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百路軟土路基處理首件工程技術交底(28頁).ppt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8689
2022-09-28
28頁
3.44MB
1、河百路首件工程交底河百路首件工程交底(要點)(要點)軟土路基土路基處理理一、施工準備1.1 一般一般規定定 軟土指:根據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規范規定:符合天然含水量35%或液限、天然孔隙比1.0、十字板剪切強度35KPA等三項指標的稱軟土。一、施工準備1.2 技技術準準備 (1)按河百高速公路路基地基承載力觸探試驗暫行規定要求確定軟基處理的范圍和深度,并組織三方進行原地面標高測量。(2)施工施工單位位須于得到用地批準后兩個月內,于得到用地批準后兩個月內,原原則以以標段段為單位一次性或分段、分片位一次性或分段、分片書面申面申請軟基基處理復核,提交理復核,提交軟基基處理工程量一理工程量一2、覽表表(附平面位置(附平面位置圖、試驗資料、原料、原設計圖紙工程、工程、設計工程量與工程量與擬處理工程量理工程量對比表等比表等資料),料),得到相關得到相關審批后才能開工。批后才能開工。(3)換填材料須嚴格按照圖紙或批復的文件進行選擇,并經過試驗檢測合格方可使用。(4)河百路軟土路基處理設計有:換填法、水泥攪拌樁。二、換填法施工2.1 定定義 換填法又稱換土法,指將路基范圍內的軟土清除,用穩定性好的土、石回填并壓實或夯實。二、換填法施工2.2 施工要求施工要求 (1)換填應寬出路基邊腳不少于0.5m,處理范圍用石灰用石灰標線。(2)換填施工前應先采用挖掘機或人工開挖縱、橫向排水溝降低換填區域的3、地下水位便于挖運軟土。(3)軟弱土層挖除干凈后,將底部平整,底部起伏較大時(坡度大于1:5),設置寬度不小于2m的臺階,并設置傾向臺階內側3%的橫坡;若基底處于平坦地帶,施工前首先設置排水溝或集水井,降低地下水位及排除坑內積水;當地下水位較高時,應在路基兩側開挖集水槽(槽底比基坑底至少低1m),采用水泵抽水,保證回填坑內無積水。回填層的填筑要求、壓實度指標與路堤填筑要求相同。(4)回填前應驗槽,將基底表面浮土、淤泥、雜物清除干凈。反面案例反面案例清除不徹底,范圍不明確 未清除徹底就回填二、換填法施工 (5)基底面標高不同時,土面應挖成階梯搭接,并按先深后淺的順序施工,搭接處應夯壓密實。分層鋪設4、時,接頭處上下層階梯應錯開0.51.0m,并注意充分壓實。(6)回填應分層鋪設,分層夯實或壓實,每層松鋪厚度宜不大于不大于30cm,層厚用標有層厚尺度的花桿做邊樁;夯實、碾壓遍數通過試驗確定,以滿足路基填土壓實標準為準。場地規范、標識清晰二、換填法施工2.3 材料要求材料要求材料粒徑要求其他要求碎石1963mm含泥量10%砂礫100mm含泥量5%,洛杉磯法磨耗率60%石渣、洞渣、片石10cm,且2/3層厚強度30Mpa,石渣填筑的壓實質量按壓沉值控制,壓沉值按設計要求執行,即平均值小于5,標準差小于3;壓沉值觀測斷面間距為40米,每斷面設觀測點5-9個,其中直徑10-15的鋼球觀測點不少于3個5、。土及軟石符合路基填筑質量標準符合路基填筑質量標準二、換填法施工2.4 設備要求要求 根據工程數量、填料壓實的施工方法(碾(碾壓、振密、振密或夯或夯實),并結合現場地形條件及道路情況,合理配置一定數量的機械設備。機械碾壓法 重錘夯實法沖擊式壓實設備二、換填法施工2.5 施工工序施工工序二、換填法施工2.6注意事注意事項 (1)建立施工控制網,確定開挖邊線。(2)軟基基換填前、清淤后、回填填前、清淤后、回填過程都程都要求拍照存檔,開挖后要求拍照存檔,開挖后須經驗收。收。(3)施工應首先設置排水溝置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及排除坑內積水,當地下水較高或地表有泉水出露時,應在路基兩側開挖集水槽(集水槽應比6、基坑底部至少低1m)。(4)采取排水措施仍不能排干積水的地段,水面下部分采用片石、碎石或卵石回填,其頂面應增設一層無紡土工布后方可再填筑細粒土。(5)當基底持力層頂面坡度大于1:5時,應向持力層側分臺階開挖,臺階寬度不小不小于于2m,并設置傾向臺階內側3%的橫坡。二、換填法施工軟土地基開挖前場地軟土地基開挖后場地 軟土地基換填后場地二、換填法施工2.7 質量量檢測 (1)采用環刀法、動力觸探法或鋼筋貫入法。(2)地基檢測指標主要包括地基系數K30、壓實系數K和孔隙率n。(3)其他各類填料及換填地基檢測指標應滿足設計或規范要求。(4)路基填筑質量檢測(參照)土石方填筑路基(含軟基回填處理和臺背回7、填)填筑層厚、壓實度、及彎沉值合格率不低于90%(均指一次性抽檢合格率)。三、水泥攪拌樁3.1 定定義 水泥攪拌樁是以水泥作為固化劑的主劑,利用攪拌樁機將水泥噴入土體并充分攪拌,使軟土硬結成具有一定整體性、水穩性和一定強度的水泥加固土,從而減小地基沉降量、提高承載力。三、水泥攪拌樁3.2 一般要求一般要求 (1)對路線所經過淤泥深的水塘及沖溝溝底(長度大于度大于30m),大面積厚度大于厚度大于4.0m的淤泥及淤泥質土路基基底采用水泥攪拌樁法處理。(2)樁體平面布置形式采用等等邊三角形三角形,樁間距“d”由場地地質條件確定,一般取12m。(3)樁長由軟土層厚度確定,樁端端應穿穿過軟弱土并嵌入持力8、弱土并嵌入持力層不少于不少于0.5m,持力層宜取穩定的堅硬土層或風化基巖。三、水泥攪拌樁 3.3 設備要求要求機具設備主要包括:深層攪拌機、起重機、水泥制配系統、導向設備及提升速度量測設備等;深層攪拌樁機相應的輔助設備(灰漿泵、灰漿攪拌機等)、與之配套的起吊設備。進場后對施工機械設備配套情況,完好率情況等進行檢查,認真核查樁機的主要技術性能,確保所用機型能滿足施工要求。每臺每臺樁機必機必須配配備電腦數據數據記錄儀。三、水泥攪拌樁3.4 材料要求材料要求 (1)水泥漿采用滿足設計要求的普通硅酸鹽水泥。(2)建議外摻工業廢石膏,工業廢石膏可取磷石膏,硼石膏、氟石膏、鈦石膏等含CaSO4的工業廢料,9、摻入比據試驗取值。(3)施工使用的固化劑和外摻劑必須通過加固土室內試驗檢驗方能使用。固化劑漿液應嚴格按照預定的配比拌制。準備好的漿液不得離析,泵送必須連續,拌制漿液的罐數、固化劑與外摻量的用量以及泵送漿液的時間等要有要有專人人記錄。(4)土工格柵參照交通部(JT/T480-2002)標準,采用整體成型、無焊接的雙向土工格柵TGSG80-80,其標稱抗拉強度縱、橫向80kN/m;標稱抗拉強度時伸長率3%,2%伸長率時縱、橫向抗拉強度72kN/m;節點極限剝離力500N;寬幅5m。三、水泥攪拌樁3.5 施工工序施工工序1、定位、定位 2、預攪下沉、預攪下沉 3、噴漿攪拌提升、噴漿攪拌提升 4、重復10、攪拌下沉、重復攪拌下沉 5、重復噴漿攪拌提升、重復噴漿攪拌提升 6、成樁完畢、成樁完畢三、水泥攪拌樁3.6 施工要點施工要點 (1)硅酸鹽水泥,摻入比20%,樁徑50cm,其上鋪筑60cm碎石墊層,墊層內鋪設土工格柵,邊部反包。(2)施工前,試樁不少于不少于5根,根,取得滿足設計噴入量的鉆進速度、提升速度、速度、提升速度、攪拌速度、拌速度、噴漿壓力、力、單位位時間噴漿量量等技術參數。(3)開鉆之前,應用水清洗整個管道并檢驗管道中有無堵塞現象,待水排盡后方可下鉆。(4)保證水泥攪拌樁樁體垂直。(5)水泥攪拌樁施工采用四攪兩噴工藝。(6)施工時應嚴格控制噴漿時間和停漿時間。第一次提鉆噴漿時應在樁底11、部停留停留30秒秒,進行磨樁端,余漿上提過程中全部噴入樁體,且在樁頂部位進行磨樁頭,停留時間為30秒。(7)施工中發現噴漿量不足,應按監理工程師要求整樁復攪,復噴的噴漿量不小于設計用量。如遇停電、機械故障原因,噴漿中斷時應及時記錄中斷深度。及時采取補噴處理措施,并將補噴情況填報于施工記錄內。補噴重疊段應大于大于100cm,超過12小時應采取補樁措施。三、水泥攪拌樁三、水泥攪拌樁(8)樁頂設置碎石墊層,墊層厚度0.6m,碎石分兩層鋪筑,壓實工藝參照路基施工。兩層間按設計要求鋪設土工格柵,格柵預留1.5米以上米以上的反包量。三、水泥攪拌樁(9)土工格柵之間采用鐵絲綁扎聯接,其疊合長度不小于不小于112、5cm,鋪設時不允許有褶皺,且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操作。三、水泥攪拌樁 (10)鋪設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層表面應平整,表面嚴禁有碎、塊石等堅硬凸出物,在距土工合成材料在距土工合成材料層8cm以內的路堤填料以內的路堤填料最大粒徑不得大于最大粒徑不得大于6cm。(11)兩側排水溝埋設10PVC管進行泄水,PVC管長0.4m,仰角5%,間距10m。三、水泥攪拌樁 (14)樁體施工完成一個月后方可填筑路基。體施工完成一個月后方可填筑路基。(15)現場施工人員認真填寫施工原始記錄,記錄內容應包括:a施工樁號、施工日期、天氣情況;b噴漿深度、停漿標高;c灰漿泵壓力、管道壓力;d鉆機轉速;e鉆進速度、提升速度;f漿13、液流量;g每米噴漿量和外摻劑用量;h復攪深度。水泥攪拌樁處理路段三、水泥攪拌樁3.7 質量控制量控制 (1)材料應提前進場,并將樣品送檢合格后方能使用。(2)制備好的水泥漿不得有離析現象,停置時間不得超過規定時間。若停置時間過長,不得使用。(3)鉆桿提升速度不得超不得超過0.5m/min。為確保攪拌充分,樁體重量均勻,攪拌機頭提速不宜過快,否則會使攪拌樁體局部水泥量不足或水泥不能均勻地拌和在土中,導致樁體強度不一。(4)水泥土攪拌樁對水泥壓入量要求較高,必須在施工機械上配置注量控制儀表,以保證一定的水泥用量。三、水泥攪拌樁3.8 質量量檢查 (1)輕便觸探法 成樁7天可采用輕便能探法檢驗樁體質量。(2)鉆芯取樣法 水泥生產工藝流程成樁完成,對豎向承載的水泥土在90天后、橫向承載的水泥土在28天后,用鉆芯取樣的方法檢查樁體完整性,攪拌均勻程度,樁體強度、樁體垂直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