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家園住宅小區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應急救援預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2103
2022-09-30
14頁
73.04KB
1、千禧家園住宅小區15#樓、16#樓施工現場安全應急預案施工現場安全應急救援預案一 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驟及常識(一)急救概念 現場急救,就是應用和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上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征,例如呼吸、脈搏、血壓等,及時做好傷病員轉送醫院的工作,途中給予必須的監護,并將傷、病情,以及現場救治的經過、反映給接診醫生。這樣,才能使急救保持連續性。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生命和創傷的結果,同時,現場急救工作又為下一步全面的醫療救治作了必要的處理和準備。不少嚴重工傷和疾病,只有現場先進行正確的急救,傷病員才有生命的希望。如2、果坐等救護車或直接把傷病員送入醫院,則會由于浪費了最關鍵的搶救時間,而使傷病員的生命喪失。只有先在現場作必要的急救,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傷病員的生存率。 (二)急救步驟 急救是對傷病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病員以最大的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下述四個急救步驟: (1)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確保對你、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 (2)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神志、氣道、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通暢,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止痛、防止休克、包扎傷口等措施,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 (3)呼救。應請人去呼叫救護車,還要繼3、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你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 (4)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并發癥和傷殘率。 (三)消防安全知識 消 防 三懂三會:1、懂本崗位生產過程中的火災危險性,會報火警。2、懂得預防火災的措施、會使用滅火器材。3、懂滅火方法,會撲救初期火災。 消防負責人職責 對責任區內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負責。 任 務1、嚴格執行消防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2、經常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及時消除火險隱患。3、嚴格交接班檢查登記;做到事事清楚。4、嚴格消防器材4、管理,保持完整好用。5、發生火災;要立即報警,并組織撲救;保護好火災現象。二 施工現場安全應急處理 (一)目的:為預防在明火作業中突發火災事件,應采取的應急準備和響應預案。 機構和職責 (1)應急救援組織指揮長;副指揮長:搶救組組長:組員:人員疏散組組長:組員:滅火組組長組員:排障組組長:組員;車輛引導員:保衛組;場內保安隊伍。 (2)職責 指揮長,主要負責火災發生后消防指揮工作,第一時間向消防部門報告火災情況請求救援;同時負責調集人員,物資等立即搶險,把人員和物質損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并立即報告項目部經理。調查事故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搶救組,災情發生后立即準備傷員搜尋;救護工作,在醫療人員到來5、前將傷員運離火場妥善安置并對受傷部位作必要處理,在醫療人員抵達后輔助搬運傷員。 人員疏散組,主要負責避免火災發生后工人因恐慌而無序逃生造咸消防通道擁堵擴大人員傷亡,以及火場濃煙使人員迷失方向。伙災發生時疏散組成員立即奔赴各個安全通道;維持秩序、引導人員從通道撤離火場。撤到安全地帶。 滅火組,負責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控制火勢,配合消防人員進行滅火。 排障組,負責事故發生后事故現場的清理工作,為搶救傷員工作掃清障礙,并負責搜救傷員和肪止連鎖事故。 車輛引導員,負責引導場內車輛為滅火騰出有效空間,同時引導消防和救護車輛進入場地合理布局、有效作業。 保衛組,負責維護現場秩序,禁止與搶險無關人員進入現場,限6、制人員流動,為搶險救災提供有序的環境。 (二)施工現場的火警,火災急救 火災急救 施工現場的火警,火災急救,施工現場發生火警、火災事故時,應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燒的物質,撥打“119”向消防部門報警,如有傷員向時撥打120、醫院、999急救中心求救,并組織撤離和撲救。 施工現場應有一定數量的滅火器具;例如:干粉滅火器、水桶、鐵锨、斧子、鉤子、砂子等,有條件的要配備消防水箱6立方米能夠補充水源,消防泵、消防水帶、水槍。 在消防部門到達前,對易燃、易爆的物質采取正確有效的隔離。切斷電源,撤離火場內的人員和周圍易燃易爆物及一切貴重物品,根據火場情況;機動靈活滅火。 在撲救現場,應行動統一,如火勢擴大7、,一般撲救不可能時,應及時組織撤退撲救人員,避免不必要的傷亡。 撲救火警、火災可單獨采用;也可幾種同時采用;用破壞燃燒三條件(即可燃物、助燃物、火源)中的任一條件的滅火方法(冷卻法、窒息法、隔離法、化學中斷法)進行撲救,在撲救的同時要注意周圍情況,防止中毒、倒塌、墜落、觸電、物體打擊,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在滅火后,應保護現場,以便日后調查起火原因。2.火災現場啟救注意事項 (1)救火人應注意自我防護,使用滅火器材救火時應站在上風位置,以防烈火、濃煙熏烤而受到傷害。 (2)火災襲來時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貪戀財物。 (3)必須穿越濃煙逃走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用濕毛巾或濕布捂住。口鼻,8、或貼近地面爬行。 (4)身上著火時,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 (5)大火封門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降溫,呼救待援。 3.燒傷人員現場救治 在出事現場;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使傷員盡快與致傷因素脫離接觸以免繼續傷害深層組織。(1)傷員身上燃燒著的衣服一時難以脫下時,可讓傷員躺在地上滾動,或用水灑撲滅火焰。切勿奔跑或用手拍打,以免助長火勢,防止手的燒傷。 (2)用清潔包布覆蓋傷面做簡單包扎,避免創面污染。自己不要隨便把水痘弄破,更不要在創面上涂任何有刺激性的液體或不清潔的粉和油劑。因為這樣既不能減輕疼痛;相反增加了感染機會,并為進一步創面處理增加了困難。 (3)傷9、員口渴時可適量飲水或含鹽飲料。 (4)經現場處理后的傷雖要迅速轉送醫院救治,轉送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呼吸、脈搏、血壓的變化。 4.應急和響應措施 火災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要立即發出警報,應急指揮部、義務消防隊立即趕到現場,進行滅火。提醒周圍人員有序退出施工現場,同時采取措施防止火勢蔓延。 搶救組首先要詢問知情者火場情況以及傷員數量和輕重,然后依情況分組組織救護。 人員疏散組立即在組長指揮下奔赴通往火災地點的通道,指揮人員有序撤離,并為方便滅火組前往火場維持人員撤離秩序。 滅火組得到火災信息立即分別組織人員用手持滅火器和水龍帶進行滅火,消防人員到來后聽從消防人員統一指揮,配合進行滅火。火滅后要立即關10、掉閥門并清理地上的積水。 車輛引導員要時刻注意場內消防部署,及時引導對滅火和人員撤離有影響的車輛轉移到妥善地點,在消防車和救護車趕到現場時引導員指引車輛進入現場。 保安組自始至終要維持好現場秩序,禁止無關人員靠近火場及消防場地,保護消肪設施,制止一切對消防活動起消極作用的行為。 每個消防小組成員都要明確自己在火災事故發生時的職責,還應進行預演來檢查應急的組織、人員、設施、工具是否能滿足搶險的要求。如有不符合搶險要求的環節和措施應予以糾正。 滅火人員進入火場要注意遵守以下要求:1.進入火場滅火定要結伴通行,并告訴其他人員我們進去了。2.一定要熟悉火災現場不能盲目的進入。3.用濕毛巾捂著嘴在進入。11、4.進入火場滅火要哈著腰或半蹲著進去(因為煙往上去)。 (三)嚴重創傷出血傷員的現場救治 創傷性出血現場救治是根據現場現實條件及時地、正確地采取暫時性的止血,清潔包扎,固定和運送等方面措施。或撥打醫院、120、999急救中心求救。 1.止血 (1)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 (2)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顳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法。方法簡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3)彈性止血帶止血法:當肢體動脈創傷出血時,一般的止血包扎達不到理12、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之。如當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嚴重創傷骨折時,常伴有動脈出血,傷情緊急,這時,就先抬高肢體,使靜脈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創傷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彈性止血帶,在止血帶與皮膚間墊上消毒紗布棉墊,以免扎緊止血帶時損傷局部皮膚。止血帶必須扎緊,要加壓扎緊到切實將該處動脈壓閉。同時記錄上止血帶的具體時間,爭取在上止血帶后2h以內盡快將傷員轉送到醫院救治,若途中時間過長;則應斬時松開止血帶數分鐘,同時觀察傷口出血情況,若傷口出血已停止,可斬勿再扎止血帶,若傷口仍繼續出血,則再重新扎緊止血帶止血。要注意過長時間使用止血帶,肢體會因嚴重缺血而壞死。 2.包扎、固定 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棉紗制品13、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即可以保護創口預防感染,又可減少出血幫助止血。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固定受傷部位上下二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 3.搬運 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地搬運轉送醫院搶救。不正確的搬運,可導致繼發性的創傷,加重病痛;甚至威脅生命。搬運傷員時應注意: (1)在肢體受傷后局部出現疼痛;腫脹;功能障礙或畸形變化,就表示有骨折存在;宜在止血包扎固定后再搬運,防止骨折斷端因搬運振動而移位,加重疼痛,再繼發損傷附近的血管神經,使創傷加重。 (2)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丈出血或已有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輸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或帶冰帽;路途中要盡量14、避免震蕩。 (3)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因疑有脊椎受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雙肩與雙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因為這樣會使傷員的軀干過分彎曲或過分伸展,而使已受傷了的脊椎移動,甚至斷裂造成截癱,招致死亡。 4.創傷救護的注意事項 (1)護送傷員的人員,應向醫生詳細介紹受傷經過。如傷員時間、地點、受傷時所受暴力的大小,現場場地情況。凡屬高處墜落時還要介紹墜落高度,傷員最先著落地部位或間接擊傷的部位,墜落過程中是否有其他阻擋或轉折。 (2)高處墜落的傷員,在已診有了;顱骨骨折時,即使當時神智清楚,但若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等癥狀,仍應勸留醫院嚴密觀察。 (3)在房屋倒塌、上15、方陷落、交通事故中,在肢體受到嚴重擠壓后,局部軟組織因缺血而呈蒼白,皮膚溫度降低,感覺麻木,肌肉無力。疑般在解除肢體壓迫后,應馬上用彈性繃帶繞傷肢,以免發生組織腫脹,還要給以固定少動,以減少和延緩毒性分解產物的釋放和吸收。這種情況下的傷肢就不應該抬高,不應該局部按摩,不應該施行熱敷,不應該繼續活動。 (4)胸部受損的傷員,實際損傷常較胸壁表面所顯示的為嚴重,有時甚至完全表里分離。例如傷員胸壁皮膚完好無傷痕,但已有肋骨骨折存在,甚至還伴有外傷性氣胸和血胸,要高度提高警惕,以免誤診,影響救治。在下胸部受傷時,要想到腹腔內臟受擊傷引起內出血的可能。例如左側常可招致脾臟破裂出血;右側又可能招致肝臟破裂16、出血,后背力量致傷可能引起腎臟損傷出血。 (5)人體創傷時,尤其在嚴重創傷時,常常是多種性質外傷復合存在。例如軟組織外傷出血,可伴有神經、肌腱或骨的損傷。肋骨骨折同時可伴有內臟損傷以致休克等應提醒醫院全面考慮,綜合分析診斷,往往會造成誤診、漏診而錯失搶救時機,斷送傷員生命,終生內疚遺憾。有的傷員年輕力壯,耐受力強,即使遭受嚴重創傷休克時,也較平靜低聲呻吟,而且能正確回答問題,甚至在血壓已降到零時,還一直神志清楚而被斷送生命。 (6)引起創傷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創傷后的劇烈疼痛,失血引起的休克以及軟組織壞死后的分解產物被吸收而中毒。處于休克狀態的傷員要讓其安靜、保暖、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17、度左右,及肘止血、包扎,固定傷肢減少創傷疼痛,盡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四) 急性中毒的現場搶救 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時間內,人體接觸、吸入、食入毒物;大量毒物進入人體后,突然發生病變,是威脅生命的急診。在施工現場如一旦發生,應爭取盡快確診,并迅速給予緊急的處理。積極而因地制宜、分秒必爭地給予妥善的現場處理和及時轉送醫院,或撥打120、醫院、999急救中心求救。這對提高中毒人員的搶救成效率,十分重要。 1.急性中毒現場救治原則 (1)不論是輕度還是嚴重中毒人員,不論是自救還是互救、外來救護工作,均應設法盡快使中毒人員脫離中毒現場、中毒物源,排除吸收的和未吸收的毒物。 (2)根據中毒的不同途徑,18、采取以下相應措施: 1)皮膚污染、體表接觸毒物:如在施工現場接觸油漆、涂料、瀝青、外滲劑、添加劑、化學制品等有毒物品中毒時,應脫去污染的衣物并用大量的微溫水清洗污染的皮膚、頭發以及指甲等,對不溶于水的毒物用適宜的溶劑進行清洗。 2)吸入毒物(有毒的氣體):如進入下水道、地下管道、地下的或密封的倉庫、化糞池等密閉不通風的地方施工;環境中有毒有害氣體以及氧焊割作業、乙炔(電石)氣中的磷化氫、硫化氫、煤氣(一氧化碳)泄漏:二氧化碳過量;油漆、涂料、保溫、粘合等施工時;苯氣體、鉛蒸氣等作業產生的有毒有害的氣體的吸入造成中毒時,應立即使中毒人員脫離現場;在搶救和救治時應加強通風及吸氧。 3)食入毒物:如19、誤食腐蝕性毒物河豚魚、發芽土豆、未熟扁豆等動植物毒素及變質食物、混凝上添加劑的亞硝酸鈉,硫酸鈉等和酒精中毒,對一般神清者應設法催吐:喝微溫水300-500ML,用壓舌板等刺激咽后壁或舌根部以催吐,如此反復,直到吐出物為清亮物體為止。對催吐無效或神智不清者,則可給予洗胃,洗胃一般宜在送醫院后進行。 2.急性中毒急救注意事項 (1)救護人員在將中毒人員脫離中毒現場的急救時,應注意自身保護,在有毒有害氣體發生場所,應視情況,采用加強通風或用濕毛巾等捂著口、鼻,腰系安全繩由場外人控制、應急,如有條件要使用防毒面具。 (2)常見食入性中毒的解救,一般在醫院進行,吸入毒物中毒人員盡可能送往有高壓氧艙的醫院20、救治。 (3)在施工現場如已發現心跳、呼吸不規則或停止呼吸;心跳的時間不長,則應把中毒人員移到空氣新鮮處立即施行口對口(口對鼻)呼吸法和體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 (五)傷病員心跳驟停的急救 在施工現場的傷病員心跳呼吸驟停,即突然意識喪失、脈搏消失、呼吸停止,在頸部、喉頭兩側摸不到大動脈搏動時的急救方法如下: 1口對口(口對鼻)人工呼吸法 (1)傷員取平臥位,冬季要保暖,解開衣領,松開圍巾或緊身衣著,解松褲帶,以利呼吸時胸廓的自然擴張,可以在傷員的肩背下方墊以軟物,使傷員的頭部充分后抑,呼吸道盡量暢通,減少氣流阻力,確保有效通氣量;以防舌根陷落而堵塞氣流通道。然后將病人嘴巴掰開,用手指清除口腔中21、的異物(如假牙、分泌物、血塊、嘔吐物等);使呼吸道暢通。 (2)搶救者跪臥在傷員的一側,以近其頭部的一手緊捏傷員的鼻子(避免漏氣),并將手掌外緣壓住額部,另一只手托在傷員領后,將面部上抬,頭部充分后仰,呈鼻孔朝天位,使嘴巴張開準備接受吹氣。 (3)急救者先深吸一口氣,然后用嘴緊貼傷員的嘴巴大口吹氣,一般先連續、快速向傷病員口內吹氣四次,同時觀察其胸部是否膨脹隆起,以確定吹氣是否有效和吹氣力度是否恰當。 (4)吹氣停止后,急救者頭稍側轉,并立即放松捏緊鼻孔的手,讓氣體從傷員肺部排出。此時應注意胸部復原情況,傾聽呼氣聲,觀察有無呼吸道梗阻。 (5)如此反復而有節律地人工呼吸,不可中斷,每分鐘吹氣頻22、率應掌握在12-16次。 注意事項: 1)口對口吹氣時的壓力需掌握好,剛開始時可略大些,頻率也可稍快一些,經10-20次人工吹氣后逐步減小吹氣壓力,只要維持胸部輕度長起即可。對幼兒吹氣時,不必捏緊鼻孔,應讓其自然漏氣,為防止壓力過高,急救者僅用頰部力量即可。 2)如遇到口嘴緊閉者,則可改用口對鼻吹氣,吹氣時可改捏緊傷員嘴唇,急救者用嘴緊貼鼻孔吹氣,吹氣時壓力應稍大,時間也應稍長些,效果相仿。 3)整個動作要正確,力量要恰當,節律要均勻,不可中斷,當傷員出現自主呼吸,方可停止人工呼吸,但仍需嚴密觀察傷員,以防呼吸再次停止。 2.體外心臟擠壓法 體外心臟擠壓是指通過人工方法,有節律地對心臟擠壓,來23、代替心臟的自然收縮,從而達到維持血液循環的目的,進而以求恢復心臟的自主節律,挽救傷員生命。 體外心臟擠壓法簡單易學,效果好,不需設備,也不增加創傷,便于推廣普及。操作方法: (1)使傷員就近仰臥于硬板上或地上,以保證擠壓效果。注意保暖,解開傷員衣領,使頭部后仰側偏。 (2)搶救者站在傷員左側或跪跨在病人的腰部。 (3)搶救者以一手掌根部置于傷員胸骨下1/3段,即中指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一手掌,另一手掌交叉重疊于該手背上,肘關節伸直,依靠體重和臂、肩部肌肉的力量,垂直用力,向脊柱方向沖擊性地用施壓胸骨下段,使胸骨下段與其相連的肋骨下陷3-4cm,間接壓迫心臟使心臟內血液搏出。 (4)擠壓24、后突然放松(要注意掌根不能離開胸壁依靠胸廊的彈性使胸骨復位。此時心臟舒張,大靜脈的血液就回流到心臟。 (5)注意事項; 1)操作時定位要準確,用力要垂直適當,要有節奏地反復進行, 要注意防止因用力過猛而造成繼發性組織器官的損傷或肋骨骨折。 2)擠壓頻率一般控制在60-80次min左右但有時為了提高效果可增加擠壓頻率到100次min。 3)搶救時必須同時兼顧心跳和呼吸,即使只有一個人,也必須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擠壓,此時可以先吸二口氣,再擠壓,如此反復交替進行。 4)搶救工作一般需要很長時間,必須耐心地持續進行,任何時刻都不能中止,即使在送往醫院途中,也一定要繼續進行搶救,邊救邊送。25、 5)如果發現傷員嘴唇稍有啟合,眼皮活動或吞咽動作時,應注意傷員是否已有自動心跳和呼吸。 6)如果傷員經搶救后,出現面色好轉,口唇轉紅,瞳孔縮小,大動脈搏動觸及,血壓上升,自主心跳和呼吸恢復時,才可暫停數秒進行觀察。如果停止搶救后,傷員不能維持正常的心跳和呼吸,則必須繼續進行體外心臟擠壓,直到傷員身上出現尸斑或身體僵冷等生物死亡征象時,或接到醫生通知傷員后已死亡時,方可停止搶救。一般在心肺同時復蘇搶救30min后,若心跳自主跳動不恢復;瞳孔仍散大且光反射仍消失,說明傷員已進入組織死亡,可以停止搶救。(6)心臟胸外擠壓的適應癥: 體外心臟擠壓通常適用于因電擊引起的心跳驟停搶救,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很26、多情況都可引起心跳驟停,都可使用體外心臟擠壓法來進行心臟復蘇搶救,如雷擊、溺水、呼吸窘迫、窒息、自縊、休克、過敏反映,煤氣中毒,麻醉意外,某些藥物使用不當,胸腔手術或導管等特殊檢查的意外,以及心臟本身的疾病如心肌梗塞、病毒性心肌炎等引起心跳驟停等。但在高處墜落和交通事故等損傷性擠壓時,傷員傷勢復雜,往往同時伴有多種外傷存在,如肢體骨折、顱腦外傷、胸腹部外傷伴有內臟損傷、內出血、肋骨骨折等。這種情況下心跳停止的傷員就忌用體外心臟擠壓。 此外,對于觸電同時發生內傷,應分別情況酌情處理,如不危及生命的外傷,可放在急救之后處理:而若伴有出血者,還應先行止血防止傷口感染,并予以清理包扎,如果病人嚴重要及27、時送往醫院或及時撥打120、醫院;999急救中心求救。 三、施工現場的應急處理設備和設施 1. 火警電話:119 4. 急救中心電話:999 2. 救護電話:120 5. 氣象臺電話: 121 3. 匪警電話:110 (一)應急電話 1.通訊在事故應急處理中的作用意義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從事任何一項事業通訊保障都是不可缺少的,建筑施工也不例外。從施工所用材料、設備的采購到對外相關部門的聯絡,都離不開電話等通訊手段。通訊暢通是確保施工順利的條件。為合理安排施工,事先了解氣候情況撥打電話121,掌握近期和中長期氣候以便采取針對性措施組織施工,既有利于生產又有利于工程質量和安全。在安全生產方面進行28、現場事故的應急處理電話、通訊的暢通和正確應用,對事故的及時急救、控制事故的嚴重度具有很大的作用,發生事故和情況向遠程有關單位部門發報救電話。工傷事故現場重病人搶救報救撥打120救護電話,請醫療單位急救。火警、火災事故報救撥打119火警電話,請消防部門急救。發生搶劫、偷盜、斗毆等情況撥打匪警電話110,向公安部門報警救助。煤氣管道設備急修,自來水報修、供電報修,以及向上級單位匯報情況爭取支持,都可以通過電話通訊達到方便快捷的目的。因此在施工,過程中保證電話通訊的暢通;以及正確利用好電話通訊工具,為現場事故應急處理發揮作用有很大的實用意義。 2保證電話在事故發生時應用和暢通 工地應安裝電話裝置,沒29、有條件安裝電話的工地應配置移動電話。電話可安裝于辦公室、值班室、警衛室內。在室外附近張貼119電話的安全提示標志,以便現場人員了解,在應急時快捷地找到電話撥打報警報救。電話一般應放在室內臨現場通道的窗扇附近,以便節假日、夜間等,房內無人、上鎖,有緊急情況無法開鎖時擊碎窗玻璃,就可向有關部門、單位、人員撥打電話報警報救。電話旁應張貼常用緊急急用查詢電話和工地主要負責人和上級單位的聯絡電話。 3電話報救須知: 救護電話號碼為“120”,火警報警電話為“119”,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1)說明傷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什么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的準備。 (2)講清楚30、傷者(事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傳呼機或傳呼電話號碼以便救護車(消防車、警車)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用電話通訊聯系。基本打完報救電話后,應問接報人員還有什么問題不清楚,如無問題才能掛斷電話,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現場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利救護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二)急救箱 1.急救箱的配備 急救箱放置在急救室內。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和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急救使用。 2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 (1) 有31、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 (2) 定期更換超過消毒期的敷料和過期藥品,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3)放置要有一定的合適位置,使現場人員知道。 (三)其他應急設備和設施 由于在現場經常會出現些不安全情況,甚至發生事故,由于采光和照明情況不好,在應急處理時就需配備有應急照明,如可充電工作燈、電筒等設備。由于現場有危險情況,在應急處理時就需要有用于危險區域隔離的警戒帶、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 為了安全逃生、救生需要,還應配置安全帶、安全繩、擔架等專用應急設備和設施工具。應急援救組織機構一、施工現場總指揮長:段為興二、副總指揮長: 吳光遠、 隗永平三、搶救組:組長:隗永平四、疏散組:組長:李良勝五、滅火組:組長:、李會恩六、排障組:組長:田運七、車輛引導員:耿根燦八、保衛組:組長:劉利新 突發事件預案組織機構突發事件總指揮:段為興副總指揮:吳光遠安全員:隗永平搶救組疏散組滅火組排障組保衛組車輛引導員隗永平胡愛軍趙忠信蔡紅偉白權明王國旭劉同雨趙永科劉偉彪趙仕杰周小龍李玉伍趙永仕朱啟志蔡興良王秀財陳有明姜紅立郭宗江胡建永龍華公司第三項目部突發事件預案負責人聯系電話序號姓名職務電話1楊慶民項目經理2白宗川生產負經理3白泉明技術負責人4周小龍土建工長5牛衛軍質檢員6臧貴興安全員7李玉武水暖工長
你可能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