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酒店工程砌體工程施工技術交底(17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616
2022-09-29
17頁
5.84MB
1、技術交底記錄表C2-1編 號工程名稱國際大酒店工程交底日期年 月 日施工單位集團有限公司分項工程名稱1#砌體工程 交底提要施工準備、操作工藝、質量標準交底內容:1.施工準備1.1砌筑放線準備 (1). 控制軸線的測設a) 每層根據施工現場提供的基準控制點和結構施工預留的洞口,使用經緯儀對各樓層預留的基準點和軸線位置校核合格后,進行樓層內的細部控制線的引測。b) 特別是砌筑外墻時,應保證上下樓層通線,使整個外墻面在同一豎平面內。(2). 樓層內各位置線的引測a) 依據建筑圖和室內精裝飾圖中的尺寸要求,自控制軸線引測出隔墻等位置控制線,門窗洞口、水電設備預留洞口的位置線,并經復核無誤后用紅色油漆在2、留洞等位置斜對角描出三角控制標志,以防破壞。 (3). 高程控制線引測 a) 依據結構施工時留設的標高控制點,并校核合格后,采用50米鋼卷尺豎向傳遞,每層必須經交圈閉合檢查,誤差不超過3mm.交圈利用水準儀測放出50cm線,作為各樓層的標高控制線。(4). 墻體砌塊放線a) 按砌塊每皮高度制作皮數桿,并立于墻的兩端,兩相對皮數桿之間拉準線在砌筑位置放出墻身邊線。b) 放線必須準確及時,施工人員自檢合格后及時報驗,待項目經理部及監理驗收合格后方可開始砌筑。1.2 技術準備(1). 認真熟悉圖紙、圖紙會審記錄及設計變更,仔細核對平面各細部尺寸,圖紙之間如有矛盾,請及時向設計方反饋。(2). 拉結筋3、植筋的試驗報告等在分部分項工程開工前要及時報監理(業主)批準后,方可開始施工。(3). 砌筑前必須清掃樓地面。1.3 材料準備(1). 水泥:宜使用P.C 32.5復合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水泥應按品種、強度等級、出廠日期分別堆放,并保持干燥。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 磚及砌塊:在砌筑前2天對砌塊灑水適當潤濕,要求水滲入砌塊表面8-10mm。相對含水率控制在40%50%砌塊在現場分規格分等級堆放,堆垛上設立標志牌,標志牌注明砌塊廠家、類型、規格、使用部位等,堆放高度2.0m,堆垛之間保持適當的通道。運輸、裝卸過程中, 應防止雨淋,嚴禁拋擲和傾倒。水平運輸采用手推車。(3). 砂:4、采用中砂,要求級配良好。砂的含泥量不應超過5%。(4). 水:采用不含有害物質的潔凈水。嚴禁使用污水攪拌。 1.4 運輸及施工機具準備(1). 砌筑材料的垂直運輸采用施工電梯和塔吊。(2). 主要機具:攪拌機1臺、手推車、磅秤、磚籠、膠皮管、篩子、大鏟、瓦刀、扁子、托線板、線墜、小白線、卷尺、鐵水平尺、皮數桿、小水桶、掃帚等。1.5 人員準備木工5名、瓦工30名、普工10名1.6 樣板制砌體工程在正式施工之前,應在施工現場選擇有代表性的部位砌筑樣板,以確定質量標準和要求。1.7 構造要求(1). 過梁:a) 填充墻內門窗洞口頂無梁處,均設鋼筋混凝土過梁,詳見下表。b) 若洞口緊靠砼柱、墻邊時或5、砼柱、墻邊填充墻長度小于過梁的支撐長度時,應先在柱內預留過梁縱筋,再現澆過梁。c) 當門窗洞頂至樓層梁底的距離h(過梁高度)+150mm而無法另設過梁時,洞頂過梁與樓面梁同時澆筑,做法見圖2-2。d) 構造柱、過梁、填充墻中混凝土帶等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0(2). 拉墻筋: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應與框架柱或構造柱拉結,拉結鋼筋26,設置于水平灰縫內,豎向間距600mm,伸入墻內500mm。(化學植筋深度不得少于100mm,錨固力不得小于6KN,在填充墻砌體砌筑前,拉墻筋需經試拉合格檢測)(3). 構造柱:a) 墻長大于5米或層高2倍時每隔3米設置構造柱;b) 砌體墻端部無約束或洞口寬度大于2米時必6、須增設構造柱。c) 預留的不大于2米的門窗洞口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做法見圖2-3。注意:對門窗洞口寬度小于2m的側面磚砌體可采用一匹加氣混凝土砌塊一匹實心水泥磚的做法實心水泥磚剁尺寸為200*200*墻厚d) 構造柱斷面:墻厚X 200,配筋(三級鋼)410,箍筋(一級鋼)6200。構造柱鋼筋應錨入上下梁板各La。構造柱與填充墻交接處,應設墻體拉筋,如圖2-4所示。構造柱鋼筋綁完后,應先砌墻,在構造柱處留出馬牙槎,再澆構造柱混凝土,做法如圖2-5所示。e) 當洞口邊距結構墻柱距離不大于200而結構未注明做法時,可按照與結構墻柱同等級素混凝土一同澆注。(4). 填充墻墻頂、墻體底部構造:a)7、 填充墻砌至梁底、板底時,應留有一定的空隙,待砌體沉實(約15天)后,用斜砌法將其補砌擠緊。做法見圖2-6。 b) 底層外填充墻、獨立磚柱、踏步等,墻下無基礎時,可按圖2-7設置基礎。底層內隔墻直接砌筑在混凝土地面上時,可按圖2-8設置基礎。要求基礎下為老土,或經過分層壓實的素填土,且壓實系數不小于0.94。一號樓均采用圖2-7做法。c) 廚房、衛生間的墻體底部除門洞部位外應設置200高C20混凝土翻邊。做法如圖2-9所示。其他墻體底部設置3皮混凝土實心磚200高。 (5). 圈梁:a) 當墻高4m時,應每隔2m(或窗上下、門上)加設通長混凝土構造腰帶,縱筋應與相連柱(構造柱)的預留插筋焊接或8、搭接。如圖2-10。(腰帶兼作過梁時,應在洞口上方按過梁要求確定截面并另加鋼筋。)b) 當填充墻頂部無梁或板時,必須按圖2-10在墻頂設置壓頂圈梁,縱筋端部錨入砼柱、墻內La。c) 當電梯周邊有采用填充墻時,應對照電梯樣本沿高度間隔設置圈梁,圈梁寬同墻體,高300,配筋上下各212(三級鋼),箍筋6150。如施工時無樣本可參照每隔半層且不大于2m設圈梁。(電梯井填充墻轉角處設置GZa:200X200,412(三級鋼), 6200。)(6). 其他:a) 窗頂、門頂標高應按洞口高度+50mm。以滿足建筑地面裝飾層完成后,洞口的高度要求。b) 屋面區域的外墻、女兒墻與屋面相接處需施工泛水,泛水下部9、設鋼筋砼翻邊,在距屋面600mm高處設凹槽,做法如圖2-11。c) 通風豎井、強弱電井、水井等管道井內壁均作20厚1:2.5水泥砂漿抹面。磚墻砌筑時,內壁應隨砌隨抹,并應保證墻體不漏風。風井的出風口根據安裝設計圖紙預留孔洞,不得漏設,事后剔打。d) 根據設計圖紙,本工程1號樓外墻的鋼筋混凝土柱梁需做外墻外保溫,采用XR無機保溫材料,其中1號樓外墻外保溫材料厚度為40mm。為使保溫層施工完成后與填充墻墻面平齊,在進行外填充墻砌筑時,填充墻向外凸出40mm,具體做法見圖2-12所示。 2 工藝流程施工準備墻體放線立皮數桿綁扎構造柱鋼筋排磚撂底及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植筋驗收拌制砂漿過梁模板過梁鋼筋綁扎10、構造柱、過梁混凝土澆筑過梁上部砌塊砌筑構造柱柱頭模板及混凝土澆筑14天后砌上部斜磚3 施工順序砌體施工自下而上進行。 4 施工工藝4.1 化學植筋(1). 鉆孔:根據標出拉結筋、過梁、構造柱等鋼筋的位置,用沖擊鉆鉆孔,鉆頭直徑應大于鋼筋直徑2mm,鉆孔深度100mm。(2). 吹風:鉆孔后用吹風機吹除孔內碎屑、粉塵,再用水將孔內沖洗干凈,等待不少于24小時干燥。植入的鋼筋在植筋前,表面用棉紗蘸丙酮清洗干凈。(3). 配膠:按照植筋膠產品說明書進行調配。(4). 植筋:將已配好的膠體集中放置,將鋼筋蘸膠后慢慢插入孔內,并旋轉360度左右。在2040之間,所植鋼筋的固化時間不少于24小時,嚴禁在此11、期間內擾動所植鋼筋。4.2 砂漿拌制(1). 按試驗室提供砂漿配合比配料稱量,水泥配料精度控制在2%以內,其他材料精度控制在5%以內。砂應考慮其含水量對配料的影響。(2). 砂漿采用機械拌合。攪拌水泥砂漿時應先投入砂、水泥,干拌均勻后再加入水攪拌均勻。(3). 砂漿拌和時間自投料完畢算起,攪拌時間不得少于2min,砂漿稠度7-8cm,拌隨用,拌成后34h用完畢,若施工期間最高氣溫超過30度時,必須在拌成后23h內使用完畢。如使用過程中,砂漿出現沁水現象,應在砌筑前再次拌合。 4.3 墻體砌筑(1). 放線:砌筑前,在樓面上定出墻體軸線位置,放出墻體邊線和門窗洞口位置,在柱上標出標高線(建筑5012、線)。(2). 立皮數桿:在各轉角處設立皮數桿,皮數桿間距不得超過15m。皮數桿上應注明門窗洞口、木磚、拉結筋、圈梁、過梁的尺寸標高。皮數桿應垂直、牢固、標高一致。如圖3-1示意:(3). 排磚:第一皮砌筑時應試擺,按墻段實量尺寸和砌塊規格尺寸進行排列擺塊,不足整塊的可鋸截成需要尺寸,但不得小于砌塊長度的1/3。(4). 拉線:在皮數桿上相對磚上邊線之間拉準線,砌塊以準線砌筑。(5). 砌筑:a) 磚上下皮的豎向灰縫應相互錯開,相互錯開長度宜為300mm,并不小于L/3(L為砌塊長度)。b) 切鋸砌塊時應用專用工具,不得用斧子或瓦刀等砍劈,洞口兩側應選用規則整齊的砌塊,見圖3-2。c) 磚墻的13、轉角處,縱橫墻相互搭砌,隔皮砌塊露端面。墻的T字交接處,應使橫墻砌塊隔皮露端面,并坐中于縱墻砌塊, 見圖3-3:d) 每一樓層內的砌塊墻體應連續砌完,不留接槎。如必須留槎時,應留成斜槎(斜槎長度應不小于高度的2/3),或在門窗洞口側邊間斷。斜槎留設方法如圖3-4所示,必須留設直槎,應按照圖3-5方法留設。 e) 墻上不宜留設腳手眼。f) 到頂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預留一定空隙,待墻體砌筑完并間隔14d后補砌擠緊;不到頂的墻頂部做C20鋼筋混凝土壓頂。g) 埋入砌體內部的拉結鋼筋,應設置正確、平直,其預留拉結外露部分在施工中不得任意彎折。h) 蒸壓加氣混凝土砌體的豎向灰縫寬度和水平灰縫厚度宜分別14、為8-12mm。砌筑時每皮砌塊均須拉基準線,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砂漿的飽滿度水平縫不得小于80%,垂直縫不得小于80%。橫向灰縫的一次鋪灰長度不應大于750mm,豎向灰縫應采用臨時內外夾板夾緊后灌縫,鋪漿要厚薄均勻,漿面平整,保證灰縫厚度。鋪漿后立即放置砌塊,要求一次擺正找平。如鋪漿后不立即放置砌塊,砂漿凝固了,須鏟去砂漿,重新砌筑。豎縫嚴禁用水沖漿灌縫,可采用擋板堵縫法填滿、搗實、刮平,也可采用其他能保證豎縫砂漿飽滿的方法。(6). 勾縫:在砌筑過程中,采用“原漿隨砌隨收縫法”,先勾水平縫,后勾豎向縫。灰縫與砌塊面要平整密實,不得出現丟縫、瞎縫、開裂和粘結不牢等現象,以避免墻面滲水和開15、裂,以利于墻面粉刷和裝飾。灰縫鉤成深0.5mm0.8mm的凹縫4.4 構造柱支模 5 質量保證5.1 砌筑砂漿(1). 按照配合比計量拌制砂漿(2). 隨拌隨用,4h內使用完畢5.2 質量驗收標準(1). 墻體砌塊尺寸和位置允許偏差應滿足下列要求: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 驗 方 法1軸線位移10用尺檢查2垂直度(每層)3m5用2m托線板或吊線和尺檢查3m10用2m托線板或吊線和尺檢查3表面平整度8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4門窗洞口高、寬(后塞口)10用尺檢查5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用經緯儀或吊線檢查6砌筑砂漿飽滿度80%百格網檢查7拉結鋼筋位置每一填充墻拉結筋位置豎向偏差不得超過1皮磚,不16、得超過1處觀察、用尺檢查8拉結鋼筋長度大于等于設計要求用尺檢查9錯縫搭砌搭砌長度不應小于砌塊長度的1/3觀察、用尺檢查10灰縫厚度8-12mm,最大不應超過15mm觀察、用尺檢查11水平灰縫平直度7用拉線和尺量檢查5.3 成品保護(1). 砌塊在裝卸、運輸過程中,要輕緩放置。在往操作層運輸時,計算好每個房間的砌筑量,按量運送,分別碼放整齊。(2). 內腳手架搭設和拆除時或其他工種操作時,應避免碰撞已砌墻體。不得碰壞砌體的門窗角。(3). 及時清理落地砂漿,以免與地面黏結,影響下道工序施工。(4). 砂漿稠度應適宜,砌墻時應避免砂漿濺臟墻面。(5). 墻體預埋件應注意保護,不得任意拆改和損壞。(17、6). 在混凝土構造柱、圈梁澆筑混凝土時周圍應進行遮蓋,保持墻面清潔。(7). 對墻體內埋置的拉結筋要加強保護,不得隨意踩倒彎折。5.4 砌體施工與水電安裝的配合注意事項(1). 水電圖上的電箱、橋架等位置,由水電安裝隊根據設計要求,在現場標出,由土建施工隊負責按要求進行洞口預留。(2). 磚工對暖衛、電氣管線及其他預埋件,應注意成品保護,不得碰撞損壞。(3). 水電管線必須在墻體砌筑過程中,隨時在砌塊孔洞內進行預埋,需要預留洞口和灌實孔洞口的砌塊必須是砌筑前預制。(4). 水電管線需在砌筑好的墻體上開槽預埋時,應用專用工具切割,不得任意鑿打。(5). 水電、土建以及其它分包隊伍,當天的落手清18、必須當天清理,并作好成品保護工作。6 安全施工(1). 在操作之前必須檢查操作環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通暢,機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品是否齊全,檢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2). 高空作業時要系好安全帶,戴好安全帽。(3). 外墻構造柱、外墻墻體施工時,外腳手架作業層應滿鋪跳板、應有護身欄桿等安全防護設置后方可砌筑和支模。(4). 墻身砌體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在高度超過4m時,采用里腳手架必須支搭安全網,采用外腳手架應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后方可砌筑。(5). 嚴禁使用磚及砌塊做腳手架支撐;腳手架搭設后應檢查方可使用。(6). 電氣設備和線路必須絕緣良好,電線不19、得與金屬物綁在一起。各種電動機具必須按規定接零接地,并設置單一開關,防止觸電事故發生,遇臨時停電或停工休息時,必須拉閘加銷。電鋸等設備必須加安全防護裝置。現場電線架設必須符合有關規章規程,不允許架設在鋼管腳手架上。(7). 施工現場不得私自生火。由項目經理部與各施工隊負責人簽訂安全防火責任書,建立各級防火負責制和崗位防火制度。加強職工防火安全教育,責任落實到人,做到安全防火,人人有責。(8). 施工人員嚴禁野蠻施工,應盡量減少和控制施工中生產的噪音,避免施工擾民。施工人員嚴禁打呆斗毆,杜絕賭博、偷盜等現象發生。(9). 嚴禁酒后作業,進入施工現場嚴禁穿拖鞋、高跟鞋和赤膊操作。(10). 嚴格規定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11). 在砌筑墻體過程中,嚴禁任意拆除安全設施(如外架連墻桿、電梯防護門、樓層洞口防護等),對必須拆除的安全圍護設施,必須經安全員批準后方可拆除,并必須及時進行恢復,防止安全事故發生。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