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經濟適用住房弱電及智能化安裝工程安全技術交底(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598451
2022-09-28
6頁
43.54KB
1、技術安裝交底魯ZN004 001工程名稱72433部隊煙臺經濟適用住房交底部位安全分項工程名稱弱電及智能化系統技術交底日期2009.10.15交底內容:1、凡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電工安全技術操作規范通用部分的全部條款。2、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戴好安全帽,系緊帽帶,在施工過程,嚴禁脫帽解,嚴禁穿拖鞋,帶釘易滑鞋、高跟鞋、短褲、短衫等上班。嚴禁酒后上班。3、施工前,應檢查周圍環境是否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勞動保護用戶是否完好,如發現危及安全工作的因素,應立即向技安部門或施工負責人報告,清除不安全因素后,方能進入工作。4、各專業交叉施工過程中,應按指定的現場道路行走,不能從危險區域通過,盡可能地避2、開土建塔吊物運行軌跡,不能在吊物下通過、停留。要注意與運轉著的機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5、在預埋管道時,應注意操作區域內的鋼筋及模板,防止鐵釘軋腳和被鋼筋絆倒,同時也要注意上方的腳手架臨時走道防止高處物體墜落打擊傷人。6、在高空作業時,(2.5米以上)要正確佩戴牢固無損的安全帶,被掛點要牢固可靠,安全帶實行高掛低用,嚴禁在高處向下拋物。7、使用人字梯時,必須墊平放穩,兩梯腳與地面的夾角應不大于60度,且兩梯面應用掛鉤或索具接牢,不允許兩人或兩人以上在同一張人字梯上作業。使用單面梯時,低腳與地面的角度應不小于45度,在梯上操作時,地面應有專人配合和監護,嚴禁借身體來縮短與施工點的水平距離,把重心3、移至人字梯外,操作時應用絆位人字梯檔。8、使用各種電動工具時,必須采用一機一閘一保一箱一鎖等保護措施,電源線路必須回空引走,架空線路以高于人體頭部0.5米為宜。嚴禁將線路直接拖掛或綁扎在鋼管腳手架上,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戴好絕緣手套。9、使用電焊機設備,首先要進行絕緣測試,符合標準方可使用,并要定期測試,做好記錄,在使用過程中,焊機一次線不得超過5米,二次線不得超過30米,并做好焊機的防潮與防雨水措施。10、使用氣焊設備時必須彩檢驗合格的氧氣表,乙炔瓶上必須配有回火裝置。嚴禁在氣焊瓶處明火抽煙,使用氣焊設備時,氧氣乙炔瓶與割焊點必須保持10米以上距離。氣焊設備旁嚴禁堆放易燃物品。11、施工現場4、臨時電線路嚴禁亂接亂接在施工中需要用電時,必須由現場專職電工進行搭接,所用的電箱必須符合“臨電規范”要求。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本表由施工單位填寫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員一份) 技術安裝交底魯ZN004 002工程名稱72433部隊煙臺經濟適用住房交底部位消防電氣配管分項工程名稱弱電及智能化系統技術交底日期2009.10.15交底內容:1、 材料要求:電氣保護管均采用DN15、DN20、DN25JDG鍍鋅鋼管,連接方式為螺絲緊定連接,該方式連接的螺絲必須擰斷。 2、 管線敷設方式:本工程內的導管敷設采取砼內暗敷,導管要求從側面進入盒內。施工工序為:接線盒定5、位及固定、接線盒封堵、連接導管和導管固定。接線盒內采用濕報紙封堵,封堵前與導管連接的鎖頭應連接完畢,導管采取綁線綁定在底筋上,固定間距不得大于1.0m。所有連接處必須用防水膠帶纏繞。 3、 需要下到板下的管,必須用木鉆在底板上鉆孔,嚴禁用其它方式鑿孔。 4、 柱面上的盒體綁定必須牢固,必要時可用釘子直接釘在模板上。 5、 感沿探測器保護半徑為5.7m,與燈具的距離為0.5m,手報布置間距為30m;揚聲器布置間距為25m,且距離末端墻體不得大于12.5m。布置設備位置時應靈活考慮。 6、 本工序施工驗收按照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6、0166-2007要求執行。,本次交底未盡事宜按照以上兩項施工工藝操作標準要求施行。注意事項: 1、 嚴格按照圖紙及技術交底施工,發現問題及時與甲方溝通 2、 配管完畢后,要認真復查,避免漏配現象發生。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技術安裝交底魯ZN004 003工程名稱72433部隊煙臺經濟適用住房交底部位消防電氣管內穿線工程編號弱電及智能化系統技術交底日期2009.10.15交底內容:1、 材料要求:報警總線采用黃綠ZR-RVS-2*1.0mm2導線,24V電源線采用紅黑ZR-BV-2.5mm2導線,電話線采用白色ZR-RVS-2*1.0mm2導線,多線控制采用黃綠、紅、黑三色ZR-RV7、S-2*1.0mm2導線,應急照明系統采用ZR-BV-2.5mm2導線,紅色為火線、蘭色為控制火線、黑色為零線、黃綠為PE線。 2、 管線敷設方式:吊頂內局部設備位置改動處,采取國標鍍鋅吊件吊裝,吊件間距為1.5m,且在分線盒兩側300mm處要設置吊件。鍍鋅鋼管外表面涂鋼性防火涂料。非吊頂內采取開槽暗裝,墻面或棚面線槽深度不得小于40mm。設備分線盒與設備之間采用DN15金屬軟管連接,金屬軟管長度不得超過1.5m。所有管線與分線盒之間均采用鎖頭連接件連接,且應加設護口。 3、 感沿探測器保護半徑為5.7m,與燈具的距離為0.5m,手報布置間距為30m;揚聲器布置間距為25m,且距離末端墻體不得8、大于12.5m。布置設備位置時應靈活考慮。 4、 布線時,分線盒內的導線余量不得小于150mm,導線連接采用壓線帽壓接,且壓線帽的規格與線徑相符。 5、 導線對地絕緣和線間絕緣不得小于20兆歐姆。 6、本工序施工驗收按照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166-2007要求執行。,本次交底未盡事宜按照以上兩項施工工藝操作標準要求施行。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技術安裝交底魯ZN004 004工程名稱72433部隊煙臺經濟適用住房交底部位消防報警設備安裝工程編號弱電及智能化系統技術交底日期2009.10.15交底內容:1 范圍本工藝9、標準適用于工業和民用建筑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備安裝工作。2 施工準備2.1 材料設備要求2.1.1 設備、材料及配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有清單、使用說明書、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國家法定質檢機構的檢驗報告等文件。火災報警系統中的強制認證(認可)產品還應有認證(認可)證書和認證(認可)標識。2.1.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主要設備應是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的產品。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應與檢驗報告一致。2.1.3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及配件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2.1.4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備及配件表面應無明顯劃痕、毛刺等機械損傷,緊固部位無松動。2.2 作業條件2.2.1 電線管道敷設已經完成,并穿線進度10、滿足安裝要求。2.2.2 導線間絕緣電阻經測量符合規范要求,并編號完畢。3 操作工藝3.1 工藝流程: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安裝 端子箱模塊箱安裝 模塊安裝 報警主機安裝。3.2 探測器的安裝要求:3.2.1探測器的底座應固定可靠,在吊頂上安裝時應先把盒子固定在主龍骨上或頂棚上生根作支架,其連接導線必須可靠壓接或焊接,當采用焊接時不得使用帶腐蝕性的助焊劑,入端處應有明顯標志。3.2.2 探測器底座的外接導線應有0.15m的余量,底座的線孔宜封堵,安裝完畢后的探測器底座應采取保護措施。3.2.3 探測器報警確認燈應朝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3.2.4 點型感煙、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應符合下11、列要求:1) 探測器至墻壁、梁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2) 探測器周圍水平距離0.5m內,不應有遮擋物;3) 探測器至空調送風口最近邊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1.5m;至多孔送風頂棚孔口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0.5m;4) 在寬度小于3m的內走道頂棚上安裝探測器時,宜居中安裝。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0m;點型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安裝間距,不應超過15m。探測器至端墻的距離,不應大于安裝間距的一半;5) 探測器宜水平安裝,當確需傾斜安裝時,傾斜角不應大于45。3.3 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安裝要求:3.3.1手動火災報警按鈕應安裝在明顯和便于操作的部位。當安裝在墻上時,其底邊距地(樓12、)面高度宜為1.31.5m。安裝牢固,不應傾斜。3.3.2手動火災報警按鈕的連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且在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技術安裝交底魯ZN004 005工程名稱72433部隊煙臺經濟適用住房交底部位消防報警設備安裝工程編號弱電及智能化系統技術交底日期2009.10.15交底內容:3.4 端子箱安裝:3.4.1端子箱一般設置在專用的豎井內和機房里,應根據設計要求的高度用金屬膨脹螺栓固定在墻壁上明裝,且安裝時應端正牢固,不得傾斜。3.4.2用對線器進行對線編號,然后將導線留有一定的余量,把控制中心來的干線和火災報警器及其它的控制線路分別綁扎成束,分別設在端子板兩側,左邊為控制中心13、引來的干線,右側為火災報警探測器和其它設備來的控制線路。3.4.3壓線前應對導線的絕緣進行搖測,合格后再按設計和廠家要求壓線。3.5 輸入模塊、控制模塊類安裝:3.5.1同一報警區域內的模塊宜集中安裝在金屬箱內,模塊(或金屬箱)應獨立支撐或固定,安裝牢固,并應采取防潮、防腐蝕等措施。3.5.2模塊的連接導線應留有不小于150mm 的余量,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隱蔽安裝時在安裝處應有明顯的部位顯示和檢修孔。3.6 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和火災警報裝置安裝:揚聲器應設置在走道和大廳等公共場所。其數量應能保證從一個防火分區內的任何部位到最近一個揚聲器的距離不大于25m。走道內最后一個揚聲器至走道末端的距離14、不應大于12.5m。1)、火災應急廣播揚聲器和火災警報裝置安裝應牢固可靠,表面不應有破損。2)、火災光警報裝置應安裝在安全出口附近明顯處,距地面1.8m以上。光警報器與消防應急疏散指示標志不宜在同一面墻上,安裝在同一面墻上時,距離應大于1m。3)、每個防火分區至少應設置一個火災警報裝置,其位置宜在報警區域內均勻設置。3.7 消防電話系統安裝:3.7.1消防電話、電話插孔、帶電話插孔的手動報警按鈕宜安裝在明顯、便于操作的位置;當在墻面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宜為1.31.5m。3.7.2消防電話和電話插孔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3.8 報警控制器的安裝:3.8.1火災報警控制器、區域顯示器15、消防聯動控制器、氣體滅火控制器等控制器類設備(以下稱控制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宜為1.31.5m,其靠近門軸的側面距墻不應小于0.5m,正面操作距離不應小于1.2m;3.8.2 落地安裝時,其底邊宜高出地(樓)面0.10.2m,設備面盤前的操作距離:單列布置時不應小于1.5m;雙列布置時不應小于2m。3.8.3 在值班人員經常工作的一面,設備面盤至墻的距離不應小于3m。設備面盤排列長度大于4m時,其兩端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通道。3.8.4 控制器應安裝牢固,不應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3.8.5 引入控制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a、配線應整齊,不宜16、交叉,并應固定牢靠;b、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應清晰且不易退色;c、端子板的每個接線端,接線不得超過2 根;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不小于200mm 的余量;d、導線應綁扎成束;導線穿管、線槽后,應將管口、槽口封堵。技術安裝交底魯ZN004 006工程名稱72433部隊煙臺經濟適用住房交底部位消防報警設備安裝工程編號弱電及智能化系統技術交底日期2009.10.15交底內容:3.8.6 控制器的主電源應有明顯的永久性標志,并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嚴禁使用電源插頭。控制器與其外接備用電源之間應直接連接。4 質量驗收4.1 探測器的質量驗收:4.1.1探測器的規格、型17、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滿足第3.2條要求;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尺量。4.1.2 在探測區域模擬火災,探測器應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響應。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2 手動報警按鈕的質量驗收:4.2.1手動報警按鈕的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滿足第3.3 條要求;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尺量。 4.2.2 施加適當推力或模擬動作時,手動報警按鈕應能發出火災報警信號。檢驗方法:觀察檢查。4.3 火災報警控制器的質量驗收:報警控制器的規格、型號、容量、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應滿足第3.8 條要求;檢驗方法:對照圖紙觀察檢查、尺量。5 成品保護5.1 火災報警系統設備安裝18、時,要特別注意保護裝飾頂面和墻面整潔。5.2 探測器安裝后,應采取防塵、避免受潮保護措施,點型探測器的保護罩可在調試前才拆除。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6.1 探測器安裝后距離墻壁、梁、障礙物、風口等的尺寸未能滿足標準第3.2條要求,是由于線盒測量定位不準確或者綜合布局考慮不周,應及時修正。6.2探測器安裝后報警確認燈未朝向便于人員觀察的主要入口方向,是由于底座未找正,應及時修正。6.3 設備接地導線截面不夠或未保護接地,對這些不符合要求的應按有關規定進行糾正。6.4 控制器內配線排列不整齊。應綁扎成束,并固定在線卡內,做好回路標識。7 質量記錄7.1 火災報警系統設備出廠合格證、檢驗報告、認證(認可)證書。7.2 電氣絕緣電阻測試記錄。7.3 接地電阻測試記錄。7.4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施工過程檢查記錄。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