0m1鋼筋砼4污泥池9.6*4.0m1鋼筋砼5綜合樓80m2*2層1磚混結構6綜合設備房70m21磚混結構2設備及專用材料本項目使用了一些環保專用設備、材料,設備及專用材料見下表。序號設備名稱技術描述數量(臺)單機功率(kw)服務區域A1預處理部分1自動細格柵柵條間距:3mm格柵寬度:1.2m渠深:5.0m11.5集水池前2進水提升泵流量:280m3/h揚程:15m3(2+1)22進水集水池內A2生物處6、理部分3旋轉潷水器潷水能力:500m3/h22.2SBR池4排泥泵流量:100m3/h揚程:15m27.5SBR池5微孔爆氣系統2套SBR池底部6羅茨鼓風機風量:29.65m3/min風壓:49.0Kpa2(1+1)37SBR池7濃縮刮泥機9.60m10.37污泥池8污泥泵流量:12m3/h揚程:60m2(1+1)4.0污泥脫水機房9帶式污泥脫水機及其附屬設施帶寬:1m19.010螺旋輸送機封閉式12.211加藥系統配套計量泵13.32.3 工程建設的必要性2.3.1工程的建設是改善區域廢水處理系統的需求如東縣岔河鎮地區僅有這一座集中式污水處理廠,為當地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出巨大貢獻。隨著排放標準7、的提高,現有處理工藝設施、參數無法滿足排放標準的需求;加之工業企業排水量占比較大,污水的水質發生變化,導致現有工藝無法滿足需要。為保證出水水質的穩定達標,對污水廠進行技術改造顯得迫切而必要。工藝的優化、技術的改造,將使岔河鎮水環境質量得到改善。2.3.2工程建設是保護水資源的需要水資源是及其寶貴的,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隨著社會發展,人口增多,用水量及排水量也隨之增加,這必將給水資源造成一系列的影響和產生一系列水資源問題,如水資源短缺,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質污染。如果對此不加以重視,社會的發展必將以犧牲生態平衡為代價來換取。水資源的開發利用既要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又要充分考慮8、水資源的承受能力,對水資源實施切實可行且有效的保護,使水資源得以持續利用,支持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首先必須對污水進行處理,進而實現流域治理,改善水環境和生活環境,并使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滿足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3.2工程的建設是當地經濟發展與規劃的需求本工程建設完成后,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善當地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更有利于改善岔河鎮內的投資環境,促進對外招商引資,進而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項民心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傊鐤|縣岔河鎮污水處理廠工程技術改造不僅是改善當地水環境的主要措施和環節,也是區域性水污染防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的建設勢在必行。第三章 工程總體方案3.1.4 工程規9、模污水處理廠現狀設計規模為5000m3/d,本次提標改造工程考慮到現狀收水量較低,工業廢水為主要源強,現有工藝構筑物設計參數不能滿足要求,將本次一期工程規模確定為2500m3/d,二期工程規模確定為2500m3/d(視基礎配套及收水狀況另行實施),遠期總規模達到10000m3/d。3.2 工程用地工程利用廠區現有的空地,不再進行用地的比選。3.3 進、出水水質3.3.1 設計進水水質本次方案進水水質具體指標如下:BOD5180mg/LCODCr500mg/LSS250mg/LNH3-N25mg/LTN40mg/LTP4mg/LpH6.58.53.3.2 設計出水水質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執行城鎮污10、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具體指標如下:BOD510mg/LCODCr50mg/LSS10mg/LNH3-N5(8)mg/LTN15mg/LTP0.5mg/L注:括號外數值為水溫12C時的控制指標,括號內數值為水溫12C時的控制指標。第四章 工程方案設計4.1 工藝選擇4.1.1 小城鎮污水廠特點(1)排水納污面積小,污水量少,因此變化系數大,進水水質、水量波動都較大,沖擊負荷大,在選擇污水處理工藝時需要選擇耐沖擊的污水處理工藝。(2)多數小城鎮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合流排放,且由于受到小城鎮經濟條件的制約,部分工業企業超標排放,給水質造成一定沖擊。(3)污水11、雨水沒有完全分流,收集的污水還帶有一定的雨水入流和地下水的入滲,水質濃度偏低。(4)所在城市的發展可能出現跳躍式的發展,近期污水量比較少,規劃遠期污水量較大。(5)由于小城鎮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政府財力不足,技術力量薄弱,以往建設大型污水處理廠的工藝不能照搬到小城鎮的污水處理中去。因此,小城鎮污水處理應滿足經濟、高效、節能和簡便易行的處理要求。4.1.2 廢水性質及污染物分析綜上所述,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主工業廢水源占比較高,類型以噴水織機廢水及金屬加工廢水為主,工業廢水接管前在廠內都進行了預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接管污水廠,廢水中殘留了大量生化難以降解的化學漿料和添加劑,廢水可生化性差,是極難處12、理的工業廢水。雖有部分生活污水混合處理,但仍然屬于較難處理的綜合廢水。4.1.3 工藝選擇原則根據污水處理廠現狀、規模,污水進水水質和對出水水質要求以及建設方今后的運行管理要求來確定。總的來說,各種工藝都有一定的使用條件,要因地制宜的采用,要把污水處理廠項目建設好,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必須要堅持以下一些基本原則:(1)根據實際進水水質、國家排放標準,結合廠內現有工藝流程及總平面布置進行改造;(2)采用國內廣泛采用的技術,工藝成熟、運行穩定可靠的處理工藝;(3)充分利用原有建構筑物和機電設備,處理流程合理,設備效率高,適應改造后新工藝的要求;(4)工程總造價低,電耗省,運行成本低,維護管理簡單,操13、作運行可靠;(5)處理工藝的選擇和工程實施應兼顧污水處理廠的正常運轉,盡可能減少對服務范圍內居民生活的影響;(6)充分利用原有的污泥處理設備,提高利用率;(7)設備選型首先立足國內,選用高效、節能、可靠的系列產品和定型產品,關鍵設備可考慮從國外引進。4.1.4 污染物的去除途徑分析1)BOD5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通過合成代謝將污水中一部分有機物合成新的細胞,通過分解代謝將部分有機物分解以獲得細胞合成所需要的能量。污水中的BOD5主要在工藝流程中的曝氣池即主反應池內去除,對于要求除磷脫氮的污水處理工藝,曝氣池內還要完成硝化作用,由于硝化菌為自養菌,比增長速率比異養菌小一個數量級,因此需14、要更長的泥齡或更低的污泥負荷,在此條件下,BOD5的去除率很高,處理后出水中的BOD5濃度能夠達到一級B排放標準。但是要使BOD5濃度能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即BOD510mg/L,需要在常規生物工藝之后增加三級處理,進一步去除BOD5。2)CODcr污水中CODcr的去除原理和BOD5基本相同,CODcr的去除率取決于原水中有機物的可生化性,如果原水中有機物的生化性差,需要在常規生物工藝之前增加水解酸化池來提高有機物的可生化性。3)SS懸浮物(SS)中大直徑的無機顆粒和有機顆??孔匀怀恋碜饔眉纯扇コ≈睆降挠袡C顆??课⑸锏慕到庾饔萌コ≈睆降臒o機顆粒則靠活性污泥絮體的吸附、網絡作用,與15、活性污泥絮體同時沉淀被去除。常規污水處理工藝出水SS能夠達到20mg/L排放標準,但是由于懸浮物的主要成分是活性污泥絮體,絮體中含有有機物和磷,所以較高的出水懸浮物含量將會導致出水的BOD5、CODcr和TP含量增加,因此控制出水中SS指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設計中通過選用合適的污泥負荷以保持活性污泥的凝聚及沉降性能,選用幅流式二沉池提高沉淀效果;但是要使SS濃度能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即SS10mg/L,需要在常規生物處理工藝之后增加深度處理進一步去除SS。4)NH3-N和TNNH3-N的去除主要在好氧生化池內完成,在溶解氧充足的條件下,亞硝酸菌先將氨氮氧化成亞硝酸氮,接著硝酸菌進一步16、將亞硝酸氮氧化成硝酸氮。由于硝化菌是化能自養菌,比增長速率比異養菌低一個數量級,所以必須延長生化池泥齡達到充分硝化的效果,因此硝化過程是控制好氧生化池設計的主要因素。要控制出水中TN的含量,必須進行反硝化脫氮。反硝化是在缺氧的條件下,反硝化菌利用有機物作為電子供體,將硝酸鹽還原成N2的過程。具有脫氮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通常能夠使污水中氮達到一級B排放標準,如果進一步去除污水中氮,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通過在二級處理之后增加物化處理單元的辦法很難實現,因此必須強化硝化和反硝化過程,設置缺氧池的A/O處理工藝,在內回流比達到200時脫氮率很高,出水NH3-N和TN能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物理化學方法脫17、氮工藝主要有折點氯化法去除氨氮,選擇性離子交換法去除氨氮和空氣吹脫法去除氨氮。反滲透法也能去除氨氮。但實際上,近20年來城市污水脫氮處理中采用物化方法的并不多或者說基本上不作為城市污水脫氮的主要工藝。只有當氣候條件不適合生物脫氮或者污水中NH4-N濃度非常高時才采用物化方法去除氨氮。對于物化法脫氮,目前缺乏成功的工藝設計知識,運行操作復雜,費用昂貴。目前城市污水脫氮處理的主要內容是生物脫氮。5)TP生物除磷是聚磷菌在厭氧條件下釋放出體內的磷酸鹽,在好氧條件下過量吸收污水中的磷,形成高含磷的活性污泥,隨剩余污泥排出而達到去除污水中磷的目的。具有生物除磷功能的污水處理工藝通常能夠使處理水中磷含量低18、于1.0mg/L。由于MLSS含磷量為2.37.0,要求出水TP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TP0.5 mg/L),必須輔以化學除磷或完全采用化學除磷,嚴格控制出水中SS值,確保出水中磷滿足排放標準?;瘜W除磷的基本原理是通過投加化學藥劑形成不溶性磷酸鹽沉淀物,然后通過固液分離將磷從污水中除去。固液分離可單獨進行,也可與初沉污泥和二沉污泥的排放相結合。按工藝流程中化學藥劑投加點的不同,磷酸鹽沉淀工藝可分為前置沉淀、協同沉淀和后置沉淀三種類型??捎糜诨瘜W除磷的金屬鹽有鈣鹽、鐵鹽和鋁鹽。TP的排放要求為1 mg/L時,在常規二級處理工藝中投加藥劑即可滿足要求;要求出水TP低于1 mg/L時,則需要設置三級處19、理設施,投加藥劑以去除含磷懸浮固體。4.1.5 總體工藝流程的組成根據前述污水廠進水水質和出水水質的要求,只有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生物處理加深度處理才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本工程污水廠的總體工藝流程包括機械處理段、二級生物處理段、深度處理段和污泥處理段。(1)機械處理段污水在進入生物處理單元之前必須進行預處理,以保證后續處理工段的運行。預處理段,即機械處理段包括粗格柵、進水泵房、細格柵、沉砂池等。(2)二級生物處理段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生物處理工藝能將總氮去除率由常規生化處理的20%左右提高到70%95%,總磷去除率則通過生物合成由15%20%提高到70%90%,一般情況下可以穩定可靠地滿足處20、理要求。3)深度處理段具有除磷脫氮功能的二級生物處理工藝出水能夠達到一級B排放標準,但是要使出水中懸浮物、氮和磷等污染因子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除了對二級生物處理段強化外,還需要后續深度處理段進一步去除出水中SS和TP等污染物。4.1.6 生物處理工藝方案論證生物處理段是污水廠的核心部分,生物處理工藝的選擇對污水廠的投資以及運行管理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傳統活性污泥法、A/O、A2/O法由于能耗低,運營費用省,規模越大這種優勢越明顯,目前在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大型污水廠較多應用。氧化溝和SBR工藝具有處理設施簡單,管理方便,基建費用低,規模越小總體費用越省等優點,是中小型污水廠的優選工藝。從脫氮角21、度來說,為了使出水中氮含量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考慮到A/O工藝具有比氧化溝和SBR工藝更好的脫氮效果,從除磷角度來說,必須在二級處理之后輔以化學除磷方法,現選出A/O工藝和CASS工藝(SBR變形工藝)兩種方案作對比。 兩種工藝的技術經濟比較表 表4.1-2A/O工藝CASS工藝總投資相當相當運行成本相當相當除 磷脫 氮效 果充分利用進水中有機物實現反硝化,脫氮效果很好通過周期循環,在時間次序上交替產生缺氧與好氧環境,當進水碳源(BOD5)充足時,有較好的除磷脫氮效果系 統概 況連續進水,連續出水,需設獨立的泥水分離和污泥回流系統,還設內回流間段進水,間斷出水,污染物去除與泥水分離在同一池中不22、同時間依次進行,不需污泥回流運 行狀 態反應池在穩態下運行,各單元內同一空間點在不同的時間工況基本一致,同一單元各不同空間點在同一時間的工況也基本一致,即呈完全混合狀態非穩態下運行,反應池內各空間點在同一時間工況各異,同一空間點在不同的時間工況也不相同污 泥處 理污泥沉降性能較好,但穩定性一般,需設厭氧消化工段或采取其它的污泥穩定措施污泥沉降性能好,但污泥的穩定性一般,大型污水廠需設污泥消化工段設備及維護采用鼓風曝氣,微孔曝氣器均布池底,供氧效率與動力效率均較高,由于系統一直在穩態下運行,設備工況基本一致,因此效率高,維護量少采用鼓風曝氣,微孔曝氣器均布池底,供氧效率較高。采用靜止沉淀,泥水分23、離效果好。設備及執行機構較多,啟動頻繁,運行邏輯關系較復雜,必須依靠自動化系統運行設備利用率低,管理較復雜非穩定狀態對鼓風機和曝氣器運行產生不利影響,動力效率較低,維護量大工藝評價工藝成熟,可滿足出水要求,有一定的運轉經驗工藝成熟,可滿足出水要求,有一定的運轉經驗與后續深度處理流程結合簡便由于變水頭運行,且排水時間遠小于進水時間,因此與后續深度處理構筑物(如絮凝沉淀、過濾等)銜接困難能耗一般水頭損失大,大型污水處理廠能耗高占地占地面積較大占地面積較小江蘇地區城市污水普遍C/N比偏低,即使分流制比較完善的無錫、常州也是如此,在進廠水COD已達到500mg/L左右時,根據實驗結論,要達到反硝化效果24、,碳源仍嫌不足,而生物除磷脫氮需要合適的C/N、C/P比,有限的碳源優先滿足脫氮,在碳源富裕的前提下,考慮生物除磷。因此,生化處理段基本運行模式為缺氧好氧,即A/O,也可能轉為厭氧缺氧好氧,即A2/O。上述兩種方案比較表明,本方案推薦A/O工藝作為處理工藝,計劃將原有CASS工藝改為A/O工藝。另外,為避免工業廢水水質水量波動所造成的沖擊,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方案計劃在AO之前增加水解酸化池,通過水解酸化作用將污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轉為易于生化降解的中間體,為后續的A/O提供脫氮除磷所需的碳源。4.1.7 污水深度處理工藝方案論證為了使出水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必須在二級處理之后增加深度處理單25、元,進一步去除水中溶解性有機物、TP和SS等污染物。深度處理也叫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常規二級處理所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水中雜質的凈化過程,如營養型無機鹽氮磷、膠體、細菌、病毒、微量有機物以及影響出水的溶解性礦物質等。在污水深度處理工藝上,目前較多地采用混凝沉淀、BAF(曝氣生物濾池)這幾種工藝或組合處理工藝。本方案為保障廢水達標,本設計采用BAF+混凝沉淀的組合處理工藝。曝氣生物濾池的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其在深度處理、微污染源水處理、難降解有機物處理、低溫污水的硝化、低溫微污染水處理中都有很好的、甚至不可替代的功能。 曝氣生物濾池最大的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與一體,節省了后續沉淀池 (二沉26、池),并具有容積負荷、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出水水質好,運行能耗低,運行費用少等優點。BAF屬第三代生物膜反應器,不僅具有生物膜工藝技術的優勢,同時也起著有效的空間過濾作用。 經過前面兩級的生化處理后,若想進一步提高去除效果,需對水質本身進行改善,混凝沉淀工段通過投加絮凝劑和混凝劑,將廢水中不可溶解的懸浮物質及部分殘留有機物沉淀去除,保障廢水達標排放。綜合考慮了投資、運行管理、能耗及保險措施,本設計擬采用 “曝氣生物濾池+混凝沉淀”作為深度處理工藝。4.2工藝流程4.2.1 工藝流程根據提標的目標,并結合已建項目的實際運行現狀,推薦污水處理廠一期改造工程的工藝流程見圖4.27、2-1。圖4.2-1 推薦工藝流程(綠色框為新建設施)(1)水解酸化池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同時對進水起到均值均量的作用,減輕后續生物處理系統的負荷。(2)強化生物除磷脫氮,將間歇排水的CASS工藝改為連續進水、出水的A/O工藝,遠期在池內增設懸掛填料,增大池內微生物量,運行穩定,將CASS池改造為A/O池后,在A/O池后設置二沉池實現泥水分離。(3)根據國內污水處理的工程案例,結合類似廢水處理的設計、運行實踐,廢水經傳統生化工藝處理后,出水COD一般在60mg/L左右波動,難以達到出水標準要求的50mg/L的要求,因此必須采用恰當的深度處理單元,方可滿足出水標準要求。深度處理流程采用“曝28、氣生物濾池+混凝沉淀”工藝。在混凝沉淀池進水投加PAC及PAM,進一步去除進水中的COD、SS、TP等污染物,具有占地面積小,運行管理簡單等特點。4.2.2 廢水處理工藝可行性分析目前,國內以紡織企業為主的園區污水廠基本采用以下處理方法:文獻報道紡織工業園區廢水處理情況 表4.2-1序號文獻名稱處理工藝進出水指標1紡織廢水集中處理廠升級改造關鍵技術(2009年)厭氧+水解酸化+好氧+二沉+混凝沉淀池+曝氣生物濾池進水COD=650750mg/L,氨氮15mg/L;出水達到太湖地區城鎮地區水處理廠及重點工業行業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COD50mg/L,氨氮5mg/L2兩級混凝/水解酸化/好氧生物29、處理紡織工業園區廢水研究(2009年)混凝沉淀+水解酸化+好氧+二沉+混凝沉淀進水COD約1000mg/L,色度約500;出水COD100mg/L,色度40??梢?,國內以紡織企業為主的園區污水廠處理工藝大都采用含有水解酸化、好氧、混凝沉淀等工藝的組合處理工藝,為達到更高標準,需要利用曝氣生物濾池作為二級生物處理工藝,保障廢水達標排放。目前,國內工業的集聚區污水廠基本采用以下處理方法:文獻報道工業集聚區廢水處理情況 表4.2-3序號文獻名稱處理工藝進出水指標1許昌某產業集聚區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2015年)水解酸化+好氧+二沉+混凝沉淀池+普通快濾+消毒進水COD約1300mg/L,氨氮1530、mg/L;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COD50mg/L,氨氮5mg/L2山東某工業集聚區污水廠難降解COD 深度處理實驗研究(2014年)水解酸化+氧化溝+二沉+混凝沉淀+芬頓氧化(或臭氧氧化)出水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COD50mg/L,氨氮5mg/L可見,國內一些工業集聚區污水廠處理工藝也都采用含有水解酸化、好氧、混凝沉淀等工藝的組合處理工藝,為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一級A標準,需要利用曝氣生物濾池等手段進行把關處理。綜合上述分析可知,方案針對如東31、縣岔河鎮污水處理廠所采用的“水解酸化池+A/O池+二沉池+曝氣生物濾池+混凝沉淀池+消毒池”工藝符合目前國內類似工業集聚區廢水治理技術發展趨勢,工藝選擇合理可信。 4.2.3 去除率預測各構筑物去除率見下表:構筑物處理效果 表4.2-4項目BOD5CODSSNH3-NTNTP水解+AO池+二沉池進水(mg/L)18050025025404出水(mg/L)1160256161去除率(%)93.98890766075曝氣生物濾池進水(mg/L)1160256161出水(mg/L)84884120.5去除率(%)253068302550混凝沉淀池進水(mg/L)84884120.5出水(mg/L)832、3664120.3去除率(%)-2525-40一級A標準1050105150.5總去除率95.592.897.6847092.54.3 主要工程內容 工程規模及內容工程分兩期實施,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設計規模為2500m3/d,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設計規模為2500m3/d,遠期規模為10000m3/d,一期主要構筑物改造內容及規模見下表。主要構筑物設計規模一覽表 表4.3-1序號構筑物名稱設計流量(m3/d)改造內容1格柵間、進水泵池10000利用現有(改管進入調節池)2調節池5000新建3水解酸化池2500新建4A/O池5000將現有CASS改造為A/O池 5二沉池2500新建6中間提升泵站533、000新建7曝氣生物濾池2500新建8混凝沉淀池2500新建9消毒池5000利用現有10鼓風機房/利用現有11污泥脫水間/利用現有4.3.2調節池目前進水含有工業廢水,因工業廢水排水不規律和水質波動較大,需要調節池來收集和調節水質,來確保后端工藝進水水量和水質均衡,采用氣攪拌方式混勻。(1)構筑物類型:鋼砼結構數量:1座設計參數:Q5000m3/d(2)主要設備A、潛水攪拌機4.3.3 水解酸化池通過微生物的水解酸化作用將污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轉為易于生化降解的中間體,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工程土建按2500m3/d規模建設。(1)構筑物類型:鋼砼結構數量:1座設計參數:Q2500m3/d (2)34、主要設備A、組合填料B、污泥泵, 2臺(1用1備)C、循環泵,3臺(2用1備)4.3.4 A/O池( 原CASS池改造)一期工程已建成1座CASS池,規模為5000m3/d,CASS平面尺寸3316m,水深4.0m,有效容積2112m3,分為2組,平行布置,每組之間由隔墻隔開,可獨立運行。每組前段為選擇區,后側為主反應區,選擇區與主反應區之間有隔墻,由選擇區進水,兩側主反應區同步運行。本期工程擬將現狀CASS池改造為A/O池,由前至后分別為缺氧區、好氧區。由水解酸化池出來的污水首先進入缺氧區,缺氧區為脫氮的主要場所,污水與從好氧池回流的含硝態氮混合液充分混合,實現反硝化反應,達到脫氮的功能?;?5、合液回流比為200%,回流泵安裝在好氧池出水處。污水由缺氧區進入好氧區,好氧區主要完成去除有機物、氨氮硝化、吸收磷的過程?;钚晕勰辔⑸镌诤醚鯒l件下將污水中一部分有機物用于合成新的細胞,將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以獲得細胞合成所需要的能量,達到去除有機物的目的。在有機物被氧化的同時,溶解氧充足、泥齡較長,氨氮氧化為亞硝酸鹽和硝酸鹽,這一過程稱為硝化過程,由亞硝酸菌和硝化菌完成。混合液由好氧區回流至缺氧區,在缺氧區硝酸鹽氮轉化為氮氣,完成生物脫氮過程。主要設備:A、消化液回流泵(好氧至缺氧,利用原有),4臺(2用2備)B、曝氣器C、碳源投加裝置, 1套4.3.5 二沉池(1)構筑物采用中心進水36、周邊出水輻流式沉淀池。類型:鋼砼結構數量:1座設計參數:Q2500m3/d (2) 主要設備A、 中心傳動刮泥機, 1臺B、 污泥回流泵,2臺(1用1備)C、 浮渣擋板1套D、 出水堰板1套4.3.6 中間提升泵站(1)類型:鋼砼結構數量:1座設計參數:Q5000m3/d(2)主要設備A、提升泵, 2臺(1用1備)4.3.7 曝氣生物濾池在濾池生物床中大量的生物膜附著在填料上,生物膜從外向內生存著好氧菌、兼氧菌、厭氧菌,可進一步降解COD、氨氮、TP、SS等污染物。(1)類型:鋼砼結構數量:1座,分2格設計參數:Q2500m3/d(2)主要設備A、曝氣羅茨風機,2臺(1用1備)B、反沖洗水泵,37、2臺(1用1備)C、生物填料(陶粒)D、長柄濾頭,材質ABS4.3.8 混凝沉淀池新建一座混凝沉淀池,進一步降解COD、P、SS。設有混合區、反應區以及固液分離區。絮凝劑采用PAC,助凝劑采用PAM。(1)類型:鋼砼結構數量:1座設計參數:Q2500m3/d(2)反應池(3)斜板沉淀池(4)主要設備A、機械混合攪拌器, 1臺B、絮凝攪拌器, 1臺C、斜板填料D、污泥泵,2臺(1用1備)E、PAC投加裝置F、PAM投加裝置4.5 勞動定員參照城市污水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準,本工程勞動定員新增4人。4.6 工程達標保障措施污水廠進水工業廢水占較大比例,應加強對進水水質的監管,對工業廢水的接入,嚴格控38、制接管標準,同時加強對進水水質的監測,建議通過以下幾點加強上游企業的監管:(1)污水處理廠進水接管標準直接決定了企業內部污水預處理的成本,對污水處理廠工藝路線選擇、投資規模及運行費用、運行及達標穩定性有決定性的影響,是平衡各方利益關系的杠桿。接管標準的設定是污水處理廠設計的首要前提,合理設定接管標準將使污水廠在確保達標排放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污水處理成本。根據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表1中的A等級標準,明確規定了當下水道末端污水處理廠采用再生處理時,對排入城鎮下水道的污水水質的具體要求,主要指標見表5.3-1。污水廠應根據此標準制定適合自己的接管標準,并實現39、對接管企業廢水流量、pH、COD、NH3-N、TN、TP、SS等指標的實時在線監控,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引入第三方運行機制,保證監測設備有效運行,建立企業排污信息數據庫,杜絕接管企業偷排現象的發生。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CJ343-2015)A等級標準 表5.3-1序號項目A等級標準1水溫402pH6.59.53CODCr500mg/L4BOD5350 mg/L5SS400 mg/L6NH3-N45 mg/L7TN70mg/L8TP8 mg/L9色度50 mg/L(2)應對各企業排入污水處理廠的水量進行限制,特別是對廢水排放量較大的企業,應限定其進入污水廠的流量范圍,避免由于進廠水量的大幅度40、波動給污水處理廠帶來不利影響。(3)盡量避免可能對生化產生抑制作用的重金屬或有毒物質的超標進入。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5.1結論(1)為了岔河鎮的水環境質量和人居條件,適應城鎮發展的迫切需要,建設如東縣岔河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是必要的。(2)污水處理一期改造工程總規模為0.25萬m3/d,二期工程為0.25萬m3/d,遠期總工程規模為1.0萬m3/d。出水水質執行一級A排放標準。(3)提標改造工程主要工藝單元為“水解酸化+A/O+二沉池+曝氣生物濾池+混凝沉淀池”,污泥處理仍采用現狀壓濾脫水設備,工藝合理可行。(4)如東縣岔河鎮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的建設將產生明顯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一定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