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園”工程B-5住宅樓測量工程施工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l**
編號:603145
2022-10-08
14頁
556.54KB
1、海南省儋州市濱海新區(qū)“幸福家園”工程B-5樓測量工程施工方案編 制 人:審 核 人:審 批 人:編制單位:編制日期: 年 月 日目 錄1 編制依據(jù)22 概況23 施工組織23.1勞動力組織23.2主要儀器設備組織23.3施工測量主要內容34 對測量放線的基本要求35 施工測量前的準備工作46 起始依據(jù)的測設57 主要施工測量方法57.1建筑物軸線控制網(wǎng)的測設57.2基坑開挖到位后的現(xiàn)場施測67.3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設67.4 0.000以下施工測量77.50.00以上施工測量87.6各施工細部點詳細放樣107.7沉降觀測118.0交工資料131 編制依據(jù)海南省儋州濱海新區(qū)“幸福家園”工程B-5樓設2、計圖紙及相關規(guī)范 施工圖紙設計變更及會議紀要工程測量規(guī)范 (GB500262007)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 GB50204-20112 概況工程名稱:海南省儋州濱海新區(qū)“幸福家園”工程B-5樓建設單位:海南萬方盛宏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建筑面積:1452.10m2(B-6:1909.00,B-8#:1452.10,B-9:1812.18,B-12:1452.10,B-13:2080.57,B-15:1452.10,B-18:1452.10)結構形式: 磚混結構項目性質: 功能為住宅樓3 施工組織3.1勞動力組織本工程擬選用專業(yè)測量工1名,負責整個工程的軸線定位放線、標高傳遞,變形觀測等施工測3、量工作。放線員2名,負責測量放線操作,要求施工測量人員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認真學習測量規(guī)范,熟悉設計文件,掌握施工計劃,結合現(xiàn)場條件,精心放樣,并隨時檢查、校核,以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的順利進行。在本工程測量放線操作的人員須具有測量放線崗位證書。3.2主要儀器設備組織測量儀器的選擇與使用將直接影響測量放線的精度、速度,以致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和工期,因此,選擇先進、精密的測量儀器并合理的使用與保養(yǎng)將對工程的優(yōu)質、高效完成起重要作用。本工程擬采用的設備如下表所示:編號設備名稱精度指標數(shù)量用途1RTS-112SL全站儀2mm+2ppm1臺前期工程控制定位2TDJ2激光經(jīng)緯儀21臺施工放樣3S3水準4、儀2mm1臺標高控制450m鋼尺1mm2把施工放樣5激光鉛垂儀1臺內控點豎向傳遞6對講機 -4部通訊聯(lián)絡以上所列的主要測量儀器,在使用過程中需注意: 對測量儀器到市計量檢定站進行檢測,合格方準使用。 向業(yè)主和項目收集進行測量工作所需的原始測量資料,(建設方確定的原始坐標點和高程)施工設計圖紙(建施03施工總平面圖) 對圖紙中軸線、標高數(shù)據(jù)、坐標定位軸線,進行復核、計算、,以免造成差錯,對所有進場的儀器設備及人員進行初步調配、技術交底。3.3施工測量主要內容建筑物軸線控制網(wǎng)的測設(施工平面布置圖)基坑開挖到位后的現(xiàn)場施測(結施02)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設;0.00以下施工測量;0.00以上施工測量;各5、施工細部點詳細放樣;沉降觀測。4 對測量放線的基本要求1、遵守國家法令、政策和規(guī)范,積極為工程施工服務。本工程測量除依據(jù)本工程的施工圖紙外,尚應遵守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2007)及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11)等規(guī)范要求。2、遵守先整體、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程程序,具體做法是:定位軸線(全站儀)-基礎開挖(水準儀測量底標高)-定位放線-墊層、條基、剪力墻-0.000放線(經(jīng)緯儀)水準儀(測量+0.000高程)-卷材(5.0m)傳遞高程。3、選用科學、簡捷和精度合理、相稱的施測方法。4、要嚴格審核原始依據(jù)的正確性,堅持測量作業(yè)與計算工作步步有校核。56、建立一切定位、放線工作要經(jīng)自檢、互檢合格后,方可申請主管部門驗線的工作制度。本工程測量放線的驗收順序為:測量員自檢 工長初檢 質檢員核驗 監(jiān)理驗收。對邊軸線尚應請市規(guī)劃局檢驗。6、測量記錄應做到原始、正確、完整、工整。7、計算工作應做到依據(jù)正確,方法科學,嚴謹有序,步步校核,結果正確。8、測量儀器的使用、保養(yǎng)、檢定與檢校應符合我國計量法實施細則、經(jīng)緯儀檢定規(guī)程(JJG414-2003)、水準儀檢定規(guī)程(JJG425-2003),鋼卷尺檢定規(guī)程(JJG4-1999)等規(guī)程及公司檢驗測量和實驗設備控制程序的規(guī)定。5 施工測量前的準備工作 施工測量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為測量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1、了解7、設計意圖,學習和校核圖紙。主要有:(1)了解工程總體布局,定位與標高情況;(2)學習與校核圖紙,避免使用錯誤尺寸;(3)了解設計對測量放線精度的要求,以便使測量放線工作更好地符合設計要求。(本工程設計對測量放線精度無特殊要求)2認真做好測量儀器的檢定和檢核工作。3對參與測量放線的人員應先交底后施工。6 起始依據(jù)的測設海南省儋州濱海新區(qū) “幸福家園”工程B-5樓工程定位依據(jù)為由業(yè)主提供的平面坐標控制點、高程,并做好保護,該坐標點經(jīng)我方檢校無誤后,由建設方進行確認,后辦理驗線手續(xù),之后交付施工使用。本工程標高點為建設方提供3個點(每個點有坐標和高程),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將坐標引點至施工現(xiàn)場3處,同8、時制作樁點(200*200*500砼墩),樁頂高出自然地面300mm,以便工程放線使用。 7 主要施工測量方法7.1建筑物軸線控制網(wǎng)的測設1、軸線控制測設依據(jù)及復測本工程軸線控制點測設依據(jù)經(jīng)業(yè)主確認的基準控制點進行,并進行復測。2、軸線控制點測設根據(jù)基準控制點復測成果,為保證結構主體施工與樁基施工依據(jù)的一致性,我方會與建設方確認,確定基準控制點和后視方向,根據(jù)該點與建筑紅線及建筑物的相對尺寸關系測設出本工程各建筑物的軸線控制點。3、控制點的保護控制點應選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同時控制樁必須進行圍護,具體做法如右圖1所示。7.2基坑開挖到位后的現(xiàn)場施測1、用控制樁復核其他各樁。將各9、點引測到基坑內。用就近的控制樁檢查各點的座標。為防止發(fā)生不能通視的現(xiàn)象和方便檢查,在每個區(qū)內建立4個控制點并計算出其座標。2、實測時可用以上述的其中一種或幾種方法結合實施。7.3高程控制網(wǎng)的布設本工程的高程控制依據(jù)為業(yè)主指定的建筑紅線界樁,并進行復測,經(jīng)復測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使用。為保證主體施工與樁基工程施工標高控制的一致性,結合現(xiàn)場實際情況確定標高控制基準點,并向施工現(xiàn)場引測標高控制點(0.000),根據(jù)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各房屋值為:B-5(= 9.55) B-6(=9.90) B-8(=9.30) B-9(=9.60)B-12(= 9.10) B-13(=9.60) B-15(=9.1010、) B-18(=9.30)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qū)內各個單體基坑四周布設四個標高控制點,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控制點布設在通視良好的位置,距離基坑邊線不小于15米,采用S3水準儀閉合水準路線測設。控制點間標高較差和水準路線閉合差滿足相應路線等級精度要求。7.4 0.000以下施工測量1、平面放樣測量(1)開挖線放樣:首先根據(jù)軸線控制樁投測出控制軸線,然后根據(jù)開挖線與控制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開挖線,并撒出白灰線作為標志。當基槽開挖到接近槽底設計標高時,用經(jīng)緯儀根據(jù)軸線控制樁投測出基槽邊線和集水坑開挖邊線,并撒出白灰線指導開挖。(2)軸線投測:基礎平面板混凝土澆筑并凝固后,根據(jù)基坑邊上的軸11、線控制樁,將經(jīng)緯儀架設在控制樁位上,經(jīng)對中、整平后、后視同一方向樁(軸線標志),將控制軸線投測到作業(yè)面上。然后以控制軸線為基準,以設計圖紙為依據(jù),放樣出其他軸線和柱邊線、洞口邊線等細部線。(3)當每一層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測量放線完后,必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及時填寫樓層放線記錄表并報監(jiān)理驗線,以便能及時驗證各軸線的正確。(4)驗線時,允許偏差如下:軸線間距允許偏差(mm)L 30 m530mL 60m10 mm60m90m20 mm2、標高控制(1)高程控制點的聯(lián)測:在向基坑內引測標高時,首先聯(lián)測標高控制點。經(jīng)聯(lián)測確認無誤后,方可向基坑內引測所需的標高。(2)0.00以下標高的施測:為保證豎向控12、制的精度,對所需的標高臨時控制點,必須正確測設,每一個獨立坑所引測的標高臨時控制點,不得少于三個,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點的較差不得超過3mm,取平均值作為該基坑的標高基準值,臨時控制點應根據(jù)基坑情況設置在較穩(wěn)定位置。(3)土方開挖標高控制:在土方開挖即將挖到設計底標高-1.800時,測量人員要對開挖深度進行實時測量,即以引測到基坑的標高臨時控制點為依據(jù),用S3水準儀抄測出挖土標高,并撒出白灰點指導清土人員按標高清土。(4)基礎結構模板支好后,用水準儀在模板內壁定出基礎面設計標高線控制砼澆筑。拆模后,在結構立面抄測結構1米線。(5)基坑標高傳遞示意如下圖3。7.50.00以上施工測量1、樓層平13、面控制網(wǎng)測量建筑物0.00以上的軸線傳遞,采用激光經(jīng)緯儀內控接力傳遞法進行軸線投測。(1)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內控點布設根據(jù)混凝土施工流水段的劃分進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設2個點,作為該流水段的測量控制點。測量內控點根據(jù)工程施工到首層時現(xiàn)場實際情況和施工流水段劃分情況進行布設。埋件的埋設內控點所在平面層樓板相應位置上需預先埋設鐵件并與樓板鋼筋焊接牢固。以后在各層施工澆筑頂板時,在垂直對應控制點位置上預留出f200mm孔洞,以便軸線向上投測。預埋件作法預埋鐵件由1001008mm厚鋼板制作而成,在鋼板下面焊接F12鋼筋,且與底板砼一起澆筑,如右圖。控制點的測設待預埋件埋設完畢后,將內控點所在縱橫軸線分14、別投測到預埋鐵件上,并用TOPCON-601全站儀進行測角、測邊校核,精度合格后刻上標記作為平面控制依據(jù)。內控網(wǎng)的精度不低于軸線控制網(wǎng)的精度。激光接收靶激光接收靶由3003005mm厚有機玻璃制作而成,接收靶上由不同半徑的同心圓及正交坐標線組成。(2)內控點豎向投測首先將激光鉛垂儀設置在首層面層上作好平面控制,并選擇四個較合適的位置作控制點或用中心“十”字控制,在澆筑上升的各層樓面時,必須在相應的位置預留200mm200mm與首層層面控制點相對應的小方孔,保證能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過預留孔。在首層控制點上架設激光鉛垂儀,調置儀器對中整平后啟動電源,使激光鉛垂儀發(fā)射出可見的紅色光束,投射到上層預留15、孔的接收靶上,查看紅色光斑點離靶心最小之點,此點即為第二層上的一個控制點。其余的控制點用同樣方法作向上傳遞。2、高程的傳遞0.000以上標高施測法,主要是用鋼尺沿結構外墻、邊柱等向上豎直立測量,引測步驟是:先用水準儀根據(jù)各棟號水準點,在各向上引測處準確測出啟始標高線(一般多測1.000m標高線);用鋼尺沿鉛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層,并畫出正米數(shù)的水平線,各層的標高線均應由各處的起始標高線直接量取。高差超過一整鋼尺時,應在該層精確測定第二條起始標高線。如果外墻整層有突出墻面的裝飾線條時,在外架上用吊鋼尺的方法,在裝飾線以上測出第二條起始標高線。將水準儀安置至施工層,校測由下面?zhèn)鬟f上來的各條水平線,16、誤差在5mm以內。在各層抄平時,應后視兩條水平線以做校核;由水平線向上或向下量高差時,所用鋼尺應經(jīng)過檢驗。量高差時,尺身鉛直并用標準拉力,要進行尺長改正和溫度改正。7.6各施工細部點詳細放樣軸線控制點投測到施工層后,將經(jīng)緯儀分別置于各點上,檢查相鄰點間夾角是否為90,然后用檢定過的50M鋼尺校測每相鄰兩點間水平距離,檢查控制點是否投測正確。控制點投測正確后依據(jù)控制點與軸線的尺寸關系放樣出軸線。軸線測放完畢并自檢合格后,以軸線為依據(jù),依圖紙設計尺寸放樣出構造柱邊線等細部線。1、構造柱模板的放樣圖3:柱模板放樣據(jù)控制軸線位置放樣出構造柱的位置、尺寸線,用于檢查構造柱鋼筋位置,及時糾偏,以利于大模板17、位置就位。再在其周圍放出模板線控制線,放雙線控制以保證構造柱的截面尺寸位置。見右圖3。2、梁、板的放樣待構造柱模拆除后,進行高程傳遞,立即在墻、柱上用墨線彈出0.50m線,不得漏彈,在據(jù)此線上引測出梁、板底、模板線。3、門窗、洞口的放樣在放墻體線的同時彈出門窗洞口的平面位置,再在綁好的鋼筋籠上放出窗體洞口的高度,用油漆標注,放置窗體洞口成型模體。外墻門窗、洞口豎向彈出通線與平面位置校核,以控制門窗、洞口位置。圖4:樓梯模板放樣4、樓梯、踏步的放樣根據(jù)樓梯踏步的設計尺寸,在實際位置兩邊的墻上用墨線彈出,并彈出兩條梯角平行線,以便效正。見右圖4。7.8沉降觀測根據(jù)建筑變形測量規(guī)程的要求與規(guī)定,本工18、程沉降觀測點設置如下圖:1、沉降觀測點的標志:如下圖為鋼筋混凝土柱沉降觀測點。2、沉降觀測的周期和時間:沉降觀測的時間和次數(shù),應根據(jù)工程性質、工程進度、地基土質情況及基礎荷重增加情況等決定。施工階段的觀測:每層(每月)觀測一次(不少于4次)。 使用階段的觀測:竣工驗收后第一年觀測不少于5次,第二年觀測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觀測不少于1次,直到沉降穩(wěn)定為止。3、沉降觀測使用的儀器:選擇自動安平精密水準儀及銦鋼尺按光學測微法進行觀測。4、沉降觀測技術資料的整理與分析:每次觀測應記載施工進度、增加荷載量、建筑物傾斜裂縫等各種影響沉降變化和異常的情況;每周期觀測后,應及時對觀測資料進行整理,計算觀測點的19、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觀測工作結束后,應提交下列成果:沉降觀測成果表;沉降觀測點位布置圖及各周期沉降展開圖;v-t-s(沉降速度、時間、沉降量)曲線圖;p-t-s(荷載、時間、沉降量)曲線圖;建筑物等沉降曲線圖;沉降觀測分析報告。5、測量中應注意事項變形觀測的首次(即零周期)應適當增加觀測量,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不同周期觀測時,宜采用相同的觀測網(wǎng)形和觀測方法,并固定觀測人員,使用相同類型的測量儀器,選擇最佳觀測時段,在基本相同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觀測;觀測標志的立尺部位應加工或串球形或有明顯的突出點,并涂上防腐劑,并應視立尺需要離開柱面和地面一定距離;在觀測過程中,如有基礎20、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減、基礎四周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xù)降水等情況,均應及時增加觀測次數(shù),當建筑物突然發(fā)生大量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嚴重裂縫時,應立即進行逐日或幾天一次的連續(xù)觀測;應在標尺分劃線呈像清晰和穩(wěn)定的條件下進行觀測,不得在日出后或日出前約半小時、太陽中天前后、風力大于四級、氣溫突變時以及標尺分劃線呈像跳動而難以照準時進行觀測。晴天觀測時應使用測傘為儀器遮蔽陽光;作業(yè)中應經(jīng)常對水準儀及水準標尺的水準器和i角進行檢查,當發(fā)現(xiàn)觀測成果出現(xiàn)異常情況并認為與儀器有關時,應及時進行檢驗與校正;測站觀測限差超限,應立即重測;當遷站后發(fā)現(xiàn)超限時,應從水準點開始重測;觀測時儀器應避免安置在有空壓機、攪拌機、卷揚機等振動影響的范圍內。8.0交工資料1、對測量記錄要真實、可靠、清晰、計算準確,對所有數(shù)據(jù)的計算逐一進行全面、仔細的復核。2、交工資料: (1)沉降觀測記錄 (2)觀測點位置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