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城區洋房及地下室工程車庫頂板行車通道回頂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3139
2022-10-08
14頁
3.31MB
1、徐州新城區A3-3、4號地塊施工總承包三標段工程車庫頂板行車通道回頂施工方案 編制人: 審核人: 目 錄1、編制依據12、工程概況13、施工管理組織機構圖24、施工準備24.1 材料準備24.2 人員準備24.3 工具準備34.4 作業條件準備35、回頂構造要求36、附圖37、板模板(扣件鋼管架)計算書57.1參數信息57.2模板面板計算67.3模板支撐C型鋼的計算87.4托梁材料計算97.5模板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97.6立桿的穩定性計算98、監督和檢測措施109、安全保證措施111、編制依據1.1 本工程設計圖紙;1.2 土建工程施工工藝標準1.3 建設工程支撐模板系統施工安全管理辦2、法1.4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20111.5 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1.6 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1991)1.7 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1.8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1.9 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GB50300-2013)1.10 經批準的徐州新城區A3-3、4地塊施工總承包三標段建設工程施工組織設計2、工程概況2.1徐州新城區A3-3、4地塊施工總承包三標段工程:包含10#、15#、22#住宅樓,6#、8#、9#、13#、16#、17#洋房及地下室工程,建筑面積8753、12.1,其中地上建筑面積54800.13,地下建筑面積32711.97。地下車庫層高4m,車庫頂板厚度為300mm,混凝土等級為:C35/P6。車庫框架柱截面尺寸500mm*500mm,西區車庫框架梁截面尺寸350mm*750mm; 東區車庫框架梁截面尺寸300mm*700mm,車庫由33個區塊組成。工程概況表序號項 目內 容1工程名稱徐州新城區A3-3、4地塊施工總承包三標段建設工程2工程地址徐州市新城區東北部,太行路以南,秦郡路以西3建設單位徐州中鐵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4設計單位南江蘇華晟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南京地下工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5監理單位徐州市華夏建設監理有限公司6監督單位徐州市新4、城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7合同工期393天8建筑規模87512.1m29合同質量標準合格,并達到優質工程標準10安全文明施工目標江蘇省“安全文明工地”2.2為保證徐州A3-3、4地塊施工總承包三標段工程的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按規范化要求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在本工程地下室出0.000,進入裝飾階段施工時,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施工的需要,在車庫頂板回填之前,需在地下室頂板上(局部)設置施工道路。道路寬6m、4m、3m不等,材料運輸期間的荷載遠大于設計活荷載,需對施工道路部位的地下室頂板現澆板進行頂撐加固(具體位置詳見施工平面布置圖)。3、施工管理組織機構圖圖3.1管理組織機構圖4、施工準備4.5、1 材料準備 48鋼管、扣件、40100mm方木、可調頂托等、25廢料鋼筋、備用材料(2cm厚鋼板,如需要考慮在后澆帶處加蓋)4.2 人員準備 4.2.1作業人員應經過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4.2.2專業班組人數不少于15人,現場搬運雜工不少于5人,具體實際情況進行及時調整。4.3 工具準備 鐵錘、荊輪扳手、鋼筋切割機、電焊機等。4.4 作業條件準備4.4.1車庫頂板環路規劃完成,回頂路線及區域確定、并用白粉標明。4.4.2回頂區的地下車庫地面已清理干凈,滿足回頂需要。4.4.3所用材料經檢查驗收符合質量要求。4.4.4對操作人員作好班前安全技術交底。 5、回頂構造要求5.1 車庫頂板行6、車道回頂:施工道路寬有6000mm、4000mm、3000mm不等,回頂寬度等同道路寬度。板下立桿間距均為1000mm,水平桿步距1.2m。離地200mm設橫縱掃地桿,往上橫桿間距為1.2m,每一排架可以考慮布置兩道斜向剪刀撐。5.2施工道路穿后澆帶處回頂:后澆帶所在跨應全部回頂布置,后澆帶兩側第一排立桿距后澆帶200mm距離,回頂的縱向間距為900900mm。5.3橫桿支撐:框梁、板均為四道(地面上翻200mm一道,梁、板頂下翻300mm一道,上下水平撐支1/3、2/3各設置一道)。均用直角扣件緊固,立桿上下均用絲杠調節托,托頂木方,上下頂緊,確保支撐能完全受力。5.4搭滿堂架時,頂部采用頂7、托,并墊40100mm通長方木,頂緊頂板,上下均在40100mm方木上支頂。5.5車庫內框架梁:梁下立桿間距均為500mm;5.6臨時道路穿后澆帶,后澆帶需過車受壓,后澆帶處暫不能封閉的,除車庫內鋼管回頂外,還應采用25廢料鋼筋焊制成排架放置于后澆帶處,固定牢靠。如現場需要,可以再增加一道2cm厚鋼板。鋼筋排架、鋼板的制作應在現場嚴格1:1放樣切割安裝。6、附圖7、板模板(扣件鋼管架)計算書 模板支架的計算依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8、7-2003)等規范編制。7.1參數信息7.1.1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1.00;縱距(m):1.00;步距(m):1.5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3.70;采用的鋼管(mm):483.0 ;板底支撐連接方式:C型鋼;立桿承重連接方式:可調托座;板底C型鋼的間隔距離(mm):300.00;7.1.2荷載參數模板與木板自重(kN/m2):0.010;混凝土與鋼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載標準值(kN/m2):2.500;7.1.3材料參數面板采用膠合面板,厚度為18mm;板底支撐采用C型鋼;面板彈性模量E(N/mm29、):9500;面板抗彎強度設計值(N/mm2):13;C型鋼采用:C804015型號, 壁厚為:2mm。托梁材料為:16a號槽鋼; 圖2 樓板支撐架荷載計算單元7.2模板面板計算模板面板為受彎構件,按三跨連續梁對面板進行驗算其抗彎強度和剛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 = 1001.82/6 = 54 cm3;I = 1001.83/12 = 48.6 c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 面板計算簡圖7.2.1荷載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 250.31+0.011 = 7.51 kN/m;(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10、/m):q2 = 2.51= 2.5 kN/m;7.2.2強度計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2其中:q=1.27.51+1.42.5= 12.512kN/m最大彎矩M=0.112.5123002= 112608 Nmm;面板最大應力計算值 =M/W= 112608/54000 = 2.085 N/mm2;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13 N/mm2;面板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2.085 N/mm2 小于面板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13 N/mm2,滿足要求!7.2.3 撓度計算撓度計算公式為:=0.677ql4/(100EI)=l/250其中q =q1= 7.51kN/m面板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11、777.513004/(100950048.6104)=0.089 mm; 面板最大允許撓度 =300/ 250=1.2 mm;面板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089 mm 小于 面板的最大允許撓度 1.2 mm,滿足要求!7.3模板支撐C型鋼的計算C型鋼按照三跨連續梁計算,截面慣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別為:W=8.540cm3;I=34.160cm4; C型鋼楞計算簡圖(mm)7.3.1荷載的計算(1)靜荷載為鋼筋混凝土樓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q1= 250.30.3+0.010.3 = 2.253 kN/m ;(2)活荷載為施工人員及設備荷載(kN/m):q2 = 2.50.3 = 012、.75 kN/m;7.3.2強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M=0.1ql2均布荷載 q = 1.2 q1+ 1.4 q2 = 1.22.253+1.40.75 = 3.754 kN/m;最大彎矩 M = 0.1ql2 = 0.13.75412 = 0.375 kNm;C型鋼最大應力計算值 = M /W = 0.375106/8540 = 43.953 N/mm2;C型鋼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f=205.000 N/mm2;C型鋼的最大應力計算值為 43.953 N/mm2 小于C型鋼的抗彎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7.3.3撓度驗算計算公式如下:=0.677ql4/(100EI)=l/2513、0均布荷載 q = q1 = 2.253 kN/m;最大撓度計算值 = 0.6772.25310004 /(100206000341600)= 0.217 mm;最大允許撓度 =1000/ 250=4 mm;C型鋼的最大撓度計算值 0.217 mm 小于 C型鋼的最大允許撓度 4 mm,滿足要求!7.4托梁材料計算托梁按照集中荷載作用下的三跨連續梁計算;托梁采用:16a號槽鋼;W=108.3 cm3;I=866.2 cm4;集中荷載P取縱向板底支撐傳遞力,P3.754kN;最大彎矩 Mmax = 1.264 kNm ;最大變形 Vmax = 0.045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 13.14、651 kN ;最大應力 = 1263561.856/108300 = 11.667 N/mm2;托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f=205 N/mm2;托梁的最大應力計算值 11.667 N/mm2 小于 托梁的抗壓強度設計值 205 N/mm2,滿足要求!托梁的最大撓度為 0.045mm 小于 1000/150與10 mm,滿足要求!7.5模板支架立桿荷載設計值(軸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載包括靜荷載和活荷載。7.5.1 靜荷載標準值包括以下內容(1)腳手架的自重(kN):NG1 = 0.1293.7 = 0.478 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0.0111 = 0.01 kN;(3)15、鋼筋混凝土樓板自重(kN):NG3 = 250.311 = 7.5 kN;靜荷載標準值 NG = NG1+NG2+NG3 = 7.988 kN;7.5.2活荷載為施工荷載標準值與振倒混凝土時產生的荷載活荷載標準值 NQ = (2.5+2 ) 11 = 4.5 kN;7.5.3立桿的軸向壓力設計值計算公式 N = 1.2NG + 1.4NQ = 15.885 kN;7.6立桿的穩定性計算立桿的穩定性計算公式 =N/(A)f其中 N - 立桿的軸心壓力設計值(kN) :N = 15.885 kN; - 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由長細比 Lo/i 查表得到; i - 計算立桿的截面回轉半徑(cm) 16、:i = 1.59 cm; A - 立桿凈截面面積(cm2):A = 4.24 cm2; W - 立桿凈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4.49 cm3; -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 (N/mm2); f-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 L0- 計算長度 (m);根據扣件式規范,立桿計算長度L0有兩個計算公式L0=kuh和L0=h+2a,為安全計,取二者間的大值,即L0=max1.1551.71.5,1.5+20.1=2.945; k - 計算長度附加系數,取1.155; - 考慮腳手架整體穩定因素的單桿計算長度系數,取1.7; a - 立桿上端伸出頂層橫桿中心線至模17、板支撐點的長度;a = 0.1 m;得到計算結果:立桿計算長度 L0=2.945;L0 / i = 2945.25 / 15.9=185 ;由長細比 lo/i 的結果查表得到軸心受壓立桿的穩定系數= 0.209 ;鋼管立桿受壓應力計算值;=15885.204/(0.209424) = 179.259 N/mm2;立桿穩定性計算 = 179.259 N/mm2 小于 鋼管立桿抗壓強度設計值 f= 205 N/mm2,滿足要求!8、監督和檢測措施8.1 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對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進行檢查:8.1.1腳手架搭設前;8.1.2作業層施加荷載前;8.2 進行鋼管加固支撐腳手架檢查、驗收時應根18、據下列技術文件:8.2.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的相關規定;8.2.2施工組織設計設計文件;8.3 腳手架使用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8.3.1 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8.3.2 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8.3.3 扣件螺栓是否松動;8.3.4 安全防護措施是否符合要求;8.3.5 是否超載。8.4 監督和檢測要求8.4.1施工過程嚴禁各項荷載超標,做好過程監督。8.4.2 在各上車庫頂板的車必須進行過磅,控制車總重量不超過400KN的才能上車庫頂板。8.4.3 鋼筋堆場的圓盤不能疊放,直條每格堆放不超過3捆。19、8.4.4 鋼管計算高度不超過1.5米,現場堆放高度要求不超過1.2米。8.4.5 為防止高空作業,方木、板等堆放高度要求不超過2米。8.4.6 對各施工區域、各材料堆放區掛明顯的限載標示牌,內容包括數據、高度等。8.4.7每周對車庫頂板面、板底、框架梁、支撐系統進行內部監測。發現結構異常就立刻對頂板進行卸荷,并請有資質單位對其進行檢測,嚴重專項方案必須進行補強。并不再使用該地方作為施工道路、及場地。9、安全保證措施 9.1 安裝和拆除支撐時,操作人員應配戴安全帽、系安全帶、穿防滑鞋。安全帽和安全帶應定期檢查,不合格者嚴禁使用。9.2 腳手架鋼管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碳素鋼結構GB700-2020、06中Q235-A級鋼的規定;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不應有裂紋、分層、壓痕、劃道和硬彎,新用的鋼管要有出廠合格證。鋼管腳手架的搭設使用可鍛鑄造扣件,應符合規范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要求,由有扣件生產許可證的生產廠家提供,無裂紋、氣孔、縮松、砂眼等鍛造缺陷,扣件的規格應與鋼管相匹配,貼和面應平整,活動部位靈活,夾緊鋼管時開口處最小距離不小于5mm。鋼管螺栓擰緊力矩達65Nm時不得破壞。扣件按現行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2006的規定抽樣檢測。安裝前應對所用部件進行認真檢查,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9.3 施工過程中應經常對下列項目進行檢查:9.3.1墊木應滿足設計要求21、。9.3.2底座位置應正確,頂托螺桿伸出長度應符合規定。9.3.3立桿的規格尺寸和垂直度應符合要求,不得出現偏心荷載。9.3.4掃地桿、水平拉桿等的設置應符合規定,固定應可靠。9.4作業時,鋼管和配件不得隨意堆放,鋼管應放平放穩,嚴防滑落。腳手架或操作平臺上臨時堆放的鋼管不宜過高,連接件應放在箱盒或工具袋中,不得散放在腳手板上。9.5施工用的臨時照明和行燈的電壓不得超過36V;若為滿堂支架、鋼支架及特別潮濕的環境時,不得超過12V。照明行燈及機電設備的移動線路應采用絕緣橡膠套電纜線。9.6安裝高度在2m 及其以上時,應遵守國家現行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80-1991)的有關規定施工。9.7加固區域邊緣用鋼管欄桿圍護,以防止加固體系被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