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灣淡澳河兩岸景觀整治二期工程施工便道專項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2856
2022-10-08
12頁
246.04KB
1、目 錄1、工程概況22、工程范圍23、工程施工內容24、人員和機械計劃34.1 人員計劃34.2機械計劃35、作業條件準備36、施工過程46.1施工流程46.2便道施工說明57、施工質量保證體系57.1 質量目標57.2 工程質量保證體系57.3 質量管理保證措施77.4 施工準備的質量管理保證措施77.5 質量保證的工藝措施77.6 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目標77.7 安全施工保證體系87.8 施工安全管理保證措施97.9 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107.10 施工機械的安全措施107.11 現場用電安全管理11施工便道專項方案1、工程概況大亞灣淡澳河兩岸(紅樹林公園至惠陽交界)景觀整治二期工程東南起虎2、頭山,西北至惠陽交界,全長12公里。河道控制寬度控制在100150米之間,規劃設計范圍主要是周邊路網及河道沿線之間的景觀面積。本工程分自然段、文化段、休閑段、生態段,具體內容包括:綠地綠化、園林小品、室外水景、園內配套建筑等。本河兩岸由于多年的垃圾堆積,對邊坡的穩定有一定的影響,邊坡修筑時必須將垃圾、種植土挖運走。因路面與河底高差在1520米,施工時挖運邊坡土方采用挖土機分臺階修建便道進行,再裝車運至業主指定的棄料場,修建便道主要解決邊坡的清表施工,解決邊坡加固土方填筑運輸要求,解決邊坡的綠化施工要求。2、工程范圍淡澳河(紅樹林公園至惠陽交界)兩岸。3、工程施工內容本工程的自然段總長度約為753、3m,文化段總長度約為1907m,休閑段總長度約為1657m,生態段總長度約為1163m,施工便道按邊坡高程劃分。自然段1、 施工便道的開挖寬度為4.3米,邊高度為3米,便道長度以現場實際發生長度為準。2、 為了不影響下道工序施工,土方開挖時必須采用挖土機場內轉堆方法進行堆放,具體轉堆次數根據便道道數及參照便道示意圖。3、 施工便道,在邊坡成型輾壓時回填壓實。4、 開挖采用WY200挖掘機,土方場內轉運采用挖掘機、10t自卸汽車裝載。4、 人員和機械計劃。4.1 人員計劃序號名 稱人 數1段 長12技術員23測量工34重機工65運輸工126修理工27什 工104.2機械計劃序號名 稱人 數1W4、Y200挖掘機3210t自卸汽車1030.75t人貨車1412t壓路機154KW夯實機3630KW電焊機15、作業條件準備5.1. 向工人進行安全交底和技術交底,下達工程施工任務單,明確施工作業范圍和任務,使班組明確有關任務、質量、安全、進度等要求。5.2. 做好工作面準備:檢查道路是否暢通、安全,施工現場是否符合施工要求。5.3. 施工機械就位并進行試運轉,做好維護保養等工作,以保證施工機械能正常運行。5.4. 建立工序質量檢查制度,在前道工序的質量合格后才能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6、施工過程施工便道主要解決邊坡清表和邊坡填筑土方的垂直運輸,要考慮清表廢棄土的臨時堆放,本施工便道計劃寬度4.35、米,便道與便道高差3米,(如圖)測量放樣監理工程師審核確定開挖順序和參數便道土方挖運(分段開挖)修整邊坡和平整路基自檢(三檢)監理工程師檢驗運行施工無用料棄渣場堆棄有用料臨時堆放地點堆存用于回填不合格不合格6.1施工流程6.2便道施工具體說明施工便道的施工順序從上往下修筑,當汽車進不了現場時,垂直運輸用挖機分臺階轉運(如施工便道示意圖)。6.2.1垃圾段的施工:邊坡上所有的垃圾、種植土、建筑雜物等必須全部挖清,為了減輕坡面的壓力,清挖垃圾到路面后,立即用10t汽車運至業主指定的棄料場。便道的開挖邊坡控制在1:1.5,原則要清理到無垃圾為止,當垃圾過厚形成便道超挖時,要外購運粘土回填,控制在原計6、劃的高程,再用挖掘機分層碾壓,壓實度與邊坡填筑85%相同(碾壓過程與一般土方回填相同)。一般土的施工:一般土的施工便道開挖,邊坡控制在1:1.5,便道外邊線控制與邊坡外線相同,余土用10t汽車運到不影響施工作業的場地堆放(作回填土料)。6.2.3 當在開挖施工便時,遇到土質層不能滿足設計及機械設備操作平臺要求時,必須經設計部門意進行換填土或5%水泥石渣層;便道邊坡出現塌方時必須進擋板支護,必要時進行打鋼板樁處理;6.2.4碾壓施工:由于本施工便道基本是挖掘機作業道路,平整度一般,壓實度要求與邊坡填筑85%相同,所以,本次碾壓選用挖掘機碾壓。施工便道主要用于要解決邊坡清表和邊坡填筑土方的垂直運輸7、及機械操作需要,待項目工程完畢后,必須對施工便道按設計要求進行邊坡整形處理回填夯實。7.施工質量保證體系7.1 質量目標本工程質量目標計劃為“合格”。7.2 工程質量保證體系本工程采用項目管理法,實行全面質量管理。質量保證體系及工序質量保證體系見圖7-1。7.3 質量管理保證措施質量管理保證措施分為施工準備的質量管理保證措施和施工過程的質量管理保證措施。7.4施工準備的質量管理保證措施1)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嚴格按體系中規定的責權利要求實施,把質量管理的每項工作具體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人身上。2)認真抓好工人質量意識教育,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觀念。在每道工序施工前,主管工程師必須向參加施工8、有關人員做好技術交底,使班組人員及管理人員明確工序操作規程及質量要求。3)優化施工方案,積極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科學安排施工進度,合理調配勞動力。4)材料采購力求貨比三家,擇優選用,進場材料除要求有出廠合格證外,還應有公司材料部門或工地試驗室出具的復檢合格證明文件。5) 合理選擇施工機械,搞好維護檢修工作,保持機械設備的良好技術狀態。7.5 質量保證的工藝措施(1)基礎開挖 土方明挖應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嚴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懸的開挖方法,施工中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開挖過程中做到避免邊坡穩定范圍積水。(2)棄土的堆置 不允許在開挖范圍的上側棄土,在邊坡上部堆置棄土時應確保開挖邊坡9、的穩定,并經監理批準。棄土應連續堆置,棄土堆頂面應向外傾斜;在挖方下側棄土時,應將棄土堆表面整平,并向外傾斜;在沖溝內或沿河岸岸邊棄土時,應防止山洪造成泥石流或引起河道堵塞。 7.6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目標本工程的安全目標為:杜絕重大傷亡事故;無中毒事故;無火災事故,減少火災事故苗頭;杜絕重大交通事故,減少一般責任事故;無倒塌事故;年工傷事故頻率控制在5以內,文明施工目標為創建文明施工工地。7.7 安全施工保證體系組建工地安全生產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任組長,并由一名項目副經理擔任安全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負責日常的安全生產,安全生產小組成員由各職能部門的領導和施工隊隊長組成。安全保證體系見圖 7.610、-1,項目安全組織。安全保證體系安全組織及責任體系管理制度體系安全檢查人員組織及崗位責任國家.地方.行業企業班組長檢查安全員檢查安全組檢查開工前檢查施工中檢查施工后總結政策.法規.條例規范.標準.規程制度措施規定組織保障監督保障技術保障安全目標圖7.6-1安全保證體系框圖7.8 施工安全管理保證措施(1)工程開工前,詳細核對設計文件,根據施工地段的地形、地質、水文、氣象等資料,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的同時,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2)參加施工的人員,必須接受安全技術教育,熟知和遵守本工種的各項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于從事電氣、起重、登高架設作業、鍋爐、壓力容器、焊接、車輛駕駛、爆破檢驗等特殊工種的11、人員,必須持證上崗。(3)在施工現場設置足夠的消防設備。施工人員應熟悉消防設備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應組織一支經過訓練的義務消防隊伍。(4)加強與氣象、水文等部門的聯系,及時掌握氣溫、風、雨、暴和汛情等預報,做好防范工作。(5)操作人員上崗前,按規定穿戴防護用品。施工所用的各種機具設備和勞動保護用品,進行定期檢查和檢驗,保證處于完好狀態。(6)下挖工程,施工前應根據設計文件復查地下構造物(電纜、管道等)的埋置位置及走向,并采取防護措施;施工中如發現有危險品及其它可疑物品時,立即停止下挖,報請有關部門處理。(7)重要的安全設施嚴格執行與主體工程“三同時”的原則,即:同時設計、審批,同時施工,同時驗12、收,投入使用。7.9 施工現場的安全措施(1) 施工現場的布置以有利于生產,方便職工生活,符合防洪、防火等安全要求,具備文明生產、文明施工的條件為目的。施工現場的臨時設施選在水文、地質良好的地段。(2)施工現場的生活生產房屋、變電所、發電機房、臨時油庫等均設在干燥地基上,并符合防火、防洪、防風、防爆、防震的要求。(3) 施工現場設置安全標志,并不得擅自拆除。(4)易燃易爆品倉庫、發電機房、變電所,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護措施,嚴禁用易燃材料修建。工地的小型臨時油庫遠離生活區50m以外,并外設圍欄。 (5)對環境有污染的設施和材料應設置在遠離人員居住的較為空曠的地點。污染嚴重的工程場所應配有防污染的設13、施。7.10 施工機械的安全措施(1)操作人員在工作中不得擅離崗位。(2)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本機說明書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3)駕駛室或操作室內應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機械帶故障運轉或超負荷運轉。(4)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坡道上停車時,要用三角木或石塊抵住車輪。(5)柴、汽油機的正常工作溫度應保持在6090之間,溫度在40以下時不得帶負荷工作。(6)放置電動機的地點必須保持干燥,周圍不得堆放雜物和易燃品。啟動高壓電開關及高壓電機時,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膠鞋。7.11 現場用電安全管理施14、工現場臨時用電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按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88的要求進行設計、驗收和檢查。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建立健全安全用電管理制度,嚴格落實防止誤觸帶電體、防止漏電、實行安全電壓三項技術措施。施工現場內電線與其所經過的建筑物或工作地點保持安全距離,同時加大電線的安全系數。現場架空線與建筑物水平距離不小于1.5m,跨越臨時設施時垂直距離不小于2.5m。施工現場內不用裸線。每臺電氣設備設開關和熔斷器保險,實施一機一閘,嚴禁一閘多機,各種電氣設備應設置漏電保護器。凡是移動式設備和手持電動工具均在配電箱內裝設漏電保護裝置。照明線路按標準架設,不準采用一根火線與一根地線的做法,不15、借用保護接地做照明零線。對從事電焊工作的人員加強安全教育,使之懂得電焊安全基本知識。電焊鉗設有可靠的絕緣,不準使用無絕緣的簡易焊鉗或絕緣把損壞的焊鉗。施工中若有人觸電,不得用手拉觸電人,應立即切斷開電源。嚴禁非專業人員操作機電設備。變壓器設在施工現場邊角處,并設圍攔;根據用電位置,在主干線電桿上裝設分線箱。在施工現場專用中心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系統中,必須采用TZ-S接零保護系統,電氣設備的外殼必須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不得在同一供電系統中有的接地、有的接零。架設的電力及照明線路,其懸吊高度及距工作地點的水平距離按當地電力部門的規定執行。電線按標準架設。不得將電線捆在無瓷瓶的鋼筋、樹木、腳手架上;露天設置的閘刀開關裝在專用配電箱里,不得用鐵絲或其它金屬絲替代保險絲。生活區室內照明線路用瓷夾固定,電線接頭牢固,并用絕緣膠布包扎;保險絲按實際用電負荷裝設。電工在接近高壓線操作時,必須符合安全距離。移動式電動機具設備用橡膠電纜供電,經常注意理順;跨越道路時,埋入地下或穿管保護。所有接地和重復接地電阻值,須經檢驗符合規范要求,并每月復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