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塔分解組立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556
2022-09-29
21頁
294KB
1、目 錄一、工程概況:1二、編制依據:1三、施工準備23.1材料準備23.2施工機械23.3技術資料43.3.1線路路徑長度43.3.2沿線地形分布、地震烈度和交通情況43.3.3氣象條件44、施工工序54.1內懸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立方案54.1.1 施工流程64.1.2直線塔組塔方法簡述64.1.3耐張塔分解組立方法簡述114.2內懸浮內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方案124.2.1施工流程124.2.2吊裝方法簡述13五、控制點14六、工藝質量標準及驗收級別166.1質量措施166.2驗收級別17七、安全技術措施17八、其他198.1立塔施工注意事項198.2強條措施19一、工程概況:本工程線路架空部分2、,導線釆用LGJ-120/25、LGJ-240/30,釆用單根地線。全線桿塔計108基。選用桿型原則:單回路、雙回路全線釆用鐵塔架設。全線新建桿塔數量列表如下:桿塔類別單回路直線鐵塔單回路直線鐵塔單回路直線鐵塔單回路轉角鐵塔單回路轉角鐵塔單回路轉角鐵塔桿塔型號7727727747747797710呼高212421241818數量21220584桿塔類別單回路轉 角鐵塔單回路轉 角鐵塔單回路轉 角鐵塔單回路轉 角鐵塔雙回路直 線鐵塔雙回路轉 角鐵塔桿塔型號77117712771377147787717呼高181818182118數量98111041桿塔類別雙回路轉 角鐵塔桿塔型號SDT呼高18數3、量5合計108基總計用鐵塔108基。二、編制依據:1. 66kV及以下架空電力線路設計規范(GB50061-2010)2. 架空送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技術規定(DL/T5154-2002)3. 架空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定(DL/T 5219-2005)4.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5. 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6. 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03)7.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架空電力線路部分,DL5009.2-2004)8. 35kV110kV架空輸電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33-909. 施工合同及有關技術說明三、施工準備3.1材料準備1) 4、器材部負責按供貨計劃對塔廠的供貨情況進行監督,保證塔材提前到位。2) 項目部應會同業主、監理工程師及塔材供貨方對到位的塔材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對缺件和退還品應及時補齊。3) 材料站對塔材的到貨及發放情況做好記錄,認真搜集整理各類材料的合格證和出廠證明,及時填寫材料跟蹤表。3.2施工機械組立鐵塔所用的各種工器具,應按相應的工器具配置表進行配置,其規格、數量、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1. 起重牽引機械:轉動裝置應靈活可靠,油路、電路應暢通,音響正常。機械的額定輸出力應能滿足施工牽引的要求。由機械操作者負責檢查工作。2. 起重滑車要求如下:1) 規格、數量應配套,滿足施工要求,不準以小代大。25、) 滑輪轉動靈活。3) 外觀檢查有下列缺陷時,不得使用:a. 吊鉤或吊環有變形或有裂紋。b. 滑輪邊緣破損或輪槽磨成溝痕足以損傷鋼絲繩。c. 輪軸彎曲、裂紋或嚴重磨損。3. 鋼絲繩:1) 對鋼繩進行外觀檢查,檢查其斷股、斷絲、銹蝕、磨損、外觀情況;2) 鋼絲繩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報廢,不準使用:a. 斷股。b. 斷絲根數達到下表數值。鋼絲繩報廢斷絲數 鋼 斷 絲 絲 繩 數安全系數鋼絲繩結構(GB110274)繩6(19),繩6(19)繩6(37)一個節距中的斷絲數交互捻同向捻交互捻同向捻71683015c. 鋼絲繩有銹蝕或磨損時,應按表1的報廢斷絲數再按表2折減后系數折減,并按折減后的斷絲數6、報廢。折減系數鋼絲表面磨損量或銹蝕量(%)10152025304040折減系數(%)85757060500d. 繩芯損壞或繩股擠出。e. 籠狀畸形,嚴重扭結或彎折。f. 壓扁嚴重。g. 受過火燒或電灼。3) 鋼絲繩端部用繩卡固定連接時,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主要受力一邊,不得正反交叉設置,繩卡間不應小于鋼繩子直徑的6倍,繩卡的數量應符合下表的規定。鋼絲繩直徑(mm)718192728373845繩卡數量(個)34564) 插接的環繩或繩套,其插接長度應大于鋼絲繩直徑的20倍,且不得小于300mm,新插接的鋼絲繩套應作125%允許負荷的抽樣試驗。5) 通過滑輪及卷筒的鋼絲繩不得有接頭。4. 抱桿:抱7、桿選用長12米的145鋼管或500斷面長15.5米的鋁合金抱桿。5. 拉鏈葫蘆:1)使用前應檢查吊鉤、鏈條、轉動裝置及制動的裝置。2)吊鉤、鏈輪或倒卡變形,以及鏈條磨損達直徑的15%者嚴禁使用。3)制動片嚴禁沾染油脂。4)起重輪不得打扭,并不得拆成單股使用。使用中如發生卡鏈,應將受力部位封固后,方可進行檢修。5)手拉鏈或板手的拉動方向與鏈輪槽方向一致,不得斜拉、硬扳,操作人員不得站在葫蘆正下方操作。6)不得超負荷使用,不得增人強拉,硬板。7)帶負荷停留較長時間或過夜時,應將手拉鏈或板手綁在超重鏈上,并采取保險措施。6. 棕繩:使用棕繩時應遵守下列規定:1)棕繩的允許使用拉力,不得大于0.98K8、N/cm2。用于捆綁或在潮濕狀態下使用,其允許拉力應減半。2)霉爛、腐蝕斷股或損傷者,不得使用。7. 安全工器具:每個施工人員,必須按照安規要求配置必要的安全保護用品和用具。并定期進行檢查。包括安全帶、安全帽、差速保護器等。每次使用前由使用者進行外觀檢查,有裂紋、腐蝕、損傷等缺陷的嚴禁使用。3.3技術資料 3.3.1線路路徑長度本工程線路路徑總長約為20. 027km。3.3.2沿線地形分布、地震烈度和交通情況本工程場址地貌以山地、丘陵和黃土塬為主,其中山地約占54.8%,丘陵占36%,平原占9.2%。場區場地多為梯田,山地,丘陵和黃土塬。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 18306-2001)9、的有關規定,該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值為0.1g。3.3.3氣象條件根據省院編制的送電線路設計用氣象分區初步意見,本地區最大設計風速為30m/s,本線路設計氣象條件組合如下表所示:氣象條件氣溫(c)風速(m/s)冰厚(mm)最高氣溫4000最低氣溫-1500覆冰情況-51015最大風速03010安裝情況0100外過電壓15100內過電壓15150年平均氣溫15004、施工工序本工程為單回路鐵塔主要是ZM型ZB型直線塔和JG型耐張塔。綜合考慮后,準備采用分解組立的方式進行,主要采用內懸浮外拉線抱桿組立方案,下面對各種方案分別加以簡要說明。當不能滿足現場布置要求時采用內懸浮內拉10、線抱桿組立方案。下面對各種方案分別加以簡要說明。4.1內懸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立方案在地形平坦、開闊,易于設置拉線塔位,采用長度為27m、斷面為650 mm650mm允許起吊重量為4t的內懸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立鐵塔。在地形受到限制,場地狹窄,無法設置拉線的塔位,采用內懸浮內拉線抱桿分解組立鐵塔均以5t機動絞磨提供動力,根據鐵塔具體情況選擇其中之一。4.1.1 施工流程豎立抱桿設置腰環、拉線組立塔腿提升抱桿調整腰環吊裝主材或塔片吊裝輔材高度夠否調整抱桿系統吊裝中橫擔安裝輔助系統吊裝端部橫擔拆除輔助系統拆除抱桿補充塔材、整塔撤場施工準備圖4-1 內懸浮外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施工流程否4.1.2直線塔組塔11、方法簡述鐵塔組立施工中直線塔塔分為主干、塔頭兩個主要部分,兩種塔型酒杯型結構比較復雜施工難度較大。施工中酒杯型鐵塔為主要施工方案。酒杯型鐵塔以主干部分可根據重量不同,采用整體吊裝和分片吊裝兩種方式,以不超出最大起吊重量為基本原則。27m抱桿起吊動力系統配用用1-1滑輪組。酒杯型塔塔頭部分,分為上下曲臂組合、中間橫擔、邊導線橫擔和地線支架組合幾部分分別吊裝,根據中間橫擔重量不同,可采用整體吊裝和分片吊裝兩種方式,根據邊導線橫擔和地線支架組合重量不同,可采用整體吊裝和分段吊裝兩種方式。由于酒杯塔中導線橫擔較長采用多點吊裝,導線邊橫擔距離塔中心較遠,兩種組塔方式均需在中橫擔端部上平面設置輔助人字抱桿12、吊裝酒杯塔邊導線橫擔。當橫擔較重超出吊重要求時,必須拆除一部分小材。4.1.2.1牽引設備布置a) 牽引設備選用5t機動絞磨。其與地錨的連接采用19.5地錨繩套及U型環固定,位置應選在距塔中心1.2倍塔高的地方,且能通視塔位及指揮員。b) 絞磨地錨采用1.2m的鐵板地錨,埋深1.8m;轉向地錨采用1.4m的鐵板地錨,埋深2m。馬道與地面夾角不應大于45。c) 起吊滑車:采用5t環式單輪滑車。地滑車:采用兩個5t單輪環式滑車,固定在鐵塔下的地錨上。5t地滑車主要是改變牽引繩方向,將垂直方向的牽引繩水平引向塔外。4.1.2.2拉線系統布置a) 拉線系統一般采取“X”型布置。拉線繩采用15鋼絲繩,拉13、線對地夾角不大于45,其長度按現場地形相應加長。b) 當拉線需要放長時,鋼絲繩通過緩松器,在施工指揮的統一口令下慢慢回松,回松時注意鋼絲繩在緩松器上不要重疊。當需要向回收緊鋼絲繩時,利用拉鏈葫蘆向回收緊,同時將收回的鋼絲繩通過緩松器向回盤,當停止收緊時,回松拉鏈葫蘆讓緩松器受力。15拉線線路方向抱桿5t臨時地錨圖4-2 拉線系統布置圖4.1.2.3承托系統布置承托系統由承托繩、6.5噸U型環、塔身固定裝置等組成。承托繩由一根19.5鋼絲繩一端連于抱桿根部承托繩掛環,另一端連接于塔身主材節點。每付抱桿配4根承托繩。承托繩與鐵塔的連接要選在有水平材和大斜材與主材的連接部位。單根承托繩對抱桿軸線的夾14、角控制在30左右,最大不得大于45。4.1.2.4地錨的選用及布置a) 外拉線地錨選用3001200鋼板地錨,埋深1.8m。b) 地錨坑應按鋼絲繩實際角度留出相應馬道。c) 地錨套的選用:地錨套為19.5鋼絲繩,地錨繩套的長度應為:埋深1.414+0.3m=3.1m。4.1.2.5鐵塔的吊裝1)吊裝塔身吊裝具體操作步驟為:啟動絞磨使一側塔片緩慢上升,調整控制繩,使塔片稍高于已組立塔身(以不相碰為原則),控制繩應隨塔片上升緩慢放松。當塔片提升至較低一側能就位安裝時,即停止牽引,調整接頭位置,用尖板手插入連接處的一對孔,在其它孔中安裝一個螺栓,然后回松絞磨,使另一接頭靠近安裝位置,用尖板手對孔,穿15、入螺栓,然后將兩接頭處所有螺栓全部上好并緊固,并將該塔片兩側最下一根大斜材連接上,固定好已組塔片,即可回松絞磨。將起吊索具回拽至地面,作為起吊反側的平衡繩,另一側與被吊塔片相連,按上述方法吊裝另一片就位,就位后自下而上連接側面斜材和水平材,并在提升抱桿前將所有螺栓擰緊。塔身吊裝布置見下圖圖4-3塔身吊裝示意圖2)酒杯塔曲臂吊裝a) 使抱桿高度滿足吊裝下曲臂的要求。起吊前應調整抱桿使其向起吊側傾斜,抱桿頂部定滑輪盡可能位于被吊件就位后的垂直上方。b) 根據抱桿的承載能力及上下曲臂的重量,確定上下曲臂分別進行吊裝。c) 曲臂地面組裝應在鐵塔橫線路方向靠近塔身處,以減小起吊繩與抱桿的夾角。d) 在不16、影響結構的前提下,盡量拆除部分輔材,以減輕起吊重量。e) 上、下曲臂均采用4點吊裝。f) 吊裝上曲臂時,抱桿承托繩應固定在塔身平口處,以保證抱桿高度能滿足吊裝上曲臂的要求。g) 待兩側曲臂安裝好且緊固螺栓后,在曲臂上口前后側加鋼絲繩和雙鉤緊線器調節收緊,測量上曲臂上口螺栓孔距離,并確認其與橫擔相應螺栓孔距離相一致。h) 上、下曲臂吊裝布置見下圖圖4-4直線塔曲臂吊裝示意圖3)酒杯塔橫擔及地線支架吊裝a) 根據抱桿承載能力、橫擔重量,采取如下吊裝方案:中橫擔分前后兩片分次吊裝,兩側邊橫擔和地線支架采取整體吊裝。吊裝中橫擔時,上下平面輔材盡量少帶,以減滿足抱桿起吊重量的要求。b) 由于酒杯塔橫擔太17、長,導線邊橫擔利用輔助人字抱桿進行吊裝。輔助人字抱桿采用專用卡具與鐵塔主材連接,以保護塔材不受損傷。c) 中橫擔分片吊裝時,應對橫擔進行補強;d) 地線支架與導線邊橫擔組裝在一起,用人字抱桿進行吊裝。e) 具體安裝步驟: 導線中橫擔在順線路方向組裝,利用抱桿將兩片中橫擔分別吊裝到位。將中橫擔與上曲臂連接螺栓緊固好后,提升抱桿。抱桿承托繩掛在橫擔與上曲臂連接處的預留空或塔材上。利用內懸浮抱桿將輔助人字抱桿提升到橫擔上平面,并固定在中橫擔端部主材上。調整人字抱桿的傾斜角度并收緊調節滑輪組。將待起吊邊橫擔對側的起吊滑車組固定在導線中橫擔的端部并收緊,以平衡起吊側受力。在人字抱桿的頂部另外安裝一套起吊18、滑輪組,用來吊裝導線邊橫擔和地線支架。一側邊橫擔和地線支架吊裝完成后,將人字抱桿移到另外一側,原調節滑輪組固定在導線中橫擔與上曲臂結合處,作為平衡滑車組。原平衡滑車組改為調節滑車組,調整好人字抱桿的角度,將另一側的邊橫擔和地線支架吊裝完成。橫擔及地線支架吊裝布置見下圖:中橫擔吊裝示意圖承托繩塔身下曲臂 上曲臂中橫擔10吊帶抱桿抱桿拉線承托繩抱桿平衡滑車組調節滑車組邊橫擔起吊滑車組人字抱桿承托繩平衡滑車組邊橫擔地線支架調節滑車組人字抱桿起吊滑車組邊橫擔邊橫擔及地線支架吊裝示意圖地線支架圖4-5直線塔橫擔吊裝示意圖4.1.3耐張塔分解組立方法簡述4.1.3.1轉角塔地線支架吊裝a) 轉角塔地線支架19、采取整體吊裝。b) 當地線支架提升到就位高度以上時,先將地線支架上平面主材順線路方向各穿入一個螺栓,使地線支架能夠沿橫線路方向轉動。c) 回松起吊滑輪組,同時用上控制繩配合,使地線支架緩慢下落,將地線支架下平面主材就位。d) 地線支架吊裝布置見下圖:圖4-6轉角塔地線支架示意圖4.1.3.2轉角塔橫擔吊裝a) 地線支架吊裝完后,利用抱桿將地線支架補強b) 在地線支架上各安裝一套起吊滑車組,利用地線支架吊裝導線橫擔。c) 橫擔吊裝布置見下圖:圖4-7轉角塔導線橫擔吊裝示意圖4.2內懸浮內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方案4.2.1施工流程豎立抱桿設置腰環、拉線組立塔腿提升抱桿調整腰環吊裝主材或塔片吊裝輔材高度20、夠否調整抱桿系統吊裝橫擔拆除抱桿補材、緊固螺栓撤場施工準備圖4-9內懸浮內拉線抱桿分解組塔施工流程否4.2.2吊裝方法簡述當塔位附近存在障礙物無法使用外拉線時采取內懸浮內拉線抱桿分解組塔。該方案承托繩仍然固定在鐵塔主材的節點上,四根承托繩應等長,承托繩與塔身的固定宜通過事先安裝在塔材上的施工板(孔)聯接, 兩對角線承托繩間的夾角應不大于90;承托繩宜采用裝配式,可以接長或縮短,受力后抱桿應居中。抱桿拉線固定在已組立好的塔段上部。抱桿有效高度不得超過二分之一。4.2.2.1塔身吊裝1) 根據具體情況,優先選擇起吊的構件的重量,必要時采用單材起吊。吊裝兩側的塔身應減少抱桿承受的不平衡彎矩。2) 吊21、裝作業時,當拉線與被吊構件有干涉時,應預先采取避讓措施,不應在吊裝中調整落地拉線。3) 兩側塔片安裝就位后,起吊塔體另兩側面的斜材和水平材。待塔體四側斜材及水平材安裝完畢且螺栓緊固后方可松解起吊索具。4.2.2.2橫擔吊裝吊裝橫擔時,應根據抱桿承載能力和場地平整情況,橫擔部分可采用分段或分片吊裝方式。采用分段吊裝時,直線塔上橫擔和地擔分別吊裝,中、下橫擔利用抱桿補強上橫擔吊裝。吊裝前,緊固好上橫擔,調整好輔助抱桿的傾斜角度。五、控制點作業項目危險點防范類型預控措施現場布置及起吊地錨埋深不夠或夯得不實,不設馬道物體打擊起重傷害工作票上應注明坑深尺寸,地錨埋設前,派專人測尺檢查,深度足夠,挖好馬道22、,回填夯實后,負責人檢查后在工作票上簽字確認。工器具以小代大或使用有缺陷的工器具物體打擊起重傷害高處墜落嚴格按作業指導書要求配制,對主要施工工器具應符合技術檢驗標準,并附有許用荷載標志,使用前必須進行外觀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并不得以小代大。在起吊物垂直下方停留或通過起重傷害加強現場監督,起吊物垂直下方嚴禁逗留和通行。未經技術人員同意,班組擅自更改作業方案起重傷害高處墜落等嚴禁擅自更改作業方案,若更改須經原編審人員同意。因地形所限,起吊、組裝同時進行,以致組裝人員暴露在起吊物下方起重傷害合理按排工作程序,盡量避免上下交叉作業。努力做到起吊、組裝依次進行,吊物正下方無人作業。組立或整修桿塔時,23、隨意拆除受力構件起重傷害高處墜落拆除受力構件必須事先采取補強措施,嚴格監護,必要時應編制相應的作業指導書。分解組立鐵塔超重吊裝。起重傷害施工前仔細核對施工圖紙的吊段參數(塔型、段別組合、段重),嚴格控制單吊重量。吊段上斜材未固定好(活鐵)。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起吊前,將所有可能影響就位安裝的“活鐵”固定好。各種起重工器具有缺陷起重傷害定期進行檢測、試驗和檢查,確保現場所有工器具合格有效。抱桿外拉線線間或對地角度過大起重傷害組塔前,應根據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分拉線坑,各拉線間以拉線及對地角度要符合措施要求,技術員或安全員負責檢查。鋼絲繩端部用繩卡連接錯誤起重傷害鋼絲繩端部用繩卡固定連接時,繩卡壓板應在鋼24、絲繩主要受力的一邊,且繩卡不得正反交叉設置;繩卡間距不應小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繩卡數量應符合規定。整立桿塔用人字抱桿,一側抱桿腳下陷起重傷害人字抱桿根部應水平,采取防滑、防陷安全措施。抱桿外拉線地鉆群的雙鉤未收緊,地鉆前未加擋木起重傷害組立鐵塔現場應按照施工作業指導書的要求布置,連接地鉆群的雙鉤規格應符合要求并收緊。地鉆前應加設擋木。組立桿塔時,隨意拆除臨時拉線,或不按規定使用拉線起重傷害高處墜落永久拉線未全部安裝完畢,不得拆除臨時拉線。組立桿塔時,永久拉線未全部安裝完畢,不得登塔拆除吊點。臨時拉線單桿不得少于4根,雙桿不得少于6根。調整桿塔傾斜或彎曲時,應根據需要增設臨時拉線;桿塔上有人時,25、不得調整臨時拉線。交叉作業物體打擊應避免交叉作業,無法避免時,塔上塔下作業應統一指揮,相互協調。地面人員應避開塔上人員的垂直下方。地面組裝人力搬運、組裝塔材物體打擊1、 搬運塔材遇山路、彎道、雨雪天氣等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人力抬運時,應綁扎牢靠,兩人應同肩、同起、同落。在成堆的角鋼中選材時,隨意搬動,強行抽拉物體打擊在成堆的角鋼中選材時,應由上往下搬動,不得強行抽拉。分料時應按規格、型號分類放置。塔材組裝時,用手指找孔其他傷害塔材組裝連鐵時,應用尖頭扳手找孔,如孔距相差較大,應對照圖紙核對件號,不得強行敲擊螺栓。任何情況下禁止用手指找正。鐵塔未接地觸電鐵塔塔腿段組裝完畢后,應立即安裝鐵塔接地26、,接地電阻要符合設計要求。高處作業高處作業人員不符合作業要求高處墜落凡參加高處作業的人員,應每年進行一次體格檢查。患有禁忌癥的人員不得參加高處作業。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經過相關教育培訓并經考試合格。高處作業著裝不符合要求高處墜落高處作業人員應衣著靈便,穿軟底鞋。高處作業不正確使用安全帶高處墜落塔上、地面設安全監護人,及時提醒、監督其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繩)。安全帶(繩)必須拴在牢固的構件上,并不得低掛高用。施工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安全帶(繩)是否拴牢。高處作業人員隨意向地面拋扔工器具、物料等物體打擊高處作業所用的工具和材料應放在工具袋內或用繩索綁牢;上下傳遞物件應用繩索吊送,嚴禁27、拋擲。高處作業轉移位置的過程中失去保護高處墜落高處作業人員在轉移作業位置時不得失去保護,手扶的構件必須牢固。作業人員上下鐵塔應沿腳釘或爬梯攀登。在間隔大的部位轉移作業位置時,應增設臨時扶手,不得沿單根構件上爬或下滑。攀登無爬梯或無腳釘的鋼筋混凝土電桿必須使用登桿工具。多人上下同一桿塔時應逐個進行。嚴禁利用繩索或拉線上下桿塔或順桿下滑。在霜凍、雨雪后進行高處作業,應采取防滑措施。隨身背帶鐵塔缺件等器材上塔或在塔上移動。高處墜落物體打擊高處作業人員上下傳遞物件或移送物件時應用繩索吊送,嚴禁作業人員帶重物上塔,塔上移動不得失去保護。高塔作業(80m以上)未采取垂直、水平保護措施。高處墜落應從設計開始28、增設防護措施,高塔作業應增設水平移動保護繩,垂直移動應使用安全自鎖器等防墜裝置。六、工藝質量標準及驗收級別6.1質量措施檢查鋼材質量應符合碳素結構鋼(GB700-88)及低合金高強度結構鋼(GB/T1591-94)的有關要求;螺栓、螺母、扣緊螺母應符合六角頭螺栓C級(GB/T5780-2000)、型六角螺母(GB/T6170-2000)、扣緊螺母(GB805-88)的規定。所有構件均須熱鍍鋅。檢查各部件是否合格,齊全與設計圖是否符合,各節點部位接縫是否緊密,工藝是否美觀。用經緯儀檢查直線塔塔身傾斜:2.4(一般塔),1.2(特高塔)耐張轉角塔傾斜:向受力反方向傾斜(不許向受力方向傾斜)2.4主29、材彎曲(各節點間弦線檢測):不超過1/800。螺栓質量檢查螺栓安裝是否符合設計圖紙要求、螺桿或螺母有無螺紋滑牙或螺母棱角廢損現象。螺栓穿入方向必須符合規范及工程要求,個別螺栓不易安裝時,穿入方向允許變更處理。螺母擰緊后單母者應露出二扣,雙母者可以相平,螺桿與物件垂直,螺母平面與結構平面應貼緊不能有空隙。螺栓必須加墊者,每端不宜超過兩個墊圈。本工程螺栓緊固扭矩按照4.8級螺栓要求扭矩控制。自立式鐵塔組立質量按下表逐基進行檢查評定序號檢查(檢驗)項目性質評級標準(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部件規格、數量關鍵符合設計要求核對圖紙2節點間主材彎曲關鍵1/800弦線、尺量3轉角塔向受力反方向側傾斜關鍵20以下30、3;20405經緯儀檢查4直線塔結構傾斜重要2.4(一般塔)、1.2(高塔)經緯儀檢查5螺栓與構件面接觸及出扣情況重要緊密一致觀察6螺栓防松重要無遺漏觀察7螺栓防盜重要無遺漏觀察8腳釘重要齊全緊固觀察9螺栓緊固一般97%扭矩板手檢查10螺栓穿向一般符合要求,一致美觀觀察11保護帽外觀平整美觀觀察6.2驗收級別1) 優良級。單位工程中分部工程100% 合格,并有80% 達到優良級標準,且單位工程中總的檢查 (檢驗) 項目優良數達到該單位工程中檢查 (檢驗) 項目總數的80% 及以上者。2) 合格級。單位工程中分部工程 100% 達到合格級標準者 。3) 不合格級。單位工程中有一個及以上單元工程未31、達到合格級標準者 。不合格項目處理及處理合格后的質量評定:a、凡不合格 的工程項 目在竣工驗收前一經發現 即 自行處理者,仍按本標準規定參加評定。b、 凡關鍵項目、重要項目在竣工驗收中發現有不合格工程項目者,一次修復達優良者仍可評為優良級,否則不得評為優良級。c、 凡不合格項目,經設計者研究同意且業主認可,可降低要求或加固處理者仍可準予合格,但該項目不得評為優良級。d、 凡經有關方面共同鑒定,確定非施工原因造成的質量缺陷,若經修改設計或更換不合格設備、材料后,仍可參加正常評級。4) 工程優良率及一次驗收合格率為工程質量評定的依據,其計算公式如下:優良率= 達到優良級檢查 (檢驗) 項目數/全部32、檢查 (檢驗)項目數一次驗收合格率=一次驗收合格的檢查 (檢驗) 項目數/全部檢查 (檢驗) 項七、安全技術措施1) 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組塔施工的各個程序上,嚴格執行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架空線路部分)(DL5009.2-004)。2) 嚴格執行上級及項目部有關安全管理制度和文件。落實安全崗位責任制,加強安全教育,強化安全管理工作。認真執行簽證施工制度,確保本工程安全目標的實現。3) 離地2米以上作業為高空作業。參加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符合安全規程要求,按安全規定著裝,系好安全帶,塔上、塔下工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工作前嚴禁飲酒。4) 塔上作業必須設置安全監護人,上下傳遞工具、材33、料必須用小繩,預防高空落物。5) 施工現場嚴格按照安全文明施工部署要求,設置明顯的警戒線、安全標識和安全警告標識,非工作人員不得逗留。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和文明施工的各項措施。6) 每天施工前宣讀安全工作命令票,堅持班前講話和班后總結。工作負責人檢查現場平面布置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工作人員按分工檢查各自范圍內的工器具并作好檢查記錄,對于抱桿等重要組塔工器具需經安全員和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簽證后方可起立。7) 檢查塔身補強、吊裝塔段的補強措施應完整、可靠、符合規定,并結合現場實際采取措施,吊裝塔材離地前進行震動試驗。8) 起吊時拉線和承托繩的固定點,升抱桿時腰環固定位置為關鍵部位,應34、列為檢查的重點。9) 現場工作指揮人在起吊過程中,應重點檢查控制繩的工作狀況,及時調整控制大繩,保持起吊塔材不與塔身相碰即可,避免抱桿下壓力過大,出現意外情況。10) 嚴格按規定的吊重和夾角使用抱桿,不得超負荷使用。起吊重量以設計施工圖為準。11) 抱桿在使用前、后都要進行安全檢查,如發現組裝損傷或安裝錯誤,應及時解決。抱桿在運輸和施工過程中,必須認真加以保護。12) 塔高超過30米,塔上和塔下采用對講機進行聯系。13) 作業指導書中提到的各項施工要求,應嚴格執行,特別是安全保險繩套、各系統繩索、滑車、地錨等。14) 地錨的埋設應專人負責,必須經安全員檢查合格后方可埋設;對于軟弱地質的地錨埋設35、,必須采取加固措施:15) 臨近帶電線路附近進行組塔作業時,項目部應制定專項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經審批后,向全體施工人員交底。16) 鐵塔組好后應將接地可靠連接,防止雷擊。17) 有雷雨、濃霧、六級及以上大風等惡劣天氣時,禁止高處作業。18) 施工現場的布置必須符合公司的環境安全健康施工管理措施和項目部安全文明施工部署的要求,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19) 施工工器具的檢查20) 抱桿的檢查:抱桿整體彎曲超過桿長的1/600,局部彎曲嚴重、磕癟變形、表面嚴重腐蝕、裂紋或脫焊。21) 鋼絲繩(套)有下例情況之一者應報廢或截除a) 鋼絲繩在一個節距內的斷絲數達到規定值時;b) 鋼絲繩有銹蝕或磨損時,其斷36、絲數應按正常情況下六折報費;c) 繩芯損壞或繩股擠出;d) 籠狀崎形、嚴重扭結或彎折;e) 壓扁嚴重;f) 受過火燒或電灼。22) 插接的環繩或繩套,其插接長度應不小于鋼絲繩直徑的15倍,且不得小于300mm,新插的鋼絲套應作125%允許負荷的抽樣試驗。23) 棕繩用于捆綁或在潮濕狀態下使用時應按允許拉力減半計算,霉爛、腐蝕、斷股或損傷者不得使用。24) 滑車的吊鉤或吊環變形、輪沿破損或嚴重磨損、軸承變形、軸瓦磨損以及滑輪轉動不靈活者均不得使用。八、其他8.1立塔施工注意事項1. 所有桿塔導地線掛線點螺栓均為雙帽。2. 本工程所有鐵塔構件、螺栓(包括防盜螺栓、防松扣緊螺母)、腳釘、墊圈、墊片等37、均為熱浸鍍鋅,對塔材在運輸及施工中擦傷部位應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3. 立塔之前應對基礎的型號、根開、對角線、相對高差、轉角塔角度及預偏值數據進行仔細校核。確認與施工圖和有關設計變更內容無誤后方可開始組立鐵塔。鐵塔組立前還應仔細核對鐵塔接腿構件編號是否同設計圖紙相符合,以免出現錯誤。4. 所有鐵塔在塔腿組立后,為防止雷擊,應及時安裝接地裝置,接地線要緊貼塔腳及基礎面引下,地腳螺栓基礎應緊貼保護帽引下,不得打入保護帽內,但引下線彎曲角度不應過大,以免破壞引下線鍍鋅層。接地線應作到連接可靠、工藝美觀。8.2強條措施1) 桿塔組立必須有完整的施工技術設計。組立過程中,應采取不導致部件變形或損壞的措施。38、2) 桿塔連接螺栓應逐個緊固,4.8級螺栓的扭緊力矩不應小于表6.1.6的規定。4.8級以上的螺栓扭矩標準值由設計規定,若設計無規定時,宜按4.8級螺栓的扭緊力矩標準執行。表1 螺栓緊固扭矩標準螺栓規格扭矩值N.mM1680M20100M24250螺桿與螺母的螺紋有滑牙或螺母的棱角磨損以致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須更換。3) 桿塔組立及架線后,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 桿塔組立的允許偏差偏差項目電壓等級110kV直線桿塔結構傾斜3直線桿塔結構中心與中心樁間橫線方向位移mm50轉角塔桿結構中心與中心樁間橫、順線路方向位移50注:直線桿塔結構傾斜不含套接式鋼管電桿。4) 鐵塔基礎符合下列規定時始可組立鐵塔: 經中間檢查驗收合格。 分解組立鐵塔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70%。整體立塔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當立塔操作采取有效防止基礎承受水平推力的措施時,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允許不低于設計強度的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