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公路底基層建設項目分項工程技術交底(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599008
2022-09-28
12頁
81.54KB
1、齊白公路齊齊哈爾至泰來(省界)段公路建設項目D2合同段(K22+000K47+400)分項工程技術交底(底基層)施工單位:XX股份有限公司監理單位:XX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底基層技術交底記錄時 間:2010年4月5日地 點:項目部會議室主 持 人:段朝暉會議內容:底基層技術交底參加交底人簽字:序號姓名職務參加人員簽字備注1段朝暉項目總工2管丙東副經理3趙國文副經理4李會春工程部長5李廣瑞工長6許德剛工長7徐鐵奎工長8孫海成工長9劉玉賢工長10吳宗璽試驗室主任11趙天臣測量員12孫學東測量員13張 強測量員14曲恒龍內業員15安淑娟計劃員16劉貴濱綜合部長17吳松鶴物資部長序號姓名職務參加人員簽字備2、注18喬東茂采購員19施 磊材料員20李勛才材料員21田致永安全員22羅玉峰小車司機23趙東攤鋪機操作手24史立冬攤鋪機操作手25于洪久振動壓路機操作手26張杰振動壓路機操作手27張震振動壓路機操作手28王強膠輪壓路機操作手29李軍膠輪壓路機操作手30黃濤水車司機31李福水車司機32邵建軍拌合站操作手33王志明拌合站操作手34王玉波裝載機操作手35趙立偉裝載機操作手36王文亮裝載機操作手37楊春連隊負責人38王貴軍連隊負責人底基層技術交底為了加強我項目的技術管理,提高施工技術水平,確保工程質量,提供優良工程,達到業主滿意,特此進行施工技術總交底:一、工程概況齊白公路齊齊哈爾至泰來(省界)段公路3、是齊白公路在黑龍江省境內部分,該段公路自北向南貫穿齊齊哈爾的南部地區,向南接吉林省西部地區,向北延伸至齊齊哈爾腹地,向西與內蒙古自治區相通,是我國東北部和黑龍江省西部地區的主要經濟干線。也是我省西部地區與南部各省連接的一條運輸大通道。齊白公路齊齊哈爾至大興段起點位于綏滿公路K772+815處,利用綏滿公路1.679Km,經果園村西、查罕諾西、跨越六支干渠后,又經哈拉瑪西,小三家子、水師東,并兩次跨越六支干渠,在崔門南湖跨越河溝,又經三岱屯東,至紅旗營西北角,在濱州鐵路分岔前跨越,經頭站、三間房編組站東至湯池東跨八一幸福運河,經九菜溝西至大興林場的本段公路終點,與齊白公路大興至艾倫梭口段公路起點4、相接,路線全長58.664Km。XX股份有限公司承建齊白公路齊齊哈爾至泰來段D2合同段,里程樁號為K22+000-K47+400,全長25.4km。(一)主要技術標準序 號指標名稱單 位技 術 標 準1計算行車速度Km/h1002路基寬度M24.53行車道寬度M3.7544土路肩寬度M0.7525硬路肩寬度M2.5026路緣帶寬度M0.527中央分隔帶M2.08最大直線長度M58199最小平曲線半徑M600010最大縱坡%2.8211豎曲線 最小半徑凸型M1100012凹型M1000013車輛荷載標準雙輪組單軸軸載100KN(二)主要工程量:細目號細目名稱單位單價工程量304-1水泥穩定土底基5、層-i5%水泥穩定(砂礫70%+碎石30%)180mm(分離、連接線)m226.3317420.00 -j5%水泥穩定(砂礫70%+碎石30%)200mm(互通、分離、連接線)m230.5831901.00 -k5%水泥穩定(砂礫70%+碎石30%)300mm(互通)m244.416015.00 二、工期控制 (一)工期控制底基層:2010年4月20日- -2010年5月1日(二)施工準備2010年4月1日前完成原材料進場、基礎試驗、測量的準備及施工的機械設備進場、調試等準備工作。(三)分項工程施工計劃底基層:計劃2010年4月20日2010年5月1日完成昂昂溪互通區、昂昂溪連接線、分離立交橋6、的路面底基層14321m3,有效施工天數9天,平均日進度1591m3。三、施工方案結合本合同段2010年的工程特點,及齊泰指揮部2010年總體工期要求,制定施工如下方案:2010年4月20日2010年5月14日流水進行底基層施工。2010年我標段拌合站的底基層、采用一座500t/h型水泥穩定土拌合站。具體施工段落劃分及安排如下:底基層:計劃2010年4月20日2010年4月22日完成K24+420、K28+190.18、K38+859三座分離立交橋引道的底基層施工,結構形式為18cm厚 5%水泥穩定(砂礫70%+碎石30%) 17420m2/3136m3/7213t,拌和站產量為350t/h,7、日產量4200t,有效施工天數2天,平均日進度1568m3/3607t。計劃2010年4月23日2010年4月27日完成昂昂溪互通區底基層施工,昂昂溪互通區底基層為兩種結構形式,分別為:30cm厚 5%水泥穩定(砂礫70%+碎石30%) 16015m2/4805m3; 20cm厚 5%水泥穩定(砂礫70%+碎石30%) 6129m2/1226m3, 合計工程量為:6031 m3/13871t,拌和站產量為350t/h,日產量4200t,有效施工天數4天,平均日進度1508m3/3468t。計劃2010年4月28日2010年5月1日完成昂昂溪連接線的底基層施工,結構形式為20cm厚 5%水泥穩定8、(砂礫70%+碎石30%) 25772m2/5154m3/11854t,拌和站產量為350t/h,日產量4200t,有效施工天數3天,平均日進度1718m3/3951t。四、主要工程項目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底基層施工1、施工準備(1)施工現場準備:導線點復測,中線恢復,作業面準備(2)材料準備:包括砂礫、礫石、水泥等。(3)設備準備: 包括拌合站、運輸車、壓實設備、攤鋪機等。(4)技術準備:包括混合料組成設計、標準密實度及最佳含水量、技術交底等。2、試驗段施工(1)在大面積規范化施工前先完成200米試驗段施工,總結相關施工數據后,再進行全線大面積規范施工。(2)通過試驗段施工解決如下幾個問題a.9、混合料配比控制方法,混合料的含水量應如何控制。b.攤鋪方法、攤鋪速度及松鋪系數。c.碾壓程序、速度和遍數。d.拌合、運輸、攤鋪、碾壓等各個環節的協調與配合。3、施工放樣 (1)根據設計,在路基左右及中間掛三條線進行控制,對高程準確復核,以控制厚度和橫向路拱。(2)放樣要求兩條線順直,線要拉緊,真正有效的控制施工。4、混合料拌合(1)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在拌合前由試驗室測定各材料的含水量,控制含水量。(2)拌合前由檢測人員對下料倉流速進行監控。(3)拌合現場由檢測人員對水泥劑量、混合料級配及含水量進行控制,根據天氣情況及材料的變化,由試驗室調整混合料的施工含水量,拌合的混合料在3小時內應攤鋪完畢10、。5、混合料運輸(1)我們采用大噸位運輸車(15T)運輸,保證攤鋪機攤鋪連續攤鋪,最大限度減少停機次數。(2)運輸車備帶苫布,防止雨淋和混合料中水分的蒸發。6、混合料攤鋪(1)采用攤鋪機攤鋪,一起碾壓,一次成型。(2)在攤鋪前首先將下承層表面灑水濕潤,防止因下承層表面干燥而吸收混合料中的水分。(3)攤鋪機必須保持均勻攤鋪,無特殊情況不隨意改變攤鋪速度。(4)攤鋪過后設專人進行局部修整,清除局部離析及翻漿部分并且用細料對骨料集中部位精心找補。(5)攤鋪機前后各設一名測量技術員,前面負責測量放樣,后面負責復核攤鋪后的標高,并將鋪筑材料松方系數的變化及時上報。7、碾壓整形后,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11、大于最佳含水量,用振動壓路機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在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后輪壓完路面全寬時,既為一遍。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應使表面無明顯輪跡。碾壓時設專人清除因碾壓而產生的擁包,并設專人負責集料離析部位的處理。碾壓過程中,對表面蒸發較快的路段要補灑水。8、接頭處理:橫向接頭處一律為垂直銜接,用3m直尺進行檢驗,碾壓完成后掛線切除,直至清除至標準斷面。9、檢測(1)碾壓完成后立即檢測壓實度,對壓實度不合格的段落及時補壓直至壓實度合格為止。(2)在攤鋪機后面設專人12、用3m直尺進行平整度的檢測,在碾壓之前完成平整度超標部位的修復。(3)各項技術指標的測試在3小時內完成,先進行外觀檢測:外觀應無輪跡無翻漿,表面均勻無離析現象,邊沿整齊,接頭處理平順。10、養生及交通管制:碾壓結束后,采用土工布覆蓋養生,養生期不少于7天。在碾壓完成后6小時內,灑水車應從側面用噴槍灑水,不能在上面行駛。在施工現場設交通警示標志,禁止一切社會車輛通行。對養生區及非養生區設立標識牌,在養生區設立禁行及繞行標志。11、雨季施工中應特別注意的問題和預防措施:在進行雨季施工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1)積極和當地氣象部門聯系,掌握當地氣象的中短期天氣預報動向,安排好雨季施工。(2)對細集13、料,以及采取搭設防雨棚或覆蓋措施,對攤鋪機和運料車輛均配備防雨篷布,在必要時使用。(3)加強施工現場和拌和場的通訊聯絡,由施工現場調度拌和場生產。(4)根據當地氣候變化情況,合理調整施工計劃。(5)規劃拌和場,設置場地的排水系統,做好路面施工現場及便道的排水工作,保證雨停即可施工。底基層施工工藝框圖恢復中線、施工放樣培 路 肩碾壓整形切槽下承層清掃、灑水填料攤鋪、整平碾 壓 成 型壓實度檢測、幾何尺寸測量監 理 抽 檢初 期 養 護填報中間交工證書進行下道工序施工混合料拌和、運至工地松鋪厚度檢查配合比抽檢監理審批合 格不合格不合格五、重點及關鍵工程質量控制主要質量控制點是結構層壓實度。底基層壓14、實度的控制1、混合料含水量的控制混合料拌合過程中,控制好混合料的含水量,由檢測人員及時測定其含水量,含水量過大或過小時均要控制不得上路,必須含水量適宜時方可上路。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2、碾壓(1)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時進行碾壓,采用大噸位壓路機進行碾壓。直線和不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在設超高的平曲線段,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時,后輪應重疊1/2輪寬,后輪必須超過兩段的接縫處。碾壓一直進行到要求的密實度為止,按照試驗段施工總結的壓實變數進行碾壓,應使表面無明顯輪跡。碾壓速度,頭兩遍采用1.5-1.7km/h,為宜,以后用2.0-2.5km/h 。(2)碾壓時設專人清除因碾壓而產生的擁包,并設專人負責集料離析部位的處理。(3)碾壓過程中,對表面蒸發較快的路段要補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