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清淤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方案(14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3920
2022-10-08
14頁
726.50KB
1、目錄1編制依據11.1編制依據11.2編制原則12工程概況13工程重難點分析23.1 工程重難點23.2 擬采取的應對措施23.3 擬采取的方案比選24施工進度計劃44.1 計劃編制原則44.2 工期目標45施工工藝技術46資源配置計劃116.1勞動力計劃116.2機械設備計劃116.3物料投入計劃117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28其他技術保證措施128.1 質量保證措施128.2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2河道清淤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1編制依據 (1)依據我國的法律、法規、法令條款及有關施工、安全、工地安保、人員健康、勞動保護、土地使用與管理、環境保護與文明施工方面的具體規定和技術標準; (2)xx縣2、流域治理項目的相關設計文件; (3)xx縣流域治理地勘文件及我方的施工調查情況;(4)局、公司方案編制相關技術管理辦法。(5)有關技術及安全操作規范。1.2編制原則(1)符合國家方針、政策、設計文件及現行規范和標準;(2)符合臨滄市相關建設文件和標準;(3)滿足建設單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4)按照工序關系,合理安排施工順序,統籌考慮;(5)結合現狀,將河床疏浚與防洪排澇、景觀建設相結合;(6)注重對周圍環境、水土保護。(7)進行經濟性比選,選擇經濟合理方案,降低施工成本。2工程概況本工程為云南省臨滄市xx縣xx河河道清淤工程,清淤里程自K0+000至K6+640,長6640m3、,河道平均寬度25.85m,平均清淤深度1.1m,清淤總量188106m。城區水系點源污染主要來自兩岸未截留污水,主要雨污混流排口共計22處,由于缺少維護管理,河道淤積嚴重;沿河違建較多,侵占河道現象嚴重。河道淤積嚴重 河道內堆有建筑垃圾3工程重難點分析3.1 工程重難點河道清淤施工,沿河兩岸高差較大,河道與兩岸道路間邊坡較陡,并有已修建好的園路及綠化,河道淤泥運輸至河岸上難度較大。3.2 擬采取的應對措施針對上述控制的重點,經研究擬采取修筑施工便道的方式將河道淤泥運輸至河岸上,便道位置我項目將組有經驗的人員進行現場實勘,確定施工便道位置,盡量便道確保運輸方便、成本低、施工影響小。3.3 擬采4、取的方案比選本次治理河段為了清除淤積在河道下面的淤泥,根據實測的河段淤積分布情況,擬定三種生態清淤方案。方案一:河道截流,排除明水,人工配合挖掘機挖掘淤泥,裝車外運。此生態清淤方案在河道生態清淤中較為常見,方案在河道枯水期實施,在上游河道截流后,生態清淤河段內排除明水,修建施工圍堰,使河道內的上游來水從圍堰外側排走。現場采用裝載機或翻斗車利用臨時便道倒運至臨時碴場,根據淤泥含水量在臨時碴場進行干土摻拌合,摻拌干土后用翻斗車外運至指定棄土場。本次河道生態清淤河段位于城鎮中心,白天、夜晚均可通行,因此根據淤泥量和施工工期合理安排施工。因為本河段兩岸為中心城區,交通較為繁忙,人行量大,因此需要考慮夜5、間施工,在清運淤泥時,就立即將道路上撒落的土方清理干凈,給周邊居民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方案二: 生態清淤船方案。生態清淤船,即清除水底沉積物的工具。動力一般有柴油機,電機兩種。船體即浮體,采用拼裝箱型結構。有生態清淤裝置,動力裝置,傳送裝置等。由動力驅動生態清淤裝置清除水底沉積物,由傳送裝置送出到指定位置。 生態清淤船分挖斗式、絞吸式和耙吸式。 挖斗式生態清淤船即鏈斗式挖沙船。絞吸式生態清淤船是生態清淤船的主用船型,由浮體,鉸刀,上吸管,下吸管,泵,動力等組成。他利用下吸管前段的鉸刀,耙頭裝置將水底沉積物切割攪動疏松后,經下吸管由泵吸起,有上吸管送出到指定位置。此船效率高。但此方案需生態清淤船6、必須保證一定的吃水深度。方案三:水力沖挖淤泥,泥漿泵輸送淤泥。水力沖挖的施工原理是模擬自然界水流沖刷原理,借水力作用來進行挖土、輸土、填土,即水流經高壓泵產生壓力,通過水槍噴出一股密實的高速水柱,切割、粉碎土體,使之濕化、崩解,形成泥漿和泥塊的混合,再由立式泥漿泵及其輸泥管吸送。本工程的水力沖挖由水力挖塘機組進行,該機組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立式泥漿輸泥系統,包括立式泥漿泵、浮體、場內輸泥硬管和橡膠管;清水沖泥系統,包括清水泵、輸水管、沖水槍;配電箱系統,包括配電箱、防水電纜等。沖挖初期用高壓水槍進行沖挖。高壓水槍沖挖下來的泥漿被固定在浮桶上的泥漿泵抽出,抽出的泥水混合物排放至河道岸坡邊圍堰筑成的7、集漿池內,并在該區進行初步泌水沉淀以提高泥漿濃度。然后由高壓泥漿泵泵送至泥庫,淤泥中不得含有卵石、礫石等。此方案由于水力沖挖機組的泥漿泵的最佳工作水深為 1m,所以施工中必須嚴格控制沖挖區內水位高程,以滿足泥漿泵的工作性能。表 3-1 生態清淤方式優缺點對比表方案 優點 缺點方案一:人工+機械生態清淤1、施工簡便,操作性強。2、速度快, 生態清淤較徹底。3、施工成本低。1、需要配套運輸設備運送淤泥,對道路交通及兩岸環境影響大。2、需要修建機械下河通道。方案二:生態清淤船生態清淤1、無需排干水施工。2、 生態清淤時不影響大范圍內水質。3、 生態清淤效率高。1、需修建集漿池。2、 生態清淤船成本高8、。3、需要專門的船只操作人員。4、需保證一定吃水深度。方案三:泥漿泵生態清淤1、施工簡便。2、無需排水便可生態清淤。3、施工成本低。1、不能清除垃圾、石塊,需修建集淤池和泥庫。2、需其他機械聯合作業施工。3、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大。綜合分析以上三種生態清淤方案,方案一施工較為簡便,成本較低,生態清淤徹底,施工挖掘機械可在河段內運行施工。方案二施工效率高,對生態清淤河段水質影響較小,但生態清淤船生態清淤需要修建面積較大的集漿池,單次生態清淤固定成本高,且需要較大的水深。方案三施工簡便,施工成本低,但淤泥不得含有卵石、礫石,需修建集淤池和泥庫。綜合考慮施工條件,工程進度,工程對環境的影響、施工占地及施9、工成本,擬采用方案一,即人工+機械生態清淤。4施工進度計劃4.1 計劃編制原則以現場踏勘取得的調查資料和本項目計劃投放的資源(機械設備、勞動力、材料、資金等)為依據,盡可能的加快河道清淤施工。4.2 工期目標工期目標:項目臨建計劃2016年11月15日開工,2017年5月15日完成,總工期182天。5施工工藝技術清淤施工工序:河中便道施工河道右幅抽水右幅清淤右幅草袋圍堰堆碼改移右幅流水左幅河道抽水左幅河道清淤 施工便道、圍堰拆除交工驗收。(1)便道施工結合河道清淤外運出路和現場既有道路布置情況,擬定在河道中部設置與導流堤一體的順河道的施工便道,便道長6.6公里,施工便道出入口按200m一處進行10、布置,具體位置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河中便道頂寬為5.0m,背水面邊坡按1:1.5設置,迎水面邊坡按1:2設置,表層滿鋪兩層裝滿粘土的編織袋。便道采用砂卵石填筑,結合河道地形,河中便道高度定為2m,在岸上運輸道路的修筑可結合當地道路路況,如果現場無可運輸淤泥的既有道路,則需修筑運輸便道,岸上運輸便道頂寬為6m,邊坡按1:1.5的坡比設置,便道采用砂卵石填筑,填筑高度1m。下河馬道采用碎石土填筑,填筑高度根據現場實際確定,便道頂寬6m,邊坡坡比按1:6設置。河內便道、圍堰、岸上便道斷面圖及導流疏浚平面圖如下: 圖5-1 河內施工便道斷面圖 圖5-2 編織袋圍堰斷面圖 圖5-3 岸上便道斷面11、圖圖5-4導流疏浚平面圖圍堰采用人工裝袋堆碼,為保證草袋圍堰截水效果良好,減少滲漏,草袋內必須裝粘土,不得使用透水性大的土,且每袋裝土量不得大于50%。根據施工范圍內土質調查,河道內無符合要求的粘土,河道兩岸堤壩拆除土含粗粒料較多不能用于圍堰填筑。(2)河道清淤本工程清淤方法主要采用機械清淤和人工清淤兩種,河道內淤泥分左右幅采用導流方式將半幅疏干后進行機械清淤,機械清淤采用2臺挖掘機進行淤泥開挖,為避免淤泥含水量大造成運輸過程滴灑,現場采用裝載機或翻斗車利用臨時便道倒運至臨時碴場,根據淤泥含水量在臨時碴場進行干土摻拌合,摻拌比例為1:3。碴場范圍30*100m,可堆碴3000m3,摻拌干土后用12、臺翻斗車夜間外運運至指定棄土場。 河道兩側河床施工滿足要求后,進行施工便道下淤泥開挖,由于便道下淤泥開挖較深且須回填粘土,采用圍堰截水后進行機械清淤。對于河床底部20cm范圍、邊角機械開挖不到位和含水量較大的淤泥采用人工清淤,人工清淤方法主要是利用編織袋進行人工裝袋后利用自身重力瀝干后運至臨時堆土場。河道左右幅淤泥清理和河床施工滿足要求后,進行道路、圍堰拆除,拆除道路采用倒退的方式邊開挖邊裝運,圍堰拆除根據道路拆除進度同步施工,圍堰采用人工拆除,不得機械開挖,避免編制袋破損污染河道。 (3)摻土外運為防止淤泥外運灑落,保證淤泥外運滿足文明施工要求,河道淤泥開挖后臨時堆至指定堆場進行初步瀝干,根13、據淤泥含水量計算,需進行用干土拌合后外運,按1:3的比例用挖掘機進行摻拌,摻拌后淤泥滿足運輸不滴灑的要求。(4)圍堰拆除結合河道清淤外運出路,在河道中部設置與導流堤一體的順河道的施工便道,便道長6.6公里,施工便道從既有道路順坡至河道中部。在左側河床施工滿足要求并無其他施工項目后,進行施工便道拆除施工,便道拆除采取倒退的方式進行分段拆除,為保證便道拆除處于干塘施工,便道每拆除100m設置橫向圍堰一條,防止前方圍堰拆除后右側的水貫入左側,依此類推進行便道拆除。拆除便道與圍堰施工步驟如下圖:由以上便道拆除步驟可以看出,便道拆除100m后,必須增設一道橫向圍堰,防止前方圍堰拆除后河水流入便道側,同時14、由于前方圍堰拆除無便道可利用,必須采用人工進行拆除。因此為便于拆除、防止圍堰人工拆除時編織袋破損污染河道,圍堰使用的編織袋必須選用優質編織袋且堆碼時扎緊袋口。 (3)河道清淤本工程清淤方法主要采用機械清淤和人工清淤兩種,河道內淤泥分左右幅采用導流方式將半幅疏干后進行機械清淤,機械清淤采用2臺挖掘機進行淤泥開挖,為避免淤泥含水量大造成運輸過程滴灑,現場采用裝載機或翻斗車利用臨時便道倒運至臨時碴場,根據淤泥含水量在臨時碴場進行干土摻拌合,摻拌比例為1:3。碴場范圍30*100m,可堆碴3000m3,摻拌干土后用臺翻斗車夜間外運運至指定棄土場。 河道兩側河床施工滿足要求后,進行施工便道下淤泥開挖,由15、于便道下淤泥開挖較深且須回填粘土,采用圍堰截水后進行機械清淤。對于河床底部20cm范圍、邊角機械開挖不到位和含水量較大的淤泥采用人工清淤,人工清淤方法主要是利用編織袋進行人工裝袋后利用自身重力瀝干后運至臨時堆土場。河道左右幅淤泥清理和河床施工滿足要求后,進行道路、圍堰拆除,拆除道路采用倒退的方式邊開挖邊裝運,圍堰拆除根據道路拆除進度同步施工,圍堰采用人工拆除,不得機械開挖,避免編制袋破損污染河道。 (3)摻土外運為防止淤泥外運灑落,保證淤泥外運滿足文明施工要求,河道淤泥開挖后臨時堆至指定堆場進行初步瀝干,根據淤泥含水量計算,需進行用干土拌合后外運,按1:3的比例用挖掘機進行摻拌,摻拌后淤泥滿足16、運輸不滴灑的要求。6資源配置計劃6.1勞動力計劃為確保河道清淤工程順利進行,現場準備配備如下人員:見表6-1。表6-1:主要勞動力計劃表序號工種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駕駛員人42裝載機駕駛員人43自卸車司機人404保潔人員人85雜工人20合計人766.2機械設備計劃施工機具配備,見表6-2表6-2:主要機械設備計劃表序號機具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挖掘機卡特320臺4修筑便道及清淤2裝載機柳工856臺4淤泥倒運3自卸車ZD-22T輛40淤泥外運6.3物料投入計劃材料配備情況見表3。表3:主要材料投入計劃表序號材料名稱型號單位數量備注1編織袋個875002砂卵石M200003黏土M35007 施工安17、全保證措施(1)項目部建立施工安全領導小組,項目經理任組長,劃分領導機構、明確個人職責,健全安全防護制度。(2)作業時,設專人統一指揮,相互配合,由機械現場調度員統一指揮,配合機械作業人員。各種施工、操作人員須經安全培訓,不得無證上崗,各種作業人員應配帶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勞保用品。嚴禁操作人員違章作業,管理人員違章指揮。(3)施工場地要設置交通紅燈、交通指示牌及專職疏導人員,以便疏導行人及車輛。施工道口設置明顯標語牌,并設專人看守,疏導交通。(4)各種機械要有專人負責維修、保養,并經常對機械的關鍵部位進行檢查,預防機械故障及機械傷害的發生。運輸車輛服從指揮,信號要齊全,不得超速,過岔口、遇障18、礙物時減速鳴笛,制動器齊全,功能良好。(5)施工現場設置專職安全員,對施工人員經常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每周開一次安全例會。8 其他技術保證措施8.1 質量保證措施項目成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項目經理對工程質量全面負責,對整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工作全面領導,是質量的第一責任人。項目上配備的總工和項目副經理對質量工作從技術、施工工藝進行全面管理,是質量的第二責任者。項目上配備質檢員、安全員作為組員,具體進行質量管理工作。質量員和材料員要從原材料、工序、工藝、隱蔽驗收等道道嚴格檢查把關。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技術員依據施工圖紙、施工方案對有關施工組進行技術、質量、書面交底,交底內容包19、括:操作方法、操作要點及質量標準等。嚴格執行自檢制度,檢測人員及時對已完工作面進行檢測,避免出現重復施工現象。施工完成并經自檢合格后方可向監理工程師及有關上級部門報檢、交接。8.2 文明施工保證措施(1)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部委、當地建委關于“文明施工”的有關條例。(2)建立健全文明施工組織及責任制,對施工的全過程、全方位實行項目經理負責制,管理人員責任制,強化文明施工管理。(3)由文明施工小隊負責現場及道路灑水防塵工作,保證道路有車輛通過時不揚塵且無水洼、泥漿。(4)租用符合環保要求的運輸車輛并與之簽訂協議:a.進入現場放慢車速,防止揚塵。 b.車廂苫蓋嚴密,防止灑落或細小顆粒材料的飛揚。 c.外租車輛必須接受環保部門及施工單位的檢查。d.禁止車輛帶泥上路。e嚴格按照綜合執法部門規定進行渣土車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