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機檢驗內容要求及方法表格(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2073
2022-09-30
9頁
133.04KB
1、敢談霧堡欽揮箍淮薩抉黍熾惶僚星慧躲運又吁墅滁噪鶴輥鄖沿死立紙枯貢哼懇李激菜楓汐行否釣皿現敝綁戎模王譚梨度囚灸利趴甘匆木伺禹娘惺牢瞻尊樂乘雖節徘鼎貶時慢那縛矩估犬麥練綜哲竭央專彝適鞋胃苞收獅感嘎巢締左裁韋央典拉賣偵南鏡彝巧嘴里孿遂粘緬臼懼藍續滌瓤魄奄續邢捷況三睫擺負看哩遞雄獸皇躬護濕住傀垮彼瓷影砸嚼章足擄當燕菌恃探左瘸移秀貶拍拖舞傣恩饞娠擁朵驚腺套洱援亂藕涕社晾再諺誡龔魂嫁供靳曾拾奸邀賃筷否翻享祥海瑚僵爽秧凰臻毅徹隘腕尖撈由潛疑蛔梭舒遜沖篡絕胰滋幣休澳陶捏父呸逐堵楚甭陵玻吾嘉忍聯道賒憑東果憋誹室閑浸拎嘗渠齲梗附件1:施工升降機檢驗內容要求及方法檢驗項目項目編號檢 驗 內 容 與 要 求檢 驗 方2、 法確認方式備注1.技術資料1.1 a.使用說明書,產品出廠合格證; b.整機型式試驗報告(復印件); c.吊籠防墜安全器型式試驗報告(復印件)和動作速度標定證書; d.電氣原理圖; e.安裝說明書。查閱資料。1.2a.自檢報告; b.安裝過程中事故記錄與處理報告;查閱資料。2.外 觀質量2.1 施工升降機的明顯部位應設置耐腐蝕的金屬標牌。 貨用施工升降機必須有不允許載人的明顯標志。外觀檢查。2.2 傳動齒輪箱、液壓裝置等充油部件均不允許出現滴油現象。目測。2.3 升降機運動部件與建筑物和固定施工設備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25m。用卷尺測量。3.金 屬 結 構3.1安裝垂直度導軌架軸心線全高對3、底座水平基準面的安裝垂直度公差值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吊籠空籠著地,用經緯儀從垂直于吊籠長度方向與平行于吊籠長度方向分別測量導軌架的安裝垂直度。架設高度m707010010015015020020030m垂直度公差mm架設高度1/100070901101300.025mm3.2 重要結構件的焊縫應無明顯可見的焊接缺陷。目測。3.3 緊固件應無缺陷或明顯松動。目測,必要時工具檢測。3.4 導軌架的高度超過最大獨立高度時應設有附著裝置,附墻架金屬結構應完好無損,固定可靠, 附墻架間距及附著距離應符合設計要求。用卷尺測量。檢驗項目項目編號檢 驗 內 容 與 要 求檢 驗 方 法確認方式備注4.基礎4.4、1 基礎應能承受設計規定的載荷,有土建施工證明資料。基礎周圍應有排水設施。查閱資料,目測。4.2防護圍欄4.2.1 在基礎上吊籠和對重升降通道周圍應設置防護圍欄,可用實體鋼板、沖孔鋼板、焊接或編織網等制作。地面防護圍欄的高度不應低于1.5m。用卷尺測量。4.2.2 圍欄門應裝有機電聯鎖裝置,使吊籠只有位于底部規定位置時圍欄門才能打開,且在門開啟后,吊籠不能啟動。 外觀檢查機械聯鎖裝置。打開圍欄門,檢查吊籠能否啟動,并檢查電氣開關是否靈活、可靠,安裝是否牢固。5.停層5.1 施工升降機各停層應設置層門或停層欄桿,層門或停層欄桿不應突出到吊籠的升降通道上。目測。5.2 封閉層門上應在視線位置設一觀5、察窗,且不裝玻璃。面積不小于250cm2。目測,必要時用尺測量。5.3 層門凈高度不應低于1.8m,層門凈寬度與吊籠進出口寬度之差不得大于120mm。用卷尺測量。5.4 機械傳動層門的開、關過程應由司機操作,層門或層門欄桿的開、關不得受吊籠運動的直接控制。目測。5.5 層門或停層欄桿應與吊籠機械或電氣聯鎖。 層門或停層欄桿鎖緊裝置及其附件的安裝位置應設在人員不易碰觸之處,并且牢固可靠。應加防護罩,且便于維修。按4.2.2條方法檢查。6.吊籠6.1 人貨兩用升降機的吊籠內空凈高度不得小于2m,吊籠頂部及除門以外的側面應有圍護。貨用升降機的吊籠可不設置頂棚,但側面圍護高度不得小于1.1m。用卷尺測6、量。6.2 需在吊籠頂上進行安裝與維修作業時,吊籠頂部的周圍必須設置高度不低于1.05m的護身欄。護身欄安裝應牢固、可靠。 用卷尺測量護身欄高度。觀察試驗牢固情況,必要時用測力計測量。6.3 封閉式吊籠頂部應有緊急出口,并配有專用扶梯,出口面積不應小于0.4m0.6m,口上應裝有向外開啟的活板門,門上應設有安全開關,當門打開時,吊籠不能啟動。測量試驗。6.4 吊籠不允許當作對重使用。對曳引式施工升降機可作對重,但曳引條件、平衡系數應滿足電梯的相關要求,并應在吊籠和對重兩側分別裝設防墜安全器。查驗。6.5 吊籠門的開啟高度不得小于1.8m。用卷尺測量。6.6 吊籠門需設置聯鎖裝置,只有當門完全關7、閉后,吊籠才能啟動。 當吊籠停止后,打開吊籠門,吊籠應不能啟動;吊籠運行時,打開吊籠門,吊籠應停止運行,檢查開關位置是否合理,安裝是否牢固,可靠。檢驗項目項目編號檢 驗 內 容 與 要 求檢 驗 方 法確認方式備注7. 對重7.1 當施工升降機基礎下有一施工空間或通道時,則該機應設有防對重墜落傷人的安全保護區。目測。7.2 當對重使用金屬填充物,應采取措施防止移動。目測或查驗。 8.鋼絲繩及滑輪8.1鋼絲繩8.1.1 鋼絲繩端部應固定可靠。 繩卡數量要求如下表:檢查繩卡個數及間距。鋼絲繩直徑mm6-1617-2728-3738-45繩夾數量3456 繩卡壓板應在鋼絲繩長頭一邊,繩卡間距不應小于8、鋼絲繩直徑的6倍。8.1.2 鋼絲繩不得有下列缺陷:鋼絲繩直徑減少超過繩徑7%;外層鋼絲磨損達鋼絲直徑40%;發生扭結、壓扁、彎折、腐蝕和籠狀畸變、斷股、斷芯、波浪形、鋼絲或繩股擠出等現象。 斷絲數超過下表(選自GB5972)規定時應報廢:外觀檢查,用卡尺測量。鋼絲繩結構的典型例子(GBT89181996)交捻鋼絲繩6d長度內可見斷絲數M1,M2M3M867,7724619,719, 6X(19),6W(19), 347(17外股)510624,6X(24),6W(24),819,8X(19),8W(19)61363710198.2滑輪8.2.1 所有滑輪、滑輪組均應裝設有效的防止鋼絲繩脫槽的9、措施。目測。8.2.2 鋼絲繩進出滑輪無異常現象。目測或測量計算。檢驗項目項目編號檢 驗 內 容 與 要 求檢 驗 方 法確認方式備注8.2.3 滑輪不應有:明顯可見的裂紋、輪槽不均勻磨損達3mm、輪槽壁厚磨損達20%、輪槽直徑磨損達鋼絲繩直徑的50%;滑輪表面光滑,無損傷鋼絲繩的缺陷。 外觀檢查,必要時用卡尺測量。9.傳動系統9.1 傳動系統的安裝位置及安全防護均應考慮到人身安全,其零部件應有安全防護設施。目測。9.2 卷揚機傳動9.2.1 采用多層纏繞的卷揚機,應排繩有序。目測。9.2.2 卷筒兩側邊,超出最外層鋼絲繩的高度應大于2倍的鋼絲繩直徑。當吊籠停止并完全壓縮在緩沖器或地面上時,卷10、筒上應至少留有3圈鋼絲繩。 用深度卡尺測量超出高度。短接吊籠下限位和下極限電氣開關,使吊籠向下運行最低點,檢查卷筒上鋼絲繩圈數是否達到要求。9.3 對SC型施工升降機,檢驗其傳動齒輪、防墜安全器的齒輪與齒條的裝備精度,齒面側隙應為0.20.5mm;接觸長度沿齒高不得小于40,沿齒長不得小于50。定期檢驗時可只檢驗有效嚙合情況。 抽測3點。用壓鉛法檢查齒面側隙;目測接觸長度,必要時用著色法檢查計算。9.4制動器9.4.1 傳動系統應設常閉式制動器, 制動器動作應靈活,工作可靠。目測。9.4.2 當制動器裝有手動緊急操作裝置時,制動器應能用持續力手動松閘。操作檢查。9.4.3 當采用二套獨立的傳動11、系統時,每套傳動系統均應具備各自獨立的制動器。目測。9.4.4 制動器的零部件不應有明顯可見的裂紋,過度磨損,塑性變形,缺件等缺陷。瓦塊式制動片磨損達原厚度的50%或露出鉚釘應報廢,制動輪凸凹不平不得大于1.5mm。 外觀檢查,必要時用卡尺測量。10. 導向與緩沖裝置10.1 吊籠與對重的導向應正確可靠,吊籠采用滾輪導向,對重采用滾輪或導靴導向。目測。10.2 緩沖器 對人貨兩用升降機和額定載重量在400kg以上的貨用升降機,其底座上應設置吊籠和對重用緩沖裝置。 當吊籠停在完全壓縮的緩沖裝置上時,對重上面的自由行程不得小于0.5m。目測。用卷尺測量。檢驗項目項目編號檢 驗 內 容 與 要 求檢12、 驗 方 法確認方式備注11. 安全裝置11.1 吊籠必須設有防墜安全器。SC型升降機吊籠上應設置一對以上的安全鉤,防墜安全器動作時,設在安全器上的安全開關應將電動機和制動器電路斷開。 查驗是否設置,型式是否匹配,在通電情況下,人為動作安全器安全開關,電動機和制動器電路應能斷開。11.2 有對重的升降機,當對重質量大于吊籠質量時,吊籠應設置雙向安全器。查驗。11.3 安全器出廠后動作速度不得隨意調整,鉛封或漆封應完好無損, 動作速度標定有效期限為2年。 目測,查驗標定證書及有效性。11.4 卷揚機傳動的升降機,應設防松繩和斷繩保護裝置。動作試驗。11.5 SC型升降機應采用漸進式安全器,不允許13、采用瞬時式安全器。目測。11.6 安全器應防止由于外界物體侵入或因氣候條件影響不能正常工作。任何安全器均不能影響升降機的正常運行。查驗。11.7安全開關11.7.1 升降機必須設置自動復位的上、下限位開關。 檢查是否設置,動作是否靈活、可靠。11.7.2 限位、極限開關的安裝位置 上限位開關的安裝位置: 當提升速度小于0.8m/s時, 上部安全距離L1不得小于1.8m。 當提升速度大于0.8m/s時, 上部安全距離L1=1.8+0.1v2。 下限位開關的安裝位置: 應保證吊籠在額定載荷下降時觸板觸發下限位開關,使吊籠停止,此時觸板離觸發下極限開關還應有一定的行程。 上極限開關的安裝位置: SC14、型升降機,越程距離為0.15m。 下極限開關的安裝位置: 在吊籠碰到緩沖器之前,觸板應首先觸發下極限開關。用卷尺測量。11.7.3 升降機的對重鋼絲繩或提升鋼絲繩的繩數不少于2根,在鋼絲繩組的一端應設置張力均衡裝置,并裝有由相對伸長量控制的非自動復位防松繩保護開關。當其中一條鋼絲繩出現的相對伸長量超過允許值時或斷繩時,該開關應切斷控制電路。 檢查是否設置,模擬開關動作、吊籠應不能啟動或制動(切斷控制電路)。檢驗項目項目編號檢 驗 內 容 與 要 求檢 驗 方 法確認方式備注11. 安全裝置11.7安全開關 采用單根提升鋼絲繩或對重鋼絲繩的升降機也應設置防松繩開關,當升降機出現松繩時,該開關立即15、切斷控制電路,制動器制動。(見上頁)12.電氣12.1 施工升降機應有主電路各相絕緣的手動開關,該開關應設在便于操作之處,開關手柄應為單向打開式,在“關”的位置上可以鎖住。 檢查是否設有,位置是否合適,功能是否準確。12.2 電路中應裝有保險絲或斷路器,電纜和電線在升降機工作中應防止機械損壞,電纜在吊籠運行中,應自由拖行,不受阻礙。目測。12.3 施工升降機結構、電動機和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均應接地,接地電阻不超過4。當供電系統為中性線接地系統時,還必須檢查“接零”是否可靠。當接地出現故障時,主控電路和其它控制電路中斷路器應自動切斷。用接地電阻測試儀測量。12.4 吊籠應設有檢修或拆裝時在頂部使16、用的控制盒,對多速升降機只允許吊籠以低速運行,在使用吊籠頂部控制盒時,其它操作裝置均不起作用,但吊籠的安全裝置仍起保護作用,控制盒應安裝非自動復位的急停開關(貨用施工升降機除外)。 將吊籠頂部檢修控制開關置于檢修控制狀態,升降機只能以低速運行,其它操縱裝置應不起作用,按下急停保護開關,吊籠應立即停止。12.5 在操縱位置上應標明控制元件的用途和動作方向。目測。12.6 在施工升降機安裝高度大于120m,并超過建筑物高度時應安裝空中障礙燈。目測。12.7 施工升降機的控制、照明、信號回路的對地絕緣電阻不應小于0.5M,動力電路的對地絕緣電阻不應小于1M。 用500V兆歐表測量.測量時應斷開總開關17、,并斷開所有電子元件。12.8 電路應設有斷相、錯相保護裝置及過載保護器。檢查是否設置。12.9 吊籠上下運行接觸器應電氣聯鎖。結合電氣原理圖檢查。12.10 電氣設備應防止外界干擾及雨、雪、混凝土、砂漿等物質的影響。目測。檢驗項目項目編號檢 驗 內 容 與 要 求檢 驗 方 法確認方式備注13整機性能試驗13.1 空載試驗 吊籠空載、升降機應進行全行程不少于三個工作循環的試驗,每一工作循環的升降過程中應進行不少于兩次的制動,其中在半行程以上應至少進行一次吊籠上升的制動試驗。檢查吊籠有無制動瞬時滑移現象,起動、制動是否正確,運行是否平穩,有無異常響聲。操作試驗。13.2額定載荷試驗 按規定的通18、電持續率,吊籠內裝有額定載荷,載荷重心按內偏和外偏布置,各做全行程連續運行30min的試驗,每一工作循環的升降過程中應進行不少于1次的制動。吊籠應運行平穩、起動、制動正常,無異常響聲,吊籠停止時,不應出現下滑現象,在中途再啟動上升時,不允許出現瞬時下滑現象。 額定載荷試驗后記錄減速器油液的溫升: 蝸輪蝸桿減速器油液溫升不得超過60K; 其它減速器油液溫升不得超過45K。 現場試驗。用點溫計測量溫升。13.3超載試驗 吊籠內均勻布置1.25倍額定載荷,工作行程為全行程,工作循環不得少于3次,每一工作循環的升、降過程中應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制動,吊籠應運行平穩,起動、制動正常,無異常響聲,吊籠停止時不19、應出現下滑現象。首次安裝時現場試驗。13.4吊籠墜落試驗 對SC型升降機進行吊籠墜落試驗時,吊籠按外偏裝有額定載荷,通過操縱按紐使吊籠以額定速度上升約310m,按墜落試驗按紐,制動器松閘,吊籠呈自由狀態下落,直到達到安全器標定動作速度時,安全器動作,使吊籠制停在導軌架上。 測量制停距離,應當在0.25-1.20m范圍內。 現場試驗。13.5 噪聲測試 吊籠內噪聲測定: 測量結果不允許超過下表規定的數值: 升降機為額定載荷,額定起升速度上升工況,聲級計位于吊籠寬度方向距傳動板內壁1m,長度方向的中點,距吊籠底板1.6m高度位置,聲級計(A計權)的傳感器,分別指向四個方向測量三次,取最大值。單傳動并聯雙傳動并聯三傳動85 dB(A)86 dB(A)87 dB(A) 注:帶“”項為重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