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溝特大橋懸灌施工工藝細則(26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2646
2022-09-30
25頁
74KB
1、脆睡愈攀痊障嘯齋斜考杰籽浮漫纖喊用碉趙逸交式訪摳侵糯汽釋水陣略砂詣鞘垣逗肩芝總攫閏藍豫區踢奠叁峨上寥嘻送炕皂佰茫溪嘿等喉哆透幟式前牢國齒幅眼店炸東跋橢實管公股模榮癸涪蓄臂萊禽逝娃瞅頸脾某嘿它犁另霸弄盈汲蘆低韶竹恐杰適倍健未鄲糞伍森眼哮漂趟窯妻娠丘離抵木悟開睬醞舔諸扮锨承橢炯陋萍鋁蝴騷扔姻盤臣排堅添酗昌謄軒滯蘭砰兆哥劊竿郁盂浪丙族黎蘿換哈慣橋梅綻晉分另橇瞻椽該札冪娛喚擊姆稍有寇栓川锨鉀冬誰懂象嗚羽蔣飽使泊頂遼甕拉侯俯澆缺券蚊麻轄日揮寶姥精闊撕鋸洼腮快膜篷裂尼推寒寫敷炒棱偷酉美夕深娥偵備妝弱斑勁矣憐鳥牌尼布頂驚李子溝特大橋懸灌施工工藝細則李子溝特大橋懸灌施工工藝細則 前言: 內昆鐵路李子溝特大橋由2、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設計,中鐵第十八工程局二處負責施工,長沙鐵道學院監理公司負責監理工作,該橋于99年1月開工,至今10月20日完成了8#、9#墩0#梁段施工,進入梁部懸灌施工階段,梁部懸灌施工是該橋施工的關鍵之一,為確保李橋施工達到一次成功、一次成優的目的,為規范施工程序和規范施工作業,根據鐵路橋梁施工規范,橋梁設計規范,南盤江特大橋懸灌施工工藝細則和朔黃鐵路莊里滹沱河大橋、滴硫磴滹沱河大橋懸灌施工工藝細則編制本橋懸灌施工工藝細則,作為該橋梁部施工法規,該細則總結了以前我單位在懸灌橋梁施工中的施工經驗,吸取了兄弟單位的成功經驗進行編寫,望各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嚴格遵守。一、工程簡介 李子溝特大橋3、主橋包括712號墩及五跨(72+3128+72m)一聯529.4m的剛構-連續組合梁。具有深基群樁、高墩、大跨、長聯的特點,砼圬工量大,全橋砼圬工總量約9萬m3,其中主跨部分7.7萬立方米。梁體為單箱單室、變高度、變截面、三向預應力箱形結構,支墩處梁高8.8m,跨中34m直線段及邊跨端部25.7m直線段梁高4.4m,頂板寬8.1m,箱寬6.1m,梁部砼圬工7620立方米。 該橋梁部施工的關鍵技術是0#梁段豎向預應力筋安裝、0#梁段砼灌注、掛藍方案、張拉工藝、合攏順序、邊跨現澆、合攏段施工、合攏后長束穿束和張拉等。全橋由8#-11#墩的4個T構組成,8#墩頂設活動支座,為連續梁,其它均為剛構。每4、個T構梁段劃分為0#段、1#-16#段、17#合攏段及邊跨的18#、19#段,全聯共分為141個施工梁段. 二、施工計劃安排工期安排:該橋梁部施工受10#墩和11#墩基礎施工和設計的影響,只能先進行8#和9#T構的施工,施工工期安排為何99年11月至2000年6月份完成8#和9#T構懸灌施工,2000年5月至9月底完成10#和11#T構的懸灌施工,0#梁段施工安排時間為45天,懸灌梁段施工時間為平均8天,和攏梁段安排時間為10天,在2000年10月底完成全橋的梁部施工任務。梁部施工質量目標:分項檢驗合格率達到100%,優良率達到95%以上,達到“魯班獎”的標準。組織機構和勞力安排為實現梁部施工5、計劃安排建立組織機構如下表:指揮長:周順海總工程師:吳登銀副指揮長:王福安 11# T 構T構長:蘭正兵工程師:葛長劍質檢員:彭曉剛安全員:施工人員30人 8# T 構T構長:張玉村工程師:趙勝質檢員:趙勝安全員:代家祥施工人員30人 10# T 構T構長:僕發勐工程師:熊暑亮質檢員:陳樹禮安全員:王德民施工人員30人 9# T 構T構長:張維東工程師:周 艇質檢員:王宏祥安全員:劉顯良施工人員30人 施 工 六 隊隊長:李 會書記:黃春國施 工 一 隊隊長:耿躍宏書記:王建云總工程師:吳登銀副指揮長:王福安指揮長:周順海三、梁部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總體施工方案:采用自錨桁架式三角形掛藍進行懸6、灌施工,雙組凈吊重8噸的纜索吊完成懸灌施工中的起吊及部分水平運輸任務,(如有可能采用混凝土輸送泵進行完成部分混凝土的垂直運輸),現場運用計算機對施工結果實測值分析,進行線性型控制,采用OVM預應力施工設備進行預應力施加,采用混凝土自動計量拌合站進行混凝土拌合,掛藍施工掛藍安裝掛藍安裝采用纜索吊分部整體吊裝施工,具體施工步驟如下: 掛藍安裝在0#段完成并安裝完底板后進行,先安裝滑軌和錨輪組,并利用豎向預應力筋錨固滑軌。安裝掛藍底模后吊裝置;地面拼裝掛藍底模板,利用纜索吊雙吊鉤吊裝就位,臨時錨固如圖示然后吊裝主桁架部分,主桁架在地面組裝后用纜索吊吊裝到位,安裝前橫梁及前吊帶,懸吊底模板,解除斜拉鋼7、絲繩地面拼裝掛藍側模板,單側吊裝就位,置于底模外側走行縱梁上,上端臨時固定于主桁架上安裝外模吊梁和吊桿最后安裝內吊梁,吊桿和內模架,內模板安裝其他部件。安全檢查。 以上完成掛藍的安裝工作,安裝時應注意施工安全,按照施工順序安裝,安裝前對有關尺寸進行檢查,比如吊帶孔位置,錨固鋼筋間距,吊耳間距等,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防止安裝過程中發現,影響安裝進度。 掛藍的使用掛藍在出廠前進行加載實驗,測定掛藍的強度和剛度,檢驗各部件的連接情況,測定施工數據,具體的實驗方法如下:場內制作掛藍加載實驗臺場內拼裝掛藍主桁架主桁加前端分級加載 加載至掛藍前端結構自重,進行掛藍實際變形觀測,做好記錄 加載至最大梁段施工時8、荷載的50%,進行掛藍實際變形觀測,做好記錄 加載至最大梁段施工時荷載的100%,進行掛藍實際變形觀測,做好記錄 加載至最大施工荷載的150%,進行掛藍實際變形觀測,做好記錄 按照上述加載順序反程序卸載,觀測掛藍前端的實際變形,做好記錄100% 觀察掛藍各部受力構件的受力狀態,對觀測數據進行分析和計算,看掛藍的變形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分別對吊帶,銷軸,吊耳進行加載實驗,安全系數要大于2。 施工時為進行有效的線性控制工作,減少掛藍在灌注混凝土過程中的變形調整,掛藍前端應預留沉落量,沉落量的確定是根據掛藍實驗時的變形和現場施工前12個梁段灌注過程中的變形觀測結果來確定的,具體辦法如下:首次使用掛藍前9、按照實驗數據對掛藍前端預留沉落值,灌注混凝土前設定觀測點,測量觀測點的標高根據混凝土的灌注過程分級對觀測點的標高進行觀測,當觀測結果與預留沉落值相差超過施工規范要求的5MM時,對掛藍前吊帶進行調整對觀測結果進行分析,確定該掛藍較合理的彈性變形值。掛藍走行梁段砼達到80%后,進行張拉、壓漿,將掛藍前移。前移步驟為:錨固掛藍軌道,在滑軌放置鍍鋅鐵皮,并涂潤滑油拆下底模后吊帶、外側模后錨桿及吊架后錨桿,放松底模前吊帶,使底模離開梁體100mm左右,放松內模滑梁前后吊桿,將內模和內模架落于降低的內滑梁上,外模架底部安裝走行橫桿,放松外模吊梁,解除外模后吊桿,使外模板落于底模走行縱梁上解除掛藍后錨固裝置10、,讓后支座受力,進行走行前的安全檢查:每片主桁架各用一個10噸的倒鏈牽引,帶動掛藍底模、側模和內模同步前移,滑行時及時對接縫和混凝土表面缺陷進行處理,尤其是對拉桿頭進行處理,防止銹水污染混凝土表面,進行修補和處理時掛藍不能移動,到位后及時安裝底模后吊帶,內外滑梁吊桿和掛藍主桁架后錨固裝置,將臨時受力狀態變為永久受力狀態,確保施工安全,施工注意事項:走行過程中掛藍本體不允許上人,及時對走行狀態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和向上級匯報情況,確保掛藍走行安全重點檢查部位:掛藍兩軌道是否相對水平和與橋軸線平行,軌道錨固和支墊情況,掛藍前后支座,兩側主桁架的走行速度,掛藍上是否有人員在作業進行吊架和模板后11、錨,掛藍的拆除該橋的掛藍拆除采用雙吊鉤整體拆除掛藍主桁架,扁擔梁法拆除側模板,外推吊鉤法拆除底模板,拆除順序為主桁架、側模板、底模板安全和質量要求:掛蘭的主要受力部分包括:軌道、后錨、后吊帶、前后支座、前吊帶, 此部為經常拆裝部件和主要受力部位,應按照掛蘭的設計要求進行安裝。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水泥:使用5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其品質指標應符合現行國家水泥標準。砂子:懸灌梁C48砼采用廣西進購的優質砂,砂中含泥量必須控制在3%以下,如含泥量超標應提前安排沖洗,避免施工時再用水沖洗,造成材料凍冰,增加施工難度。砂的其它技術指標應符合GB/T1468493建筑用砂質量標準。石子:采用碎12、石531.5mm連續級配,碎石中細粉含量1%,其它技術指標應符合GB/T1468593建筑用卵石、碎石質量標準。外加劑:砼外加劑產品質量必須經省部級以上科研或質量檢驗機構出示的“產品質量檢驗報告”,證明該外加劑產品其減水、早強、抗凍及對鋼筋有無銹蝕情況。購買外加劑時廠方應附產品合格證及使用說明書。梁部C48砼優先選用廣東湛江產FDN3000高效減水劑,摻量C0.8%,如不能滿足高程泵送和早期張拉強度時即考慮采用國家建材局創之星技術發展集團生產的TOP-403型高強泵送劑,摻量C1.52.0%。外加劑在使用前,試驗室應根據工程實際用的水泥、砂、石等對其進行配合比及強度試驗,確認其質量可靠并確定施13、工配合比。材料名稱材料規格、產地達到的標準水泥普硅525水城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碎石13CM 得勝坡GB/T14685-93標準砂子中粗河砂廣西武鳴GB/T14684-93標準水飲用水 當地飲用標準外加劑FDN-3000廣東湛江國標說明如受氣溫的影響時,可增加早強或緩凝劑,但應根據實驗結果確定混凝土的拌合施工 砼的拌制,拌合樓需注意以下事項: 試驗室所開的配合比(必須有指揮部技術干部簽字)將材料重量輸入電腦后,確認無差錯方可開盤。攪拌設備的計量應提前調試,其計量誤差應滿足下表要求 。 施工配料允許偏差表(%) 砼 等 級水 泥砂 石拌 合 水外 加 劑C28C481311 攪拌時間,凡梁部砼25站14、定45秒,50站定50秒。(進入冬季施工另行規定) 砼拌制的干濕度。梁部砼底板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墻部砼坍落度控制在120140 mm,頂部砼坍落度控制在80100 mm。(進入冬季施工另行規定) 拌合樓工作人員必須邊拌合邊觀察拌合砼的干濕度同時經常查看外加劑泵的使用效果,如發現異常,立即停止砼攪拌,并及時處理。 改變施工配合比,必須經過試驗室的同意,并有試驗人員在場。混凝土的運輸:按照砼施工有關管理規定辦理混凝土的灌注砼施工所用機械必須提前進行保養維修,保證砼的順利灌注,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搗固密實,每個梁段應配備46臺插入式振動器;根據梁段的高度確定振動棒的長度。砼從拌合樓拌出15、至入模時間不得大于40分鐘(冬季砼施工另行規定)發現砼入模前水化熱過大時,應及時匯報處理。砼入模溫度必須滿足17度以上,如達不到,各種原材料需按冬季砼施工要求進行;砼應進行分層澆注,每層厚度宜控制在30cm左右,接縫、預埋件、鋼筋密集處,加強振動;混凝土養生 混凝土的養生質量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強度,影響到混凝土的表觀質量,各單位必須派一至兩 名責任心強的人員負責此項工作。根據環境的溫度變化情況制定混凝土養生措施如下:環境溫度在5度以上10度以下,砼灌注完,砼表面用彩條布覆蓋,待同等條件養護的砼試件其抗壓強度達到梁部砼設計強度的90%,但還需灑水繼續養護5天。環境溫度在0度以上5度以下,砼灌注完16、,立即用彩條布覆蓋砼表面,再加2層草墊,鋼模板外用彩條布裹起來,待同等條件養護的砼試件其抗壓強度達到梁部砼設計強度的95%,方可拆除。環境溫度在-10度以上0度以下,砼灌注完,立即用彩條布覆蓋砼表面,加一層棉被,再加2層草墊,鋼模板外用一層棉被一層彩條布裹起來,如達不到所規定的要求,再用電熱毯全方位通電加熱養護砼。待同等條件養護的砼試件其抗壓強度達到梁部砼設計強度的100%,方可拆除。混凝土的表面和接縫修整混凝土表面要進行一次性修整,對拉筋外漏部分應磨平,并涂水泥漿,對施工臨時預埋件的表面亦采取同樣的方法處理,以防修飾,銹水污染混凝土表面,對于混凝土的接縫要一次性處理,鑿除錯臺,對混凝土表面出17、現的質量通病應盡可能避免,如果出現視情節輕重進行處理。冬季施工的辦法和措施詳見內昆鐵路李子溝大橋冬季砼施工指導書混凝土的質量指標 混凝土的原材料達到上述標準外,對混凝土本體質量做如下要求:混凝土的設計強度C48 要求三天的強度達到80%以上,齡期強度按照配合比設計要求達到120%以上。混凝土的彈性模量3.8104Mpa混凝土的干容重小于2.65T/M3混凝土外觀無缺陷,顏色一至,棱角分明。(三)線型控制為什么進行線型控制為保證梁在運營階段的剛度符合設計要求如何進行線型控制 對箱梁在懸灌階段的不同受力狀態(包括混凝土的徐變,預應力等因素的影響)時影響線型因素運用計算機進行變形計算,將其結果與現場18、實測結果進行比較,通過調整梁段的立模標高來達到設計要求。線型控制需要做娜幾方面的工作 精確測定梁部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干容重,保證混凝土強度符合設計要求,合理安排工期,使實際施工工期與設計相符,按照設計的合攏順序和合攏溫度進行合攏,對施工階段的梁段進行分階段的變形觀測。混凝土有關數據由實驗室提供工期按總體安排進行測量班做好變形觀測具體辦法如下(四)預應力施工連續梁預應力施工工藝細則 前言:李子溝特大橋位于貴州省威寧縣觀風海鎮李子溝張家半坡附近,其主梁部分(72+3128+72m)連續-剛構組合梁,預應力工藝復雜。為確保本橋施 工一次成功,特制定本施工工藝細則以確保我們的預應力施工工藝。此工藝細則19、包括預應力體系、預應力設備、施工注意事項、施工組織共5個部分。一、 預應力體系(一)、縱向及橫向預應力材料采用12-75鋼絞線束作為預應力材料,橫向均采用4-75的鋼束。鋼絞線均采用購于天津鋼絞線二廣生產的級低弛,符合GBT524-1995標準其有關參數如下表:設計參數實測參數公稱直徑(mm)1524152公稱截面積(mm2)139981400每米重量(Kg/m)111111標準抗拉強度(Mpa)15701670(Ryjy)極限預應力強度(Mpa)18601860彈性模量(MPa)195106203106 根據設計說明李子溝特大橋縱向張拉力分別為2220KN、2253KN、2414KN,豎向張20、拉控制力為330KN,橫向張拉控制力為5250KN、5171KN。 為簡化構造及減少張拉摩阻損失,有鋼束只在豎向彎曲(部分)而不設水平彎曲,也無砼連通長鋼束,最長鋼束為122m。(二)豎向預應力材料 豎向預應力材料設計采用25級精軋螺紋鋼筋,Ryj=850Mpa該批鋼筋由物資科根據吳登銀總工程師提供的要求在鞍山鋼鐵廠定貨,廠家必須附有權威機構出示的物理力學性能報告。運抵工地后應按長度分別存放,掛牌標示,以防混用。(三)、錨具縱、橫向預應力束的錨具均采用上海生產STM系列錨具,錨口摩阻損失為張拉控制力的2.5%,鋼束錨固時錨具的變形和鋼絞線的回縮值為:采用自錨式千斤頂時為6mm,采用頂壓式千斤頂21、時為4mm。豎向采用軋絲錨(由新津預應力廠家負責加工),所有錨下螺旋鋼筋由現場按規范卷制。橫向錨具固定端擋板由現場根據設計圖紙加工。縱向采用STM15-12型錨具。橫向錨固端為STBM15P-4錨具。橫向張拉端為STM15B-4扁錨豎向精軋螺紋鋼張拉端及錨固端均采用JLM25螺母錨固。外購錨具運抵工地后要妥善保管,分類存放,所有預應力材料存放均應有防銹措施,嚴防受高溫及電焊擊傷,防火工作必須做好,嚴格收發料制度。(四)、預應力孔道 預應力孔道采用波紋管波紋管成孔,波紋管由現場按不同的規格卷制,原材料為江蘇生產的鋼帶。二、 預應力設備(一) 主要機具設備預應力張拉設備包括壓力表、張拉千斤頂、油管22、油泵、拌漿機、壓漿機、壓漿管及工具錨夾具等,根據李子溝特大橋預應力體系的要求,列出所需張拉設備:名稱規格、型號用途備注張拉千斤頂YCW-250縱向張拉12-75鋼絞線性能見附表一張拉千斤頂YG-70堅向精軋螺紋鋼張拉性能見附表二張拉千斤頂YDC240Q張拉橫向束性能見附表三油泵ZB4-500三向預應力張拉高壓油管60Mpa連接拌漿機柳州拌漿壓漿管柳州壓漿其他配套的工具錨夾具、銅板尺、張拉工作平臺等標準YCW250型千斤頂技術性能 表一公稱油壓(MPa)54張拉活塞面積(cm2)45293公稱張拉力(KN)2450回程油壓面積(cm2)21598張拉行程(mm)200穿心孔徑(mm)136工作23、行程1400250鋼絞線外伸長度(mm)750YG-70型千斤頂技術性能 表二額定油壓(MPa)40活塞面積(cm2 )19085張拉力(KN)720穿心孔徑(mm)64張拉行程(mm)100外型尺寸(mm)59270333YDC2400Q千斤頂技術性能 表三公稱張拉力(KN)240公稱油壓(Mpa)50張拉活塞面積(cm2)47771張拉行程(mm)150穿心桿孔徑(mm)183回程活塞面積(cm2)1335回程油壓(MPa)小于20(二) 油表與千斤頂的標定 預應力的設備必須處于良好的狀態。壓力表、張拉千斤頂等計量設備,應定期檢查并建立卡片備查。壓力表應選用防震型,表面最大讀數應為張拉力的24、1.52.0倍,精度不應低于1.5級,表盤讀數單位為MPA,校驗的有效范圍為一周。張拉千斤頂的摩擦阻力不得大于張拉噸位的5%。并建立油壓力與千斤頂張拉PN標定曲線,示定噸位宜為張拉力的1.5倍左右,且不得小于1.2倍。1.千斤頂的標定方法(1)、頂壓法既采用經過校正的壓力機對千斤頂逐個進行標定,標定時千斤頂主動供油,壓力機處于被動受力狀態,由壓力機的讀盤上讀出千斤頂的頂力,并記錄頂力和千斤頂油表讀數,連續進行兩次,取兩次的平均值得出NPA曲線。標定前應明確設計圖紙中給定的各種參數的意義,根據設計資料和錨具的有關參數進行張拉控制力計算,確定標定方案。(2)媒介千斤頂法:首先選用一臺加工精度較高或25、經廠家認真校檢過的千頂B,在實驗機上用機壓頂法配套校驗得出NPB關系曲線,作為媒介千斤頂,當校驗千斤頂C時,只要該千斤頂進油推動媒介千斤頂B,讀出與PB相應的PC什值,就可得出NPA曲線。此法可利用媒介千斤頂代替標準測力計,避開兩臺千斤頂摩阻力不同的影響,直接測出NPA關系,但必須配備一臺校驗臺架或一根粗拉桿或以鋼絞線束代替。(3)、標準測力計法:在校驗臺架上安裝測力計和被校驗得千斤頂,當千斤頂送油時,即可得出NPA關系曲線。上述兩種方法都是被有關權威單位推薦采用的,可任選其一,也可兼用對比。2,標定頻數在下列情況下進行千斤頂標定:(1) 、出廠后初次使用前;(2) 、張拉完一個懸臂梁段且不超26、過100束預應力筋;(3) 、檢驗后經過三個月;(4) 、千斤頂經過拆開檢修后;(5) 、震動、損傷呈油壓銳減及其他異常情況。在下列情況須對油有重作校正:(1) 、使用超過三個月;(2) 、張拉完一個懸臂梁段或100束預應力筋;(3) 、在使用中發現超過允許誤差或發生故障檢修后;(4) 、在運輸、存放和使用過程中應防止日曬、受潮和震動,否則須校正。三、 施工操作(一)、鋼絞線及預應力粗鋼筋的下料 鋼絞線根據每一梁段要張拉的長度加工作長度(縱向150CM,橫向加25CM)于現場下料。放線時采用轉動式鋼絞線放線盤,鋼絞線的切割一定要用砂輪機切,不允許出現破散現象。進行切斷時,首先在切割機上要固定好27、后才能切斷。鋼絞線下料夠一束的數量后以梳筋板梳理后用細鐵絲綁,每間隔23M綁一道,以便運輸和穿束。鋼絞線下料的數量以滿足梁段施工為準。一般為梁段長度加千斤頂的工作長度加鋼絞線穿束時的焊接長度加富余長度10cm(柳州產千斤頂的工作長度為60cm,開封產千斤頂的工作長度為65cm),精軋螺紋鋼長度根據吳總所出具的配料單進行下料,各單位應注意材料的搭配使用。(二)、波紋管和加工及孔道布置 本橋三向預應力預應力孔道均以波紋管成孔,、波紋管于現場加工。縱向波紋管孔道以鋼筋網片固定,一般情況鋼筋網片為0.5米一片,以確保孔道直順、位置正確。豎向孔道依靠普通鋼筋固定,且橫、豎向均為鋼束與波紋管同時安裝,應以28、型鋼或鋼筋固定鋼束及錨板的正確位置和標高。豎向預應力鋼筋以做掛籃錨固之用。在孔道布置中要做到:(1) 不死彎;(2) 不壓、擠、踩、踏;(3) 防損傷;(4) 發現波紋管損傷,及時以膠帶紙或接頭管封堵, 嚴防漏漿(5) 平立面布置準確;距中心線誤差為5mm。(6) 嚴格波紋管的長度。禁止因波紋管底部插入過長而造成無法壓漿。1、 孔道接長縱向預應力孔道以較孔道波紋管直徑大5mm的接頭管進行接頭,接長后以膠帶紙穿過35層以防漏漿。嚴禁接頭管內套。接長孔道,需接長孔道材料,應由預應力工程師根據梁段長度提前下達給機械隊加工。2、 錨墊板的安裝錨墊板安放位置應正確,板面與孔道保持垂直,壓漿嘴向上,要求波29、紋管穿入錨墊板內部,且從錨墊板口部以海棉封堵孔道端口,外包裹膠帶,嚴防漏漿堵孔。豎向預應力筋在錨固端及張拉端分別加工了成套設施(以錨板、薄壁鋼管、鋼筋、焊成的連通管和壓漿嘴),要求在接頭處以海綿封堵外纏膠帶紙,且波紋管不能超過連通波紋管,以達到封漿和通暢的目的(具體另見加工圖)。3、 防堵孔措施除以上的措施外,在縱向預應力孔道內對不同的波紋管內,在灌注砼前,穿入不同孔徑的塑料管,在砼初凝前抽動,終凝后抽出,以防措施不到漏漿堵孔,此塑料管可多次倒用。(三)、P型錨擠壓將下料的鋼絞線首先進行復核,確認無誤,然后將其放入有彈簧的擠壓套內,開動油泵,通過擠壓模,要求油泵升壓要緩慢平穩,一般34分鐘擠壓30、一個。對彈簧數量少或彈簧外漏量大于3圈的P錨要堅決棄用。(四)穿縱向鋼束本橋采用人工穿短束及人工配合卷揚機穿長束的方法穿束,穿束前一定確認孔道類別和鋼束類別及完好無損、無銹蝕,且將前端安放引導頭,將鋼束表面污物清洗干凈,確認后再穿。如采用電焊導引頭,應做好防護,避免鋼絞線中間某一位置因搭火,擊傷鋼絞線。(五)橫線預應力鋼束和豎向預應力筋的安裝1位置正確,橫豎向預應力筋安裝時應以基本點為準逐根進行尺量檢查,尤其注意孔道的線型正確,和張拉錨固端的正確位置,防止出現橫向預應力反向施加現象。2特殊情況的處理當施工時出現干擾現象時,首先向上級主觀技術領導匯報,如不能處理應向設計單位匯報,聽取解決辦法。現31、場一般的處理原則是,采取普通鋼筋避讓(但不做截斷處理)預應力鋼筋,縱向預應力鋼筋優先通過的原則。四、 張拉及錨固(一) 預應力有關參數的意義解釋1. 錨下控制力計算:錨下控制力=設計的錨下控制應力設計取定的預應力筋斷面積該橋的錨下控制應力分別為:縱向1 13950MPa 縱向2 13020MPa縱向3 12834MPa設計取定的鋼絞線斷面積為:錨下控制力計算如下:縱向1 139501.412=2343.6KN 縱向2 130201.412=21873.6KN 縱向3 128341.412=2156.1KN2. 張拉控制力計算張拉控制力既千斤頂的頂力=錨下控制力/(13%)3. 理論伸長值計算計32、算公式該橋采用PRBP程序計算,計算所得的伸長值時,未包括初應力7%的伸長值,故實際的理論伸長值為圖紙給定的引伸量除以93%。4. 實測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比較 在實廁伸長值的計算中,應計算扣除千斤頂長度部分的伸長量,此部分長度為58cm,為現場實測數據。伸長值為4.4mm。故實際測量后的伸長值應扣除4.4mm(單端張拉)或8.8mm(雙端張拉)。計算公式為:影響伸長值的因素張拉力預應力材料的斷面面積預應力材料的彈性模量孔道的偏擺影響量測誤差5. 什么是預應力力雙控標準張拉力控制和伸長值都達到標準的控制方法稱為雙控。張拉力與計算相符,伸長值與設計值的誤差為+10,-6.(二) 縱向預應力筋的張33、拉縱向預應力筋采用二次超張拉的工藝,其步驟為:0 初應力dk(持續15分鐘)或105%dk錨固下面講述張拉過程:1、 在箱梁兩端同時沖油,當拉力為初應力時,在鋼絞線上刻畫記號,作為測量伸長量的標記。2、 繼續沖油張拉,當張拉達到dk測量鋼絞線伸長量,并持荷2分鐘,此時高壓油泵回油,完成預應力張拉。3、 進行第二次張拉,油泵加壓,使張拉力達到初應力,測量鋼絞線伸長量,并記做標記,繼續沖油加壓,使張拉力達到dk并持荷510分鐘左右或張拉力達到105%dk并記錄鋼絞線的伸長值,計算伸長值。4、 錨固 打開高壓油泵截止閥,張拉油壓緩慢降至零,活塞回程。夾片即自動跟進錨固,實現自錨,并量取伸長值,做好記34、錄,計算回縮量。5、 開啟油泵,使油罐恢復其原來位置。6、 卸去千斤頂,切割余長鋼絞線,此時要用濕布包裹錨具包上,以高溫影響鋼絞線和錨具質量。整個張拉過程應隨時注意避免滑絲和斷絲現象發的發生。(二)、橫向鋼絞線的張拉:單端張拉,0-初應力-1.05K-錨固采用伸長值與預應力雙控(三)豎向鋼筋的張拉1、 張拉豎向鋼筋時,應使張拉設計定位到333KN,鋼筋的伸長量作為參考數據;2、 準備工作完畢后,開動油泵,加壓,鋼筋隨拉力增大而逐漸伸長。當達到預拉應力時,應記錄伸長量保壓分鐘,邊加壓邊擰動螺母。3、 當噸位達到KN控制噸位時,擰緊螺母4、 打開油泵截止閥,使張拉油壓緩慢降至零,量取伸長量并填寫記35、錄表。 五、孔道壓漿及封端砼預應力孔道采用一次壓漿工藝,具體規定以下:1、 出漿口閥門必須待出濃漿后才能關閉;2、 出漿口閥門必須待壓力上升至0.60.7Mpa, 持荷2分鐘或足夠的保壓時間,且無零碎漏水、漏漿時關閉;3、 水泥漿終后,方可關閉壓漿閥門;4、 在壓漿順利的前提下,應適當加大水泥漿濃度;5、 實驗室應做好檢查試件,測定水泥凈漿收縮值。封端砼安設計強度辦理,同時安裝封端摸板時,應控制砼梁長度在容許誤差之內。六、施工注意事項1、 工作錨夾片與工具錨夾片不能混用;2、 夾片與錨板錐孔不應粘附泥漿;3、 限位板上有不同規格鋼絞線的識別標志,安裝時注意不要用錯;4、 張拉前檢查張拉系統是否36、安全可靠,張拉千斤頂后嚴禁站人;5、 鋼束張拉完畢,嚴禁撞擊錨具和鋼絞線;6、 正確理解設計中的張拉控制力,一般為錨下控制應力;7、 正確量取伸長量,禁止千斤頂端部變化,作為量取伸長值的方式;8、 堅決控制回縮量,YCW250/YDC240Q一般回縮量為6mm,YG-70為23mm;9、 安放錨墊板時應使壓漿嘴向上;10、 對于長腹板鋼束應中間預留排氣孔;11、 嚴格控制水泥漿的水灰比,防止收縮太大;12、 封錨應及時,確有困難也亦在外露鋼絞線、錨板、錨墊板外涂水泥漿保護層。壓漿工作一般在張拉后24小時內完成,否則應重新張拉;13、 加強設備的管理、使用、維護,增加工作責任心。七、 施工組織張拉班共計26人,安裝千斤頂4人、控制倒鏈8人,油泵司儀器4人,張拉記錄1人,壓漿班組4人,預應力筋下料4人。 起吊作業索吊起吊能力:單鉤6.5t雙鉤13t,運行速度40m/min,起重速度20m/min纜索吊的使用:見有關管理規定卷揚機輔助起重運輸合攏施工(待續) 體系轉換(待續) 橋面施工(待續)四、保證措施質量保證措施(見施組部分)安全保證措施(見施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