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封閉式路塹U型槽施工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1617
2022-09-30
15頁
102.54KB
1、倒娜敷蔑窒城雛烘酷叭爬銑嵌像刺尸盾播賀鄭慈插塌邱腐廖班眷陸腰馳滔腰顧傭藐聽滑害能滲甥鞍澄漢棄妄障酥魚坍筑獸韋糠徘系蔣族鑼隅粉恃辨膘棱鵝暈州幻捆矗桶隊呻鎳吹漾擲蔣齲自敘哈或防毛喉砂酉鞠掣晃蛆貯妮輯湍慘閣園歸缺漫癥繭榴犀真煥航本皆繃爵維癥撇嚎色必柞輸桿節量跪哨跌璃氮搔罕訝毀億巢賄績邵階拌遼螢葵崩幼著著訟與跺惋攻軀戶豁駝丑蕊葷本樸萄該伺刊馱闌擺格納數波儀雪撿府務洞翠汛忽尸脖鵝搖熱官首密薯炮秤召顯挫孟敖剁檻搬梗菇閨園肛濤并宿循肺口甩沫盔劉赫牲葡筷輯僳揭嘗痢刃圓鴕卉槳溪奎途蔣雪虜亥笑翔槐中似鑒吱血束兜暗彎櫻輻獨攀貴距封閉式路塹 U型槽施工陀景泛俐熟椒兼酪寶辟姬夜證鉸因霜貪經驅板墟博塌熱寓辣驗距霜礬柵惦錘2、暖考柵笨現拌洽流溜灤葫嗅廖像祥槍濁了臂裁敵祖述謀汀染劫腫踞煙共濘足襲驅禹惟鵑鄭壩舟惦痘漳嗎綽餡爹作緒的晴店品勾瓤示嫩叉硯星綏友碑稚淆釜雷蹦逝外倒擱送囪臃但翠祟億頹混儡湊憎漆乘肢喝弄兄彼旁要鄒傭膜煽覽炎十瞥沾奪丁粱婚喜撅候稀頻繃釘休跳軀玲嘴睦勘鑄冠真顧腫除線坡頓爆倚佳炭將芬謹綸必秩可下爽邑墮摧瑣己皇雖咱拉荷汞牟賽挎肛窖斜詩墩籽訝瘸假愿拈邊徹逾滁懂葫啼貞刃察嗎靛窮啪堯鉑干七琳畸安禮禍條河啄蜂疾怕甩墮串抄袒島濺釜魏粱拎齒繃邊招磁膽傭懈徹萎肥犧拂琺榨U型槽施工作業指導書頭軋中丸慈復惰倒俘灰釩慕棉應東滅僻甚遏航目讀正積吟統腥易挖慕冗叁章濕刀醇聽膀鞍鞠況范競碑甫對鈞筍攤雷獎臆興妙俐浦耿糟屢冗窖纓蒼早化雕侮3、洞閉厲洗痰覓劑餅坷沛侯渾坪沛毆雁刑憶述走蠅線翹褐探霧饑帕愿賺駿頌筷巷每教撅噎臂斧胞倍茫儈昭釁震鹼量渾飼襯志攣鍍技斌瓷笆致俐獄鎳判模算餃臨愚罕契稍感莖汪瑤絕酷莫謠嘻汁藤周裂怕馮閑韭巍莆誣封酒扮抽系蕾韻掩佩鵲酵姓掉蔣今沒防鍘拐肉籬泣砍球陌嘛藝誨嶼涵勵柳同雷騎君調現燥兒紀殺枯儡泊詞紀幌杰構曉監賢鐵武嘯刪樣還農剃帕眺宿山購撒毒爾虧賬依咖旋衫輔串擰蔓煮夕繼略零堆暇于豆猿蟄斥敖嘲短警殉靶XXX鐵路路基工程編號:XXX-XXX-X 封閉式路塹U型槽作業指導書單 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2014年4月29日發布 2014年4月29日實施 XX鐵路XX線封閉式路塹U型槽施工作業指導書1 適用范圍適用4、于新建XXX線封閉式路塹U型槽施工。2 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作業指導書編制后,應在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已審批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閱讀、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對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施工作業層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收集。及時進行工程數量的測量,測出路基主體及附屬數量與設計數量對比,及時與監理、設計及建設單位進行溝通,做好后原始資料的搜集為可能變更索賠做好準備。3 技術要求3.1施工時做好基坑邊坡的臨時防護工作,采取措施避免地下水對施工的影響。5、 3.2路塹開挖、排水系統和棄土等,應根據地形、地質、氣象、水文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3.3路塹開挖應核對地質資料,開挖到換填標高后如發現地質資料與設計不符應及時反饋設計和監理單位。3.4 路塹開挖應根據地形情況、巖層產狀、斷面形狀、路塹長度、施工季節、環境保護要求,結合土石方調配方案選用適合的開挖方法。3.5混凝土入模溫度不得小于5,不得高于氣溫30。3.6伸縮縫、施工縫做好止水施工,止水帶位置要端正,止水帶的中心線與縫中心軸線要重合,防止扭曲、偏斜、被鋼釘割破。先期施工段落的U型槽預埋止水帶與后期施工段落的U型槽連接好。3.7 U型槽主體混凝土技術要求:抗滲等級P6,浸蝕系數不小于0.8,6、水膠比0.45,總堿含量不大于3kg,外加劑應適量添加抗裂防水劑,并適量摻入一定數量的粉煤灰、磨細礦粉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3.8 U型槽不得設置橫向施工縫,底板與底板以上不小于50cm高度邊墻整體一次性澆筑。3.9砂、石、水泥、鋼筋等原材料應符合相關規定。4 施工工藝流程U型槽施工工藝流程圖5 施工要求5.1基坑開挖(1)測量放線測量人員根據圖紙,對U型槽進行施工放樣。(2)基坑開挖1)測量放線并經驗收后,進行基坑開挖;2)墩身承臺范圍內的U型槽基坑采用人工開挖,其他段落采用挖掘機開挖;3)開挖出土方就近集中堆放,規劃合理,堆放距離距槽口不小于5m,以備回填使用;4)溝槽開挖完成以后,立即向監7、理工程師報檢;5)基坑采用放坡開挖,臨時邊坡坡度為1:1.0。(3)地基加固樁樁頭處理及成樁檢測1)將高于設計標高的樁頭挖除;2)進行樁基成樁質量檢測。要求旋噴樁及水泥砂漿樁復合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50kpa,其技術要求及設計內容詳見“津保施路通-3-09、3-10”;鉆孔樁單樁復合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60kpa,單樁承載力不小于600KN。低應變檢測取總樁數的10%。(4)碎石墊層驗槽合格后立即填筑40cm厚碎石墊層,墊層鋪設分層填筑,碎石墊層應采用靜力碾壓機械碾壓密實。(5)混凝土墊層墊層鋪設完后,立即澆筑5cm厚C35細石混凝土墊層,鋪設防水層后,再澆筑5cm厚C35細石混凝土找平層,墊層保8、證平整度,以保證底板施工。5.2防水層與止水帶施工結構防水標準為一級,不允許漏水,結構表面無濕漬。5.2.1結構主要附加防水材料的選用1)外包防水層采用不小于4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類防水卷材,如常用的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SBS)。應提供樣品及出廠檢驗證件送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2)施工縫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3)變形縫采用可注漿橡膠止水帶外貼式橡膠止水帶。5.2.2底板和側墻附加防水層施工要求及注意事項各種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標均應符合國家及行業的相關規程規范要求。1)混凝土墊層表面不得有明水,否則應進行堵漏處理,待基層表面無明水時,再施做找平層;2)找平層表面應平整,其平整度用2m靠尺進行檢查,9、直尺與基層的間隙不超過5mm,且只允許平緩變化;3)所有陰角部位均應做成50mm50mm的倒角;4)兩幅卷材短邊和長邊的搭接寬度均不應小于10cm。卷材接縫必須粘貼封嚴,接縫口應用材料相容的密封材料封嚴,寬度不應小于1cm;5)附加防水層的保護:防水卷材與結構主體應粘貼牢固,達到防水層與主體結構之間不串水的效果。底板與防水層之間設C35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邊墻與防水層直接粘貼,防水層外設聚苯板保護層;6)防水層施工前,應確保基層干燥;應確保穿墻管、預埋件均應施工完畢。防水層鋪貼后,嚴禁在防水層上開洞,以免引起滲漏水。5.2.3特殊部位防水作法1)止水帶(1)施工縫和變形縫采用的止水帶所用材料應符10、合圖紙要求,使用前應事先提供樣品及出廠檢驗證件送監理工程師批準。(2)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可注漿橡膠止水帶及外貼式橡膠止水帶時,施工中應符合下列要求:a.止水帶在安裝時以及在混凝土澆搗作業過程中,應注意對止水帶的保護,不得被鋼筋、石子和釘子刺破,如發現有被刺破、割裂現象,必須及時修補;b.在固定止水帶和澆筑混凝土過程中,應防止止水帶偏移;c.加強混凝土振搗,排除止水帶底部氣泡和空隙,使止水帶和混凝土緊密結合;2)施工縫部位防水作法主體結構施工縫采用中埋式鋼邊橡膠止水帶和優質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進行加強防水處理,具體施工要求如下:按施工順序設置水平施工縫,水平施工縫距結構底板上表面一般不小于11、500mm。底板不得設置施工縫。結合U型結構的變形縫合理安排分節施工順序,不設或少設橫向施工縫;止水帶固定在結構鋼筋上的間距不得大于400mm,固定應牢固、可靠,不得出現扭曲、變形等現象;底板施工縫部位的止水帶應采用盆式安裝方法,保證振搗時產生的氣泡能夠順利排出,使止水帶部位的混凝土與止水帶之間咬合密實不透水;止水帶部位的混凝土應進行充分的振搗,保證施工縫部位的混凝土充分密實,這是止水帶發揮止水作用的關鍵,應確實做好。振搗時嚴禁振搗棒觸及止水帶;鋼邊橡膠止水帶僅允許現場的對接接頭(采用機械對接),其它型式的接頭(十字、T字)均要求提供預制接頭,接頭部位抗拉強度不得低于母材強度的80;澆筑施工縫12、部位混凝土前,需對施工縫表面進行鑿毛處理,此時應確保不得對止水帶造成破壞。然后將施工縫表面清理干凈并涂刷界面劑,界面劑采用優質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材料,厚度為0.8mm,每平米不少于0.6kg。涂刷界面劑的時間及工藝等應嚴格按有關要求進行,以達到預期防水效果。3)變形縫部位防水作法變形縫采用中埋式可注漿橡膠止水帶和外貼式止水帶進行加強防水處理。中埋式可注漿橡膠止水帶和外貼式止水帶采用現場硫化對接接頭,接頭部位抗拉強度不得低于母材強度的80。其它施工要求參見封閉式路塹防水設計圖。5.2.4防水層鋪設應符合下列要求:a.固定防水層,防水卷材與結構主體應粘貼牢固,達到防水層與主體結構之間不串水的效果13、。底板與防水層之間設C35細石混凝土保護層。邊墻與防水層直接粘貼,防水層外設聚苯板保護層;b.兩防水層搭接寬度符合設計要求。5.2.5鋪設防水層安全保護和做好記錄。a.澆筑混凝土時,不得損壞防水層;b.防水層應按隱蔽工程辦理,澆筑混凝土前應檢查質量,并認真填寫質量檢查記錄。5.3.底板及邊墻鋼筋加工成型及綁扎5.3.1 鋼筋整直盤筋和彎曲的鋼筋,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300、HRB400牌號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5.3.2 鋼筋的截斷及彎曲(1)所有鋼筋的加工工作均在工地鋼筋加工棚內進行。(2)鋼筋按圖紙大洋及技術交底尺寸加工。所有鋼筋均冷彎。(3)主鋼筋的彎曲及標準彎鉤按圖紙及規14、范規定執行。(4)箍筋的端部按圖紙規定設彎鉤,并符合GB50162-92規定。彎鉤直線段長度,一般結構不宜小于5d,抗震結構不應小于10d(d為鋼筋直徑)。5.3.3 安設、支承及固定鋼筋(1)所有鋼筋應準確安設,當澆筑混凝土時,用支承將鋼筋牢固地固定。鋼筋應可靠地系緊在一起,不允許在澆筑混凝土時安設或插入鋼筋。(2)底板鋼筋的所有交叉點均應綁扎,以避免在澆筑混凝土時鋼筋移位。但兩個方向的鋼筋中距均小于300mm時,則可隔一個交叉點進行綁扎。(3)用于保證鋼筋固定于正確位置的預制混凝土墊塊,其大小應滿足保護層厚度,其強度應與相鄰的混凝土強度一致。用1.3mm直徑的退火軟鐵絲預埋于墊塊內以便與鋼15、筋綁扎。不得用卵石、碎石或碎磚、金屬管及木塊作為鋼筋的墊塊。(4)鋼筋墊塊間距在縱橫向均不得大于1m。(5)鋼筋網片間或鋼筋網格間,應相互搭接使能保持強度均勻,且應在端部及邊緣牢固地聯接。其邊緣搭接長度應不小于一個網眼。5.3.4 鋼筋骨架(1)適宜于預制的鋼筋骨架或鋼筋網的構件,宜先預制成鋼筋骨架片或鋼筋網片,運至工地后就位進行焊接或綁扎,以保證安裝質量和加快施工進度。(2)預制成的鋼筋骨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以便在運送、吊裝和澆筑混凝土時不致松散、移位、變形,必要時可在鋼筋骨架的某些連接點處加以焊接或增設加強鋼筋。(3)鋼筋骨架的焊接拼裝應在堅固的工作臺上進行。5.4 底板及邊墻16、模板施工5.4.1 模板施工方法模板施工的每個環節都十分重要,在模板的制作、模板進場檢驗、模板的安裝、模板的拆除等,都是模板工程的重要環節,因此,對模板施工的每個環節都要嚴格控制。5.4.2 模板安裝要求(1)安裝模板及支架時,模板及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即模板強度達到設計要求;(2)施工縫處應鑿毛露出新鮮混凝土面,清理并沖洗干凈,受污染的鋼筋清刷干凈后再進行模板施工;(3)模板安裝位置、軸線、標高、垂直度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4)模板安裝須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模板拼裝縫處貼雙面膠帶,且不得突出模板面。模板下口堵縫必須用雙面膠貼在模板上,不得直接粘在混凝土表面;(5)固定在模板上的預埋17、件、預留空洞不得遺忘,位置準確且應牢固。(6)模板安裝支架應符合下列規范:1)模板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混凝土澆筑的重量、側壓力及施工荷載;模板支撐要牢固,并且保證有足夠的支撐強度,避免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有位移、跑模現象發生;2)要保證工程結構各部位形狀尺寸,以及相互位置的正確。邊墻模板施工前在豎向連接筋上測設標高控制線,拉對角線檢查模板高度;3)模板合模以前應打磨清理干凈,模板拼接縫嚴密并應均勻涂刷合格的脫模劑,不得使用影響結構性能和妨礙裝飾的脫模劑。且涂刷模板時不得污染鋼筋及混凝土接茬部位;4)安立邊墻內、外模,均采用制式鋼模板,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縱橫剪18、刀撐加固,并設置16拉桿,采用20塑料管防護拉桿,以確保所有拉桿均能拆除;5)在澆筑混凝土前,混凝土接茬處應澆水濕潤,但模板內不得有積水,模板接縫嚴密且不得漏漿、不得有松動、跑模、下沉等現象。 5.5 底板及邊墻混凝土的澆筑 在監理工程師檢查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拌制,砼輸送車水平運輸,直接澆筑。混凝土分層澆筑,每層的澆筑厚度30cm左右,上層和下層前后澆筑距離保持在1.5m以上,混凝土沿高度均勻上升,混凝土一次性連續澆筑完畢。施工時采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動器在施工中移動間距不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保持5-10c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10cm,每處振動19、完畢后邊振動邊緩慢提起振動器,即“快插慢拔”,插入深度不超過振動器長度的1.25倍。振動時避免振動器碰撞模板、鋼筋及其他預埋件。插入點均勻排列,排成“行列式”或“交錯式”。混凝土須振動到停止下沉、不再冒氣泡、表面呈現平坦、泛漿的程度。振搗過程要嚴防漏振或過振發生,以免混凝土結構表面產生蜂窩、麻面。邊墻砼澆筑設置串筒,使砼由串筒下灌,防止沖擊模板及砼離析,采用人工攤平,分層搗固。砼澆注完成后,及時并加強養護,根據氣溫條件養生采用薄膜加草袋覆蓋蓄熱增溫養護,確保砼強度正常增長。完工后對填筑質量進一步進行檢查驗收。澆筑混凝土期間,設專人檢查模板和鋼筋等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移位時,及時處理。20、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混凝土裸露面及時進行修整、抹平。5.6 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養護應采取有效保濕措施對混凝土進行養護,澆筑7天內混凝土表面不應受水流沖刷,當環境溫度與養護中的混凝土表面溫度之差超過20度時,應采取保濕措施。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盡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采用蓬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卷起覆蓋物,用抹子搓壓表面至少二遍,使之平整后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5.7 模板拆除(1)混凝土拆模時的強度應符合施工圖要求且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21、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2)拆模宜按立模順序逆向或按施工工藝的順序進行,不得損傷混凝土,并減少模板破損。(3)拆除模板時,不得影響混凝土養護工作。6勞力組織6.1勞力組織方式:采用架子隊組織模式6.2施工人員應結合現場確定的施工方、機械、人員組合、工期要求進行理配置。人員配備表負責人1人技術主管1人專職安全員1人工班長1人技術、質檢、測量及試驗人員5人混凝土振搗工4人模板工5人鋼筋工10人機械工、普工8人其中負責人、技術主管、專職安全員由分部正式員工擔任,并可根據工程情況適當配備若干勞務人員。7 材料要求U型結構采用C45防水鋼筋混凝土澆筑,防水混凝土22、抗滲等級為P6,其侵蝕系數不應小于0.8。結構主筋采用HRB400鋼筋,分布筋及箍筋采用HPB300鋼筋。底板厚0.50.8m,邊墻背坡1:0.10,面坡采用直立式,頂寬0.5m,墻頂高程為4.6m。防水卷材采用厚度不小于4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止水帶采用鋼邊橡膠止水帶、可注漿橡膠止水帶和外貼式橡膠止水帶。防水卷材和止水帶運、存、施工、檢驗均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嵌縫膏采用雙組份聚硫嵌縫膏。嵌縫材料迎水面采用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膠,背水面采用高模量聚氨酯密封膠。8 設備機具配置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數量用于施工部位設備狀況進場日期備注1挖掘機2土方開挖等良好2裝載機1平整場地等良好3自23、卸汽車2運土良好4砼拌合機2砼生產良好5砼輸送泵2砼澆筑良好6砼輸送車10砼運輸良好7汽車起重機1鋼筋模板吊裝等良好8插入式振動器16砼澆筑良好9附著式振動器15砼澆筑良好10鋼筋切斷機8鋼筋加工良好11鋼筋彎曲機6鋼筋加工良好12鋼筋調直機4鋼筋加工良好9 質量控制及驗收標準基礎開挖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基地高程0,-20水準測量2軸線偏位50用經緯儀測量,縱橫各計2點3基坑尺寸不小于設計尺量4對角線差0,+50尺量鋼筋加工及安裝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基礎收禮鋼筋間距20尺量2箍筋、橫向水平筋間距0,-20尺量3鋼筋骨架24、尺寸長10連續尺量寬、高54彎起鋼筋位置20尺量5保護層厚度基礎10尺量墻3模板允許偏差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頻率檢驗方法范圍點數1相鄰兩板表面高差模板2尺量2表面平整度32m直尺檢驗3垂直度墻0.1%H且6連續尺量4模內尺寸基礎10尺量墻+3,-55軸線位移基礎15用經緯儀測量,縱橫向墻1010 安全環保措施10.1施工安全(1)在基坑頂部采取一定措施對基坑進行加固,防止基坑坍塌,夜間設防護燈。路塹開挖自上而下進行,嚴禁掏底開挖。(2)分層開挖時,作業面應相互錯開,嚴禁重疊作業。(3)在路塹內高陡斜坡地段作業,應采取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4)棄土時應不影響路塹邊坡和棄土堆得穩定,嚴禁在25、泥石流溝堆棄土石。(5)嚴禁在離電纜1m以內作業。(6) 機械運行中嚴禁接觸轉動部位和進行檢修。在修理工作裝置時應使其降到最低位置并應在懸空部位墊上墊木。(7)機械不得靠近輸電線路作業,并應留出安全距離。(8)施工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場地。(9)施工用電要規范,必須符合“三項五線制”的規定。(10)機械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考試合格并取得有效特種作業證后方可上崗操作。駕駛員在操作前,應先了解本機的主要性能及操作要領。(11)鋼材成品、半成品應按規格、品種分別堆放整齊,制作地要平整,工作臺要穩固,照明燈具必須加網罩。10.2環境保護(1)路塹開挖區應保持既有道路和灌溉排水系統暢26、通,臨時道路排水設施宜與永久性設施相結合并與原系統設施相適應。減少雨水沖蝕邊坡造成的水土流失。(2)排出的水不得損害路基及附屬建筑物地基,道路和農田,并不得引起淤積和沖刷。(3)嚴禁在貼近橋墩、臺處棄土棄碴。(4)嚴禁向江、河的暗地堆置土碴拋棄施工垃圾,防止堵塞河道。(5)棄土場設置應符合國家及地方環保要求。對棄土、棄碴場應按照施工圖設置擋土墻,先檔后棄,并及時完成邊坡防護工程。(6)棄土至棄土場后,用推土機推平,大致碾壓平整,使之整平、美觀、穩定,周圍砌筑防護設施,確保棄土堆周圍及其上排水暢通,不對周圍的建筑物、水源及其它任何設施產生干擾或損壞。(7)及時清理材料和施工垃圾,不得影響施工區域以外的植被。(8)施工現場和施工便道應及時清掃、灑水,減少揚塵污染。(9)加強機械維修保養,減少跑冒滴漏對環境的影響。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