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改造工程下穿運煤專用線1-12m框構橋線路加固及頂進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1605
2022-09-30
20頁
103.54KB
1、省道DD線改造工程下穿TT運煤專用線K11+248.21處1-12m框構橋線路加固及頂進施工組織施工單位:XX集團第 工程有限公司二O 年 月 日一、工程概況省道DD線框構橋位于TT運煤專用線K11+248.21處,橋位處地勢平坦開闊,橋式為1-12m頂進式鋼筋混凝土框架立交橋。穿越處線路為直線,單線,電氣化鐵路,線路坡度為8,鋼軌為P60型,鋼筋混凝土軌枕。橋軸線與鐵路中心線的夾角為75。該橋結構設計為:頂板厚0.8m,底板厚0.9m,邊墻厚為0.8m,刃角長3.0m,平衡重長2.0m,結構凈高6.0m,框構橋總長12.22m。該橋采用頂入法施工,橋頂進施工期間,線路加固采用20mD型便梁及2、在橋四周設置路基防護樁。20mD型施工便梁加固線路采用人工配合施工機械安裝。施工順序為:挖孔樁施工:包括支撐樁和路基防護樁;注漿加固頂進兩側路基;架設20mD型便梁,扣軌加固線路;頂進框構;刃角補齊及框構橋附屬工程施工。拆除D型便梁及恢復線路,清理現場。二、施工組織機構施工總負責人: 現場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安檢員: 領工員: 駐站員: 防護員: 現場勞務人員:35人 圬工:20人三、施工方案本框構預制在TT運煤專線北側預制,框架橋頂進方案如下:(一)支撐樁及防護樁施工1、支撐樁及路基防護樁施工前,線路每隔1.5m布置一個絕緣軌距拉桿,以保證線路的幾何尺寸。2、支撐樁(樁徑:3、1.25m;樁長:14.9m*8根)及路基防護樁(樁徑:1.25m;樁長:13m*12根)開挖要堅持“先防護,后施工”的原則,開挖采用22.5cm厚鋼筋混凝土護壁進行防護,按1m一節防護循環施工,開挖至樁底面標高。3、挖孔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樁身凈空尺寸和平面位置。孔的中軸線偏斜不得大于孔深的0.5%,截面尺寸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孔口平面位置與設計樁位偏差不得大于5mm。4、挖孔至設計標高后,孔底不應有積水,并應進行孔底處理,做到平整、無松碴、無污泥等軟層。5、挖孔至設計標高后要及時進行混凝土澆筑,當自由傾落度大于2米時,須通過串筒澆注,并采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搗實。6、開挖樁基礎時,對線路道碴邊坡4、采用木板、槽鋼及鋼筋對拉防護道碴的邊緣,確保枕下道碴實心密實。支撐樁及路基防護樁周圍采用編織袋封堵,挖孔樁挖孔期間如需中斷,坑口采用蓋板進行防護。(二)線路加固線路加固采用20mD型便梁及在橋的四周設置路基防護樁,確保線路暢通,并限速為45km/h內。1、加固方案:在線路加固前,首先與運輸部門聯系要點,向鐵路產權單位和有關部門申請線路慢行計劃,簽字審批后對頂進線路進行加固,要點施工期間,行車速度控制在45km/h內。2、20mD型便梁的安裝程序:嚴格按照D型便梁的使用說明進行安裝(1)預先將縱梁所占部位的道碴用編織袋裝好,放在縱梁所在部位上碼好。(2)用紅油漆將橫梁位置標在鋼軌上,將縱梁支座位5、置標在支撐樁頂面上。(3)根據所標位置,線路上設好防護,并與工務段取得聯系,征得同意后,預先調整砼軌枕位置將鋼橫梁穿于砼枕中間,將膠墊墊在鋼枕上面,上好零配件防止鋼軌聯電。晝夜派專人看管防護,保證不影響行車安全。(4)預先平整吊車場地平臺。(5)將兩片縱梁預先放置在線路兩側預定位置。(6)將便梁組裝工人分成6組,每組5人,其中5組每組5根橫梁,一組為6根。每人一把大板手,兩把小板手,并將各組便梁構件牛腿、連接板、支座墊板、鋼軌扣件、板式橡膠橋梁支座、螺絲、螺母等分到各組。 除此之外,每組還要分大撬棍4根,編織袋200個,鐵叉4把,鐵鍬4把,大繩2根,扁擔2個,鐵耙4個,土箕4個,枕木夾2個,砼6、枕木扳手4把。(8)另外準備兩組人,一組5人,負責起道、看道。使用工具有:起道機4臺,小枕木頭4個,道尺1把。另一組4人負責縱梁吊裝及縱梁的升降。備好充足的薄、厚的鐵板和50t的千斤頂2臺。(9)將縱梁掛繩吊緊后等待,封鎖線路后立即起吊,在一次封鎖點內完成。(10)封鎖TT運煤專線施工地段2小時,接觸網停電2小時。(11)起道組起道,使鋼橫梁就位,與鋼軌上的紅油漆點對齊。(12)各組快速安裝便梁配件,使橫梁與一側縱梁上好就位,可將鋼橫梁隔一上一,以提高組裝速度。(13)吊裝另外一片準備好的縱梁,使之就位。(14)安裝另一側縱梁和橫梁的連接配件。(15)組裝好便梁后,用道尺觀察線路變化情況,并設7、專人看管D型便梁列車通過后的受力情況。(16)用水鉆在支撐樁上鉆眼,在便梁端頭及左右兩側各預埋2個32限位螺栓,用錨固包錨固好,并在線路兩側路基設置地錨拉桿固定D型梁兩個縱梁,以防D型便梁移動,影響線路及行車安全。(17)頂進期間,每天3人晝夜觀察線路情況,每過一列,檢查擰緊松動的螺絲一遍。同時,備起道機4臺,薄膠墊片148片,為D型便梁受壓后,線路需高或需低做準備。20mD型便梁構件數量一覽表型號名稱D20件號數量縱梁S102橫梁S231牛腿S1262S1362鋼軌扣件SBK01A62套連接板S4,S14,S15,S16124,20,5,12支座墊板S184板式橡膠橋梁支座300*480*38、74螺栓M18*1001378螺母(精制)M18螺栓6B5782-86M16*50496螺母6B6170-86M1620mD型便梁主要技術參數表名稱幾何尺寸單位縱梁全長20.48m縱梁高1.22m凈重36.66t跨度20.1m寬度0.48m縱梁中心間距4.46M鋼橫梁長3.96m鋼橫梁寬0.20m鋼橫梁高0.212m鋼橫梁中心間距0.67m活載中一活載20mD型便梁架設所需工具一覽表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大扳手32-28把57小扳手17-19把104起道機5-10t臺10鐵揪把40大撬棍1.5m根32鐵叉4齒把32鐵耙16齒把40大鐵板48*32塊20小鐵板24*16塊30千斤頂50T臺4麻繩32m9、2根16扁擔2m根16編織袋加厚個500道尺把1水鉆2.2千瓦根2錨固包包2枕木夾個16枕木頭個30土箕個30(三)框架頂進方案本框架橋設計最大頂力為1351.41噸。本次框架橋頂進選用320噸千斤噸8臺,另外配備2臺320噸千斤頂備用。1、安裝頂進設備,包括安裝高壓油泵、千斤頂、頂鐵、頂柱等安裝就位,以及安裝油路。 2、組織監理單位對框架橋進行驗收,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需達到設計強度。3、組織有關人員檢查各種電纜、光纜及接觸網等設施移位后是否滿足頂進要求。4、準備測量儀器。5、安裝作業面與地面線路值班人員之間的聯絡信號,安裝工現場的照明設施。6、檢查線路加固和后背的情況是否滿足頂進作業的要求。710、清理工作坑,包括拆除與框架橋相連的一切腳手架、電源線,清理地面上的零星鋼筋頭、釘子,修整滑道等。8、搭設車道出土便道。以上準備工作完成后,進行一次試頂,以檢查頂進設備、后背及框架橋墻身有無異常,經驗證一切正常后方可進行正式頂進。框架頂進的施工程序:挖土運土開鎬頂進換頂鐵(頂柱)接長車道測量校正(四)框架頂進的施工技術:1、框架頂進速度主要取決于洞內挖土和出土的速度。2、每次的進尺宜控制在20cm-50cm之間,禁止超挖,宜按千斤頂頂程的大小進行挖掘。保證開挖面土體穩定的關鍵是:使刃腳切入土內,其深度一般不小于10cm。3、挖土時應掌握土坡的平整,并保持與鋼刃腳坡角一致,嚴禁出現逆坡,一般采用11、60度坡較為安全。4、頂進時做到四不挖:(1)列車通過時不挖;(2)開鎬頂進時不挖;(3)頂進的機械設備有故障未下達開挖命令時不挖;(4)長時間頂進未下達開挖命令時不挖。5、頂進工作必須與觀察工作緊密配合,根據框構頂進時的偏差情況隨時改進挖土方法。6、頂進要堅持“先挖后頂、少挖勤頂”的原則,事先檢查頂鐵安裝是否平直,頂鐵每5m左右設一道橫向分配梁,以防頂鐵崩出傷人。7、頂進中加強中線測量,及時用增減頂鎬,增加刃角正面阻力,側面超欠挖等方法調整框構偏斜。8、當兩側挖土不夠寬時,易造成箱身“抬頭”,故可在兩側適當多挖;箱身“抬頭”量不大時,可把開挖面挖到與箱底面平;如“抬頭”量較大時,則在底刃角前12、超挖20-30cm,寬度與箱身相同,同時是上刃角不吃土,在頂進中逐步調整,在未達到設計高程時,便應酌情停止超挖以免又造成箱身“扎頭”。9、當出現箱身“扎頭”時,應在基地適當欠挖,吃土強制頂進;挖土時,開挖面基底保持在箱身底板頂面以上8-10cm,利用船頭坡將高出部分土壤壓入箱底,糾正“扎頭”;如遇到扎頭嚴重,基底土壤松軟,采用基底前方換填方法,以增加基底承載力。框架橋頂進過程中的勞力組織地點工種人數工作內容工作坑外工長2負責頂進施工的現場指揮電工2維修及保養電路起重工4指揮吊裝機具設備、垂直吊裝運輸等安全員6負責施工現場的施工安全管理線路防護8-12負責既有線路的安全防護普工10-15負責棄土13、場和平整、維修便道機械工6-10負責發電機、卷揚機、翻斗車、挖機、裝載機等機械設備的駕駛及維修信號聯絡員4負責工作坑內、外的聯系工作坑內頂進工8分2班輪流操作安換頂鐵8測工4負責框構頂進過程的中線測量及高程控制箱內挖運工6-10配合機械上土、裝土、運土頂進框構所需設備及工具一覽表名稱單位型號數量頂鎬臺320t10頂鐵米180*2裝載機臺2挖掘機臺1吊車輛50t2輛枕木根0.2m*2.5m200編織袋個2000鋼板塊1*0.5m160發電機組臺160千瓦2翻斗車輛2高壓油泵臺2注漿機臺2.2千瓦2(五)拆除D型便梁及恢復線路1、分解D型便梁和拆除縱梁在一次封鎖點內完成。2、拆除順序:先將每股道兩14、片縱梁拆除,然后再依次抽換鋼橫梁。3、抽換橫梁按工務規則“隔六抽一”的要求。由主梁兩端向中心排列抽換,抽一根橫梁復位一根軌枕,并搗固道床。4、線路恢復后列車按45km/h以內慢行,并不間斷加強線路養護, 24小時后恢復正常速度。四、安全保證措施(一)防護措施:1、在TT運煤專線工點兩側800m處各配備1名防護人員,帶齊防護用品,作業現場輪流值班,按要求接發列車。2、利用施工封鎖點進行線路加固,鋪設橫梁時,要在基本軌底間設10mm厚的絕緣膠墊隔離,以防止出現紅光帶。3、加固線路地段每隔1.5m布置一根絕緣軌距拉桿,以保證線路的幾何尺寸。4、開挖前,人工挖槽探出各種管線,在設備管理單位人員監護下進15、一步做好管線的防護。5、頂進過程中,要堅持“先防護、后施工”的原則,加強對邊坡的防護管理。6、配備必要的線路維修人員,每過一趟列車,要對既有線路進行檢測,對各種支承、墊等進行檢查,發現有松動的要及時加固,并做好鐵路既有設備的防護。7、工程結束后,按工務維修規則對線路全面整修。8、服從工點負責人的指揮,在規定的地點或區域進行施工作業,人員、工具、材料、機具等不得侵入限界。(二)防聯電措施:1、線路加固前,提前組織施工人員對D型梁拼裝進行培訓,把絕緣扣件涂成紅色以區分,不得上錯,防止由于操作不當引起線路聯電。2、線路加固期間,聯系電務配合人員對線路隨時進行測試,做到每穿一根鋼枕測試電阻一次,如發現16、情況不良應立即撤除,做好絕緣再穿,再測試,做到萬無一失,確保行車安全。五、應急預案(一)成立領導小組堅持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緊急處置,快速反應,分級負責,協調一致的原則,做到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關愛生命高于一切,確保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重大事故,能夠迅速、快捷、有效的啟動應急系統。應急領導小組組織機構:組長:馮向前副組長:段峰武 劉勤 韓明奎小組成員:周立君 李永龍 李連河 韓曉東 白斌應急隊:全體職工應急指揮部:1、發生事故時,發布和解除應急救援命令、信號。2、向上級部門、當地政府及相關單位通報事故情況。3、必要時向當地政府和有關單位(消防、醫院、公安)發出緊急救援請求。4、負責事故的調查組17、織工作。5、負責總結事故的教訓和應急救援經驗。(二)各級人員職責1、組長:負責組織單位的應急救援指揮工作。2、副組長:協助組長負責應急救援的具體指揮工作。3、安質部長(安全工程師):協助組長作好事故的報警、情況通報及事故處置工作。負責人:劉勤4、工程部長:負責事故處置時生產系統的調度,事故現場的通訊聯系。負責人:韓曉東5、保障部長:協助組長現場指揮,并負責搶修、搶險設備、物資供應和調配工作。負責人:付殿軍6、辦公室主任:負責現場醫療救傷亡人員的有關必需品的供應工作及對外聯系工作。負責人:陳雪榮(三)應急設備主要設備有:應急照明工具-手電筒、探照燈、發電機組動力機械設備工具備用千斤頂、切割機、工18、具車、高壓油泵、注漿機、頂鎬、頂鐵、裝載機、挖掘機、吊車。急救設備急救用車、醫藥箱通信設施移動手機、有線電話、對講機其它物資:編織袋、鋼板、鋼軌樁、木板、木樁、舊枕木等。并準備線路配件、機具及便梁配件。(四)應急預案1、在頂進框構的過程中,如果發生軌道變形及20mD型便梁縱梁偏移,影響線路行車時,現場施工管理人員緊急組織人力及物力現場排除險情,如果險情尚未排除而列車將要通過時,將由現場安全員通知駐站聯絡員告知車站,待處理完后列車再通過。現場負責人:段峰武 周立君 李連河2、在頂進框構過程中,若發生路堤坍塌事故時,現場負責人組織人員及時在坍塌部位打進鋼軌樁,并迅速用裝滿土的編織袋堆碼在坍塌部位進19、行防護,在險情排除后繼續進行頂進。現場負責人:劉勤 付殿軍 韓曉東3、在頂進過程中,若遇不良氣候的影響(大雨或暴雨等)施工現場將及時停止頂進挖土,并備充足的水泵進行排水,對路基重要部位進行防護,待雨停后,及時清理現場,使頂進繼續進行。現場負責人:韓明奎 李永龍4、頂進過程中若發生機械及其它意外的傷人事故時,利用自備急救車將傷者送至附近醫院進行醫治或搶救。5、此外,現場將組成由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共50人的施工應急搶險隊,并配備6臺對講機,晝夜進行監護,發現異常及時通知施工人員及機械撤離工作面,及時匯報,及時排險。施工卡控安排表專業項目工序作業標準及內容作業時間工務一、點前1、施工準備勞動機具,對20、號入座,分工到位,責任明確1天2、組織進場統一服裝,列隊進場,線外待命,嚴禁上道1天二、點內1、線路加固(抽換枕木)專職負責人有序指揮工人進行枕木抽換,按工務規則要求“隔六抽一”,并保證安全施工1天2、吊裝D型縱梁專職負責人有序指揮吊車進行吊裝工作,工人進行移梁作業保證安全2天3、恢復線路,拆除D型縱梁專職負責人指揮吊車進行吊運工作,工人進行線路恢復工作,保證安全2天4、恢復線路(抽換枕木)專職負責人有序指揮工人進行枕木抽換工作,按工務規則要求“隔六抽一”,并保證安全施工1天電務卡控按排部門責任人1、工務施工點前不上道,專人防護2、工務施工縱梁吊裝,框構頂進3、工務施工確認軌枕,料具不侵限,線21、路和路基穩定,施工安全4、工務施工檢查監督便梁落位不偏差,框構頂進控制不偏差5、工務施工縱梁吊裝時間總體安裝及拆除6、工務施工線路施工,便梁安裝及拆除7、工務施工放行列車條件確認施工安排序號線路施工項目影響范圍慢行速度施工單位及負責人備注1TT運煤專線支撐樁及路基防護樁開挖45km/h慢行速度XX第四工程有限公司1、 遇其它原因,施工期順延2、 工務、電務、供電、鐵通、車站配合2TT運煤專線線路加固(抽換枕木)45km/h慢行速度XX第四工程有限公司3TT運煤專線線路加固(吊裝D型梁、縱梁)開通后45km/h慢行速度XX第四工程有限公司4TT運煤專線恢復線路(吊運D型梁、縱梁)開通后45km/h慢行速度XX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框構頂進施工網絡圖單位點前控制時間頂進作業控制在12天工務點前準備,不許上道點內防護,確保人身及行車安全 線路加固 吊裝D 框構頂進 恢復線路 恢復線路 抽換枕木 型縱梁 拆除D型縱梁 抽換枕木給點 1天 2天 2天 2天 1天施工單位:XX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負責人:馮向前備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