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臺高速公路矩形邊溝、超高排水、急流槽施工技術交底記錄(13頁)(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7695
2022-09-27
13頁
118KB
1、技 術 交 底 記 錄 年 月 日 編號:施表31工程名稱京臺高速公路交底部位矩形邊溝、超高排水、急流槽施工單位xx一、 工程概況京臺高速公路(北京段)工程第5標段設計起點K12+700,位于老青魏路分離式立交橋南側,與4標段終點相接,標段終點K15+500位于大龍河南側,全長2.8Km。排水系統由梯形邊溝、矩形邊溝、急流槽等組成。排水填方段采用梯形邊溝排水。非超高段的路面排水采用明排系統:路面排水采用橫向漫流集中方式,路面上的雨水經橫坡、縱坡導至急流槽,然后排入路基外側的梯形排水溝,最終匯入沿線水系。超高段中央分隔帶采用與路面平齊式,中央分隔帶內設置連續流水槽,每隔一定間距設置集水井一座,集2、中收水后由橫向排水管將路面雨水排出至與該集水井相對應的邊坡急流槽,由急流槽匯入邊溝。1.1工程大樣圖交底人接交底人1.1排水工程量序號工程名稱單位數量備 注1急流槽道171路基邊坡2矩形邊溝m255通道橋下3U型槽塊1092超高排水4異型U型槽塊29超高排水5預制泄水槽塊29超高排水6雙篦雨水井座10K12+730, K12+790, K12+850, K14+845, K14+905, K15+210, K15+270, K15+330, K15+390, K15+450二、 施工工藝及要求2.1邊溝施工方案2.1.1邊溝施工工藝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坑槽開挖及整修邊溝砌筑、勾縫養生驗收。施工準備3、測量放線坑槽開挖及整修邊溝砌筑、勾縫養生驗收2.1.2邊溝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施工前校核與設計排水溝相接的上下游水域的高程及位置,核對邊溝的定位及起終點位置,若與設計不符,及時通知設計人員核實。檢查進場后的各種類型方磚和混凝土預制構件的尺寸和外觀,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方可使用。2、測量放線(1)平面線型:邊溝不是連續的,每段邊溝一次性定線。按照設計圖紙放出護坡道的兩側邊線,再根據邊溝溝底高程、坡比,放出排水溝中線、上下口邊線,并用石灰在地面上畫出,線位測好并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進行下道工序。 (2)縱面線型:按每20m一個斷面準確測出水溝底的標高,在保證排水溝斷面的情況下,盡量使4、填方段排水溝溝頂高程與周圍地勢持平或略低,并根據實際地形,調整水溝的縱向坡度。邊溝溝底縱坡應銜接平順。 3、坑槽開挖及整修 護坡道碾壓完成以后,根據畫好的水溝邊線,利用挖掘機開挖,自卸汽車運輸,挖掘機邊開挖邊用水準儀及時測量邊溝底設計高程。開挖至距設計尺寸1015cm時,改以人工挖掘至設計尺寸(矩形邊溝每側比設計尺寸寬5cm,以便于U型預制塊的安放)。挖掘過程中不能擾動溝底及坡面原土層,不允許超挖。挖掘完成后人工對基坑的底部和兩側進行修整、夯實。基底要平整,保證無浮土。開挖修整完畢并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4、矩形邊溝砌筑、勾縫、養生矩形邊溝位于通道橋下,其中K12+878通道橋下為兩5、側邊溝,K13+697通道橋下和K14+215通道橋下為單側邊溝。U型砼預制塊安裝前在溝底澆筑一層8cm厚的C10素砼墊層,砼墊層比U型槽兩邊寬出5cm。溝槽尺寸驗收合格且地基承載力達到60kpa后,在邊溝的兩個側面彈線用以控制混凝土的標高。用泵車進行墊層混凝土澆筑?;炷琳駬v采用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混凝土振搗密實后,以水平標高線為準檢查平整度,高的鏟掉,凹的補平,用水平的鋁合金刮杠刮平,表面再用木抹子搓平,最后用鐵抹子收面。待砼初凝后,覆蓋土工布灑水養生。U型預制塊的運輸主要采用人工配合機械裝卸,拖拉機運輸至已開挖好的施工地段,輕裝輕卸。由于U形預制塊構件較薄,裝卸、運輸過程中構件受力不均勻,6、容易造成構件的斷裂和損壞,因此在搬運工程中要特別注意,盡可能減少損耗。U型砼預制塊安裝采用人工配合吊車進行。吊車在平地上支立好以后,將鋼絲繩掛在U型砼預制塊兩側的吊裝孔上,緩慢起吊,人工配合將U型砼預制塊安放在墊層上,每20米在基槽兩側的側邊設高程控制樁,兩高程控制樁之間帶控制線,U型砼預制塊放入基槽后,按控制線校正U型砼預制塊一側的側面,并用水平尺橫向校正平面,符合要求后兩側及時回填土固定,兩塊預制塊之間的間隙用M7.5水泥砂漿灌縫抹平。勾縫后加強養護,專人負責,保持濕潤。養護時在砂漿面上覆蓋土工布,在養護過程中勤灑水,保持砂漿面濕潤狀態。5、驗收邊溝砌筑完成一段后,要按邊溝檢測評定標準進行7、線位、高程、平整度、斷面尺寸、鋪砌厚度等按要求進行自檢,不符合要求,堅決返工。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2. 2超高排水施工方案2.2.1超高排水施工工藝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坑槽開挖基底處理泄水槽、U型槽、異型U型槽預制塊砌筑雨水井砌筑驗收施工準備測量放線坑槽開挖基底處理預制槽砌筑雨水井砌筑驗收2.2.2超高排水施工方案1、施工準備檢查進場后的各種類型混凝土預制構件的尺寸和外觀,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方可使用。2、測量放樣根據設計圖紙超高部分的樁號精確定位中央分隔帶排水的起始點,按照縱向U型槽的尺寸用石灰畫出邊線,根據圖紙所示集水井的樁號定位集水井的位置,最后每隔20米一道劃定泄水槽的位置。3、坑8、槽開挖根據畫好的泄水槽、U型槽、集水井邊線,利用挖掘機開挖,自卸汽車運輸,挖掘機邊開挖邊用水準儀及時測量槽底(或井底)設計高程,以及槽底的順向縱坡度。開挖至距設計尺寸1015cm時,改以人工挖掘至設計尺寸(每側比設計尺寸寬5cm,以便于預制塊的安放和砂漿臥底和混凝土基礎的砌筑)。挖掘過程中不能擾動槽底土層,不允許超挖。挖掘完成后人工對基槽的底部和兩側進行修整、夯實?;滓秸?,保證無浮土。開挖修整完畢并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4、基底處理(1)集水井基底處理集水井底部夯實后,在集水井的底部澆筑一層長為203cm、寬為96cm、厚為10cm的C30混凝土,混凝土澆筑采用泵送,振搗棒振搗密9、實。混凝土初凝后灑水覆蓋養護。(2)槽底處理 順路線方向的U型槽和異型U型槽底部填筑一層15cm厚的12%灰土,填筑寬度比U型槽和異型U型槽兩側各多出10cm,灰土分一層填筑,找平后用平板振動夯夯實。在夯實的灰土上設置一層2cm厚M10的水泥砂漿臥底,水泥砂漿寬度與U型槽和異型U型槽寬度相同,水泥砂漿表面保證平整。橫向泄水槽底部設置一層2cm厚M10的水泥砂漿臥底,水泥砂漿寬比U型槽和異型U型槽兩側各多出5cm,水泥砂漿表面保證平整。5、泄水槽、U型槽、異型U型槽預制塊砌筑(1)泄水槽泄水槽預制塊長度為98cm,寬度為100cm,高度為20cm,壁厚為10cm。泄水槽每20m設置一道,每道泄水10、槽放置一塊預制塊,泄水槽安放水平,與路面的銜接平順。(2)U型槽和異型U型槽根據設計位置先安裝異型U型槽,再安裝U型槽。U型槽和異型U型槽預制塊安裝采用人工進行。人工緩慢將U型槽和異型U型槽預制塊安放在墊層上,每10米在基槽兩側的側邊設高程控制樁,兩高程控制樁之間帶控制線,控制U型槽和異型U型槽預制塊平面和側邊, U型槽和異型U型槽放入基槽后,按控制線校正U型槽和異型U型槽預制塊一側的側面,并用水平尺橫向校正平面。安裝完成后保證U型槽和異型U型槽底面按照坡度銜接平順,異型U型槽低側壁頂和泄水槽底面平齊。符合要求后兩側及時回填土固定,每兩塊預制塊之間的間隙用M10水泥砂漿勾縫。6、雨水井的砌筑雨11、水井四周用M10水泥砂漿砌筑MU10非粘土燒結實心磚,墻體內外1:2水泥砂漿勾縫。雨水井底部混凝土基礎上澆筑一層5cm厚的豆石混凝土,豆石混凝土順線路方向做出坡度,使水流向雨水管。磚墻上部沿雨水口四周澆筑C15混凝土,在雨水井正中位置澆筑混凝土過梁,并在雨水口四周混凝土內側和過梁上面設置2cm厚的1:3水泥砂漿臥底,以便安裝雨水口鑄鐵井圈。按照測量定位的雨水管位置,將直徑為30cm的混凝土圓管固定在豆石混凝土的最低位置,雨水管與道路的急流槽相連接,坡度為4%。將鑄鐵泄水篦子安裝在井圈口處,安裝完成后保證泄水篦子與U型槽底面平齊。6、驗收每段U型槽、異型U型槽、泄水槽和每座集水井施工完成后及時對12、預制槽軸線偏位、安裝位置、墊層寬度和厚度、槽底高程和集水井勾縫砂漿強度、軸線偏位、方井長寬、井底高程、井蓋高差等進行檢查,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2.3急流槽施工方案2.3.1急流槽施工工藝測量放線坑槽開挖基底處理預制塊安裝及混凝土現澆驗收養護測量放線坑槽開挖基底處理預制塊安裝及混凝土現澆驗收養護2.3.2急流槽施工方案1、測量放線根據設計圖紙所給樁號確定每道急流槽的位置,再根據每道急流槽的尺寸畫定每道急流槽的邊線,用鋼尺測量防滑平臺所在的位置,用灰線撒出。2、坑槽開挖根據用灰線撒出的急流槽邊線,按照急流槽標高采用人工挖掘的方式開挖,開挖時注意控制好深度,不要多挖或少挖。開挖寬度兩側各大13、于預制塊10cm,以便灰土墊層的填筑和預制塊的安裝,進水口兩側按照半徑75cm挖出弧形,與路緣石相銜接。在急流槽坑底開挖防滑平臺,當邊坡高度3m時,急流槽防滑平臺間距1m,當邊坡高度3m時,防滑平臺間距2m。3、基底處理急流槽底部填筑一層15cm后的12%灰土(防滑平臺上填筑灰土頂面與其他部分平齊),填筑寬度比急流槽預制塊兩側各多出10cm,灰土分一層填筑,找平后用平板振動夯夯實。在夯實的灰土上設置一層2cm厚1:3的水泥砂漿臥底,水泥砂漿寬度與急流槽預制塊寬度相同,水泥砂漿表面保證平整。4、預制塊安裝及混凝土現澆預制塊采用人工安裝的方式進行,按照圖紙所示位置先安裝預制塊A、B、D,預制塊A與14、路緣石接順,預制塊D與排水邊溝接順。最后澆筑坡腳現澆段和坡頂處底板,澆筑混凝土使用振搗棒振搗密實,表面收面光滑。安裝完成后保證各類預制塊和現澆底板底面按照坡度銜接平順。符合要求后兩側及時回填土固定,每兩塊預制塊之間的間隙用1:3水泥砂漿勾縫。5、驗收每鋪砌完一道急流槽,及時檢查急流槽的尺寸、高程、軸線偏位等,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6、養護急流槽完工后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養生,且不能加載車輛及行人荷載。三、 質量要求及保證措施3.1質量標準及控制措施施工中邊溝和急流槽勾縫砂漿強度、軸線偏位、坡度、斷面尺寸、墊層寬度和厚度、溝底高程,集水井勾縫砂漿強度、軸線偏位、方井長寬、井底高程、井蓋高差15、等必須符合公路排水施工技術規范(JTGF102006)中的規定,具體規定見下表。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砂漿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同一配比,每臺班2組2軸線偏位(mm)50經緯儀:每200m測8處3墻面直順度(mm)或坡度30符合設計要求20m拉線坡度尺:每200m測4處4斷面尺寸(mm)30尺量:每200m測4處5鋪砌厚度不小于設計值尺量:每200m測4處6基礎墊層寬、厚度不小于設計值尺量:每200m測4處7溝底高程(mm)15水準儀:每200m測8點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1砂漿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同一配比,每臺班2組2軸線偏位(mm)50經緯儀:每個檢查井檢查16、3圓井直徑或方井長、寬(mm)20尺量:每個檢查井檢查4井底高程15水準儀:每個檢查井檢查5井蓋與相鄰路面高差(mm)檢查井4,-0水準儀:每個檢查井檢查雨水井+0,-43.2.質量問題及預防措施3.2.1排水邊溝溝底縱坡不順,斷面大小不一 1)現象:溝底高低不平,甚至反坡,局部積水,局部斷面過小,排水不暢。 2)原因分析:未按設計縱坡和斷面開挖修整邊溝。忽視對附屬工序的質量檢驗。 3)危害:邊溝積水將滲入排水,降低排水土的強度和穩定性。4)預防措施:要嚴格按照設計要求的開挖斷面和縱斷面高程開挖修整,認真做好工序質量檢驗。3.2.2雨水井位置不準確1)現象:雨水井位置歪斜,井口外邊線與路中央分17、隔帶側邊線有夾角或距離不正確。2)原因分析:在道路測量放線中,雨水井口的外邊線與路中央分隔帶側邊線未能協調一致,即兩邊線應平行而不平行;兩邊線的間距應是一個定數,而偏離,或呈相反方向吃進坡型緣石內側。在操作人員砌筑過程中,偏離測量所給定的位置,而測量校驗工作又未跟上。3)危害:雨水口位置與路邊線不協調,從外觀質量上看,路容不整齊。雨水井口距離中央分隔帶側邊線愈遠,對進水功能影響愈大,易造成路邊積水。如果池口吃進坡型緣石內側,雨水井口篦子易被車載壓斷。4)預防措施:凡是設有雨水井的道路邊線,應該使用全站儀定出路邊基準線,雨水井位置,完全以此基準線控制。在雨水井砌筑過程中,測量人員應隨時校核位置樁18、的準確性。四、 安全注意事項及措施4.1安全保證措施(1)根據“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的安全管理領導小組,設立專職安全員一名,負責工地安全生產監督、管理。(2)根據“全員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則,建立各級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規定各級領導、職能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和生產工人在施工生產中的安全責任。(3)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公路工程施工安全規范。(4)建立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安全教育培訓包括:“三類人員”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培訓、進場安全教育、三級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5)建立安全技術交底制度,安全技術19、交底由項目技術負責人負責實施,實行逐級安全技術交底。橫向涵蓋項目部內各職能部門,縱向延伸到施工班組全體作業人員,任何人未經安全技術交底不準作業,安全技術交底應涵蓋工程概況、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技術措施等內容。(6)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項目經理部每周檢查一次,安全員每天至少檢查兩次,檢查出事故隱患要立即整改。(7)操作人員必須配戴安全帽,無安全帽不得進入施工現場。(8)加強施工用電管理,照明線路保證絕緣良好;線路架設高度和照明度符合標準;施工用電做到“一機一閘一漏”,確保用電安全;嚴禁將電線拴在鐵釘、鋼筋或其它導電金屬物上;配電箱及開關必須防雨、設門并配鎖,進、出線口設在箱體下底面,箱內禁放雜物,并定期檢查;嚴防走行機械損壞輸電線路,造成機毀人亡;經常檢查線路及各接頭處,防止觸電事故的發生。(9)挖掘機司機必須持證上崗,嚴禁無證上崗或串崗操作。(10)邊溝上方高壓線影響范圍內的邊溝施工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11)夜間施工時,現場必須有符合操作要求的充足的照明設備。(12)施工現場采取全封閉圍擋,危險源處懸掛危險源告知牌并懸掛紅燈示警標志。4.2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根據對施工現場的考察、施工工藝的確定,項目部對本分項工程進行了危險源辨識,確定出5項危險源,見表4。表4:排水施工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