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風空調系統安裝施工技術要求(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653
2022-09-29
13頁
114.50KB
1、忻蒼耙喜坐牲把上故豬檔翼趟場原蝸暴周疇敖舅參哥冶仰帚汲嗚姆言陵厚腐猙掐朗吝騾得屈趨盯鼎鳳濟瘩痔易反駭續蕊囊晦艇廉神盅確睡知缺釉名恤鳴匆遁煥能弦掣整釜昧蛀墨充際助部瘍葡鮑炭夠抬臼奧棍僥綠雜窿潦撿菊翹朔松元勘瘁故娃帖筏揉遺柵播撕澳轅閩伍隧錐綴椒箕歸搪世掙冉惠掘拉舵唯誅御荒蹦討扁艇緒泡討缸繼樓連佯促碌比雨郴徽袱嘿詠蠶且背夷納路征豈潦掛迸辮剖晦亢閣誕怖賀槍具鈾揀矯傲窮久亨嘛重源錐官疇業銳尹睹秘落櫥嗓伺年夷尤三疆獸搞握年灣峙扶夫糠摸汽起辰暈講貴趣孫炬鐘莉機鐮軀貳蹦寐傾襯傷散獵貓偉噶密機氫售歷鐵煥雕亢慢犧囪耘羚亮救宛那 通風空調系統安裝施工技術要求通風空調系統安裝施工技術要求1. 規程和規范1)空調通風系2、統在施工及竣工驗收中應遵守國家、部頒的現行相關規程規 范,主要有:(1)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99-1999)2003 年局部修訂版(2)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3)工業金屬管道工程施工規范(GB 50235-2010)(4)制冷設備、空氣分離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74-2010)(5)風機、壓縮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 50274-2010)(6)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 50231-2009)(7)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8)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3、施工規范(GB 50236-2011)(9)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01)(10)建筑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GB50411-2007(11)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2)標準的執行 當規范和檢驗標準、招標文件、施工圖、設備使用說明書等技術文件之間有矛盾時,原則上應執行較高標準。當承包商認為需要采用較低標準時,必須事先 征得招標人、設計院、監理工程師的共同書面確認,方可執行。2. 安裝施工技術要求1. 制冷設備與制冷附屬設備的安裝 (1)制冷設備、制冷附屬設備的型號、規格和技術參數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具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書、產品性能檢測報告;安裝時應參照4、供貨商提供的有關安裝資料和圖紙。(2)設備的混凝土基礎必須進行質量交接驗收,合格后方可安裝;(3)設備安裝的位置、標高和管口方向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用地腳螺栓固定的制冷設備或制冷附屬設備,其墊鐵的放置位置應正確、接觸緊密;螺栓必須 擰緊,并有防松動措施;(4)整體安裝的制冷機組,其機身縱、橫向水平度的允許偏差為 1/1000,并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5)制冷附屬設備安裝的水平度或垂直度允許偏差為 1/1000,并應符合設 備技術文件的規定;(6)采用隔振措施的制冷設備或制冷附屬設備,其隔振器安裝位置應正確, 每個隔振器的壓縮量應均勻一致,偏差不應大于 2mm;2. 水泵安裝(1)安裝前應核5、對基礎定位尺寸及標高,其允許偏差應符合規范要求。(2)水泵型號應與設計相符,動力機械與水泵功率應匹配;產品合格證、 產品說明書及隨機配件應齊全。(3)水泵安裝前應對其外表及組裝件進行一次外觀質量檢查;如發現有質 量問題,不得安裝。(4)水泵就位前應檢查基礎預埋的地腳螺栓位置是否與到貨水泵相符,螺 栓大小、材質、垂直度必須滿足安裝要求,水泵就位后,螺絲應擰緊,扭力矩均勻,螺母、墊圈及底座間接觸緊密:墊鐵組應放置平穩,位置正確,接觸緊密,每組不應超過三塊,且墊鐵之間應點焊,防止滑動。(5)安裝后,水泵泵體的底座應水平,且與基座接觸嚴密,定位基準線應 符合設計要求,設備的平面位置及允許偏差應符合相關6、規范的規定。(6)水泵的管口與管道連接應嚴密,無滲漏水現象。(7)水泵聯軸器應無損傷,兩軸的不同軸度及聯軸節間的端面間隙應符合 相關標準的規定。(8)電機及電機電源的絕緣電阻應符合相關規范的規定。(9)水泵安裝就位后,進出口暫不接入管道的,水泵進出口須用鋼板封閉,以免垃圾和雜物進入泵體內。 3. 柜式空調機組和風機盤管 柜式空調機組和風機盤管機組等制冷空調設備安裝檢驗要求如下表:序號指標名稱檢驗方法合格判據備注第一部分:關鍵指標1空調溫度、相 對溫度按照設計要求的測點布置干、濕球溫度計,測量計算 站廳、站臺和設備管理房等區域的室內溫度和相對濕度。符合設計要求2空調冷熱水、 冷卻水總流量系統調試7、與 設 計 風 量 偏 差 點10%第二部分:一般指標1冷水機組性能測量以下參數:(1)冷凍水送、回水溫度、 流量。(2)冷卻水送、回水溫度、 流量。(3)機組電機運轉電流及功率。冷凍水溫和冷卻水溫均滿足設計要求,性能達 到設備技術參數要求。3空氣過濾器 安 裝平整、牢固方 向正確,過濾器 四周與框架 應 均勻壓緊,無可 見縫隙,并應便 于拆卸和更 換 濾料觀 察 檢 查 按 總 數 10% 的比例抽查 , 且 不 得 少 于 1臺。現場檢查符合要求 4. 風機安裝(1)固定基礎時,應先校正基礎的標高和水平度,各組隔振器承受荷載的 壓縮量必須均勻,不得偏心。隔振器安裝完畢后,在其使用前采取防止8、位移及過 載等保護措施。各部分的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2)風機進出口管上應設 150250mm 長的軟接頭,與風管間應采用法蘭 連接。(3)風機懸掛安裝時,使用的隔振支吊架必須安裝牢固。隔振支吊架的結 構形式和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或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隔振支吊架的焊接必 須按國家現行標準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及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焊接 后必須矯正。(4)風機安裝時安裝方向和葉輪旋轉方向必須正確。安裝的水平度、標高、 聯軸器同心度符合規范要求。(5)安裝在管道中間的風機須設置專用支吊架,與風機相連的異徑風管在 風機就位找平后安裝。(6)風機安裝還應符合下表的要求:序號指標名稱檢驗方法合格判據9、備注第一部分:關鍵指標1型 號 、 規格依據設計圖核對、觀察檢查符合設計規定2葉輪旋轉依據設計圖核對、觀察檢查平穩,停轉后每次不停留在同一位置上3轉 動 裝 置外露部位依據設計圖核對、觀察檢查設防護罩第二部分:一般指標1中 心 線 的 平面位移經緯儀或拉線和尺量允許偏差 10mm2標高水平儀、直尺、拉線和尺量允許偏差10mm3皮 帶 輪 輪 寬中 心 平 面 位 移在主、從動皮帶輪端面拉線和尺量允許偏差1mm4傳動軸水平 度在軸或皮帶輪 0和 180兩個位置上用水平儀允許偏差 0.2/10005軸瓦與軸頸 的間隙、葉 輪與主體風 筒的間隙用壓 鉛法和塞尺插試 , 或檢 查施工記錄均勻分布,符合10、設備技 術文件的要求6主體風筒上 部接縫、前 后風筒和擴 散筒的連接 法蘭觀察檢查接合嚴密5. 風管及部件安裝1)金屬風管制作(1)制作風管所用鋼板的厚度,制作法蘭所用角鋼的規格及螺孔,鉚釘孔的孔徑,孔間距嚴格按照國標 GB50243-2002 的規定執行。(2)圓形風管直徑大于等于 800mm,且其管段長度大于 1250mm或總表 面積大于 4 ;矩形風管邊長大于 630mm,保溫風管邊長大于 800mm,管段長度大于 1250mm 或低壓風管單邊平面積大于 1.2 、中高壓風管大于 1.0 ,均應采取加固措施。對邊長小于或等于 800mm 的風管采用楞筋加固。對于中壓系統的風管采用加固框加11、固。(3)鍍鋅鋼板風管采用按扣式咬接形式,風管與法蘭連接時采用鉚接。風管翻邊應平整并緊貼法蘭,翻邊寬度為 69 mm,翻邊處裂縫和孔洞應涂密封膏。(4)風管表面應平整,圓弧均勻,不得有橫向拼接縫,并盡量減少縱向拼接縫,縱向接縫應錯開。咬口縫應緊密,寬度均勻。矩形風管底邊寬度不大于800 mm 時,其底邊不得有縱向拼接縫。(5)2 mm 薄鋼板風管采用焊接,法蘭與風管連接時應滿焊。焊接時應采取措施,防止風管變形。(6)風管疏腳必須帶有圓弧。矩形彎管當邊長大于 500 mm 時,應設置導流片。(7)柔性短管長度一般為 150250 mm,其接縫處應嚴密和牢固,安裝時應注意松緊要適當,不得扭曲,并不12、得作為異徑管使用。柔性短管應按不同系統采用不同的材質。(8)酚醛彩鋼復合風管的安裝應滿足廠家提供的配套技術資料的要求。(9)當鍍鋅鋼板風管采用共板法蘭風管型式時,其施工工藝應滿足相關規范的要求,并在施工前將相關工藝及制作標準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后方可施 工。2)風管及部件安裝風管及部件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1)風管及部件安裝時如穿越墻體、樓板、屋面時,應設預留孔洞。尺寸和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且法蘭不得設置在墻洞內。(2)風管法蘭連接時,應墊合適的法蘭墊料:一般普通風系統中風管與風管,風管與風機之間的密封墊片,應采用無石棉環保型墊片;排煙系統風管應選用耐溫 280/1 小時的無石棉環保型墊片,厚13、度均為 35 mm。墊料要與法蘭齊平,不得凸入管內。(3)風管法蘭的連接螺栓應均勻擰緊,防止因不平整引起的漏風。連接法蘭的螺絲、螺母應在同一側(指整根風管)。風管立管法蘭穿螺栓,要從上往下穿,螺桿方向朝下,以保護螺紋不被水泥砂漿等破壞。(4)風管標高確定后,按照風管系統所在的空間位置,確定支、吊架等形式。風管支、吊架的制作嚴格按照國標 03K132 用料規格和做法制作。(5)支、吊架的制作、設置及間距支、吊架的制作、設置及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無要求時,水平安裝,風管大面邊長小于等于 400 mm 的,間距不超過 4 m;大于 400 mm,小于 1000mm時,間距不超過 3 m;大于 10014、0mm時,間距小于 2 米。風管垂直安裝,間距不 應大于 4m,單根立管固定件不少于 2 個。風管穿越樓板,應在樓板上層設固定支架;風管穿越墻洞應另設支架,不得擱置在墻洞上。吊架不得設置在風口、閥門及檢視門處。支、吊架均應做好防腐措施,做到均勻無遺漏。懸吊的風管應在 適當的位置設置防止擺動的固定支架。(6)風管保溫安裝要求保溫材料下料要準確,切割面要平齊,在裁料時要使水平垂直面搭接處以短 面兩頭頂在大面上。保溫棉敷設平整、密實,板材拼接處用鋁箔自粘膠帶粘接,粘膠帶的寬度不得小于 50mm。保溫材料縱向接縫不要設在風管和設備底面。風管法蘭部位的絕熱層的厚度,不應低于風管絕熱層的 0.8 倍。7)15、風口安裝要求風口到貨后,對照圖紙核對風口規格尺寸,按系統分開堆放,做好標識,以免安裝時弄錯。安裝風口前要仔細對風口進行檢查,看風口有無損壞、表面有無劃痕等缺陷。凡是有調節、旋轉部分的風口要檢查活動件是否靈活,葉片是否平直,與邊框有無摩擦。對有過濾網的可開啟式風口,要檢查過濾網有無損壞,開啟百葉是否能開關自如。風口安裝后應對風口活動件再次進行檢查。在安裝風口時,注意風口與所在房間內線條一致。尤其當風管暗裝時,風口要服從房間線條。吸頂安裝的散流器與吊頂平齊。風口安裝要確保牢固可靠。為增強整體裝飾效果,風口及散流器的安裝采用內固定法:從風口側面用自攻螺釘將其固定在骨架上,對于安裝在站臺板下風道上的風16、口應加設角鋼支框, 具體做法詳見施工圖。安裝于軌頂的風道上的風口應加設角鋼支架,采用插板風口的形式,具體做法見相關通用圖。成排風口安裝時要用水平尺、卷尺等保證其水平度及位置,并用拉線法保證同一排風口/散流器的直線度。3)風管漏光檢測(1)采用漏光法檢測系統,低壓系統風管每 10m 接縫,漏光點不得超過 2處,且 100m 接縫平均不大于 16 處;對中壓風管每 10m 接縫,漏光點不得超過 1 處,且 100m 接縫平均不大于 8 處為合格。(2)本工程通風工程風管在安裝完成后,采用漏光法對風管嚴密程度進行 檢測,抽檢率為 5%。(3)可采用 100W 帶保護罩的低壓照明燈作漏光檢測的光源。白17、天檢測時,光源置于風管外側;晚上檢測時,光源置于風管內側。(4)檢測光源沿被檢測部位與接縫作緩慢移動,在另一側進行觀察。當發現有光線射出,則說明查到明顯漏風部位,并做好記錄。(5)系統風管采用分段檢測、匯總分析的方法。本工程的風管均屬中、低壓風管,以每 10m 的接縫漏光點不超過 2 處,且 100m 接縫平均不大于 16 處 為合格。(6)漏光檢測中如發現條縫形漏光,則需視不同的漏光部位分別進行處理。 如是法蘭處,則用擰緊螺栓、更換密封墊方法;如是咬縫處,則用密封膠密封等方法。如咬縫漏光嚴重,則重新制作安裝該段風管,并重新作漏光測試。6. 消聲器安裝(1)為了滿足環控設備對內(公共區及設備管18、理用房)的噪聲控制標準和對外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6-2008)的噪聲標準,空調通風大、小系統軸 流風機均采用消聲器進行消聲處理。(2)根據地鐵工程應用特性,消聲器可區分為金屬外殼消聲器和結構消聲器兩種,前者多用于通風進出口兩端,直接與風機前后漸擴管/漸縮管相連接;后者多用于進、排風土建風道內以降低軸流風機運轉時發出的中頻、低頻噪聲。(3)管式消聲器和消聲彎頭安裝:應單獨設置支吊架,其重量不得由風管承受;安裝前應對消聲器質量進行抽驗,抽檢率 10%,安裝的位置、方向應正確, 與風管的連接應嚴密,不得有損壞與受潮。(4)金屬外殼片式消聲器安裝:安裝前應檢查金屬殼體壁板平整度,如有變形需校正。19、制定工藝卡,確定其組裝順序為先連接四面壁板,后裝入消聲片,消聲片安裝順序為先安裝兩側壁,后由一端開始逐片裝入。消聲片與金屬殼體上下壁板連接處鋪設耐熱橡膠板,并劃線定位保證消聲片片距符合要求。(5)結構片式消聲器安裝:安裝前應檢查風道幾何尺寸及支承基座平整度。制定工藝,確定組裝順序為先下后上,先側后中,先固定后可移。組裝消聲片,應橫平豎直,其外緣側面不垂直度0.003。可移消聲片最后安裝,在確定可移消聲片定位銷位置時,要保證關門后各種消聲片前緣平齊。位于可移消聲片頂上的固定消聲片采用橫擔支承,并在其頂上鋪以吊裝點以保證安全。(6)檢查通過該消聲器傳遞到相關區域的噪聲聲級。 7. 組合風閥安裝 組20、合式風閥的結構主要由單體風閥、底框、傳動機構、執行器和電控箱等部件組成。考慮設備尺寸較大,現場吊裝運輸條件有限,因此要求設備在設備供貨商的 工廠組裝測試完畢后,解體發運。每臺組合風閥解體為一行或幾行框架單元、單體風閥、執行器、連接傳動件、控制箱等幾個部分。到貨散裝部件的拼接與安裝工作由機電承包商完成,設備供貨商負責現場指導。1)安裝之前準備工作(1)本系統承包商應配合設備供貨商測量土建所留的洞口尺寸,確認組合 風閥的規格尺寸及安裝方式與洞口尺寸是否相符。(2)本系統承包商仔細閱讀設備隨箱文件,包括組合風閥裝配圖、安裝示意圖(如有的話)、安裝指導書,并確定電動執行器的安裝方式和安裝位置。(3)本21、系統承包商根據安裝需要準備好安裝工具,包括可能需要的吊裝環、 扶梯、電鉆、焊機等。2)立式安裝方式(1)在地面將底框整體組裝好,相鄰四角要對齊,連接好內置的各傳動桿,鎖緊少量螺栓,待全部組合完畢要檢測底框整體對角線(誤差小于 2mm 為宜), 對角線經檢測符合要求后鎖緊所有固定螺栓。底框組裝完成后整體吊裝,立在圖紙標識的安裝位置,用角鐵連接件固定在四周混凝土結構柱(或槽鋼柱)上,將主拉桿按要求安裝在閥體的主搖臂上。(2)若現場不具備整體吊裝條件,也可采用逐行安裝的形式,將單元底框按圖紙標識位置逐行安裝在四周混凝土結構柱(或槽鋼柱)上,相鄰四角要對齊,連接好內置的各傳動桿,鎖緊少量螺栓,待全部組22、合完畢要檢測底框整體對角線(誤差小于 2mm 為宜),對角線經檢測符合要求后鎖緊所有固定螺栓。將主拉桿按要求安裝在閥體的主搖臂上。3)水平安裝方式(1)將單元底框逐行平擺在洞口上,相鄰四角要對齊,連接好內置的各傳 動桿,鎖緊少量螺栓,待全部組合完畢要檢測底框整體對角線(誤差小于 2mm 為 宜),對角線經檢測符合要求后鎖緊所有固定螺栓。調平后,固定底框周邊的安裝角鐵,與底框用螺栓安裝定位。將主拉桿按要求安裝在閥體的主搖臂上。(2)立式或水平安裝好閥體后,依照安裝圖紙的要求,安裝電動執行器, 電動執行器安裝之前應將組合風閥的傳動機構進行初調,用手推(或拉)主拉桿 檢測傳動機構的動作方向及開、關位23、置,確認無誤后將主拉桿與電動執行器及擺 臂連接完成,電動執行器位置確定后,用膨脹螺栓將其連同執行器支架固定在地 面。(3)閥體安裝調整完畢后,用自攻釘安裝閥面蓋板和閥側方堵板。在儲運、 安裝過程中設備因碰擦、包裝不善等原因造成框架防銹層脫落、銹蝕的地方,設 備供貨商負責重新刷防銹漆和面漆進行防腐處理。組合風閥典型安裝形式示意圖,詳見施工圖。 風閥安裝要求詳見下表:序號指標名稱檢驗方法合格判據備注第一部分:關鍵指標1手動單葉片或多葉片調節風閥的手輪或扳手手動操作、觀察檢查以順時針方向轉動 為關閉2電動、氣動調節風閥的驅動裝置核 對 產 島 的 合 格 證明文件、性能檢測報 告,觀察或測試動作可靠24、,在最大 工作壓力下工作正 常3防火閥和排煙閥核對產品的合格證明 文件、性能檢測報告符合有關消防產品標準的規定,并具有相 應的產品合格證明文 件4防爆風閥的制作材料核對材料品種、規格,觀察檢查符合設計規定5消聲彎管的平面邊長觀察檢查、核對產品的合格證明文件大于 800mm 時第二部分:一般指標1手動單葉片或多葉片調節 風閥結構手動操作,尺量、觀察檢查牢固,啟閉靈活,法蘭應與相材質風管的 相一致2手動單葉片或多葉片調節風 閥葉片的搭接 外觀手動操作,尺量、觀察檢查貼合一致,與閥體縫 隙小于 2mm3止回風閥閥葉 的轉鈾、絞鏈觀察、尺量,手動操作 試 驗 與 核 對 產 品 的合格證明文件采用不易25、銹蝕的材料制作,保證轉動靈活、 耐用4止回風閥閥片 的強度觀察、尺量,手動操作 試 驗 與 核 對 產 品的合格證明文件在最大負荷壓力下不彎曲變形5消聲器材料尺量、觀察檢查,核對 材 料 合 格 的 證 明文件符合設計的規定,如防火、防腐、防潮和衛生性能等要求6消聲器外殼尺量、觀察檢查,核對 材 料 合 格 的 證 明文件牢固、嚴密7充填的消聲 材料尺量、觀察檢查,核對 材 料 合 格 的 證 明文件均勻鋪設,并有防止 下沉的措施 8. 水管及部件安裝(1)管子、部件、焊接材料型號、規格、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 范的規定。(2)閥門型號、規格和強度、嚴密性試驗及需作解體檢驗的閥門,必須符26、 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的規定。(3)焊縫表面及熱影響區不得有裂紋;焊縫表面不得有氣孔、加渣等缺陷。(4)管道、部件、附件、墊片和填料等的脫脂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 范的規定。 (5)焊縫的射線探傷和超聲波探傷必須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規定的數量檢查。(6)管道坡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的規定;強度、嚴密性試壓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規定。(7)支、吊、托架安裝位置應正確、平正、牢固,與管子接觸緊密。滑動、導向和滾動支架的活動面與支承面接觸良好,移動靈活。吊架的吊桿應垂直。絲扣完整,有偏移量的應符合規定。彈性支架的彈簧壓縮度應符合設計要求。(8)閥門安裝位置、方向應正確。連接牢固、緊密,操作27、機構靈活、準確。有傳動裝置的閥門,指示器指示的位置應正確,傳動可靠,無卡澀現象。有特殊 要求的閥門應符合有關規定。(9)鐵銹、污垢應清除干凈。管道需涂的油料品種、顏色及遍數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規范的規定。油漆的顏色和光澤應均勻,無漏涂,附著良好。2.3 檢驗與調試1)閥門閥件的試驗(1)空調水系統閥門 電動閥門安裝完成后系統通電前必須進行單體通電模擬動作試驗。(2)風系統閥門 風閥安裝前應逐個檢查合格證及性能規格參數,各個參數應符合設計要 求。閥門安裝完成后,在系統通電前必須進行單體通電模擬動作試驗。 防火閥安裝前應逐個檢查合格證。閥門安裝前應逐個進行性能實驗。閥 門安裝完成后,在系統通電前必28、須進行單體通電模擬動作試驗。2)單機調試(1)調試前準備:單機調試前,風亭風道及區間隧道必須預先沖洗干凈;系統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準的相應要求;電氣設備及其主回路檢查測定無誤。(2)風機、柜式空調器及風機盤管由承包商負責單機調試,供貨商督導。(3)水冷式冷水機組、組合式空調器由供貨商負責單機調試,承包商參與配合。3)系統無負荷聯合測定與調試(1)隧道通風系統、局部通風系統和空調送回風系統 風機和空調機組性能:風量、風壓、轉速、噪聲等。 單系統風量的測定與調整:風管、風道、風閥、風井及風口的風速和風 量分配的調整與測定,各系統的風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其誤差在允許范 圍內),對空調29、房間各個風口風量調整應使房間保持正壓。大空間范圍 內布置有多個送風口,各送風口的風量應保持基本相同。 站廳、站臺、設備與管理用房、隧道消聲器及風亭百葉等處典型測點的 風速及噪聲的測定。 區間隧道及活塞風道的風速測定。(2)空調水系統試壓、沖洗和調試 試壓:試壓前,檢查排氣閥、壓力表、加壓點、排水點的設置是否合適。按試壓方案進行試壓,檢查各部位情況并做好記錄。 沖洗:檢查沖洗所需機具是否齊備。按原定沖洗步驟進行,直到水質符 合要求為止。 調試:檢查水系統各類閥門開關狀態、冷卻塔風機和水泵轉向是否正確, 風機、水泵的水流量和運行電流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調試記錄。4)制冷系統及空調通風系統性能測試與30、調整 空氣處理設備和制冷系統的冷熱媒及工質的壓力、溫度、流量等各項參 數的調整與測定。 站臺、站廳、設備與管理用房及區間隧道典型測點的溫度、相對濕度的 測定。5)事故通風和排煙系統 事故風機性能:風量、風壓、轉速及噪聲的測定。 事故通風系統風量的測定與調整:事故通風及排煙風管、風道、風井及 風口的風速和風量分配的調整與整定。 進行上述測定時,站臺、站廳、疏散通道及區間隧道等典型測點的靜壓、氣流方向及流速的測定。6)系統帶負荷聯合試運轉在竣工季節氣溫符合冷源的運行條件時,空調系統應做帶冷源的聯合試運 轉。7)系統設計負荷聯合試運轉(1)系統設計負荷聯合試運轉應在地下鐵道試運期間達到或接近設計負荷 的條件下進行。(2)系統設計負荷聯合試運轉的測試項目為: 室外新風的干、濕球溫度。 送風干、濕球溫度。 回風干、濕球溫度。 混合風干、濕球溫度。 室內各控制點干、濕球溫度。 室內正壓值。 冷凍水送、回水溫度、流量。 冷卻水送、回水溫度、流量。 室內氣流組織的測定、調整。 各送風量的測定。 室內噪聲測定。 自動調節系統的參數整定和聯合調試。 編制系統測試記錄和聯調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