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擊鉆孔灌注樁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0763
2022-09-29
12頁
24.50KB
1、沖擊鉆孔灌注樁施工安全注意事項1、準備工作(1)、檢查鉆機的配電系統,鋼絲繩等,確保配電箱及電源線路完好,鋼絲繩無嚴重銹蝕和斷絲情況。(2)做好周邊防排水和鉆機作業場地平整,確保牢固,鉆機就位后不發生明顯位移。2、沖擊鉆機的安裝與拆除(1)、鉆機的安裝與拆除均應有專人進行現場協調指揮,嚴禁盲目作業。(2)、吊裝鉆機應注意以下幾點:、吊裝鉆機的吊車,應選用起吊能力20t以上的型號,嚴禁超負荷吊裝。、套掛用的鋼絲繩應完好,直徑不小于16cm。、套吊栓掛應穩固,并經檢查認為可靠后方能試吊。、吊裝鉆機應先行試吊試吊高度一般為離地10-20cm,同時檢查鉆機套掛是不平穩,吊車的制動裝置以及套掛的鋼絲繩是2、否可靠,只有在確認無誤的情況下,方可正式起吊。下降應緩慢,裝入度車架應輕放就位。3、鉆機就為后,應用水平尺找平后才能安裝。4、鉆機桅桿升降注意事項(1)、檢查離合器、閘帶是否靈活可靠。(2)、檢查鋼絲繩、蝸輪、銷軸是否完好。(3)、警告鉆機周圍人員散開,嚴禁有人在桅桿下停留、走動。(4)、隨著桅桿的升起或落放,應用桅桿兩邊的繃繩,或在桅桿中點綁一保險繩,以防桅桿傾倒。立好桅桿后,應及時掛好繃繩。5、開機前的準備工作(1)、穩好鉆機,收緊繃繩,緊固所有者連接螺絲。檢查鉆具重量是否與鉆機性能參數相符,所有鉆頭、抽筒均應焊有易拉、易掛、易撈裝置。(2)、檢查并調整各操縱系統,使之靈活可靠,具體要求為3、:、離合器間隙應調致適當位置,不能過緊或太松,緊圈上的三個扒抓應均勻緊在壓力盤上,使壓力盤與摩擦帶受力均勻。、檢查制動閘,調整摩擦帶間隙(一般保持在1.5-2cm),是閘帶在松開情況下不與制動輪輪緣接觸。(3)、按鉆機保養、使用規程檢查各潤滑部位的加油情況。(4)、鉆機上應有的安全防護裝置應齊備、適用、可靠。(5)、檢查沖擊臂緩沖彈簧,其兩邊壓緊程度應保持一致,否則應進行調整。(6)、按電器操作規程檢查電氣部分。三相按鈕開關應安裝應安裝在操作手把附近以方便操作。6、沖擊鉆進(1)、開機前應拉開所有離合器,嚴禁帶負荷啟動。(2)、開孔應采用間斷沖擊,直至鉆具全部進入孔內且沖擊平穩后,方可連續沖擊4、。(3)、鉆進中應經常注意和檢查機器運行情況,如發現軸瓦、鋼絲繩、皮帶等有損壞或機件操作不靈等情況,應及時停機檢查修理,嚴禁帶“病”作業。(4)、下鉆速度不能過快,應用閘把控制下落速度,以免翻轉、卡鉆。(5)、每次去下鉆具、抽筒應有三人操作,并檢查鉆角、提梁、鋼絲繩、繩卡、保護鐵、抽筒活門、活環螺絲等處的完好程度,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具體要求如下:、鉆角磨損2cm,應補焊至原直徑。、鉆具提梁直徑磨損超過1/3者應補焊至原直徑。、主繩繩卡不得小于三個,付繩繩繩卡不得少于兩個,繩卡螺絲應緊固。、如保護鐵磨損至鋼絲繩與提梁直接接觸,應更換保護鐵。、抽筒活門應靈活,活環螺絲應緊固。、當鋼絲繩斷絲超過15、0%或一股的1/2以上者,應漿破壞部分割去,否則禁止繼續使用。破壞部分較多時,應更換新繩。(6)、鉆機突然發生故障時,應立即拉開離合器,如離合器操作失靈,應立即停機。(7)、操作離合器手把時,用力應平穩,不得猛拉猛推,發免造成鉆機震動過大或拉斷鋼絲繩。(8)、為杜絕翻車事故,凡屬下列情況時嚴禁開車:、鉆頭距離機中心線2m以上時;、鉆頭埋在相鄰的槽孔內或深孔內提起有障礙時;、鉆機未掛好、收緊綁繩時;、孔口有塌陷痕跡時。(9)、基巖鉆進時,開孔鉆頭和更換鉆頭均應采用同一規格,鉆進一定深度后應起鉆、下抽筒清理孔底鉆渣,以免卡鉆。(10)、改變電動機轉向,應在電機停穩后方可進行。(11)、運行中,如遇6、鋼絲繩纏繞,應立即停機撥開,鉆機求停穩前嚴禁撥弄。(12)、鉆機移動前,應將車架輪的道掩取掉,松開繃繩,摘掉掛鉤,鉆頭,抽筒應提出孔口,經檢查確認無障礙時,方可移車。(13)、電動機停止運轉前,禁止檢查鉆機和回注黃油,嚴禁在桅桿上工作。(14)、當鉆具提升到槽口時,應立即打開大鏈離合器,同時將卷筒閘住。禁止將鉆具提升在桅桿中部進行抽砂作業。(15)、鉆進中使用的各種鉆具,用完后應及時放回適當位置,不能放在樁孔邊緣,以免掉入樁孔內。(16)、上桅桿進行高空作業時,應佩戴安全帶;動力閘刀,應設專人看管。嚴禁高處作業人員與地面人員閑談、說笑等。(17)、鉆機后面的電線應架空,以免防礙工作及造成觸電事7、故。(18)、因突然停電或其它原因停機,而短時間內不能送是、開機時,應采取措施將鉆具提離孔底5m以上,以免鉆具埋死,若采用人工轉動,應先拉掉電源。(19)、鉆進中,突然發現有塌孔跡象或成槽以后突然大量漏漿,應立即上報上級領導并采取措施進行處理。(20)、孔內發生卡鉆、掉鉆、埋鉆等事故,應立即上報上級領導,摸清情況,分析原因,方能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不得盲目行事。7、安全用電(1)、電纜、電線外皮好,不漏電、能防水;電纜、電線接頭絕緣性良好。(2)、施工電纜必須架空或埋于地下,埋于地下的必必須設標示牌;施工電線必須架空,不得隨地拖線及浸水或用土掩埋;電纜、電線不得直接綁在腳手架、鋼筋等金屬結構8、上。(3)、配電箱要求鐵皮箱,必須防水、防雨、防潮、防漏電設施,并且每箱都要加鎖;電源開關電專人操作;開關、電源插座完好,電源插座應標明電壓。(4)、進出配電箱線路必須有PVC管保護。(5)夜間照明光線充足;工作燈應采用防水移動式,懸掛于不影響施工操作的地方。(6)、自備發電機接地、接零應自成體系,與外線路隔離,不得有電氣聯接,并與上電路聯鎖,杜絕并聯運行。具體參照發電機操作規程。8、廢棄泥漿應及時轉運集中處理,嚴禁直接掩埋,防止污染附近水源和茶田。9、質量控制措施1成孔過程關鍵點質量控制孔底沉渣控制孔底沉渣是影響樁承載能力的重要因素,有關規范規定,水下灌注樁樁底沉渣厚度對端承樁不得超過2009、 mm,但在施工過程中,常有不少樁的樁底沉渣仍滿足不了此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泥漿性能不符合要求,影響鉆孔灌注樁成樁質量的泥漿的性能指標主要是比重和粘度,若泥漿過稀,則攜渣能力不夠,若泥漿過稠,則孔壁會形成一層厚厚的泥皮,無形之中減少了樁徑。泥漿的比重、粘度應根據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層穩定情況等進行確定,如地下水位較高,容易坍塌,泥漿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過大,比重以1112、粘度為1825 s為宜。鉆孔結束后,在進行一次清孔的同時必須不斷地補充新鮮泥漿,將孔內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漿置換出來;二次清孔時宜采用泵吸反循環清孔,若采用正循環清孔,要排出巖渣和泥團,須加大泥漿比重和粘度,且清孔的速10、度要慢。鉆孔完畢后技術人員必須對終孔進行驗收,根據鉆桿和鉆頭或測繩的總長度和上部剩余長度檢查終孔深度;要嚴格檢測鉆桿和鉆頭或測繩長度的準確性,杜絕以超深來抵消孔底淤積。(2)孔壁坍塌控制孔壁坍塌一般是因預先未料到的復雜的不良地質情況、鋼護筒未按規定埋設、泥漿粘度不夠、護壁效果不佳、孔口周圍排水不良或下鋼筋籠及升降機具時碰撞孔壁等因素造成的,易造成埋、卡鉆事故,應高度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予以解決。監理人員首先應認真審閱場地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對地層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必須嚴格要求施工單位按規定埋設鋼護筒,保證孔口排水良好,下設鋼筋籠及升降機具要防止偏斜;再者,在特殊地層鉆進應要求采用優質沖洗液護壁11、,同時也可采用正循環鉆進、反循環排渣的作法來抑制不穩定段地層的坍塌;最后,在不穩定地層中,換漿不要過早,可在下完鋼筋籠后進行二次清孔時替換掉高比重泥漿后,要督促施工單位及時灌注混凝土,減少沉渣時間,以保證樁身質量。(3)擴徑和縮徑控制擴徑、縮徑都是由于成孔直徑不規則出現擴孔或縮孔及其它不良地質現象引起的,擴孔一般是由鉆頭振動過大、偏位或孔壁坍塌造成的,縮孔是由于鉆頭磨損過甚、焊接不及時或地層中有遇水膨脹的軟土、粘土泥巖造成的。縮徑會減少樁的豎向承載力,而擴徑會增加成本,必須采取有力措施予以控制。為避免擴徑的出現,監理人員應檢查鉆機是否固定、平穩,要求減壓鉆進,防止鉆頭擺動或偏位,在成孔過程中還12、應要求徐徐鉆進,以便形成良好的孔壁,要始終保持適當的泥漿比重和足夠的孔內水位,確保孔內泥漿對孔壁有足夠的壓力,成孔尤其是清孔后應督促施工單位盡快灌注水下混凝土,盡可能減少孔壁在小比重泥漿中的浸泡時間;為避免縮徑的出現,鉆孔前監理人員應詳細了解地質資料,判別有無遇水膨脹等不良地質條件的土層,如有應要求施工單位采用失水率35 ml30 min的優質泥漿進行護壁,經常對鉆頭的直徑進行校正,鉆頭直徑一般比所需成孔直徑小2025 mm為宜。2灌注過程質量監控(1)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對成樁質量有直接影響,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應是拌和均勻、和易性好、內阻小、初凝時間長、潤滑性好且有較好的觸變性能,13、坍落度合理的混凝土可有效地保證混凝土灌注性、連續性和密實性,一般應控制在1822cm范圍內。要配制出合理坍落度的混凝土來保證樁身質量,監理人員必須重視以下幾點: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必須符合使用要求,特別是水泥的質量必須保證,粗骨料尺寸級配要合理,所使用的材料要進行二次復檢方可投入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要通過試驗確定;做好混凝土在現場攪拌的質量控制工作,嚴格按配合比進行投料;要設有專人對攪拌室的混凝土進行坍落度等指標的檢驗;按設計要求做好混凝土的試塊工作,并保證取樣的真實性。(2)導管埋深控制導管底端在混凝土面以下的深度是否合理關系到成樁質量,必須予以嚴格控制。監理人員應要求施工單位在開澆時,料斗必14、須儲足一次下料能保證導管埋入混凝土達10 m以上的混凝土初灌量,以免因導管下口未被埋入混凝土內造成管內反混漿現象,導致開澆失敗;在澆注過程中,要經常探測混凝土面實際標高、計算混凝土面上升高度、導管下口與混凝土面相對位置,及時拆卸導管,保持導管合理埋深,嚴禁將導管撥出混凝土面,導管埋深一般應控制在16 m,過大或過小都會在不同外界條件下出現不同形式的質量問題,直接影響樁的質量。(3)鋼筋籠上浮控制在灌注混凝土前,鋼筋籠自重與懸吊力形成平衡狀態,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由于下列原因引起鋼筋籠上浮:鋼筋籠在孔口固定不牢固或提升導管用力過猛,將鋼筋籠鉤掛;混凝土面到達鋼筋籠底面時,導管埋深過淺,灌注量過大15、或混凝土面超過鋼筋籠底一定高度時,導管埋深過大;混凝土質量差,對于易離析、坍落度損失大的混凝土,都易使鋼筋籠上浮,解決的辦法是操作要正確、確保混凝土質量及加快混凝土灌注。另外,監理人員還應要求施工單位做好如下控制措施:在鋼筋籠上加壓重物,并在上端加焊4根較粗鋼筋(20以上)固定在鋼護筒頂部施工平臺上;用細鋼筋在鋼筋籠上加焊防浮倒刺;當混凝土上升至鋼筋籠底部附近時,小步提升導管以保持較小的埋管深度(15 m),并稍稍減緩混凝土的灌注速度。(4)樁頭質量控制有關規范規定當鑿除樁頂浮漿層后,應保證設計的樁頂標高及樁身混凝土質量。在鉆孔灌注樁施工中,要想保證樁頭的質量,必須控制好最后一次灌注量,樁頂不16、得偏低,鑿出浮漿高度后必須保證暴露的樁頂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值,這就要求灌注混凝土的高度要超過樁頂標高。在實際施工中,超灌量控制不當是經常存在的問題,超灌量過大,造成浪費,超灌量不足,樁質量不能得到滿足。另外,在開挖樁頭檢測時發現,由于樁頂混凝土與孔內泥漿有直接接觸,里面有時會裹有泥砂和浮漿等雜質,對樁頭質量產生極大影響。監理人員必須重視影響樁頭質量的因素,要求施工單位采取如下控制措施:嚴格成孔工藝,清孔徹底,采用正確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藝,使鉆渣、泥皮被頂起至樁頂,在樁頭形成較厚的浮漿層;施工中應測準混凝土上升面標高;應確定合理的超灌量,根據浮漿層厚度及樁頂標高附近的工程地質情況,宜取0510 17、m的超灌高度;清孔泥漿要滿足要求,灌注混凝土前,要進行孔底泥漿取樣,孔底50 cm范圍內的泥漿比重125、粘度28 s;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盡量少上下活動導管,導管埋深要在16 m范圍。10、樁基泥漿池安全防護 (1)泥漿池地面標高應比護筒低0.51m,以利泥漿回流暢順;(2)泥漿池的位置要合理布局,不得妨礙吊機和鉆機行走;(3)泥漿池開挖后,泥漿池四周采用鋼管和防護網進行防護;(4)安裝的防護鋼管露出地面1.2米,安裝牢固整齊;(5)鋼管安裝牢固后四周用防護網進行圍擋,防護網要求安裝牢固平整。從事建筑施工活動,有較大的危險性,其中以高處墜落、觸電、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事故最常發生。為了防18、止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施工現場的安全重點是腳手架、基坑支護、施工用電、外用電梯、塔吊、施工機具等。特別要注意的是:(1)注意勞動保護,正確使用防護用品、用具,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施工。(2)注意消防安全,進入施工現場作業區,特別是易燃、易爆物周圍,嚴禁吸煙。明火作業不得與易燃易爆作業同時同地進行。(3)各類施工機械和工具使用前要檢查是否漏電,各部件和安全防護是否正常完好。正確使用漏電保護器。(4)施工現場所有電氣設備和線路的絕緣必須良好,接頭不得裸露。(5)高處作業要穿緊口工作服,穿防滑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帶。遇到大霧、大雨及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作業。高處作業特別要注意平臺防護、臨邊防護、洞口防護,交叉作業和攀登作業時嚴格遵守安全規范,在施工中不得向下投擲物料。(6)使用垂直運輸設備時嚴禁在龍門架、外用電梯、塔吊塔身上攀爬,塔吊作業中不準作業人員隨吊物上下搭吊,以免發生高處墜落。龍門架、井字架運行中禁止穿越和檢修。外用電梯禁止超載運行。(7)土方作業要注意預防坍塌事故和人工挖孔樁傷亡事故。(8)起重吊裝現場作業人員應站在安全位置,不準起吊不明重量和埋在地下的物體,起重指揮人員不得兼做操作工。(9)不準站在模板、鋼筋上作業。(10)施工現場入口處要設置明顯的安全標志和火災報警標志,在施工現場內的安全通道口設置消防安全疏散標志,在重點防火部位設置消防防火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