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連云港至鹽城線鐵路路基工程護腳墻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9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720
2022-09-29
9頁
30.32KB
1、技術交底書 技術交底書表格編號項目名稱新建鐵路連云港至鹽城線鐵路第 1 頁共 7 頁交底編號工程名稱路基工程設計文件圖號連云港至鹽城線路基施工圖、路基大樣圖、路堤拱形截水骨架護坡設計圖施工部位路基護腳墻交底日期2015年10月8日技術交底內容:1、技術交底范圍本交底適用于xx集團有限公司連鹽鐵路工程指揮部四分部DK91+895.87-DK95+111.77路基邊坡護腳墻的施工。2、設計情況路基設計邊坡坡率為1:1.5,坡面采用拱形骨架護坡,骨架內(培土)植草、種植灌木防護。路基坡腳處設置混凝土護腳墻。腳墻基礎高1.5m,底面寬0.7m,頂面寬0.5m,采用C20素混凝土澆筑。護腳墻與拱形骨架預2、留通長沉降縫,沉降縫位置除按照設計要求每隔14.8m設置2cm沉降縫外還要根據橋臺、結構物、踏步、邊坡電纜槽位置整體考慮。3、施工準備工作施工前進行施工場地勘查,查清架空電線電纜、地下電纜、給排水管道等設施。影響區域進行遷改后方可施工。通過挖掘機、裝載機等機械使施工現場實現“三通一平”,既施工道路、用水、用電暢通,場地平整。做好人員的培訓及技術交底工作。對相關施工管理、作業人員要進行集中的崗前技術培訓工作,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4、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4.1施工工藝流程圖下鑲邊模板安裝下鑲邊砼養護安裝下鑲邊接茬筋、砼養護地面上0.7m砼澆筑監理報驗監理工程師報驗場地平整測量放樣測量放樣基坑開挖地3、面下0.8m砼澆筑測量放樣外側模拼裝、鋼管地錨支撐加固安裝接茬筋、砼養護混凝土廠拌砼罐車運至現場原材料試驗檢測下鑲邊砼澆筑拱形骨架護坡施工圖4.1施工工藝流程圖4.2施工方法1.1、測量放樣:根據設計資料結合現場實際地面標高計算出腳墻中線、邊線坐標。測量放線前對各控制點進行復核后,采用全站儀按設計圖紙放樣,準確定出腳墻中線點,直線段20m放一點,曲線段5m放一點,用木樁和小釘子標記,并用工程線連接相鄰兩點。水準儀抄平,定出施工高程控制樁,計算不同地面高程所對應的腳墻基礎開挖深度。1.2、基坑開挖:在復核腳墻的位置放樣正確無誤后,開始按圖紙設計尺寸開挖腳墻基坑。腳墻基坑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4、清理。挖掘機開挖至基底以上1020后,人工清理至腳墻基底設計高程。如有地基加固樁,則人工配合機械將腳墻基坑范圍內的加固樁樁頭處理平整,使樁頂標高與腳墻設計底標高一致。開挖棄土用自卸車裝運至指定棄土場;開挖斷面尺寸、位置及標高符合設計圖紙要求?;娱_挖完成后報監理工程師檢查,監理工程檢查合格后,進行下一步施工。1.3、澆筑第一層混凝土:經監理檢查基坑合格后,澆筑腳墻第一層80cm厚混凝土。混凝土由攪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至現場。在整個平截面范圍水平分層進行澆筑,每隔15設置一處沉降縫,沉降縫采用0.02m的擠塑板。安放接茬筋,接茬鋼筋采用直徑12mm的螺紋鋼筋,長度50cm,插入25c5、m,外露25cm。橫向距外邊緣0.15m開始安放,縱向間距20cm。1.4、測量放樣:待第一層混凝土具有一定強度后,再次放樣,定出腳墻中心線,復核標高,報監理工程師檢查。1.5、拼裝模板: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合格后,安裝腳墻外露面模板,腳墻模板采用施工方便、通用性強、易拼、周轉次數多的組合式定型小鋼模拼接;模板在安裝前,應做好模板的定位校準工作。進行中心線和平面位置的放線:首先由測量人員放線定出腳墻護樁(護樁采用木樁上釘釘子,并用混凝土固定),并以該軸線為起點,引出腳墻邊線。模板施工放線時,根據施工圖掛線定出模板的內邊線和中心線,以便于模板安裝和校正。做好標高測量工作:用水準儀把護腳墻標高根據實6、際標高的要求,直接引測到模板安裝位置,在模板上做出混凝土澆注頂面標記。進行找平工作:模板承墊底部應預先用砂漿找平,以保證模板位置正確,防止模板底部漏漿。找平方法為沿模板邊線用水泥砂漿找平,并校正。第一次混凝土澆筑完成經養護達到一定強度后鑿除表面浮漿并清理干凈,根據護樁再次進行腳墻基礎輪廓線的放樣以及標高復測,對基礎輪廓采用墨線彈出,以便模板的支立。腳墻側模板采用定型鋼模板,分節制作,模板高0.85m,分節長度1.0m。面板采用4mm厚鋼板,縱肋采用106mm扁鋼,每節模板通過螺栓進行可靠連接。模板安裝前沿放樣出的腳墻基礎輪廓線和標高在底部做砂漿找平層,以便更好的控制模板支立的標高。模板需經打磨7、干凈并涂刷脫模劑后經驗收合格才能進行模板的安裝,安裝全部由人工進行(經計算單塊模板重量約為59kg),按照彈出的墨線位置進行腳墻外側模板的支立,支立前在模板外側沿長度范圍內打入一排鋼管,間距為1m,其中埋入深度為80cm,露出地面為50cm。為避免模板出現折線,在模板外側背兩道縱向鋼管,鋼管通過每節模板螺栓孔位置采用特定螺桿將其固定在模板上,然后將上下斜撐與打入土體內的鋼管以及模板上的鋼管利用扣件連接,以此完成模板的加固。模板底部除根據彈出的墨線支立外,還應在模板底部利用預埋的接茬鋼筋焊接一定數量的定位鋼筋進行定位,模板安裝完成經加固后需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為確保模板幾何尺寸、垂直8、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以及線形美觀、一致,每隔5m距離設置拉索,通過拉索和地面預埋錨樁來控制模板的線形。腳墻模板安裝加固詳見附圖2。模板安裝必須穩定牢靠,接縫嚴密,不得漏漿。安裝模板前模板與混凝土的接觸面必須清理干凈、模板表面無雜物,并涂刷脫模劑。墻身于地面以上部分,沿線路方向每隔3m設置5cm的PVC泄水孔,其排水坡不少于4%。泄水孔豎向位置設置在緊貼原地面處,其PVC管道下緣緊貼原地面。進水口設置透水土工布,防止細粒土流失。地下水發育以及有大股水流處,要加密泄水孔。在施工過程中,縱向每4個單元(15m)設置一道沉降縫,沉降縫寬度2cm,縫內放置擠塑板。每次澆筑15m,下一節段施工前安放擠塑9、板。1.6、澆注混凝土:經監理檢查模板合格后,澆筑腳墻混凝土?;炷劣蓴嚢枵炯邪柚?,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至現場。在整個平截面范圍水平分層進行澆筑,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振動棒插入時間不宜過長,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現氣泡、表層呈現浮漿為度,防止過振、漏振。當表層發現水層,立即設法排除,并檢查原因或調整配合比?;炷烈谝淮巫鳂I中澆筑完成,澆筑完成后要及時進行養護。1.7、拆模: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拆除模板,依次施工剩余的各段腳墻,直至整段腳墻施工完畢。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拆除后的模板及時清理干凈,經驗收后方可投入下一段施工。5、質量標準5.1、模板拼裝模板的尺寸10、應與混凝土的厚度、高度一致。立模的平面位置與高程,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支立準確穩固,接頭緊密平順,不得有離縫,前后錯茬和高低不平等現象。5.2、混凝土澆注澆筑混凝土時,嚴禁在混凝土中隨意加水,以免影響混凝土強度。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做好混凝土澆筑記錄。澆筑混凝土時罐車站在路基頂部,采用溜槽使混凝土流至腳墻內?;炷翝仓戤吅?,表面應找平,定漿后即進行抹面工作。在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如遇到下雨,應用彩條布或其他材料蓋好,新澆筑的混凝土應防止雨水沖刷?;炷梁穸劝?0cm分層澆筑,分層澆筑應計算準確砼供料方量,保證下層砼在上層砼覆蓋前不初凝;振搗上層時,振動棒應插入下層中5cm左右,以避免在上下兩11、層造成冷縫?;炷琳駬v采用50插入式振動器施工。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應按相關操作規程進行施工:插入式振動器的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快是為了防止先將表面砼振實而與下面未振實的砼發生分層、離析;慢拔目的是使砼能填滿振動棒抽出時的空間。振動器不宜緊靠模板作業,同距離模板不應大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0.5倍。振搗時間:一般每點振搗時間為2030秒,使用高頻振動器,最短不應少于10秒。肉眼觀察,振搗合格應視砼表面呈水平不再顯著下沉,不再出現氣泡,表面泛出灰漿為準。平面振動器在同一位置上連續振動時間一般為25-40秒,也可以砼表面均勻泛出漿液為準,作業時前后位置搭接應有5cm左右,防止漏振。5.3、混凝土12、養護1)、澆筑的砼如養護不當,會造成砼強度降低或表面出現塑性收縮裂縫等,因此必須加強對砼的養護。混凝土澆筑完成后,12h內薄膜覆蓋和灑水養護,并保濕養護。操作時,不得使混凝土受到污染和損傷。灑水次數以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為度,砼養護用水應與拌制用水相同。采用塑料布覆蓋養護時,其敞露的全部表面應覆蓋嚴密,并應保持塑料布內有凝結水。砼強度達到2.5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拆模板及支架,確保混凝土棱角和表面不被損壞。2)、當晝夜平均氣溫(最高和最低氣溫的平均值或當地時間6時、14時及21時室外氣溫的平均值)連續3天低于5或最低氣溫低于-3時,不得灑水養護,混凝土養護應按冬季施工進行養護。混凝土澆筑13、完畢抹面后,應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溫材料(草簾,棉被等)覆蓋,保溫材料應保持干燥,對邊、棱角部位的保溫厚度要增大到面部的2-3倍。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其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30%前不可受凍,由正溫轉入負溫養護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應低于設計強度的40%。保溫材料不宜直接覆蓋在剛澆筑完畢的混凝土層上,可先覆蓋塑料薄膜,上部再覆草袋,麻袋等保溫材料.保溫材料的鋪設厚度為:一般情況下0以上鋪一層;0以下鋪二層或三層;拆模后的混凝土也應及時覆蓋保溫材料,以防混凝土表面溫度的驟降而產生裂縫。6、質量檢測腳墻施工所用水泥、石子、砂等材料的品種、規格、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其進場檢驗符14、合規范規定?;A混凝土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沉降縫的預留及塞縫處理應符合設計要求基礎表面除設計有專門要求外,應輪廓清晰、大面平整基礎頂面高程、前邊緣距路基中線距離、基礎寬度、基礎襟邊寬度(高度)、起訖里程(長度)、沉降縫位置及寬度允許偏差及寬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見下表表6-1護坡墻平面位置、高程、坡率、厚度、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及檢驗標準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1平面位置100mm每段護坡墻長25m檢查3處經緯儀測2坡度高程30mm每段護坡墻長25m檢查3點水準儀測3坡率0.5設計值每段護坡墻長25m檢查3處吊垂線測4厚度混凝土20mm抽查25m檢驗6點,上、中、下部各2點坡面縫15、處尺量5砌體30mm抽查25m檢驗6點,上、中、下部各2點尺量6墊層30mm抽查25m檢驗6點,上、中、下部各2點7地面高程50mm每護坡長25m檢驗1點水準儀測8表面平整度砌片石:30mm混凝土:15mm每護坡長25m檢驗3處尺量7、施工現場安全措施(1)、作業前對作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培訓及技術交底,使作業工人掌握安全知識;對參加培訓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特殊工種作業人員除了參加相關安全培訓外,還必須取得特殊作業資格證書,方可持證上崗;禁止非專業人員作業。(2)、混凝土罐車在路基坡頂應防止車輛溜車,車輛在邊坡處澆筑混凝土時應拉緊手剎、并掛前進擋;(3)、現場杜絕閑散人員進入,限16、制工人作業的范圍;(4)、施工前進行設備安全性能檢查,確保安全后方可開展施工;(5)、人員進入現場必須按要求佩帶安全防護用具;(6)、各種用電設備的安全措施 1)使用自備電源或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電氣設備應根據接地要求作保護接零或作保護接地;2)移動式發電機供電的用電設備,其金屬外殼或底座,應與發電機電源的接地裝置有可靠的電氣連接;3)手持電動工具和單機回路的照明開關箱內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照明燈具的金屬殼必須做零保護;4)維修、組裝和拆卸電動設備時,應斷電掛牌,專人防護,防止其他人私接電動開關發生傷亡事故;5)必須實行“一機一閘一漏”制,嚴禁“一閘多用”。附件及附圖:1、路堤拱形截水骨架護坡設計圖2、腳墻模板安裝加固圖交底: 復核: 日期:2015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