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鐵鋼支撐工程一級技術交底(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8647
2022-09-28
18頁
1.30MB
1、SG-006技術交底工程名稱成都地鐵7號線5標川師站監(jiān)理單位XX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施工單位XX集團有限公司勞務單位XX工程有限公司交底部位鋼支撐交底日期交底人簽字復核接受人簽字交底內(nèi)容:鋼支撐技術交底1、工程概況及現(xiàn)場查勘1.1工程概況本站為四層三跨島式站臺車站,車站長157m,寬22.3m,埋深27.72m。起點里程YCK15+883.100,終點里程YCK16+040.100,有效站臺中心里程YCK15+962.000。車站頂板埋深9.33-10.1m,地面高程521.55-523.56m。本站附屬結(jié)構一共設有4個通道,6個出入口,2個車站安全出口及1個物業(yè)安全出口及電梯安全出口。1.2.編2、制依據(jù)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JGJ120-99);建筑基坑支護結(jié)構構造(11SG814);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范(JGJ18-2012);鋼結(jié)構工程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5-2001);川師站圍護結(jié)構設計圖紙;成都地鐵公司及中鐵成投公司相關規(guī)定;2、鋼支撐施工(1)鋼支撐施工工藝流程見圖2-1:土方開挖測量定位測支撐點位置測圍檁支托標高錨固圍檁支托安裝圍檁焊接鋼支撐托架鋼支撐安裝就位施加預應力加設楔形塊墊緊拆下千斤頂支撐件地面準備及試拼裝圖2-1鋼支撐施工工藝流程圖2.1測量定位2.1.1全站儀能通視基坑開挖至鋼支撐設計中心位置下0.5m,測量人員架設全站儀將鋼支撐端頭中心位置高程往上偏移503、cm,放樣于兩側(cè)側(cè)墻上,作業(yè)人員施工時用垂線將其下放50cm架設鋼支撐。2.1.2全站儀不能通視當開挖至第三道至第六道鋼支撐,由于鋼支撐過密,全站儀不能通視。操作方法:a、先將鋼支撐端頭中心坐標放于冠梁上,吊垂線確定鋼支撐中心位置;b、用全站儀將高程放于開挖面?zhèn)葔Γ瑸榱死趶秃耍艃蓚€點于側(cè)墻,用水準儀對兩個高程點較核,當兩點互差小于10mm,兩點高程能用,利用兩個水準點將鋼支撐高程確定。c、測量人員將鋼支撐端頭中心位置高程往上偏移50cm,放樣于兩側(cè)側(cè)墻上,作業(yè)人員施工時用垂線將其下放50cm架設鋼支撐。2.2臨時立柱連系梁安裝(1)連系梁通過鋼牛腿與臨時立柱連接,鋼支撐置于連系梁之上。臨時4、立柱頂端設置鋼板將混凝土支撐頂起。縱向連系梁用2根40a槽鋼及2塊58028010600的連系梁綴板焊接而成,在地面加工完成。先將鋼牛腿焊接在臨時立柱上的設計位置,再將縱向連系梁利用吊車吊至臨時立柱設計高度處與鋼牛腿頂部鋼板按要求焊接牢固。(2)在每道連系梁之間用L16010014的角鋼交叉焊接成剪刀撐。一端焊接在鋼牛腿同一位置的立柱綴板上,一端焊接在下道連系梁上方的立柱綴板上,焊接好后再對稱焊接一根使之形成剪刀撐。臨時立柱與連系梁關系圖見圖2-2、臨時立柱與橫撐節(jié)點見圖2-3、連系梁與橫撐節(jié)點圖2-4、臨時立柱與連系梁節(jié)點大樣圖2-5。圖2-2臨時立柱與連系梁節(jié)點圖2-3臨時立柱與橫撐關系圖5、圖2-4連系梁與橫撐關系圖圖2-5臨時立柱與連系梁節(jié)點大樣圖2.3鋼支撐制作及安裝2.3.1鋼牛腿安裝鋼牛腿采用三節(jié)L808mm的角鋼拼焊而成,為增加支架的穩(wěn)定性,支架縱向采用=20鋼板焊接連接。角鋼支架通過M20膨脹螺栓錨固在既有圍護樁上,牛腿每樁設置,每個牛腿2個膨脹螺栓。鋼牛腿角部為L10010的通長角鋼,與圍護樁間通過YG2型(M20 L=285)的膨脹螺栓連接。焊好后的鋼牛腿保證直角垂直,并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不得出現(xiàn)歪扭、虛焊現(xiàn)象。每層土方開挖至支撐位置后,根據(jù)支撐中心線測算出鋼牛腿頂面標高。鋼牛腿與圍護樁間采取可靠有效的連接。鋼牛腿大樣圖見圖2-6。圖2-6鋼牛腿大樣圖2.3.2鋼圍6、檁加工及安裝2.3.2.1鋼圍檁加工鋼圍檁采用2I56c工字鋼通過連接鋼板焊接而成,截面尺寸592700mm,樁側(cè)采用t=12mm的鋼板滿焊,基坑一側(cè)采用70020020的鋼板,間距600mm進行焊接(詳見圖2-7),兩根工字鋼內(nèi)部支撐中心位置布置t=20mm的鋼板,每根鋼支撐中心位置按下圖布置t=15mm鋼板,間距400mm(詳見圖2-8)。鋼圍檁在場外集中分段加工,一般段長約23各支撐間距,轉(zhuǎn)角部分根據(jù)實際長度加工。2.3.2.2鋼圍檁安裝鋼圍檁隨支撐架設順序逐段吊裝,鋼圍檁再場外焊接成型后運至現(xiàn)場,人工配合汽車吊將鋼圍檁安放于鋼牛腿上,鋼圍檁背后采用干硬性細石混凝土填補平整,以便使圍檁均7、勻受力。鋼圍檁標準斷面圖2-7、鋼支撐圍檁對撐、斜撐節(jié)點平面見圖2-8、2-9,鋼支撐圍檁角部支撐平面見圖2-10。圖2-7鋼支撐圍檁標準斷面圖 圖2-8鋼支撐圍檁節(jié)點平面見圖(對撐) 圖2-9鋼支撐圍檁節(jié)點平面見圖(斜撐)圖2-10鋼圍檁角部支撐平面2.3.3鋼支撐施工2.3.3.1鋼支撐加工根據(jù)土方開挖進度要求,提前備好支撐鋼管和配件及其連接件。根據(jù)基坑內(nèi)反饋的實際支撐長度在基坑外地面先進行鋼支撐的拼裝,每小段土方開挖完成后,立即安裝,并施加預應力。每層每段土方開挖時,每根支撐緊跟開挖面,隨挖隨撐,支架撐部位最大長度暴露面不超過8m,架設完成隨即進行預應力施加,最長向不超過2小時。支撐由活8、動端、固定端及中間節(jié)組成。支撐與圍護樁間通過鋼圍檁連接,鋼圍檁下設支撐牛腿。鋼支撐做標記并編號,尤其注意區(qū)分609,t=16mm和609,t=18mm。事先在基坑外地面上用法蘭盤拼裝接長,法蘭螺栓采用12M24螺栓連接,采用對角和分等份順序擰緊,注意兩相鄰螺栓安裝要求一正一反。鋼支撐最終拼接長度(活絡頭活動插銷伸長量為0時的狀態(tài))比設計長度小10 cm,架設預留10cm空隙用調(diào)節(jié)活絡頭彌補,活絡頭最大伸縮長度應控制在40cm以內(nèi)。活絡圖平面及立面圖見圖2-11。圖2-11活絡頭平面(上)及立面圖(下)2.3.3.2鋼支撐安裝(1)支撐安裝支撐安裝前檢查支撐的平整度及軸線偏差。拼裝后其兩端支點中9、心連線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內(nèi),安裝后總偏心量不大于50mm,經(jīng)檢查合格的支撐按部位進行編號以免錯用。尤其注意將609,t=18mm鋼支撐進行明顯標注,避免混用。拼裝好的鋼支撐采用吊車兩次吊裝到位。每根支撐一端為活絡頭,一端為固定端。鋼支撐在地面上拼裝為兩截,吊裝時先將鋼支撐固定端吊至連系梁處焊接牢固,再將鋼支撐活絡端吊至另一側(cè)對稱焊接牢固,最后在中間將兩截支撐組裝成一根整體。下圖為臨時立柱與連系梁節(jié)點圖2-9。支撐吊裝到位后,先不松開吊鉤,將活絡端拉出頂住鋼圍檁,再將兩臺200噸千斤頂固定為一體,將其放在活絡端上,接通油管后即可施加預應力,分兩級施加,第一次施加30%,第二次施加到設計值。預10、應力施加到位后,在活絡頭端楔緊楔塊,并點焊固定最后松開千斤頂,解開起吊鋼絲繩,即完成整根支撐的安裝。(2)斜撐安裝因斜撐與鋼圍檁呈斜交關系,有一定交角,存在平行于鋼圍檁長度方向的分力,可能使鋼圍檁存在后移,按設計角度在斜撐對應處的鋼圍檁上設置三角形抗剪蹬,確保鋼管支撐與受力面成垂直關系,然后進行支撐安裝作業(yè),其安裝方法與直撐相同。見圖2-12鋼支撐斜撐安裝示意圖。圖2-12斜撐安裝示意圖(3)抗剪墩的安裝在每道斜撐鋼圍檁外的圍護樁之間設置抗剪墩,分為上下兩道。抗剪墩水平中心線與鋼圍檁工字鋼水平中心線重合。先在每道圍護樁之間清理出抗剪墩位置,一端用59530020的鋼板緊貼圍護樁并垂直焊接再鋼圍11、檁上,一端用84030020的鋼板與鋼圍檁成45夾角焊接牢固。在抗剪墩內(nèi)焊接鋼板,鋼板位置與鋼圍檁工字鋼中心線位置一致。抗剪墩平面圖見圖2-13。圖2-13抗剪墩平面圖(4)預應力施加1)預應力施加預應力施加前,必須對油泵及千斤頂進行標定,使用中按規(guī)定校驗,使其運行正常,確保量測的預應力值準確,每根支撐施加的預應力要記錄備查。預應力施加中,必須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分步施加預應力,先預加到30預應力,再檢查螺栓、螺帽、焊接情況等,無異常情況后,施加第二次預應力,達到設計要求。預加軸力過程作好記錄備查。2)復加預應力在第一次加預應力后12小時內(nèi)加密監(jiān)視頻率,發(fā)現(xiàn)預應力損失或圍護結(jié)構變形速率明顯收斂的,12、復加預應力至設計值。當晝夜溫差過大,導致支撐預應力損失時,立即在當天低溫時段復加預應力至設計值。當樁體水平位移速率超過警戒值時,經(jīng)設計確認后,適當增加支撐軸力以控制變形,但復加后的支撐軸力和擋墻彎矩必須滿足設計安全度要求。設計軸力與預加軸力見表2-1鋼支撐設計軸力與預加軸力表及2-2斜支撐設計軸力與預加軸力表。表2-1鋼支撐直撐設計軸力與預加軸力表YDK16+026.5YDK16+040.1間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71115951903330826523362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YDK15+995.55YD13、K16+026.5間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3318022223376927751239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YDK15+967.5YDK15+995.55間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512785158740563044802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YDK15+917.8YDK15+967.5間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001429360834361496預加軸力014、02003004000YDK15+896.7YDK15+917.8間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77616032348360826471159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YDK15+883.1YDK15+896.7間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84214911779226713650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備注:千斤頂油表讀數(shù)=鋼支撐預加軸力*0.0329-0.5867表2-2斜支撐設計軸力與預加軸力表YDK16+026.5YDK16+040.15、1間斜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100622562691467837504755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YDK15+995.55YDK16+026.5間斜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46811343144533039421752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YDK15+967.5YDK15+995.55間斜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7241110224457364305113416、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YDK15+917.8YDK15+967.5間斜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002021510248592116預加軸力002003004000YDK15+896.7YDK15+917.8軸間斜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109722673321510237431639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YDK15+883.1YDK15+896.7軸間斜支撐軸力設計值(KN)第一道砼支撐第二道鋼支撐第三道鋼支撐第四道鋼支撐第五道17、鋼支撐換撐設計軸力119121092516320619300預加軸力02003004004000備注:千斤頂油表讀數(shù)=鋼支撐預加軸力*0.0329-0.5867注:(1)以上支撐均為直撐的情況,斜撐軸力N1=N/sina,N為直撐軸力,a為斜撐與圍護樁平面的夾角。(2)斜撐預埋件應滿足抗剪要求,監(jiān)理設計值為V=N1*cosa。3)鋼支撐安裝控制要點鋼支撐安裝應確保支撐軸線同圍護樁表面垂直,并設防止鋼支撐端移動脫落的保險措施,支撐的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相應的技術規(guī)定,見表3-3。表2-3鋼支撐安裝的允許偏差表序 號項 目允許偏差(mm)1位置同層鋼支撐中心標高偏差不大于302支撐水平軸線偏差不大于18、303水平間距1004鋼支撐活絡頭安裝中心偏差不大于105鋼支撐連接法蘭安裝中心偏差不大于56支撐兩端的標高差不大于20和支撐長度的1/6007支撐的撓度不大于L/1000(L為支撐跨度)基坑開挖至支撐中線以下0.5m的位置,迅速安裝支撐并及時按設計值施加預應力。鋼支撐架設時,先在基坑外地面上進行拼裝,并按實際支撐的距離進行現(xiàn)場接長。鋼管間采用法蘭盤連接,連接螺栓使用高強螺栓。支撐加力之前,迅速設定支撐軸力監(jiān)測點,取得初始讀數(shù)后加力,加力后測試實際預加力,以此控制預加力施加準確。對鋼支撐加力時,按設計分級加載和現(xiàn)場觀測墻體加載反應決定加載速度,按設計要求預加力。斜支撐的架設最為關鍵,除架設要及19、時外,安裝前先將斜撐支座與預埋在鉆孔樁的鋼板進行焊接,將斜撐支座連成整體,然后進行支撐安裝作業(yè),其方法與直支撐相同。轉(zhuǎn)角處采用兩側(cè)邊長1000mm,厚800mm,角度45混凝土角撐,就地澆注,角撐鋼筋在二、三道支撐處與鋼圍檁外側(cè)鋼板需焊接牢固。3、鋼支撐拆除(1)鋼支撐拆除順序:1) 待結(jié)構底板達設計強度70%后架設換撐,拆除第五道支撐,保留第一、二、三、四道支撐。2) 待已施工完的內(nèi)襯墻與中板達到設計強度的70%,拆除第四道支撐,保留第一、二、三道支撐,施工地下三層內(nèi)襯墻與頂板結(jié)構。3) 待已施工完的內(nèi)襯墻與中板達到設計強度的70%,拆除第三道支撐,保留第一、二、道支撐,施工地下二層內(nèi)襯墻與20、頂板結(jié)構。4) 完的內(nèi)襯墻與中板達到設計強度的70%,拆除第二道支撐,保留第一道支撐,施工地下一層內(nèi)襯墻與頂板結(jié)構。5) 結(jié)構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拆除第一道支撐,敷設頂板防水層,進行回填施工。(2)鋼支撐拆除應隨車站結(jié)構施工進程分段分層更換拆除;拆混凝土支撐前由實驗部門實測前段混凝土強度(采用回彈儀實測或同條件養(yǎng)護試件強度報告),達到要求后方報監(jiān)理,方可進行拆撐施工。(3)用吊車將鋼支撐及鋼支撐的活動端用鋼絲繩懸吊保護,防止脫落而危及基坑安全。對于較長的鋼支撐,提前在橫梁附近拆卸鋼支撐螺栓并懸吊。在活動端設2臺100T千斤頂施加軸力至鋼楔塊松動,取出鋼楔塊,逐級卸載至取完鋼楔。將鋼支撐輕放到結(jié)21、構板上,分解拆除,最后用吊車將支撐吊出基坑,對鋼圍檁必須先懸吊再切割。(4)鋼支撐拆除時分級釋放軸力,避免瞬間預加應力釋放過大而導致結(jié)構局部變形、開裂。(5)對鋼支撐拆除過程中附近出現(xiàn)的異常現(xiàn)象要密切注意,必要時立即停止施工,及時反饋信息,確保鋼支撐拆除的安全施工。換撐需再內(nèi)襯墻達到設計強度70%進行。(6)拆除下來的鋼支撐及圍檁吊出坑外分類堆放整齊,并刷上防銹漆,及時運輸出場。4、鋼支撐制作安裝質(zhì)量保證措施(1)鋼支撐規(guī)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不得擅自修改尺寸,如有修改,必須及時與設計單位聯(lián)系,并征得設計方的同意方能施工。起吊前檢查鋼絲繩固定情況,保證牢固,避免脫落傷人。(2)支撐鋼結(jié)構件應安裝22、在同一水平面上,標高偏差按設計要求進行嚴格控制。(3)每道鋼支撐施工完畢,均派人進行軸線、標高復核,超過設計標準,堅決返工;待合格后,再請監(jiān)理驗收。(4)鋼管支撐接頭采用法蘭與螺栓連接,螺栓必須擰緊,并進行復擰,鋼管下半邊的螺栓不得遺漏。(5)所有電焊連接必須符合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焊縫飽滿,焊縫高度不小于標準要求。5、安全保證措施及文明施工(1)鋼支撐安裝前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包括:根據(jù)基坑內(nèi)寬度、活動式固定端長度,確定每根鋼支撐的節(jié)段搭配,拼裝的鋼支撐長度略短于安裝長度510cm,由活動端千斤頂調(diào)整到位并用鋼楔進行鎖定;對進場鋼支撐的材質(zhì)、壁厚、直徑等尺寸進行檢查,防止有質(zhì)量問題的鋼支撐被投23、入使用。(2)鋼支撐吊裝先進行整體拼裝,拼裝后兩端支點中心線偏心量不大于20mm。鋼支撐活動端交叉設置在基坑兩側(cè)。活動端長度不大于1.7m,活動端千斤頂調(diào)整長度不大于20cm。(3)鋼支撐吊裝需要有專人統(tǒng)一指揮,動作應配合協(xié)調(diào),并且持有專業(yè)操作證及上崗證;鋼支撐起吊之前,再派專人對鋼支撐進行巡檢,確保無遺留物,并清除干凈。在有六級及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吊作業(yè)。吊放鋼支撐時要注意附近有無障礙物,架空電線和其他臨時電氣設備,防止鋼支撐在起吊時碰撞電線或發(fā)生觸電事故。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起重機傾斜、支腿不穩(wěn)等異常現(xiàn)象時,應立即使重物下降落在安全的地方,下降中嚴禁制動;貨物超重時不能24、起吊;光線陰暗,看不清吊物時不能起吊。(4)在施工過程中若發(fā)現(xiàn)支撐松動、滑移時,及時查找原因,采取校正、加固措施,重新施加預頂力。(5)施工時嚴格控制鋼支撐各支點的豎向標高及橫向位置,確保鋼支撐軸力方向與軸線方向一致。土方挖至鋼支撐設計標高后,使用測量儀器準確定位出鋼支撐設計位置,并標注在圍護結(jié)構上。安裝鋼圍檁,然后安裝鋼支撐,并固定牢固。鋼支撐安裝位置允許偏差為:高程50mm,水平間距100mm。(6)擴大段第一道為混凝土撐,施工冠梁時把混凝土撐中的鋼筋錨入冠梁內(nèi),并且鋼筋預留足夠搭接長度,預留鋼筋同一截面根數(shù)少于50%。第二、三道在圍護樁上錨入兩道20深度20cm膨脹螺栓,螺栓尾端設置1825、0彎鉤,保護鋼支撐的鋼絲繩固定在20膨脹螺栓上。詳圖見5-1。圖5-1鋼管支撐安裝及軟連接保護(7)密切關注支撐的受力情況,并由監(jiān)測小組進行軸力和撓度監(jiān)測,當支撐軸力超過控制值時,現(xiàn)場加密監(jiān)測頻率,并將由關數(shù)據(jù)反饋給設計部門;若超出設計值時,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設計及相關部門對異常情況進行分析,制定解決方案,待方案確定后及時組織實施,確保基坑安全。(8)鋼支撐軸力預加后需監(jiān)測軸力變化情況,當發(fā)生下列情況時應對軸力復加施工:當軸力損失大于3%時;當圍護樁水平位移速率超過警戒值時,可適量增加支撐力以控制變形;當下一層支撐安裝并施加軸力后,依次對該層以上各道相應支撐復加軸力;當晝夜溫差過大,導致支撐軸26、力損失時,立即在當天氣溫最低時復加軸力至設計值;(9)鋼支撐拆除時,應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由專人組織拆除,按報批的拆除工藝實施,確保拆除安全。(10)鋼支撐在安裝、拆除的過程中,鋼支撐下方嚴禁有人、機械作業(yè)。(11)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和相關規(guī)范、規(guī)定對周邊環(huán)境進行檢測。(12)施工機具產(chǎn)生的噪聲和振動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要求,盡量采用低噪聲、低振動和節(jié)能的先進產(chǎn)品。施工噪聲和振動再環(huán)境敏感點應達到建筑施工場界環(huán)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2011)及城市區(qū)域環(huán)境振動標準(GB10070)的要求。參加單位及人員(參加的所有人員簽字)注:本表一式四份,建設單位、監(jiān)理單位、施工單位、城建檔案館各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