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項目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8481
2022-09-28
12頁
321.54KB
1、 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混凝土澆搗交底人被交底人交底時間交底內容:1、 泵管下面必須墊好鋼筋保護工作,如支架輪胎等。2、 混凝土澆搗前,模板必須澆水。3、 “布料機”提前準備接好。4、 電箱振動機提前準備好。混凝土澆搗時準備以下幾點:1、泵車內澆搗好的混凝土不能加水。2、澆搗時按順序遇剪力墻、板分23次澆搗,搭接時間不能超過1小時。3、振動棒振動時“快進慢出”間距不能超過50公分,柱子必須四面振動,不能漏振,一定插到底與上翻梁時下平板抹面混凝土同步跟進。4、抹面收頭必須按照項目部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2、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人被交底人交底時間 2、有代表性的250680梁,同類形的此尺寸的參此施工。 梁跨度方向立柱間距1000mm,梁兩側立柱間距900mm,步距1500mm,二側樓板立柱間距1200mm,設縱橫掃地桿,縱橫向設剪刀撐,立桿承重連接采用雙扣件, 面板為16mm覆面木膠合板;每縱橫接頭端懸挑長度100mm;3、450900柱支撐體系施工參數 柱箍豎向材料為60*80方木,柱箍間距450mm,柱箍合并根數二根,面板為16mm覆面木膠合板;設M12對拉螺桿各于一根,縱橫向剪刀撐。 二、后澆帶支撐方案設計要求本項目后澆帶設置較多,在施工過程中為了能滿足后澆3、帶處支撐確保將豎向荷載傳遞到承臺上的要求。根據設計圖紙要求,部分后澆帶應在其主體結構結頂后方可澆搗后澆帶混凝土,本項目最高為26層高層,施工時間較長,且在地下室結構施工完成后,上部有施工荷載,所以后澆帶位置的支模架施工較為重要。為使后澆帶在澆搗前梁板不產生下沉現象,確保結構安全,同時在澆搗后其內在質量,外表美觀與其兩側混凝土構件銜接嚴密,按照以往的施工經驗,后澆帶的模板安裝應采取如下方案:措施:在支模的施工過程中對后澆帶位置,設計獨立支撐,建立獨立的支模體系,后澆帶二側設雙立桿,二側往內設斜撐,與二側梁板的橫桿分開,用短鋼管進行連接,滿足整體支模的穩定性和剛度的要求,鋪設模板時,后澆帶位置的梁4、底板獨立設計,在左右相鄰的拆模時不影響后澆帶的梁底板。拆模時先拆開短管與后澆帶位置分開,在整體支撐的拆除中,保留后澆帶部分的梁、板支撐不能動,確保頂板后澆帶位置的荷載傳遞到柱、承臺上。同時為確保施工荷載對頂板后澆帶的影響,必要時設園木支撐,上面覆蓋鋼板,地下室底板后澆帶用整張模板覆蓋,遮蓋寬度兩邊均大于200,防建筑垃圾進入坑內。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人交底人三、施工工藝流程1、梁模板安裝施工流程: 彈出梁軸線及水平線并進行復核搭設梁模板支架安裝梁底主梁和小梁安裝梁底模板梁底起拱綁扎鋼筋安裝梁側模板安裝另5、一側模板安裝上下鎖品楞、斜撐楞、腰楞和對拉螺栓復核梁模尺寸、位置與相鄰模板連接牢固辦預檢2、樓板模板安裝施工工藝流程 搭設支架安裝主梁和小梁調整板下皮標高及起拱鋪設頂板模板檢查模板上皮標高、平整度辦預檢3、框架柱模板安裝工藝流程: 搭設安裝腳手架沿模板邊線貼密封條立柱子側模安裝柱箍校正柱子方正、垂直和位置全面檢查校正群體固定辦預檢四、質量要求1、預埋件和預留孔洞的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預埋鋼板中心線位置3預埋管、預留孔中心線位置3插 筋中心線位置5外露長度+10,0預埋螺栓中心線位置2外露長度+10,0預留洞中心線位置10尺 寸+10,0注:檢查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6、其中的較大值。 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人交底人2、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 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軸線位置5鋼尺檢查底模上表面標高5水準儀或拉線、鋼尺檢查截面內部尺寸基 礎10鋼尺檢查柱、墻、梁+4, -5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層高垂直度不大于5m6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大于5m8經緯儀或吊線、鋼尺檢查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鋼尺檢查表面平整度32m靠尺和塞尺檢查注:檢查軸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并取其中的較大值。 五、質量保證措施1、把好施工質量關(1)認真仔細地學習和閱讀施工圖7、紙,吃透和領會施工圖的要求,及時提出不明之處,遇工程變更或其他技術措施,均以施工聯系單和簽證手續為依據,施工前認真做好各項技術交底工作,嚴格按國家頒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和其它有關規定施工和驗收,并隨時接受業主、總包單位、監理單位和質監站對本工程的質量監督和指導。(2)認真做好各道工序的檢查、驗收關,對各工種的交接工作嚴格把關,做到環環扣緊,并實行獎罰措施。出了質量問題,無論是管理上的或是施工上的,均必須嚴肅處理,分析質量情況,加強檢查驗收,找出影響質量的薄弱環節,提出改進措施,把質量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2、嚴格落實班組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確保模板安裝質8、量。3、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派專人23名看模,嚴格控制模板的位移和穩定性,一旦產生移位應及時調整,加固支撐。4、對變形及損壞的模板及配件,應按規范要求及時修理校正,維修質量不合格的模板和配件不得發放使用。5、為防止模底爛根,放線后應用水泥砂漿找平并加墊海綿。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人交底人6、所有柱子模板拼縫、梁與柱、柱與梁等節點處均用海綿膠帶貼縫,樓板縫超2mm時用膠帶紙貼縫,以確保混凝土不漏漿。7、模板安裝應嚴格控制軸線、平面位置、標高、斷面尺寸、垂直度和平整度,模板接縫隙寬度、高度、脫模劑刷涂及預留洞口9、門洞口斷面尺寸等的準確性。嚴格控制預期拼模板精度。8、嚴格執行預留洞口的定位控制,預留洞口時,木工嚴格按照墨線留洞。9、每層主軸線和分部軸線放線后,規定負責測量記錄人員及時記錄平面尺寸測量數據,并要及時記錄墻、柱、成品尺寸,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梁體和柱子的垂直度誤差。并根據數據分析原因,將問題及時反饋到有關生產負責人,及時進行整改和糾正。10、所有豎向結構的陰、陽角均須加設橡膠海綿條于拼縫中,拼縫要牢固。11、陰、陽角模必須嚴格按照模板設計圖進行加固處理。12、為防止梁模板安裝出現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撓、梁側模脹模等質量問題,支模時應將側模包底模,梁模與柱模連接處,下料尺寸應略為縮短等。 六10、安全保證措施1、模板安裝高度在2m及以上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 80的有關規定。2、模板及其支撐系統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的可靠臨時設施。3、登高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散放在模板或腳手板上,各種工具應系掛在操作人員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掉落。4、安裝模板時,上下應有人接應,隨裝隨運,嚴禁拋擲。且不得將模板支搭在門窗框上,也不得將腳手板支搭在模板上,并嚴禁將模板與上料井架及腳手架或操作平臺支成一體。5、當模板安裝高度超過3.0m時,必須搭設腳手架,除操作人員外,腳手架下不得站其他人。高處作業時,操作人員應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11、。安全帽和安全帶應定期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6、作業人員嚴禁攀登模板、斜撐桿、拉條或繩索等,不得在高處的墻頂、獨立梁或在其模板上行走。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人交底人7、吊運大塊或整體模板時,當垂直吊運時,應采取不少于兩個吊點,水平吊運應采取不少于四個吊點。吊運必須使用卡環連接,并應穩起穩落,待模板就位連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環。8、模板及其配件進場應有出廠合格證或當年的檢驗報告,安裝前應對所有部件進行認真檢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9、在高處安裝和拆除模板時,周圍應設安全網或搭腳手架,并應加設防護欄桿。在12、臨街面及交通要道地區,尚應設警示牌,派專人看管。10、施工現場的用電,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 46的有關規定。11、搭設應由專業持證人員安裝,安全責任人應向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記錄及簽證。12、模板拆除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規定的要求,嚴禁混凝土未達到設計強度的規定要求時拆除模板。13、每根立柱底部應設置底座及墊板,墊板厚度不小于30mm。當立柱底部不在同一高度時,高處的縱向掃地桿應向低處延長不少于2跨,高低差不得大于1m,立柱距邊坡上方邊緣不得小于0.5m。14、立柱接長嚴禁搭接,必須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位于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13、向錯開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15、上段鋼管的立柱不得與下段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桿上。七、注意事項1、模板拼裝模板組裝要嚴格按照模板圖尺寸拼裝成整體,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規范允許的范圍內,拼裝好模板后要求逐塊檢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設計,模板的編號與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2、模板的基準定位工作首先引測建筑的邊柱或者墻軸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每條軸線,并根據軸線與施工圖用墨線彈出模板邊線以及外側控制線,施工前5線必須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裝和校正。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14、人交底人3、標高測量利用水準儀將建筑物水平標高根據實際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的安裝位置。4、豎向模板的支設應根據模板支設圖。5、已經破損或者不符合模板設計圖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6、支模前對前一道工序的標高、尺寸預留孔等位置按設計圖紙做好技術復核工作。應注意的質量問題:1、梁、板底不平、下撓;梁側模板不平直;梁上下日漲模,防治的方法是粱、板底模板的龍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間距應通過設計計算決定,使模板的支撐系統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作業中應認真執行設計要求,以防止混凝土澆筑時模板變形。模板支柱應立在墊有通長木板的堅實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產生下撓。梁、板模板應按設計或規范起拱。梁模15、板上下口應設銷口楞,再進行側向支撐,以保證上下口模板不變形。2、模板接槎部位處理及防止漏漿的措施1)梁、板施工縫防止漏漿處理:梁、板模板轉角、接縫處應盡量拼接密實,并粘貼塑料膠帶或填塞水泥膩子用以防止漏漿。2)后澆帶模板:在底板設有“后澆帶”的地方,均采用雙層網眼為55(或33)mm鋼板網(靠里再加一層鐵砂網),并用扎絲綁于同向水平鋼筋,再支設豎向附加短鋼筋支擋鋼板網。后澆帶處剪力墻堵頭板采用長條模板支擋,并用短木方支撐牢固。地下室剪力墻部分豎向施工縫還需預埋豎向鋼板止水帶。模板拆除:1、側模,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壞后,方可拆除。 2、底模,應在同一部位同條件養護的16、混凝土試塊強度達到要求時方可拆除(見表1)表1 現澆結構拆模時所需混凝土強度結構類型結構跨度(m)按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百分率計(%)板2502,8758100梁、拱、殼8758100懸臂構件2752100 注:本表中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系指與設計混凝土強度等級相應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人交底人3、當混凝土未達到規定強度或已達到設計規定強度,需提前拆模或承受部分超設計荷載時,必須經過計算和技術主管確認其強度足夠承受此荷載后,方可拆除4、高處拆除模板時,應符合有關高處作業17、的規定。嚴禁使用大錘和撬棍,操作層上拆下的模板堆放不能超過3層。5、模板的拆除工作應設專人指揮。作業區應設圍欄,其內不得有其他工種作業,并應設專人負責監護。拆下的模板、零配件嚴禁拋擲。6、在提前拆除互相搭連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撐時,應補設臨時支撐。拆模時,應逐塊拆除,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7、拆模如遇中途停歇,應將已拆松動、懸空、浮吊的模板或支架進行臨時支撐牢固或相互連接穩固。對活動部件必須一次拆除。8、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側模宜在施加預應力前拆除,底模應在施加預應力后拆除。當設計有規定時,應按規定執行。9、已拆除模板的結構,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值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載,若在未達到設計18、強度以前,需在結構上加設施工荷載時,應另行核算,強度不足時,應加設臨時支撐。10、梁、板模板應先拆梁側模,再拆板底模,最后拆除梁底模,并應分段分片進行,嚴禁成片撬落或成片拉拆。11、拆除時,作業人員應站在安全的地方進行操作,嚴禁站在已拆或松動的模板上進行拆除工作。12、拆除模板時,嚴禁用鐵棍或鐵錘亂砸,已拆下的模板應妥善傳遞或用繩鉤放至地面。13、嚴禁作業人員站在懸臂結構邊緣敲拆下面的底模。14、待分片、分段的模板全部拆除后,方允許將模板、支架、零配件等按指定地點運出堆放,并進行拔釘、清理、整修、刷防銹漆或脫模劑,入庫備用。 八、節點示意圖 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人交底人梁支模參考圖柱支模參考圖 木工支模體系技術安全交底記錄工程名稱余政儲出【2013】37號地塊工程分部(分項)名稱木工支模體系交底時間被交底人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