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砟軌道軌道精調工程施工技術交底(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787
2022-09-29
10頁
205.50KB
1、技術交底第 1 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1 目的規范軌道精調施工過程,保證軌道精調精度。2 編制依據(1)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工程施工精調作業指南(鐵建設函【2009】674號)(2)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工程測量暫行規定(鐵建設【2006】189號)(3)高速鐵路工程測量規范(TB10601-2009)3 適用范圍適用于 軌道精調。4 工序流程 軌排組裝 軌排檢查 軌排的清理 不滿足精度要求精調設備的架設軌道幾何狀態測量鋼 軌 精 調軌道幾何狀態檢測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2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2、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5.施工要求5.1軌排粗調5.1.1軌排組裝檢測(1)用墨線在底座板上彈出軌排組縱、橫向位置。(2)雙塊式軌枕布枕允許偏差為5mm。(3)用鋼尺丈量每兩組軌排之間的縱向間距,在底座兩邊確定軌排的橫向位置。(4)安裝扣件及軌排并檢查外觀質量。5.1.2軌排粗調定位后測量與調整規定(1)粗調設備支撐軌排。(2)通過CPIII測量軌排。(3)計算獲得軌排調整量。(4)按調整量調整軌排。(5)軌排粗調到位后,安裝螺桿支撐器固定軌排。5.1.3軌排粗調軌排粗調采用全站儀,道尺完成軌排初步調整。調整原則為先中線后高程,高程誤差寧低3、勿高,中線誤差越小越好。全站儀采用自由設站法定位,設站時至少觀測附近4對CP點,全站儀測設軌道中線、高程誤差,并使用螺柱支腿等軌排架橫向、縱向調整機構完成軌排粗調整。軌排粗調完成后,相鄰兩排架間采用夾板聯接。利用軌道排架橫向、豎向調整機構完成軌排的粗調工作,按照先中線后水平的順序循環進行。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3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粗調順序為: 134625123456。如圖5-1:(1)中線調整利用全站儀使用周圍4對CP點進行設站,精調小車對軌排的平面位置進行測量,當軌排偏離線路方向左邊時4、,擰緊左方軌向鎖緊器螺栓,同時松開右方鎖緊器螺栓;反之當軌排偏離線路右方時,擰緊右方鎖緊器螺栓,松開左方鎖緊器螺栓。調整完成后專人檢查確保兩側螺栓必須密貼支承層側面。(2)高程調整根據精調小車顯示的數據,對軌排的高程和水平進行調整。調整時如果左軌需抬高,就順時針擰緊左側高程調節桿反之則逆時針調整。調整完成后檢查左右兩側螺桿底部緊貼梁面。粗調工作必須重視,粗調到位能大大提高精調時的效率。5.2 軌排精調5.2.1儀器及設站要求(1)儀器檢查精調設備使用前需進行自檢、自校,檢校前將精調設備現場組裝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4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5、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完畢后放置一段時間,待設備適應環境溫度后開始檢校。具體做法:全站儀適應環境溫度并經過溫度和氣壓改正后,對全站儀進行電子氣泡補償器的校準,校準結果滿足全站儀各個方向水準氣泡偏差小于3;精平全站儀并打開ATR功能盤左盤右觀測離儀器距離100m處棱鏡,盤左盤右觀測水平角與豎直角偏差需3,測距偏差在1mm以內。否則對全站儀進行組合校準和橫軸傾斜補償校準(a值校準)至觀測結果在要求偏差內。軌道小車放置于兩邊基本水平的雙軌上適應環境溫度后,軌距輪對準軌枕道釘,連接精調電腦,新建工程項目并讀取小車參數,測量超高值后調頭再次測量讀取超高改正數,對小車超高進行校準6、。當小車測量軌距與軌距尺測量軌距偏差超過0.5mm時,待超高校準完成后配合軌距尺對小車軌距進行校準。 (2)設站鑒于寶蘭線多風、陽光強烈的特點,全站儀設站在精調專用防風、防曬棚內進行,采用后方交會定位,通過觀測前后各2對連續的CP點,自動平差、計算確定設站位置。設站完成后查看全站儀設站精度,如設站偏差大于0.7mm時,查看單個點精度,剔除偏差超過2mm的點,最少保留6個點后重新計算測站精度,直至設站坐標偏差在0.7mm以內,注意精調方向應至少有3個CPIII點被使用。使用防風、防曬棚時注意陽光斜射透過棚子觀測窗照射在腳架上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5 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7、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引起腳架伸縮,儀器氣泡偏移。在設站完成后,可將兩側及儀器后方觀測窗放下,并將觀測窗用黑布遮蓋。當氣泡偏移超過10時,需對儀器重新整平,設站并檢查已精調區域。5.2.2精調步驟設站完成后,全站儀觀測測量小車棱鏡,小車自動測量軌距、超高位置。小車接收觀測數據,通過配套軟件,計算軌道平面位置、高程、超高、軌距等數據,偏差值將迅速反饋到測量小車的電腦顯示屏幕上,指導軌道調整。精調一般應在風力不超過3級,溫度穩定的氣候條件下進行。夏天晴天10點至18點不宜精調,冬天12點至15點不宜精調,陰天空氣條件良好時可全天精調。由于風8、及空氣波動的影響,當測量數據跳動超過0.5mm時,將小車向全站儀推進直至數據跳動小于0.5mm,然后將小車退回搭接區域,并根據數據穩定時小車與全站儀的距離搬運全站儀重新進行設站。調整按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同時進行,先調整偏移值比較大的方向。(1)調整中線采用專用開口扳手調節左右軌向鎖定器,調整軌道中線,一次調整2組,左右各配2人同時作業。(2)調整高程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6 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用套筒扳手,旋轉豎向螺桿,調整軌道水平、超高。粗調后頂面標高應略低于設計頂面標高。調整螺桿時9、要緩慢進行,調整后用手檢查螺桿是否受力,如未受力則擰緊調整附近的螺桿。(3)安裝魚尾板后再次精調軌排第一遍精調完成軌道偏差在1mm后,相鄰軌排用魚尾板進行連接,夾板處扣件必須要安裝到位。軌縫宜控制在10-30mm,鋼軌接頭處應平順,不得有錯牙或錯臺。再次對軌排進行精調,精調完成后逐軌枕對軌道幾何狀態進行檢測調整。5.2.3精調方法為了得到更為準確的測量數據,軌道檢測小車需要 “定點定位,兩點一線,由遠及近,順序進行”的使用原則,并結合“測點距離、平差精度、同測點的測量絕對偏差值”來綜合判斷測量數據的精度。(1)步驟:將軌檢小車放置在軌排架上,在軌排架支撐柱處停放小車,擰緊剎車;全站儀精確照準軌10、檢小車上的棱鏡,使用全站儀精測模式測量出軌檢小車的幾何定位情況,通過軌檢小車內的傳感器計算出軌道定位的幾何偏差;使用調整系統調整軌排架。(2)精調順序:對某兩個特定軌排架而言,精調順序為:13123234534645656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7 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3)順接過渡方法:以兩個設站區間(見圖5-4)為例。相鄰設站點間隔60m,精調測量區間為距設站點第1080m范圍,每兩個設站點之間各留有10m的順接段和順接過渡段。原理:因使用了不同的CP控制點,全站儀設站測量平差的精度也有11、所不同,對過渡段的三個點使用不同的設站進行測量的時候,所得到的軌道偏差數據有所不同;因為同點位,不同設站點測量得到的數據不同,為保證軌道的高平順性,需要對順接段后的測點進行順接過渡處理;順接過渡段的設置長度同兩設站點測量的同測點絕對偏差值大小有關,根據測量偏差值的大小來確定順接過渡段的長度,測量偏差量越大,過渡段段設置長度越長,一般可取410m(圖中以10m為例)。 順接過渡方法:一般來講,在CP點精度、設站精度、全站儀精度、軌檢小車精度符合規范要求的情況下,兩設站點測量同測點的絕對偏差值不會大于2mm;順接段在站點2測量的偏差值不大于2mm時,不必進行調整;順接段在站點2測量的偏差值大于2m12、m時,則需要檢查設站點1和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8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設站點2的設站精度,如設站精度沒有問題,則需要對CP控制點進行復測,以確保CP點的整體精度;過渡段從順接段后的第一個軌排架開始,依次比上一個軌排架偏差0.5mm,直到絕對偏差約為零為止。(4)工序質量標準及驗收檢驗方法項 目允 許 偏 差值軌距允許偏差1mm(鋪長軌后的偏差為-2 +1mm),變化率不得大于1水平允許偏差一般按照0.5 mm控制(鋪長軌后的偏差為2mm)軌向允許偏差2mm/10m弦高低允許偏差2mm/1013、m弦軌枕間距允許偏差5mm軌面高程允許偏差一般按照1.2 mm控制(鋪長軌后的偏差2 mm)軌道中線允許偏差一般按照0.8 mm控制(鋪長軌后的偏差2mm)線間距允許偏差一般按照+2,+5mm控制(鋪長軌后的偏差0,+5mm)兩次設站的測量數據差值一般宜小于1.5mm;允許最大的差值可不大于2mm。(5)精調注意事項所有測量儀器必須按相關標準實行定期標定。測量區域盡量減少其它施工作業。軌排精調后就采取防護措施,嚴禁踩踏和撞擊。軌排精調后應盡早澆筑混凝土,如果軌排受到外部擾動,或放置時間過長。或環境溫度變化超過15時,必須重新檢查確認仍合格后,方能澆筑混凝土。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14、技術交底第 9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在工作方面狹窄的區域內施工,必須加強調度指揮、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每次精調測量前,都必須對軌道檢測小車的軌距、水平進行檢查確認是否需在校核。為減少誤差,測量時應記錄精調時的全站儀設站位置和測量段落,以和后期調整時的測量保持一致。6.勞力組織單個作業面人員配備表負 責 人1人技術主管1人專兼職安全員1人技術人員2人粗精調作業人員8人7.設備機具配置7.1軌排粗調定位設備軌排粗調定位設備表序號設備數量用途1高精度水準儀1臺軌排粗調定位2全站儀1臺測量軌排的位置3CPIII目標棱鏡8個15、全站儀自由設站邊角交會的目標4氣象量測儀器1套用于測距溫度、氣壓改正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技術交底第 10 頁共10頁工程名稱無砟軌道編制時間 編制單位 接收單位無砟軌道作業一隊交底內容軌道精調技術交底編制人7.2軌排精調設備表序號設備數量用途1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1套測量軌道幾何狀態2全站儀1臺3CPIII目標棱鏡8個4氣象量測儀器1套用于測距溫度、氣壓改正5螺桿支撐調整體系1組調整軌排6測力扳手若干緊固扣件8.質量控制及檢驗混凝土支承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頂面高程+5,-15水準儀2寬度+15,0尺量3中線位置10全站儀4厚度20尺量5平整度74m直尺軌排粗調定位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1中線位置52高程0,-5軌排精調允許偏差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1中線位置22軌面高程一般情況2緊靠站臺+2,03線間距+5,0復核人: 批準人: 簽收人: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