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鐵路吉林至琿春線橋涵工程施工技術交底(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0036
2022-09-29
11頁
73KB
1、新建鐵路吉林至琿春線橋涵技術交底一、本段沿線水文及橋涵概況本項目位于吉林省境內,西起吉林市,東至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琿春市。沿線主要河流分屬松花江水系和圖們江水系。吉林市屬于低山丘陵地區,境內東南部山區山巒重疊,植被豐茂,降水充沛,水系發育,是中小河流發源地。境內江河正處于山區向平原過渡地帶,統屬松花江水系。吉林市境內江河隨地形東南高西北低之勢,也呈東南西北流向,松花江自東南入境流向西北,貫穿全市,一水中分。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于長白山脈主峰東北,地勢自西南、西北、東北三面向東南傾斜。長白山是河源地區,水系發育,江河縱橫,全州水系分別屬于圖們江,松花江,綏芬河三個水系。本線橋梁分布情況如下:橋涵工程2、分布表線路分類項目單位數 量備注正線線路長度km360.602特大橋座雙延米54-73764.20大橋座雙延米57-16606.62中橋座雙延米3-317.72總計座雙延米114-90678.56未含敦白聯絡線單線橋占線路長度比例25.15框架中橋座頂平米4-4791.11框架小橋座頂平米70-11409.87框架涵座橫延米311-9688.94小橋涵分布密度座/km3.36 扣除橋隧公路橋座平米4-5621.84相關工程線路長度km雙線3.31,單線18.792吉林地區改長圖線為雙線特大橋座雙延米1-739.58改長圖線第二松花江特大橋座單延米2-2857.90大橋座單延米2-571.91中3、橋座單延米2-76.02占線路長度比例22.22框架中橋座頂平米10-5250.43框架小橋座頂平米10-935.50框架涵座橫延米10-337.70小橋涵分布密度座/km1.45 扣除橋隧二、主要技術標準1)設計洪水頻率:橋梁 1/100;涵洞1/100;第二松花江特大橋洪水檢算頻率:1/3002)設計荷載: 正線設計荷載采用ZK活載,其中圖們琿春區段按中活載設計,ZK活載檢算。相關工程設計荷載采用中活載。公路橋按現行公路規范辦理。3)橋梁建筑限界及橋下凈空客運專線跨越速度目標值160km/h及以下及其它相關線路時,采用“標準軌距鐵路建筑限界”(GB146.2)建限電氣化凈空規定。鐵路跨越城4、市道路及等級公路時,原則上按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范(JTG D60200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03)規定辦理,或根據與地方主管部門簽訂的協議辦理。線路跨越通航河流,橋梁按照國家內河航道通航標準(GB50139-2004)規定并于有關單位協商意見確定。跨越化工、天然氣管道的橋涵,按照鐵路工程防火規范及管道管理部門有關要求辦理。三、橋涵設計概況1布置及上部結構1)設計速度為250km/h的區段(正線),優先采用32m雙線整孔式簡支箱梁,用24m跨度簡支箱梁調跨。采用24m與32m箱梁搭配時,24m跨一般采用與32m跨等高梁。遇特殊要求,采用常用梁跨無法通過時,視情況較大跨度連續梁5、或其他結構。2)正線雙線預制箱梁采用“通橋(2009)2229”系列部頒通用圖,現澆梁采用“專橋(2009)2229”系列院通圖。3)客專簡支箱梁支座采用高速鐵路常用跨度梁配套 “專橋(2010)8360(G)” 系列球形鋼支座,每個整孔箱梁設一個固定支座(GD)、一個橫向活動支座( HX)、一個縱向活動支座(ZX)、一個多向活動支座(DX),其中,(GD、HX)布置在梁的一端,(DX、ZX)布置在梁的另一端。固定支座布置位置原則按鐵路橋涵基本設計規范3.3.12執行。同一橋梁上梁部固定支座應設置在線路同側。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采用“專橋(2009)8361(G)”鐵路連續梁球形鋼支座。相關工程6、改建線采用“專橋(2010)8160(G)”鐵路連續梁球形鋼支座。2墩臺1)正線橋臺采用雙線矩形空心臺(吉琿橋通03),位于挖方內橋臺采用挖方橋臺。2)正線橋墩高度20m一般采用圓端形實體墩(通橋(2009)4201),橋墩高度20采用圓端形實體橋墩(吉琿橋通02),墩高大于30m,且橋孔數較多時,采用雙線圓端型空心橋墩。跨河橋宜采用圓端形實體墩,全橋墩形應一致,與河流斜交角度過大,墩高12m以下可采用圓形橋墩。連續梁橋墩按工點設計。 3)空心墩臺地面以上0.5m水平線以下部分,采用實體墩臺,以防凍脹。4)鐵路跨越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目前均有規劃要求)等道路時,基礎設計中均必須考慮公路相關荷7、載的影響(汽車活載、活載土壓力、汽車撞擊力、土柱重等)。5)橋墩設計中注意縱向預偏心的設定,簡支梁預偏心按采用通用圖中設計值,連續梁邊墩設計時按梁部提供反力設定,注意全橋立面布置圖中及曲線布置圖中標注的里程一般為梁縫中心里程(當兩梁端梁縫值不同時,應為梁縫分界點里程),當有縱向預偏心時,尚應在立面布置圖中標明墩中心里程;當有高低墊石時,應標注高低墊石分界線里程。3基礎設計1)橋梁基礎類型一般采用樁基,樁基布置根據墩高及地質條件優先選用1.0m、1.25m樁徑的鉆孔灌注樁,大跨連續梁樁基根據地質情況采用1.25m2.0m樁徑。條件許可時可采用挖孔樁設計,并注意施工安全防護措施挖孔樁樁徑不能小于18、.25m。2)承臺埋深要考慮凍結深度,或采取回填土等措施。3)明挖基礎:當開挖深度在56m左右且有條件開挖,應采用擴大基礎。主河道中一般不設置明挖基礎,如地質條件好,可采用設置嵌固基礎。4)陡坡地段墩臺基礎布置(包括基底和樁底標高)必須結合橫斷面考慮橫向地形影響。5)同一坡面兩橋墩臺基礎均采用擴大基礎時,應注意控制相鄰墩臺基底高差。相鄰墩臺間為土層時,穩定角均不陡于山坡自然邊坡(當有順層時個別考慮)。6)基礎施工圍堰類型:一般視施工水深和地質情況選用草袋圍堰筑島、打入鋼板樁圍堰等。位于既有鐵路、公路(城市道路)或管線附近的橋涵采用打入鋼軌樁防護。4框架橋涵設計1)涵洞類型一般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9、涵。2)填土厚度大于2.0m的排洪小橋涵按基本規范第5.4.6條設置上拱度。但入口流水槽面的高程不應低于中心管節流水槽面的高程。當基底土為巖石以及坡度較陡的涵洞,可不設上拱度。3)通行機動車輛的交通涵,當涵洞凈高5.0m時,設置限界防護架。5結構耐久性要求1)本線一般地區橋涵結構屬T2環境作用等級,地下結構部分屬T1環境作用等級,墩臺由于水位變化,屬干濕交替頻繁的環境,屬于T3環境作用等級。 部分地段地下水具有化學侵蝕性,作用等級為H1,個別地段作用地段為H2、H3。2)根據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結合本線實際情況,對本線橋涵建筑材料混凝土強度等級規定如下:a梁部混凝土強度等級按采用的梁10、部標準圖執行。b墩臺頂、墊石、頂帽及臺頂道砟槽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其混凝土強度等級按所采用的通用(參考)圖執行(強度等級一般采用C35或C40)。c圓端形實體墩、矩形空心臺等墩臺身部分混凝土強度等級采用C35;空心墩墩身混凝土強度等級C35(受地表水或地下水溶出性侵蝕影響和凍融環境影響的墩臺身混凝土強度等級按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處理)。d一般情況下鋼筋混凝土框架涵采用C35混凝土;涵洞基礎采用C30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基礎采用C35混凝土。e地下水具有化學侵蝕性處,承臺及樁基根據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處理。3)鋼筋混凝土結構凈保護層厚度:a梁部按部頒通用圖辦理。b特殊結構梁部鋼筋(包11、括主筋、箍筋和分布筋)凈保護層厚度:箱梁頂板頂面35mm,其余采用40mm(箱梁內部采用35mm)。c墩臺按通用(參考)圖辦理。d樁身鋼筋最小凈保護層厚度70mm, 承臺鋼筋最小凈保護層按40mm。e框架涵鋼筋最小凈保護層厚度采用40mm。f有特殊環境要求時,按特殊環境要求辦理。4)本線位于嚴寒地區,橋梁水中墩均處于凍融環境,設計中根據不同凍融環境對混凝土標號有不同規定,同時對于鋼筋凈保護層也有不同,施工時需嚴格按照耐久性規范執行。6附屬工程1)橋線分界里程為臺尾里程。2)橋臺前墻處當地面距臺頂0.5m時,在橋臺尾兩側設置檢查臺階至檢查平臺處;檢查臺階每升高2m設沉降縫一道。 3)臺頂不設接觸12、網支柱。4)正線橋梁設整體式混凝土人行道擋板。每孔梁端設伸縮縫,伸縮縫型號按“通橋(2008)8388A”根據梁縫大小及伸縮量選用。5)正線橋梁墩臺頂不設圍欄,墩高大于4m設吊籃(立交處根據需要可取消吊欄)。正線橋上不設護輪軌,不設避車臺及機械化養路平臺。6)全線均設防落梁措施。7)正線箱梁通用圖中擋砟墻外已設置電纜槽位置,正線橋梁只列電纜槽豎墻及蓋板數量(橋面系已含),具體電纜分類安置由相關使用專業間協商解決。8)單線電纜槽設置:根據相關專業要求設置。9)橋上設聲屏障地段,聲屏障由環保專業出圖,橋梁專業計列梁上預埋件(橋面系內已含,根據工經需要提交數量,暫按單側、雙側聲屏障長度孔數提)。特殊13、結構設計時注意梁上預埋件設計。四、施工方法簡述1.本線橋梁一般采用32m及以下簡支箱梁,梁部根據施組情況采用預制架設或現澆。跨越公路橋梁上部結構施工時選擇夜間架梁,以盡量減小對公路行車的影響。2.本線跨越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采用的混凝土連續箱梁,梁部擬采用支架現澆施工,橋下設棚架作安全防護。3.橋梁墩臺身采用現場澆注混凝土方法施工。4.橋梁樁基礎采用鉆孔灌注、泥漿護壁成孔、現場灌注水下混凝土。承臺采用現場澆注混凝土方法施工。5.對于河溝及水塘內的橋梁墩臺、基礎及涵洞,一般采取草袋圍堰、筑島填土施工方案,對于流量較大河流,采用架設水上施工平臺。6.對于一般鄉村道路,立交橋涵的施工過渡一般盡量選14、擇臨時改移道路方案過渡。對于無法采用改線過渡的下穿立交采用臨時封閉道路方案,或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對于本線跨越的主要道路,臨近道路的橋墩(臺)應根據設計情況采取相應防護措施。7.小橋涵的框架身采用現場澆注混凝土方法施工,現場澆注不能一次完成時,可分兩次澆注,但施工縫必須按要求處理。小橋涵基礎采用級配碎石換填和打入小方樁基礎。8.跨越沿線管線的橋涵施工應周密準備、嚴格管理。基坑應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時應注意對管道防腐層的保護。五、施工及養護注意事項1. 本線橋涵施工應遵循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3-2005)、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TB10210-2001)、鐵路橋涵施工規15、范(TB10203-2002)及鐵道部主管部門對施工的各種指導文件。2.為滿足結構耐久性要求,混凝土材料的選用、配比及施工、養護等工藝應遵照鐵路混凝土與砌體工程施工規范(TB10210-2001)、鐵路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暫行規定(鐵建設2005157號)及局部修訂條文(鐵建設2007140號)辦理。3.施工單位進場后,應根據設計圖紙,認真核對地形地貌、墩臺里程、高程、曲線布置等線路資料,尤其是跨公路、道路處的里程、標高、線路夾角等,如有疑問應及時與設計單位取得聯系。4橋涵基礎施工前,應核對地質資料的準確性,如有變化,請與設計院聯系。基坑開挖后發現地質情況與設計不符時,應及時與設計單位取得聯系16、進行處理。5.施工過程中,樁基礎鉆孔完成后,應及時清孔與灌注樁身混凝土,并確保清底及成樁質量。對于樁長超過40m的鉆孔樁,以及樁徑大于2m的樁基礎樁身內需設置3根內徑53mm,壁厚3.5mm的鋼管,以便超聲波檢查。6.墩臺基礎開挖時應作好防排水設施并及時澆注基礎,以免基坑暴露過久或受地表水浸泡而影響地基承載力,基礎施工完成后基坑需及時回填,回填部分應夯實。7.當墩身混凝土分段澆筑時,其間隔時間不宜超過3天,其接觸面應嚴格按施工接縫處理,并加強接縫處震搗。8.由于墩臺混凝土體積較大,施工澆筑時,應采取降低水化熱及溫控措施,以避免出現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紋。9.墩臺施工時需注意預埋檢查梯等附屬設施的17、預埋件,要求準確定位。10.對于需要在橋墩或橋面預留接觸網鋼支柱基礎的大中橋,請仔細核對鋼支柱類型。11.梁部預制時注意按支座圖要求預埋上支座板,同時注意固定支座設置方向。安裝支座前,應進行清孔,預留孔內不得有水,以避免因凍脹產生橋墩臺頂帽開裂的情況。12.現澆簡支梁與連續梁相接處要注意合適梁部預應力筋張拉空間,注意施工順序。13.距離等級道路(如國道、省道、高速公路)較近時,應采取防護措施保證交通及施工安全,基礎施工時加強基坑防護,基坑開挖后應及時支護,24小時派專人觀察,確保既有公路安全。14.施工過程中,棄土不得侵占河道,河道上下游100m嚴禁挖砂取石及抽取地下水。15.對于小橋涵,施工18、前應核查小橋涵處用途是否能滿足實際用途要求;實際地質情況是否與設計圖相符;橫斷面及出入口標高與實際是否相符;路肩標高、軌底標高及線間距是否有誤。16.對于跨越沿線各管線的橋涵,施工前應與相關部門聯系,并簽訂安全施工協議。施工時應將施工方案報管道管理部門核備,確保施工方案無誤后,嚴格按施工方案施工,并加強過程檢查。六、環境保護與水土保持措施鐵路建設工程浩大,橋涵施工容易對周圍植被、水環境、大氣環境在一定時間內造成較大影響,修建鐵路橋涵采取適當的措施,注重水土的保持,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1.跨越排洪河道時,不壓縮天然河道,避免長大改溝,保持天然徑流狀態,以保證洪水排泄暢通,避免加大沖刷,減少對橋19、址上、下游岸坡的影響,避免造成水土流失。2.涵洞孔徑充分考慮其排洪能力,避免因孔徑偏小引起的涵洞束水,而導致下游沖刷加劇引起水土流失。3.橋涵基坑開挖,盡可能減小開挖面,減少對植被的破壞。挖出的地表種植土,應就近棄于本工程專設的棄土場內,其它棄土、棄石盡量作為路基土用,否則要及時處理,避免任意堆放堵塞、壓縮河道。4.對鉆孔樁施工中產生的泥漿,應及時處理,防止污染周圍環境。5.施工時要隨時保持施工現場排水暢通,地質不良地段橋涵施工盡量避開雨季。6.盡量保護征地范圍內的樹木和莊稼,施工營地盡量避開林地,少砍或不砍樹林。7.施工營地的生活污水、糞便及生活垃圾等須及時處理,可清運至專設的垃圾坑掩埋,不20、得隨意丟棄,造成污染。施工結束后,廢油、廢瀝青、廢水泥、廢石灰、廢混凝土等建筑垃圾,應及時處理。含有有害物質的建筑垃圾須專門處理。七、交底需要說明的問題1)因為跨越國省道協議問題,本線雙廟子特大橋、小蛟河特大橋、小垛子1號特大橋、二道口特大橋、大川屯3號特大橋、安圖布爾哈通特大橋、榆樹川大橋、朝陽河特大橋施工圖文件還需要做變更設計重新出圖,具體橋跨布置和施工圖待立交協議簽訂之后才能出正式施工圖。2) 重點標為初步設計招標,施工圖與初步設計有所變化。隧道標增加九巖大橋,安圖特大橋、天太特大橋施工圖與初步設計相比橋跨有變化。3)天太特大橋下架空乙烯管線永久防護問題需要與產權單位落實防護方案。4)施21、工之前需核實地形地貌,墩臺基礎標高,如于設計圖紙不符,需及時跟設計聯系,確認之后方可施工。5)松花江特大橋、曲水特大橋框架墩施工之前先根據圖紙坐標放樣,與實際地形核對無誤后方可施工。6)沿線的管線防護涵需要落實遷改位置之后才可施工7)全線橋梁基礎防凍處理,需要涂一層瀝青渣油,有個別圖紙上未反應,施工時都需要有處理。全線橋梁均不設沉降觀測點。8)32+48+32m連續梁原設計為采用通橋(2008)2261部通圖加補丁形式,現改為通橋(2010)2269圖紙9)全線梁部施工時,注意預留接觸網位置。接觸網位置要根據專業施工圖確定。10)天太特大橋(吉臺)、沙河南溝特大橋(琿臺)、太平特大橋(吉臺與琿22、臺)、老岳溝1號特大橋(吉臺)、鐵北特大橋(琿臺)、安圖特大橋(琿臺)、延吉2號特大橋(琿臺)梁部采用預制架設,根據各標段采用架梁機類型,確認在與隧道相接的第一孔梁能否采用預制架設,如不能,需將第一孔梁改為現澆粱,做變更設計。11)全線均使用球形鋼支座,梁部通用圖中原設計盆式橡膠支座均要按球形鋼支座修改。48+80+48m連續梁圖紙中中支座噸位為32500KN,按球形鋼支座需改為35000KN類型支座。支座圖號梁型跨度型號(KN)客運專線鐵路常用跨度簡支梁球型鋼支座專橋(2010)8360(G)KJQZ222932m500024m400020m3500222132m600024m5000客貨共23、線鐵路簡支梁球形鋼支座專橋(2010)8160(G) TQGZ48m簡支箱梁80002202T梁16m20002101T梁32m250024m200020m2000鐵路連續梁球形鋼支座專橋(2009)8361(G)TLQZ雙線連續梁數量雙線連續梁數量中支座型號(KN)邊支座型號(KN)32+48+32175005000小半徑32+48+3217500600040+64+40250007000803500070009645000100006*32125006000單線連續梁數量單線連續梁數量中支座型號(KN)邊支座型號(KN)481000040006415000400012)橋梁設置聲屏障地段,需根據環保專業聲屏障設置里程確定。聲屏障遮版構造及預埋件相關要求需要與環保專業施工圖紙核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