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坪鋪水利樞紐大壩工程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及石方回填施工組織設計方案(25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偷****
編號:603520
2022-10-08
26頁
108KB
1、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及石方回填目錄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及石方回填1921.1 概述1931.1.1 工作項目和主要工程量1931.1.2 施工工期及施工程序1931.1.3 溢洪道主要參數及適用標準1941.2 溢洪道擴散段、閘室及啟閉機混凝土澆筑施工1961.2.1 施工范圍與分層分塊1961.2.2 施工布置1971.2.3 施工方法1971.2.4施工進度2041.2.5質量保證2051.3溢洪道泄槽段混凝土澆筑施工2051.3.1施工范圍與分層分塊2051.3.2施工布置2061.3.5施工進度2081.3.6質量保證2091.4溢洪道挑流段混凝土施工2091.4.1施工范圍與分層分塊20912、.4.2施工布置2101.4.3施工程序2101.4.4施工方法2101.4.5施工進度2111.4.6質量保證2111.5溢洪道貼坡混凝土施工2121.5.1施工范圍及工程量2121.5.2施工方法2121.5.3施工進度2121.6混凝土溫控及雨季施工2121.6.1混凝土溫控措施2121.6.2雨季施工2131.7石方回填2141.7.1回填部位及工程量2141.7.2施工方法2141.7.3施工進度2141.8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及石方回填施工進度安排2141.8.1施工進度安排2141.8.2施工機械設備2151.8.3溢洪道混凝土施工主要勞動力安排2161.1 概述1.1.1 工作項目3、和主要工程量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包括引水墻(擴散段)、渠首工程、泄槽、挑流鼻坎、溢洪道框格貼坡混凝土等工作項目,其主要工程量如附表1.1.1所列:主 要 工 程 量 表 附表1.1.1項目名稱混凝土(m3)鋼筋(T)平面模板(m2)曲面模板(m2)伸縮縫(項)擴散段26585905.523682916渠首工程339681239.310633414銅片止水、橡膠止水泄槽917602870.134148480SP0+0280+068縱向設銅片止水挑流鼻坎426591308.741501070在SP0+420橫縫設銅片和橡膠止水貼坡15420308.47000框格1450291000合計207297664、615929948801.1.2 施工工期及施工程序1施工工期業主規定的溢洪道混凝土施工控制性工期為2004年11月至2006年2月;規劃施工期為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歷時23個月,月平均澆筑強度9013m3/月,高峰期月平均澆筑強度1.35萬m3/月。最高澆筑強度100m3/d。2、施工程序溢洪道混凝土澆筑工序應在相應工作面的連續墻、灌注樁及基礎處理等工作項目施工完畢后進行;貼坡混凝土在相應開挖工作面交出后進行。溢洪道混凝土澆筑順序按進口閘首段(樁號0-041.50+028)泄槽段挑流鼻坎順序進行。由于泄槽段混凝土需從進口進入,故閘室段的溢流堰體需暫停施工,留作混凝土運輸及其它施工5、設備通道,待泄槽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施工。為滿足混凝土澆筑強度要求,需考慮閘首段(含引水墻)與泄槽段混凝土平行施工,即泄槽段施工工作面交出后,隨即安排泄槽段澆筑。1.1.3 溢洪道主要參數及適用標準1、溢洪道主要參數:引水渠底板高程 EL857.00閘首邊墻頂面高程 EL885.40溢流堰頂高程 EL860.00堰寬(泄槽寬同) 12m進口閘首段起止樁號 0-040.50+028泄槽緩坡段(底坡0.091:1)起止樁號 0+0280+320 斜長293.2m泄槽陡坡段(底坡0.55:1)起止樁號 0+3200+420 斜長11.13m挑流鼻坎起止樁號 0+4200+482 挑流鼻坎弧底高程 EL76、62.5755.073762.147挑流鼻坎邊墻頂高程 EL 7752、溢洪道混凝土施工適用標準混凝土部分標準: JGJ63-89混凝土拌和用水標準; DL/T5128-2001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施工規范; SDJ207-82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 GB50204-9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T50164-92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 DL/T5100-1999水工混凝土外加劑技術規范; SD105-82水工混凝土試驗規范; 水工混凝土硅粉品質標準暫行規定 JC/T603-1995水泥砂漿脹縮試驗方法; JT/GQS024025公路橋函設計安裝標準,予制鋼筋混凝土“T”型梁施工; GB27、938-97低熱微膨脹水泥; GB/T1596-9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J146-90粉煤混凝土應用技術規范; DL/T5055-96水工混凝土摻用粉煤灰技術規范; GBJ107-87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 SL176-199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模板部分標準: DL/T5110-2000水利水電工程模板施工規范; GB/T17656-99混凝土模板用膠合板。鋼筋部分標準: GB1499-91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帶肋鋼筋; JGJ18-9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伸縮縫部分標準: DL5115-2000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接縫止水技術規范; GB/T14594無氧銅板和帶; GB8、/T1701-82硬質橡膠抗拉強度和扯斷伸長率的測定; GB/T4454-96硬質聚氯乙稀層壓板材上述標準同時適用于大壩址板、面板、防浪墻、公路路面等其它混凝土工程施工。1.2 溢洪道擴散段、閘室及啟閉機混凝土澆筑施工1.2.1 施工范圍與分層分塊1、施工范圍樁號:從SP0-040.5至SP0+028,縱向長68.5m;橫向:溢洪道軸線至右側邊緣寬36m,至左側邊緣寬28m;進口底板高程EL857,邊墻頂高程EL885.4。工作項目,包括擴散段、閘室和啟閉機房的鋼筋混凝土澆筑以及包含其內的灌漿廊道、排水廊道、交通廊道、交通橋和工作橋的施工。相應工程量有:A1類混凝土 4545m3A2類混凝土 9、100m3C1類混凝土 29323m3D1類混凝土 1673m3D3類混凝土 24912m3啟閉機室 1座交通橋 1座工作橋 1座合計 60553m32、分層分塊上、下游向分兩段(4塊)施工,即SP0-040.5SP0-006.5為一段(左、右各1塊),SP0-006.5SP0+028為一段(左、右各1塊),中央為溢流堰,豎向按36m分層,從底板至邊墻頂,共分46層,共有澆筑塊約2530塊。1.2.2 施工布置在引水渠進口平臺沿溢洪道軸線方向布置高架機軌道長約20m,軌距7m,其上安裝MQ600/30高架門機1臺;另在EL857平臺設併罐貯料箱一只(見附圖)。高架門機主要參數: 起重量 10T10、30T 起重幅度 1645m(起重量10T時) 最大起吊高度 48m 電動機功率 201KW 輸入電壓 6000V 總重量 210T1.2.3 施工方法1.2.3.1 模板1、模板型式:(1)擴散段扭曲面,采用木板條拼裝木模板,模板表面密縫光滑,滿足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平整度達到F4。(2) 閘首溢流堰曲面采用可變桁架拼裝建筑鋼模板,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同樣為F4。(3) 平面結構面采用鋼木結構大模板,基本尺寸為寬34m,高46m,木面板表面用鍍鋅鐵皮包面,混凝土表面達到平整度F4要求。(4)廊道模板,頂拱采用定型木制模板,表面貼鍍鋅鐵片,邊墻用建筑鋼模板。(5)啟閉機室,園柱用定型模板,其余方形梁、11、柱用建筑鋼模板。(6)公路橋、工作橋的T型橋采用建筑鋼模板在現場拼裝。2安裝(1)扭曲面模板,現場人工安裝。(2)平面大模板,現場由機械(主要由W1001履帶吊機)吊運人工配合安裝。(3)溢流堰曲面立模,由測量工配合安裝好可變桁架后,澆筑混凝土時,由工人分段組裝模板隨澆隨拼,每層混凝土澆搗完需有專人檢查每塊模板下混凝土的密實度,確保密實方可組裝下一塊模板,如此循環直至澆完。(4)其它類型模板,均由工人安裝完成。各類模板表面均應清除漿液凝結物,并涂刷脫模劑;模板制作安裝均按DL/T511D-2000實施,使其表面平整度、密封性、強度、剛度及其支撐的穩定性等均滿足規范要求。模板允許偏差見混凝土澆筑12、部分。3拆模大模板采用機械與人工配合拆除,其它類型模板均以人工拆除。模板具備拆除的條件是:只有當模板、支架、支撐等在其支承的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值大于附表1.2-1規定的最小值后才能拆除。 附表1.2-1結 構 名 稱折模前的最小抗壓強度(28d令期最小抗壓強度的百分數)垂直施工縫10梁和板的側模板20梁和板的底面懸臂梁和板-跨度小于2m-跨度大于2m簡支梁-跨度小于2m-跨度2-8m-跨度大于8m701005070100墻-澆筑高度5m以下-澆筑高度大于5m3050隧洞襯砌201.2.3.2鋼筋1、鋼筋加工與安裝應符合SDJ207-82和JGJ-18-96。2、清理,鋼筋表面的污物、油、薄片的銹13、層、鐵屑及其它涂層均需清除干凈。3、加工,在工廠內加工,廠內配置調直機、切割機、彎曲機、對焊機等加工設備,日加工能力為50T/d,加工偏差值滿足規范要求。4、現場安裝,嚴格按設計鋼筋圖進行綁扎安裝。在軸心受拉或承受震動荷載的構件內鋼筋接頭要采用搭接焊接,其它鋼筋采用綁扎接頭或搭接焊接。采用綁扎接頭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見附表1.2-2。 綁扎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附表1.2-2鋼筋級別受 拉 區受 壓 區一級鋼筋二級鋼筋冷拉低炭鋼絲30d35d25cm20d25d20cm焊接接頭可采用電弧焊或閃光電碴焊,其中鋼筋直徑大于28mm(閘首鋼筋最大直徑為40mm)宜采用閃光電碴焊。鋼筋保護層采用混凝土墊塊保14、證。保護層厚度按設計圖確定。5鋼筋檢驗,在使用前和加工安裝過程中均需按規定對鋼筋進行隨機抽樣檢驗,抽樣檢驗結果報工程師審查合格后方能進入下一工序施工。1.2.3.3止水施工1.止水設置部位,在閘首部位,即SPO-006.5SPO+028范圍的底板兩側設有伸縮縫,伸縮縫內設有銅片止水和橡膠止水。2.止水銅片加工,采用定型模具加工成型,并滿足GB/T14594的要求。3.止水銅片安裝,按設計圖所示部位安裝,接長可采用咬接或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20cm,銅片凹槽部位用瀝青麻繩填實。4.橡膠止水安裝,須滿足GB/T1701-82要求,接長的搭接長不小于10 cm。1.2.3.4混凝土澆筑1、準備工作混15、凝土澆筑前需做好下列各項準備工作:(1)混凝土系統試運轉正常,包括砂石料加工系統、混凝土拌制系統、運輸系統(包括水平和垂直運輸)等。(2)模板、鋼筋、伸縮縫止水及預埋件等三檢驗收合格并分別簽發合格證。(3)工作縫處理、倉面沖洗完畢并驗收合格,澆筑機具(如振搗器、溜筒)及相關設施(如防雨設施等)準備就緒,勞動力安排到位。2、澆筑混凝土水平運輸采用6m3攪拌車裝運混凝土經大壩后坡至EL857中轉(設貯料箱),卸入3 m3立罐,由高架門機吊運直接入倉,混凝土為三級配,少量二級配,采用搗頭直徑大于80mm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攤鋪層厚4050cm,振搗按操作規范進行,振搗時間不能過長更不能漏振,確?;炷?6、振搗密實。為確保工作縫處上、下層混凝土連接密實,在拌送混凝土前,應先拌制一定數量的砂漿(其標號與混凝土標號相同)攤鋪于縫面上,砂漿厚約2cm。閘室兩側墻的C1、A1兩類混凝土需同時澆筑,澆筑時先用鋼板將兩類混凝土隔開,待該層混凝土兩者齊平后再將鋼板移位,然后同時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時應避免C1類混凝土摻入至A1類混凝土內。閘室段最大倉面約616m2,混凝土可適量加摻緩凝劑,并將混凝土層厚減至40cm,以防止混凝土初凝;混凝土澆筑均應連續進行,如中途因故中斷時間過長,造成成混凝土初凝,應停止澆筑,縫面按施工縫處理。3、待澆面的預處理待澆混凝土的基礎面包括巖基面和混凝土面,巖基面的處理見第9章17、?;炷撩娴奶幚?,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凝固一定時間后,采用風、水槍沖毛處理,沖毛時間一般按混凝土凝固情況選定,水壓、風壓等參數可通過試驗選定,以清除浮皮砂漿,使粗、細骨料顯露為準,經風、水槍沖毛的縫面,如有局部砂漿未除,可通過人工鑿毛處理完成。伸縮縫表面所積聚的混凝土或雜物亦需清除。4、混凝土溫控與雨季施工見1.6節.5、施工允許誤差和平整度(1) 立?;蚍橇⒛;炷帘砻媾c設計圖上的線、傾角、高程和尺寸的偏差不應超過附表1.2-3中列出的允許誤差值。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允許誤差 附表1.2-3軸線位移每6m5m離開垂直線之允許公差:溢洪道弧門段部墩及邊墻(全高)5mm溢洪道泄槽邊墻(全高)8mm其18、余之側墻、柱、墩等外形每3m 5mm面板與面板之垂直縫每6m 8mm水平度允許公差:溢洪道堰頂及底檻每3m 3mm底表、反拱、天花板等每3m 5mm面板水平縫誤差每3m 6mm平面上直線建筑物線路:偏離已定線路之誤差:每6m 12mm12m 25mm表面平整度:相鄰兩面板面高差5mm面板表面平整度(用2m直盡檢查)3mm斷面尺寸偏差:面板及墻的厚度偏差+10mm梁、柱斷面尺寸偏差-5mm預留孔洞及預埋件位置偏差5mm踏步偏差(每段樓梯)高差3mm 水平5mm(2) 平整度,根據設計圖示,擴散段和閘室段施工部位的表面平整度要求為F4,其突變型表面不平整度不應超過5mm,漸變型表面不平整度不超過119、0mm,所有突變形不平整面應在與水流方向垂直向作成不陡于1:30的斜面,而在平行水流方向作成不陡于1:50的斜面。1.2.3.5養護1、要求,對不含粉煤灰類混凝土至少連續養護14d,含粉煤灰混凝土至少連續養護21d,含硅粉的混凝土應至少連續養護28d,或直到新混凝土澆在其上或側面。混凝土澆筑后,保證12h內不受雨淋,72h內不受太陽曬,14d內不在其上過水。2、養護,可采用濕潤法養護,包括噴霧、灑水、泡水或在混凝土面復蓋濕潤草袋等;開始灑水養護時間一般在混凝土澆筑完畢612h后進行。如有必要,經工程師批準亦可采用薄膜養護。3、保護,混凝土硬化并且凝固時間超過48h后,才能在其上進行混凝土澆筑或20、其它施工作業;在未經工程師同意和未達到附表1.2-4中強度之前,都不得施加荷載(包括施工設備)于混凝土的任何部位?;炷?保 護 要 求 附1.2-4結 構28d齡期抗壓強度百分數梁、板、柱、混凝土預制件100E1類混凝土60所有其它混凝土801.2.3.6混凝土修補1、檢查,承包商將會同工程師一起對已澆筑的混凝土塊作全面檢查,并將不滿足平整率要求的部位作好明細記錄和分類,即將凸出部位歸為一類,凹陷部位歸為另類。2、修補,修補時應有工程師在場。(1)、對凸出部位,采用鑿子、石工錘和砂輪等工具,將凸出部位修鑿(或打磨)至滿足F4平整度要求。(2)、對凹陷部位,先將凹陷部位(如蜂窩等)修鑿至符合要21、求的外形尺寸(如深度需挖至鋼筋以下75mm處),再沖洗干凈,經工程師檢查合格后,再按要求回填混凝土、水泥砂漿、橡膠液水泥砂漿或環氧砂漿等。修補后的表面顏色應與周圍混凝土面相協調。1.2.3.7工作橋及公路橋施工“T”梁為C2類混凝土,擬在現場預制(預制場地在高架門機工作范圍內),用建筑鋼模板立模,鋼筋廠內加工,現場綁焊、攪拌車運送混凝土,門機吊運入倉,按規范要求養護及保護?;炷翉姸冗_到設計強度后,根據進度安排由門機吊裝,最后澆筑面層混凝土。“T”梁預制、安裝滿足JT/GQS024025要求。1.2.3.8啟閉機室混凝土施工啟閉機室為C2類混凝土,采用二級配,擬用標準鋼模板人工拼裝,常規綁焊鋼22、筋,攪拌車運輸混凝土,門機吊運入倉,梁、板、柱結構滿足附1.2.3要求,安排在2005年12月2006年1月施工。1.2.4施工進度引水渠及閘室段混凝土施工安排在2004年3月至4月及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底進行,歷時13個月,混凝土平均澆筑強度4658m3/月,高峰期平均澆筑強度6987m3/月,澆混凝土60553m3。主要勞動力有:混凝土工 30人木工 45人鋼筋工 24人電焊工 24人汽車駕駛 25人門機工 6人架子工 8人吊機駕駛 4人運轉工 4人普工 40人合計 210人1.2.5質量保證1、做好各類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原材料(包括骨料、水泥、添加劑、硅粉和水等)以及混凝土的控23、制試驗,其中A1類(摻硅粉)混凝土,應根據SD105-82附錄中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進行抗沖耐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和現場試驗。2、混凝土澆筑前嚴格按三檢制程序做好各工序的質量檢驗工作,經工程師批準后,方可開倉澆筑。3、必須認真做好施工縫的縫面處理工作,確保上、下層混凝土連接緊密。4、做好平倉振搗作業,嚴防漏振,確?;炷琳駬v密實。A1類C1類混凝土要求同時澆筑成形,對混凝土入倉和振搗必須仔細操作,避免C1類混凝土摻入A1類混凝土內。5、認真做好溫控、防雨和防凍工作和混凝土的保護工作。由于溢洪道混凝土于7月開始澆筑,時值高溫天氣,應考慮加冰水拌和混凝土及其它降溫措施。6、嚴格按標書要求做好各類混凝24、土的養護工作,特別是硅粉混凝土的養護,必須及早進行(宜采用噴霧養護),以防止早期失水過快產生塑性裂縫。1.3溢洪道泄槽段混凝土澆筑施工1.3.1施工范圍與分層分塊1、施工范圍,泄槽段分緩坡段(底坡0.091:1)和陡坡段(底坡0.55:1)。緩坡段樁號為,SP0+0280+320,斜坡長293.2m,橫向最大寬度約50m;陡坡段樁號為P0+3200+420,斜坡長11.13m,橫向寬約30m,其中底板(泄槽)寬12m,邊墻高18m左右。工作項目包括:鋼筋混凝土連續墻、回填混凝土塞和鋼筋混凝土施工,以及包含其內的鋼筋混凝土支撐、通氣孔、排水廊道、排水管和電纜溝等。其各類混凝土量如下列:A2類混凝25、土 6960 m3B1類混凝土 57400 m3B2類混凝土 11980m3E1類混凝土 15420 m3合計 91760 m32、分層分塊,根據設計圖,泄槽段共分35段,其中緩坡段分25段,一般分段長度約10.5m,最長40m;陡坡段分10段,分段長度約11.4m。泄槽沿縱向設2道施工縫,預留8m寬底板后澆。邊墻混凝土沿豎向一般分4層澆筑,分層厚度36m,泄槽底板豎向不設施工縫,橫縫與邊墻相同或征得工程師同意后可少設施工縫。緩坡段邊墻共分200澆筑塊。1.3.2施工布置在泄槽緩坡段SPO+270附近,于底板兩側各布置1臺拖式混凝土泵(HBT60A),主要用于輸送陡坡混凝土入倉;另布置1臺W226、00A履帶式起重機用于緩坡段立模、吊運鋼筋等澆搗準備工作,緩坡段混凝土由混凝土泵車直接泵送入倉;陡坡段邊墻混凝土澆完后,在陡坡底板布置一套9m寬滑動模板,相應在緩坡段SPO+250附近布置2臺5T卷揚機,用于陡坡段底板混凝土施工。1.3.3施工程序泄槽混凝土澆筑在基礎處理及錨筋支護工序完工后進行,混凝土澆筑順序按混凝土塞 邊墻混凝土 底板混凝土先后實施。1.3.4施工方法1.3.4.1模板1、型式(1)緩坡段邊墻采用鋼木結構大模板為主,邊角部位采用拼接模板,模板結構與閘室段類同;陡坡段邊墻采用標準鋼建筑模板拼裝。模板表面平整度需滿足F4和F5要求。(2)緩坡段底板平面段采用刮板刮平木模刀抹光,27、滿足U3平整度要求;曲線段采用可變桁架,拼裝鋼模板,滿足F4要求;陡坡段底板采用滑動模板,滿足F5平整度要求。(3)其它結構模板(如電纜溝、廊道模板等)采用建筑鋼模板或木模板拼裝。2、安裝(1)緩坡段邊墻大模板采用履帶吊機(或汽車吊機)吊運人工配合安裝;陡坡段邊墻模板,采用人工拼裝。(2)陡坡段滑動模板,由W200A履帶吊機配合人工安裝。(3)可變桁架及其鋼模板拼裝與溢流堰曲面立模類同,此略。(4)其它結構模板均由人工常規安裝。3、拆模大模板和滑動模板采用履帶吊機配合人工拆除,其它類型模板均人工拆除,模板拆除條件見附表1.21。1.3.4.2鋼筋泄槽段鋼筋加工與安裝等均與閘室段類同,此略。1.28、3.4.3止水施工泄槽段只在SPO+0280+068設伸縮縫且伸縮縫只設銅片止水,其加工與安裝與閘室段類同,此略。1.2.4.4混凝土澆筑1、準備工作與閘室段類同,此略。2、澆筑方式,泄槽邊墻混凝土采取跳倉澆筑;底板混凝土采取自下向上進行。3、入倉方式(1)邊墻混凝土,混凝土水平運輸均由6m3攪拌車經213公路、5號公路及進口平臺進入泄槽緩坡段底板區,對緩坡段邊墻混凝土,可卸入混凝土泵車直接入倉;對陡坡段混凝土,可卸入拖式混凝土泵經管路入倉,混凝土均采用二級配。(2)底板混凝土,陡坡段混凝土經溜槽入倉,采用二級配混凝土。緩坡段混凝土由泵車直接入倉,采用二級配混凝土。(3)混凝土塞回填及連續墻混29、凝土澆筑,攪拌車直接供料經溜槽入倉,采用三級配混凝土。4、平倉振搗,泄槽邊墻混凝土的平倉振搗與閘室段類同,此略。泄槽底板混凝土,采用搗頭直徑3065mm的插入式振搗器振搗,人工抹光,使其平整度分別達到F5(陡坡段)和F4(緩坡段)要求。在底板混凝土開始澆筑前應按工程師要求澆筑一試驗板(尺寸為100m2,厚0.5m),以作示范。施工縫處理、施工允許誤差、平整度要求,混凝土養護以及混凝土修補等均與閘室段類同,此略;混凝土溫控與雨季施工見1.6節。1.3.5施工進度泄槽混凝土施工安排在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進行,歷時12個月,需澆混凝土91760m3;按交付工作時間的先后,將先開始泄槽緩30、坡段的混凝土施工,陡坡段工作面交出后,泄槽混凝土施工將全面展開。規劃混凝土平均澆筑強度7647 m3/月;高峰期平均澆筑強度11470 m3/月。主要勞動力有: 混凝土工 30人 混凝土泵運轉工 15人 木工 60人 鋼筋工 24人 電焊工 24人 汽車駕駛 28人 吊機駕駛 8人 架子工 12人 普工 50人 合計 251人1.3.6質量保證與閘室段類同,此略。1.4溢洪道挑流段混凝土施工1.4.1施工范圍與分層分塊1、施工范圍,樁號SPO+4200+482,長62m,橫向最大寬度約33m;最低基巖面高程為738m,邊墻頂面高程為775m;泄槽寬從12m漸變至15.69m。工作項目包括:大體31、積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硅粉混凝土和交通橋1座以及包含其內的橫向排水廊道、縱向排水廊道和電纜溝等。各類混凝土量如下列: A1類混凝土 5695m3 C1類混凝土 29914 m3 D3類混凝土 7050 m3 合計 42659 m32、分層分塊挑流鼻坎段混凝土施工分2段澆筑以降低澆筑倉面面積,分縫樁號暫設在SPO+448.915,豎向分層厚35m,共分10層,16塊(曲面混凝土一次澆筑成型)。1.4.2施工布置在挑流鼻坎建基面左側開挖一條帶平臺,鋪設一門機軌道,其上布置MQ540/30型門機1臺,軌道中線距挑流鼻坎軸線20m,軌道高程為755m,軌道長約40m。門機起吊重量10T時,吊幅371832、m;起吊高度2037m;電動機總功率215KW。1.4.3施工程序挑流鼻坎混凝土澆筑在基礎處理、錨筋支護及灌注樁等工序完工后進行,澆筑順序從EL738FL775自下而上逐層施工,最后澆曲面混凝土和吊裝交通橋混凝土T梁。1.4.4施工方法1.4.4.1模板1、模板型式(1)邊墻平面模板采用鋼木結構定型大模板;邊墻曲線模板采用木板條拼裝木模板,平整度滿足F5要求。(2)挑流面曲面模板采用可變桁架拼裝鋼模板。(3)交通橋、廊道、電纜溝等結構模板采用標準鋼模板拼裝,局部用木模板。2、安裝(1)定型大模板采用門機或W1001履帶吊機配合人工安裝。(2)其它類型模板安裝與引水渠閘室段類同,此略。3、拆模與33、引水渠閘室段類同,此略。1.4.4.2鋼筋鋼筋加工與安裝等均與閘室段類同,此略。1.4.4.3止水施工挑流鼻坎段,在SP0+420橫縫處,設有止水銅片止水和橡膠止水,止水施工與閘室段類同,此略。1.4.4.4混凝土澆筑挑流鼻坎段混凝土澆搗與閘室段相比,不同處在于水平運輸線路,挑流段混凝土水平運輸線可經213公路直接進入工作面拼罐,其它施工工藝均與閘室段類同,故略。1.4.5施工進度挑流鼻坎混凝土安排在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施工,歷時9個月,需澆混凝土42659m3,規劃月平均澆筑強度4740 m3,高峰期平均澆7110 m3/月。主要勞動力有: 混凝土工 27人 木工 30人 鋼筋工 34、21人 電焊工 21人 汽車駕駛 20人 門機工 6人 架子工 5人 吊機駕駛 4人 運轉工 4人 普工 30人 合計 168人1.4.6質量保證與閘室段類同,此略。1.5溢洪道貼坡混凝土施工1.5.1施工范圍及工程量根據設計圖,溢洪道貼坡混凝土主要分布在SPO+3750+425的不同高程上,最低高程為EL809.0m;最高為EL944.8m。共計混凝土量16870 m3(含框格混凝土1450 m3)。1.5.2施工方法貼坡混凝土尾隨開挖工序緊接施工,自上而下分層進行。模板采用標準建筑鋼模板,鋼管支撐,混凝土分層澆筑,一般分層按56m計;混凝土攪拌車供料,按倉面大小,采用吊機或混凝土泵輸送混凝35、土入倉,為避免混凝土分離,可采用隨澆隨拼攘模板,或在模板上留窗口進料;采用長軟軸插入式振搗器振搗。振搗按操作規范仔細操作,嚴防漏振。1.5.3施工進度貼坡混凝土施工自上而下進行。其中:EL857m以上部位在2002年10月2003年5月15日完成。EL782.4mEL827m在2003年10月2004年4月15日完成。1.6混凝土溫控及雨季施工1.6.1混凝土溫控措施本節適用于溢洪道、大壩趾板和面板等混凝土施工。1、溫控要求(1)澆筑溫度,空氣溫度低于5澆筑混凝土時,測到的混凝土澆筑筑溫度(測點在混凝土面以下深度5cm處)應介于510之間。(2)寒冷天氣要求,新澆混凝土表面至少在澆筑后15d內36、保持溫度不低于5;不得在低于1的混凝土面(或基巖面)上澆筑混凝土;因溫控要求而考慮加熱水拌和混凝土時,熱水溫度不宜超過60。(3)炎熱季節要求,炎熱季節施工,應采取措施(包括冷卻水、冷卻骨料、用冰片代替拌和水或向混凝土面、模板面均勻噴水等)以滿足溫控要求;新鮮混凝土表面防止太陽暴曬;養護期內,混凝土表面的溫度變化在任何連續24h內不能超過8。2、溫控措施(1)采用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盡可能采用3級配混凝土,并摻用適量粉煤灰,以降低混凝土水化熱。(2)、考慮分層澆筑時,基礎塊層厚控制在23m,間歇時間控制在57天,以利混凝土表面散熱。(3)、在炎熱季節澆筑混凝土時,盡可能避開高溫時段澆筑混凝土,37、并縮短混凝土的運輸和入倉澆筑時間,特別是趾板混凝土施工,應考慮早、晚間澆筑混凝土,以降低混凝土的入倉溫度;在凈料堆場應搭設降溫棚,并在骨料倉噴霧降溫。拌制混凝土時應考慮加冰水拌和。(4)、在寒冷天氣季節施工,應考慮加熱水拌和混凝土,確保混凝土出機溫度在5以上;適當延長拆模時間,新澆混凝土表面應復蓋草袋保溫,防止混凝土受凍和寒流襲擊。(5)、做好混凝土養護工作,在炎熱季節,應加強灑水養護;寒冷季節則應及時復蓋草袋保溫,待溫度回升后,應翻開草袋灑水養護。1.6.2雨季施工混凝土的雨季施工必須做好防雨措施,避免混凝土遭雨水沖刷,影響混凝土質量。1、加強與氣象部門聯系,及時掌握天氣變化情報,盡量避免在38、中、大雨天氣澆筑混凝土。2、備足防雨物資,以備在澆筑過程中遇雨時及時將已澆混凝土復蓋,并做好倉面處理工作,如大雨不止,倉面按施工縫處理,如中途雨止,混凝土尚未初凝,仍可繼續澆筑混凝土,但混凝土表面應適當增鋪砂漿,并相應調整混凝土的用水量。3、對基礎塊,應做好倉面周圍的排水溝,避免外圍雨水侵入倉內。4、對有必要而又具備搭建防雨棚的施工部位,可搭建防雨棚防雨。1.7石方回填1.7.1回填部位及工程量石方回填主要分布在閘首段、部分泄槽背部和挑流鼻坎尾部,共回填石方37920 m3。1.7.2施工方法溢洪道回填石方屬B1區料,用20T自卸車從青云坪堆料場裝運石料,分別經相應運輸線路進入閘室段、泄槽段及39、挑流鼻坎尾部等回填工作面卸料;石料分層厚度1m;采用機械夯壓實;壓實度按設計要求實施。1.7.3施工進度溢洪道石方回填在混凝土澆筑部位滿足石方回填要求時進行,具體安排見1.81施工進度表。1.8溢洪道混凝土施工及石方回填施工進度安排1.8.1施工進度安排1、引水渠及閘室段混凝土澆筑2004年3月1日至4月及2004年8月至2005年6月30日, 月平均澆筑強度4658m3/月。啟閉機室及公路橋施工2005年12月1日至2006年 1月31日2、泄槽混凝土澆筑2004年11月1日至2005年10月,月平均澆7647 m3/月。3、挑流鼻坎混凝土澆筑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3月31日,月平均40、澆筑強度4740 m3/月。公路橋吊裝及面層混凝土施工2005年4月1日至2005年4月20日4、溢洪道石方回填2005年1月至2005年4月15日5、溢洪道貼坡混凝土澆筑EL857m以上部位,2002年10月至2003年5月15日;EL782.4mEL827m部位,2003年10月2004年4月15日完成。1.8.2施工機械設備 主 要 施 工 設 備 表 1.81編號設備名稱及型號規格或容量數量備注1高架門機MQ600/3030T1臺軌道QU70,220m2門機MQ540/3030T1臺軌道QU70,220m3W200A履帶吊機50T1臺4W1001履帶吊機15T1臺5汽車吊機20T1臺6拖式混凝土泵排量30m3/h2臺7混凝土泵車排量10-85m3/h1臺8混凝土攪拌車6m310臺9機械夯1臺10插入式振搗器搗頭直徑80mm20臺11插入式振搗器搗頭直徑30-65mm15臺12電焊機電弧焊15臺1.8.3溢洪道混凝土施工主要勞動力安排 混凝土工 48人 木工 70人 鋼筋工 40人 電焊工 40人 汽車駕駛 50人 門機工 6人 架子工 15人 吊機駕駛 12人 運轉工 19人 普工 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