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洪城大市場項目反循環樁監理施工技術交底(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8036
2022-09-27
14頁
3.80MB
1、監理技術交底 -反循環樁 編制: 審批: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位于南昌市象湖八月湖路以北,規劃的撫生西路以東,距離贛江西堤約500m。擬建場地及其影響的范圍內,四周開闊,勘察深度范圍內未發現其他對工程不利的河道、溝濱、墓穴、防空洞、狐石等埋葬物,也無滑坡、泥石流及塌陷區等不良地質作用,綜合判定,擬建場地適宜本工程建設。 地質情況 據本次鉆探揭露,勘探深度內,場地地層結構由人工填土(Q4ml)、第四系全新統沖積層(Q4al)、第三系新余群(Exn)組成。按其巖性及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劃分為沖填土、粉質粘土、淤泥質粉質粘土、細砂、中砂、礫砂、強風化泥質粉砂巖、中風化泥質粉砂巖。 本工程B3地塊共2、計670根混凝土灌注樁(詳見下表)樁號樁身砼強度等級樁徑D(mm)數量ZH1-1C3570063ZH1-2C3570059ZH2C35900242ZH2-1C3590032ZH2-2C3590025ZH3C351000102ZH4-1C3580012ZH4-2C35800135 ZH2,ZH3,ZH1-1,2 ZH2-1,2 ZH4-1,2均為抗拔兼抗壓樁, 兩者的差別僅為對抗拔承載力的要求不同。二、施工工藝流程 場地平整測量定位護筒埋設鉆機對位復檢樁點制備護壁泥漿鉆孔并投放泥漿護壁成孔至設計高程提鉆清空置換泥漿檢查成孔質量鋼筋籠檢查掉放鋼筋籠控制鋼筋籠頂部設計標高下導管二次清孔灌注砼控制樁頂3、標高養護成樁報檢。三、主要施工工藝和技術反循環鉆頭構造反循環樁施工場地的地質構造 樁端進入中風化巖面層2倍的樁徑當遇見到中風化夾層時必須穿透夾層進入二層中風化巖面1倍樁徑且不少于0.5米。平面坐標定位控制及控制鉆機軌面標高 、根據總平面控制導線點坐標及下圖的平面坐標用全站儀進行測量放點(已知兩點坐標建站); 、依據施工圖及原始點高程對鉆機軌面標高進行測量已控制樁身的長度及鋼筋籠的頂面標高; 、巖樣的鑒定 中間:強風化巖樣 右中風化巖樣 反循環樁身大樣圖機械布置及流程(實圖)反循環樁鉆頭 反循環樁鉆管標準節2.7米/節大型抽漿泵 注水泵(立泵)灌砼斗(1立方米) 送砼管及二次抽渣用管泥漿池護筒(4、7)護筒埋設和鉆機就位 護筒直徑1.0m,護筒埋設深度為1.5m。護筒中心應與樁中心對齊,機身底部軌面標高為控制面均高出地面500mm。鉆機就位后應保持機身平穩,調直機架挺桿垂直度不小于0.5%,不允許發生傾斜、位移現象。(8)泥漿護壁成孔泥漿比重參數是1.051.25。泥漿池一般分循環池、沉淀池、廢漿池三種,從鉆孔中排出的泥漿首先經過沉淀池沉淀,再通過循環池進入鉆孔,沉淀池中的超標廢泥漿通過泥漿泵排至廢漿池后集中排放。泥漿池的容量宜不小于樁體積的3倍。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孔內泥漿應直接排入廢漿池,防止沉淀池和循環池中的泥漿被污染破壞。(9)清孔 清孔分兩次進行,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對孔深、孔5、徑、孔的垂直度等進行檢查,符合要求后進行第一次清孔;鋼筋骨架、導管安放完畢,混凝土澆筑之前,應進行第二次清孔。在清孔排渣時,必須注意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塌孔。不應采取加深鉆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10)沉渣檢查方法 采用泥漿護壁成孔工藝的鉆孔灌注樁,下籠鋼筋之前,孔底沉渣應50mm。使用垂球法檢查沉渣厚度。垂球法是利用重約1kg的鋼球椎體作為垂球,頂端系上測繩,把垂球慢慢沉入孔內,施工孔深與測量孔深之差即為沉渣厚度。(11)鋼筋籠制作和安裝就位 本工程鋼筋籠所有鋼材必須有材質證明,并要求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鉆孔灌注樁鋼筋籠主筋加工采用單面焊(10d)或雙面電弧焊(5d)焊接的形式,在同一截面不應6、超過50%(且兩相鄰接頭位置應錯開35d)。鋼筋應同軸線焊接,即將須搭焊的受力鋼筋的施焊部分彎成一定角度,使兩根鋼筋焊接后中軸線處于同一直線上(三級鋼采用E50系列焊條進行焊接,一二級鋼筋焊接采用E43系列焊條進行焊接)。鋼筋籠制作 1、鋼筋焊接前,必須首先做鋼筋搭接頭的搭接焊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須持證上崗施工。 2、根據設計(具體見圖紙),計算箍筋用料長度、主筋分布段長度,將所需鋼筋調直后用切割機成批切好備用。由于切斷待焊的主筋、箍筋、繞筋的規格尺寸不盡相同,注意分別擺放,做好標識,防止錯用。一根鋼筋不得有兩個接頭,在接頭1000mm范圍內鋼箍宜用螺旋箍6.5mm100(6.5m7、m150)加密,箍筋以優先采用螺旋箍,鋼筋籠制作允許偏差見下表所示。主筋間距(mm)箍筋、螺旋筋間距鋼筋籠直徑鋼筋籠長度102010100 3、設置鋼筋籠加工制作的工作平臺,加工場地和制作平臺必須平整。制作一圓形的加強筋作業盤,統一制作鋼筋籠的加強箍筋,保證鋼筋籠圓形一致,在鋼筋圈制作臺上制作箍筋并按要求焊接。 4、將支撐架按2000mm3000mm的間距擺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對準中心線,然后將配好定長的主筋平直擺放在焊接支撐架上。5、將加勁筋按設計要求焊入主筋內(也可將主筋套入箍筋內)并保持與主筋垂直,進行點焊。6、加勁箍筋與主筋焊好后,將螺旋筋按規定間距纏繞于主筋外側,采用梅花點焊將螺旋筋固定8、在主筋上,并確保不燒傷主筋。在操作平臺上加工鋼筋,主筋上畫出螺旋筋的位置,以確保施工時的準確性,在鋼筋作業平臺將要搭接焊的鋼筋端部預先折向一側,保證焊接的鋼筋軸線一致。螺旋筋必須與主筋緊貼,不得懸空,并與主筋采用50%點焊連接。 7、焊接鋼筋籠保護層采用6.5mm鋼筋制作鋼筋定位環焊接在主筋上,其間距豎向為2000mm,橫向圓周不得少于4處,并均勻布置,厚度5。 8、將制作好的鋼筋籠穩固放置在平整的場地上,防止變形。 9、將長樁骨架分段制作,分段長度應根據吊裝條件和總長度來計算確定,應確保鋼筋骨架在移動、起吊時不變形,相鄰兩端鋼筋骨架的接頭需按有關規范要求錯開。制作好的鋼筋籠穩固放置在平整的地9、面上,防止變形。 10、吊筋長度控制樁頂標高,測軌面標高根據設計圖計算出吊筋的長度,控制至樁頂標高。四、砼澆筑 1、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須具備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應該通過實驗確定;塌落度宜為180220mm;水泥用量不應少于360kg/m3(當摻入粉煤灰時水泥用量可不受此限); 2、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含砂率宜為40%50%,并宜選用中粗砂;粗骨料的最大顆徑應小于40mm;并應滿足規范第6.2.6條的要求; 3、水下灌注混凝土宜摻外加劑。 4、導管的構造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導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徑宜為200250mm;直徑制作偏差不應超過2mm,導管的分節長度可視工藝要求確定,底管長度不宜小于10、4m,接頭宜采用雙螺紋方扣快速接頭; 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試壓,試水壓力可取為0.61.0MPa; 每次灌注后應對導管內外進行清洗。5、使用的隔水栓應有良好的隔水性能,并應保證順利排出;隔水栓宜采用球膽或與樁身混凝土強度等級相同的細石混凝土制作。 6、灌注水下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應滿足下列要求: 開始灌注混凝土時,導管底部至孔底的距離宜為300500mm; 應有足夠的混凝土儲備量,導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應少于0.8m; 導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為26m,計算出樁的混凝土的體積控制拔管長度,例:800混凝土的方量1m/灌、41m/灌4m、S(面積)0.43.140.5024m、L4m0.502411、m7.962m 、標準節2.7m 25.4m、埋入深度7.962m5.4m2.562m2m,當現場為混凝土3灌時按拔管1節計算。 嚴禁將導管提出混凝土灌注面,并應控制提拔導管速度,應有專人測量導管埋深及管內外混凝土灌注面的高差,填寫水下混凝土灌注記錄; 灌注水下混凝土必須連續施工,每根樁的灌注時間應按初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控制,對灌注過程中的故障應記錄備案; 應控制最后一次灌注量,超灌高度宜為0.81.0m,鑿除泛漿高度后必須保證暴露的樁頂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等級。 混凝土保護層厚度5cm。五、檢驗標準混凝土灌注樁鋼筋籠質量檢驗標準(mm)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主控 項目1主筋間距112、0用鋼尺量2長度100用鋼尺量一般項目1鋼筋材質檢驗設計要求抽驗送檢2箍筋間距20用鋼尺量3直徑10用鋼尺量4保護層20用鋼尺量 混凝土灌注樁質量檢驗標準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值檢查方法單位數值主控項目1樁位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1.4基坑開挖前量護筒,開挖后量樁中心2孔深mm+300只深不淺,用重錘側,或測鉆桿、套筒長度,嵌巖樁應確保進入設計要求的嵌巖深度主控項目3樁體質量檢驗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如鉆芯取樣,大直徑嵌巖樁應鉆至樁尖下50cm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4混凝土強度設計要求試件報告或鉆芯取樣送檢5承載力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按樁基檢測技術規范一般項目1垂直度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13、規范5.1.4側套管或鉆桿,或用超聲波探測,干施工時吊垂球2樁徑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5.1.4井徑儀或超聲波檢測,干施工時用鋼尺量,人工挖孔樁不包括內襯厚度3泥漿比重(粘土或砂性土中)1.151.20用比重計測,清空后在距孔底50cm處取樣4泥漿面標高(高于地下水位)m0.51.0目測5沉渣厚度:端承樁 摩擦樁mmmm50150用沉渣儀或重錘測量6混凝土塌落度:水下灌注干施工mmmm16022070100塌落度儀7鋼筋籠安裝深度mm100用鋼尺量8混凝土充盈系數1檢查每根樁的實際灌注量9樁頂標高mm+30-50水準儀,需扣除樁頂浮漿及劣質樁體 六、樁檢測1、低應變樁全數檢測,采用儀器RS14、-1616K(P),檢測依據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樁檢測基本關系:應力波沿樁身傳播時,如遇到波阻抗發生變化必須產生反射或透射現象。2、自平衡靜載:采用機械鉆孔灌注樁,檢測方法每種型號1/100且不于3根,試驗承載力為設計承載力的2倍,例如:700單樁承載力3500KN,試驗承載力為7000KN,樁端持力層是中風化泥質粉砂巖。 檢測依據建筑地基基礎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建筑基樁檢測技術規范(JGJ106-2014)、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樁身反力自平衡靜載試驗技術規程(15、GB50007-2002)。 自平衡試驗方法:自平衡靜壓法是接近于豎向抗壓樁實際工作條件的試驗方法,其加載設備采用產家荷載箱,它與鋼筋籠連接后安裝在樁身平衡點,并將高壓油管和位移棒一起引到地面.試驗時,從樁頂通過高壓油管對荷載箱內腔施壓,箱頂與箱底被推開,產生向上與向下的推力,從而調動樁周土的側阻力與端阻力來維持加載. 3、鉆心檢測:抽檢總樁數10%且不少于10根進行鉆蕊的檢測,鉆取芯樣采用液壓操縱的鉆機,并配備單動雙管鉆具以及相應的孔口管、擴孔器、卡簧等鉆具。 檢測設備: (1)鉆孔抽芯檢測采用產家的油壓鉆機,單動雙管金剛石鉆具. (2)每根受樁的鉆芯孔數和鉆孔位置符合下列規定: 樁徑小于1.2米的樁鉆一孔,樁徑為1.2米1.6米的樁鉆二孔,樁徑大于1.6米的樁鉆三孔. 當鉆芯孔為一個時,在距樁中心1015厘米的位置開孔,當鉆芯空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時,開孔位置在距樁中心0.150.25D內均勻對稱布置. 對樁端持力層的鉆探,每根受檢樁不少于一孔,且鉆探深度滿足設計要求,查明樁底下3D倍樁徑范圍內持力層狀態。 4、聲波透射法檢測:總樁數的5%且不少于5根。
運營管理
上傳時間:2021-05-10
189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