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支護錨索施工安全操作規程(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1024
2022-09-29
12頁
26KB
1、行業資料:_邊坡支護錨索施工安全操作規程單位:_部門:_日期:_年_月_日第 1 頁 共 12 頁邊坡支護錨索施工安全操作規程1一般規定1凡是從事邊坡支護工程施工人員,必須受過安全生產教育,熟悉本工程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嚴格遵守。2一律不準單人開機操作機電設備,每班工作必須有明確分工。3對現場運行的施工機械設備臨時進行修理時,必須與運轉操作人員取得聯系,停止設備運行后,方可進行修理。4機電設備不工作時應切斷電源。5夜間施工時,必須有充分的照明。6進入施工場地應穿戴好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用具。7與施工無關的非施工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施工場地,在進入施工場地要道口須設置警示牌。2高處作業2.1高2、處作業標準凡是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和2m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2.2凡經醫生診斷,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貧血、精神病、以及患有其他不適于高處作業病癥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2.3高處作業使用的腳手架上應鋪設固定腳手板和護身欄桿。2.4從事高處作業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和穿軟底鞋,不準穿拖鞋、塑料底鞋和帶釘子的硬底鞋。2.5腳手排架的臨空面必須搭設安全網或防護欄桿。工作人員應栓好安全帶,帶好安全帽。2.6高處作業使用的工具、材料等應堆放好,以防掉下砸傷下方施工人員而造成人員傷亡事故。嚴禁使用拋投方法傳送工具、材料。小型材料或工具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內。2.7上、下層排架平臺3、同時施工時,應掛設安全網,以免上面掉物將下層施工人員砸傷。2.8高處作業人員,精神應集中,不得打鬧嬉戲,不得麻痹大意,以防止墜落。2.9高處作業時,嚴禁燃燒明火取暖。2.10在腳手排架上施工,應盡量減少堆放材料物品的數量及重量。2.11施工人員在上下腳手架時,應走斜馬道或梯子,不得沿腳手架管攀爬上下。2.12在腳手排架上施工人員,不得坐在排架平臺邊緣,不得騎坐在腳手排架臨空面防護欄桿上,不得躺在腳手板上或安全網內休息,不得站在防護欄桿外的探頭板上工作和憑借欄桿起吊物品。3腳手架3.1邊坡錨索施工平臺為承重腳手架平臺,承重能力不小于3t/m2,承重腳手架應使用腳手鋼管搭設。3.2豎直排架管必須用4、地錨固定牢固,固定地錨必須設置在穩定巖石內并用水泥砂漿鑲牢,地錨與排架管的有效連結長度不小于0.5m。3.3縱、橫向豎直鋼管間距不大于1m,水平鋼管間距不大于1.5m。3.4高度大于2m的排架,其豎直鋼管之間必須設置斜拉支撐連接。3.5成90交角的鋼管使用死卡連接,其他任意交角的鋼管使用活卡連接,管卡螺栓必須擰緊,不得松動。3.6平臺面的縱、橫向水平鋼管應采用雙管結構。3.7使用方木規格不小于長寬高=400cm10cm10cm的衫木或松木,腳手臺板規格不小于長寬厚=400cm25cm5cm的衫木或松木板,凡是腐朽、扭曲、斜紋、破裂和大橫透節的方木和腳手板均不得使用。3.8方木鋪設間距不大于1.5、2m,方木應使用8#鉛絲與平臺面水平鋼管捆牢;腳手臺板鋪設間隙不大于5cm,腳手臺板應用4鋼圓釘與方木釘牢。3.9排架平臺臨空面應設置安全防護欄桿,在有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的部位,應設置安全網圍護,以防止上部掉落物將下部施工人員砸傷。3.10施工專職安全人員應隨時注意觀察及檢查排架,發現松動或其他不安全隱患時應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在靠近爆破地點的腳手架,每次爆破后應及時進行檢查。4常用安全用具4.1常用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等,必須符合如下質量標準:表1:常用安全用具的檢驗標準與試驗周期表名稱檢查與試驗質量標準要求檢查試驗周期柳、藤安全帽1外表應完整無破損。2藤條無斷裂。3帽內緩沖層、6、帽帶齊全無損。4能抗3公斤的鋼球從5米高處垂直墜落的沖擊力。一年一次塑料安全帽1外表完整、光潔。2帽內緩沖帶、帽帶齊全無損。3耐攝氏40120高溫不變形。4耐水、油、化學腐蝕性良好。5能抗3公斤的鋼球從5米高處垂直墜落的沖擊力。一年一次棉繩安全帶檢查:1繩索無脆裂、斷脫現象。2皮帶各部接口完整、牢固,無霉朽和蟲蛀現象。3銷口性能良好。試驗:1動荷:吊繩用75公斤重物由高處墜落沖擊無損傷。2靜荷:吊繩用255公斤重物懸吊5分鐘無損傷。1每次使用前均應檢查。2新帶使用一年后抽樣試驗。3舊帶每隔6個月抽查試驗一次。錦綸安全帶檢查:與棉繩安全帶要求相同。試驗:動荷試驗重量為120公斤沖擊距離為2米。與7、棉繩安全帶要求相同。安全網1繩芯結構和網筋邊繩結構符合要求。2兩件各120公斤的重物同時由4.5米高處墜落沖擊完好無損。每年一次,每次使用前進行外表檢查。安全用具應有合格證書,否則不準采購和使用。4.2安全帶的掛鉤,應掛在牢固的物體上或可靠的安全繩上。4.3栓安全帶用的安全繩不得過長,一般不應超過3米。4.4安全用具嚴禁挪做其他用途使用,并注意保管,安全帶、安全繩應放在空氣流通、干燥處,以免受潮腐朽。5機電設備安裝5.1機電設備不得帶病工作。5.2各類設備安裝時,機座必須穩固,放置移動式機械設備時,應防止自重和外部荷重引起移動和傾倒。5.3安裝機械時,不得將機械的拉線綁捆在腳手排架上,沒有經過8、技術負責人的批準,不得利用腳手架做為起重機架和滑輪的支撐。當利用腳手排架作為起重機架起吊遷移設備時,腳手排架應采取加固措施。5.4施工用的動力電源線路及機械設備的絕緣性能必須良好,布線應整齊,帶電的裸線必須架設在人員碰觸不到的位置。設備動力電機必須安裝地線后才能接通電源。5.5架空敷設的電纜應架設牢固,且其架設高度不應低于3m5m。5.6露天使用的機械設備的動力電機及其開關柜,均應選用防水型或采取防水措施。5.7在有易燃、易爆氣體的場所,電器設備及線路均應滿足防爆要求,在大量蒸汽及粉塵的場所,應滿足密封、防塵要求。5.8能夠散發大量熱量的電氣設備,如電熱器、碘鎢燈等不得靠近易燃物安裝,必須時應9、采取隔離、隔熱措施。5.9連接電動機的電氣回路,應設開關并應設置有保護裝置,如保險絲或自動空氣開關。移動或電動機械,應使用軟橡膠電纜線,嚴禁一閘接多臺電動設備。5.10電動機械設備拆除后,不準留有可能帶電的電線和部件,否則必須將電源切斷,并且將線頭絕緣。5.11架設線路的路徑需選擇合理,避開易撞、易碰、潮濕場所。6設備運行安全管理6.1設備操作人員必須了解所操作的設備的構造、工作原理,熟悉其性能、規格、保養方法和安全操作規程。6.2開機前應先檢查設備基礎是否穩固,轉動部分的潤滑系統是否良好,制動器、離合器是否靈敏、可靠等,確認良好后方可開機啟動。6.3設備運行時,如遇異常情況,應停機檢查,在特10、殊情況下,操作者可采取緊急安全措施,并立即報告有關領導處理。6.4設備在運行時,不得用手觸摸轉動或傳動部分,也不得在運轉中進行潤滑或修理。6.5移動式設備的電纜應妥善架好,不得隨意放在地面上,以免損壞絕緣。人工移動帶電電纜時,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絕緣鞋。6.6機械設備必須按規定定期進行保養,定期檢修,電動機械檢修時必須切斷電源。6.7配電盤或開關箱的外殼和閘刀均應保持完整無損,施工機具專用的電源的開關應設箱加鎖。6.8使用電動工具時應符合下列要求:1)、手握柄應絕緣,機身必須接地,電源開關及電線必須符合安全要求。2)、在同一開關上禁止接用兩個及其以上的電動工具。3)、使用電動工具時,應有必要的11、絕緣用品,在潮濕地帶使用電動工具時,必須采取絕緣措施。4)、電動工具須用膠皮絕緣軟線或電纜。使用過程中應經常檢查電線是否正常,不準扭轉或過度彎曲,線路經過道路或堆置材料地點,應避免擠壓和磨損。5)、使用過程中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電檢查。6.9電氣設備操作人員應學會觸電急救法和人工呼吸法。當發現有人觸電時,應立即切斷電源,使觸電者與電源脫離,然后進行急救。禁止直接用手去拉或推觸電者。切斷電源時應用絕緣工具或木棒斷開。如觸電者在高處,在切斷電源的同時,應采取防止墜落的措施。7鉆孔7.1風動造孔時必須采用濕式鑿巖,或裝有能夠達到國家工業衛生標準的干式捕塵裝置。否則禁止開鉆。7.2開鉆前,必須檢查工作12、面附近巖石是否穩固,有無瞎炮,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否則禁止工作。嚴禁對著爆破殘孔鉆孔。7.3開鉆前必須進行下列檢查工作,確認完善后,方能開鉆:1)各部位螺絲、接頭絲扣緊固、機身平穩;2)將各操縱手把放在不同位置,油壓調到最大限度檢查油路系統是否正常,并按規定對各部位加注潤滑油脂;3)各操作手把靈活可靠;4)傳動機構正常,轉向正確,防護設施齊備牢固;5)動力系統正常,線路絕緣良好;6)清除機身、機旁異物,不妨礙操作;7.4凡是鉆桿直徑單邊磨損超過2mm或均勻磨損達到3mm、每米彎曲超過3mm、以及有微小裂縫、絲扣嚴重磨損、晃動或明顯變形時,均不得下入孔內。1)新舊程度和材質不同的鉆桿,要分孔、分13、組使用,以避免或減少鉆具折斷事故;2)掃孔或鉆進過程中遇阻力過大時,不得強行開機。8水泥制漿與輸送8.1攪拌機開機前,必須先檢查電氣部分及攪拌機運轉是否正常。8.2攪漿時,必須先往桶內加水至規定數量,然后才開動攪拌機,待運轉正常后方可徐徐按配合量加入水泥。8.3攪拌機內殘存水泥漿,每班應清除一次,當人員需進入攪拌機內清理時,在進入攪拌機內之前,必須切斷電源,閘刀開關箱應加鎖,并掛上“有人操作,嚴禁合閘”的標示牌,嚴防誤傷人。8.4采用自流式輸送水泥漿液時,輸送漿液管路架設必須牢固可靠,滿足管路縱坡度大于5%的要求,嚴禁出現反坡,以避免水泥漿液在管路內沉淀,淤積堵塞管路造成事故。8.5使用泥漿泵14、輸送漿液時,應遵守下列各項規定:1)啟動前應檢查并擰緊所有應當緊固的零件;2)檢查安裝在泥漿泵上的壓力表是否指示正確;3)檢查泥漿泵皮帶位置是否正確,皮帶松緊程度是否適當,皮帶防護罩是否完好;4)進出漿管路接頭應綁扎牢固;5)開機前用手拉動皮帶輪,使活塞轉動12行程檢查是否靈活;6)啟動時應警告周圍人員遠離運轉機械極其傳動部分;7)按電氣操作規程啟動,待轉速正常后再拉上離合器開始輸送漿液;8)啟動后,要傾聽機械各部聲響,察看排漿情況,確認正常才能把排漿閥門轉到工作位置;9)嚴禁在運轉過程中修理及調整零件;10)應經常保持管路暢通,不可將輸漿管路隨便扭結,當管路堵塞時,應先把排漿閘閥關閉,待處理15、暢通后再正常送漿。9孔內事故處理9.1事故發生后,必須把發生事故的孔深和事故位置、孔內鉆具、鉆桿規格、種類、數量弄清,以及所使用的打撈工具與處理情況詳細填入當班報表。9.2事故發生后,當班班長應判明孔內事故情況并及時采取處理措施,性質復雜的事故由機長主持處理,短期不能排除的重大事故,應報經有關領導組織專門會議研究處理措施。9.3處理卡、埋鉆事故應遵守下列規定:1)發現孔內鉆具剛剛被卡住時,應立即活動鉆具;2)鉆具在提升過程中被卡住時,應用管子鉗或鏈子鉗搬扭,或設法將鉆具放下一段,同時開泵送水沖洗,上下活動慢速提升,嚴禁猛提硬拉;3)在用油壓升降系統頂拔事故鉆具時,事先應對整個系統的有關機件進行16、可靠的全面檢查;4)處理卡鉆事故所用的擴孔鉆具,必須帶有內導向,導向器應接牢;9.4處理鉆具折斷與脫落應遵守下列規定:1)鉆桿若是多頭脫落,應先探明情況,先撈活頭,后撈死頭;2)鉆進中發生鉆具斷脫事故,用絲錐對上后,不準帶著絲錐繼續鉆進,應立即提鉆進行檢查。10錨索運輸與安裝10.1在錨索往孔內安放時,作業區內嚴禁其他工種立體交叉作業。在運輸和安裝過程中,錨索的曲率半徑以不改變錨索的結構為限。10.2錨索入孔前應做好以下各項檢查工作1)應有專人負責現場指揮,檢查各項安全措施,參與下索人員聽從統一指揮,錨索尾部應栓好安全繩并徐徐下放,以防止錨索出現突然快速下滑甩動彈傷施工人員。2)孔口及其周圍附17、近的雜物應清理干凈,以防雜物掉入孔內或影響施工操作。10.3往孔內推送錨索時用力應均勻一致,以防止在推送過程中損壞錨索附件。10.4推送錨索時不得使錨索轉動,在將錨索體推送至預定深度后,檢查排氣管和灌漿管是否暢通,否則應拔出錨索體,排除故障后再重新安放。11錨索孔灌漿11.1灌漿工作應連續進行,不得無故中途停止灌注,因此,在灌漿前應對灌漿泵及灌漿管路進行認真檢查。11.2對灌漿泵缸體和曲軸箱進行檢修時,不得一只手伸進試探,一只手搬動皮帶輪同時進行,更不準許兩個人同時進行此項動作。12錨索張拉11.1張拉時必須按有關規定操作程序進行,嚴禁違章操作。11.2在張拉和鎖定過程中,不得用重物撞擊錨具,錨具正前方不得站人,以防錨具夾片、鋼鉸線意外飛出傷人。11.3張拉時,千斤頂出力方向的作業區,嚴禁人員進出。第 12 頁 共 1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