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溪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交底(18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7663
2022-09-27
18頁
1.29MB
1、交底主題: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交底交底地點:隧道架子三隊會議室交底時間: 年 月 日組 織 人:交 底 人:被交底人:參加人員:見:會議簽到表交底內容:見: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交底阿那溪隧道防排水施工技術交底1. 隧道防排水原則隧道防排水設計應遵循防、堵、截、排相結合,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保護環境的原則,采取切實可靠的措施,達到防水可靠、排水暢通、經濟合理的目的。對水資源保護有嚴格要求的隧道,防排水應采取以堵為主、限量排放的原則。2. 隧道洞內防、排水2.1隧道洞內排水時速350公里雙線隧道一般洞內設置雙側排水溝加中心水溝,襯砌背后設置環向、縱向盲溝,將襯砌外地下水引入洞內側溝,經側溝的匯集和沉淀2、后再由側溝和中心溝排出洞外。排水示意圖見:“圖2.1-1 雙線隧道防排水系統斷面示意圖”。 圖2.1-1 雙線隧道防排水系統斷面示意圖2.1 排水盲溝施工洞內排水盲溝主要包括環向排水盲溝(D=50mm)、縱向集水盲溝(D=150mm)、橫向排水管(D=150mm),三者通過變徑三通連為一體,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統。2.1.1 環向排水盲溝施作方法在隧道初期支護與防水板間設透水環向盲溝,在泄水孔標高處通過變徑三通與縱向盲溝相連通。環向盲溝間距按照設計、規范要求進行布設,在水量較大地段適當加密。環向盲溝采用在預安裝位置打孔裝入小木楔鉛絲綁扎固定,環向盲溝布置見:“圖2.1.1-1盲溝安裝示意圖”。圖23、.1.1-1盲溝安裝示意圖2.1.2 縱向排水盲溝施作方法縱向排水盲溝的設置及坡度應按照設計要求安設。并與環向、橫向盲溝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完整的排水系統。沿線鉆孔,定位孔間距在30cm50cm。將膨脹錨栓打入定位孔或用錨固劑將鋼筋頭預埋在定位孔中,固定釘安在盲溝的兩側。用無紡布包住盲溝,用扎絲捆好;用卡子卡住盲溝,然后固定在膨脹螺栓上。用三通將環、縱向排水盲溝連接固定,環、縱向排水盲溝連接見:“圖2.1.2-1環、縱向排水盲溝連接示意圖”。圖2.1.2-1環、縱向排水盲溝連接示意圖2.1.3橫向排水盲溝的安裝橫向排水盲溝是連接縱向排水盲溝與側溝或中央排水管(溝)的水力通道,采用硬質塑料管,其設4、置應符合設計要求,施工中先在縱向排水盲溝上預留拼接,然后在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施工前接長至中央排水管(溝),具體見:“圖2.1.3-1縱環向盲溝示意圖”。圖2.1.3-1縱環向盲溝示意圖2.1.4 排水盲溝的施工質量要求1、盲溝材料質量、直徑、透水孔的大小、間距應滿足設計要求。2、盲溝應盡量與初期支護混凝土壁密貼。3、盲內無泥砂等雜物堵塞,泄水孔通暢。4、三通管留設位置準確,接頭牢固。3. 隧道防水施工3.1防排水總體設計參數及措施隧道二次襯砌采用防水混凝土,其抗滲等級不低于P10;暗作襯砌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之間拱部及邊墻部位鋪設防水板加無紡布防水,明洞及洞口斜切段拱墻襯砌外緣均采用2cm厚聚合物5、防水水泥砂漿抹面,其中需回填的明洞段拱墻仍設置無紡布及防水板,并在回填表面設粘土隔水層;隧道襯砌縱向施工縫采用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遇水膨脹止水條進行防水處理;隧道襯砌拱墻環向施工縫采用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埋式橡膠止水帶進行防水處理;仰拱及底板環向施工縫采用中埋式止橡膠水帶+外貼式橡膠止水帶進行防水處理;溝槽分段施工接頭處于水溝周邊設一道遇水膨脹止水條進行防水處理。變形縫采用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嵌縫材料進行防水處理;二次襯砌拱部預留充填注漿孔,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充填注漿;充填注漿完成后將注漿孔鑿毛成倒圓錐形,使用膨脹砂漿、微膨脹混凝土封閉注漿孔,并在襯砌表面作碳纖維布封6、閉等措施進行處理。3.2 防水施工工序隧道結構防排水施工作業是在隧道初期支護完成,且隧道凈空經檢查滿足設計要求后進行的有關結構防排水施工作業,主要包括基面檢查處理、排水盲管安裝、防水板鋪設、止水帶安裝、混凝土灌注等工序,其施工流程見:“圖3.2-1 隧道結構防排水施工工序圖”。圖3.2-1隧道結構防排水施工工序圖3.3 防水施工3.3.1襯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抗滲等級不低于P10;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50mm(級圍巖襯砌底板鋼筋迎水面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裂縫寬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貫通;鋼筋混凝土的配筋,結合施工條件,在滿足結構配筋要求的條件下,為控制裂縫,宜采用較細7、的鋼筋和較小的鋼筋間距。3.3.2防水板、無紡布施工隧道初期支護與二次襯砌間拱墻部位鋪設防水板和無紡布。1、防水板、無紡布材料選擇本工程防水板、無紡布按照設計要求選擇如下:“表3.3.2-1防水板、無紡布參數表”。表3.3.2-1防水板、無紡布參數表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尺寸備注1防水板EVA防水板2無紡布400kg/m2備注:防水板和無紡布分離設置2、施工臺車防水板、無紡布施工臺車采用簡易的自制臺車,見:“圖3.3.2-1自制簡易防水板鋪掛臺車示意圖”。圖3.3.2-1自制簡易防水板鋪掛臺車示意圖3、無紡布施工(1)基面應平整牢靠、清潔干燥、無銳物,基層平整度應符合以下要求:D/L1/10,見:“8、圖3.3.2-2基層平整度要求示意圖”。圖3.3.2-2基層平整度要求示意圖(2)基面不得有鋼筋、突出的管件等尖銳突出物。若有應進行割除,并在割除部位用水泥砂漿抹成圓曲面,以免扎破防水板。施工處理順序見:“圖-11 噴射混凝土表面尖銳突出物處理順序圖”。圖3.3.2-2 噴射混凝土表面尖銳突出物處理順序圖(3)當有鋼管(錨桿)突出時,按:“圖3.3.2-3 噴射混凝土表面鋼管(錨桿)突出物處理順序圖”所示施工順序處理。圖3.3.2-3 噴射混凝土表面鋼管(錨桿)突出物處理順序圖(4)無紡布采用暗釘圈固定,見:“圖3.3.2-4無紡布鋪設圖”;固定點間距:一般拱部0.50.8m,邊墻0.81.09、m,呈梅花型排列,并左右上下成行固定。圖3.3.2-4 無紡布鋪設示意圖(3)無紡布與噴砼表面密貼,鋪設應平順、無隆起、無褶皺(4)無紡布搭接寬度不小于50mm。4、防水板施工(1)防水板必須在初期支護基本穩定并驗收后進行鋪設。拱墻范圍設置防水板時防水板應鋪設至測溝底以上30cm處。(2)防水板與無紡布分開鋪設,防水板焊接在固定無紡布的專用熱熔襯墊上,施工方法見“圖3.3.2-5 防水板加無紡布鋪設示意圖”。圖3.3.2-5 防水板加無紡布鋪設示意圖(3)防水板固定時應注意合理地確定其松弛度,并留出一定的富裕量,不得出現拉的過緊或出現鼓包現象,鋪設好的防水板應該與基面凹凸起伏一致,保持自然。(10、4)防水板之間接縫采用雙焊縫進行熱熔焊接,搭接寬度不小于15cm;防水板的接縫與襯砌施工縫錯開1.02.0m,防水板焊接見:“圖3.3.2-6 防水板焊接示意圖”。圖3.3.2-6 防水板焊接示意圖(5)防水板焊接質量檢查檢查要求每一澆筑段環向檢查1條焊縫,縱向檢查2條焊縫焊縫檢查方法焊縫密實性采用充氣法檢查:用5號注射針與壓力表相接,用打氣筒充氣檢查時孔會鼓起來,當壓力表達到0.25Mpa時,停止充氣,保持壓力時間不少于15分鐘,如果壓力下降不超過10%,說明焊縫質量良好,如壓力下降,證明未焊好,用肥皂水涂在焊縫上,產生氣泡的地方為焊接欠佳處,需重新焊接或補焊。施工注意事項a.拱部和側墻,綁11、扎鋼筋時,不得破壞防水板;不得穿帶釘子的鞋在防水層上走動。b.灌注二次襯砌模筑砼時,振搗棒不得接觸防水層,以免破壞防水層,振搗棒引起的對防水層破壞不易被發現,也無法修補,故二次襯砌模筑砼施工時應特別注意。c.防水板質量檢查必須有專人負責,分段分塊認真檢查。發現破損,應做出明顯的記號,經修補后進行復查檢查。d補丁不得過小,離破損孔邊沿不得小于7cm;補丁要裁成圓角;防水板如有小孔洞破壞,則應用剪刀取小塊防水板,鋪設于破壞處用壓焊器進行焊補,如破壞面積較大,則用比破壞面積大的防水板用電烙鐵或塑料熱風焊槍沿其周邊焊接,對于焊補防水板縫采用放大鏡肉眼檢查。3.4 施工縫與變形縫施工施工縫、沉降縫使用的12、止水帶和止水條設計參數見:“表3.4-1止水帶和止水條設計參數表”。表3.4-1止水帶和止水條設計參數表序號材料名稱設計參數1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變形縫)寬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8mm2外貼式橡膠止水帶寬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8mm,凸高不小于35mm3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寬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8mm4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施工縫)寬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10mm3.4.1 施工縫施工1、隧道施工縫主要有縱向施工縫、拱墻環向施工縫和仰拱(底板)環向施工縫三種。(1)隧道襯砌縱向施工縫采用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遇水膨脹止水條進行防水處理,施工布置見:“圖3.4.113、-1縱向施工縫防水結構示意圖”。圖3.4.1-1縱向施工縫防水結構示意圖(2)隧道襯砌拱墻環向施工縫采用中埋式橡膠止水帶+外貼式橡膠止水帶進行防水處理,施工布置見:“圖3.4.1-2縱向施工縫防水結構示意圖”。圖3.4.1-2縱向施工縫防水結構示意圖(3)仰拱及底板環向施工縫采用中埋式止橡膠水帶+外貼式橡膠止水帶進行防水處理,施工布置見:“圖3.4.1-3縱向施工縫防水結構示意圖”。圖3.4.1-3縱向施工縫防水結構示意圖2、施工縫施工要求(1)中埋式止水帶埋設位置宜按襯砌厚度的一半確定,其安裝的徑向位置,較設計允許偏差為5cm。(2)拱墻部分外貼式橡膠止水帶可通過與防水板焊接定位,仰拱及底板14、部位外貼止水帶在施作噴混凝土或找平層后通過端頭模板壓住其中心來定位。(3)遇水膨脹止水膠要求擠出斷面158mm(寬高),施工后應確認混凝土基面和止水膠間無縫隙,連續均勻地敷設在基面上。3.4.2 變形縫施工變形縫主要設置在兩種不同襯砌交替處,本單位工程變形縫有:等厚度襯砌變形縫、不等厚度襯砌變形縫和明暗襯砌相連處變形縫三種。1、變形縫施工(1)等厚度襯砌變形縫施工等厚度襯砌變形縫采用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2cm3cm嵌縫材料(雙組份聚硫密封膠)進行防水處理,施工布置見:“圖3.4.2-1等厚度襯砌變形縫防水構造圖”。圖3.4.2-1等厚度襯砌變形縫防水構造圖(2)不等厚度襯砌變形15、縫施工不等厚度襯砌變形縫采用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2cm3cm嵌縫材料(雙組份聚硫密封膠)進行防水處理,施工布置見:“圖3.4.2-2 不等厚度襯砌變形縫防水構造圖”。圖3.4.2-2 不等厚度襯砌變形縫防水構造圖(3)明暗襯砌連接處變形縫施工明暗襯砌連接處變形縫采用外貼式橡膠止水帶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2cm3cm嵌縫材料(雙組份聚硫密封膠)進行防水處理,施工布置見:“圖3.4.2-3明暗襯砌連接處襯砌變形縫防水構造圖”。圖3.4.2-3明暗襯砌連接處襯砌變形縫防水構造圖2、變形縫施工要求(1)中埋式止水帶埋設位置宜按襯砌厚度的一半確定,其安裝的徑向位置,較設計允許偏差為5cm。16、(2)拱墻部分外貼式橡膠止水帶可通過與防水板焊接定位,仰拱及底板部位外貼止水帶在施作噴混凝土或找平層后通過端頭模板壓住其中心來定位。(3)明暗分界處變形縫暗洞段防水板應伸出不小于1m,并覆蓋變形縫。3.4.3素混凝土中埋式止水帶埋設考慮本工程的襯砌臺車擋頭模扳由兩塊組成,中埋式止水帶可以從中間穿過進行安裝,具體見:“圖3.4.3-1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的固定示意圖”和“圖3.4.3-2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鋼筋卡大樣圖”。圖3.4.3-1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的固定示意圖圖3.4.3-2素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鋼筋卡大樣圖 素混凝土中采用鋼筋卡固定止水帶,鋼筋卡采用6鋼筋制作,第一節襯砌通過鐵17、絲將鋼筋卡固定在擋頭模板上,鋼筋卡按環向間距0.3m設置;在第二節襯砌時扳直鋼筋卡垂直固定第二節襯砌內的止水帶。3.4.4鋼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埋設考慮本工程的襯砌臺車擋頭模扳由兩塊組成,中埋式止水帶可以從中間穿過進行安裝,具體見:“圖3.4.4-1鋼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的固定示意圖”和“圖3.4.4-2鋼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特殊箍筋大樣圖”。圖3.4.4-1鋼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的固定示意圖圖3.4.4-2鋼筋混凝土段中埋式止水帶特殊箍筋大樣圖 鋼筋混凝土中采用特殊箍筋+鐵絲來固定止水帶,第一節襯砌通過鐵絲和特殊箍筋將止水帶固定在U形空內,特殊箍筋設置間距同環向箍筋間距;第二節襯砌通18、過在襯砌擋頭釘水泥釘、鐵絲及鐵絲箍筋將止水帶垂直固定在U形空內。3.5 拱部注漿3.5.1 注漿孔布置二次襯砌拱部預留充填注漿孔,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后進行充填注漿;充填注漿完成后將注漿孔鑿毛成倒圓錐形,注漿孔按照5m一個布置在隧道拱頂中線位置,具體見圖:“3.5-1注漿管正面布置圖”、“3.5-2注漿管布置大樣圖”和“3.5-3 注漿管布置縱斷面示意圖”。3.5-1注漿管正面布置圖3.5-2注漿管布置大樣圖3.5-3 注漿管布置縱斷面示意圖3.5.2 注漿施工要求1、注漿漿液采用M20水泥砂漿,施工前漿液的配合比必須經現場的試驗后確定。2、注漿順序為自下往上,注漿壓力一般為0.30.5Mpa。3、注漿結束后,使用膨脹砂漿、微膨脹混凝土封閉注漿孔,并在襯砌表面作碳纖維布封閉等措施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