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至滿洲里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人工挖孔樁專項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3940
2022-10-08
11頁
93KB
1、人工挖孔樁專項施工方案第一部分:編制依據、編制原則及工程概況一、編制依據1、國家、鐵道部和地方政府(省、直轄市)的有關政策、法規和條例、規定。2、國家和鐵道部現行設計規范、施工指南、驗收標準。3、濱洲電氣化改造工程紅峰疏解線特大橋施工圖紙。4、關于加強臨近營業線施工安全防護措施的通知。5、現場核對調查獲取的資料及我公司類似工程施工經驗。6、鐵路技術管理規程鐵道部令第29號。7、鐵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401.1-2003)。8、鐵路工務安全規則(鐵運2006177號)。9、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辦法(鐵辦2008190號)。10、關于臨近既有線施工的補充管理辦法(鐵運201051號)2、。11、鐵路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補充辦法(鐵運201163號)。15、鐵路工程施工組織設計指南(鐵建設2009226號)。二、編制原則1、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持證上崗”的原則,參建人員須經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2、當施工與鐵路行車安全發生矛盾時,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則,服從鐵路行車的需要;行車不施工,施工不行車。3、營業線施工嚴格執行一人一機專職防護、“五個一”齊全原則。4、施工前對有關人員進行崗前培訓,掌握技術要點及注意的安全事項,確保施工萬無一失,嚴格按照施工方案進行。5、最大限度地減少對鐵路運營干擾的原則。三、工程概況1、哈爾濱至滿洲里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紅峰疏解線特大橋位于3、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榆樹屯鎮,有公路相通,交通方便。紅峰疏解線特大橋跨越三道鐵路線,上部結構為4-24m單線簡支T梁+2-32單線簡支槽型梁+69-32m單線簡支T梁,紅峰疏解線特大橋中心里程HFDK547+088.14m,橋梁全長2437.12m, 孔跨布置69-32m單線簡支T梁+4-24m單線簡支T梁+2-32m單線簡支槽型梁,1#墩43#墩、46#墩、49#墩74#墩采用圓端形實體橋墩。44#墩-45#墩、47#墩-48#墩采用圓端形簡支槽形梁橋墩,兩側橋臺采用單線T橋臺。44#墩-45#墩跨越既有平齊線,47#墩-48#墩跨越榆紅左右線。跨越既有線時采用鋼管柱、工字鋼、貝雷片、木方等組4、裝成棚洞后進行現澆槽形梁施工,棚洞中線與既有線夾角70度,棚洞最大跨度為18m(跨榆紅左右線)。施工難度大,質量要求高,并且安全方面亦應引起足夠重視。人工挖孔樁孔徑為1.2m,挖孔樁護壁厚15cm.樁長最長為14m,最短為10m。平齊線、榆紅左右線兩側邊坡各4根,樁基采用C25鋼筋混凝土,15cm厚C25鋼筋混凝土護壁。2、組織機構項目經理唐廷輝工程部安質部計劃合同部財務部辦公室項目總工項目副經理 第二部分:施工管理一、施工進度安排人工挖孔樁共16顆,計劃2015年7月1日開工,2015年1月22日完成。總工期一個月二、人員安排作業人員23人(挖孔8人,現場防護2人,駐站聯絡員2人,鋼筋籠預制5、4人,2人焊接,砼澆筑振搗4,電工1人。)序號姓名人數任務1挖土工8人工挖孔施工2鋼筋工4鋼筋籠綁扎制作3混凝土工4砼澆筑4焊工2鋼筋焊接5電工1照明設施、電路布置6防護員2安全防護7駐站聯絡員2通知現場列車動向三、機具設備序號名稱規格單位數量備注1手推車輛4棄土2鋼尺50m把2測量定位3鐵鍬把54鋼釬把25吊桶個46軟爬梯個47空壓機臺49潛水泵臺410手動轱轆個411對講機臺5四、挖孔樁施工一、準備工作1、挖孔樁施工前測定樁位及高程,平整場地做到“三通一平”并做好防護。2、現場調查,熟悉圖紙,對施工段的電力設備尤其是地下電纜位置進行現場調查,并與設備管理單位聯系做好保護措施。3、施工安全防6、護:安排有資質、有經驗、有責任心的防護員擔任線路防護工作。在挖孔樁作業現場設防護員兩名,并設駐站聯絡員兩名,其中一名駐站榆樹屯車站,一名駐站紅旗營車站,駐站聯絡員隨時掌握列車動態并與現場施工人員保持隨時聯絡溝通。4、施工前組織所有參加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安全、工機具使用,挖空施工要領培訓,責任落實到人。制定合理作業時間,施工器具,材料不得侵限,接到來車信息及時下道避車,井內挖土要及時抽排地下水,深度大于10m時要強制送風。5、做好設備,材料準備。二、施工流程1、測量定位根據設計規范要求,放出挖孔樁中心點,并釘十字附樁,挖孔同時對樁位進行復核。2、成孔及護壁(1) 第一節孔圈護壁應比下面的護壁厚107、0-150mm,并應高出現場地面200-250mm并與原地面混凝土面板搭接。上下護壁間的搭接長度不得少于50mm。(2) 為保證護壁砼的整體性,視護壁土質情況,須用8鋼筋均勻布置作拉結筋,以免脫節下沉,嚴格按護壁設計規范要求施工。(3) 澆灌護壁砼時,用敲擊模板及用竹和木棒插實方法,不得在樁孔水淹沒模板的情況下灌注砼。根據土質情況,盡量使用速凝劑,以便盡快達到設計強度要求。發現護壁有蜂窩、漏水現象,及時加以堵塞和導流,防止孔外水通過護壁流入孔內,保證護壁砼強度及安全。(4) 護壁砼的內模拆除,根據氣溫等情況而定,一般可在24小時以后進行,使砼有一定強度,以能擋土。(5) 當第一節護壁砼拆模后,8、即把軸線位置標定在護壁上,并用水準儀把相對水平標高畫記在第一圈護壁內,作為控制樁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確定樁的深度和樁頂標高的依據。(6) 施工人員必須熟悉所挖孔的地質情況,并要勤檢查,注意土層的變化,當遇到流沙、大量地下水等影響挖土安全時,要立即采取有效防護措施后,才能繼續施工。(7)孔壁應采用鋼護筒施工。對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對,即驗收,即灌注護壁砼,要保證砼密實度,避免滲漏。(8) 孔內有滲水時,應先用水泵及時將孔內積水抽出,再進行施工。(9) 由于大量抽出地下水而影響場地臨近既有線行車安全,造成既有路基下沉時,要立即在抽水井孔附近設立灌水點,以保持水壓平衡,土的穩定。(10) 發現孔壁9、有沙層時,應減少每節護壁高度,可用30-50CM鋼護壁,砼應加速凝劑,加快凝固速度。(11) 處理沙層的樁基,力爭在枯水期將流沙樁位處理完畢,以免在雨季期地下水位上升,動水壓力大而增加施工困難。(12)終孔時,必須清理好護壁污泥和樁底的殘渣雜物浮土,清除積水,經監檢同意驗收,并辦理好簽認手續。應迅速組織澆灌樁身砼,以免浸泡使土層軟化。3、鋼筋籠的制作與安放(1)鋼筋籠制作在鋼筋加工場內按照技術交底分節制作,運至施工現場。(2)鋼筋焊接嚴格按照技術交底施工,確保鋼筋的型號、位置、數量正確,然后焊接鋼筋。鋼筋的交叉點應用鐵絲綁扎結實,必要時,也可用點焊焊牢。箍筋的末端應向內彎曲,箍筋轉角與鋼筋的交10、接點均應綁扎牢固。箍筋的接頭縱向方向交叉布置。綁扎用的鐵絲要向里彎,不得伸向保護層內。(3)鋼筋籠分節進行焊接,3m-5m一節,主筋采取單面搭接焊,焊縫長度為10d。主筋間距偏差為0.5d,箍筋間距偏差為20mm,加強筋間距偏差為20mm。樁徑不得小于設計樁徑且不得大于設計樁徑50mm。鋼筋骨架直徑偏差為20mm,鋼筋骨架垂直度偏差為1%,鋼筋籠長度偏差為100mm。同一截面的鋼筋搭接率不超過50%。(4)樁身鋼筋主筋為20的螺紋鋼,箍筋采用10mm鋼筋。鋼筋籠在鋼筋加工場內加工綁扎成型,樁孔已作封底處理合格后,將鋼筋籠放入孔內。縱向鋼筋長度不夠的鋼筋或為方便綁扎而切斷的鋼筋,均需接長,接頭應11、分置,在結構應力小的部位,交錯布置,錯開長度符合設計要求,縱向鋼筋連接采用搭接焊連接,搭接長度滿足規范要求。(5)鋼筋放入孔樁時必須專人指揮,現場防護人員及時和駐站聯絡人員聯系確認后,開始下籠。4、澆灌砼(1)樁身采用C25砼,拌合站集中拌合,罐車運輸,混凝土到現場后,利用人工翻斗車或人工抬運的方式送至孔口位置。混凝土要垂直灌入樁孔內,并應連續分層澆筑,第一層厚不超過1.5m,其后分層澆筑,每層厚度不超過1.0m。砼入樁孔后,采用插入式振動棒按梅花形插點均勻振搗,插點間距不超過30cm,振搗時應快插慢拔,保證振搗均勻。由于人工下井振搗有困難,可在混凝土中摻水泥用量0.25的木鈣作減水劑,使混凝12、土坍落度增至1318cm,利用混凝土大坍落度下沉力使之密實,但樁頂鋼筋部位仍應用振搗器振搗密實。要嚴格控制挖孔樁頂面的高度,嚴禁超高。(2)砼養護:混凝土澆筑12 小時后應覆蓋草袋,并濕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小于7 天。為了提高砼的硬化速度,不影響下部工序施工,樁身砼要加早強劑。三、挖孔樁施工工藝流程圖第三部分 施工安全措施一、施工安全措施1、挖孔人員必須經檢查身體健康合格,凡是有精神病、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病及聾啞等病的人不能從事挖孔工作。2、直接從事井下、高空、用電、簡單機械和吊裝等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3、施工現場應配置有足夠數量的安全防護設備,13、主要有:通風設備;4、井孔內排水用的抽水設備;5、爬梯;6、井空內照明使用的安全照明燈具;7、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或應急軟爬梯;8、備用電源,即應急柴油發電機。9、開始作業前,應對機械設備及安全防護用品進行檢查,重點檢查起吊機架的鋼絲繩、限位器、機架配重、吊桶等。10、當孔深超過5m時,每次下孔作業必須先通風10分鐘,作業過程中必須保持連續通風。11、下孔作業前必須抽干孔內積水,抽水時作業人員必須離開井孔,抽水完成后,先確定已斷開電源后再恢復井內作業。12、下孔作業前必須對孔內氣體盡心檢測,凡發現有毒氣體含量超過允許值或氧氣含量達不到要求值時,應立即停止作業,進行除毒、充氧,重新檢測,達到要14、求后方可恢復作業。13、下孔作業前應對孔口周邊和樁孔護壁進行檢查,若有地面沉降或護壁變形等異常情況必須及時匯報、處理、確保安全后方可入孔作業。14、井內及井孔周邊作業人員吶喊和監護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并掛設好。15、井孔第一節護壁必須高出地面25cm以上。挖出的土方必須及時運走,井孔周邊2m范圍內,禁止堆放土方余渣。16、井孔周邊必須設置防護圍欄,圍欄經過鋼筋牢固焊制,高度不低于1m。17、嚴禁酒后作業,嚴禁在孔內抽煙,嚴禁在孔內使用明火。18、孔深挖到超過挖孔人身高時,起吊大塊石時,孔內作業人員應撤離至地面。19、孔內作業人員連續作業不應超過4小時。20、挖孔時必須及時護壁,嚴15、禁只挖深不及時護壁,護壁長不得超過1m,并根據地質情況縮減。護壁厚度嚴禁隨意減少。21、井孔內上下傳遞物和工具時,嚴禁拋擲,必須用吊繩系牢傳遞。22、井下作業時,必須設專人做井上監護。23、挖孔人員應認真留意孔內一切動態,如發現涌水、護壁變形、異味氣體等不良預兆時,應立即停止作業迅速撤離并及時報告。24、正在開挖的樁孔作業停止時或已開挖好的成孔,必須設置牢固的蓋板孔(網)或設置封閉圍欄。根據總工期的安排依次開挖灌注,挖樁時應間隔開挖,相鄰排跳挖最小凈距不得小于4.5m。二、既有線施工安全保證措施一、營業線施工安全防護控制措施施工前與路局設備管理、行車組織單位分別簽訂施工配合協議、安全協議書,明16、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施工責任地段和期限、安全防范內容和措施。在具體工程開工前向運營單位提出核查要求,協助產權單位對施工范圍內的既有行車設備進行核查審批后方可施工。(1)在開挖前,項目部組織對營業線路基邊坡上的光電纜進行探測,對影響挖孔樁施工的光電纜進行遷改或保護,光電纜改遷或有效保護后才能進行人工挖孔作業。(2)每日施工前,項目部施工管理人員必須對現場作業人員進行施工前安全教育并做好記錄,安全教育由項目安質部負責。(3)定期對運輸架、電動葫蘆、手搖架、吊繩等作業工具進行檢查,確保運輸架不侵入鐵路限界影響行車安全,不合格的鋼絲吊繩必須要及時更換。(4)挖孔樁施工區段必須設防護標志和防護人員,并派17、駐站聯絡員,經常觀察線路是否穩定和所有連接構件有無松動。要隨時檢查,發現有危機列車運營安全的情況立即上報并處理。(5)列車通過挖孔樁施工地段時,仔細觀察線路水平位移、邊坡穩定等變化情況,隨時采取加固措施,并做好記錄。(6)機械臨近營業線施工時必須有專職安全員盯控,嚴禁機械侵限,影響列車運營安全。(7)挖孔樁施工盡量避開雨季施工,確需施工時,提報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報路局有關部門審查同意后施工。二、安全保證體系及措施設駐站聯絡員2人、工地防護員2人。駐站聯絡員職責:1、駐站聯絡員應按規定著裝佩戴工作牌,嚴格按施工方案規范登記要點。2、駐站聯絡員應每3-5分鐘與工地防護員聯系一次,及時通報列車運行情18、況并作好記錄。3、施工的消記應聽從施工負責人的命令,在消記時應及時通知工地插好列車慢行牌。工地防護員職責:1、應攜帶全部防護設備及擴音話筒。2、在未接到施工開始命令時,應保持3-5分鐘與駐站聯絡員聯系,掌握列車運行情況并做好記錄,及時通知施工負責人。3、當接到施工開始命令后,及時通知施工負責人,并按規定設置好慢行、停車信號牌。4、工地防護員應選擇瞭望條件好的地點,不得與職工閑聊和做與其職責無關的事。5、工地防護員應將對講機隨時放在耳邊,注意列車運行情況,當列車接近施工地點時,及時通知施工人員,并隨時注意人員和機具不要侵入限界。如施工人員未聽到,應及時跑上前去呼叫。6、在接到施工負責人作業完成可19、以開通線路命令后,應及時撤除移動停車信號牌,然后與駐站聯絡員聯系,請求消記。施工人員:1、所有施工人員在線路旁邊施工時必須穿黃色防護服裝,嚴禁穿紅色服裝、以免引起司機誤認信號,不得隨意跨越未封鎖軌道。2、施工前做好材料,工具,人員一切準備,并向下級施工人員進行專項技術交底,確保施工安全。3、牢固樹立搶通意識,加強救援工作,一遇險情立即出動,盡快恢復線路暢通。三、物理(硬)隔離防護措施挖孔樁施工屬于高危作業,臨近營業線施工,為了強化臨近營業線施工安全管理,確保行車安全和施工安全。必須設置防護柵欄實施封閉,防護柵欄、鋼管欄桿等設施實施物理(硬)隔離,隔離設施應具有一定強度和穩定性。防護柵欄、鋼管欄桿的規格型號,性能必須滿足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既有線硬性防護隔離,是保證既有線營運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和最為重要的有形防護。同時也確保了施工機械設備不能侵界施工,將新線施工對既有線安全營運的干擾降到最低程度。挖孔樁施工作業必須納入鐵路營業線施工計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