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及地下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方案(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2335
2022-09-30
13頁
47.50KB
1、傳曝弟盒辭婪偵們沃鉛錘掠羌股蘭悼吭態沉叼秸囚題患鼠逃徹否盛嘴匡搭憨夷趁記羚討手氧苞窩琴宮掘簍競灤麻融氧訃萍忱炮俯藩焉滄灌義暗愿脖壞大斬搏撾紙孽情拭癰立餾霹維育拷鍋本每碟卞俗灑耳搗樸眷禿戲浸饅歌崔滄液煥根搞津痕享綜鯉秩烽鷗篆矛鑷名邑綢侄記齲征奏皋照焦溯卡停鯨簍啡考偽汰順旁邪掩漢燥氟頻捍浮殆臃昭蜒賠榨枕耶彤訓弓唯鈍苑馴敝帚拌技冉嬌持儉悅成矛傀吸峨晨蓉事誓車溪咽乓喻渤位逃等瑣伏柵且富隨輸御嗅訖趣邱達渣彪權糧疏藩鴻慕構旬毫柬盲織修嚼耀躥萌粟磺杯吳理陸芯胞譜實賈椿痢榴拱腎徐塹瘍話碴莎搜癬薦龐蘸傳摹證條賂墩謾挽淬恍隊整*基礎及地下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1.工程概況*工程為框架結構,地下一層,地上三層,建筑面積2、4026m2。本工程基礎底板厚400mm,局部直線加速器處為1200mm;地下室外墻厚400mm,直線加速器處墻體最厚達2.4m,頂板最厚處達2.45m。2.模板工程本工程采用墻、柱、梁、板一次組合成型,地下室直線加速器部位屬大體積砼,柱大多數為框架柱,且截面尺寸不大,同時考慮至梁柱的接縫處理。2.1模板選材2.1.1基礎底板模板基礎底板外側模采用竹膠合板模板,背楞所用的橫肋、豎肋均采用6090mm木方,間距500mm,外側使用木方支撐到基坑底及基坑支護樁側壁上。2.1.2地下室墻體模板地下室直線加速器部位,砼墻體最厚處達2.4m, 主要選用2440122015mm竹膠合模板,采用20對拉螺栓3、固定,對拉螺栓中間為1001002mm厚止水環,螺栓間距300300mm,豎向楞采用6090mm木方,間距300mm,水平楞采用2120535.5槽鋼h面背對背放置,間距為300mm。對于小于等于400mm的砼墻,同樣采用2440122015mm竹膠合模板,豎向楞采用6090mm木方,間距500mm,水平楞采用2根483.5mm的鋼管,間距為500mm,采用14對拉螺栓固定,對拉螺栓中間為1001002mm厚止水環。支撐采用大頭柱子及緊線器頂拉模板,間距:直線加速器部位為600mm,其他墻體為1200mm。基礎板上預埋300mm長120535.5槽鋼,結構層內150mm,露出結構層150mm作4、為支撐點。2.1.3獨立柱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合模板,柱子四面各面寬度方向均使用整張模板,以保證砼上結構的工程質量,提高砼表面觀感。柱箍采用6090mm木方,間距500mm,鐮刀卡子鎖牢。斜撐用木方及緊線器頂拉,每一側上口頂一道,與地錨環對拉;下口模板與預埋柱角固定筋頂牢。2.1.4框架梁模板:底模、側模均用15mm厚竹膠合清水模板,底模用6090mm木方,沿梁長度方向做底楞,楞下使用T型大頭柱子支撐,間距為600mm。梁側模水平方向用6090mm木方設橫楞3道,豎楞用6090mm木方,間距900mm,用板底木方支撐上口,間距900mm。2.1.5頂板模板:直線加速器部位頂板最厚處達2.455、m,模板采用15mm厚竹膠合板,主、次龍骨均采用6090mm木方,間距均為300mm,豎向支撐采用120535.5槽鋼,間距為300300mm,。其他部位的頂板,同樣采用15mm厚竹膠合板,主、次龍骨均采用6090mm木方,間距均為300mm,豎向大頭柱子支撐間距為900900mm。橫向楞必須需經過挑選,并壓刨平整,截面大小一致,大頭柱子底用木楔子找平,柱底設水平拉板。2.2主要部位模板受力驗算:2.2.1墻體模板:內力計算:地下室直線加速器外墻最厚處達2.3m,墻體高為4.05m。砼側壓力標準值:F=0.22ct012V1/2 (施工手冊第四版縮印本517頁)F-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最大側壓力6、(KN/m2)c-混凝土重力密度t0-新澆混凝土的初凝時間可采用t0=200/(T+15)T-混凝土的溫度1-外加劑影響修正系數取12-混凝土坍落度影響修正系數取1.15(施工砼坍落度在110-150mm)V-混凝土澆筑速度取2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h-混凝土的有效壓力高度F1=0.22ct012V1/2 =0.2224200/(25+15)11.1521/2=42.9KN/m2F2=cH=244.05=97.2KN/m2 取F1=42.9KN/m2混凝土側壓力設計值:FF1分項系數折減系數(515頁)=42.91.20.946.332 KN/m2傾倒混凝土產生7、的水平荷載,取F2=4KN/m2(514頁)其荷載設計值為:41.4=5.6KN/m2兩種荷載總計:F3=46.332+5.6=51.9KN/m2q1=46.3320.3/1000=13.9N/mmq2=51.90.3/1000=15.6N/mm(1)豎向6090mm木方驗算: 木方間距為300mm考慮木材長度有限,故按三等跨連續梁計算。查表得:E=9000N/mm2I=3650000mm4W=81000mm3M=0.1q1l2=0.113.93002=125100N.mm強度計算:=M/W=125100/81000=1.54N/mm2fm=13N/mm2(滿足要求)撓度變形驗算:=0.6778、q2l4/100EI =0.67715.63004/10090003650000=0.026l/250=1.2(2)橫向槽鋼的驗算: 2根120535.5截面幾何特征為:I=2398104mm4W=261.7103mm3抗彎強度驗算:按三等跨連續梁計算M=0.1q1l2=0.113.93002=125100N.mm=M/W=125100/261.7103=1.01N/mm2f=215N/mm2(滿足要求)撓度驗算:=0.677q2l4/100EI=0.67715.63004/1002.061052398104=5.2210-4mm=3mm(滿足要求)(3)對拉螺桿強度驗算:20對拉螺桿截面面積9、為:A=314mm2對拉螺栓所受的拉力:N=F30.30.3=51.90.30.3=4.7KN對拉螺栓的強度驗算:=N/A=(4.7103)/314=15N/mm2215N/mm2由上面的驗算可以得知,墻模板的豎向木方、橫向槽鋼強度及撓度和對拉螺栓的強度滿足施工要求。也就是說墻模板的拼裝滿足施工要求。2.2.2框架梁模板:內力計算:地下室梁支撐驗算:取600300mm梁,長8.1m荷載計算:模板及支架自重:0.30.30.61.20.0648KN/m新澆砼自重:240.30.61.25.814 KN/m鋼筋自重:1.50.30.61.20.324KN/m振搗砼產生的水平荷載:2.00.41.210、0.96KN/m梁底模板線荷載共計:q1=6.52KN/m乘以折減系數0.9,則qq10.95.868KN/m底楞驗算:采用6090mm木方,間距為600mm,考慮木材長度有限,故按三等跨連續梁計算。查表得:E=9000N/mm2I=3650000mm4W=81000mm3M=0.1q1l2/2=0.15.8686002=63375N.mm強度計算:=M/W=63375/81000=0.78N/mm2fm=13N/mm2(滿足要求)撓度變形驗算:=0.677q2l4/100EI =0.6775.8686004/10090003650000=0.17mml/250=1.2mm(滿足要求)2.2.11、3頂板模板按每平方米計算,板厚度按2.45m計算。模板及支架:0.32.450.735新澆砼:242.4558.8 KN/m2鋼筋自重:2.451.12.695 KN/m2施工荷載:對支柱:1.0 KN/m2對次龍骨:2.5 KN/m2振搗砼時產生的荷載:2 KN/m2對樓板模板產生荷載1.2(0.735+58.8+2.695)+1.4(1.0或2.5+2)147.52KN/m2(對立柱)或152.42KN/m2(對次龍骨)支柱驗算:長細比:4050/245041查表求出:=300/4120.18N/A147.52/0.188100010.12 N/mm2f=215 N/mm2 次龍骨驗算:線12、荷載152.420.3=45.73KN/m =M/W=0.145.733002/81000=8.08N/mm2fm=13N/mm2(滿足要求) =0.677q2l4/100EI=0.67745.733004/10090003650000=0.076mml/250=1.2mm 主龍骨驗算:承受集中荷載45.730.3=13.72KN Mmax=0.18813.72103300=773808N/mm2=M/W=773808/81000=9.55N/mm2fm=13N/mm2(滿足要求)=0.911Pl3/100EI=0.911137203003/10090003650000=0.103mml/2513、0=1.2mm(滿足要求)2.3模板的施工2.3.1支模前應熟悉圖紙設計,確定承臺、基礎梁的幾何尺寸、形狀;2.3.2做標高測量工作,用水準儀將建筑物樓層相對標高引測到模板支撐架或其他相對固定物件上做為參照標高,一般取樓層結構標高1.000m為宜。2.3.3立模要按現有的控制線組裝,如有不相符,應及時檢查模板拼裝是否符合圖紙要求;2.3.4模板的組裝應注意拼縫,因樓板梁比較多,故要求接縫處的模板進行倒角,并用膠帶粘貼牢固,不得在拼縫處塞木條來代替空隙,拼縫處的加固應多加支撐,且拼縫處上口釘加幫條,確保梁板砼在接縫處不漏漿。2.3.5模板組裝前要涂刷脫劑,嚴禁后刷,避免污染鋼筋。2.3.6模板拼14、裝要嚴格安施工方案進行施工,模板支撐體系的立桿和水平橫桿間距不得隨意更改,以保證模板系統的整體穩定。2.3.7電梯井筒體模采用現場加工,制作準確,立模后應緊靠定位基準線,兩側模板均應利用斜撐調整和固定其垂直度。2.3.8梁、板跨度大于4m的模板,施工時應按設計要求的1/500起拱。2.3.9梁、板底模應擱于柱側模之上,梁底模拼接時,小塊模板接在梁中,不得在梁與梁相交處拼接,梁側模亦同。梁柱節點模板鑲接應牢固,確保梁柱節點斷面尺寸準確,在支梁模時,應考慮方便拆模,以減少模板的損傷。樓板支撐時,木楞應擱置平整,使混凝土樓板成形后平整挺刮。2.3.10電梯和樓梯要求支模尺寸要精準,樓梯支模時,結合設15、計圖中各樓梯裝修的踏步面層做法及其工藝要求,支模時踏步應留出面層裝修余地,并對休息平臺和踏步標高進行嚴格控制。電梯井道模板的垂直度控制要嚴格,垂直累計偏差不得大于20mm,井道內的第一節模板支撐必須牢固,不得產生水平位移和扭曲,為下次施工創造有利條件。2.3.11直線加速器底板、電梯井底板及集水井底板部位基礎承臺及地梁側模采用磚胎模,承臺及地梁高度小于1.0m時磚胎模采用120mm墻砌筑,大于1.0m時磚胎模采用240mm墻砌筑。磚胎模用1:2水泥砂漿抹面。磚胎模尺寸要嚴格按控制線進行施工,避免鋼筋放不下去,磚胎模強度達到75%后,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圖示:2.3.12基礎支模順序由深至16、淺,由承臺至梁安裝,模板組裝完畢后,應檢查模板的支撐是否牢固。檢查符合要求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2.3.13模板每周轉一次應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并分類堆碼整齊。2.3.14墻柱模板及梁側模拆除時須確保其砼表面及楞角不因拆模受損,梁板底模待達到規定強度后方可拆除。2.4模板的拆除2.4.1拆模順序和方法,應按照模板施工方案進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拆模時,嚴禁用錘子和撬棍硬砸硬撬。2.4.2拆模時間要嚴格控制,側模應待混凝土強度大于1.0N/mm2時才能拆模,保證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傷。梁底板模待混凝土強度大于設計強度的75%時,才能進行拆模,如果跨度大于817、m或懸臂梁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100%時,才能進行拆除。拆模強度的確定由同條件養護試塊強度試驗報告為依據。3.鋼筋工程3.1鋼筋材料的要求進場鋼筋的生產廠家必須持有“生產許可證”及省級建筑主管部門頒發的“準入證”。要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并按規定進行抽樣送檢,各項化學成份和力學性能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定,檢測合格后方可使用。3.2鋼筋加工3.2.1基礎底板鋼筋:設計要求地下室底板采用焊接接頭,焊接形式為熔槽幫條焊。在工程正式焊接之前,參與該項施焊的專業焊工應進行現場條件下的焊接工藝試驗,按規范要求每種規格300個焊接接頭做一組試件進行試驗,并經試驗合格后,方可正式生產。3.2.2柱鋼筋:柱鋼筋連18、接采用電渣壓力焊,鋼筋接頭處用無齒鋸切割。3.2.2.1鋼筋安裝之前,焊接部位和電極鉗口接觸的(150mm區段內)鋼筋表面上的銹斑、油污、雜物等,應清除干凈,鋼筋端部若有彎折、扭曲,應予以矯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錘擊矯直。3.2.2.2安裝焊接夾具和鋼筋:夾具的下鉗口應夾緊于下鋼筋端的適當位置,一般為1/2焊劑罐高度偏下5-10mm,以確保焊接處有足夠的淹埋深度。上鋼筋放入夾具鉗口后,調準動夾頭的起始點,使上下鋼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軸狀態,方可夾緊鋼筋。鋼筋一經夾緊,嚴防晃動,以免上下鋼筋錯位和夾具變形。3.2.2.3施焊操作要點:閉合回路、引弧:通過操縱桿或操縱盒上的開關,先后接通焊機電流回路和電19、源的輸入回路,在鋼筋端面之間引燃電弧,開始焊接。電弧過程:引燃電弧后,應控制電壓值。借助操縱桿使上下鋼筋端面之間保持一定的間距,進行電弧過程的延時,使焊劑不斷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電渣過程:隨后逐漸下送鋼筋,使上鋼筋端部插入渣池,電弧息滅,進入電渣過程的延時,使鋼筋斷面加速熔化。擠壓斷電:電渣過程結束后,迅速下送上鋼筋,使其端面與下鋼筋端面相互接觸,趁熱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屬,同時切斷焊接電源。接頭焊畢,應停歇20-30s后,才可回收焊劑和卸下焊接夾具。3.2.2.4質量檢查:在鋼筋電渣壓力焊接生產中,焊工應認真進行自檢,若發現偏心、彎折、燒傷、焊包不飽滿等缺陷,應切除接頭重焊,并查找原因,及20、時消除。切除接頭時,應切除熱影響的鋼筋,即離焊縫中心約為1.1倍鋼筋直徑的長度范圍內的部分應切除。3.2.3梁鋼筋:梁鋼筋連接采用熔槽幫條焊3.2.3.1熔槽幫條焊適用于直徑20mm以及上鋼筋的現場安裝焊接。焊接時應加角鋼作墊板模。3.2.3.2角鋼邊長為40mm-60mm,本工程選用4040角鋼。3.2.3.3鋼筋端頭應加工平整。3.2.3.4從接縫處墊板引弧后應連續施工焊,并應使鋼筋端部熔合,防止未焊透、氣孔或夾渣。3.2.3.5鋼筋與角鋼墊板之間,加焊側面焊縫1-3層,焊縫應飽滿,表面平整。3.3鋼筋綁扎及錨固3.3.1對于鋼筋砼墻及樓板,其鋼筋的連接方式多采用搭接綁扎的方式。鋼筋綁扎搭21、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倍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對于梁、板、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對于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于鋼筋直徑,且不小于25mm??v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Ld鋼筋類型砼強度等級C15C20-25C30-35C40光圓鋼筋HPB235級45d35d30d25d帶肋鋼筋HRB335級55d45d35d30dHRB400級RRB400級-55d40d35d3.3.2鋼筋綁扎采用22#鐵絲,綁扎燕尾朝向內側,但燕尾不能的一順的方向。梁箍筋的開口也不能在一個角的位置上,要交錯開。3.3.3鋼筋的搭接長度及錨固長度要22、滿足設計、相關規范及強規的要求。3.4鋼筋定位底板鋼筋為雙層雙向布置。板底由于鋼筋重量大,用砂漿墊塊容易壓碎,所以采用細石混凝土墊塊,以確保鋼筋保護層強度,隔0.5m的間距梅花形布置。底板在上、下二層筋中間用25鋼筋做馬凳支撐,梅花形布置,間距500mm。在底板鋼筋施工時,鋼筋對焊機宜放于基坑內。梁的鋼筋采用砂漿墊塊,隔0.5m的間距布置;板采用砂漿墊塊,隔0.5m的間距梅花形布置。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后,扎好墻柱插筋。為避免澆砼時鋼筋位移,要求將靠近板面的第一道柱箍與插筋焊牢,并將墻柱插筋與底板面層鋼筋點焊固定。為支撐墻內模需要,沿模板外邊線位置500600mm予埋兩排25mm短筋,L600mm23、,以固定支模架鋼管,外露200mm,拉通線檢查,與底板鋼筋焊接固定。3.5鋼筋保護墻、柱上部預留搭接鋼筋在混凝土澆注后要及時洗刷鋼筋表面污染,保證混凝土對鋼筋的握裹力。4.砼工程4.1基礎底板平均厚度為400mm,局部為1200mm。樁采用C25砼,底板墊層底板、地下室外墻、加速器室采用C30補償收縮防水砼,抗滲等級S6,地下室內墻采用C30砼,柱、梁、板、雨篷采用C30砼,樓梯采用C25砼,圈過梁、構造柱C20。4.2本工程采用商品砼,由砼步料車配合施工。4.3底板墊層砼施工4.3.1墊層砼施工前,會同有關部門驗收底板下土質和標高情況,作好地基驗槽記錄,并認可簽證后方可進行墊層施工。4.3.24、2底板墊層砼強度等級為C15,土方平整一段,墊層隨即澆筑一段。4.3.3為確保砼墊層表面平整,在墊層施工之前先做塌餅,以控制墊層頂面標高。4.3.4墊層砼施工完以后將軸線投測到墊層表面,找平墊層表面后用紅油漆標好墻柱中心線和模板邊線位置。4.3.5為了保證地下室正常施工,防止側壁由于受雨水浸泡土塌落,底板墊層打到護壁樁根部,然后在護壁樁根部砌240mm厚的窖頭磚,高為500mm,并抹灰,用3mm厚SBS做二層防水。4.4梁、板、柱砼施工4.4.1砼自高處傾落的自由高度,不超過2m。4.4.2在澆注堅向結構砼前,先在底部填以50-100mm厚與砼內砂漿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澆注中不得發生離析現象;25、澆注高度超過3m時,采用串筒或溜管使砼下落。4.4.3梁、柱采用插入式振搗,板采用表面振搗。4.4.4插入式振搗時,砼澆注層的厚度為振搗器作用部分長度的1.25倍。4.4.5在澆注與柱和墻聯成整體的梁和板時,在柱和墻澆注完畢后停歇1-1.5h,再繼續澆注。4.4.6梁和板同時澆注砼。4.5直線加速器部位大體積砼施工4.5.1直線加速器部位板最厚處為1.2m,墻體最厚處為2.4m。屬于大體積砼,要按照大體積砼的施工要求施工。4.5.2大體積砼澆注應合理分段分層進行,使砼高度均勻上升;澆注應在室外溫度較低時進行,砼的澆注溫度不宜超過28。4.5.2大體積砼施工,合理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水化熱,保證混凝26、土內外溫差小于250C,同時保證混凝土外表與大氣溫差小于250C是本工程控制的關鍵;同時進行混凝土溫度應力計算,保證混凝土不因水化熱而開裂,因此適當進行混凝土澆筑塊的劃分,并通過熱工計算,保證溫度裂縫在受控范圍內。超過1m寬的砼墻體測溫孔設在墻中心線的位置,豎向設置,預埋15mm鍍鋅鋼管,間距為3m;超過1m厚的砼頂板,測溫孔設在板厚中心部位,水平設置,預埋15mm鍍鋅鋼管,間距為3m。4.5.3砼澆注后,定時測溫,溫度過高時要采取相應有效的降溫措施。4.5.4商品混凝土配合比上控制水泥用量,增加摻合料的比例,并適當增加緩凝劑,降低混凝土水化速度。4.5.6砼應分層澆筑,每層澆筑厚度為300-27、400mm。4.6砼的養護4.6.1砼養護的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后因曝曬、風吹、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影響,出現不正常的收縮、裂縫、破壞等現象。4.6.2本工程采用自然養護的方法,在常溫下進行。4.6.3梁、板養護采用澆水、覆蓋草袋子的方法,砼墻體、柱子采用澆水、用塑料模包裹的方法。4.7砼澆筑施工縫的設置4.7.1由于本工程直線加速器室屬于特殊工藝施工,為保證砼的澆筑質量,直線加速器部位砼墻及砼頂板一次性澆筑完畢。4.7.2其他部位的施工縫,留在框架梁的下皮標高的位置上(包括-2m層的位置)。4.8砼的澆筑順序框架柱地下室外墻直線加速器側墻及頂板-228、m 層梁、板地下室頂板(頂板標高-0.050m)。5.地下室防水工程(詳見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措施)5.1防水設防體系:本工程地下室防水為一級防水等級,采用2、3道設防。5.2基礎底板下防水結構自防水+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地下室墻外防水防水砂漿+結構自防水+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5.3結構自防水地下室剛性防水混凝土中摻加復合型混凝土防水劑,抗滲等級S6。5.4底板材料防水設防做法要求防水基層表面必須平整、光滑、干燥、清潔,邊角做成圓角,底板防水層采用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5.5地下室外墻防水層做法外墻面防水層施工前,必須將表面清理干凈,如模板拉結螺桿露出外墻面部分,要先將不平整的砼鑿除,螺29、桿根部砼鑿進10深,割除螺桿,用高一級標號水泥砂漿補平整,然后20厚防水砂漿。基層干燥后,按設計涂刷基層處理劑一遍,自下而上粘貼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后,用聚醋酸乙烯膠粘劑點粘30厚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作保護層。5.6施工縫阻水措施:在板底標高上300mm處,外鋼筋砼墻體留施工縫,采取在該處增加遇水膨脹止水帶的方法阻水。6.地下室腳手架的搭設地下室腳手架的主要作用是為墻、柱的模板支拆、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墻體面的防水施工提供操作面。在底板鋼筋綁扎即將完成,墻、柱插筋施工前即開始搭設,腳手架采用雙排鋼管架,鋼管采用483.5mm焊接鋼管,先搭設一步架高,立桿底部標高為6.5m,立桿縱距1.5m,30、排距1.0m,內立桿距墻、柱400mm。內外立桿在底板砼澆筑之前按以下方法固定:在基礎底板磚胎模與基坑坑壁之間設一排立桿,底部夯實,墊以砼墊板,通過底部掃地橫桿用鋼筋斜撐上拉與外立桿形成三角支撐架進行固定。大橫桿步距約1.5m1.8m,操作層跳板擱置于小橫桿上,不允許有探頭板。小橫桿的間距結合立桿的縱距、橫桿的步距和操作層跳板的接頭情況設置。為增強架體的剛度和穩定性,適當設置剪刀撐和斜撐。其余掃地橫桿、防護欄桿、擋腳板等安全防護措施均按操作規程要求設置。外腳手架的搭拆要求應符合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評分標準附表。7.安全要求7.1施工作業期間,必須以保證安全為前提,必須遵守下列原則:31、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管施工必須管安全;動態管理、全面控制。7.2進入施工現場的作業人員,必須做好“三寶”工作。7.3認真執行安全技術交底制度、班前檢查制度、特種作業人員年審制度、安全隱患否決制度。7.4坑內作業的注意事項進坑的動力及照明電線應使用電纜,其走向應專門設計,在支撐或坑壁上要可靠地進行固定。坑內坑外有聯系的作業,必須設指揮人員,規定專用訊號,嚴格按指揮訊號作業??由献龊冒踩九疲瑖栏褚幎ú坏孟蚩酉峦段?。7.5結構施工的注意事項7.6吊裝作業要建立統一的指揮信號,起重工要持證上崗;7.7建筑物出入口處,搭設安全防護棚,電梯井和樓板洞口設置護洞板,電梯井及樓梯處設防護欄桿;7.8做好施32、工避雷工作,避雷地線在基礎施工時及時安裝。地上施工時可用塔式起重機的基礎做避雷接地線。7.9模板拆除起吊前,應檢查所有螺栓是否全部拆除,在墻體與模板完全脫離后,方可起吊。7.10在墻、柱子上繼續安裝模板時,模板應有可靠的支承點,墻、柱及梁的對拉螺桿應平直相對,對拉螺桿不得斜拉硬頂,以防螺桿因受力不均局部拉斷造成炸?,F象。7.11工機具應由現場機電工進行檢修后才可運轉,必要的防護罩等齊全,電動機具的接電規范,符合現場有關機具與用電安全制度的要求。7.12作業時,各種配件應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嚴禁直接放在模板或腳手架上,防止掉落。操作人員進行施工操作,均應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扣,高空作業應系好安全33、帶,掛好掛鉤。7.13安裝墻、柱模板時,應隨時支撐固定,防止傾覆,對模板工程中的扣件連接必須擰緊,并抽查扣件的扭力矩。7.14安裝中及安裝完成的梁板模上,不得集中堆載或堆放過重的機具、材料。7.15模板支設完畢,澆筑混凝土時,必須有專人看護模板,對墻柱及梁板的支撐和對拉嚴密監控,發現情況立即中止混凝土澆筑并及時進行加固。7.16拆模操作前,由技術負責人及木工翻樣對施工班組進行詳盡的安全技術交底。7.17拆模操作時,上下應有人接應,隨拆隨運轉,并應把活動部件固定牢靠,嚴禁堆放在腳手板上和拋擲。應采用可靠的登高工具,除操作人員外下面不得站人,高處作業應掛好安全帶。7.18拆模的施工順序基本與安裝順序基本相反,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及自上而下的原則。支撐體系應在梁板逐步拆除完成才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