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混凝土拌和站施工方案(12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3800
2022-10-08
12頁
267KB
1、混凝土拌和站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1.XX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標文件、合同文件、施工圖、補遺書。2.國家和省部現行法規、公路工程施工規范、技術規范、驗收標準、行業標準。3.現場踏勘調查資料及我公司類似工程施工經驗。4.建設單位有關指示和要求。二、臨建設計概況1.拌和站位置拌合站和預制場設置于K70+000線路右側850米處,X291線旁。2.拌和站建設條件拌和站所處位置交通較為便利,緊鄰X291。用電以地方電源為主,自發電為輔。工程區域內沿線電力資源豐富,電網比較發達,供電采用就近搭接電源的方式,能夠滿足現場施工需要。生活、工程用水采用金沙村井水,取水方便。拌和站主要設置情況如下:拌合站名稱里2、程位置規模、占地面積供應范圍總供應量JW4標砼拌和站K70+0001臺JS1000攪拌機,占地面積約8畝(標段起點)K63+500K75+825.3(標段終點)4.7萬方三、場內規劃與功能區劃分站區所在地形為平緩的山間平原,平整場地后拌和站沿東西向布置,拌和站場地布置分為拌合區、存料區和生產生活區。生活、辦公區、倉庫、蓄水池及存料區主要布置在場地西側;拌合區設于場地中央;預制梁場設置于場地東側。拌合區:攪拌機組設置在場地中央,機組采用JS1000型攪拌機(長38.42m,寬12.0m,)。砂石料存儲區:設置于場地南側,總共設5個存料區,存料區墻采用磚混37墻,墻高2m,上方設置輕鋼料棚。辦公區3、及職工生活區:集中設置于場地西側,為單層活動板房,設有廚房、食堂、辦公室、宿舍等,廁所設于生活區西側15m處采用磚砌,分男女廁,總計不少于6個蹲位。水電供應:場區位置附近有水井,生產用水采用鋪設管道到達蓄水池處,經檢驗合格后使用;生活用水采用打井解決。采用就近搭接電源的方式,場內設置配電室并配備315KVA變壓器供電,并設置1臺200KW發電機作為備用電源。排水系統:場地平整時拌合及生產生活區設置5的橫向排水坡(西北高東南低),存料區縱向設置的5的縱向排水坡(拌合區側低);在場區南側設置三級沉淀池(洗車區),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統一進行沉淀凈化后排入當地排水系統;料倉前設置寬20cm,深104、cm的排水溝,并與場地外的原有排水系統進行連通,使雨水順利排出。四、罐體防雷及基礎的相關驗算1.儲料罐防雷設施與避雷設施安裝在施工攪拌樓基礎時,基礎周圍布置由寬40mm4mm厚的鍍鋅扁鋼圍成的避雷網,避雷網采用鍍鋅鋼釬接地,同時與基礎墩預埋鐵進行連接,整體對地電阻達到避雷要求。2.地基加固與基礎設計場地利用村民打谷場,較平整,墊高原地面,使用砂礫土填筑,裝載機整平,并采用振動壓路機振動壓實,使其滿足攪拌站廠家對地基的設計要求。對于罐體下方的地基,場平放線后開挖至設計深度,面積為150平的通體基礎坑,基底進行處理后根據地基情況澆筑80cm厚片石混凝土墊層,在墊層上確定每個基礎墩的精確位置,確定后5、對底板的雙層雙向鋼筋及基礎墩的鋼筋進行綁扎,綁扎完后對底板進行澆筑設計厚度的C30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對各基礎墩的位置進行再次定位,然后按設計標高對預埋鐵板與基礎墩的主筋進行連接,再進行基礎墩的支模及澆筑。待達到強度要求后對通體基礎坑進行統一澆筑C20混凝土至設計硬化路面標高并形成硬化通體板基礎,保證罐體區穩固。3.儲料罐防傾覆措施在設計罐體及攪拌主機基礎時,采取鋼筋混凝土通底板設計,并按照攪拌設備廠家要求在基礎墩上設置預埋鐵板及支腿,整體達到基礎的抗傾覆要求。相應地基承載力及抗傾覆驗算書見后面附件3。4.砂石存放倉墻體設計與防傾覆措施料倉墻體采用2m高磚混37墻,料倉上覆彩鋼棚遮蓋,彩鋼棚采用6、140型鋼管支撐,隔離墻砌筑時將鋼棚支撐鋼管柱包砌到磚墻內,起到墻內構造立柱的作用,保證墻體的穩固質量。存放倉后墻設置支擋擋墻,保證后墻的穩固,不發生傾覆。五、設備配備與生產能力計算拌和站設置1臺JS1000型攪拌機,生產能力可達到60m3/h。高峰期襯砌混凝土每天約需400方,按機組生產能力6.7小時即可生產完成,因此需碎石450方,砂220方,水泥55方,粉煤灰65方。按照2天存料考慮需備碎石料900方,砂440方,水泥90方,而碎石料倉總計可存料1080方,砂料倉可存料600方,2個水泥罐可存料120方,1個粉煤灰罐可存料180方。均可滿足生產要求。六、安全文明施工及環水保措施1.施工安7、全(1)建立健全安全施工制度,設立專職臨建施工安全員,專職負責安全工作。(2)施工前,認真做好安全專項交底工作,確保安全事項“事事落實到人,事事有人負責”。(3)各種安全標示牌齊全,包括安全警示牌、道路施工牌、限速牌等。(4)對于危險源必須采取安全防護措施。(5)定期做好安全培訓工作,使每個人做到“安全意識在我心中,安全操作在我手中”。各種車輛和特種工作必須持證上崗,重型機械司機必須重點做安全培訓。(6)安全員和施工人員要時刻注意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7)出現安全事故后,要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處理,第一時間查明事故原因。(8)任何人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設備安裝根據需要配設安全帶等。(8、9)對拌和站罐體安裝避雷裝置,并進行保護接地,避免雷擊事故發生。(10)拌和站供電變壓器采用三相四線供電系統,設自動斷電保護裝置,且變壓器及配電房周邊按照標準化要求設置鋼絲防護網,并設立警示標志,避免人畜接近變壓器發生觸電事故。(11)各種電器設備配備專用開關,室外電器設置防水箱并加鎖。(12)電工在接近高壓線操作時,必須遵守用電規程的安全距離,否則必須停電操作。2.文明施工(1)文明用語:各種施工作業要文明用語,不得臟言亂語,影響公司形象。(2)文明規范專業術語:各種特種作業專業用語要規范,特別是機械操作指揮要統一手勢,統一語言,規范操作。(3)不亂扔亂放:各種工具、器具用后要注意收回,不得9、用完扔完。(4)不隨意踐踏:由于很多施工便道在農田邊,要嚴禁任何人員不得隨意踐踏農民田地。3.環境保護措施(1)對全體員工進行環境保護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員工環保意識。(2)嚴格執行國家、當地政府對環境保護的有關要求。貫徹“全面規劃,布局合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管理”的方針和“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落實環保分級責任制,確保工程所在地的環境免受污染。(3)拌和站生產、生活區集中布置,對可能產生的污染種類,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生產、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存放、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范圍。(4)對環境敏感地區進行重點監控,對施工中出現的環境污染及時進行調查、總結,并按照“限定治理時間、限10、定治理內容、限定治理對象、限定治理效果”四大要求進行限期治理,對造成污染的責任人進行處理,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防止污染再次發生。(5)項目部設立環保工程師定期和不定期地對拌和站的場地、施工便道、存料區、洗料區等重點區域進行檢查。重點檢查環保設施、生產、生活垃圾排放及環保措施落實情況,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對出現的環境污染事故,按規定逐級上報,并及時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污染治理,將污染造成的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6)分項環境保護措施有害氣體及粉塵防治措施A.對拌和站內和運輸便道等易產生粉塵的地段定時進行灑水降塵,勤洗施工機械車輛,使產生的粉塵危害減至最小程度。B.裝卸、運輸、儲存11、易產生粉塵、揚塵的材料時,采用專用車輛、采取覆蓋措施;對易產生粉塵、揚塵的作業,優化施工工藝,制定操作規程和灑水降塵措施。C.在輔助設備選型時選擇低污染設備,并安裝空氣污染控制系統,加強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和達標工作,減少機械廢氣及有害氣體、排煙對大氣環境的污染。保護水質的措施A.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B.施工中對地下水、水井進行定點監測,以保護地表水資源。C.拌和站內生活、生產區設三級沉淀池,生活、生產污水經嚴格凈化處理,含油廢水經隔油池處理,符合國家或當地的環保標準后再排放。施工噪音的控制措施A.嚴格遵守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減少噪聲和污12、染的有關規定。B.合理安排施工機械作業時間,機械運輸車輛途徑村子時減速慢行,不鳴喇叭。C.合理安排工作人員輪流操作機械。穿插安排低噪音工作,減少接觸高噪音工作時間,并配備耳塞,同時注重機械保養,降低噪音。廢棄物的處理措施A.拌和站內的垃圾等運到指定地點棄置,不亂棄亂倒。B.對有害物質(如染料、油料、廢舊材料和生產垃圾等)經處理后運至當地環保部門指定的地點進行掩埋,防止泄露、腐蝕造成對生態資源的破壞。保護生態的措施根據工程所在地的具體情況,采取措施保護當地耕地、維持當地的匯水狀態、維持動植物生態平衡。4.水土保持措施(1)貫徹執行國家關于水土保持的法規,采取措施保護水土資源,做到“三同步”,即水13、土保持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2)對全體拌和站施工人員進行水土保持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員工的水土保持意識。(3)拌和站周圍的樹木和植被不得隨意砍伐和損害。如因工程施工需要,使植被受到損害,必須采取措施及時恢復。(4)工程完工后,拆除臨時用地范圍內的臨時設施,搞好租用地復耕,恢復原貌。場地清理達到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要求。七、擬投入的機械和人員配備1.擬投入的主要機械設備表混凝土拌和站主要機械設備表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型號數量備注1攪拌機JS10001套2裝載機ZL302臺1臺備用5混凝土罐車8-10m6輛可實時調配6變壓器315KVA1臺7發電機200kw1臺8地磅12014、t1個規格3*16m9水泵普通水泵2臺2.擬投入的主要人員表混凝土拌和站主要人員分工表序號職務人數工作內容1站 長1負責拌和站的全面管理工作。2技術主管1負責拌和站的生產及技術管理工作。3質檢員1負責拌和站生產的質量管理工作。4安全員1負責拌和站的生產、安全等管理工作。5調度1統一協調管理車隊,負責對拌和站現場材料、機械進行合理調配。6攪拌機操作手4及時準確將各項材料數據輸入,并接受攪拌站試驗員核對。7砼罐車司機12負責把混凝土運送到指定地點,并及時向生產值班員和攪拌站試驗員反饋信息。8鏟車司機2負責按試驗員指定料堆及時、準確、對倉上料。9試驗員1負責進場原材料的檢驗,施工配合比的確定及砼的出15、場質量等。10材料員1負責進場原材料的取樣及送檢,并對檢驗合格的原材料進行按規格分類,存放、標識等。11司磅員1負責原材料進出站車輛準確計量驗收,登記好各項原材料日進站臺帳。八、工期安排計劃開工日期:2011年7月1日計劃完工日期:2011年7月30日場地平整:2011年7月1日2011年7月7日基坑開挖:2011年7月8日2011年7月9日基礎施工:2011年7月9日2011年7月12日料倉、圍墻墻體砌筑:2011年7月10日2011年7月25日場地硬化:2011年7月15日2011年7月25日拌合機設備安裝、調試:2011年7月17日2011年7月30日九、附件1. 拌和站平面布置圖2.混16、凝土拌和站底板配筋圖 3.結構檢算資料 拌合站罐體基礎受力驗算1、具體平面、立面及斷面尺寸見圖一、圖二。圖一 攪拌機及水泥罐平面布置圖二 攪拌站立面圖2.基底承載力及基礎抗傾覆驗算每個罐體滿料后重約120噸。設計基礎為150m2混凝土通體板,通體板厚度為0.8m,基礎墩設計為0.6m0.6m0.7m,主樓總重量約為70噸(考慮攪拌振動力),考慮整個基礎的承載力。2.1荷載統計:垂直荷載:垂直荷載包括水泥倉(取滿載重量)合計430t,以及基礎自重。即:F垂直=120103+0.60.60.72516+0.815025+7010=7401kN水平荷載:取最大風力12級風,考慮高度影響系數,簡化為罐17、體受均布荷載,簡化后基本風壓取q=0.82kN/m2,驗算整個底板抗傾覆時取最不利情況(三水泥倉及拌合樓同時受風荷載作用),即:F倉和力=3q*S倉=3*0.82kN/m2*2.8m*18m=124.0kNF樓=0.82kN/m2*3*5=12.3kNF合=F倉和力+F樓=124.0+12.3=136.3kN圖三 風力等效作用面積示意圖2.2基底承載力驗算地基持力層為砂礫層,根據規范查查得其地基承載力特征值為fak=200kPa,根據深度及寬度修正公式計算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fa為:fa= fak+hbg(b-3)+hd gm(d-0.5)=200+3.0*17*(4-3)+4.4*16*(118、.05-0.5)=289.8kPa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載力特征值; hb、hd基礎寬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載力修正系數,根據規范分別取2.0、2.0; g基礎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取17kN/m3; gm基礎底面以上土的加權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取16 kN/m3; d基礎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即1.05m; b基礎底面寬度(m),當基寬小于3m按3m考慮,大于6m按6m考慮,即4m;故:須滿足基礎底面面積AF垂直/ fa =7401/289.8=25.54 m2,實際基礎地面面積為150m2,即符合地基承載力要求。2.3 基礎抗傾覆驗算由3個水19、泥倉對稱平面布置可知,最不利情況為風力沿基礎寬度方向作用于倉體,此時,以基礎寬度方向的一邊為軸,驗算基礎穩定性,抗傾覆力矩由倉體自重及基礎自重提供。M風= F倉和力*H1/2+ F樓*H2/2=124.0kN *13m+12.3kN *4.0m =1661.2kNm倉體為空時,抗傾覆力矩最小,此時為最不利情況:M抗=G倉空合力*b/2+G樓*H2/2+G基*H3/2=124.0*13+12.3*4.0+0.815025*0.4=2861.2kNm即:M抗M風,倉體不會傾覆。 3.基礎配筋設計每個罐體滿料后重約120噸。設計基礎為150m2混凝土通體板,通體板厚度為0.8m, C30鋼筋混凝土,20、底面保護層均為30mm。詳見基礎詳細配筋見圖三。圖三 基礎配筋圖3.1基礎受力驗算:取最不利荷載組合條件下:在水泥倉儲滿水泥和最大水平風力荷載組合情況下,沿寬度方向取1m寬基礎進行配筋設計驗算。假設荷載組合結果產生的作用力由整個基礎底面平均承受(均布面荷載)。由于垂直荷載(水泥倉儲滿水泥時自重及基礎砼自重)作用基礎底面產生的均布面荷載q:q= F垂直/S基礎=7401kN/150m2=49.34kN/m2取寬度1m的基礎作為研究對象,從力學角度考慮最不利情況得兩距離最大的對稱混凝土罐中心處為最大彎矩處,則有b=4.3m。則有 M= q*b2/8則最大彎矩值Mmax= 114.1kNm3.2 配21、筋檢算: 由彎矩設計值Mmax求配筋面積 As(取1m寬度范圍):截面尺寸 bh1000*1000mm ;hoh - as 1000-30 970mm 相對界限受拉區高度 b b=1/ 1+fy / (Es*cu)= 0.8/1+300/(180000*0.0033) 0.532受拉區高度 x ho - ho2 - 2 * M / (1 * fc * b) 0.5 970-9702-2*114100000/(1*12.5*1000) 0.59.50mm 相對受拉區高度 x / ho9.50/9700.0098 b0.532 縱向受拉鋼筋 As1 * fc * b * x / fy1*12.5*1000*9.5/300395.84mm2 配筋率As/(b * ho)395.84/(1000*970)0.04% 最小配筋率minMax0.20%,0.45ft/fyMax0.20%,0.21% 0.21%實際配筋:1116,As395.84mm20.21%*1000*1000=2100 mm2,故滿足受力要求。-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