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部鐵路通道項目鉆孔灌注樁基工程施工作業指導書(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3414
2022-10-08
13頁
37.50KB
1、掛澳裝阿欄銹侈硬飾缸叉輔嶼始鈣倆式胰磋漂告阮侶加胯恒蛙暈檻冒匿小袖標刑蟬咋究蹬紉毛鈾翠劍磕吵號晌載卒家網四廂嘿進見勢新營盡郎掘捎荔澇框更葵午者塢北蛹潭收條烤稻祁透耗馮攀毋癟拳躲冠砍卓脅革嚴憫學盔搬顆欠墑濘疙種襪慚閱雅哩堵證竹飲鑼滴簡隘埔徐著庸戊芽耽馳壕付毀冕斗交練敬描芯芹寵免喊耙惺切埂申愈箔舒操幸淋雅瘋避柑巫驕售瘤所奧沏域核至腆益膛巳癸淪媳苯孺攏集澤末鉑睦秘黍誤特嗆鍘署萌婆俗掛佐痹筑杠賈增襟征蠟牽黨唇莽廓尼六雛蠕訓鑿菌致寵餒棉忠狀儈彥摻乾竄迭忻旱吵跪食圭稿旗閏眺燭瓊熒丹蹈芽弓債焦崎極撇譬睦緘母源苞纖近膊頹決樁基施工作業指導書樁基施工作業指導書1、適用范圍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于山西中南部鐵路通道Z2、NTJ-1標段第七項目部鉆孔灌注樁基礎施工。2、作業準備2.1內業技術準備開工前組織技術人員認真學習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審核施工圖紙,澄清有關技術問題,熟悉相關規范和技術標準,制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提出應急預案,對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參加施工人員進行上崗前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2.2外業技術準備收集施工中所涉及的各種外部技術數據,修建生活房屋及施工道路、水、電等臨時設施,配齊生活、辦公設施,滿足主要管理、技術人員生活、辦公需要。3、技術要求3.1鉆孔樁施工采用沖擊鉆機成孔。3.2混凝土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前做好原材料檢驗、配合比審批工作。混凝土采取拌合站集中拌合,混凝土罐車運輸至施3、工現場,導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3.3對進場鉆機進行統一編號,施工前做好設備檢修工作。4、施工工序與工藝流程4.1施工工序根據結構特點,以框架每聯、橋梁墩臺每墩臺作為一個獨立的作業區。施工工序為:施工準備測量放樣護筒埋設、泥漿制備鉆機就位成孔驗孔清孔驗孔鋼筋籠制安導管安裝二次清孔混凝土灌注護筒拆除樁頭鑿除。4.2工藝流程 平整場地埋設護筒鉆機就位鉆 孔成 孔驗 孔清 孔安放鋼筋籠安放導管及儲料斗加工鉆頭填表格、監理工程師簽字認可樁位放樣制作護筒加工、試拼裝檢驗導管鋼筋籠加工灌注混凝土拔除護筒制作混凝土試件鑿樁頭量測混凝土頂面標高二次清孔 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框圖5、施工要求5.1施工準備施工前須認4、真核對地質情況,發現與設計提供的地質資料不符的,及時按照相關程序上報。施工前對施工場地進行整平,對軟弱地層采用磚渣換填,以便鉆機移位及混凝土運輸。對場地進行合理規劃,對泥漿池、清水池進行統一規劃,確保施工現場“三通一平”,即:路通、水通、電通、場地平整。根據結構特點及場地布置,每聯配置4臺鉆機,從線路右側至左側逐排施工。每聯設置2個泥漿池,2個清水池。5.2施工工藝5.2.1測量放樣計算每個樁位坐標,復核無誤后,用偏距法準確測設出樁位,并加設十字護樁,隨時檢測樁的中心位置,確保樁位準確。護筒就位后,將樁中心和標高控制點引至護筒頂口,并在鉆孔樁進入不同地層時,對樁中心及標高進行一次復核,進入泥巖5、后增加檢測頻率。5.2.2護筒埋設護筒的作用:固定樁位,引導鉆孔方向,避免地面水流入井孔,保護孔口不坍塌,并保證孔內泥漿水位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靜水壓力,防止孔壁坍塌。同時,鋼護筒質地堅固,可重復使用,節省材料。護筒頂端高度:護筒超出地面20-30cm,防止地面雜物落入孔內。護筒的埋設:根據地層分布情況,護筒埋置深度一般不小于2米,中心偏位不大于5cm。5.2.3泥漿制備根據設計文件,本合同段地質層分別為低液限粘土、細砂、粗砂等不良鉆孔地層且設計孔徑大、孔深深,為保證成孔順利,必須采用膨潤土摻入一定量的纖維改善泥漿的性能,并在鉆孔過程中根據孔內情況隨時調整泥漿比重、稠度等,以阻6、隔孔內滲流,保護孔壁免于坍塌。鉆孔時,采用自流回灌式泥漿循環系統。由泥漿池、沉淀池、循環槽組成,泥漿池總容積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決定,如沉碴過多,在鉆孔過程中用挖掘機或抽砂泵清除。注意做好泥漿池防滲、防溢及防泥漿回流,造成環境污染。5.2.4鉆孔首先在護筒底口以下一米范圍內拋填大量的粘土護層反復沖擠最少三次,直至孔內水頭高于外部水位。沖擊鉆機施工中,針對地質巖層情況控制鉆進速度,鉆機鉆頭的提升高度及頻率有所不同。在泥質砂巖及砂質泥巖,錘頭提升一般為2.03.0m,頻率78次/min。在鉆進時隨時觀察泥漿濃度,投放卵石及粘土調整濃度。鉆孔注意事項為防止出現坍孔、孔形扭歪、偏孔、埋鉆、卡鉆等事故,鉆孔7、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鉆進前每個孔位繪制鉆孔地質剖面圖,掛在鉆臺上,針對不同地質層選用不同的鉆進速度及適當的泥漿,并與設計地質進行復核。在鉆進過程中,根據土質情況控制鉆孔速度,調整泥漿濃度。若發現進尺過快,則說明該段內土質松軟,孔壁沖劑不密,要填卵石土再次沖擊擠密。鉆機就位前,對主要機具及配套設備進行檢查、維修,底座和頂端保持平衡,不產生位移和沉陷。施工過程中隨時檢查孔徑、垂直度、泥漿比重等,始終保持孔內水位高于地下水位2.0m左右。泥漿比重視地質情況控制,如遇易坍地層,泥漿比重可適當提高。鉆機在施工過程中,要及時保養維修,檢查鉆頭鉆桿及沖擊鉆機鋼絲繩等。鉆頭及時修補以保證孔徑。鋼絲繩與鉆頭的8、聯結處必須牢固,再在鉆頭拴一保險繩,以便掉鉆后打撈,每個工班必須全面對鉆機情況進行檢查,并填表記錄。鉆孔過程中要加強對樁位、成孔情況的檢查工作。終孔時必須對樁位、孔深、孔形、孔底土質檢查,合格后立即清孔,吊放鋼筋籠灌注水下混凝土。鉆進過程中每個一工班必須檢查鉆機的鉆桿螺栓和沖擊鉆頭的鋼絲繩,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要對孔深、孔徑、孔位和孔形等進行檢查,確認滿足設計要求后,填寫終孔檢查證,并經監理工程師認可,方可進行清孔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準備工作。鉆進作業中,注意鉆渣的撈取,根據巖層的變化,調整鉆進速度,判明巖質,及時詳細填寫鉆孔施工記錄,交接班時給帶班人員交代鉆進情況及下一9、班的注意事項。遇到不一致時,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留取碴樣并編號保存。鉆孔作業應連續進行,不中斷。因特殊情況必須停鉆時,孔口加防護罩蓋,且鉆頭不留在孔內,以防埋鉆。在鉆孔過程中如發現孔位傾斜時,在傾斜處反復掃孔,直至準確達到孔位垂直度。鉆孔過程中隨機檢查泥漿的主要指標,以便于及時進行調整。開始鉆進時,進尺適當較小,使初成孔豎直、圓順,防止孔位偏心、孔口坍塌。進入正常狀態后,可逐漸提高進尺速度。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對孔深、孔徑用探孔器進行檢查,探孔器用鋼筋籠做成,其外徑等于設計孔徑,長度為孔徑的46倍。每鉆進46m時檢孔一次,孔的中心位置偏差不大于50mm,實際孔深大于設計孔深,鉆孔直徑不小10、于樁的設計直徑,傾斜度不大于孔深的1/100,確認滿足設計要求后,填寫終孔檢查證,并報請監理工程師驗收,同時進行清孔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準備工作。5.2.5清孔鉆孔達到要求深度后,且成孔質量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并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立即進行清孔。清孔時,孔內水位保持在地下水位和河流水位以上2.0m,以防止鉆孔塌陷。清孔時,將孔底沉碴等沉淀物清除,清孔標準按圖紙和監理工程師要求和清孔后沉碴厚度符合規定值進行。檢測孔深時采用量測鉆桿和鉆頭(僅只有效部分)的方法,但必須采用測繩下端系測錘方法校核。清孔時采用換漿法施工,以相對密度較低的泥漿逐步把鉆孔內懸浮的鉆碴和相對密度較大的泥漿換出,換至孔內泥漿的相對11、密度達到1.031.10,粘度1720pas,含砂率2%,膠體率98%為止。且孔底最終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cm。在吊入鋼筋骨架,灌注水下混凝土之前,應再次檢查孔內泥漿性能指標和孔底沉淀厚度,如超過規定,應進行第二次清孔,符合要求后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5.2.6檢孔檢孔采用檢孔器,保證鉆孔樁直徑及垂直度、樁底沉碴厚度符合要求。5.2.7鋼筋骨架的制作和安裝鋼筋的表面應潔凈,使用前將表面油漬、漆皮、鱗銹等清除干凈。鋼筋平直,無局部彎折,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均應調直。預制鋼筋骨架必須具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骨架鋼筋在加工場集中下料,分節加工。各段之間的鋼筋縱向連接時,采用機械連接CABR(套管擠壓12、)接頭,且同一斷面上的主筋接頭不超過該截面全部主筋的50;兩個主筋接頭斷面之間距離不小于2米。分節下孔,鋼筋骨架每隔22.4m設置加強箍筋一道,并在四周分設4根定位鋼筋,為防止灌注混凝土時骨架上升,可在鋼筋籠頂部用鋼筋框架焊接固定。骨架入孔采用吊機,起吊應按骨架長度的編號入孔,就位后應牢固定位,待混凝土灌注完畢并初凝后,方可解除固定設施。質量檢查和質量標準5.2.8灌筑水下混凝土:水下混凝土灌注前檢查孔底沉碴厚度及孔內泥漿是否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如超過規定標準,須再次清孔。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輸送車運到作業地點,灌注前應檢查其和易性、坍落度等情況,若不符合要求,需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灌注首批混凝土時13、注意事項: 導管下口至孔底的距離為2040cm。儲料槽和漏斗的總體積為2.0m3,保證首次灌注導管埋置深度。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測量孔內混凝土面高度,計算出導管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首批混凝土用鐵蓋板法泄放。在漏斗下口設鐵蓋板,當漏斗內儲足首批灌筑的混凝土量后拉起鐵蓋板,使混凝土猝然落下,迅速落在孔底并把導管裹住,保證首批初灌混凝土將導管埋深不小于1m。以后的灌注中保持導管插入混凝土表面以下不小于2米但不大于6米。灌注開始后,連續有節奏地進行,盡可能縮短拆除導管的間隔時間,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時,放慢灌注速度,防止在導管內形成高壓空氣囊。在灌注過程中,應保持孔內水頭,防止坍孔,隨14、時用測繩探測孔內混凝土面的高度,保持導管埋入混凝土26m,并及時提升和拆除導管,防止埋管過深,翻漿困難或拔不出管。當孔內的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底1米左右時,應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當混凝土拌合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導管由管徑不小于273mm的鋼管組成,用裝有墊圈的螺口連接管節。導管在每次混凝土灌注前都進行水密、承壓和接頭抗拉試驗。根據樁孔的深度,確定導管拼裝長度,吊裝時導管位于樁孔中央,并在灌筑前進行升降實驗。在灌注即將結束時,導管內混凝土柱高度減小,壓力降低,而導管外的泥漿及所含碴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大。如果混凝土頂升困難,可在15、孔內加水稀釋泥漿,使灌注工作順利進行,泥漿引流至適當地點處理,以防止污染。灌筑應連續進行,一氣呵成,灌注混凝土、提升導管、拆除上一節導管應同步進行,使混凝土經常處于流動狀態,提升速度不能過快,提升后導管在混凝土中的埋深不小于2米。為確保樁頂質量,在樁頂設計標高上超灌0.5m1.0m。本橋樁基均置于泥巖內,為減少泥巖遇水泥化,盡量加快泥巖鉆孔速度,盡早灌注樁基混凝土。6、材料要求施工所用材料須符合設計要求,地材、鋼材等主要材料須使用甲供材料。各項原材料須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施工用水的水質須符合工程用水標準。對地材、鋼材須設置雨棚,鋼材需上蓋下墊,不同種類分別堆放整齊。7、質量控制及檢驗7.1質量16、控制7.1.1鉆孔灌注樁質量控制要點主要分為以下幾點:原材料(水泥、砂、石子、外加劑、粉煤灰、礦粉、鋼材等)控制。成孔質量控制混凝土質量控制鋼筋籠制作安裝質量控制7.1.2對原材料質量進行分批檢驗,各類原材料符合相關規范要求。7.1.3按照高性能混凝土質量要求,對混凝土配合比進行試驗,并經檢驗審批后方可使用。7.1.4鉆孔過程中控制鋼絲繩的垂直度及偏位情況,根據不同地質情況調整鉆機沖程及頻率。7.1.5對鋼筋籠鋼筋間距、長度、安裝位置進行質量控制,確保聲測管密封情況。7.2質量檢驗7.2.1鉆孔成孔后,須對地質情況進行核對。檢驗方法:檢查施工記錄、觀察巖樣。檢驗頻率:每孔核對。7.2.2鉆孔孔17、徑、孔深、孔型須符合設計要求,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孔傾斜度不得大于1。檢驗方法:采用鋼尺、測繩測量檢查和用檢孔器檢查。檢查頻率:全部檢查。7.2.3鋼筋骨架的制作和吊放的允許偏差為:主筋間距10mm;箍筋間距20mm;骨架外徑10mm;骨架傾斜度0.5%;骨架保護層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50mm;骨架頂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檢驗方法:尺量。7.2.4混凝土灌注前泥漿指標、孔低沉渣進行檢測,泥漿含砂率不得大于2%,比重在1-1.1之間;孔底沉渣小于5cm。檢驗方法:采用相關儀器進行檢測。8、安全及環保要求8.1安全要求8.1.1施工作業區設置警示標志,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施工現場。8.1.2施工過程中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檢查、維修。8.1.3施工現場設專職安全員進行現場指揮、調度,堅持班前安全教育制度。8.1.4施工人員須佩戴安全帽,作業場地內禁止穿拖鞋。8.1.5對所有泥漿池、清水池設安全防護網,并設警示標志牌,對成孔的樁進行維護,防止人員墜入。8.2環保要求8.1.1為維護現場整潔,保護自然環境,泥漿池定期清理,對鉆孔過程中泥漿循環系統進行優化,防止泥漿漫流、飛濺。泥漿的排放設專門的存放場地,禁止隨意排放泥漿至河流、水溝中。8.1.2施工現場的廢棄物集中堆放,定期按照環保部門要求指定地點棄置。8.1.3對施工便道定期灑水,防止揚塵對空氣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