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灣至重慶高速公路莆田段路基施工技術交底(13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7847
2022-09-27
12頁
49.88KB
1、湄洲灣至重慶高速公路莆田段(萩蘆至五星段)A12合同段路基施工技術交底(K87+478-K87+853段)編制:審核:路基技術交底一、工程概況K87+478K87+853段路基總長375米,位于古寨、烏里隧道之間,為分離式路基。本段落挖方共15.6萬方,填方共計34.3萬方,填缺18.7萬方。其中K87+590K87+810處于水田段,為不良地基處理段落。二、施工方案(一) 施工安排古寨隧道出口挖方數量約為13.4萬方,烏里隧道進口挖方數量為0.8萬方,K87+580為小里程方向至古寨隧道進口挖方界點,目前K87+560至小里程地面林木、墳墓較多,讓無法展開施工,可先施工K87+560 K872、+580小段挖方;K87+830為大里程方向至烏里隧道洞口開挖起始樁號,此段目前可開挖至K87+840,烏里隧道進口處約20米多為繁茂林木、墳墓,仍無法進行。 K87+478K87+853段路基目前可以施工 K87+590K87+810段,此段原地表處于水田段,地表圖紙濕軟,為不良地基處理段落。計劃進行此段路基清表及換填施工,水田段挖除0.4米表層土(設計圖紙要求0.4米,根據現場實際地質情況另行確定),將清表軟土不能亂棄,必須堆積在線路高側(上游)紅線內一米范圍內進行晾曬,務必保證既不能侵占紅線外田地,又不能侵入路基坡腳,起到攔截上游地表水的作用,同時又能減少運輸土方代價,晾曬后可利用到施工3、便道填筑。如圖所示:由于此段屬于陡坡路基,必須開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5米),夯實碾壓后壓實度不小于93%,方可開始分層填筑。(二) 路基填方施工1,施工順序:施工準備測量放樣清表挖淤、夯實碾壓地基運料、攤鋪整平換填碾壓質量控制下層施工。2,施工工藝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按“三階段、四區段、八流程”施工,具體填筑工藝流程詳見下圖。3、施工工藝(1)路基清表:路基填筑前,應先對路基用地范圍內原地面的樹根、灌木叢、垃圾、有機物殘渣等進行清理和挖除,并將坑穴填平夯實,普通地段清表厚度為30,水田不良地基段落0.4米。清表中的種植土和腐殖土應集中在上游路基紅線內側1米范圍堆放,進行晾曬,以便于竣工后坡面4、和取棄土場的綠化和返耕。清理完后應全面進行填前碾壓,壓實度滿足圖紙及規范要求(不小于93%),并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2)路基填料的要求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上路床采用30的沙包土填筑(壓實度大于96%),路堤填料不得含有粒徑大于10的塊料。(3)路基填筑應水平分層填筑,分層壓實,(具體參數待試驗段填筑完成后)。性質不同的填料,應水平分層、分段填筑,分層壓實。每層填料的鋪設寬度應超出路提每側設計寬度50,填筑層壓實后的連續厚度不小于500;填筑路床頂面最后一層時,壓實后的厚度不小于100。(4)地面自然橫坡或縱坡陡于1:5時,將原地面挖成臺階,臺階寬度滿足攤鋪及壓實設備操作的需要,且不小于2。5、5米。臺階做成3%的內傾斜坡。(5)填土路堤分為作業面施工時,兩相鄰段交接處不在同一時間填筑,則先填段落應按照1:1坡度分層 預留臺階;若兩段同時施工,則應分層相互交疊銜接,搭接長度不小于2.5米。(6)當路堤填至設計標高并碾壓成型后,應按照土質規定或監理工程師的要求設置路床內的各類橫向排水管。(7)路基邊坡應符合圖紙所示的坡率,并不陡于設計坡率,植草邊坡應平整而粗糙。(8)路基填筑期間天氣干燥時,施工人員應對壓實后的路基土以及施工便道每天灑水2-4次或監理工程師規定的次數,以防塵土。(9)在靠近居民區或建筑物附近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取得監理工程師的批準,將振動對居民區或建筑物的影響降到最低6、程度,并保證路基的壓實度達到要求。(10)中途長期停工時,路基表層需施做臨時排水溝,不得積水,復工前必須整平并碾壓密實,邊坡應整理拍實。復工時,路堤表面應進行重新碾壓并檢查合格后方可繼續填筑。(11)如在路堤范圍修筑便道或引道,該便道或引道 不得作為路堤填筑的一部分,應重新填筑成符合規定要求的新路堤。(12)邊坡整修,坡率等符合設計。4、橫向半挖半填(1)、按照圖紙要求采分層填筑的方式,避免因填筑不當出現路基縱向裂縫。(2)、將原地面翻松或在山坡一側的自然坡設置寬度不小于2.5米的內向傾斜2%4%的反向臺階。有地下水或地面水匯流路段,采取設滲溝、集水坑、橫向盲溝等將水排除。(3)、路基填筑時從7、最低標高處開始挖臺階往高處分層攤鋪、碾壓,在填挖交接處,做好橫向、縱向、原地面的拼接,碾壓做到密實無拼痕。(4)、橫向半填半挖路段的開挖,必須待下半填方斷面原地面處理好后,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方可開挖上挖方斷面。對于挖出的非適用材料必須廢棄,嚴禁用于填方斷面。(5)、橫向半填半挖路段,為防止路基不均勻沉降造成的路面拉裂破壞,在上路堤頂面和底面鋪設土工格柵,土工格柵伸入挖方路段不小于2.5米。填方一側壓實度相應提高一個百分點,即清表處理后地基為93%,下路堤為94%,上路堤為94%,路床96%。(6)、路堤橫向填挖交界處的土工格柵沿路基縱向鋪設,鋪設長度為超出半填半挖路基斷面30處,即在鋪設8、時,將土工格柵抗拉強度較高的方向垂直于路基填挖交界線。兩幅土工格柵之間的搭接寬度為30,搭接部分采用“之”字形穿綁,采用8 U型鋼筋錨固在土中并張緊,U形釘的布設間距為1.5m1.5m。5、縱向填挖交界處路基填筑(1)、按照圖紙要求采用分層填筑的方式,避免因填筑不當出現路基橫向裂縫。(2)、縱向填挖交界處挖方側路床范圍內(80)土質應挖除做換填處理,在山坡一側的自然坡設置寬度不小于2.5米的內向傾斜的3%的反向臺階。有地下水或地面水匯流路段,采取設滲溝、集水坑、橫向盲溝等將水排除。(3)、路基填筑時從最低標高處開始挖臺階往高處分層攤鋪、碾壓,在填挖交接處,做好橫向、縱向、原地面的拼接,碾壓做到9、密實無拼痕。(4)、縱向半填半挖路段的開挖,必須待下半填方斷面原地面處理好后,并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方可開挖上挖方斷面。對于挖出的非適用材料必須廢棄,嚴禁用于填方斷面。(三) 路基挖方施工:1、施工工藝流程(1)、開挖前,根據設計利用全站儀定位設計平面線和邊樁位置,并測出放樣點高程,確定開挖邊坡高度以及開挖位置。(2)、做好臨時排水設施,臨時排水設施應與永久排水設施相結合。(3)、采用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及鏟車開挖運輸。對于施工場地狹窄段無法用機械進行施工段,采用在人工配合下進行機械施工。(4)、深挖段采用“橫向分層,縱向分段,階梯掘進”的方式施工。(5)、每段開挖完成以后,要對邊坡立即進行防10、護,當防護不能緊跟開挖進行時,要暫時留2030厘米土層,待做護坡時再進行刷坡。防護與排水協調進行,做到開挖一階防護一階。(6)、開挖過程中經常檢查邊坡位置,防止超挖和欠挖,邊坡部位預留厚度不小于20厘米土層,采用人工配合機械進行修整,并緊隨開挖進行。(7)、 路基開挖過程中,坡頂外截水溝根據地形情況,及時進行施工,每層施工時,設計路塹邊溝,來不及施工時,應設置橫向反坡,縱坡進行臨時排水,保證開挖過程中路基不積水,邊坡不漫流。(8)、高邊坡施工按高度分段分層施工,每次開挖最多兩層,自上而下逐級開挖。2、施工工藝框圖:施工準備場地清理測量放樣前期防護及挖排水溝既有邊坡穩定機械開挖邊坡修整加固及防護11、檢驗合格 3、主要施工技術(1)、 邊坡高度小于10米的淺挖方,采用橫挖法直線形一坡到頂施工;邊坡高度大于10米時,采用臺階形邊坡,第一級坡高采用8米,坡率按照圖紙規定施工(2)、 開挖以機械施工為主,靠近基床底層表面及邊坡部分輔以人工開挖。根據測設的邊樁位置,當機械開挖至靠近邊坡0.3m時,改為人工修坡。不設圬工防護的邊坡,每10m邊坡范圍插桿掛線人工刷坡,有防護地段及時做好防護。(3)、當開挖接近路塹換填地面設計標高時,及時測量開挖面標高,開挖至基床底層上部設計標高時核對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資料相符合,如設計與現場不符等技術問題,及時與相關單位聯系解決; 如與設計資料相符合,按設計和規范要求12、進行施工。(四)、施工安全及環境保護要求1、安全目標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完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杜絕安全重大事故,杜絕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發生。消滅一切責任事故,確保人民生命財產不受損害。創建安全生產標準工地。2、建立健全各項安全制度根據本標段工程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各類機械的安全作業制度;用電安全制度;施工現場保安作業制度;防洪、防火、防風等措施;高速公路影響地段作業安全措施;跨線作業安全措施;起重作業安全制度;各種安全標志的設置及維護措施等。3、生產教育與培訓開工前,對所有參建員工進行上崗前的安全教育。對從事電器、起重、爆破、高13、空作業、焊接、機動車駕駛等特殊工種的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獲得安全操作合格證后,方準持證上崗。4、施工安全措施開挖作業應與裝、運作業面相互錯開,嚴禁上下重疊作業。路堤、路塹施工時,要做好截、排水,并隨時注意檢查,開挖后保持排水暢通。做好路基施工中的機械設備的組織指揮,保證道路暢通,防止發生機械碰撞及翻車事故。路基不良地段施工時,開挖前和開挖過程中要及時檢查坡面情況,發現情況及時處理。5、機械安全保證措施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操作人員按照機械說明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工作后的檢查14、保養制度。保持機械操作室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酒后操作機械,機械不帶病運轉、超負荷運轉。起重作業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2001)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規定的要求執行。定期組織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6、環境保護措施生活區臨時工程的修建本著節約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產、保護植被的原則,統籌安排,合理選址,經業主、當地環保部門審批,主動接受監督檢查。生活區的設置要相對集中,設置必要的公共衛生設施,廢水凈化池、化糞池,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定期清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環境。生活固體垃圾15、集中堆放、適時運至環保部門指定地點,保持駐地清潔。臨時生活設施的修建、拆除時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按照環保部門的要求棄于指定地點處理。注意夜間施工的噪音影響,盡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設備。少數高噪音設備盡可能不在夜間施工作業,必須在夜間從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應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時作業措施。對不符合尾氣排放標準的機械設備,不能使用。做好當地水系、植被的保護工作,在施工時對路基邊坡及時進行防護與植被綠化,施工車輛不得越界行駛,以免碾壞植被、莊稼、鄉村道路等。場地即時進行清掃,以防粉塵被風吹揚。凡對環境有污染的廢物,如挖方棄土、建筑垃圾、生產垃圾、廢棄材料等,棄在指定地點處理。在橋涵施工時各種材料、機械不得隨意堆放,破壞植被。及時掌握天氣的變化情況及當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暢通工作,路基成形后必須及時做好路基護坡,完善排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