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沉降縫、防水層、保護層施工技術措施(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621
2022-09-29
13頁
616.50KB
1、涵洞沉降縫、防水層、保護層施工技術措施一、工程概況1.1概況本標段新建涵洞為蓋板箱涵和肋板涵共107座,其中蓋板箱涵102座,肋板涵5座。本工程涵洞主要構成為:C30素砼(涵身基礎、出入口基礎、翼墻基礎)、C30素砼(涵身、邊墻、中墻和翼墻)、C35鋼筋砼蓋板;沉降縫設置基本長度為4m/道,沉降縫填充材料為石棉瀝青板、聚氨酯橡膠板和防水卷材,防水層為兩層聚氨酯防水涂料;進出口附屬工程出入口邊坡、溝床、錐體及出入口垂裙、檢查臺階等均為10cm厚碎石墊層+35cm厚M10水泥砂漿砌片石。1.2編制依據1)施工圖紙及其參考圖紙;2)鐵路橋涵施工技術指南、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鐵路混凝土與砌體2、工程施工規范、鐵路橋涵混凝土與砌體結構設計規范、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上、下冊)。1.3、適用范圍本作業指導書僅適用于錦赤鐵路ZH-03標段涵洞工程施工。二、技術交底內容本次技術交底主要針對本標段涵洞防水層、沉降縫、保護層施工方法進行交底。2.1沉 降 縫2.1.1 沉降縫設置目的設置沉降縫的目的是避免涵洞因荷載或地基承載力不均勻而發生不均勻沉陷,產生不規則的多處裂縫,而使整個涵洞破壞。設置沉降縫后,可限定結構物發生整齊、位置固定的裂縫,并可事先對沉降縫處予以處理;如有不均勻沉降,則將其限制在沉降縫處,有利于涵洞的安全、穩定。2.1.2沉降縫設置的位置和方向涵洞洞身、洞身與端墻、翼墻、進出3、水口急流槽交接處必須設置沉降縫,具體設置位置按設計進行施工。洞身沉降縫一般每隔35m設置1處,縫寬為3cm。兩端與附屬工程連接處也各設置1處。其它沉降縫凡地基土質發生變化、基礎埋置深度不一、基礎對地基的荷載發生較大變化處、基礎填挖交界處、采用填石墊高基礎交界處,均應設置沉降縫。斜交涵洞 斜交涵洞洞口正做的,其沉降縫應與涵洞中心線垂直;斜交涵洞洞口斜做的,沉降縫與路基中心線平行。2.2防 水 層2.2.1 正交鋼筋砼蓋板涵洞沉降縫防水:沉降縫涵洞內側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墻體內部15cm;沉降縫基礎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基礎內部15cm;沉降縫外側防水采用4、50cm寬的防水卷材(兩布三涂甲種防水層),鋪設寬度為50cm,布設為涵洞蓋板、墻身及基礎頂面以下15cm。 見下圖一蓋板頂面防水:蓋板頂面防水采用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兩道處理,同時雙孔和三孔蓋板涵頂面采用C10素砼做成雙向斜坡以利頂面排水,頂面防水層設置在自蓋板頂面至蓋板底面以下0.2m,在蓋板與蓋板間縫隙、蓋板與邊墻間縫隙、穿釘與預留孔間的縫隙,若蓋板預制時采用M20水泥砂漿填滿;若蓋板采用現澆時,采用混凝土填塞緊密。見下圖二2.2.2 斜交鋼筋砼蓋板涵洞沉降縫防水: 中間節為矩形涵或框架涵的中間沉降縫防水外側采用寬度為50cm的防水卷材(一層瀝青浸制麻布和兩層石棉瀝青防水卷材),見下圖三,5、布設范圍為涵洞蓋板、墻身及基礎;內側沉降縫不做處理。見下圖四中間節為蓋板涵的中間沉降縫內側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墻體內部15cm;沉降縫基礎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基礎內部15cm;沉降縫外側防水先嵌填瀝青浸制麻布,麻布填塞范圍為涵洞單條伸縮縫的整長,瀝青麻布嵌填深度為5cm;然后在瀝青麻布外面鋪設寬度為50cm的防水卷材(一層瀝青浸制麻布和兩層石棉瀝青防水卷材),鋪設寬度為50cm,布設范圍為涵洞蓋板、墻身及基礎頂面以下15cm。見下圖五端部沉降縫:端部沉降縫內側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墻體內部15cm;沉降縫基礎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6、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基礎內部15cm;沉降縫外側防水先嵌填瀝青浸制麻布,麻絮填塞范圍與麻布防水范圍為涵洞單條伸縮縫的整長,瀝青麻布嵌填深度為5cm;然后在瀝青麻布外面鋪設寬度為50cm的防水卷材(一層瀝青浸制麻布和兩層石棉瀝青防水卷材),鋪設寬度為50cm,布設范圍為涵洞蓋板、墻身及基礎頂面以下15cm。蓋板頂面防水:蓋板頂面防水采用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兩道處理,頂面防水層設置在自蓋板頂面至蓋板底面以下0.2m,在蓋板與蓋板間縫隙、蓋板與邊墻間縫隙、穿釘與預留孔間的縫隙,若蓋板預制時采用M20水泥砂漿填滿、若蓋板采用現澆時,采用混凝土填塞緊密。見下圖六2.2.3高填蓋板涵洞沉降縫防水:沉降縫內側7、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墻體內部15cm;沉降縫基礎防水采用聚氨酯彈性橡膠嵌填,彈性橡膠應嵌入基礎內部15cm;沉降縫外側防水先嵌填瀝青浸制麻布,麻布填塞范圍為涵洞單條伸縮縫的整長,瀝青麻布嵌填深度為5cm;然后在瀝青麻布外面鋪設寬度為50cm的防水卷材(一層瀝青浸制麻布和兩層石棉瀝青防水卷材),鋪設寬度為50cm,布設范圍為涵洞蓋板、墻身及基礎頂面以下15cm。蓋板頂面防水:蓋板頂面防水采用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兩道處理(圖紙中無規定),頂面防水層設置在自蓋板頂面至蓋板底面以下0.2m,在蓋板與蓋板間縫隙、蓋板與邊墻間縫隙、穿釘與預留孔間的縫隙,若蓋板預制時采用M10水泥砂漿填8、滿、若蓋板采用現澆時,采用混凝土填塞緊密。見下圖七2.2.4肋板涵洞沉降縫防水:沉降縫內側防水采用橡膠止水帶防水,橡膠止水帶埋入厚度為3cm,寬度為15cm;沉降縫外側防水采用50cm寬的防水卷材(兩布三涂甲種防水層),鋪設寬度為50cm,布設為涵洞蓋板、墻身及基礎頂面以下15cm。蓋板頂面防水:蓋板頂面防水采用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兩道處理(圖紙中無規定),頂面防水層設置在自蓋板頂面至蓋板底面以下0.2m,在蓋板與蓋板間縫隙、蓋板與邊墻間縫隙、穿釘與預留孔間的縫隙,若蓋板預制時采用M10水泥砂漿填滿。三、主要施工方法3.1 沉降縫的施工方法沉降縫的施工,要求做到使縫兩邊的構造物能自由沉降,又能嚴9、密防止水分滲漏,故沉降縫必須貫穿整個斷面(包括基礎)。沉降縫具體施工方法如下:基礎部分可將原基礎施工時嵌入的泡沫留下,作為防水之用。如基礎施工時不用木板,也可用粘土填入搗實,并在流水面邊緣以1:3水泥砂漿填塞,深度約為15cm。涵身部分縫外側通鋪防水卷材(寬50cm),內側以聚氨酯彈性膠填塞,視沉降縫處圬工的厚薄而定。縫內用石棉瀝青板填滿厚為3cm。沉降縫的施工質量要求沉降縫端面應整齊、方正,基礎和涵身上下不得交錯,應貫通,嵌塞物應緊密填實。3.1.1主控項目沉降縫所用材料的品種、規格、性能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沉降縫位置、尺寸、構造形式和止水帶的安裝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沉降縫不得漏水3.1.210、一般項目沉降縫填塞前,縫內應清掃干凈,保持干燥,不得有雜物和積水。沉降縫的表面質量應達到縫寬均勻,縫深豎直,環向貫通,填塞密實,外表光潔。3.2 防水層的施工方法3.2.1 涂刷兩道聚氨酯彈性膠第一度涂層施工:在底膠基本干燥固化后,用塑料或橡膠刮板均勻涂刮一層涂料,涂刮時要均勻一致,不得過厚或過薄,涂刮厚度一般以1.5mm左右為宜(即涂布量1.5kg/m2)。開始涂刮時,應根據施工面積的大小、形狀和環境,統一考慮施工退路和涂刮順序。第二度涂層施工:在第一度涂層固化24小時后,再在其表面涂刮第二度涂層,涂刮方法同第一度涂層。為了確保防水工程質量,涂刮方向必須與第一度涂層的方向垂直。重涂時間的間隔11、,由施工時的環境溫度和涂膜固化的程度(以手觸不粘為準)來確定,一般不得小于24小時,也不宜大于72小時。3.2.2 嵌填聚氨酯彈性膠在安裝沉降縫泡沫前,將泡沫于離涵洞內側面15cm處截斷,使兩塊泡沫處于分離狀態,在進行沉降縫防水層施工前將內側15cm的短泡沫撬出,清掃干凈槽內的殘木屑及碎砼,保持縫內干燥,然后采用聚氨酯彈性膠進行填充,聚氨酯彈性膠應充填密實、外表光潔、不漏水。3.2.3 安裝橡膠止水帶止水帶可采用埋入式和螺栓固定式,當采用埋入式時,應先將止水帶清洗干凈,于砼澆筑前將止水帶固定于設計安裝位置,保證砼澆筑時止水帶不移位;當采用螺栓連接時,止水帶與夾板及預埋件之間均應采用石棉紙或軟金12、屬片補墊嚴密。止水帶接頭應連接牢固,密不透風;止水帶接頭應設在沉降縫的平直位置,不得設在沉降縫的轉角處。3.2.4 填塞瀝青麻布安裝方式同嵌填聚氨酯彈性膠。3.2.5 一層瀝青浸制麻布和兩層石棉瀝青防水卷材首先應對防水層施工的砼基面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缺陷處理:基層表面應做到平整、無尖銳異物、不起砂,不起皮及無凹凸不平;平整度用1m長靠尺測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每米不應超過1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應鑿除或采用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同時應保證鋪貼基層表面的干燥。涂刷第一層再生橡膠瀝青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應涂刷均勻,厚度一致,不得漏刷。涂料在涂刷前應充分攪拌均勻。鋪貼中瀝青浸制麻布,瀝青13、浸制麻布應緊跟第一層防水涂料施工,鋪貼沿縱向從一端開始,采用后退法鋪貼,并采用橡膠磙磙壓,使瀝青浸透瀝青浸制麻布,直到無白茬為止。涂刷第二層石棉瀝青:待第一層涂料干燥具有一定強度,可以承受施工人員踩踏時,再進行第二層石棉瀝青。石棉瀝青布應平整,無皺折、鼓泡、翹邊等缺陷。3.2.6兩布三涂甲種防水層兩布三涂防水涂料施工前,應對防水層施工的砼基面進行必要的檢查和缺陷處理:基層表面應做到平整、無尖銳異物、不起砂,不起皮及無凹凸不平;平整度用1m長靠尺測量空隙不大于3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每米不應超過1處。不符合上述要求的應鑿除或采用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當采用溶劑型再生橡膠防水涂料時應保證砼基面14、的干燥;當采用水乳型再生橡膠涂料時應保證基層略顯濕潤,但不能有積水。基層干燥度鑒別,可采用邊長1m方形塑料布覆蓋在基層上,采用陽光照射或用吹風機加熱1h后觀察,無水汽出現即為干燥。涂刷第一層再生橡膠瀝青防水涂料,防水涂料應涂刷均勻,厚度一致,不得漏刷。涂料在涂刷前應充分攪拌均勻。鋪貼第一層中堿玻璃纖維布,玻璃纖維布應緊跟第一層防水涂料施工,鋪貼沿縱向從一端開始,采用后退法鋪貼,并采用橡膠磙磙壓,使涂料浸透玻璃纖維布,直到無白茬為止。鋪貼玻璃纖維布時,可將布幅邊緣沒隔1m剪一長度不大于10mm的小口,以便將玻璃纖維布拉直鋪貼平整密實。玻璃纖維布應順流水方向搭接,搭接寬度不應小于200mm,搭接處15、應涂刷防水涂料粘牢。第二層涂料及玻璃纖維布涂鋪,須待第一層涂料干燥具有一定強度,可以承受施工人員踩踏時方可進行施工。最后一層涂料施工,須待第二層涂料干燥具有一定強度,可以承受施工人員踩踏時方可進行涂刷。玻璃纖維布應平整,無皺折、鼓泡、翹邊等缺陷。“兩布三涂”冷作再生橡膠瀝青防水層施工氣溫:使用水乳型再生橡膠瀝青涂料時不低于5,使用溶劑型再生橡膠瀝青涂料時不低于-15。溶劑型涂料在低溫施工時,可將涂料用蒸汽間接預熱(嚴禁使用明火解熱)以降低稠度便于操作。施工時,各種涂料不得敞口放置,用后應及時將容器蓋蓋嚴,溶劑型涂料應注意防火。3.2.7防水層施工質量控制主控項目防水層和保護層所用原材料的品種、16、規格、性能等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防水層施工部位、構造形式、厚度、坡度和細部做法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保護層施工部位、構造形式、厚度、坡度和斷縫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保護層裂縫寬度不大于0.2mm;防水層不得滲水。一般項目防水層的基層應平整,清潔、干燥、不得有空鼓、松動、蜂窩麻面、浮渣、浮土和油污;防水層的表面質量應達到涂層厚度一致卷材粘貼牢固,不得有滑移、翹邊、起泡、損傷等現象,坡度平順,排水通暢;保護層的表面質量應達到與防水層粘貼牢固,結合緊密,厚度均勻一致,表面平整密實,不得有疏松、起砂、脫皮、損傷等現象;防水層和保護層的材料稱量允許偏差為2%,瀝青膠結材料施工溫度的允許偏差為-10C;防水層允17、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檢查2卷材搭接長度-10尺量檢查保護層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表面平整度31m卷尺檢查2分格縫平直3拉線尺量檢查3.3 保護層施工肋板涵和斜交蓋板涵,設置厚度為1520cm通長不透水塑性粘土或砂粘土保護層。斜交蓋板涵,保護層沿涵洞外表面全部設置;肋板涵僅設置于頂部及蓋板底面以下20cm處。保護層應從一端向另一端,保護層施工時,要保證保護層搗固密實,不漏水。四、質量保證措施1、防水層施工時,先將構件表面的灰塵、泥土及吊鉤清除干凈;2、涂料按要求攪拌均勻后,分兩次涂刷,涂刷要均勻,無堆積,涂刷第二層應18、在第一層有一定強度后方可進行,前后兩次要接好茬;3、防水卷材鋪設應與第二層涂刷同時進行,并保證防水涂料每次攪拌結束到涂料施工完畢20分鐘內完成,防水卷材鋪設應粘貼密實,表面平整,無歪斜,無鼓泡,接口不嚴或邊緣翹曲現象,卷材搭接寬度不小于8cm,卷材的鋪設應從低處開始,搭接應按水流方向布置,保護層應在防水層鋪設完畢24小時后方可進行;4、防水層不得冒雨施工,夏季應避免高溫時間性,四級以上強風天氣不得施工,溫度低不宜涂防水層,涂料應保存在常溫環境下。五、安全與環境保護措施1、施工時要使用有機溶劑,故應該注意防火、施工人員應采取防護措施(戴手套、口罩、眼鏡等),施工現場要求通風良好、以防溶劑中毒;2、如果涂料粘在金屬工具上固化,清洗困難時,可到指定的安全區點火融化;3、涵洞頂部施工的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好安全帽、安全帶等安全防護用品;4、頂部施工過程中應做好臨邊保護,用于操作人員上下的爬梯應安全牢固;5、熬制瀝青時,熬制地點應設在工地下風方向,與一般工作人員、熬料的工作人員必須穿戴勞保用品,并在熬制地點配備滅火器。
地產商業
上傳時間:2022-04-25
10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