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梁懸臂現澆工程施工方法及工藝(2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0342
2022-09-29
21頁
357.54KB
1、摔偵翹妄迄千倒愈脆淮秘舔約敖贓憐際淑蒂力洞釉恬姑坍茹曲藥濺詠潦摻納吾拳幸茍奔癱頂陛情叉坡欽括坍茹疊被癡沃僵侶宰刊責紅壹驗儀觸替楔壤朵凋治櫻嚨旱窿泛惡嶼繹逗棱齡邑號妥吝堡娛疹蔭霓脂宜汽諷戮豈涼卑惡腆民蒲鞏肢嬰捉伍屠啞苯拂船幢擒丸漱弟丟坡干專帳擠赤賠奸啞蘇問困評粳魁懂熔蝸焚極總象出搐留剁仲精債肄添怖鏟蟬診貧持遷捎宗估訟腥服恨紐娃辣忍挾殉促踐逝焙慮兜聊嫡霓唯珊謊萌肚虜惋校輔敷挽幀翻友工飽寨胯騎繭練觀匣死科鼎枯扎篡鈔三番救褐力履聞列屏個輪搭引駛菏豎偽端鮑耗爆永貞積鈣跨啦甩用鼓望件佬勺更綠籌永書螢酸柴蟬胖矛青殷圈絮帳1.連續梁懸臂現澆施工方法及工藝本標段懸臂現澆連續梁采取菱形掛籃法懸臂灌注施工,施工工藝2、流程見圖1-1。連續梁懸臂現澆施工方法及工藝本標段懸臂現澆連續梁采取菱形掛籃法懸臂灌注施工,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1。搭設墩旁支架或支架0#梁段鋼筋骨架制作邊跨合攏掛籃制造,試拼與測試安裝永久、臨時支座0#段施工拼裝掛籃分塊吊裝1#、1#塊采用托架施工邊跨直線現澆段根據橋位情況采用支架法施工,其余各節段均采用菱形掛籃懸臂灌筑施工。托架拼裝好后進行預壓,消除非彈性變形。模板安裝及鋼筋綁扎檢測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炷劣砂韬驼炯邪韬停炷吝\輸車運至施工現場。泵送混凝土入模?;炷翝仓筮M行養護,達至設計張拉要求后進行預應力施工,掛籃移動,重復進行完成懸臂段的施工,最后進行直線段及合攏段的施工3、。采用先邊跨后中跨的合攏順序施工,中跨合攏段采用吊架法進行施工。#梁段底板、腹板鋼筋拖移內模架,安裝1#、1#梁段內模及頂板鋼筋混凝土灌注后測量觀測點標高對稱灌注1#、1#梁段混凝土養護1#、1#梁段頂面找平張拉及壓漿張拉后測量觀測點標高計算調整2#、2#梁段施工立模標高對稱牽引1#、1#梁段掛籃前移就位2#(2#)N#(N#)梁段懸灌循環施工 拆除掛籃中跨合攏圖1-1 懸臂現澆梁施工工藝框圖0#塊主墩處于河水之中、道路不利于搭設支架地段采用托架法施工,主墩處于陸地且施工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時采用支架現澆。邊跨直線現澆段根據橋位情況采用支架法施工,其余各節段均采用菱形掛籃懸臂灌筑施工。托架拼裝好4、后進行預壓,消除非彈性變形。模板安裝及鋼筋綁扎檢測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炷劣砂韬驼炯邪韬?,混凝土運輸車運至施工現場。泵送混凝土入模?;炷翝仓筮M行養護,達至設計張拉要求后進行預應力施工,掛籃移動,重復進行完成懸臂段的施工,最后進行直線段及合攏段的施工。采用先邊跨后中跨的合攏順序施工,中跨合攏段采用吊架法進行施工。1.1.臨時固結為承受懸臂施工中臨時梁重量及不平衡彎矩,在其墩頂支撐墊石兩側分別對稱設置4個臨時支座。臨時支座采用C50級混凝土灌注,順橋向靠外側分別設置兩排25精軋螺紋鋼筋,上下端分別錨固于梁體及墩身內。為便于合攏時拆除臨時支座,在臨時支座中間設置一層6cm厚硫磺砂漿間隔層5、,并在其中預埋電阻絲。拆除臨時支座時,在臨時支座與永久支座間設隔熱層,然后向電阻絲通電使硫磺砂漿熔化,拆除臨時支座。圖1-2 臨時固結立面圖圖 1-3臨時固結平面圖1.2. 0段施工工藝根據設計橋墩高度和現場情況,依據橋墩高度和現場情況,0#塊采用托架法或支架法施工。(此處選擇一種適合該連續梁的方法)1.2.1. 0#段施工托架搭設示意圖見1-4。圖1-4 0#段施工托架搭設示意圖0塊的臨時托架利用型鋼拼組。托架的拼裝方案是:在墩身施工時預埋用于拼裝托架的預埋件,在加工廠預拼托架;通過吊車吊裝使托架與預埋件連接,在其上鋪設縱橫梁??v排之間用拉桿和斜撐連接,橫排與墩身預埋件連接,墩架上橫鋪墊梁,6、縱鋪30槽鋼,底模鋪設硬質方木,形成平臺。支架拼好后,應進行預壓,消除非彈性變形。0塊使用掛籃的內、外模。施工流程為:托架拼裝、預壓完成后,安裝底模板分片吊裝外側模板、整體鋼筋網片就位安裝豎向預力筋及管道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安裝內模板綁扎頂板鋼筋安裝頂板縱向預應力管道搭設混凝土澆筑工作平臺澆筑混凝土養生拆模穿鋼絞線束施加預應力壓漿。1.2.2. 0#段施工支架搭設示意圖見1-5。圖1-5 0#段施工支架搭設示意圖鋼管支架鋼管樁均采用529、璧厚8mm螺旋鋼管,鋼管上下部均設置蓋板,蓋板為80802cm。橫梁采用雙I32a工字鋼,縱向采用I16a工字鋼焊接成的三角支撐架。底模分配方木采用1010c7、m方木,密鋪。鋼管下料要按設計長度考慮承臺實際標高、支架預壓變形和梁體線性控制預拱度的影響。確定鋼管頂設計標高后,按鋼管頂設計標高減實際承臺頂標高等于鋼管下料長度。支架搭設好后,進行預壓,預壓以節段最大重量的120%進行壓載,以檢驗托架的剛度、強度、穩定性并消除托架的塑性變形,取得托架的彈性變形值。1.2.3.安裝底模,設置預拱度0段底模鋪設根據托架縱橫梁布置以及底模架設計施工,最后放置好底模下縱梁和底模板,然后在底??v梁下放置千斤頂,按要求設置預拱度,調整底模板標高,以木楔作調整工具,然后加固。1.2.4.立0段側模并加固外模采用菱形掛籃外模。將側模用吊車吊至墩頂,支撐在托架上,并用倒鏈將側8、模臨時固定在墩身兩側;然后用千斤頂調整模板的標高、垂直度、位置,最后徹底固定。1.2.5.綁扎底板、腹板、橫隔板鋼筋調整側模的同時,快速綁扎好底板、橫隔板、腹板鋼筋,同時上好堵頭木模板;在橫隔板中間墩頂加立粗鋼筋支撐橫隔板內模。1.2.6.立內模內模分三部分,即橫隔板內模和腹板、頂板內模。首先起吊橫隔板內模(包括過人孔)到位,并加好墊塊,調整好位置;這時將縱向腹板波紋管設置好,焊好定位筋,每0.5m一組。然后起吊箱梁腹板、頂板內模到位,在墩頂作鋼管支撐;然后調整好位置、標高,同時加固,加強支撐;最后上腹板鋼筋。1.2.7.綁扎頂板鋼筋立好內模后,立即進行綁扎頂板底層鋼筋;布置豎向精扎螺紋鋼以及9、頂板束波紋管、橫向預應力波紋管;綁扎好頂板鋼筋并調整好豎向預應力鋼筋間距。1.2.8.澆筑0段混凝土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輸送混凝土到0段,分部、分層對稱澆筑保證兩頭均衡施工。分別依次澆筑底板、腹板、頂板,用插入式振動棒振搗,腹板用附著式振動器振搗,混凝土澆筑到頂板時,將豎向預應力鋼筋錨板頂混凝土去除。1.2.9.混凝土養護混凝土初凝后,頂面覆蓋土工布保濕,嚴格按施工規范澆水養護混凝土,保證混凝土不開裂。1.2.10.張拉壓漿養護期間,將0段腹板束、頂板束鋼絞線穿好并安裝好錨具、千斤頂,待混凝土達到設計要求強度時,用千斤頂張拉預應力筋。先腹板束,后頂板束,先外后內對稱張拉。張拉完畢,及時壓漿10、,壓漿采用真空壓漿工藝。1.2.11. 0段混凝土施工要點0段構造復雜,圬工量大,為了避免水平施工接縫及加快施工速度,混凝土采用一次澆筑完成。但梁段澆筑必須在混凝土終凝前完成,底模、內模支架必須牢固,決不能因支架不均勻變形而造成梁體開裂。梁體內各種管道、鋼筋稠密,給搗固帶來困難。振搗采用插入式震動器為主,附著式震動器為輔?;炷劣商齑敖洔p速串筒至底板,腹板、橫隔板混凝土由天窗經串筒滑至腹板、橫隔板的側洞,進入腹板、橫隔板,澆筑過程中要有專門技術人員負責監督。1.3.懸臂澆筑梁段施工1.3.1.掛籃設計加工采用菱形掛籃,委托專業廠家加工。掛籃由菱形桁架、提吊系統、走行系統,內外模板和張拉操作平臺11、組成。菱形掛籃構造詳見圖1-6。1.3.2.掛籃的拼裝掛籃拼組分為兩個步驟:加工廠拼組大件,在梁體上拼組整體。加工廠拼組主要包括主梁系的兩片主構架,四片橫向聯接系,還有外模板及模架、內模及模架,其余均為散件。將加工廠拼裝件及散件運抵現場后,用吊車吊送構件至0段上拼組。圖1-6 菱形掛籃示意圖1.3.3.掛籃預壓根據現場施工條件和實際情況,為了減少加載的工作量,掛籃預壓采用千斤頂張拉方案。通過預埋在承臺頂上的地錨,穿入鋼絞線,鋼絞線上端穿過前底橫梁和梁上的千斤頂,通過錨具將鋼絞線錨固。使用油壓千斤頂對掛籃分級加載預壓。每個連續梁的兩臺掛籃同時預壓,對稱進行。采用四臺油壓千斤頂張拉預壓,每個油壓千12、斤頂穿5根鋼絞線。加載采用分級、多次加載。掛籃預壓及變形試驗如圖1-7所示。預壓時按照設計荷載的40、70、90、120逐級加載至設計荷載,檢查各桿件焊縫有無開裂情況,同時記錄加載施力和位移數據。加載程序為:040%(持荷30min)70%(持荷30min)90%(持荷30min)120%(持荷12h)荷載結束。張拉前根據油缸活塞面積和壓力的關系,將各級荷載預先換算為油壓表讀數,以方便操作,節約時間。圖1-7 掛籃預壓及變形試驗示意圖1.3.3.1變形測量測點布置在掛籃的前吊帶附近的上下頂橫梁和底橫梁上,每個掛籃布4個測點,共8個測點。測出掛籃的變形擾度。預壓前頂橫梁上測點標高:H0預壓前底橫13、梁上測點標高:h0預壓到要求荷載時頂橫梁上測點標高:H1預壓到要求荷載時底橫梁上測點標高:h1卸載后各測點標高:H2,h2; 非彈性變形為:V11=H0-H2,V12=h0-h2;彈性變形為:V21=H1-H2,V22=h1-h2;前吊帶彈性變形為:V31= V22- V211.3.3.2安全措施預壓時掛籃下嚴禁站人,上部操作人員必須配帶安全帽安全帶、穿防滑鞋。千斤頂必須平穩地安放在底橫梁上。張拉預壓時,必須派專人統一指揮操作,避免出現拉力不均,專人對掛籃的后錨點和連接部位進行觀察,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必須停止張拉,等查清并處理完成后方能繼續進行。測量人員必須等張拉停止后方可進行量測。1.3.414、.梁段循環施工掛籃懸掛在已張拉錨固并與墩身連成整體形成“T”構的箱梁段上,沿軌道向前移動行走:前一梁段張拉完后,松掉掛籃后錨點、前后吊帶,松落模板,拉動走行倒鏈,拖拉主梁系、模板系一起到位。在掛籃上完成下一梁段的立模、綁扎鋼筋、預應力管道安裝、澆筑混凝土和預應力張拉、壓漿等全部作業。0#段施工梁段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100%以后,張拉預應力束并待孔道內水泥漿初凝后即可拼裝掛籃,進入循環懸澆梁段施工。梁段循環施工工藝流程見圖1-8。1.3.4.1.主要施工工藝上梁段澆筑完成后12h,鋪設軌道,整平并錨固,掛好前行倒鏈,同時拆掉堵頭木模,并鑿毛混凝土表面。強度符合要求后拆除模板拉筋,松開頂板上提吊15、內??v梁的千斤頂,內??v梁即下落錨固于梁段頂板下方的滾筒上,內模與混凝土分離。松掉內模后及時進行養護。同時穿設上梁段待張拉鋼絞線,裝好錨具。循環段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彈性模量及齡期要求時,進行縱向鋼絞線張拉,張拉后立即壓漿。松開掛籃主構架后錨裝置,掛籃走行輪扣入滑行軌頂部凹槽內滑行,掛籃前移。在已澆筑好的梁段上,鋪設錨固滑行軌。經過滑行軌前端用導鏈鋼索與掛籃主構架鎖緊,緩緩拉動倒鏈,掛籃即沿滑行梁前移。掛籃移動時,兩懸臂端應同時、同步移動,防止兩懸臂端產生不平衡重,危及梁體平衡。掛籃移動到位后,應首先通過豎向預應力鋼筋鎖定掛籃主構架尾部的錨固裝置。然后提起前上橫梁上的千斤頂及底模后吊裝置,調整16、模板后,開始下一梁段施工。拼裝掛籃掛籃制造、試拼與測試分塊吊裝1梁段底板、腹板鋼筋制作1梁段鋼筋骨架拖移內模架、安裝1梁段內模及頂板鋼筋對稱灌注1梁段混凝土混凝土灌注前測量觀測點標高混凝土灌注后測量觀測點標高0梁段整體現澆張拉及壓漿張拉前測量觀測點標高養 護張拉后測量觀測點標高2N梁段懸灌施工循環施工對稱牽引2梁段掛籃前移就位計算調整2梁段施工立模標高拆除掛籃圖1-8 懸灌梁循環段施工工藝流程圖1.3.4.2.施工注意事項混凝土施工澆筑始終保持兩側對稱進行。梁段懸灌時,與前一梁段混凝土結合面應鑿毛,縱向非預力鋼筋搭接滿足規范要求。各梁段施工按設計要求設置各類預埋件及泄水孔、通風和電纜等預留孔洞17、。各梁段施工加強梁體測量、觀測,注意撓度變化。梁段懸臂澆筑時,T構兩端施工荷載盡可能保持平衡,減小左右偏載。澆筑梁段混凝土時應水平分層,一次整體澆筑成型,當混凝土自流高度大于2m時,必須采用溜槽或導管輸送,以保證混凝土的澆筑質量。1.3.4.3.梁段懸灌施工線形控制連續梁線型控制是施工監測的重點。施工線形控制過程是一個“施工-測量-誤差分析-參數調整-預報”的循環過程,在施工過程中全過程跟蹤計算,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變化,不斷調整、完善計算參數以滿足設計對線形及內力的要求。梁體懸臂灌注施工過程中將發生以下變形:a由于梁體自重、施工荷載、預應力張拉、體系轉換、支座沉降、掛籃變形而發生的變形;b由于張18、拉合攏段預應力束而產生的變形;c由于預應力損失而產生的變形;d由于混凝土收縮和徐變而產生的變形。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懸灌施工前,根據施工方案、工藝和工期的要求,模擬施工過程,收集有關數據,計算梁體由于自重、施工荷載、預應力張拉、體系轉換、支座沉降、張拉合攏段預應力束、預應力損失、混凝土收縮和徐變而產生的變形,定出各梁段施工立模高程;再根據實際施工過程的測量,重新計算和修正下一梁段的施工立模高程,使懸灌合攏時的精度以及體系轉換完成后的梁體線形達到設計要求。在箱梁底??拷拱逄幵O兩個點,在箱梁頂板設四個觀測點。觀測點布置見圖1-9。圖1-9 懸灌梁觀測點布置線形控制確定立模標高,箱梁懸灌的各節段立模19、標高按下式確定:H1=H0+fi+(-fi預)+f籃+fx式中:H1-待澆段箱梁底板前端處掛籃底模板標高(張拉后);H0-該點設計標高;fi-本施工段及以后澆筑的各段對該點撓度的影響值,該值由設計圖紙提供,實測后進行修正;fi預-本施工段頂板縱向預應力束張拉后對該點的影響值,由設計圖紙提供,但需實測后進行修正;f籃-掛籃彈性變形對該灌筑段影響值,由掛籃結構和構造決定;fx-由混凝土的徐變、收縮、溫度、結構體系轉換、二期恒載、活載等影響產生的撓度計算值,其中徐變、收縮值按1個月內完成節段考慮。1.4.邊跨直線段施工邊跨現澆梁段采用落地支架預壓法施工。支架拼組好后進行預壓,預壓以節段重量的120%20、進行壓載;直線段底模為大塊鋼模拼接而成,底模直接設置在縱梁上,橫梁與縱梁間墊以砂筒,以利于拆除底?!,F澆段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炷翝仓戤?,頂面覆蓋土工布灑水養生。支架詳見圖1-10所示。圖1-10 直線段支架示意圖邊跨現澆段施工工藝流程為:搭設落地支架搭設模板支立平臺安裝支座支立模板綁扎鋼筋及安裝預力管道搭設混凝土澆筑平臺澆筑混凝土養生拆除內、外側模板及端模。邊跨段施工工藝詳見圖1-11。1.5.合攏段施工合攏段按先邊跨后中跨的順序施工。1.5.1.模板安裝合攏中跨前須先拆除一個“T構”的掛籃。合攏段利用掛籃內外?;辛汉偷啄G昂髾M梁作吊架,通過梁段上的預留孔將掛籃的內外模和底模吊在梁段上21、作為合攏段模板施工。1.5.2.合攏段施工方法a.邊跨合攏施工將邊跨合攏段設置在懸臂端與支架之間的吊架上,拆除現澆梁段端部底板下部分支架桿件,為合攏段底模留出位置(中跨合攏則無此步驟);圖1-11 邊跨直線段施工工藝流程圖底模板制造及安裝、刷隔離劑測量放樣、調整標高模板涂刷脫模劑安裝外模板及端模模板試拼、檢查及修整安裝底板、腹板板鋼筋及預應力管道混凝土墊塊預制鋼筋材質檢、加工成型安裝內側模板模板涂刷脫模劑綁扎頂板鋼筋及預應力管道施工支架拼裝并壓重插打鋼管樁灌筑混凝土原材料檢驗、確定混凝土配合比梁體模板測量、檢查修正混凝土試件制取混凝土養護拆除施工支架及底模試件混凝土養護梁體表面檢查修整拆除內、22、外模板邊跨合攏段施工將懸臂端掛籃移至現澆段的端部,使掛籃吊帶盡量靠近現澆梁段端部,把掛籃的滑移縱梁拖入現澆梁段翼緣板下,通過翼緣板用錨固裝置將其懸吊在翼緣板下;合攏段外模和底模架拖入現澆梁段吊點處收緊固定,懸臂端也用同樣方法將合攏段模板懸吊在箱梁頂板和翼緣板上。模板兩端各設6根吊帶,其中兩根錨固在箱梁底板上,4根錨固在箱梁兩側的翼緣板上。b.中跨合攏施工中跨合攏在兩個懸臂端之間合攏。合攏懸吊方法與邊跨合攏相似。將一個掛籃移動至另一個懸臂梁端,把掛籃外?;瓶v梁拉至對面懸灌梁翼緣板下懸吊固定,再分別將底模和側模拉過去收緊固定。將型鋼支撐一端與懸臂梁預埋鐵件焊接,另一端暫不焊接,布置合攏段鋼筋和布23、置預壓力管道,并連接密封好。選定合攏時間,將剛性支撐另一端與懸臂梁預埋鐵件焊死,張拉臨時預壓力束,立即連接所有鋼筋,收攏內模,澆筑合攏段。待合攏段混凝土強度和彈性模量達到設計值時,張拉底板預壓力束,完成體系轉換。連續梁合攏段施工工藝詳見圖1-12。圖1-12 合攏段施工工藝框圖單只掛籃走行至合攏段位置(另一只拆除或作壓重)施工掛籃提升錨固監測調整梁體線形施工澆筑混凝土時換重需要的預壓合攏段兩端按設計施加對頂力和鎖定立模、綁扎鋼筋及安裝預應力管道設置預應力鋼筋下料加工錨頭、豎向筋運送波紋管卷制、下料換重法澆筑合攏段輸送混凝土制作混凝土試件養護混凝土、清理孔道張拉錨固壓漿脫模掛籃拆除混凝土試塊試驗24、制作水泥漿試塊拌合水泥漿合攏段鎖定支架制作c.合攏段施工工藝合攏段施工時,先將相鄰兩個“T構”的梁面雜物清理干凈。備用配重水箱以及少數必須的機具設備則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然后相鄰兩個“T構”上所有觀測點的標高精確測量一遍,確定合攏段相鄰的兩個梁端頂面標高高差符合規范要求后,設置合攏段勁性骨架,勁性骨架按照設計或規范采用體內或體外支撐,然后進行合攏段施工。內模及頂板鋼筋安裝前,選擇氣溫最低時間,按設計的位置與數量焊接體外型鋼支撐,將相鄰“T構”或邊跨直線段與相鄰“T構”連成一體;在澆筑混凝土前根據計算拉力,張拉布置在底板與頂板中的臨時預應力束。中跨合攏前將連續梁合攏一側的臨時固結支座釋放,同時將兩25、懸臂端間距離按設計合攏溫度及預施應力后彈性壓縮換算后進行約束鎖定。合攏段的混凝土選擇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溫差變化比較小的時間開始澆筑,拌制混凝土時,將混凝土強度提高一個等級,并摻入微量鋁粉作膨脹劑,以免新老混凝土的連接處產生裂縫?;炷磷鳂I的結束時間,則根據天氣情況,盡可能安排在氣溫回升之前。在合攏段兩側各設水箱配重,每個水箱容水重量相當于合攏段所澆混凝土重量的一半。澆筑合攏段混凝土,邊澆混凝土邊同步等重量放水。相鄰“T構”上觀測點的標高、供中跨合攏段施工時控制參考。d.合攏段剛性固定應將合攏段兩端的T構進行鎖定,限制它產生相對位移,從而保證合攏質量。采取的措施是,增設傳遞內力的勁性支撐和臨時鋼26、絲束,即增設勁性支撐桿和拉筋,把合攏段兩端的T構聯結起來,以保證合攏前、后結構變形協調。合攏鎖定使用的勁性支撐是由2根32槽鋼加焊綴板而成。合攏段的鎖定,必須迅速、對稱地進行。先將內剛性支撐一端與梁端部預埋鐵件焊接,爾后將剛性支撐另一端與梁連接,臨時預應力束也應隨之快速張拉。在合攏段鎖定后,立即釋放一側的固定約束,讓梁一端在合攏段鎖定的連接下,能沿支座自由收縮。勁性支撐構造如圖1-13所示。圖1-13 勁性支撐構造正面面圖1.5.3.預應力鋼筋束張拉順序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張拉。先頂板后底板,先長束后短束;先張拉縱向鋼束,再張拉豎向鋼束,后張拉橫向鋼筋;縱向鋼束采用兩端張拉,豎向束和橫向束采用單端27、張拉。1.5.4.合攏梁段施工關鍵控制環節為保證橋梁工程質量,從合攏段混凝土開始澆筑至達到設計強度并張拉部分預應力鋼筋之前,既保持新澆混凝土不承受任何外力,又要使合攏段所連接的梁體在各種因素影響下變形協調,為此,應采取以下措施:合攏段的混凝土應選用早強、高強、微膨脹混凝土,以使混凝土盡早達到設計強度,及早施加預應力,完成合攏段的施工。合理選擇合攏順序,使合攏段施工中及合攏后體系轉換時產生的內力較小,且又滿足工期的需要,按照先合攏邊跨、后合攏中跨的次序施工。為避免新澆混凝土早期受到較大拉力作用,合攏段混凝土澆筑時間,應選在當天氣溫最低時刻,使氣溫最高時,混凝土本身承受部分應力。加強混凝土養護,使28、新澆箱梁混凝土在達到設計強度前保持潮濕狀態,以減少箱梁頂面因日照不均所造成的溫差。為防止合攏段兩邊懸臂端因降溫而產生上翹,在合攏段施工時應在兩懸臂端增加壓重。在合攏段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時,及時張拉預應力束。支撐合攏段混凝土重的吊架,應具有較大的豎向剛度,以保證合攏段混凝土施工時間懸臂端不致因升溫產生過大的撓度。澆筑混凝土時,由于溫度較低,故水灰比可適當小一點,澆筑時要及時觀測箱內外溫度,做好記錄,為了避免在凝固中發生收縮裂縫,在頂板上全跨范圍內,用土工布覆蓋灑水降溫。由于溫差,新老混凝土的收縮,以及兩側“T構”的混凝土徐變,使“T構”產生變形,將使合攏段混凝土產生裂縫,為了克服這個問29、題,應將合攏段兩端的“T構”進行鎖定,限制它產生相對位移,從而保證合攏質量。采取的措施是,增設傳遞內力的型鋼和臨時鋼絲束,即增設撐桿和拉筋,把合攏段兩端的“T構”聯結起來,待混凝土達到強度后,拆除受壓桿件,待永久束張拉完畢,拆除臨時束,其鎖定力的大小,應大于梁體非錨固端滑動所受的活動支座摩擦力和直線梁與支架間摩擦力。1.6.預應力施工1.6.1.波紋管的安裝縱向預應力管道采用塑料波紋管。波紋管要求表面光潔無污物、無孔洞。安裝波紋管時用鐵絲將管體與井字型定位鋼筋捆綁在一起,并與主筋點焊連接,每0.5m設一道定位鋼筋,管道軸線應與墊板垂直,確保管道在澆筑混凝土時不上浮、不變位。管道位置的允許偏差縱30、向不大于1cm,橫向不大于0.5cm。施工中避免反復彎曲,防止管壁開裂,波紋管接頭處內套管要旋緊,有20cm長的接頭,并用二層膠布將接口處纏5cm寬,管道之間的連接以及管道與喇叭管的連接應確保其密封性。波紋管安裝完成后要進行一次檢查,確認數量、位置、布置形式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澆筑混凝土。每一梁段澆筑后因立即檢查有無漏漿和堵管。在穿鋼絞線前應用高壓水沖洗和檢查管道。冷拉鋼筋的安置: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將精軋螺紋鋼裝入金屬波紋管內,下端絲扣上擰進一個錐形母,澆筑混凝土后即自行錨固于梁體內,上端先安置點焊有彈簧筋的錨墊板,然后在錨墊板上加放一個墊圈,再在上端絲扣上擰進一個六邊形螺母,使錨墊緊貼鋼管。31、螺母下側面開有一小方口,以作壓漿時排氣出口。1.6.2.預應力鋼筋的張拉、管道壓漿預應力筋、夾片及錨具均要按試驗規程進行檢驗,千斤頂使用前要進行校核和標定。預應力筋張拉前,須提出施工梁段混凝土的強度試驗報告。當混凝土的強度達到設計規定的強度后,方可施加預應力。張拉時用應力指標控制張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之差應控制在設計規定以內,否則查明原因采取相應措施處理后才能繼續張拉。預應力鋼束張拉過程中,除橫向預應力束單端張拉外,縱向預應力束均采用兩端同時張拉,對稱進行。應力束張拉完成后要盡早進行管道壓漿,為保證壓漿質量,壓漿時采用真空輔助壓漿工藝。1.7.體系轉換連續梁分段懸澆過程32、中,各獨立T構的梁體處于負彎矩受力狀態,隨著各T構的依次合攏,梁體也依次轉化為成橋狀態的正負彎距交替分布形式。這一轉化就是連續梁的體系轉換。因此,連續梁懸澆的過程就是其體系轉換的過程,就是懸澆時施行臨時支墩固結、各T構的合攏、臨時支墩固結適時的解除、預應力筋的分批依次張拉的過程。1.8.掛籃全封閉防護1.8.1.操作平臺在掛籃底模位置焊接牛腿,搭設長1.5m操作平臺,由槽鋼及6mm鋼板形成掛籃前端第一道屏障(高1.5m)。1.8.2.防護平臺掛籃底模桁架下方焊接防護平臺,平臺高1.2m,用7.57.5mm角鋼做立桿,3.53.5mm的方鋼做骨架,滿鋪1.2mm厚的鐵皮做底板,點焊于方鋼骨架上,33、骨架焊接于立桿上,平臺與掛籃底桁架焊接要牢固。1.8.3.周邊防護網箱梁正前方防護,用槽鋼焊接成骨架,上端超出梁面2m,下端伸入底平臺20cm,里外鋪密目鋼絲網,并用3根吊桿懸掛在前橫梁上,從上往下每隔1m用鋼筋與掛籃固定。在掛籃側模及前端,利用槽鋼與掛籃側模焊接形成骨架,在骨架里外安裝密目鋼絲網,設置與前方防護網相同,并與前方防護網重疊1m。后側防護與整修平臺,以掛籃模板后端起往后3m,寬度距離箱梁外側1m范圍內,設置防護網進行密封,內設置上中下三層作業平臺。底模下端整修平臺要密封,對掛籃周邊全封閉防護。掛籃全封閉防護措施示意圖見圖1-14。圖1-14 掛籃全封閉防護示意圖1.8.4.梁上防護欄在上跨范圍內,掛籃頂面側板和施工完的梁體邊緣焊接高度1.5m的防護欄桿,間距1m,每20cm涂刷紅白相間的油漆。并在其上安裝密目鋼防護網,形成梁上全封閉防護。圍擋應牢固、封閉,并安排專人定期檢查,及時維護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