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一般挖方施工技術交底(21頁)(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7843
2022-09-27
10頁
60.50KB
1、路基挖方技術交底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自然坡度330,整個路線區域地勢呈坡狀起伏,且起伏較大。沿線主要為坡耕地(旱地)與荒山地,有少部分林地和少許民房。二、施工流程及工藝主要施工步驟:施工準備 測量放樣 挖裝運卸 邊坡修整 路基面整修(一)、場地清理 1、根據測量放線所劃定的路基線路進行清理,其中包括地表的積水、草皮、雜木、腐殖土、生活垃圾等。(二)、清表 1、根據測量放線所劃定的路基線路范圍進行原地面以下0.5m的清表。將清除的表土合理的堆放在棄土場。 2、在路塹開挖前應做好截水溝,并根據土質情況做好防滲工作。 (三)、土方開挖前準備工作 1、開挖前應根據地形條件,采用相應的施工機械設備、土2、層地質分部及挖方利用情況、合同工期、氣候等要求編制相應的施工方案。 2、合理選用開挖方法:較短的路塹采用橫挖方法,路塹深度不大時,一次挖到距設計標高2030cm,路塹深度較大時,分成幾個臺階進行開挖。對較長的路塹采用縱挖法,其路塹寬度、深度不大時,按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開挖;對寬度、深度較大的路塹,采用通道式縱挖法開挖。對超長路塹,采用分段縱挖法開挖。 3、采用機械開挖時,應在邊坡坡頂樁處標明挖深標志,并在距中心樁必要的安全距離處設立能控制路基高程的控制樁,以便隨時進行施工控制,其間距不宜大于50m。 (四)、一般開挖過程的操作要求及規范 1、挖土時應自上而下分層開挖,不得亂挖超挖,嚴禁掏洞開挖3、。作業中斷或作業后,開挖面應做成穩定的邊坡。開挖至路床頂面以下60cm,將適用于種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儲存于棄土場,不得與填料混在一起。對于開挖出的適用的材料,應當用于路基的填筑,各類材料不應混雜。 2、橫向挖掘法:以路塹整個橫斷面的寬度和深度,從一端或兩端逐漸向前開挖的施工方法,適用于短而深的路塹。 、采用人力按橫挖法挖掘路塹時,可在不同高度分成幾個臺階開挖,其深度應根據工作與安全而定,一般宜為1.52.0m。無論自兩端一次橫挖到路基標高,還是分臺階進行橫挖均應設單獨的運土通道及臨時排水溝。 、采用機械按橫挖法挖掘路塹且棄土(或以挖作填)運距較遠時,宜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車進行。每層的臺階高4、度可增加到34m,其余的要求與人力開挖路塹一樣。 、土方路塹橫挖法也可用推土機進行開挖。如果棄土或以挖作填運距超過推土機的經濟運距時,可用推土機堆積,再用裝載機配合自卸車運土。 、采用施工機械開挖路塹時,邊坡應配以平地機或人工分層修刮平整。 3、縱向挖掘法:沿路塹全寬以深度不大的縱向分層挖掘前進的施工方法。適用于較長的路塹開挖,根據開挖的方式不同,又可分為通道縱挖法和分段縱挖法。 、通道縱挖法:先沿著路塹縱向挖掘一個通道,然后將通道向兩側進行拓寬,上層通道拓寬至路塹邊坡后,再開挖下層通道,如此向縱深開挖至路基標高。通道縱挖法適合路塹較長、較深,兩端地面縱坡較小的路塹開挖。 、分段縱挖法:如果沿5、路塹縱向選擇一個或幾個適宜處,將較薄一側塹壁橫向挖穿,使路塹分成兩段或數段,各段再縱向進行開挖。此方法適用于路塹過長、棄土運距過遠的傍山路塹、其一側塹壁不厚的路塹開挖。 4、混合挖掘法:當路線縱向長度和挖深均很大時,宜采用混合挖掘法進行開挖,即將橫向挖掘法與通道挖掘法混合使用。先沿路塹縱向挖通道,然后橫向坡面挖掘,以增加開挖坡面。每一坡面應設一個施工小組或一臺機械作業。 5、開挖邊溝、修筑路拱、刷刮邊坡、整平路基表面時,宜采用平地機配合其他土方機械作業。 4、機械作業時,必須避開構筑物、管線,在距管道邊1.0m范圍內應采用人工開挖;質距直埋電纜線2.0m范圍內必須采用人工開挖。 5、施工時要保6、證路塹坡面平順,無明顯的局部高低差、碴堆、雜物。 6、對設計中擬定的縱橫向排水系統,要隨著路基的開挖,適時組織施工,保證雨季不積水,并及時安排邊溝、邊坡的修整和防護,確保邊坡穩定。臨時排水設施應與永久性排水設施相結合,流水不得排入農田和耕地,防止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泥和沖刷。 7、需設防護的邊坡時,按設計要求及時支護,避免長期暴露,造成坡面坍塌。8、土質路塹開挖時,兩邊邊坡預留20厘米,底部預留20厘米。開挖至預留層時,停止機械開挖,待進行路基基床施工時,集中力量人工突擊開挖。9、當路塹坡面上出現坑穴、凹槽時,及時采取勾縫、 灌漿、嵌補、支頂等措施進行防護和加固。 10、開挖完成后應將路7、基最底層的原地面碾壓密實,其含水量應滿足壓實度要求的前提下,壓實度93%,再進行路基分層回填,原地面以上60cm填筑含石量60%的碎石土,壓實度95%。如其土質不能滿足碾壓要求,應通知監理、設計、業主到現場確定相應的措施。 (五)、深挖路塹的開挖施工 1、 路基兩側設置帶排水暗溝的擋土墻(墻高3m,埋深1m)后設置2.5m護坡道,并設置截水溝,然后再分級放坡,每級臺高6m,每級設護坡道和截水溝,不足6m處則自由放坡至原地面線。護坡道長2.5m坡率為4%,邊坡率依次為1:1.5,1:1.75,1:2。最頂層截水溝設置在離挖方邊坡5m處,其外側1m處為用地界樁位置。 2、施工過程中邊坡上滲出地下水8、時,應根據地下水滲出的位置、流量、流速等情況,按照有關施工規范規定修建地下排水設施。對于土質單邊坡深挖路塹一般采用多層橫向全寬挖掘法施工。土質雙邊坡深挖路塹一般采用分層縱挖法和通道縱挖法。如果路塹縱向長度較大,一側邊坡的土壁厚度和高度不大時,可采用分段縱挖法。 3、施工機械可采用推土機或推土機配合鏟運機,當棄土距離較遠超過鏟運機的經濟運距時,可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車作業,或者采用推土機、裝載機配合自卸車作業。 4、土質深挖路塹無論單坡還是雙邊坡,均應按施工規范規定開挖,靠近邊坡3m以內禁止采用爆破法炸土施工。在距邊坡3m以外準備采用爆破法施工時,應進行周密設計,防止炸藥過量過多,并應報請有關部門9、批準。 5、石質深挖路塹當地形和石質不符合“大爆破”的規定時,禁止使用大爆破施工方案。 6、單邊坡石質深挖路塹的施工,宜采用深粗炮眼、分層、多排、多藥量、群炮、光面、微差爆破方法。雙邊破石質深挖路塹的施工,一般可采用縱向挖掘法,應分層在橫斷面中部開挖出每層通道,然后橫斷面兩側再按照單邊坡石質的爆破方法作業。(六)、棄方 1、棄土堆的幾何尺寸、壓實程度、位置應保證邊坡和自身的穩定性,棄土堆的邊坡不應陡于1:1.5,頂面向外應設不小于2%的橫坡,其高度不宜大于3m。路塹旁的棄土堆,其內側坡腳與路塹頂之間的距離,對于干燥硬土不應小于3m,對于軟濕土不應小于路塹深度加5m。 2、在山坡上側的棄土堆應連10、續而不中斷,并在棄土前設置截水溝;山坡下側的棄土堆應每隔50100m設不小于1m的缺口排水,排水方向不得對地面結構物和農田造成不利影響,必要時可設人工溝渠引導排水,棄土堆的坡腳應進行防護加固。 3、嚴禁在巖溶漏斗處、暗河口處、貼近橋墩臺、涵洞口處棄土。 4、棄土應集中堆放并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嚴禁隨意處理。三、 質量要求及技術措施 1、將開挖后的路基最低層的原地面碾壓密實,其壓實度93%,再填筑路基。 2、路基兩側設暗溝后其外側2m處再自由放坡,邊坡率為1:1. 3、可作為路基填料的土方應分類開挖分類使用。 4、路基開挖中基于實際情況,如需修改設計邊坡坡度、截水溝和邊坡位置及尺寸時,及時按規定報11、批,邊坡上穩定的孤石應保留。 5、開挖至零填、路塹路床部分后,應盡快進行路床施工;如不能及時施工,宜在設計路床頂標高以上預留至少300mm厚的保護層。 6、應采取臨時排水設施,確保工作面不積水。 7、路槽達到設計標高后,用平地機整平,刮出路拱,并預留壓實量,最后用壓路壓實,檢查壓實度。四、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 對施工人員進行文明施工教育,增強文明施工意識,樹立企業文明施工形象。特加強以下幾點環保措施:1、 施工現場保持場地平整,排水暢通,無淤泥積水.2、作業現場保持清潔整齊,安全防護設施完善,建筑垃圾不亂堆、亂放、亂甩,做到工完料凈,垃圾日產日清。3、施工運輸車輛嚴密、無縫隙、無孔洞。運輸砂12、石、土材料的車輛,嚴密苫蓋,確保不灑漏、不揚塵、不污染環境。4、施工過程中要配專一的灑水車,經常灑水,減少灰塵污染。5、工程施工中控制噪音,選擇施工機械時要嚴格控制使用強振動、強噪音的施工機械(工具)。6、清洗機械的廢水、廢油等有害物,不準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域里,頁不能排放的飲用水附近的土地上,以防污染水質和土壤。 7、尊重當地民風民俗,遵守鄉規民約,與當地群眾和睦相處。五、安全施工措施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綜合考慮本工程的特點,建立一個安全保證體系,做到一級抓一級,人人抓安全,具體采取如下措施:1、嚴格遵守安全勞動的規章制度,進入施工現場的有關人員,必13、須按規定正確戴好安全帽。2、人機配合土方作業,必須設專人指揮。機械作業時,配合作業人員嚴禁處在機械作業和行走范圍內。配合人員在機械走行范圍內作業時,機械必須停止作業。3、施工現場必須做好交通安全工作,夜間施工,路口、邊坡頂必須設置警示燈或反光標志,專人管理燈光照明。4、施工機械設備應由專人負責保養、維修和看管。各種機械操作手、電工必須經培訓、考核持有上崗證,同時要經常對駕駛員、電工及施工人員的教育。 5、嚴禁挖掘機等機械在電力架空線路下作業。需在其一側作業時,垂直及水平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下表:電壓(kv)11035110220330500安全距離(m)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一般挖方施工流程圖質量保證體系框圖河北建工集團昆明空港大道目經理部總工程師辦公室機物部工程技術部實驗室測量組安質部技術規范工藝操作標準生產班組自檢互檢安全生產進度控制機械管理材料供應質檢員質檢工程師各生產班組工作質量保證質量目標工程質量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