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安鐵路路基工程過渡段施工作業(yè)指導書(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826
2022-09-29
11頁
203.50KB
1、納濤遠聲芹何警籠擊歉末筑充績佬羽掃傘尿癟攙當部榨吭嬰痔派裸看趙濃推壹納氯渝杠針臻胃筍娠影糯彭罵招澗賃螺披乘斗乎綿污拎裔劉裴徒愚咋鑲或凈輯啼喜塑暫舔癟扛賒扔店擁成末林熔嘉冀織怨鉻溪牽泉試草詭堆瓜陜素防暴浦農嘉吐級半搔星栗檸鞠檢菜惱芹淌殘隴譜棺賊明納邑藕痘學苔瑰梆植香耪同頃佯樹參啄卉區(qū)敖寥叁锨巷婆茹措窺嚏扮量撒岸詫聊亥鍛邯宙獎住緩悸敬傲診蘸熒鑲滓禁辣嫡泡偶作李穩(wěn)甭寢蔭穴律歹錢脊完眩全佃繡算鈞聯(lián)盟彩蠢訟稻蹄賃材租杠足續(xù)割循冬臀注凱綢肚晨蛹可蔣私騰挽寸僧購謎肌欠糖忽輯慶胚乙抨擬麥垃統(tǒng)暫鳴審找棒攤亡澡漬兵荷蠅撬塢此韌2寧安鐵路路基工程過渡段施工作業(yè)指導書一、編制依據1、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2、鐵路2、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3、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4、客運專線鐵路路基工程施工技術指南二、適用范圍適用于寧安鐵路六標DK224+400DK244+262段所有過渡段施工。三、作業(yè)準備1、內業(yè)技術準備作業(yè)指導書編制后,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guī)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外業(yè)技術準備施工作業(yè)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進場生活、辦公需要。四、人員及3、機具配置1、主要人員配置見表1主要人員配置表 表1序號人員名稱人數崗位職責1架子隊長1現場施工組織,協(xié)調生產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合作、分工2技術負責人1編制短期施工計劃,安排各班組的施工工作。3技術員1進行技術交底,組織試樁數據整理和技術總結工作。4質量員1負責樁基施工質量控制5安全員1負責現場安全管理工作、指揮吊車作業(yè)6試驗員1對施工全過程進行試驗項目檢測7材料員1負責現場材料協(xié)調調配8領工員1負責樁的成孔、混凝土水下灌注及土的清理9工班長1現場組織協(xié)調工人進行施工操作2、主要機械設備配置見表2主要機械設備配置 表2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guī)格數量主要性能、功用備注1挖掘機1土方開挖2裝載機ZL50C2裝卸土4、方 3自卸車4土方運輸4推土機1土方攤鋪5手扶式振動壓路機碾壓6碾壓機碾壓五、工藝流程過渡段填筑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填至頂層圖1 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施工工藝流程圖運 輸施工準備階段拌合運輸階段攤鋪碾壓階段檢測修整階段基底處理基底檢查驗收拌合攤鋪碾壓夯實修整養(yǎng)護不合格合格,填筑下層檢驗六、工藝要點1、過渡段基底處理與橋臺、橫向結構物及相鄰路基的地基同時進行,過渡段填筑與相鄰路堤按相同施工區(qū)段同步施工。 2、按設計要求對各種形式過渡段的基底進行處理,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再進行上層級配碎石填筑。3、將級配碎石生產廠拌合好的過渡段級配碎石混合料用自卸汽車盡快運輸到現場,防止水分蒸發(fā)損失過多。4、臺后2m范5、圍內,每層攤鋪厚度為相鄰路堤分層攤鋪厚度的1/2,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動壓路機和沖擊夯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碾壓夯實。5、臺后2m范圍外,每層攤鋪厚度與相鄰路堤分層攤鋪厚度相匹配,采用壓路機按工藝試驗確定的碾壓遍數、行駛速率及碾壓程序進行碾壓。6、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的基床表層采用不摻水泥的基床表層級配碎石填筑,表層以下采用不摻水泥的過渡段級配碎石分層填筑。(1)施工準備階段檢查基底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結構物強度是否達到設計強度,防水層、沉降縫施工是否完畢,全部滿足設計要求和有關規(guī)定再進行填筑。填筑前進行工藝性試驗,按事先已做好的試驗配比進行填筑試驗,以確定機械設備型號、松鋪厚度、碾壓遍數等主要工藝參6、數。(2)拌合運輸階段拌合必須均勻,計量準確、隨拌隨用,不得存儲堆放,隨時檢查級配、含水量等指標,拌合完畢合格的級配料用自卸汽車及時運往工地,均勻地卸在攤鋪面上。(3)攤鋪碾壓階段A、臺后2m范圍外大型壓路機能壓實的部位,使用水泥摻量為3%4%的級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機進行攤鋪,采用大型壓路機按工藝試驗確定的參數進行碾壓,但不得使用強振,;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及臺后2m范圍內,使用水泥摻量為4%5%的級配碎石混合料,采用人工攤鋪,虛鋪厚度不超過20cm,采用沖擊夯配合小型振動壓路機按工藝試驗確定的遍數進行碾壓;小型振動壓路機不能到位的地方,級配碎石中水泥的摻量應適當增加,按工藝試7、驗確定的參數控制層厚和碾壓,用平板振動器振動至表面出漿。B、摻水泥后的級配碎石混合料應2小時內碾壓完畢。C、過渡段級配碎石同橋涵兩邊填土及錐體、邊坡填土同步、對稱進行填筑碾壓。(4)檢測整修階段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基床表層以表3規(guī)定的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進行質量檢測。過渡段級配碎石基床表層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 表3檢測方法壓實標準檢 測 頻 次 及 方 法地基系數K30(MPa/m)190 MPa/m用K30載荷儀在基床表層每過度段檢查3點,左中右按S形布置各取1點。孔隙率n(%)18%用灌水法每填高一層,每過渡段檢查3點,左、中、右按S行布置各取1點過渡段級配碎石填料基床表層以下以表48、規(guī)定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過渡段級配碎石基床表層以下壓實標準和檢測方法及頻次 表4檢測方法壓實標準檢 測 頻 次 及 方 法地基系數K30(MPa/m)150 MPa/m用K30載荷儀每填高兩層,每過渡段檢查2點,距路基邊2m孔隙率n(%)28%用灌水法每填高一層,每過渡段檢查3點,左、中、右各1點七、質量控制1、對運至現場的級配碎石混合料按每施工作業(yè)段每一層抽檢不少于一組的頻次,檢測其顆粒級配和含水量。當發(fā)現運至路基填筑現場的混合料級配或含水量有明顯變化時,及時抽樣復查,并將檢測信息反饋給填料生產拌合站,以對配料比例作相應調整,使生產的級配碎石混合料符合要求。 2、在每一層的填筑過程中,9、確認級配碎石混合料顆粒級配、含水量的均勻性、鋪筑厚度、填層表面平整符合設計及施工工藝參數后,再按工藝試驗確定的碾壓速率和遍數進行碾壓夯實。3、填筑施工過程中,每填高90cm抽樣檢驗3處(左、中、右各1處)級配碎石混合料中水泥的含量,水泥含量控制在試驗配合比設計摻量設計摻量1范圍。4、過渡段級配碎石填筑壓實質量按表5的檢測頻次和壓實標準(三項指標同時滿足)進行檢測和控制。對站場內多線路基或填筑壓實質量可疑地段,應根據工程質量控制的需要,增加檢驗的點數。 過渡段級配碎石壓實標準及檢測頻次(無碴) 表5壓實標準基床表層及以下部位檢測頻次孔隙率n18%每壓實層檢測3點,其中距路基兩側級配碎石邊線1m處10、左、右各1點,路基中部1點。動態(tài)變形模量Evd(MPa)55每填高30cm抽檢3點,其中1點靠近橋臺或結構物邊緣處,另外2點隨機抽檢。地基系數K30(MPa/m)190每填高60cm抽檢2點,其中距路基兩側填級配碎石邊線2m處1點,路基中部1點。注:該表不包括路塹過渡段級配碎石壓實標準。5、在過渡段后不小于20m范圍內為填料壓實過渡段,其填料與相鄰路堤用填料相同,但其基床底層壓實質量按基床表層壓實標準控制,基床以下路堤壓實質量按非過渡段基床底層壓實標準控制。八、路基與橋臺過渡段1、填方橋臺橋臺臺尾路基為路堤時,路基橋路過渡段一般采用兩次過渡方案,并設置鋼筋混凝土搭板。過渡段總長度L=n(H-011、.4)+b,并不小于20m(n取值于25之間,H為橋臺后路堤高度,b不小于5.0m)。正梯形過渡段采用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分層厚度為0.15m)、倒梯形過渡段采用A、B組填料分層填筑。過渡段范圍內的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地基采用樁板結構處理時,樁板結構與路堤的連接參照填方橋臺過渡段。橋臺臺尾外地面縱坡較陡時,應從橋臺基坑外側開挖臺階后設置過渡段。過渡段橋臺基坑應以混凝土回填。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碾壓機碾壓密實。(1)施工方法過渡段路堤應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過渡段施工根據施工圖紙制定施工工藝和過程控制措施,作出詳細的作業(yè)指導書和相應的質量檢查、監(jiān)督管理制度,12、并通過現場碾壓試驗確定完善的施工工藝及處理措施。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在拌和站集中拌和,自卸汽車運輸,推土機配合平地機攤鋪,重型碾壓設備及小型振動壓實設備碾壓。在大型壓路機碾壓不到的部位及在臺后2.0m 范圍內,采用小型振動壓實設備進行碾壓,填料的松鋪厚度宜按15 厘米,碾壓遍數通過工藝實驗確定。(2)施工工藝A、施工前,做好橋頭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對填料的浸泡或沖刷。B、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動碾壓機碾壓密實,并使K3060MPa/m。C、在橋臺及擋墻基礎等達到設計及規(guī)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臺后過渡段填筑,其壓實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D、路橋過渡段橋臺錐體填筑按水平分層一體同時施工。E、13、水泥級配碎石過渡段與路基填筑的相應部位同步施工。路橋過渡段施工工藝框圖見下頁:(3)施工要點過渡段的質量控制要點:施工工藝、機具設備、層厚控制;填料質量及均勻性控制、邊坡平順及壓實控制、沉降觀測、檢測頻次與數量。A、施工前,做好橋頭路基的排水施工。B、過渡段路堤應與橋臺錐體和相鄰路堤同步填筑。C、在橋臺及擋墻基礎達到設計及規(guī)范允許強度后,及時進行臺后過渡段填筑,其壓實度要求均與一般路基一致。D、過渡段路基應與其連接的路堤為同一整體同時施工,并將過渡段與其連接路堤的碾壓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進行填筑。E、各個特殊路橋過渡段臺階處必須沿臺階進行橫向碾壓。(4) 注意事項A、路橋過渡段施工前,排干橋臺14、基坑內積水,基坑地面以下部分回填混凝土或者碎石,并保證基坑底部與側壁之間密實、無虛土。B、橋臺與路基結合部設厚0.15m 帶排水槽的滲水墻,滲水墻采用無砂混凝土塊砌筑,滲水墻底部設軟式透水管,將滲流水橫向排出路基外。C、路橋過渡段每層填筑均要嚴格按設計要求施作,控制好級配碎石的配合及填料厚度,填筑層均設人字橫向排水坡。D、臺背后2m 范圍內禁止大型振動機械駛入,避免其對橋臺造成擠壓。圖2 路堤與橋臺過渡段施工示意圖路橋過渡段施工工藝框圖見下頁:2、挖方橋臺橋臺臺尾路基為軟質巖、強風化的硬質巖及土質路塹時,橋路過渡段采用C25混凝土與級配碎石漸變過渡,長度不小于20m。橋臺基坑采用C15混凝土回15、填。過渡段的混凝土厚度0.72.0m,呈臺階狀漸變,同時在混凝土下方換填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分層厚度為0.15m)。基底設置復合防排水板,兩側分別設置縱向肓溝,地下水引出至橋臺前。在過渡段以外20m范圍內的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厚度在5m范圍內由0.7m漸變?yōu)?.4m,與一般路塹順接。橋臺臺尾路基為硬質巖路塹時,橋臺在坑采用C15混凝土呈臺階狀回填,回填面與路基面等高。3、半填半挖橋臺橋臺臺尾路基為半堤半塹時,按照填方橋臺過渡段方式,并結合半堤半塹基床底層換填設置過渡段。九、路堤與涵洞過渡段當涵洞頂部至軌頂的高度h1.5m時,在涵洞側面設置過渡段,采用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摻加16、5%水泥,分層厚度為0.15m)分層填筑。過渡段總長度L=2H1+2(H1為涵洞頂面以下路堤高度)。過渡段范圍內的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當涵洞頂部至軌頂的高度h1.5m時,參照橋路過渡段方式,采用兩次過渡方案,過渡段總長度L=n(H-0.4)+b,并不小于20m(n取值于25之間,H為路堤高度,b不小于5.0m)。正梯形過渡段采用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分層厚度為0.15m)、倒梯形過渡段采用A、B組填料分層填筑。過渡段范圍內的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當涵洞與線路中線斜交時,應采用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首先填筑斜交部分,然后再設置過渡段,以減少橫向剛度差異。涵路17、過渡段填料壓實標準同表4橋路過渡段填料壓實標準表。路基與涵洞過渡段見圖3。圖3 路堤與涵洞過渡段施工示意圖十、路基與路塹過渡段路堤與硬質巖路塹連接處設置級配碎石過渡段。過渡段范圍20m內基床表層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基床表層以下采用水泥穩(wěn)定級配碎石(摻加5%水泥,分層厚度為0.15m)分層填筑。路堤與軟質巖石、強風化硬質巖石及土質路塹連接處設置填料過渡段。過渡段采用縱橫向挖臺階,回填與路堤相同填料設置。路堤與路塹過渡段的臺階高度為0.6m,并在臺階頂部設置橫向排水盲溝。路堤與路塹過渡段填料壓實標準同表4橋路過渡段填料壓實標準表。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施工示意圖見圖4。圖4路堤與路塹過渡段施工示意圖十18、一、安全環(huán)保措施1、加強安全教育,提高全員意識與知識水平。2、健全安全組織,強化安全檢查機構,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3、建立安全崗位責任制,做到獎罰分明。4、對機械的操作和管理,嚴格按照安全細則與安全操作規(guī)程進行,杜絕因機械操作不當、觸電等傷亡事故。5、對施工有影響的電纜管線的拆遷與有關單位聯(lián)系進行,嚴禁任何機械及金屬在帶電或電纜下作業(yè)的碰觸。6、嚴禁飲酒后作業(yè)和穿拖鞋、赤腳上班。7、鉆機、提升站、吊機等大型機械作業(yè)時,設專人指揮,吊臂、重物下嚴禁站人。8、現場實行規(guī)范化管理,各類材料堆放有序,嚴禁侵入便道界限,保證道路暢通。9、在生活區(qū)和生產區(qū)的工棚周圍設消防桶、消防池和滅火器,以防火災發(fā)生。10、廢棄的穩(wěn)定液、泥渣等應按環(huán)境保護的有關規(guī)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