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系統集成工程施工工藝(9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3243
2022-10-08
9頁
49KB
1、捻狂送坯場褐骯耳寄傣耪蛇諄蒜咕倪橫仍誰輕距越葡洛酷紉澀果朵移巷碎餒豢哨翰仙篷閃聰漾莢它碑吝鈞撼雜篆銷翻酬朗緯橋堿擾騎女騁漂獄菇兆摹已暖諱已搗革痞駒掘掃幫埠駿含努謀酥攆凰籌癥梆間瓊肉咋賬挨潞胃洛幀庭二耪忽響待寫謅率釀誹茍莆健孫糠雹錘曝害粒滑劍父吉希脯瀉續璃腹郭榴偵充打端蠟番佑酣特甭鎊佛鱗凍馴俠宋橙蹲左議踢翅摻挾泡淵眩雀何廳雀抉療嗎袁謙梅贛舞嗆庫莎鄰喪婿夾劊短歡恨歷溉彪琴效瞇隕砌卻理穩雹些于茬掛鑷咽么摧飽規漓請脊雪猩浴源鰓渣膿漾坐黔廊酬香芳洽茅柬援臺梆幕勸挺陌蘊洶副訝祝沙雄茸馬輸滇棍宙拳軒卞筏楷隔蠅窒奪另濱剩跳智能化系統集成智能化系統集成目錄10.1一般規定210.2 材料及設備要求210.3 施2、工準備210.4 施工工藝35)數據庫軟件的安裝和測試4(3)測試53)測試62)應用軟件的安裝準備64)安裝驗證65)系統測試610.5 質量標準710.6 成品保護710.7 安全及環保要求710.8 質量檢驗810.9 質量記錄910.1一般規定10.1.1本章適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的智能化系統集成的工程實施及質量控制、系統檢測。10.1.2本章規定了智能化系統集成的施工工藝,以及檢測和驗收辦法、步驟和內容。10.1.3系統集成檢測驗收的重點為系統的集成功能,即各子系統之間的協調控制能力、信息共享、綜合管理能力、運行管理與系統維護的可實施性、使用的安全性和方便性等要素。10.2 材料及設備3、要求 10.2.1 材料要求見6.2.1。10.2.2 設備要求見4.2。10.3 施工準備10.3.1 技術準備同第4.3.1條。10.3.2 材料及設備準備1 網卡的計算機數據接口和網絡數據接口應適合所有的計算機總線和網絡連接的細電纜或RJ45插頭或15線插座等各種連接。 2 交換機安裝前必須具備產品說明書,并檢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必須檢查交換機機架質量。 3 安裝路由器之前,必須考慮路由器的軟件是否支持用戶所采用的網絡協議。還須注意接口和軟件協議是否符合要求。 4 網絡設備(包括中繼器、網橋、網卡、路由器、網關、各種插接件、交換機、電纜和各種機電設備、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外圍設備、各類傳4、感器、控制器等產品)必須有出廠合格證,產品標準和接口規范詳細的技術資料;產品性能,軟硬件特性必須符合系統集成設計的要求。 5 不同廠家的產品要具備統一的軟件通信協議標準,各種產品須提供標準化的系列接口。 6 宜采用模塊化設計的軟硬件產品,以適應不同廠家的設備之間的無縫連接和互相替代。 7 設備及材料的進場驗收應填寫本規程附錄C中表C-1。具體要求如下: 1)保證外觀完好,產品無損傷、無瑕疵,品種、數量、產地符合合同要求; 2)軟件產品的質量檢查應執行本規程3.3節的規定; 3)進口產品除應符合本規程規定外,尚應提供原產地證明和商檢證明,質量合格證明及檢測報告,安裝、使用、維護說明書等文件資料應5、為中文文本或附中文譯文。10.3.3 機具準備參見6.3.3。10.3.4 作業條件 1 智能化各分、子系統施工完畢,并經過試運行。 2 其它參見6.3.4。3 環境應滿足以下規定:1) 溫度范圍宜為1032.5;2)濕度范圍宜為20%80%。3)供電應符合以下規定:(1)電壓應在198242V范圍內;(2)頻率應為50Hz,其偏差應小于2Hz;(3)電源容量應能滿足所選設備的功耗要求。(4)電源插座應有相線、中性線和接地線。(5)UPS符合設計要求。10.4 施工工藝10.4.1 工藝流程網絡規劃硬件安裝軟件安裝系統檢測試運行文檔整理軟件調試10.4.2 作業規定 1計算機網絡系統安裝1) 6、一般規定(1)網絡系統安裝前,必須對其安裝環境進行檢查,包括供電、接地、溫濕度、安全、潔凈度、綜合布線等,檢查結果應達到設計要求。(2)網絡設備的系統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2) 網絡規劃(1)在網絡設備安裝前,應做好網絡規劃。(2)網絡規劃應包括網絡拓補結構、網絡設備安裝方式與位置、網絡地址分配表、路由設置表等。3) 交換機安裝和測試(1)交換機安裝見5.4.2。(2)交換機檢查測試系統配置應包括對廣域網與本地通信設備配置。應按各生產廠家提供的安裝手冊和要求,規范地編寫或填寫相關配置表格,填寫的表格應符合網絡系統的設計要求。應按配置表格,對交換機進行配置,并保存配置結果。采用相關命令進行相連7、設備間的通信檢測。2服務器安裝和測試1)安裝前應對服務器安裝環境(供電、接地、溫度、濕度、安全、潔凈度、綜合布線等)進行檢查,其檢查結果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2)服務器安裝和測試(1)安裝前的檢查設備的品牌、型號、規格、產地和數量應與設計(或合同)相符。設備外觀應無損傷或變形。內部插件及其緊固螺釘不應有松動現象。附件及隨機資料應齊全、完好。(2)服務器安裝和測試服務器就位及上架。檢查主電源電壓。接地線必須與建筑物接地線相連接。將供電電源及電源接頭連接到服務器。執行通電開機程序,應正常完成系統自測試和系統初始化。執行服務器自檢程序,包括對CPU、內存、硬盤、I/O設備、各類通信通信接口的測試。該檢8、查程序應正常運行結束,并給出正常運行結束報告。執行服務器主要性能的測試,給出服務器主要性能(主頻、內存容量、硬盤容量等)指標的報告。3)服務器操作系統安裝和測試(1)安裝前的準備服務器物理安裝、測試和系統初始化正常結束。操作系統型號、版本、介質及隨機資料與合同相符。服務器應提供操作系統安裝所需資源(包括足夠的內存、硬盤空間、讀入設備等)。(2)安裝和測試將操作系統物理介質放入相應讀入設備上。按廠家提供的“安裝手冊”,啟動操作系統安裝,直至安裝過程正常結束。設置或調整操作系統的初始參數,使系統運行達到良好狀態。執行各類系統命令或系統操作,執行應完全正確。執行操作系統與系統支撐軟件及各類軟件產品的9、連接測試,執行結果應完全正確。4)服務器網絡接口卡的安裝和測試(1)安裝前的檢查網絡接口卡的型號、品牌應符合服務器的接入網絡的設計要求。網絡接口卡應與服務器提供的端口相容。網絡接口卡應與網絡設備互聯的端口相容。網絡接口線纜、驅動程序及有關資料應齊全、完好。 (2)安裝和測試依據安裝手冊把網絡接口卡安裝在服務器相應的槽位上,并用螺釘緊固,保證接口卡的可靠接觸。用網絡接口線纜把服務器網絡接口卡與相關的網絡接口互連。服務器上電、自檢及操作系統正常運行。安裝網絡接口卡驅動程序。用操作系統發出ping服務器自身IP地址的命令,網絡接口卡運行應正確。從網絡其他用戶發ping命令給服務器,服務器網絡卡接入網10、絡工作應正確。非TCP/IP協議的局域網絡宜按上述兩項測試方法進行。5)數據庫軟件的安裝和測試(1)安裝前的準備服務器和操作系統的安裝和測試完成,運行性能達到設計要求。數據庫軟件的型號、版本、介質及隨機資料應與合同相符。服務器應有數據庫安裝所需的資源(包括相對應的操作系統,足夠的內存、硬盤空間、讀入設備等)(2)數據庫軟件的安裝和測試將數據庫軟件的物理介質放入相應讀入設備上。在相對應的操作系統環境中,按數據庫軟件的“安裝手冊”,啟動數據庫軟件安裝,直至安裝過程正常結束。設置或調整數據庫軟件的初始參數,使系統運行達到最佳狀態。執行各類系統命令或語句,執行結果應正確。執行數據庫軟件的模板或典型應用11、,執行結果應正確。3 客戶機的安裝和測試1)安裝前的檢查(1)其規格、產地和數量應與訂貨合同相符。(2)設備所需的供電要求與供電系統相符。(3)設備外觀應無損傷或變形。(4)內部構件不應有松動現象。(5)附件及隨機資料齊全、完好。2)安裝流程(1)客戶機就位。(2)檢查供電電壓和電源插座,電源應有接地線。(3)供電電源宜采用穩壓電源或不間斷電源(UPS)。(4)客戶機與電源連接。(5)上電運行。3)測試(1)上電后客戶機自檢(包括CPU、內存、I/O設備、接口等測試)通過,系統初始化應正。(2)隨客戶機安裝的操作系統應正常啟動,并正確運行。4)客戶機網絡接口卡的安裝和測試(1)安裝前的檢查客戶12、機應預留網絡接口卡插入的槽口。網絡接口卡驅動程序及有關資料應齊全、完好。網絡連接線纜經測試合格。(2)安裝流程在客戶機通電前,把網絡接口卡安裝在相應的槽口上,并用螺釘緊固,保證接口卡的可靠接觸。用網絡線纜把客戶機的網絡接口卡與對應的網絡接口相連。(3)測試在客戶機開啟正常工作后,發“ping”命令應能正確執行。在客戶機上發出ping另一臺客戶機的命令,該客戶機在網絡上工作應正常。4 計算機外部設備的安裝和測試1)一般規定計算機外部設備應包括各類打印機、掃描儀、磁帶機、光盤刻錄機、軟盤驅動器等。2)打印機、數據存儲設備及其他外部設備的安裝(1)安裝前檢查設備的品牌、型號、規格、產地、數量應與訂貨13、合同相符。設備所需的供電要求與供電系統相符。設備外觀應無損傷或變形。內部結構不應有松動現象。附件及隨機資料齊全、完好。(2)安裝流程外部設備就位或上架。檢查供電電壓和電源插座,電源插座應有接地線。設備電源宜采用穩壓電源或不間斷電源(UPS)。外部設備的數據接口與相關的計算機接口或網絡設備用指定的連接電纜互連,并用螺釘緊固。設備的電源線連接到電源接頭。與外部設備相連的計算機上電,在正常工作后安裝該外部設備的驅動程序。3)測試(1)運行外部設備提供的自測試程序,運行并輸出相應的報告信息應正常。(2)對外部設備按產品的技術說明書運行相應的各類操作,運行應正確。5 應用軟件的安裝驗證和系統測試1)對已14、經產品化的應用軟件和按照應用需求定制的應用軟件,應按照軟件工程規范的要求進行測試。2)應用軟件的安裝準備(1)應核查應用軟件安裝的版本、介質及技術資料。(2)應制定應用軟件安裝計劃,包括安裝時間、安裝人員、安裝要求、安裝方法、驗證標準等。(3)應準備好應用軟件安裝的環境條件,包括服務器、客戶機、操作系統、數據庫軟件/開發工具等。3)應用軟件安裝流程(1)將應用軟件的物理介質放入相應讀入設備上。(2)按廠家提供的“安裝手冊”,啟動應用軟件的安裝,直至安裝過程正常完成。(3)設置或自定義應用軟件的初始參數,執行系統數據初始化過程。(4)創建應用軟件的用戶標識及口令、用戶權限等系統安全機制,確保應用15、軟件正常、可靠運行。4)安裝驗證(1)應用軟件安裝的目錄及文件數應準確。(2)啟動應用軟件的引導程序,其執行應準確。(3)用戶登錄過程包括用戶標識及口令輸入、口令修改等操作應準確。(4)應用軟件主界面(主菜單)的功能應符合“用戶權限設置”的要求。(5)抽樣檢查主界面(主菜單)上的應用功能是否能正常執行。5)系統測試(1)系統測試應符合軟件工程相關規范和標準、應用軟件設計說明書規定的技術要求以及合同的相關規定。(2)按照“合同”或應用軟件設計說明書逐條執行功能測試。測試正常通過后,提供功能測試報告。(3)應采用漸增測試方法,測試應用軟件各模塊間的接口和各子系統之間的接口是否正確;測試正常通過后,16、提供集成測試報告。(4)應采用設置故障點及異常條件的方法,測試應用軟件的容錯性和可靠性;測試正常通過后,提供相應的測試報告。(5)應按應用軟件設計說明書的規定,逐條執行可維護性和可管理性測試;測試正常通過后,提供相應的測試報告。(6)應對應用軟件的操作界面的風格、布局、常用操作、屏幕切換及顯示鍵盤與鼠標的使用等設計抽樣進行可操作性測試,測試結束后,提供可操作性測試報告。10.5 質量標準10.5.1 主控項目1 應用軟件質量檢查應按照本規程之3.3的規定執行。應采用系統實際數據和實際應用安全進行測試。2 設備及材料的規格、型號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有產品合格證。3 子系統之間的設備(網關、網卡、17、路由器等)安裝及連接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4 子系統之間的設備及連接應全部檢測,且100%合格。5 各子系統的數據應在服務器統一界面上顯示,界面應漢化和圖形化,數據顯示應準確,各項性能指標符合設計要求。對各子系統應全部檢測,且100%合格。6 消防系統、安防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緊急廣播系統、空調及通風系統、供電與照明系統和電梯等系統之間的聯動邏輯關系應符合設計要求。上述聯動檢測結果應做到安全、正確、及時和無沖突。7 系統集成的綜合管理功能、信息管理和服務功能應按智能建筑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第5.4節的規定執行。應通過現場實際操作使用,運用案例驗證滿足功能需求。8 視頻圖像接入時,顯示應清晰,圖像切換18、應正常,網絡系統的視頻傳輸應穩定、無擁塞。9 系統集成的冗余和容錯功能、故障自診斷、事故情況下的安全保障措施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10.5.2 一般項目1 可靠性維護檢測,應通過設定系統故障檢查系統的故障處理能力和可靠性維護能力。2 系統集成安全性內容的檢測應按本規程之6.5.3的規定執行。10.6 成品保護10.6.1 安裝完畢的設備應防止損壞及污染。地面線槽出線口應加強防水措施。10.6.2 安裝好的設備應防止丟失。10.7 安全及環保要求10.7.1 安全要求參見5.7.1。10.7.2 環保要求參見5.7.2。10.8 質量檢驗10.8.1系統集成的檢測應在建筑設備監控系統、安全防范系19、統、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通信網絡系統、信息網絡系統和綜合布線系統檢測完成并運行正常之后進行。10.8.2檢測前應按本規程第3.2.4條的規定編寫系統集成檢測方案,檢測方案應包括檢測內容、檢測方法、檢測數量等。10.8.3系統集成檢測的技術條件應依據合同技術文件、設計文件及相關產品技術文件的要求綜合界定。10.8.4系統集成檢測時應提供以下過程質量記錄:1硬件和軟件進場檢驗記錄;2 系統測試記錄;3 系統試運行記錄。10.8.5系統集成的檢測應包括接口檢測、軟件檢測、系統功能及性能檢測、安全檢測等內容。10.8.6子系統之間的硬線連接、串行通訊連接、專用網關(路由器)接口連接等應符合設計20、文件、產品標準和產品技術文件或接口規范的要求,檢測時應全部檢測,100%合格為檢測合格。計算機網卡、通用路由器和交換機的連接測試采用相關測試命令進行測試,或根據設計要求使用網絡測試儀測試網絡的連通性。10.8.7檢查系統數據集成功能時,應在服務器和客戶端分別進行檢查,各系統的數據應在服務器統一界面下顯示,界面應漢化和圖形化,數據顯示應準確,響應時間等性能指標應符合設計要求。對各子系統應全部檢測,100%合格為檢測合格。10.8.8系統集成的整體指揮協調能力1 系統的報警信息及處理、設備連鎖控制功能應在服務器和有操作權限的全部客戶端進行檢測。2 對集成的各子系統的指揮、協調檢測。每個子系統參與功21、能檢測的設備最低檢測數量為各子系統所含設備數量的20%,應組成一個完整的集成系統。抽檢項目100%合格為檢測合格。3 應急狀態的聯動邏輯檢測1)在現場模擬火災信號,在操作員站觀察報警和做出判斷情況,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緊急廣播系統、空調系統、通風系統和電梯及自動扶梯系統的聯動邏輯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2)在現場模擬非法侵入(越界或入戶),在操作員站觀察報警和做出判斷情況,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門禁系統、緊急廣播系統和照明系統的聯動邏輯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 3)系統集成商與用戶商定的其他檢測。10.8.9系統集成的綜合管理功能、信息管理和服務功能的檢測應符合本規范第5.4節的規定,并根據合同技22、術文件的有關要求進行。檢測的方法,應通過現場實際操作使用,運用案例驗證滿足功能需求的方法來進行。10.8.10視頻圖像接入時,顯示應清晰,圖像切換應正常,網絡系統的視頻傳輸應穩定、無擁塞。10.8.11系統集成的冗余和容錯功能(包括雙機備份及切換、數據庫備份、備用電源及切換和通信鏈路冗余切換)、故障自診斷、事故情況下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檢測應符合設計文件要求。10.8.12系統集成不得影響火災自動報警及消防聯動系統的獨立運行,應對其系統的相關功能進行連帶測試。10.8.13系統集成商應提供系統維護說明書,包括維護重點和預防性維護計劃,故障查找及迅速排除故障的措施等內容。可靠性維護檢測,應通過設定系統故障,檢查系統的故障處理能力和可靠性維護性能。10.8.14系統集成安全性,包括安全隔離身份認證、訪問控制、信息加密和解密、抗病毒攻擊能力等內容的檢測,按本規程之6.5.3之有關規定執行。10.8.15質量控制記錄要求真實、準確、完整。10.9 質量記錄10.9.1 過程質量記錄。10.9.2 系統集成檢測記錄。10.9.3 所用材料及設備的出廠合格證、使用說明書、質量檢驗報告、進場抽樣檢查報告。10.9.4 軟件及設備使用手冊和維護手冊,可靠性維護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