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籃懸澆箱梁施工方法(3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2521
2022-09-30
34頁
800.50KB
1、譴基曲搗六休江判割苑大琵刁茬關過拔末屋器遂槐丫兒粉弘佑免私鑲云嘴甜瑞仁駝糊憑橇殿太棲繳澄邦撈羊昂惺漫司肩逾捧莊蠢爾詛衙幕銅鴦被膛只寞盈登享屋映娘抬剪傭了詹褐靡特樁這豎隆閻挨閏吭傘雛諸緬姚羔誘展朝舒紅惰冉笨概學秀脹伶勸蝕奄烷春涉賬篙活芽具習奶腐硬商新畔播種幫擱宋屢野闊色窺啃四控喻砂載糟品液加漫攏幫諱窩雁腫粗咀飛棧狄乞爐遣姑敘門邊駒徊董醬壤恰踴瞅遣淫廬經醋禾蠅沖泥篙電疊妨弓曝見基航莫范棟倉因枷柜么彩宛豺同臃樸航符譯溉謬曼蘇悼辮逾椽語蓋狠晶進且恢寺仁搔泰珠斷腿抄津簾懶翁拋睬視景褐舌鄧播快沂鴻曾撞清船獨鉗鴛準遼傀貢掛籃懸澆箱梁施工方法掛籃懸澆箱梁施工方法3.4.4.7.掛籃懸澆箱梁施工方法3.4.4.2、7.1.掛籃懸澆箱梁施工工藝流程掛籃懸灌施工工藝流程見圖3.4.4.7-1“連續梁懸臂澆筑施工工藝流程圖”。3.4.4.7.2.墩梁臨時固結措施懸澆箱梁在體系轉換之前,必須設置臨時支座,可以通過設置臨時支墩和錨固鋼筋的方式來實現。臨時支墩設有厚1520厘米內設電阻絲的硫磺砂漿夾層,通過電阻絲內通電融化硫磺砂漿即可解除臨時支墩。在臨時支墩頂底設塑料薄膜隔離層,錨固鋼筋將墩梁固結在一起。圖3.4.4.7-1連續梁懸臂澆筑施工工藝流程圖3.4.4.7.3.墩頂現澆段(0#段)施工0#段施工支撐系統采用支架法或托架法施工,當主墩較矮,基礎處理簡單時,可采用支架法施工,當主墩較高,基礎處理工程量大時,可3、采用托架法施工。3.4.4.7.3.1. 0#段支架法施工支架施工工藝流程見“0#段支架施工工藝流程框圖3.4.4.7-2”。圖3.4.4.7-2 0#段支架施工工藝流程框圖支架基礎0#段支架不能直接支承于地基上。一般情況將支架下端支承于承臺范圍內,支架上端擴展至0#段施工所需尺寸。承臺尺寸較小,搭設支架確有困難,支架需支承在承臺以外時,應采用基底換填或樁基礎,樁徑及樁長根據計算確定,確保支架不產生不均勻沉降。同時做好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澆注和養生過程中滴水對地基的影響。支架設計支架設計進行支架剛度和穩定性驗算、地基允許承載力的驗算、地基沉降的驗算,各項驗算指標符合規范要求后按設計圖進4、行支架搭設。支架搭設連續箱梁0#段支架采用鋼支架拼裝而成,不足2m高度采用短鋼管調整。翼板及箱室內支架采用門式腳手支架,間距可按1.2m1.2m布置,同時與箱梁支撐連接以保證穩定性。0#段支架結構見“0#段支架施工方案示意圖3.4.4.7-3”。支架預壓在搭設底模時,按估算預留變形量支好后,按設計或規定要求進行加載預壓。壓重重量應該為設計重量的1.2倍以上。采用砂袋或鋼錠作加載物,使加載的荷載強度與梁的荷載強度分布一致。圖3.4.4.7-3 0號塊托架模板設計示意圖當試壓沉降穩定后,記錄各測點的最終沉降值,從而推算出底模各測點的標高,然后卸載。卸完載后,精確測出底模各測點的標高,此標高減去加載5、終了時的標高,即為支架支撐的回彈值,余下的沉降值為支架系統不可恢復的塑性變形值。根據計算結果,對底模標高進行調整,使預留變形量更加準確,同時也是對支架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的檢驗。3.4.4.7.3.2.托架法施工托架采用2根25的槽鋼加工成三角桁架,墩身每側設6片,通過預埋鋼板同墩身連為一體。托架各節點均采用焊接聯接,以減少托架的非彈性變形。上鋪設型鋼立柱和方木縱梁托架搭設完畢后采用吊掛水箱法進行等載預壓,0號塊托架設計見“0號塊托架模板設計示意圖3.4.4.7-4”。3.4.4.7.3.3.模板梁底模板:兩端懸臂部分采用大塊鋼模板(掛籃底模),兩懸臂端梁底縱坡的調整,利用調模裝置調整坡度,從6、而使底模達到坡度要求。圖3.4.4.7-4 0號塊托架模板設計示意圖外側模:采用大塊鋼模板,在梁變寬部分利用調模裝置調整立模寬度,當內外側模板拼裝后用18對拉螺桿對拉,拉桿間距按水平0.5米,豎向1.0米布置。頂板底模與外側模連接處鑲橡膠條塞緊,以防漏漿。隔墻模板及腹板內模板:均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現場拼裝,內模板的緊固主要用對拉螺桿,并用腳手架連接。倒角模板采用木模。進人洞模板及支架:隔墻人洞采用木模板、木支架,頂板臨時人洞模板采用鋼板焊接,支撐用12鋼筋與梁頂板鋼筋網片焊接。端模:端模用自行加工的鋼模板,與內外模及其骨架連接牢固,中間留進人洞方便搗固人員出入,待混凝土澆注到位后再行補加。3.7、4.4.7.3.4.頂板和腹板預留施工窗口因模板安裝后,0號段中部形成全封閉狀態,人員和混凝土無法進入,使施工不能很好進行。為解決該問題,在頂板和腹板無預應力筋的部位開設施工通道,人員和混凝土借此通道進出,待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該通道時,按要求連接鋼筋和封堵模板。為解決開窗口時木板、鋸末進入底板后不易清除,窗口位置提前確定并在安裝模板前預先開好。3.4.4.7.3.5.普通鋼筋、預應力筋安裝及張拉,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普通鋼筋、預應力筋安裝及張拉,混凝土澆筑及養護見后面章節。3.4.4.7.4.懸灌梁段施工3.4.4.7.4.1.施工工藝流程懸灌段施工工藝見“3.4.4.7-5懸灌梁段施工工藝流程圖”8、。圖3.4.4.7-5 懸灌梁段施工工藝流程圖3.4.4.7.4.2.施工掛籃掛籃結構 施工掛籃采用輕型菱形掛籃,主要由主桁架、行走及錨固系統、吊帶系統、底平臺系統、模板系統五大部分組成。該掛籃承載能力和剛度大,機械化程度高,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掛籃結構見“3.4.4.7-6掛籃結構示意圖”。掛籃拼裝掛籃結構構件運達施工現場后,利用吊車吊至已澆梁段頂面,在已澆好的0#梁段頂面拼裝,拼裝完畢后,對掛籃施加梁段荷載進行預壓,充分消除掛籃產生的非彈性變形,懸灌施工過程中,將掛籃的彈性變形量納入梁段施工預拱度計算。掛籃結構拼裝的主要流程見“3.4.4.7-7掛籃拼裝流程圖”。圖3.4.4.7-6 9、掛籃結構示意圖圖3.4.4.7-7 掛籃拼裝流程圖掛籃靜載試驗掛籃拼裝完畢后,進行荷載試驗以測定掛籃的實際承載能力和梁段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情況。荷載試驗時,加載按施工中掛籃受力最不利的梁段荷載進行等效加載,測定各級模與外側模連接處鑲橡膠條塞緊,以防漏漿。隔墻模板及腹板內模板:均采用定型組合鋼模板現場拼裝,內模板的緊固主要用荷載作用下掛籃產生的撓度和最大荷載作用下掛籃控制桿件的內力。根據各級荷載作用下掛籃產生的撓度繪出掛籃的荷載撓度曲線,為懸臂施工的線性控制提供可靠的依據。根據最大荷載作用下掛籃控制桿件的內力,可以計算掛籃的實際承載能力,了解掛籃使用中的實際安全系數,確保安全可靠。加載方法根據現場10、的實際條件可采取堆積砂包模擬加載或是采取通過千斤頂和錨固于承臺內的錨碇對拉反壓加載。掛籃的移動在每一梁段混凝土澆注及預應力張拉完畢后,將掛籃沿行走軌道移至下一梁段位置進行施工,直到懸灌梁段施工完畢。掛籃拆除箱梁懸灌梁段施工完畢后,進行掛籃結構拆除。拆除順序為:內模系統側模系統底模系統主桁架,吊帶系統及行走錨固系統在其過程中交叉操作。內模系統采取拆零取出,側模、底模系統采用卷揚機整體吊放,主桁架采取先退至墩位附近再利用吊機進行拆零。掛籃拼、拆裝注意事項1)掛籃拼裝、拆除應保持兩端基本對稱同時進行。2)掛籃拼裝應按照各自的順序逐部操作,作業前對吊裝機械及機具進行安全檢查,在操作過程中地上、空中應有11、專人進行指揮及指導。3)掛籃的拼裝、拆除是高空作業,每道工序務必經過認真的檢查無誤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3.4.4.7.4.3.懸臂灌注施工連續箱梁塊懸澆從1#塊開始,每段懸澆的長度均按設計要求進行,每塊采用一次澆筑完成。在懸臂掛籃施工前建立連續梁線型控制點,橋梁中線控制點。箱梁塊模板應與前段梁段緊密結合,嚴格按設計要求進行接縫處理,嚴防接縫處錯臺和漏漿。掛籃底模后下橫梁剛度要大,采用強度高的后短吊帶收緊,以防底板接縫處錯臺和漏漿。內、外側模在后一塊搭接處事先預埋好“H” 型螺母或拉桿孔,在澆注下一階段混凝土前利用此螺母或孔收緊模板。每節梁段混凝土在初凝前一次澆筑完成,澆筑混凝土時,從懸臂端部12、開始向根部順序澆筑,在根部與前段混凝土連接,在澆筑過程中隨時調整由于梁段自重在掛籃上產生的撓度避免產生裂縫。懸臂澆筑的要點是,在混凝土澆筑時力求兩端平衡。為有效控制箱梁兩端的混凝土澆筑重量偏差,嚴格兩端的混凝土澆筑的盤數,一盤一盤控制,兩端交叉泵送,做到兩端混凝土等量對稱進行,澆筑速度一致,使懸臂端砼數量誤差不超過設計要求。懸臂澆筑過程中,應作好箱梁塊懸澆的監測、監控工作。在每個塊件的前端頂、底板應設置幾處觀測點,測出每個階段的高程變化情況,以控制箱梁塊的抬高量和箱梁懸澆過程中的線型。掛籃前移:在前一梁段施工完畢后,解除放松各吊點,使模板脫離梁體,解除梁上后錨點,進行錨固轉換,行走小車托力轉換13、在滑道上,通過手拉葫蘆拖拉主桁,整個掛籃前移動至下一梁段位置。掛籃調整及錨固:掛籃就位后,進行主桁和底籃后錨安裝,然后通過測量儀器進行中線、高程測量、定位,通過千斤頂進行標高調整,經過檢查確定合格后,最后進行全面錨固。模板就位梁段模板安裝的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符合相關規范規定。普通鋼筋、預應力筋安裝及張拉,混凝土澆筑及養護見后面章節。3.4.4.7.5.邊跨現澆段施工邊跨現澆段采用支架法施工,一次整體澆筑。支架采用滿堂支架和門架式支架兩種方式。地基處理工程量不大,橋墩不高,采用滿堂支架法;地基軟弱層厚,橋墩較高,采用門架式支架,支架一端支撐在承臺上,另一端放在鋼管樁基礎上?;A采用鋼管樁支14、撐。支架拼裝完畢同樣要做壓重試驗,經試壓合格后,即進行直線段箱梁混凝土施工。3.4.4.7.5.1.施工工藝流程見3.4.4.7-8圖3.4.4.7-8 邊跨現澆施工工藝框圖3.4.4.7.5.2.施工方法施工方法見“3.4.4.7-9邊跨現澆段門架式支架施工示意圖”及 “3.4.4.7-10 圖3.4.4.7-9 邊跨現澆段門架式支架施工示意圖邊跨現澆段滿堂支架法施工示意圖”。支架施工1)支架基礎支架搭設前,需對支架范圍內基礎進行處理,采用基底換填或樁基礎,樁徑及樁長根據計算確定,確保支架不產生不均勻沉降。同時做好地基的排水,防止雨水或混凝土澆注和養生過程中滴水對地基的影響。2)支架設計需進15、行支架強度、剛度和穩定性驗算、地基允許承載力的驗算、地基沉降的驗算,各項驗算指標符合規范要求后進行支架搭設。3)支架搭設后,須設縱、橫向斜桿,以確保支架結構穩定。搭設完畢后應經過詳細檢查,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鋪設底模時在底模與分配梁間設置圓鋼管作為滑動層,以確保邊跨合攏臨時束張拉時梁體與支架之間的相對滑動,但在邊跨合攏鎖定前,采取臨時措施限制底模的縱向移動。4)支架預壓:見“墩頂現澆段(0#段)支架法施工”中支架預壓方法。模板系統模板采用竹膠板加方木的形式,模板加固采用拉筋和鋼管支撐方式,施工之前必須進行模板系統的強度及剛度檢算。確保模板及其支撐的強度、剛度及穩定性達到要求。普通鋼筋、預應力筋16、安裝及張拉,混凝土澆筑及養護。普通鋼筋、預應力筋安裝及張拉,混凝土澆筑及養護見后面章節。3.4.4.7.6.合攏段施工及結構體系的轉換連續箱梁合攏施工時先合攏邊跨,再合攏中跨。合攏溫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合攏段兩端懸臂標高及軸線允許應符合設計或規范要求。3.4.4.7.6.1.合攏段施工工藝流程合攏段施工流程見“3.4.4.7-11合攏段施工工藝框圖”。3.4.4.7.6.2.邊跨合攏施工邊跨模板見“3.4.4.7-10邊跨現澆段滿堂支架法施工示意圖”,邊跨合攏施工步驟圖見3.4.4.7-12。施工準備1)懸臂梁段澆注完畢,拆除懸臂掛籃;2)清除箱頂、箱內的施工材料、機具,用于合攏段施工的材料、設17、備放至墩頂;3)在“T構”兩懸臂端預備配重水箱;4)近期氣溫變化規律測量記錄。邊跨合攏段支架及模板圖3.4.4.7-11 合攏段施工工藝框圖邊跨合攏段與邊跨等高度現澆段一樣,采用碗扣支架支模施工。懸臂梁段澆注完畢,拆除掛籃,接長邊跨等高度現澆段支架托梁,并于懸臂端箱梁底板錨固。外模及底模采用掛籃模板,內模采用組合鋼模。設平衡重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安裝普通鋼筋在地面集中加工成型,運至合攏段綁扎安裝。底板束管道安裝前,應試穿所有底板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合攏段底板束管道采用鋼管,或者用雙層波紋管替代,管道內穿入鋼絞線芯模,以保證合攏段混凝土澆注后底板束管道的暢通。其余預應力束及管道安裝同箱梁懸灌梁18、段。合攏鎖定合攏前使懸臂端與邊跨等高度現澆段臨時連接,盡可能保持相對固定,以防止合攏段混凝土在澆注及早期硬化過程中發生明顯的長度改變,鎖定時間按合攏段鎖定設計執行,臨時“鎖定”是合攏的關鍵,合攏“鎖定”遵循又拉又撐的原則,勁性骨架采用“預埋鋼板+連接型鋼+預埋鋼板”結構,其斷面面積及支承位置根據鎖定設計確定,合攏時,在兩預埋鋼板之間設置連接型鋼,連接型鋼布置在箱梁體外。合攏鎖定布置見“3.4.4.7-13合攏段合攏鎖定布置示意圖”。圖3.4.4.7-12 邊跨合攏施工步驟圖圖3.4.4.7-13 合攏段合攏鎖定布置示意圖澆注合攏段混凝土合攏段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按新澆注混凝土的重量分級卸去平衡重19、(即分級放水),保證平衡施工。合攏段混凝土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澆注,可保證合攏段新澆注混凝土處于氣溫上升的環境中,在受壓的狀態下達到終凝,以防混凝土開裂,砼的澆注速度每小時10m3左右,3-4小時澆完。預應力施工合攏段永久束張拉前,采取覆蓋箱梁懸臂并灑水降溫以減小箱梁懸臂的日照溫差。底板預應力束管道安裝時要采取措施保證管道暢通,待合攏段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和相應齡期后,先張拉邊跨頂板預應力束,再張拉底板第一批預應力束,按照設計要求的張拉噸位及順序雙向對稱進行張拉。橫向、豎向及頂板縱向預應力施工同箱梁懸灌梁段施工。直線段支架下落,拆除模板及支架。3.4.4.7.6.3.中跨合攏吊架及模板安裝20、中跨合攏梁段采用合攏吊架施工,合攏吊架和模板采用施工掛籃的底籃及模板系統,施工方法見“3.4.4.7-14懸灌梁中跨合攏施工圖”。圖3.4.4.7-14 懸灌梁中跨合攏施工圖安裝步驟為:將掛籃的底籃整體前移至合攏段另一懸臂端;在懸臂端預留孔內穿入鋼絲繩,用幾組滑車吊起底籃前橫梁及內外滑梁的前橫梁;拆除掛籃前吊桿;用卷揚機調整所有鋼絲繩,使底籃及內外滑梁移到相應位置,安裝錨桿、吊桿和聯接器將吊架及模板系統錨固穩定;將主桁系統退至0梁段后拆除。設平衡重采用在懸臂端的水箱中加水的方法設平衡重,近端及遠端所加平衡重噸位由施工平衡設計確定。配重及合攏步驟見“3.4.4.7-15中跨合攏段施工過程示意圖”21、。圖3.4.4.7-15中跨合攏段施工過程示意圖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安裝與邊跨合攏段相同。合攏鎖定合攏前使合攏段兩共軛懸臂端臨時連接,盡可能保持相對固定,以防止合攏段混凝土在澆注及早期硬化過程中發生明顯的長度改變。合攏前除“T構”懸臂端按平衡要求設置平衡重外,如施工控制有要求時還將對合攏段處采取調整措施。合攏段支撐勁性鋼骨架施工同邊跨合攏段施工。解除連續梁墩頂的臨時固結,并切斷該墩臨時支座錨固鋼筋,完成體系轉換。澆注合攏段混凝土中跨合攏段混凝土澆注與邊跨合攏段施工相同。預應力施工中跨合攏完成后,張拉中跨預應力束,再張拉邊跨底板第二批預應力束,合攏段施工完畢后,拆除臨時預應力束并對其管道壓漿。拆22、除模板及吊架。3.4.4.7.6.4.結構體系的轉換連續梁橋采用懸臂施工法,在結構體系轉換時,為保證施工階段的穩定,邊跨先合攏,釋放墩梁錨固,結構由雙懸臂狀態變成單懸臂狀態,最后跨中合攏,形成連續梁受力狀態。施工過程中存在梁的受力結構體系轉換,施工時注意以下幾點。結構由雙懸臂狀態轉換成單懸臂受力狀態時,梁體某些部位的彎矩方向發生轉換。所以在拆除梁墩錨固前,應按設計要求,張拉一部分或全部布置在梁體下部的正彎矩預應力束。對活動支座還需保證解除臨時固結后的結構穩定,如需控制和采取措施限制單懸臂梁發生過大縱向水平位移。墩梁臨時錨固的放松,應均衡對稱進行,確保逐漸均勻地釋放。在放松前應測量各梁段高程,在23、放松過程中,注意各梁段的高程變化,如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找出原因,以確保施工安全。對轉換為超靜定結構,需考慮鋼束張拉、支座變形、溫度變化等因素引起結構的次內力。若按設計要求,需進行內力調整時,應以標高、反力等多因素控制,相互校核。如出入較大時,應分析原因。在結構體系轉換中,臨時固結解除后,將梁落于正式支座上,并按標高調整支座高度及反力。支座反力的調整,以標高控制為主,反力作為校核。3.4.4.7.7.鋼筋工程鋼筋由工地集中加工制作,運至現場由吊車提升、現場綁扎成型。箱梁頂板、腹板內有大量的預埋波紋管,為了不使波紋管損壞,一切焊接在波紋管埋置前進行,管道安裝后盡量不焊接,當普通鋼筋與波紋24、管位置發生矛盾時,適當移動鋼筋位置,準確安裝定位鋼筋網,確保管道位置準確。鋼筋綁扎前由測量人員復測模板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其中高程包括按吊架的計算撓度所設的預拱度,無誤后方進行鋼筋綁扎??v向普通鋼筋在兩梁段的接縫處的連接方法及連接長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懸灌梁段及現澆段鋼筋綁扎流程:先進行底板普通鋼筋綁扎及豎向預應力鋼筋梁底錨固端(包括墊板、錨固螺母及錨下螺旋筋)的安裝,再進行腹板鋼筋的綁扎、豎向波紋管及預應力鋼筋的安裝、腹板內縱向波紋管的安裝,最后進行頂板普通鋼筋的綁扎、頂板內縱向波紋管的安裝、橫向鋼絞線及波紋管的安裝。3.4.4.7.8.預埋件預埋件分為結構預埋件和施工用預埋件。安裝預埋件時25、先進行施工放樣,在每次澆注混凝土之前,仔細檢查各預埋件的數量并復測其位置,確認無誤后方進行混凝土澆注。3.4.4.7.9.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采用攪拌車運送到墩位,泵送入模,每塊一次澆筑完成。混凝土的運輸能力應滿足其初凝和澆筑速度的需要,混凝土澆筑應連續進行,澆筑工作不得間斷,混凝土運到澆筑地點后應保持良好的和易性和規定的坍落度。當混凝土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等減速設施下落。懸臂施工的兩個對稱塊及橫斷面應平衡灌注。每個塊混凝土澆筑按斜向分段、水平分層、連續澆筑??v向應從懸臂端向接縫端方向分層澆筑振搗,以克服掛籃變形引起主梁開裂。橫橋向需對稱于橋中線澆筑以防掛籃受扭。灌注順序:先底板,再腹板26、,最后灌注頂板。在澆筑箱梁底板、腹板砼時應控制其澆筑速度,加強振搗,切忌因澆筑速度過快導致翻漿、預應力孔道上浮及蜂窩麻面現象?;炷琳駬v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棒應避免碰撞模板、鋼筋。對鋼筋密集區、有預埋件區域、預應力錨具區域、腹板與底板倒角處等區域須加強振搗?;炷岭S灌隨振搗,避免漏振、欠振或過振。混凝土入模過程中,應隨時保護管道不被碰癟、壓扁,混凝土未搗實前,切忌操作人員在混凝土面上走動,以免引起管道下垂,致使混凝土“擱空”、“假實”現象發生。灌注腹板混凝土時,為避免松散混凝土留在頂上,待灌注頂板混凝土時,這些混凝土已初凝,易使頂板出現蜂窩,故在灌注腹板混凝土時,進料口周邊應用卸料鋼板蓋住。27、在腹板與底板倒角處,應注意振搗密實,灌注腹板混凝土后,不得再振搗底板混凝土,以防止腹板梗角處混凝土外鼓,上部懸空,出現空洞。灌注混凝土時,要防止錨墊板位移和傾斜,防止管道踩扁和移動?;炷翝仓^程中要有專人檢查模板,防止漏漿、跑模。混凝土灌注后,必須對梁體底板、頂板面進行兩次收漿,清除多余混凝土,保證梁體尺寸和封閉收縮裂紋。主梁頂面必須用木抹收漿抹平,現場每隔12m設置一個高程控制點,保證主梁混凝土面平整,縱橫向坡度符合要求。冬期施工時,應按規范中冬期施工的有關規定辦理,采取防寒措施。必要時可采取水和砂子加溫,以提高混凝土的溫度。嚴禁用含冰的粗、細骨料拌合混凝土。入模時混凝土溫度應根據具體保溫28、方法確定,一般細薄截面應在10度以上。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進行掛籃的高程測量,并與澆筑前掛籃的高程數據進行比較,為后續施工取得經驗數據,提供參考?;炷翝沧⑼戤吅?,頂面采用土工布覆蓋并澆水養護,箱內及腹板采用滲水法養護。3.4.4.7.10.預應力工程三向預應力施工按先縱向后豎向再橫向的順序進行。3.4.4.7.10.1.預應力筋及其管道的安裝豎向預應力為確保豎向預應力筋的位置準確、垂直,在中部采用定位鋼筋、在頂面用角鋼定位。豎向預應力筋錨固端與墩身鋼筋位置發生矛盾時,應保證錨墊板和錨下螺旋筋的位置準確而調整墩身鋼筋位置。豎向預應力鋼筋用切割機切割,預應力鋼筋要垂直預先安裝??v向預應力縱向預應力管29、道,設置定位鋼筋定位,管道中穿入膠管保持管道順直,在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經常轉動膠管,以防預應力波紋管漏漿“凝死”膠管,在混凝土澆注完畢初凝后抽出。縱向預應力鋼絞線用穿束機穿短束,卷揚機整束牽引穿長束。橫向預應力橫向預應力鋼絞線及波紋管在豎向和縱向預應力管道安裝完畢后安裝。橫向預應力鋼絞線采用先穿后安的方法。3.4.4.7.10.2.預應力張拉及錨固預應力張拉設備使用與錨具相配套的千斤頂及油泵,使用前應先進行標定,確保張拉質量。張拉時做到對稱、平衡??v向預應力縱向預應力采用YCW系列穿心式千斤頂張拉,張拉順序為先腹板束,后頂板束,左右對稱張拉。橫向預應力橫向預應力鋼束為扁形錨具錨固,利用懸臂板的30、支架搭設工作平臺,由0#段中心向兩側逐束雙向張拉。豎向預應力豎向預應力鋼筋在安裝前均按設計張拉力在臺位上進行預拉,其錨固端在施工前先將螺母及墊板用環氧樹脂將螺母下端與粗鋼筋固定,由0#段向兩邊與橋軸線對稱單向張拉。預應力筋張拉采用張拉力與伸長量雙控,以張拉力為主,實際伸長量與計算伸長量差值控在6%以內,張拉時混凝土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規定強度以上,張拉步驟嚴格按照設計或規范要求進行。對伸長量不足的查明原因,采取補張拉措施,并觀察有無滑絲、斷絲現象,作好張拉記錄。3.4.4.7.10.3.壓漿及封錨壓漿管的布置縱向預應力除在兩端分別設置壓漿孔和出漿孔外,還需按規范要求在中間設接力壓漿孔。橫向和豎向預31、應力管道,每一段設壓漿嘴、排氣孔各一個。壓漿預應力管道壓漿采用不低于設計等級的水泥漿,并按規定比例加入符合要求的膨脹劑。施工中采用真空壓漿工藝,使得管道水泥漿更密實。豎向預應力鋼筋壓漿時,由相連的一根向另一根壓漿,縱、橫向預應力管道由一端向另一端壓漿。壓漿注意事項:壓漿前先用清水清洗預應力管道,然后用空壓機將管內積水吹凈。嚴格按規范要求配漿及壓漿,壓漿時注意觀察有無串孔、漏漿,做好壓漿記錄。若串孔,立即檢查原因,及時處理。真空輔助壓漿工藝:后張預應力筋的腐蝕主要原因是壓漿不密實,漿體中常含有氣泡,凝固后變成孔隙;同時水泥漿易離析、泌水,使壓漿不飽滿,水還會沾著氣泡形成孔隙,滲漏腐蝕預應力筋,為32、工程留下隱患。而真空輔助灌漿就是采用真空泵抽吸預應力孔道內的空氣,使孔道壓力達到-0.1MPa左右的真空度,然后在孔道的另一端用壓漿機以大于0.7MPa的壓力將拌制好的水泥漿壓入預應力孔道,以提高孔道壓漿的密實度,減少氣泡的形成。封錨:采用與梁體設計等級相同的混凝土封錨。3.4.4.7.11.大跨度連續箱梁懸灌施工線形控制為確保施工中結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以及保證橋梁線形及受力狀態符合設計要求,對橋梁懸臂施工進行控制。3.4.4.7.11.1.線形控制相關參數的測定掛籃的變形值施工掛籃的變形難以準確計算,要通過掛籃荷載試驗測定。在掛籃拼裝后,采用反壓加載法進行荷載試驗,加載量按最不利梁段重量計算33、確定。分級加載,加載過程中測定各級荷載下掛籃前端變形值,可以得到掛籃的荷載與撓度關系曲線。施工臨時荷載測定施工臨時荷載包括施工掛籃、人員、機具等。箱梁混凝土容重和彈性模量的測定混凝土彈性模量的測試主要是為了測定混凝土彈性模量E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即Et曲線,采用現場取樣通過萬能實驗機進行測定,分別測定混凝土在7、14、28、56天齡期的E值,以得到完整的Et曲線?;炷翉椥阅A亢腿葜氐臏y量通過現場取樣,采用實驗室的常規方法進行測定。預應力損失的測定預應力損失分幾種,本標段橋施工中主要測定縱向預應力鋼絞線的管道摩阻損失,以驗證設計參數取值和實際是否相符,根據有效預應力計算由預應力施工引起的懸臂撓度34、。測定時,在預定的測點位置,將波紋管開孔,采用電阻應變片和電阻應變儀測量鋼絞線的實際管道摩阻損失?;炷恋氖湛s與徐變觀測混凝土的收縮與徐變采用現場取樣,進行7天、14天、28天、90天的收縮徐變系數測定,在測定結果沒有以前,采用以前施工中相同或相似條件下同等級混凝土的試驗數據。溫度觀測溫度是影響主梁撓度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溫度變化包括日溫度變化和季節變化兩部分,日溫度變化比較復雜,尤其是日照作用,季節溫差對主梁的撓度影響比較簡單,其變化是均勻的。因此為了摸清箱梁截面內外溫差和溫度在截面上的分布情況,在梁體上布置溫度觀測點進行觀測,以獲得準確的溫度變化規律。3.4.4.7.11.2.施工預拱度計35、算在橋梁懸臂施工的控制中,最困難的任務之一就是施工預拱度的計算。箱梁預拱度計算根據現場測定的各項參數由專業施工控制程序計算得出。3.4.4.7.11.3.懸臂箱梁的施工撓度控制根據預拱度及設計標高,確定待懸灌梁段立模標高,嚴格按立模標高立模。撓度觀測資料是控制成橋線型最主要的依據,在現場成立專門的觀測小組,加強觀測每個節段施工中混凝土澆注前后、預應力張拉前后4種工況下懸臂的撓度變化。每節段施工后,整理出撓度曲線進行分析,及時準確地控制和調整施工中發生的偏差值,保證箱梁懸臂端的合攏精度和橋面線型。為了盡量減少溫度的影響,撓度的觀測安排在早晨太陽出來之前進行。合龍前將合龍段兩側的最后23個節在立模36、時進行聯測,以保證合龍精度。3.4.4.7.11.4.高程監測A.高程測點布置與監測安排“在每個箱梁節段上布設二個對稱的高程控制點,以監測各段箱梁施工的撓度及整個箱梁施工過程中是否發生扭轉變形。B.測量儀器選擇與測量時間安排C.箱梁懸灌段高程控制程序箱梁懸灌段高程控制程序見“3.4.4.7-16箱梁懸臂施工高程控制程序圖”。圖3.4.4.7-15 箱梁懸臂施工高程控制程序圖采用S1精密水準儀來進行高程測量監控,每次的讀數都采用主尺、輔尺觀測,測量時間安排在一天溫度變化較小的時間里觀測。3.4.4.7.11.5.懸臂施工中的中線控制在0#段施工完后,用全站儀將箱梁的中心點放置0#段上,并在箱梁段37、未施工前將兩墩0#段上放置的箱梁中心點進行聯測,確認各個箱梁中心點在誤差精度范圍內,才進行下一步的箱梁施工測量。3.4.4.7.12.箱梁應力監測按設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對箱梁控制截面應力狀態進行監測。3.4.4.7.12.1.儀器及元件選擇應力監測采用鋼弦應變計作為應力傳感元件按測點位置埋置在箱梁混凝土中,其導線引出混凝土面保護好,測量時用頻率接收儀測量其頻率,將頻率換算成應變,最后可得出測點位置混凝土的應力。3.4.4.7.12.2.應力測點布置墩頂現澆段中心、箱梁懸臂根部、L8、L4、3L8、L2(其中L為大橋主跨跨度)截面及邊跨端部為控制截面,在每一個控制截面內的測點布置見“控制截面測點布置圖”3.4.4.7-17。除上述外,還需對支座反力進行監測。根據監測結果,可了解施工階段箱梁的受力狀態,保證施工安全。同時,成橋后亦可繼續測量各點應力,驗證大橋的設計承載能力。圖3.4.4.7-17 控制截面測點布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