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繞城高速公路北線二期工程公路工程項目承臺首件施工工藝總結報告(24頁).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2604
2022-09-30
24頁
1.88MB
1、溫州繞城高速公路北線二期工程公路工程項目承臺首件施工工藝總結22 / 24目 錄1、首件工程概況12、首件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標準、方案評價22.1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22.2質量控制標準42.3方案評價53、首件工程施工、檢測情況和原材料質量選擇情況53.1首件工程施工、檢測情況53.2原材料質量選擇情況194、各工序檢測數據及相關報告195、首件工程質量評價196、首件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206.1、施工中存在的問題206.2、下一步改進措施207、工程影像資料收集208、首件施工成果及推廣的意見和建議218.1首件施工成果218.2推廣的意見和建議22溫州繞城高速公路2、北線二期工程土建第3標段承臺首件施工工藝總結按照溫州繞城高速公路北線二期工程“首件工程認可制”要求,以立足于“預防為主、先導試點、以點帶面、全面推廣”的原則,對首件工程進行技術總結,全面、客觀的分析影響工程質量的各種因素,對各工藝、技術和質量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從而得到更加科學、合理的施工工藝。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我部選擇七里港互通主線橋16#承臺作為承臺施工首件。現就對承臺首件工程的施工過程、施工工藝及工藝試驗的優缺點總結如下,并依此參照執行和優化改進。1、首件工程概況溫州繞城高速公路北線二期工程土建第3標段,起訖樁號為K33+119K34+880,線路全長1.761km,互通立交一處,主要工程3、量有:七里港互通主線橋1441m,A匝道橋446m,B匝道橋325m,C匝道橋200,D匝道橋390m,E匝道橋564m,柳黃高架橋320m,共計承臺157個,承臺采用C30砼。本次承臺首件為七里港互通主線橋16#墩承臺,中心里程樁號為K33+609,原地面高程為4.45m,16#墩承臺規格為10.9*10.9*2.5m、承臺頂標高為4.1m、承臺底標高為1.6m,承臺基坑開挖深度為2.95m,超挖10cm,作為承臺墊層施工厚度。本承臺施工采用鋼板樁防護的開挖方式,模板采用鋼模板拼裝澆筑。地質情況:本承臺從開挖情況看,表層至承臺底均為粉質粘土(硬殼層),開挖深度剛好在硬坑層與淤泥層交界處,地質4、情況與地勘報告相符。施工時間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8月22日,共計22天。2、首件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標準、方案評價2.1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1、施工方法施工總體思路是:根據橋梁施工圖紙,由測量人員放樣出承臺邊線和基坑開挖線,沿開挖線打鋼板樁,再由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基坑開挖。然后對樁頭標高放樣后進行人工樁頭鑿除,樁頭鑿除后,將伸入承臺的樁身鋼筋清理整修成設計形狀。澆注混凝土墊層前,先利用破樁頭的碎砼塊填筑一層,整平基坑,然后對嵌入墊層和承臺內的樁頭側面進行鑿毛和清洗處理,對有松散混凝土清除干凈,保證墊層和樁頭的結合良好,墊層澆注尺寸比承臺尺寸每邊加大50cm,厚度10cm,采5、用C20混凝土澆筑。鋼筋在鋼筋場下料、彎制成型,在鋼筋場報驗合格后再倒運至現場進行安裝。在安裝過程中,底層鋼筋與支撐鋼筋安裝完成后,再進行墩柱預埋筋安裝與加固。模板拼裝,承臺混凝土澆筑前,報監理工程師對承臺鋼筋及模板尺寸進行驗收,并檢查預埋鋼筋位置是否準確,焊接是否牢固、穩定,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在承臺內預埋2層冷卻管,可有效的降低承臺內水化熱的熱量,最后拆模覆蓋土工布養護。2、施工工藝承臺施工工藝流程:測量放樣基坑開挖鑿除樁頭墊層澆筑鋼筋安裝模板安裝砼澆筑養護回填。具體詳見施工工藝流程圖承臺施工工藝流程圖2.2質量控制標準1、鋼筋安裝質量檢驗方法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6、頻率(方 法)1關鍵項目受力鋼筋間距(mm)兩排以上排距5尺量:每構件檢查2個斷面同排梁、板、拱肋10基礎、錨錠、墩臺、柱20灌注樁202保護層厚度(mm)柱、梁、拱肋5尺量:每構件沿模板周邊檢查8處基礎、錨錠、墩臺10板33一般項目箍筋、橫向水平筋、螺旋筋間距(mm)10尺量:每構件檢查5-10個間距4鋼筋骨架尺寸(mm)長10尺量:按骨架總數抽查30%寬、高或直徑55彎起鋼筋位置(mm)20尺量:每骨架抽查30%2、結構物成品檢驗方法實測項目項次檢查項目規定值或允許偏差檢查頻率(方 法)1關鍵砼強度(MPa)在合格標準內按附錄D檢查2一般項目尺寸(mm)30尺量:長、寬、高各2點3頂面高程7、(mm)20水準儀:檢查5處4軸線偏位(mm)15全站儀或經緯儀:縱、橫各測量2點3、質量保證資料檢驗內容質檢內容質量情況綜述質量保證資料施工單位有完整的施工原始記錄、試驗數據、分項工程自查數據等質量保證資料,并進行整理分析,負責提交齊全、真實和系統的施工資料和圖表。質量保證資料應包括以下六個方面:(1)所有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質量檢驗結果;(2)材料配比、拌合加工控制檢驗和試驗數據;(3)隱蔽工程施工記錄和施工監控資料;(4)各項質量控制指標的試驗記錄和質量檢驗匯總圖表;(5)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非正常情況記錄及其對工程質量影響分析;(6)施工過程中如發生質量事故,經處理補救后,達到設計要求的認8、可證明文件。2.3方案評價本方案制定科學、合理,經監理工程師審核,同意本方案的實施施工。3、首件工程施工、檢測情況和原材料質量選擇情況3.1首件工程施工、檢測情況1、資源配置1)施工人員配置情況承臺工程是橋梁工程里面重要的分部工程,為了能安全、優質、高效的完成本首件工程,我部組織經驗豐富、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術管理人員及施工班組來完成本次施工。具體如下表:主要管理施工人員一覽表序號分工姓名職務、工種人數(人)備注1總負責人沈曉海項目經理12技術負責人何琛項目總工13橋梁負責人陳華俊項目副經理14質檢負責人陳培浩質檢科科長15測量負責人馬細保測量負責人16安全負責人沈銀君安全科科長17試驗9、負責人喻麗試驗室主任18機料科負責人張皖機料科科長19現場施工負責人張天壽技術員110質檢員張宇航技術員111施工員張興勇技術員112現場安全管理石柏富安全員113現場試驗員潘奇華試驗員114測量員應清泉測量員115鋼筋班組祖南鋼筋工1117砼班組袁飛砼工1018拌和樓陳廣輝普工1019合計452)施工機械設備配置情況合理的施工機械設備配置可以加快工程進度、提高工程質量,結合我部地質情況、現場布置等進行了合理的選型和配置。同時配備了相應的檢測儀器設備。具體如下:主要施工機械設備一覽表序號設備名稱型號規格生產能力單位投入數量備注1挖掘機PC-2200.8m臺1平整場地、開挖承臺2鋼筋箍筋彎曲機G10、W50/臺1鋼筋彎曲3切斷機GW40/臺1鋼筋加工4電焊機BX1-400/臺3鋼筋加工5型材切割機J3GB-400/臺1型材切割6桁吊5T/臺2鋼筋轉運7振動棒50型/個8砼澆筑8汽車起重機中聯25t輛1吊裝模板9砼拌合樓HLS120180m3/h套2混凝土拌和10砼罐車東風日產10m輛6砼運輸11發電機組/120KVA臺2應急發電12變壓器630KVA/臺1拌合樓、鋼筋棚13測量儀器/套1全站儀、水準儀、GPS3)施工材料配置情況根據設計圖紙,我部在承臺施工前將所有原材料進場,并進行原材檢測,各項檢測數據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具體見下表:主要施工材料進場一覽表序號材料名稱規格數量進場日期備注111、鋼筋2015t2016.7.193259t2016.8.091226t2016.5.292水泥P.042.5480t2016.7.233砂中砂1000t2016.7.214碎石5-16250t2016.7.23516-31.5600t2016.7.236鋼筋網片638t2016.8.152、施工方案實施及檢查情況1)施工質量、安全、環保技術交底2016年5月7日晚下午14:30時,我部項目總工與監理辦橋梁、安全、環保、測量、試驗專監向現場技術人員、施工作業班組召開了承臺施工質量、安全、環保技術交底會。項目總工在會上明確承臺首件的施工工藝、施工方法、安全和環保注意事項。預測承臺施工中可能會碰到的12、問題和異常情況,并針對該問題制定了相應的措施。同時對施工班組提出的問題一一進行解答。最后監理辦5位專監針對承臺施工中控制要點進行要求和補充。2)測量放樣基坑開挖的總體思路是:根據橋梁施工圖紙,首先由測量人員用GPS放樣出承臺邊線和基坑開挖線,用白石灰灑出基坑開挖線,然后沿基坑開挖線打設鋼板樁支護,再由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基坑開挖。3)基坑開挖以及基坑排水本承臺開挖深度為2.95米,采用鋼板樁支撐開挖方法。根據測量放樣出的基坑開挖邊線,采用挖掘機結合人工的方式進行基坑開挖,基坑頂、底面按基礎設計平面尺寸每邊放寬為80cm作為施工操作平臺,挖到樁頭后放慢挖掘速度,機械開挖至標高為1.6m處,接著再人13、工修整至承臺底標高為1.5m處,深挖的10cm作為承臺墊層施工厚度。基坑開挖前先做好地面排水,在基坑頂緣四周向外設排水坡,并在適當距離設截水溝,且防止水溝滲水,以免影響坑壁穩定。在基坑內設置集水溝、集水井,對雨水及涌出的地下水通過集水溝匯集到集水井中,再通過水泵抽水排出基坑,(集水井開挖設置在線路前進方向兩側,禁止在線路左右兩側開挖集水井)。4)樁頭破除采用人工破除樁頭。在樁基伸入承臺15cm的位置用墨斗彈出樁頭破除后標高。破除樁頭時采用空壓機結合人工鑿除,先將鋼筋外的砼全部剝離,內芯素砼整個折斷吊離(沿劃好的樁頂標高以上20cm位置,用風鉆打出與樁基縱軸垂直的破漲孔,然后向孔內打入鋼楔。由于14、混凝土的抗拉性較差,樁頭很容易與樁身混凝土分離,再使用挖機或吊機將樁頭吊出),下部留有1020cm由人工進行鑿除。鑿除過程中應保證不擾動設計樁頂以下的樁身混凝土,并保證伸入承臺內的15cm。嚴禁用挖掘機或鏟車將樁頭強行拉斷,以免破壞主筋。在樁頭破除完成后將伸入承臺的樁身鋼筋清理整修成設計形狀,樁面修整和清洗,復測樁頂高程,進行樁頭檢查。鑿樁施工完成后由測量隊對樁位偏差進行復測:16#-1孔位偏差21mm、16#-2孔位偏差28mm、16#-3孔位偏差15mm16#-4孔位偏差20mm、16#-5孔位偏差29mm、16#-6孔位偏差20mm16#-7孔位偏差14mm、16#-8孔位偏差20mm、15、6#-9孔位偏差17mm符合設計規范要求。經第三方檢測,樁身完整,9根樁基都是I類樁。因圖紙設計要求樁頭嵌入承臺15cm,技術人員得出本承臺樁基破除標高為1.75m位置并標記,人工進行鑿除,樁頭鑿除后,將伸入承臺的樁身鋼筋清理整修成設計形狀,復測得樁頂高程:16#-1標高為1.745、16#-2標高為1.752、16#-3標高為1.75316#-4標高為1.755、16#-5標高為1.746、16#-6標高為1.75516#-7標高為1.744、16#-8標高為1.756、16#-9標高為1.7428月12日下午經現場監理報驗樁頂高程及樁基保護層復測合格,允許下道工序(墊層澆筑)施工。5)墊層16、施工我部為施工工序的簡潔、整齊、規范以及施工方便進行承臺墊層澆注,澆注混凝土墊層前,先利用破樁頭的碎砼塊填筑一層,整平基坑,然后對嵌入墊層和承臺內的樁頭側面進行鑿毛和清洗處理,發現有松散混凝土清除干凈,保證墊層和樁頭的結合良好,墊層澆注尺寸比承臺尺寸每邊加大50cm,厚度10cm,采用C20混凝土澆筑。以滿足承臺鋼筋綁扎過程中鋼筋平整、干凈。8月13日墊層澆筑完成,8月14日項目測量負責人和測量專監對墊層頂面高程、樁頂高程及樁基位移偏差進行復測,結果合格,允許下道工序(鋼筋安裝)施工。墊層施工完成6)鋼筋加工及安裝(1)鋼筋加工2016年8月15日進行承臺鋼筋加工,鋼筋加工前進行配料計算,下料17、有配料單,我部承臺鋼筋集中在鋼筋棚內采用鋼筋加工設備加工成型。在鋼筋加工中我部按照圖紙要求嚴格控制各道工序,鋼筋加工尺寸、規格及彎勾尺寸經自檢、監理工程師驗收各項指標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在鋼筋場報驗合格后再倒運至現場進行安裝。(2)鋼筋安裝鋼筋保護層8.5cm,采用同標號混凝土墊塊,保護層墊塊錯開布置,每平米設置4個墊塊,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墊塊的保護,承臺底部用圓形水泥墊塊進行下墊。鋼筋的交叉點采用直徑2.0mm的鐵絲扎牢,必要時可采用點焊焊牢。綁扎宜采取逐點改變繞絲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錯扎結,對直徑25mm及以上的鋼筋,采取雙對角線的十字形方式扎結。結構或構件拐角處的鋼筋交叉點全部綁扎;中間平直18、部分的交叉點可交錯綁扎,但綁扎的交叉點宜占全部交叉點的40%以上。綁扎鋼筋的鐵絲絲頭不得進入混凝土保護層內。墩身鋼筋的預埋,在承臺底層鋼筋安裝完成后,放樣定出墩身位置,按設計圖紙拉線定出墩身鋼筋,再預埋墩身鋼筋,要求預埋墩身鋼筋定位準確、牢固。鋼筋加工允許偏差如下表:鋼筋加工允許偏差項目允許偏差(mm)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長10彎起鋼筋各部分尺寸20箍筋、螺旋筋各部分尺寸5鋼筋綁扎完成,經自檢合格,報監理,經監理現場確認,鋼筋尺寸和數量符合設計要求,綁扎間距等符合規范,可以進入下道工序。 鋼筋綁扎 墩柱預埋筋放樣鋼筋安裝完成7)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檢測與降溫承臺屬大體積混凝土,為此,我部19、為保證混凝土的施工質量,特別增設冷卻管在承臺首件中來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要求。在承臺澆筑混凝土前,在承臺內預埋2層冷卻管,每道冷卻管的間距為1.6m,每道2層,第一層距離承臺頂80cm,第二層距離承臺頂160cm。并且在承臺出水口設置測溫區,并定時進行監測,由專人負責,對每一孔進行編號,做好測溫記錄。我部采取外部土工布覆蓋降溫的方式,可有效的降低內外溫差承臺冷卻管通水降溫 8)拼裝承臺模板在正式拼裝前,我部選擇空地對模板進行打磨、修復,進行了試拼,檢驗了模板的可靠性。在安裝鋼筋之前,依據本承臺縱橫十字線用墨線彈出了承臺的尺寸線及模板邊線,支模后在用儀器進行復合校正;模板安裝前,經過多次打磨除銹,20、并涂刷脫模劑;模板安裝在鋼筋安裝完成后進行。模板安裝必須穩固牢靠,接縫嚴密,不得漏漿。模板根部以及拉桿位置用泡沫劑或水泥砂漿堵嚴,防止漏漿。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見下表:模板安裝允許偏差表和檢查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1軸線偏位15尺量兩邊不少于兩處2表面平整5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三處3高程20測量4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尺量模板安裝模板驗收9)承臺混凝土澆筑承臺混凝土澆筑前,報監理工程師對承臺鋼筋及模板尺寸進行驗收,并檢查預埋鋼筋位置是否準確,焊接是否牢固、穩定,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認真檢查承臺內各種預埋件的位置及固定情況,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準備混凝土澆筑時的用具,檢查其是否正21、常工作,檢查電力線路是否安全正常;與此同時,拌合站檢查配料系統、攪拌系統,確保工作正常。一切準備就緒后,現場技術員通知拌和站進行拌料,進行混凝土的澆筑。采用滑槽,提高工作效率,澆筑時混凝土采用分層澆筑斜面推進,分層厚度不宜大于40cm,使用三臺振搗設備由專人負責,入模的混凝土做到及時振搗,防止漏振和過振。運至現場的混凝土及時檢測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60-200mm,實測混凝土坍落度為175m、180mm,混凝土必須一次不間斷澆筑完成,防止出現施工冷縫。為確保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將澆筑區域進行分區,澆筑次序從墩柱鋼筋預埋處往四周進行分層澆筑。分層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采用2次振搗,加快混凝土的熱22、量散發,使溫度均勻分布,采用50振動棒,振搗間距控制在50cm,每次振動棒插入下層深度不小于10cm,振搗時嚴格執行“快插慢拔”的原則確保振搗密實,上層的砼澆筑必須在下層初凝之前進行。澆筑過程沿外邊內側推進。在澆筑完成后,將砼收面后,凝固前二次收漿抹面,并在初凝前后在墩身相接處進行鑿毛處理。10)模板拆除、養護承臺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即可進行承臺模板的拆除。模板分塊拆除,拆模后及時割除模板拉桿筋并采用環氧樹脂砂漿封閉處理,并及時對承臺進行土工布覆蓋灑水養護,保持溫度控制條件,養護期間必須保證混凝土表面不干燥,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承臺澆筑完后2天拆模,外觀質23、量表面平整、有個別點有錯臺現象,拉桿處有漏漿現象,承臺底部有漏漿現象,承臺尺寸符合設計要求。下步對承臺施工,模板進行修補保證拼縫控制在2mm內;拉桿處采取泡沫劑進行堵漏,承臺底部采用砂漿封堵防漏漿,保證承臺美觀。混凝土養護模板拆除11)承臺回填回填前如有積水先用水泵抽干基坑內的積水,清除槽底一切雜物,初步整平槽底。采用粒徑不大于5cm的宕喳分層回填每層不大于30cm,并用振動打夯機夯實回填土,壓實度不小于85%。3.2原材料質量選擇情況水泥、砂、碎石、粉煤灰、礦粉、外加劑、鋼筋試驗檢測指標項目數據均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詳見附件二。4、各工序檢測數據及相關報告本項目承臺混凝土強度等級C30,經過24、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及監理單位的平行試驗結果,選取水膠比為0.44的配合比,砂率44%,每方混凝土用量:水泥270kg,粉煤灰55kg,礦粉50 kg,砂796kg,石1014kg,水165kg,減水劑劑量1%,坍落度控制在160mm-200mm,試配強度為41.2Mpa,混凝土配合比各項指標均符合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要求。配合比編號:BG-2016(04)-TPB-001。鋼筋、水泥、粗細集料、鋼筋機械連接接頭試驗均已通過試驗監理審批,其余報告詳見附件二。5、首件工程質量評價首件承臺工程完成較順利,各項質量指標均符合國家現行行規及設計要求。在本次施工中,我部加強整個過25、程質量控制,合理安排人員、機械調配、材料供應,每道工序都嚴格要求施工班組按照設計及規范要求施工,整個過程也按我部施工技術指導書執行,嚴把質量驗收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為后期大面積承臺施工起到了指導作用。6、首件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6.1、施工中存在的問題(1)樁頭破除過程中容易出現混凝土崩離、掉角現象,影響樁身完整性。(2)樁基伸入承臺鋼筋在破樁過程中容易與風鎬機碰撞造成扭曲。(3)承臺模板的拉模筋,在澆注混凝土時出現漏漿問題。6.2、下一步改進措施(1)嚴格控制破樁施工質量,保證樁頭平整、不掉塊、不掉角;破樁至設計標高以上20cm時,采用小風鎬配合人工鑿除樁頭,保證樁頭質量。(2)26、嚴格控制破樁施工質量,破樁時根據裸露鋼筋位置,避開主筋區域,保證伸入承臺的鋼筋質量,對產生扭曲鋼筋及時采用措施,保證鋼筋完整、順直。(3)承臺模板的拉模筋出現漏漿問題,采用合適塑料套管并注滿泡沫膠。7、工程影像資料收集承臺工程屬隱蔽工程,為了加強我部承臺首件質量管理、真實、準確的反應工程建設過程,我部16#墩承臺施工的每一道工序都進行了相關印象資料的收集,詳見附件四。8、首件施工成果及推廣的意見和建議8.1首件施工成果通過承臺工藝性試驗,我們在承臺方面掌握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參數,為以后施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將整個過程總結如下:(1)承臺首件從2016年8月1日開始到2016年8月22日結束。承27、臺插打鋼板樁時間2天,開挖時間2天,破樁頭時間為8天,吊樁頭時間為1天,澆筑墊層以及測量放樣時間為1天,安裝承臺鋼筋、預埋墩柱鋼筋時間為5天,承臺模板除銹、拼裝模板、模板加固時間為2天,承臺混凝土澆注8個小時,總計時間為22天。(2)承臺開挖完成后四周設置攔水埂,集水井設在承臺的前后位置,禁止在承臺左右兩側挖集水井,保證樂清北環南路原地表不被破壞。(3)承臺底層鋼筋在綁扎過程中安裝加固鋼筋避免出現鋼筋下沉現象,在安裝支撐鋼筋是四周設斜支撐鋼筋起到整體鋼筋的穩固性,避免出現前后左右搖晃現象,墊塊按照每平方不少于4個梅花型布置,承臺里面的墩柱預埋鋼筋位置準確,并且對墩柱預埋鋼筋進行垂直定位與加固,28、禁止出現搖晃現象,避免在混凝土澆注過程中出現偏移。(4)承臺模板在加固過程中的拉模鋼筋需安裝塑料套管,并在塑料管里填充滿泡沫膠防止在澆注混凝土過程中漏漿,拆模后把泡沫膠掏干凈并用切割機把鋼筋頭割掉34cm然后采用水泥砂漿修補。(5)承臺拉模螺桿每顆都上緊,在澆筑過程中派專人檢查螺桿,觀測模板、鋼筋、預埋件有無位移,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處理。(6)設專職試驗員,負責監控混凝土質量,檢測混凝土坍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進行澆筑,做好混凝土澆筑記錄并按規定取樣制作混凝土試件。控制砼振搗時間,做到不要欠振,不要過振。(7)由于開挖深度超過1.5m,按規定必須設置安全防護欄桿,并密掛安全網,防止發生危險29、,按以下要求設立安全欄桿:A.所有安全防護圍欄欄桿用扣件連接,便于拆卸。B.立桿高度外露1.2m,打入地下不小于50cm,距離基坑邊緣不小于50cm,立桿橫向間距2.53.0m。C.橫桿為上下雙層間距60cm,欄桿刷紅白油漆間距25cm。D.在欄桿醒目位置掛設安全警示標志牌。8.2推廣的意見和建議本次首件工程在溫州繞北高速管理處、設計、監理辦的大力支持下,得以順利進行,工藝試驗按預先制定的承臺施工方案實施,通過對七里港互通主線橋16#墩承臺首件整個施工過程分析,我標段所確定的承臺施工工藝滿足承臺施工要求,可以用于后期全標段的承臺施工,通過首件施工,使全體施工人員加深對承臺施工工藝的理解,增強其質量意識。同時我們在施工過程中也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改進措施。在后續施工中我們將發揚首件工程中的優點,摒棄施工中的不足繼續改進工藝方案,杜絕在首件工程中出現的問題再次發生,爭取優質、安全地完成我標段所有的承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