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口水電站大壩填筑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0390
2022-09-29
11頁
85.54KB
1、三江口水電站大壩填筑施工作業指導書目錄第一章 總則2第二章 設計技術要求及施工參數21、設計技術要求22、施工參數3第三章 總體施工方案31、施工作業分區(單元)32、分區流水作業程序3第四章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41、施工工藝流程42、基礎面驗收43、料源44、壩料運輸及卸料55、鋪料56、壩料灑水57、壩料碾壓68、特殊部位處理69、壩體下游面護坡砌石施工及面板上游鋪蓋填筑710、施工期壩體排水7第五章 機械設備的配置7第六章 施工質量檢驗81、質量檢驗程序82、檢測83、測量9第七章 安全保證及環保措施91、施工道路安全措施92、壩面作業安全措施93、壩體下游面塊石護坡施工104、環保2、措施10第一章 總則1、三江口水電站大壩施工作業面狹窄、填筑強度高,為使工程有序進行,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制定本作業指導書。2、三江口水大壩填筑施工組織安排、施工質量自檢及質量驗收,均應嚴格按本作業指導書進行。3、本作業指導書為三江口水電站建設監理配套性文件之一,實施過程中應于設計施工技術要求、大壩填筑監理實施細則,業主制定的相關工程管理文件配合使用。4、任何改變作業指導書的的施工方法、工藝流程,均需經過指揮長、總監和項目經理共同批準同意。第二章 設計技術要求及施工參數1、設計技術要求1.1 壩體分區;填筑公差;基礎準備;碾壓試驗;填筑料開采、加工、堆放及運輸;壩體填筑;質量檢查及驗收應嚴格按云3、南省阿墨江三江口水電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體填筑施工技術要求執行。1.2壩料填筑設計指標1.2.1蓋重區(1)1B區蓋重料為建筑物開挖的棄渣料,其最大粒徑應小于填筑層厚。(2)1A區粉砂或粉土,應剔除殘留石塊,其最大粒徑1mm、小于0.1mm含量為10%20%、塑性指數小于7。1.2.2墊層料(1)墊層料為半透水料,應對堵縫無粘性材料有反濾保護作用,具有低壓縮性、高抗剪強度,為非塑性的、級配良好的人工制備料,要求顆粒堅硬、耐久,不含粘土和有機物等雜質。(2)2A區墊層料的最大粒徑80mm、2B區特殊墊層料的最大粒徑30mm。D5mm含量為35%55%、d 2.0510-210-4300080004、 51.2.4過渡料(1)過渡料來源于酸角樹料場弱風化到新鮮的砂巖料,不含粘土和有機物。(2)過渡料最大粒徑不大于300mm,粒徑小于100mm的含量必須大于15%,粒徑小于1mm的顆粒含量3%,其級配應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3)過渡料設計干密度2.14g/cm3,孔隙率不大于20%,滲透系數大于i100i10-1cm/s。1.2.5堆石料(1)堆石料碾壓后應有良好級配,級配范圍應符合設計要求。3B、3C1區堆石料經碾壓后,應能自由排水。(2)填筑堆石料技術指標。表2 填筑堆石料的技術指標母巖類別3B區(河床部位)3C1料(河床部位)3C區3C2區(低壓縮區)主堆石料次堆石料次堆石料次堆石料最5、大粒徑(mm)600600500500粒徑5mm(%)18182020含泥量0.075mm(%)5588干密度(g/cm3)2.102.162.182.21比重(g/cm3)2.692.732.732.73孔隙率(%)22212019滲透系數大于(cm/s)i100i10-1i10-3i10-21.2.6下游壩坡砌石(1)材料要求:下游坡面石塊應采選大塊石,塊石尺寸不宜小于500mm,坡面應有均勻的顏色和外觀,不要求加水和碾壓。(2)下游坡面塊石應隨壩體上升逐層砌筑。(3)外緣與設計壩坡線誤差不超過+10cm。各層的護坡塊石與同層的堆石料采用交替鋪筑的方法進行。2、施工參數1、通過碾壓試驗,確6、定施工參數。碾壓施工參數匯總表料區鋪料厚度(mm)最大粒徑(mm)灑水量(%)碾壓遍數振動頻率激振力(KN)行車速度(km/h)2A2B2003010-15628340/20043A40030015828340/20043B80060015828340/20043C80050015828340/20043C180060015828340/20041. 振動碾均采用強振;2.2A料擬在大壩軸線下游進行生產性試驗確定碾壓參數。3.擠壓邊邊墻采用19T自行式振動碾碾壓,鋼輪距邊墻內邊線約20cm,先靜壓2遍,再振壓8遍。邊角部位采用液壓振動夯板壓實,夯板壓痕用小型手扶振動碾整平。第三章 總體施工方案7、1、施工作業分區(單元)填筑作業時,按壩體分區、作業面大小、設備型號數量等條件劃分作業區,作業區之間劃線做標識。每個作業區依次完成填筑的各道工序,進行流水作業,避免相互干擾。EL.556.5557.5m區間該高程區間除上游為寬度約4m的特殊墊層料(2B)外,其它區域為墊層料(2A),從上游到下游分為、 3個作業區(單元),其中區為特殊墊層料(2B);、區為墊層料(2A),、區以壩軸線分界。EL.557.5558.5m區間EL.557.5558.5m區間EL.557.5558.5m區間EL.557.5558.5m區間2、分區流水作業程序每個作業區均采用流水作業法施工,順壩軸線劃分為鋪料平整、灑水8、碾壓、質量檢驗3個工作段,并設置“該區正在進料”、“該區正在碾壓”、“該區正在驗收”等標識牌,標明各工作區的施工狀態,便于施工管理,每個工作段一般按作業區長度均分。作業分區示意見下圖:第四章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1、施工工藝流程單元工程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填筑單元平面測量基礎面驗收各區料邊線測量、定位劃線轉入下一填筑單元填筑料挖裝、運輸進料、加水、卸料超徑料處理、廢料清理平料、層厚控制灑水(壩面補充灑水)不合格碾壓碾壓質量檢查單元驗收2、基礎面驗收2.1 壩基及岸坡基礎屬隱蔽工程,由監理工程師組織四方驗收,岸坡每5m高度驗收一次。2.2 岸坡開挖壩基及岸坡清理、滲水處理、地質構造處理,按監理實9、施細則附表24進行自檢,合格后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3、料源3.1 蓋重料(1B、1A)(1)1B料利用上游圍堰拆除料;(2)1A料:3.2墊層料(2A、2B)均由系統加工,拌制均勻。3.3 過渡料(3A)在酸角樹料場通過控制爆破獲得,必要時進行篩分處理。3.4 主堆石料(3B) 料場和溢洪道開挖砂巖料。3.5 次堆石料(3C)渣料,由監理工程師選定。3.6 料場裝料管理每個料場均應設置現場管理人員,安全帽貼藍色標志。根據開采石料的分類,向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裝料司機應熟悉壩體各區料的規格和質量要求。4、壩料運輸及卸料4.1 運輸及標識(1)堆石料、過渡料、墊層料以20T自卸汽車為主,15T自10、卸汽車為輔。(2)壩料運輸車輛設置料區標識牌(白底紅字),以區分各類上壩料。壩面上用白灰劃出分界線,堅立料區標識牌,指示壩料運輸車輛卸料地點。4.2 壩料卸料(1)單元作業面上設專職人員指揮卸料,安全帽貼藍色標志。卸料指揮員未發出卸料信號,運輸司機不得隨意卸料。(2)堆石區應采用進占法卸料,并用大功率推土機平整。(3)墊層區和過渡區宜采用后退法卸料。卸料時,根據鋪層厚度、汽車廂容大小,應使卸料料堆之間保持適當距離,以利推土機平料。過渡區亦可采用進占法卸料。4.3 泥團用不合格料的處理(1)壩料裝車時,注意分選,泥團和廢料不得裝車。(2)各料場、渣場出路口設置壩料檢查站,配備專職人員檢查并將泥團11、和廢料揀出。(3)在壩體作業面設置專職隊伍,在攤鋪過程中及時將泥團和廢料揀出,用斗車或編織袋集中堆放,然后用裝載機或反鏟裝車運出。5、鋪料5.1 各種填料最大粒徑及攤鋪層厚控制5.2鋪料順序及方法堆石壩各區之間的結合部位應遵循先填粗料后填細料的原則。填筑攤鋪順序如下圖每上升一層主(次)堆石料后,立即上兩層過渡料和墊層料。主堆石料鋪好后,清除上游界面的超徑石,不允許侵入分區線,最后鋪設墊層料。5.3 鋪料厚度及層厚控制(1)鋪料層厚的控制是保證碾壓質量的關健之一,其誤差應不超過10%層厚。(2)鋪料前,根據各料區厚度,在回填區周邊測量高程,用油漆或白灰標注回填層的等高線。鋪料時,前進方向用移動高12、度標志桿來控制推土機平料厚度(每個填筑單元可設移動標志23個)。(3)推土機平料時,刀片應從料堆一側最底處開始逐步向另一側前方推料,并保持平整。每卸一車料后應及時攤鋪,不應讓卸料多排堆積,出現超厚現象。(4)壩料與兩岸山坡接合面,推土機應沿山坡線平整。(5)鋪料過程中,隨時進行鋪料厚度檢測。對鋪料超厚部位應及時處理。5.4 超徑石處理應在料場中嚴格控制裝運超徑石,已上壩面的超徑石應分別按以下方法處理:(1)3A料中的超徑石,由反鏟清理到3B區填筑面上,用用3B區填料。(2)3B料中出現超徑石,一是將超徑用作塊石護坡,二是采用液壓沖擊錘將其破碎。6、壩料灑水6.1 壩料灑水在壩外設置加水站,對填13、料進行加水。為保證灑水的充足性和均勻性,安排專人負責用水槍或灑水車對壩料補充灑水。6.2 加水量控制(1)按照碾壓試驗確定的加水量,確定加水站灑水時間,一次性足量加入。遇雨天時,可按雨量大小由試驗測定后,在壩面調整灑水量。(2)墊層料先做含水量試驗,當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時,在料場脫水;當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時,在壩面鋪料區進行灑水。(3)同一填筑單元灑水與碾壓時間相隔較長時,應重新灑水。7、壩料碾壓7.1 根據大壩填筑料的壓實標準及現場碾壓試驗確定施工壓實參數。7.2 碾壓路線應平行于壩軸線,前進和后退全振碾壓,行駛速度不大于4km/h。7.3 一般應采用錯位法碾壓,搭接寬度不小于20cm。14、跨區碾壓時,必須騎界線振壓,騎線碾壓最小寬度不小于50cm。7.4 趾板附近的墊層料,采用液壓振動夯板和小型機械夯板夯實。7.5 振動碾水平碾壓墊層料時,鋼輪外側距上邊緣應預留安全距離。水平碾壓完成后,采用液壓振動夯板或小型振動碾進行補充壓實。7.6 安排專人實時監測振動碾運行工況,提示運行位置、碾壓遍數、行車速度等。8、特殊部位處理8.1 料區分界面處理在3A區上游面用反鏟剔除粒徑超過80mm的粗料;在3B區上游面剔除粒徑超過300mm的塊石;在3C區中,較粗的料應填在靠近3B區的邊界部位。8.2 臨時斷面邊坡的處理臨時斷面邊坡采用臺階收坡法施工,平均坡比應1:1.4。后續回填時,采用推土機15、或反鏟清除相應填筑層的臺階松散料,均勻地攤鋪在該層進行碾壓。搭接處增壓2遍,保持坡面的碾壓質量。8.3 上壩路與壩體結合部位(1)采用與壩體相同料區的石料進行分層填筑。填筑質量按相同區料的填筑要求控制。(2)壩區外下游側路段與壩體接觸部位,采用反鏟挖除,并清理松渣,按壩后干砌石要求砌筑塊石。上游跨趾板道路拆除后,其趾板下游側按填筑基礎要求進行處理。8.4 壩體分期分段結合部位(1)根據現場施工進度需要,形成的先期填筑區塊坡面,采用臺階收坡法施工。預留臺階寬度不宜小于1m。后期填筑時,用反鏟清除先期填筑體坡面的松散料,與新填壩料混合一并碾壓。(2)在填筑單元之間、料區交接縫以及壩料分段攤鋪結合處16、,易產生粗顆粒集中及漏壓、欠壓等現象。采用反鏟或其它機械將集中的粗顆粒料作分散處理,改善結合處填筑料的級配,碾壓時,進行騎縫加強碾壓。8.5 壩體與岸坡結合部位兩岸岸坡向壩內先各鋪設2m寬的墊層料和過渡料,然后再鋪主堆石料,分界處用反鏟整理。8.6 擠壓邊墻(1)人工整修施工作業面,其平整度控制在2cm,以保證邊墻擠壓成型平整、直順。施工放樣采用全站儀,沿壩軸線方向每10m設一個控制點(控制點與上游面的距離根據擠壓機的寬度確定),并用水泥釘固定掛線,標識出擠壓機行走的路線。(2)根椐測量邊線、專人控制擠壓的行走方向,邊墻澆筑成型精度控制在規定偏差范圍內(宜在擠壓機內側設定位指示裝置),攪拌車行17、走方向、速度與擠壓機一致,出料口出料應均勻且速度適中。邊墻擠壓機速度宜控制在40-50m/h。(3)施工中應派專職人員,對出現的位置及外形尺寸誤差、邊墻垮塌等質量缺陷進行人工修補處理。(4)攪拌車卸料始末進產生的分離的粗骨料應作廢料處理。(5)對出機后邊墻表面缺陷和層間臺口,采用邊墻同種材料的細料補填,輔以人工用30-50cm長抹子及時進行修整、補平、拍實。9、壩體下游面護坡砌石施工及面板上游鋪蓋填筑9.1 壩體下游面板塊石護坡施工(1)3C料填筑時,應向下游界面超填50cm。每2-3層碾壓完畢后,進行邊線測量放樣,采用人工配合反鏟整理砌石坡面。(2)坡面整理后,按網點控制坡面測量放樣,網點上18、插標識,標有地面高程和設計高程。(3)砌石前,必須依據測量標志,作好砌石樣架。樣架經復檢確認后,方可允許砌石。(4)在料場造擇符合設計要求的塊石或從3B區挑選塊石作為砌石材料。(5)砌筑的塊石護坡坡面應滿足平整度要求,并不得有石塊規格過小、石質風化、架空、通縫現象。否則應立即進行糾正或處理。(6)砌石作業應盡量隨壩體填筑同時上升。9.2 面板上游鋪蓋填筑(1)上游鋪蓋區范圍內的趾板與面板表面止水,應在回填前安裝完畢。(2)應分層進行上游鋪蓋填筑施工,每層填筑程序宜為:測量放樣、粘土回填、IB料回填。(3)粘土采用后退法、IB料進料采用進占法和混合法填筑。(4)蓋重區每填筑10m左右,進行下一次19、邊坡修整工作。大面積采用推土機削坡,邊角部位輔以反鏟整修。(5)重載車輛離面板要有一定的距離,避免損壞面板。10、施工期壩體排水10.1 外來水處理(1)地表水 應在兩側趾板及高邊坡選擇適當部位修筑截水墻、排水溝引水至基坑或集水泵站抽排。結合上壩道路排水溝截引部分地表水至壩外。左、右岸邊坡及大沖溝雨水引排出基坑外。(2)地下水 在趾板及堆石體范圍巖體地基的透水、涌水點,應及時報監理工程師,會同有關單位根據出水量研究制定處理方案,不許擅自處理。 按照設計技術方案,施管人員認真作好封閉、引排水處理,質檢人員進行檢查作好記錄,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后進行下道工序施工。10.2 壩體反滲水處理按照設計要求布20、設反滲水設施,在規定時限內進行封堵。第五章 機械設備的配置1、存料場2、料場3、溢洪道4、墊層料場5、壩面(1)I區(墊層料和過渡料):推土機一臺,自行振動碾一臺,手扶振動碾二臺,反鏟二臺,擠壓邊墻機二臺。(2)II區(主、次堆石料):每區各配置推土機二臺,自行振動碾二臺,反鏟一臺。6、運輸車輛(1)墊層料:以15T自卸車為主,配置10臺。(2)過渡料:以15T自卸車為主,配置10臺。(3)主(次)堆石料:以20T自卸車為主,每區各配置30臺。第六章 施工質量檢驗1、質量檢驗程序11大壩填筑單元工程劃分大壩填筑每一填筑層按施工作業分區,每一作業分區為一個單元工程。如同一碾壓層有不同填料,按填料21、種類劃分為幾個單元。特殊情況,由監理站長和承包人質安部長決定特殊單元劃分。每一填筑區按鋪料平整、灑水碾壓和質量檢驗分段作業。12大壩填筑質量檢驗程序(1)灑水、鋪料平整工序完成后,經自檢合格,現場監理工程師檢查簽證后,開始碾壓作業。(2)碾壓作業后,進行測量及試驗,按單元工程評定檢查項次逐項檢查驗收合格簽證后,開始下一層鋪料工序作業。(3)大壩布置有觀測儀器時,承包人應在觀測設備埋設完并經驗收合格后,才以能開始壩體填筑。壩體填筑過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觀測設備。13驗收資料整理與報送(1)相關驗收表格格式見三江口水電站大壩填筑工程施工監理實施細則。(2)每一填筑工程完成后,承包人應嚴格執行三檢22、制,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方可向監理工程師提出驗收申請,并遞交相應的測量及試驗等資料。(3)監理工程師對承建單位遞交的自檢記錄數據審核并進行現場檢查合格后,簽發大壩填筑許可證。若驗收不合格承包人進行返工處理,處理合格后重新組織驗收,直至填筑質量滿足設計要求;(4)單元工程驗收資料包括:壩基岸坡清理及滲水處理工序評定表、壩基及岸坡地質構造處理工序評定表、防滲體巖基及岸坡開挖工序質量評定表、單元工程質量評定表及測量、檢測成果等。(5)單元工程質量評定由承包人自評,大壩監理站站長認證,每月進行匯總。2、檢測21料場質量控制(1)承包人應在料場安排質檢員負責各種填料控制,必須是合格料才能上壩,不合格料經23、處理后才能上壩,否則應廢棄。(2)墊層料:在加工場對成品料進行檢測;檢查次數:500方/次;檢測項目:顆粒級配、含泥量、軟弱顆粒含量。(3)過渡料:在料場以目測鑒別為主,每5000-10000方/次;鑒別項目與指標:允許最大粒徑、級配、含泥量。(4)硬巖料:在料場以目測鑒別為主,每50000方/次;鑒別項目與指標:允許最大粒徑、小于5mm顆粒含量、含泥量、軟巖含量。(5)次堆石料:在料場以目測鑒別為主,每50000方/次;鑒別項目與指標:單軸抗壓強度、小于5mm顆粒含量、含泥量。22壩面質量檢測(1)承包人自檢壩體壓實檢查次數壩料類別及部位檢查項目取樣(檢測)次數墊層料(2A)干密度、孔隙率、24、顆粒級配1次/500m3,每層至少一次。特殊墊層料(2B)干密度、孔隙率、顆粒級配每層一次。過渡料(3A)干密度、孔隙率、顆粒級配1次/3000m3,每層至少一次。堆石料主堆石料(3B)干密度、孔隙率、顆粒級配1次/10000m3,每區每層至少一次。次堆石料(3C/3C1)干密度、孔隙率、顆粒級配1次/15000m3,每區每層至少一次。每10米對墊層料進行一次現場注水試驗。(2)監理抽檢按不小于承包人檢測次數的10%控制。23檢測程序及成果報送(1)承包人檢測由現場監理確定具體部位。檢測原始記錄一式2份,由承包人現場試驗人員和現場監理共同簽字。(2)施工初期,檢測成果在現場即時計算,成果資料一25、式兩份,經承包人試驗負責人和檢測監理工程師簽字,出具檢測結論,作為單元驗收依據。(3)每月22日,承包人試驗室應將當月(上月21日本月20日)檢測成果匯總,加蓋試驗專用章,裝訂成冊報送監理部2份(一份必須是原件)。并在施工質量月報對檢測成果進行統計分析。(4)監理抽檢由承包人試驗人員協助進行,監理檢測結果即時通報承包人。監理檢測成果按月裝訂成冊,連同承包人檢測成果,每月25日前報送業主指揮部1份(可為復印件)。監理對當月檢查結果統計分析意見在監理質量月報反映。3、測量3.1壩體結構面控制(1)壩體填筑每層上升前,必須現場校測大壩邊界位置和填料分區范圍,并用石灰劃線。(2)隨大壩填筑施工進度進展26、,承包人按每上升5m,對壩體填筑縱、橫斷面、各填筑料分區進行校測,成果繪成圖表后,即時報送測量監理工程師。(3)監理測理按每上升5m,對壩體填筑縱、橫斷面、各填筑料分區進行檢測。3.2鋪料層厚度控制(1)施工中應嚴格控制填筑層厚。卸料處前有層厚標尺,以控制鋪料。(2)每一填筑層碾壓后,應按20m*20m方格網進行高程測量,據此檢查填筑層厚。3.3測量成果整理與報送(1)施工期所有測量記錄、計算成果和測繪圖幅,特別是隱蔽工程的資料,均應及時整理、校核、分類、整編成冊。(2)按施工圖紙所示(施工圖紙所示的壩體填筑尺進寸應是已考慮了沉陷影響后的外形尺寸和高程)各種填筑體的尺寸和基礎開挖清理完成后的實27、測地形,計算各種填筑體的工程量。(3)每月22日,承包人測量隊應將當月(上月21日-本月20日)測量成果報送監理部2份。監理測量成果按月裝訂成冊,連同承包人測量成果,每月25日前報送業主指揮部1份。監理對當月測量成果統計分析意見在監理質量月報反映。第七章 安全保證及環保措施1、施工道路安全措施(1)上壩道路及壩體臨時道路應路基堅實、邊坡穩定,縱坡一般控制在10%以內,個別地段短距離可根據現場情況適當放寬,道路外側設置安全埂或安全墩。夜間應照明良好。(2)道路應有專人養護,保持路面平整、排水暢通,路面上滾落的石碴應及時清除。(3)在車流較大的交叉路口及環境較復雜的路段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并設專人指28、揮。(4)參與壩體填筑的機械應按技術性能的要求正確使用。缺少安全裝置或安全裝置已失效的機械設備不得使用。必須保持制動、喇叭、后視鏡的完好。嚴格檢查運輸車輛性能狀況。(5)經常檢查壩體兩岸坡的穩定情況,在必要的地方設置安全防護和安全警示標志。2、壩面作業安全措施(1)壩面應劃分作業區,將各工序作業盡量分開,避免互相干擾。(2)濃霧、大雨或停電時,應暫停壩面施工。大風、雨時暫停岸坡下的施工,人員和設備嚴禁在岸坡下停留。(3)夜間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4)汽車倒車卸料時,應放緩速度,必須在指揮員的指揮下進行卸料和行走。(5)推土機、振動碾操作手應精力集中,密切注意周邊環境的變化,正確判斷周邊人和機械29、的運動趨勢。復雜地段應有專人指揮。(6)在攤鋪過程中揀廢料時,應首先向推土機操作手示意,在推土機停下或反向行走時進行。(7)采用液壓沖擊錘或夯錘破碎超徑石時,錘點安全半徑之內不得有人和其它設備。夯錘在壩體與岸坡結合處作業時,岸坡下不得有人。(8)壩面指揮人員、揀廢料人員應穿反光背心,嚴格勞動著裝。指揮人員還應配備袖章、紅綠旗、口哨,夜間應配備燈具。(9)埋設儀器及控坑取樣時,應圈定警戒范圍,并設醒目警示標志。儀器埋設處應有醒目的警示標志和安全距離。(10)施工機械在上下游及高處臨時作業時,應預留足夠的安全距離。3、壩體下游面塊石護坡施工(1)汽車卸塊石或反鏟轉運塊石時,應服從專人指揮,卸料點下方坡面落石滾動輻射范圍內不得有人。(5)砌石人員取料時應自上層或表層開始,嚴禁在坡面底層反掏。4、環保措施嚴格按監理工程師批復意見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