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筏形基礎施工技術交底(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8958
2022-09-28
11頁
103.54KB
1、鋼筋混凝土筏形基礎技術交底、工程概況榆林市國土資源局住宅小區3#住宅樓,基礎采用鋼筋混凝土筏形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板厚為 800mm,上下兩層雙向配筋,均為22200,板底標高為-7.85m,板頂為-6.95m。地下室一層為儲藏室,鋼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墻結構,在鋼筋混凝土筏形基礎上。該工程施工組織設計鋼筋混凝土筏形基礎施工方案采用混凝土分兩次施工,先施工筏基板,后施工十?字交叉地基梁,也就是說,在-1.60m標高處,地基梁有一條水平施工縫。、施工準備l、材料水泥:采用本地博山礦渣硅酸鹽水泥。砂:采用本地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5。石子:碎石,粒徑為530mm,含泥量小于2。鋼筋:采用建設單2、位供應鋼材。所有建筑材料均需公司試驗室進行材料試驗,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材料合格證與試驗報告單及時裝入本工程技術資料檔案袋內,以便隨時查用。筏形基礎上下鋼筋之間設計元聯系,經與設計人員洽商后,上層鋼筋用鋼筋馬凳支承,采用空22鋼筋,雙向布置,間距為1500。底層鋼筋一律采用水泥砂漿墊塊墊高,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2、現場作業條件地基驗槽后方可進行施工混凝土墊層,墊層厚1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15。清理好墊層,將基礎墊層上散落土塊和落葉及時清理干凈。彈好建筑物的軸線、柱邊線。將由鋼筋加工廠加工好的鋼筋,按施工組織設計中施工總平面布置圖中鋼筋堆放場地進行堆放,并核對圖紙、配料單、料牌與實物3、在鋼號、規格尺寸、形狀、數量上是否一致,如有問題及時與現場技術員聯系解決。、綁扎鋼筋1、按圖綁扎筏基板底層鋼筋擺好底層鋼筋雙向12150,綁扎時除靠近外圍兩行的相交點全部扎實外,中間部位的鋼筋相交點可相隔交錯扎實,須保證受力鋼筋不移位。擺好鋼筋馬凳,221500,雙向放置。2、綁扎基礎梁鋼筋分段綁扎成型,鋼筋按設計圖紙,注意地基梁的中間測向2根望12的鋼筋,其放置高度作適當調整,其高度與鋼筋馬凳相同,兼作地基筏形板上層鋼筋的支承作用。3、綁扎筏基板上層鋼筋利用鋼筋馬凳綁扎上層鋼筋的兩個方向定位鋼筋,并在定位鋼筋上畫出分檔標志,然后穿放縱橫方向鋼筋,鋼筋直徑和間距與底層鋼筋相同,綁扎方法同上。上4、下層鋼筋接頭按規范要求錯開,其位置應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其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不超過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25。由于鋼筋均為12150,因此綁扎接頭數量不超過綁扎鋼筋總數的25即可,鋼筋的搭接長度按設計要求為35d,即420mm。4、柱和構造柱的插筋,按設計要求插入基礎深度,離混凝土墊層距離為70mm,并按設計圖紙與抗震要求放置箍筋。5、鋼筋綁扎完應隨即墊好底層鋼筋砂漿墊塊。6、質量標準。、保證項目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準的規定。2)鋼筋表面必須清潔。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經除銹后仍留有麻點的鋼筋嚴禁按原規格使用。3)鋼筋的規格、形狀、尺寸、數量、間距、錨固長度、接頭5、設置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的規定。4)焊接接頭機械性能試驗結果必須符合鋼筋焊接及驗收的專門規定。、基本項目l)綁扎鋼筋的缺扣、松扣數量不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2)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每個措接長度不小于規定值。3)用I級鋼筋制作的箍筋,其數量符合設計要求,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4)對焊接頭無橫向裂紋和燒傷,焊包均勻。接頭處彎折不得大于4,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允許偏差項目(表81)允許偏差項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網眼尺寸20尺量檢查2箍筋、構造筋間距20尺量連續三檔取其最大值3受力鋼筋間距10尺量兩端中間各取6、一點取其最大值排距54受力鋼筋保護層基礎10尺量檢查梁柱57、及時辦理鋼筋隱蔽工程記錄。8、注意事項鋼筋搭接長度必須滿足設計與規范要求,綁扎時應對每個接頭進行尺量。按規范和本交底要求綁扎接頭應錯開,由鋼筋工長確定接頭位置和進行檢查。柱與構造柱主筋位置必須準確,不得有位移,其插筋垂直度必須有保證。(四)、支模1、以鋼模板為主,木模板為輔。2、筏形基礎周邊支模按圖81進行。3、鋼筋混凝土基礎梁支模見圖82,在澆筑筏形基礎鋼筋混凝土前,在基礎梁兩側預埋鋼筋頭作支凳,將梁側模板按圖8l要求進行支模。圖81 筏形基礎周邊支模82 鋼筋混凝土基礎梁支模4、質量標準、保證項目:模板及其支撐必須具有足夠的強度7、剛度和穩定性。、基本項目:1)模板接縫處接縫的最大寬度不應大于1.5mm。2)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干凈并采取防止粘結措施。3)允許偏差項目(表82)表82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移5尺量檢查2標 高5用水準儀或拉線檢查3截面尺寸10尺量檢查4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或塞尺檢查5、注意事項防止由于模板拼裝不嚴,混凝土在振搗時漏漿造成蜂窩麻面,因此拼裝模板必須嚴密。、混凝土澆筑先作素混凝土墊層,厚100mm,強度等級為C15。筏基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0,其配合比為:水泥(425號)50kg砂108kg石子209kg水32.5kg混凝土坍落度為57cm,其他方面詳見公司8、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1、混凝土攪拌、根據測定砂石含水率調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應增加測定的次數。、根據攪拌機每盤各種材料用量及車皮重量,分別固定好水泥、砂、石各個磅秤的標量。磅秤應定期校驗,維護以保持計量的準確。攪拌機棚掛混凝土配合比標志板。、正式攪拌前攪拌機先空車試運轉,正常后方可正式裝料攪拌。、砂、石、散裝水泥必須嚴格按需用量分別過秤。加水也必須嚴格計量。、加料順序:一般先例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泥。、攪拌第一盤混凝土可在裝料時,多放30kg水泥。、混凝土攪拌時間,400L自落式攪拌機為1.5min。、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臺班應做兩次試驗。2、混凝土運9、輸混凝土自攪拌機卸出后,應及時用手推車運至澆灌地點。運送混凝土時,應防止水泥漿流失若有高橋現象應在澆灌前進行人工二次拌合。混凝土從攪拌機中卸出后到澆灌完畢的延續時間,不得大于90min。3、混凝土澆灌、振搗、在混凝土澆灌前,應將樹葉、紙片等清理干凈。、混凝土直接由小車倒入,控制好混凝土頂面標高,連續作業澆灌到頂。、混凝土根搗:根拐混凝土時,振揚律與混凝土面應成斜角斜向報揭。、澆灌混凝土時應注意保護鋼筋位置,隨時檢查模板是否變形、移位及漏漿等現象,并派專人修理。、表面抹平:混凝土每振搗完一段,應隨即用木抹子壓實。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4、混凝土養護在混凝土澆記完12h以內,應對混凝土加以覆10、蓋并澆水養護。常溫時每日澆水養護二次,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晝夜。5、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和混凝土坍落度。制做混凝土試塊每班不少于一組,用以檢驗混凝土28d強度。6、質量標準、保證項目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砂、石必須符合施工規范及有關的規定。檢壺水泥出廠合格證及試驗報告。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計量允許偏差:水泥和摻合料為2,骨料為3,水或外加劑為2(均按重量計)。混凝土的攪拌、養護和施工縫處理必須符合規范的規定。3)按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的規定,對混凝土進行取樣、制作、養護和試驗試塊,并評定混凝土強度。、基本項目混凝土應振搗密實,不得有蜂窩、孔洞、露筋、縫隙央渣層,具體要11、求參見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88)。、允許偏差項目(表83)表83地基梁、板縫混凝土澆筑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軸線位移8尺量檢查2標 高10用水準儀或拉線檢查3截面尺寸+8-5尺量檢查4表面平整度5用2m靠尺或塞尺檢查7、注意事項及質量通病預防、振搗混凝土時,不得振動鋼筋、模板,以免鋼筋移位、模板變形。、操作時不得踩碰上層鋼筋,如鋼筋有踩彎或脫扣者應及時調直補好。、筏基板混凝土施工時,在地基梁兩側按圖81要求預埋鋼筋頭,不得遺漏。、在施工地基梁時,在-1.60m標高處混凝土水平施工縫,按施工縫要求進行處理,將表面清理干凈,用水沖洗后,應刷與混凝土同標號(去掉石子即可)的砂漿,再澆筑混凝土。、筏基板混凝土施工時,凡留垂直方向施工縫的,必須用模板擋住形成直搓,禁止混凝土自由流動留成大斜搓,凡施工縫處澆灌混凝土,均按規范要求進行處理。、嚴格防止砂、石和水泥過秤不準,或不過秤、水不計量或計量不準,造成水灰比不準確。施工前要檢查和校正好磅秤,堅持車車過秤,每盤混凝土用水量必須嚴格控制。 何)混凝土存在麻面、蜂窩、孔洞、露筋、夾渣等缺陷:原因是振搗不實、漏振和鋼筋位置不準確、缺少保護層墊架措施。因此澆灌混凝土前應檢查鋼筋位置及保護層厚度是否準確,發現問題及時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