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灣隧道出口工程施工日志(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3467
2022-10-08
13頁
48KB
1、 巴達鐵路站前I標工程施 工 日 志 工程名稱: 張家灣隧道出口 施工里程: DK42+660-DK44+542 施工單位: XX巴達鐵路站前I標 開工日期: XXXX年XX月 XX日 竣工日期: XXXX年 XX月 XX日(第X冊共X冊) XX巴達鐵路站前I標工程項目部填 寫 要 求一、施工日志是重要的工程施工技術履歷檔案,應按單位或單項工程分別單獨填寫,并納入竣工文件。二、施工日志由工程(點)施工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按規定內容逐頁連續填寫,不得隔日、跳日或斷日填寫;字跡工整清晰,不得涂改;應采用藍黑色筆書寫,不得使用其它墨汁書寫或電腦打印;對記錄問題的地方應在“備注”欄中用“”標識并注明糾正2、和驗證情況的記錄頁碼。三、施工日志記錄應詳略得當,突出重點,著重記錄與工程質量形成過程有關的內容,確保工程質量具有可追溯性,與工程施工和質量形成無關的內容不得寫入其中。四、填寫內容至少應包括:1、在首頁上單獨描述本工程的基本概況。主要包括設計概況、主要施工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開工及竣工日期以及簡要的工程形象示意圖等。2、 按施工先后順序如實記錄工程形成的全過程:(1)施工期內每日氣候、施工方法、勞力布置、機械配置、施工操作、施工進度和工程地質變化情況。(2)相關工作記錄,如現場取樣、檢測、測量、技術交底等,并應與相關資料進行現場核對,防止差、錯、漏、缺、誤記現象,確保相3、關資料的一致性。(3)工序檢查、隱蔽工程檢查驗收情況及檢查驗收結論。(4)每日使用的主要材料規格、數量及檢測結果。(5)施工中遇到的重大技術問題,變更設計、主要工程材料代用等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效果記錄。(6)施工中發生的工程質量事故和處理改進情況記錄。(7)停工及原因(停工期間重要事件應記錄)。(8)上級人員檢查時提出的有關質量要求、發現的問題及相關指令,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情況。(9)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新技術情況。(10)其他與工程施工和質量形成有關的情況。3、施工日志中記錄的問題必須有糾正和驗證記錄,做到問題閉合。施工日志范例說明1、本次施工日志范例編寫參照兄弟單位經驗4、進行編寫,范圍包括:鉆孔樁施工、承臺施工各工序;2、編寫過程中沒有寫到的內容: (1)未考慮現場實際施工情況出現的工序間隔時間所需要連續編寫的內容。 (2)施工中遇到的變更設計等內容。 (3)上級檢查時提出的有關質量要求,發現的問題,整改情況等內容。 (4)工區有關部門平時質量檢查發現問題、整改問題、驗證記錄相關內容。 (5)施工過程中,發生的意外現象(施工中的坍孔、承臺基坑壁塌方等意外事故,以及是如何進行處理的)3、本施工日志范例僅供參考,各個單位填寫需根據各自工點工程進度、任務安排、人員機械配置等實際情況編寫。4、在進行施工填寫時需要把每個工序施工中,關于安全方面進行的技術交底,包括交底人5、交底時間、參加人員、內容。5、本范例對施工混凝土原材料進場、混凝土澆筑等工序以及試驗檢測進行記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記錄,具有可追溯性。6、施工日志在工程完成后要進入竣工資料,請各單位在填寫時務必要慎重。7、本范例存在不妥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提出寶貴意見!施 工 日 志 第1頁共X頁記 錄 備 注 XXXX 年 XX 月 XX 日氣候:XXXXXX 溫度:XXXXXXX工 作 內 容:(首頁)工程概況:本橋主要為跨公路而設計,中心里程DK+,采用-32m +-(40+64+40)連續梁m+-24m簡支箱梁橋跨布置,橋全長m,南京臺臺尾里程為:DK+,上海臺臺尾里程為:DK+,在DK+跨越6、公路采用(40+64+40)連續梁,公路與鐵路夾角為29.5度。橋址多次跨越丘陵地區的山坡和谷地,谷地內多被開墾為農田和魚塘。簡支梁橋墩采用雙線雙柱橋墩,水中墩采用圓端形橋墩,橋臺采用矩形空心臺,連續梁橋墩采用矩形實體墩。全橋、墩基礎為鉆孔灌注樁,合計有鉆孔樁根,總長度米,簡支梁橋墩及橋臺樁徑1.0m, 連續梁橋墩樁徑1.25m及1.5m,樁長24.5m-36m;、墩為明挖基礎,計個。承臺均為矩形,一般地段尺寸為,連續梁主墩19、20號墩承臺尺寸為。施工負責人:(具體工點負責人,和記錄上一致)技術負責人:(具體工點技術負責人,和記錄上一致)質檢工程師:(具體工點質檢負責人)監理工程師:開 工 7、日期:竣 工 日期:重要事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施工負責人 XXXXX技術員XXXX領工員XXXXX記錄人XXXX施工日志填寫內容(表格格式和我部格式略有不同,格式以我部所定格式為準) 第 2 頁共 * 頁記 錄備 注*年*月*日 氣候: 溫度:工作內容:一、場地平整1.土方工班對DK*+* DK*+*(K*K*號墩)段施工場地進行平整;2.施工人員:工班長:* 作業人員:* * *等3.使用主要機械:挖掘機(型號:*): 1臺; 土方運輸車(型號:*): 4輛; 4.平整場地,清除雜物,松軟地段碾壓密實; 挖掘8、機清理雜物,運輸車將雜物運至DK*+*處集中堆放。二、修筑便道v1.土方工班修筑DK*+* DK*+*(K*K*號墩)段施工便道,2.施工人員:工班長: * 作業人員:* * *等3.使用主要機械:推土機(型號:*): 1臺; 平地機(型號:*): 1臺 壓路機(型號:*): 1臺 運輸車(型號:*): 4輛4.施工內容: 首先清除便道范圍內雜物,將雜物運至DK*+*處集中堆放; 開挖翻松地表以下30cm厚松軟土,采用白灰與軟土拌合,直至拌合均勻; 壓路機碾壓,嚴格按照路基碾壓工序進行; 碾壓達到密實度后,填筑50cm厚建筑垃圾,并且用推土機攤平,壓路機碾壓; 便道表面設置4%的橫向坡度,沿便9、道修筑排水渠,規格:3040cm,根據地勢情況,將水排至*水渠。(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編寫)*年*月*日 氣候: 溫度:工作內容:8:23測量人員、來進行現場測量放樣,采用換手法對749樁中心進行測量放樣,偏差X=?、Y=?,符合測量暫行規定要求,設置十字護樁。同時進行泥漿制作。9:11經測量監理師進行復核測量,符合測量暫行規定要求,通知橋梁監理工程師749樁測量放樣符合要求。9:16監理工程師黃同意埋設鋼護筒,進行鉆孔準備及鉆孔施工,同時檢查旋挖鉆機性能,該鉆進型號為,性能良好,查鉆機司機有相應的證件。9:18開始人工配合旋挖鉆機埋設鋼護筒,埋深2.0(根據不同的土層確定埋設深度),高出地面0.10、5m,四周用粘土回填密實。技術室、測量護筒頂標高后,現場對領工員,鉆機班班長進行了交底,經質檢工程師檢查,鋼護筒的平面位置與設計樁位偏差為,小于5cm,傾斜度為,小于1%。9:32試驗員對泥漿制作質量各項指標進行檢測,監理工程師在場見證,其中泥漿比重1.12/cm3、黏度20、含砂率3.5%、PH值8.5(根據所用鉆孔設備類型控制),符合要求,監理工程師同意使用泥漿。9:59監理工程師檢查護筒頂面中心與設計樁位偏差為3cm,符合規范要求,同意鉆孔樁開鉆。10:03開始開鉆。鉆進過程中每2m及地層變化處在泥漿槽中撈取渣樣,查明土類,保存于碴樣盒中,并作好記錄,從開孔至標高20.3為粉質粘土,標高11、20.3以下至樁底為強風化花崗巖。(提示:鉆孔過程中應進行泥漿比重、黏度指標抽查并寫明檢測人員、時間和數據,以及監理巡檢或其他人員的檢查情況)11:45終孔,設計標高為8.72m,孔底標高8.683,用探孔器(超聲波檢孔儀)檢孔合格,經設計院地質工程師確認,與設計地質相符。采用換漿法進行第一次清孔,經質檢工程師自檢合格,報監理工程師黃檢查,檢測泥漿比重1.08/cm3、黏度17、含砂率1.8%,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同時進行導管水密試驗。試壓采用壓力*MPa,持荷時間5min,無滲漏。同時監理工程師和質檢工程師共同對鋼筋籠進行檢查:主筋為螺紋鋼直徑20、根、目測間距并抽查實測三處13.2、13.412、0、13.35(cm),焊接合格,目測箍筋間距并抽查實測十三處10.2、9.40、10.5、9.2、9.80及20.5、18.90、19.2、19.80、20.2、20.40、20.0、19.90(cm),有五處綁扎松動,當即進行重新綁扎牢固,保護層采用同等級圓形混凝土,布設每2米一道、每道四個均勻布置,同意安裝鋼筋籠。12:25開始吊裝鋼筋籠,采用16t汽車吊安裝,鋼筋籠段與段之間采用直螺紋連接,同一截面鋼筋接頭不超過主筋總數的50%,12:48鋼筋籠安裝好,其中心誤差2.5 cm。12:53開始安放經水密試驗合格的導管,二次清孔,清孔后泥漿,檢測各項指標為比重1.08/cm3、黏度17、含13、砂率1.8%,孔底標高8.714 m,沉渣厚度3.1cm(根據樁型控制),經監理工程師黃檢查二次清孔合格,同意進行樁基混凝土施工。12:53首車混凝土運至現場,試驗員、監理工程師共同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查:查混凝土配料單得知開盤時間20:00,采用珍珠牌P.O42.5水泥,南京聚力I級粉煤灰,梅寶礦粉,江蘇博特PCA外加劑,贛江中砂,二郎山清水塘二級配碎石,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石:粉煤灰:礦粉:外加劑:水1:2.51:3.46:0.125:0.28:0.017:0.27,混凝土拌合為拌和站集中拌制。現場檢測坍落度195mm、擴展度585mm、含氣量3.1%、入模溫度27、27、28,符合要求,監14、理工程師同意開始灌注,并見證制作混凝土試件3組,試件編號:( ) 。13:23開始灌注混凝土,15:08混凝土灌注結束,鉆孔樁混凝土頂面高于樁頂設計高程1m左右,水下混凝土設計36m3,實際灌注38.5m3。(共用珍珠牌P.O42.5水泥多少,南京聚力I級粉煤灰多少,梅寶礦粉多少,江蘇博特PCA外加劑多少,贛江中砂多少,二郎山清水塘二級配碎石多少 )該鉆孔樁棄碴運到棄碴場集中堆放,泥漿經沉淀后,運到指定位置。在施工過程中,使用主要機械設備:;現場主要勞力有: 施工人員:*人,鋼筋工人,電焊工人。值班旁站人員:工點技術負責人*, 監理工程師*,試驗員*工班長*,提示:1.施工過程中,如出現返工、15、異常等現象時,應如實記錄,并描述糾正措施、過程及結果,在“備注”欄中注明驗證時間和記錄頁面。2.范例中的時間為假設,具體時間以實際操作實施時的時間為準。施 工 日 志 第 5 頁共 * 頁記 錄備 注*年*月*日 氣候: 溫度:工作內容:承臺放樣1. 工區測量人員、來進行K*號墩承臺現場測量放樣,采用換手法對74墩承臺進行測量放樣,偏差X=?、Y=?,符合測量暫行規定要求,設置十字護樁2.施工放樣經監理工程師*檢查,同意進行承臺開挖施工。承臺基坑開挖1.土方工班開挖K*號墩承臺;2.施工人員:工班長:* 作業人員:*人3.使用主要機械:挖掘機(型號:*): 1臺; 土方運輸車(型號:*): 416、輛;4.挖掘機開挖,運輸車將土方運至DK*+*處集中堆放。5.交土方工班作業人員技術交底書*號一份,交底人: * 接收人: * 審核:* 交底書詳細交待:從每個放樣樁點量取下挖深度,開挖坡度,基坑邊坡防護措施及開挖注意事項、安全措施等內容,詳細見技術交底書。6.承臺從原地面平均下挖*m,開挖輪廓*m,開挖土方數量:*m3。7.承臺開挖至原地面以下*m時,出現地下水,現場交待先在基坑線路方向右下角設一集水坑,尺寸*m,將水引至坑內,電工*及時接通水泵將水排至便到旁水渠內。8.基坑開挖至距設計承臺底高程20cm時,采用人工清除剩余土方至承臺底高程上10cm,9.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集水坑,用水泵將17、坑內集水排出,水泵功率 *。10.基坑周邊設防護欄桿,采用鋼管,并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牌。11.承臺基坑開挖示意圖:根據開挖實際情況,繪制開挖平面、斷面示意圖。(標注開挖深度,開挖輪廓,排水渠位置,防護形式等)施 工 日 志 第 6 頁共 * 頁記 錄備 注*年*月*日 氣候: 溫度: 工作內容: 鑿除樁頭、樁基檢測1.測量班測量每個樁頭高程,在每個樁頭頂固定位置測出高程。2.工點技術負責人按照固定點測量高程與樁頂設計高程計算樁頭鑿除高度,并用紅油漆在鑿除位置做好標志。3.土方工班長*現場負責,施工人員*,*,*,*等共6人。4.使用機具:空壓機(功率:*) *臺,風鎬*個。5.上午*:*(時間18、)開始,至下午*:*(時間)鑿除完1#,2#,3#,4#樁頭,用16t吊車將樁頭吊出基坑,運輸車運至*。(處理方法符合環保要求)6.*5#,6#,7#,8#樁頭鑿除完畢。7.樁頭鑿除完后,人工用鋼絲刷將伸入承臺內的樁頭部分清理干凈碎碴,露出新鮮混凝土面。 調直樁基伸入承臺內的鋼筋,調整鋼筋間距至驗標允許誤差范圍內。經工點技術員*檢查,。檢查結果如下:受力鋼筋間距共檢查*點,數據為*,分布鋼筋間距檢查 * 檢查結果滿足設計及規范要求。8.填寫基樁工程質量檢測報驗表、橋梁基樁參數表,經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確認。工區質檢工程師*聯系基樁檢測單位,準備*月*日檢測K號墩基樁。9. *月*日,基樁檢測單19、位工程師*現場檢測K號墩基樁,工區質檢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工點技術負責人*一同參加。10.經檢測,K號墩1#8#樁合格,均為類樁,具體檢測結果見基樁檢測中間報告。 向監理工程師*提交基樁檢測中間報告,同意進入承臺混凝土施工。可分日期編寫鑿除樁頭施工過程。施 工 日 志 第 7 頁共 * 頁記 錄備 注*年*月*日 氣候: 溫度:工作內容:修整承臺基坑: 1.測量班復測承臺底面高程及每根樁伸入承臺內長度,測量:* * *。 測量班長*將測量數據交工點技術負責人*。 計算高程并復核,實測承臺底高程:*,設計高程:* 各樁伸入承臺尺寸:1#:*,2#:*,. 滿足驗標要求。2.土方工班修整承臺基20、坑,疏通排水渠,挖除集水坑內淤泥,2個集水坑內各安放水泵 1臺,(功率:*),整個基坑內達到無積水。3.按照測量高程,在基坑承臺范圍(輪廓大于承臺尺寸10cm)平均鋪墊50mm厚砂漿進行地面找平。4.施工人員:土方工班長:* ,作業人員*人。 鋪墊砂漿數量:*m3。加工承臺鋼筋:1.鋼筋原材試驗結果已出,試驗結果:合格。具體試驗數據見檢驗報告*,監理平行檢驗合格,同意使用。2.施工人員:鋼筋工班工班長*,施工人員:* * *等*人。 使用機具:鋼筋彎曲機(型號*),1臺;電焊機(型號*),2臺; 鋼筋調直機(型號*),1臺;鋼筋切割機(型號*),1臺。3.工點技術負責人交承臺鋼筋加工技術交底書21、一份, 交底人:*,復核:*,接收人:*4. K*號承臺鋼筋采用承臺鋼筋布置圖(一)。5.現場檢查鋼筋下料長度,抽查N1,N2,*,各*根, N1設計長度 *, 實際長度:*m,*m,. N2設計長度 *, 實際長度:*m,*m,.均滿足設計及驗標要求。6.檢查鋼筋焊接質量:雙面焊,搭接長度* 焊縫長度*,焊縫飽滿,無氣泡, 檢查人:*7.至下午*:*(時間),K號墩承臺鋼筋加工結束。8.工地試驗室試驗員* ,抽取焊接試件,進行試驗。焊接質量合格,符合驗收標準。詳見試驗報告*。9. 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鋼筋加工情況,并見證焊接試驗。施 工 日 志 第8 頁共 * 頁記 錄備 注*年*月*日 氣22、候: 溫度:工作內容:支立承臺模板1.模板工班支立模板,施工人員:工班長*,作業人員*人。2.工點技術負責人交技術交底書*號一份,交底人*,復核*,接收人*。3.采用大塊整體鋼模,標準塊尺寸:*m,共*塊;拼接塊:*m,共*塊,4.吊車吊模板至承臺基坑內,人工配合支立。5.模板支好后,工班*和技術負責人*檢查,模板平順,接縫嚴密,模板內表面涂刷脫膜劑,模板采用鋼管支架和方木支墩支撐加固。6.承臺設計尺寸:*m,模板支立后檢查尺寸:*m,對角線:*m,*m。7.測量班*,*,測量承臺模板四周頂高程,并用紅油漆做好標志,作為澆筑混凝土控制高程依據。安裝承臺鋼筋1.鋼筋工班施工,工班長:*,作業人員23、*人。2按照承臺鋼筋布置圖(一)安裝。交技術交底書*號一份。交底人*接收人*。3.現場交待: 承臺底層鋼筋網碰及基樁時,可以調整鋼筋間距。 鋼筋外側綁扎與混凝土同級別的砂漿墊塊,以保證保護層厚度滿足要求。 鋼筋綁扎按梅花狀對稱打結,從上而下,從內向外順序進行。 為了固定骨架,采用點焊時,嚴格操作,禁止燒傷主筋。4.鋼筋安裝完成后,工班長和工點技術負責人檢查尺寸、位置、鋼筋間距、高程、保護 層厚度等,具體數據如下:*,符合驗收標準。5.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模板支立情況,鋼筋安裝情況,評定合格。有關檢驗批資 料現場簽字,同意澆筑承臺混凝土。(承臺中的綜合接地) 承臺混凝土澆筑:1.混凝土工班施工24、,工班長*,作業人員*人。2.使用機械機具:混凝土振搗器(型號*) 3臺,吊車(16t) 1臺。3. 工點技術負責人交技術交底書*號一份,交底人*,復核*,接收人*。4. 混凝土拌合為幾號拌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運輸車運至工地,吊車吊料斗入模,振搗器及時搗固,混凝土分層澆筑,每層控制在?cm。首車混凝土運至現場,試驗員、監理工程師共同對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查:查混凝土配料單得知開盤時間2:00,采用珍珠牌P.O42.5水泥,南京聚力I級粉煤灰,梅寶礦粉,江蘇博特PCA外加劑,贛江中砂,二郎山清水塘二級配碎石,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石:粉煤灰:礦粉:外加劑:水1:2.51:3.46:0.125:0.28:0.017:0.27(和配合比單一致)現場檢測坍落度195mm、入模溫度?,符合要求,監理工程師同意開始灌注,并見證制作混凝土試件3組,試件編號:( ) 。2:23開始灌注混凝土,4:08混凝土灌注結束,澆筑連續作業,一次完成。承臺混凝土級別:*數量 m3。(共用珍珠牌P.O42.5水泥多少,南京聚力I級粉煤灰多少,梅寶礦粉多少,江蘇博特PCA外加劑多少,贛江中砂多少,二郎山清水塘二級配碎石多少 )5.澆筑完成后,按照技術交底,預埋墩身立模加固件,50角鋼*根,同時按設計要求預 埋沉降觀測標志。6.工點技術負責人*,監理工程師*,試驗員* 現場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