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工程施工技術交底(10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599993
2022-09-29
10頁
402.50KB
1、 魯JJ-013 001工程名稱XXXXXX工程施工單位XXXXX有限公司交底部位砌筑施工工序名稱砌筑工程交底提要:砌筑施工的工藝流程、工器具準備、質量標準等內容交底內容:一、材料準備1.1、砌塊要求:1、地上部分(內墻、外墻)采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強度等級A3.5,干體積密度要求達到B06級(外墻為7.5KN/m,內墻為6.0 KN/m),使用規格兩種:600X240X100mm(用于100mm厚墻體),600X240X200(用于200mm厚墻體),外墻采用M7.5混合砂漿砌筑,內墻采用M5.0混合砂漿砌筑,加氣混凝土砌塊墻底部做高度不小于200mm的C20混凝土墻墊。2、地下部分采用水2、泥磚,強度等級為MU10,砌筑砂漿為M10水泥砂漿, 干體積密度要求達到B06級(6.0 KN/m),規格240 X 115 X 53mm,洗手間、更衣室、機房等潮濕房間內墻(除門洞外)設置C20墻墊,高出樓面100mm,并與墻體等寬,所有內墻除特殊說明外,均砌至板底或梁底。1.2、砌筑砂漿要求:1、水泥:42.5級通用硅酸鹽水泥或者砌筑水泥,有出廠合格證明和強度報告。水泥進場使用前,應分批對其強度、安定性進行復驗。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廠家、同 一編號為一批。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時,應復查試驗,并按其結果使用。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2、水:使用飲用水或不含有害物3、質的潔凈水;3、河砂:宜采用中砂,細度模量宜控制在 2.5 左右,過 5mm 孔徑的篩子,配制強度等級M5及其以上的水泥混合砂漿時,砂的含泥量不超過 5%,并不含草根等雜物;4、砌筑砂漿地下部分采用Mu10水泥砂漿、地上部分外墻采用M7.5混合砂漿,內墻采用M5混合砂漿。配合比按照實驗室的配比單施工。砌筑砂漿的施工稠度應控制在50-70之間。5、石灰膏:石灰熟化時間不少于 7d,已脫水硬化的石灰膏不得使用。經試配亦可采用符合標準的粉煤灰;6、材料到現場,檢查材料(水泥、外加劑)的生產日期和產品合格證及檢測報告。材料是否包裝嚴密,有無結塊。自檢合格后,填寫相關資料請監理檢驗,復檢合格后方可使用。4、7、進場使用的砌筑砂漿和界面劑要做相應的試塊,試塊的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等級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同一驗收批砂漿試塊抗壓強度的最小一組平均值必須大于或等于設計強度所對應的立方體抗壓強度的0.75倍。8、砌筑砂漿配合比必須有實驗室提供。二、施工機具現場施工場地相對較大,按照結構施工區域劃分及滿足各個部位的砌筑要求,現場設置2臺砂漿攪拌機(JS500),暫時布置在西側鋼筋加工廠的南側及北側鋼筋加工廠后期拆除改為攪拌區域。三、施工技術要求3.1、施工工藝流程制訂材料進場計劃材料進場淋水砌塊場內運輸,砂漿的拌制墻體砌筑加漿紋縫、砌塊面清理每節構造柱混凝土的澆筑抹灰前5、砌頂砌塊檢查砌塊的合格證、齡期布置砌塊的堆放預埋預留構造柱鋼筋綁扎安設砌筑控制線腳手架搭設放線3.2、施工順序望水平出塌餅立皮桿數拉緊弦線砌墻勾縫清掃墻面工完清場3.3、施工準備1、砂漿攪拌要有配料牌,要有完好的計量器具。配料牌上要清楚的寫明配合比并寫明此砂漿用于砌筑還是用于抹灰。砂漿要嚴格按配合比進行配制,要嚴格掌握水灰比按照產品說明添加。2、各種砌體的組砌方式,構造柱預留部位,留搓部位,拉結筋設置,洞口位置都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3、根據墻體位置彈出墻軸線及邊線,開始砌筑時,先要進行擺砌塊,排出灰縫寬度,擺砌塊時應注意門窗位置,砌塊垛等對灰縫的影響,同時要考慮窗間墻的組砌方法,以及七分頭6、砌塊,半砌塊等砌在何處好,務必使各皮的豎縫互相錯開,在同一墻面上各部位的組砌方法應統一,并使上下一致。4、在砌筑前,先要立皮數桿,皮數桿立于墻角及某交接處,其間距不超過15m為宜,立皮數桿要用水準儀來進行抄平,使皮數桿上的樓地面標高線位于設計標高位置。5、砌筑時,必須先拉準線,砌塊依準線砌筑。6、砂漿宜采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閘不少于 2min。砂漿稠度應控制在 50mm70mm 為宜。7、砂漿應隨拌隨用。水泥砂漿和水泥混合砂漿應分別在拌成后 2.5h 和 3h 內用完,夏季施工期間如最高氣溫超過 30,必須分別在 1.5h 和 2h 內用完。砂漿如有泌水現象時,在砌筑前重新拌和。3.4、施工方法7、3.4.1 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施工1、砌塊墻的上下皮砌塊的豎向灰縫應相互錯開,相互錯開的長度宜為300mm,并不小于150mm。如不能滿足時,應在水平灰縫設置26的拉接筋或4的鋼筋網片,拉接筋或鋼筋網片的長度應不小于700mm。2、砌塊墻的灰縫應橫平豎直,界面劑應飽滿,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應小于80%,豎向灰縫的飽和度不小于80%。灰縫寬度不宜15mm。3、在已完成平面放線和各項控制措施后,進行構造柱的鋼筋綁扎以及墻體的砌筑工作。4、一道墻砌筑時可先砌兩頭,再拉準線砌中間部分。砌筑時應隨砌筑高度將預留拉結筋展開砌入水平灰縫內。5、填充墻頂面與功能根據混凝土梁板底面宜預留不大于250mm的間隙,待8、填充墻砌筑完并至少間隔7d后,用側磚或立磚、或砌塊斜砌擠緊,其傾斜度宜為60左右,砌筑砂漿應飽滿。做法如下:6、所有外墻底部均做200mm高的素混凝土翻邊,強度等級為C20。7、墻體暗敷線管埋應符合下列要求:(1)設計要求的洞口、管道、溝槽和預埋件應在砌筑時正確預留或預埋。需要開槽暗埋的管線,必須待墻體施工完成,且砌筑砂漿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等級的70%時方可進行。開槽應用手攜式電動切割機并輔以手工縷槽,總開槽深度不宜超過墻厚的1/3,墻厚小于120mm的墻體不得雙向對開管槽。管線開槽以距門窗洞口300mm外為宜。(2)敷設管線后的槽內管表面應低于墻面45mm,并將管與墻體卡牢,不得有松動、反彈9、現象。嵌填管槽時,對槽內進行灑水濕潤,宜用摻入加氣混凝土砌塊碎屑的專用砂漿或抹灰砂漿填實至墻面平齊(也可按質量比,即配合比為水泥:石灰膏:加氣混凝土碎屑=1:1:3進行填補),并沿管道敷設方向鋪設鋼絲網片或耐堿玻纖網格布,兩側寬度不小于100mm,并鋪平,繃緊,用鉚釘錨固。(3)一般來講,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2/3,當不能留斜槎時,除轉角處外,可留直槎,但必須做成凸槎,并沿墻高每兩皮砌塊放置26的拉結鋼筋。8、馬牙槎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馬牙槎沿高度方向尺寸不應超過300mm;(2)構造柱與砌體的連接處應砌成馬牙槎,馬牙槎應先退100mm后進。9、門垛或窗間10、墻小于200mm時采用鋼筋混凝土澆筑,配筋同構造柱。10、砌筑砂漿隨用隨拌,且使用過程中不準隨便加水,攪拌后的砂漿要盡快在短時間內用完,避免時間過長,粘結劑終凝。11、在砌筑過程中要注意控制墻身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每砌一層都要用水平靠尺進行控制,隨時進行糾正。3.4.2 M10水泥磚的施工1、實心墻體砌筑方法宜采用一順一丁、梅花丁(砂包式)、三順一丁、全順(僅用于半磚墻)和全丁(僅用于圓弧面墻砌筑)等砌筑形式。2、砌磚宜采用一鏟灰、一塊磚、一擠揉的“三一”砌磚法或采用鋪漿法(包括擠漿法和靠漿法)。磚要砌得橫平豎直,灰漿飽滿,做到“上跟線,下跟棱,左右相鄰要對平”。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11、過500mm。清水墻面不得有三分頭,不得游丁走縫。每砌五皮左右要用靠尺檢查墻面垂直度和平整度,隨時糾正偏差,嚴禁事后鑿墻。 3、砌筑砂漿應隨攪拌隨使用,水泥砂漿應在3h內用完;水泥混合砂漿應在4h內用完,不得用過夜砂漿。清水墻應隨砌隨刮縫,刮縫應深淺一致,清掃干凈;混水墻隨砌隨將舌頭灰刮盡。水平和豎向灰縫厚度不小于8mm,不大于12mm,一般為10mm。 8、墻體日砌高度不宜超過1.8m。雨天不宜超過1.2m。雨天砌筑時,砂漿稠度應適當減小,收工時應將砌體頂部覆蓋好4、砌塊內外墻應同時砌筑,嚴禁留直搓。墻體臨時間斷處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高度的 2/3。如留斜樓有困難 ( 除墻轉角12、處及抗震設防地區外 ),可從墻面伸出 190mm 砌成陰陽直搓,并沿墻高每皮磚在灰縫內預埋拉結筋或鋼筋網片,必須準確埋入灰縫和芯柱內,從留搓處算起,每邊錨入墻內均不應少于 600mm。5、隨砌筑隨刮去擠出灰縫的砂漿,待灰縫砂漿達到“指紋硬化”(手指壓出清晰指紋而砂漿不粘手)時即可進行劃縫,劃縫要密實。灰縫要求深淺一致,橫平豎直,搭接平整。灰縫深度宜控制在 5mm8mm 左右。6、砌筑時如需要移動已砌好的小砌塊或被撞動的小砌塊時,需清除原有砂漿重新鋪漿砌筑。7、砌體相鄰工作段的高度差不得大于一個樓層或 4m。變形縫中的雜物、落灰應及時清除。8、常溫條件下,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 1.8m 或一步腳13、手架高度內。四、砌體與混凝土墻、柱的連接及圈梁、構造柱的要求4.1、砌體與混凝土墻、柱的連接1、 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等級為B級.與后砌隔墻連接的鋼筋混凝土墻柱,應配合建筑圖在墻體位置、按墻的構造要求預留窗臺板、過梁、圈梁拉結筋外,應沿混凝土墻柱高每隔500mm插26預埋筋,拉結筋沿墻通設置,詳圖6-1。2、與圈、過梁連接的鋼筋混凝土柱、墻,應于圈梁縱向鋼筋處預埋插筋,預留筋長不小于700mm,并與圈、過梁鋼筋搭接,圖6-2所示。4.2、圈梁的施工1、圈梁設置:墻高超過4m時,應在墻體半高或門洞頂部設置一道與柱連接且沿墻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當過梁與框架柱梁底距離很近,小于過梁高度時,過梁14、與框架梁一起現澆, 2、具體做法為圈梁梁高120mm,內配412通長鋼筋,鋼筋和混凝土柱的連接采用預埋鋼筋的形式,箍筋8200。箍筋的接頭交錯設置。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各兩端用鐵絲扎牢。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規范的規定,受力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取受力鋼筋綁扎接頭搭接長度0.7倍。過梁采用C20混凝土。3、當圈梁兼作洞頂過梁時,圈梁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尚應滿足過梁的要求。4.3、過梁的施工墻砌體上門窗洞口設置鋼筋混凝土過梁;過梁按下表選用,過梁伸入墻內240。注:當墻厚300時,過梁上下主筋增加一根。4.4、構造柱的施工填充墻構造柱除圖紙中注明外按以下要求設置和配筋 1、除圖紙中注明15、外按以下位置設置構造柱(1)墻體轉角,(2)不同厚度墻體交接處,(3)較大洞口兩側 (2000),(4)懸臂墻端部。(5)墻體長度超過墻高2倍,( 6)墻長超過5m(結合門窗洞設置)。(2)除特別說明外構造柱截面高為200mm,截面寬度同墻厚,縱筋為412,箍筋為8200。構造柱上下端樓層處40Omm高度范圍內,箍筋間距加密到100。構造柱與樓面相交處在施工樓面時應留出相應插筋,構造柱鋼筋綁完后,應先砌墻留出馬牙槎,再澆構造柱混凝土。澆筑構造柱混凝土前,應將柱根處雜物清理干凈,并用壓力水沖洗,然后才能澆筑混凝土。構造柱設置詳圖6-3。(3)填充墻砌至板、梁底附近后,應待砌體沉實后再用斜砌法把下16、部砌體與上部板、梁間用砌塊逐塊敲緊填實,構造柱頂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捻實。2、砌磚墻時,每層構造柱馬牙槎應先退后進,以保證構造柱腳為大斷面。當馬牙槎齒深為100mm時,其上口可采用一皮退100mm,再一皮進100mm的方法,以保證澆筑混凝土后,上角密實。馬牙槎內的灰縫砂漿必須密實飽滿,其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低于80。構造柱馬牙槎的做法見下圖:3、沿構造柱馬牙槎貼雙面膠帶,然后封模板,保證模板嚴密,防止漏漿。4、在澆筑構造柱混凝土前,必須將磚墻和模板澆水濕潤,并將模板內的砂漿殘塊、磚渣等雜物清理干凈。5、構造柱選用C20商品混凝土,構造柱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構造柱和圈梁一起澆筑,人工用鍬送砼,用插入17、式振動器,分層搗實。第二次,待圈梁上部磚砌體砌筑完成,有一定強度后再進行澆筑。振搗棒要隨振隨拔。振搗時,振搗棒避免直接觸碰鋼筋和磚墻,嚴禁通過磚墻傳振,以免磚墻鼓肚和灰縫開裂。4.5、窗臺板的施工墻砌體窗洞口設置鋼筋混凝土窗臺板;窗臺板伸入墻內240。做法見下表五、砌體質量要求砌筑墻體時,要確保砌體的砌筑質量,每天均要自檢墻體的質量。砌筑時采用擠漿法,如發現有偏差,應隨時糾正,嚴禁事后采用撞磚方法糾正。對于砌體要滿足以下的要求:序號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1軸線位移10用經緯儀或拉線和尺檢查2墻面垂直度10用吊線法檢查或2m托線板檢查3表面平整度8用2m長靠尺檢查4水平灰縫平直度10米以內10用118、0m長的線拉直檢查5水平灰縫厚度(連續5皮砌塊累計數)10用尺檢查6垂直灰縫寬度(連續5皮砌塊累計數)包括凹面深度157門窗洞口(后塞框)寬度5高度+15、-5六、安全措施1、工作前檢查所用的工具和作業場所是否符合安全規定,安全設施和防護用具是否齊全,經檢查符合規定后方可施工。2、墻身砌體高度超過地坪1.2m以上時,應搭設腳手架,在一層以上或高度超過4m時,采用里腳手架必須支搭安全網,采用外腳手架應設護身欄桿和擋腳板后方可砌筑。3、腳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過規定荷載,堆磚高度不得超過3皮側磚,同一塊腳手板上的操作人員不應超過2人。4、人工垂直向上或往下(深坑)傳遞磚塊,架子上的站人板寬度應不小于619、0cm。5、在樓層施工時,堆放材料、磚塊等物品不得集中堆載,避免超過樓層板的使用荷載。6、不準站在墻頂上做劃線、刮縫及清掃墻面或檢查大角垂直等工作。7、不準用不穩固的工具或物體在腳手板面墊高操作,更不準在未經過加固的情況下,在一層腳手架上隨意在疊加一層。8、所有砌塊的分割使用切割機,用電要滿足用電規范的要求。9、用于垂直運輸的吊籠、滑車、繩索、剎車等必須滿足負荷要求,牢固無損;吊運時不得超載,并須經常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修理。10、用起重機吊磚要用磚籠;吊砂漿的料斗不能裝的過滿。吊桿回轉范圍內不得有人停留,吊件落到架子上時,砌筑人員要暫停操作,并避開一邊。11、在同一垂直面內上下交叉作業時,必須20、設置安全隔板,下方操作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12、人工垂直往上遞磚時,要搭遞磚架子,架子的站人板寬度不小于60cm。13、不準勉強在超過胸部以上的墻體上進行砌筑,以免將墻體碰撞倒塌或上磚時失手掉下造成安全事故。14、已經就位的砌塊,必須立即進行豎縫灌漿;對穩定性差的窗間墻、獨立柱和挑出墻面較多的部位,應加臨時支撐,以保持穩定性。15、在砌塊砌體上,不宜拉錨攬風繩,不宜吊掛重物,也不宜作為其他施工臨時設施、支撐的支撐點,如確實需要時,應采用有效的構造措施。16、大風、大雨過后,應檢查砌塊的垂直度的變化,是否產生了裂縫。17、需要砍磚時,砍磚時應面向內打,防止碎磚跳出傷人。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注:本記錄一式兩份,一份交底單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單位存。山東省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總站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