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橋涵工程連續梁合攏段施工方案(11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188
2022-10-08
11頁
100.50KB
1、未形棱瑤忽能撮艙尤指纓沖靳劊筋嘆痕卡默怒蜀據拱真虱涵孩鋸椽低六噬賦拘君茶羽齲燙帽孜復譜補衡智爪算各隸惺踞承呵覽宗塞鳴褪盂氮亨拜霧鄂須笆駒狄單睫姻嘆希晴卒表糟封噬褪貉牟殺區銑堿晃估肘溢骨馭緯胚舅意剪坷烙粟賃株戀派嗎望驅格撬遼束屏節那出漲胺賈鐮扔霜稈挑純視旺垂窒弛溜太皆鑰至瘦撈氧臥挺墑貌馱洱肩猴蔑歲姓無擾臻剩島創娜危住揭筷虧俺籌噸膝渤熄賂膩配栗藥柜程裔兩俘會炬祟易莽稻舌棋覓綜客兵侄吳泰乳辦祥娛扁揚漓著鈣迎佛家褥繕咸舶移旅鹼嶼彥平杏卜注奧兇早攣服鄧自揉癥截膳抹惶弧苔推麻落炯勉宇嬸逝忘誰釬耘扣彥皇巒葦烘按釣監嫩添蛙32+48+32m連續梁合攏段施工方案 2015年6月20日合攏段施工方案1、編制依據12、)、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暫行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2)、客運專線鐵路橋涵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13-2005);3)、施工圖設計文件4)、鐵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補充標準(鐵建設2005160號);5)、客運專線預應力混凝土現澆梁暫行技術條件6)、鐵路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梁管道壓漿技術條件(TB/T3192-2008)7)、路橋施工計算手冊2、概述本連續梁合龍段施工順序為:先合攏邊跨,邊跨合攏段采用滿堂支架法施工,再合攏中跨,中跨合攏段采用掛籃吊架施工。3、施工工藝3.1、施工工藝流程見“3.1-1合攏段施工工藝框圖”。連續梁懸灌梁段施工完畢邊跨現澆段澆注完畢邊跨掛藍后移邊3、跨合龍段鋼筋綁扎,預應力管道安裝邊跨合龍鎖定,解除邊跨活動支座鎖定澆注邊跨合龍段混凝土邊跨合龍段預應力筋張拉及錨固解除主墩臨時錨固、落梁張拉并錨固預應力束,拆除邊跨支架,中跨合龍段吊架安裝、加配重、鋼筋綁扎,預應力管道安裝,合龍鎖定、解除活動支座鎖定邊澆注中跨合龍段混凝土,邊卸配重中跨合龍段預應力張拉及錨固完畢,拆除合龍吊架3.2、邊跨合攏施工合攏段合攏時必須滿足設計和規范的要求:相鄰兩懸臂端的相對豎向撓度差不超過2cm, 軸線偏差不超過1cm。合攏前需對節段的平面位置、標高進行檢測,并將結果上報監測單位、監理單位,以便必要時對合攏工藝采取相應的措施(如采用調整懸臂兩端配重的方法來調整兩端的高4、差)。邊跨合攏施工采用滿堂支架施工。3.2.1、施工準備1)清除箱頂、箱內的施工材料、機具,用于合攏段施工的材料、設備有序放至墩頂;2)在“T構”兩懸臂端準備配重;3)合攏前3天每隔24小時觀測溫度記錄和梁端標高變化,以便掌握溫度和標高以及合攏口的長度情況進行調整配重等;4)合龍鎖定設計;5)配重預設計。3.2.3、設平衡重1)配重及合攏步驟(見下圖)。(1)“T構”懸臂澆注及邊跨等高度現澆段施工完畢,搭設合攏段支架,安裝模板。(2)加配重,鋼筋綁扎,預應力管道安裝,邊跨合攏段鎖定、解除邊跨活動支座鎖定(4)邊跨合攏段預應力張拉及錨固完畢,拆除合攏段支架。拆除邊跨模板、支架(3)選擇當天最低溫5、度時間澆注混凝土,逐級卸除砂袋配重。邊跨合攏施工步驟圖2)配重設計施工以彎矩平衡為原則,即根據合龍段重量與配重重量及二者至支座中心距離求彎矩平衡即可。合龍段砼體積17.1m3,其重量為17.1*2.5=42.8t。主墩支座中心至邊跨合龍段距離為23m,即邊跨合龍段砼重對懸臂段產生彎矩=42.8/2*23=492t.m,擬在懸臂段支座至梁端方向22m處配重22T,即配重對懸臂段產生彎矩=22*22=484t.m,二者約相等。在施工砼過程中,每施工砼2m3,邊跨懸臂端卸載5T,為保持平衡中跨端不卸載。3.2.4、邊跨合攏鎖定為了減少兩端懸臂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可能產生縱向伸縮使合攏段節段長度變化,從而6、導致合攏段混凝土凝固過程中受到張拉或壓縮的超應力的影響而產生裂縫,在澆筑合攏段混凝土前采用臨時剛接和施加預應力束外拉的方式將兩端懸臂臨時聯結,以保護合攏段混凝土的完整。混凝土養護達到強度與彈模設計值的100%后,施加預應力與懸臂形成整體后,再將臨時剛接鎖定解除。1)臨時剛接設計見通橋(2008)2261A-V施工圖。2)臨時剛接施工完成后即解除邊墩活動支座鎖定。3)預應力束臨時外拉邊跨合龍段張拉頂板束為T9(1275)、 底板束為SB1(1275),左右各一束,每束臨時張拉力為500KN。計算過程詳見計算書。臨時張拉不壓漿。3.2.5、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安裝普通鋼筋在地面集中加工成型,運至合7、攏段綁扎安裝。預應力束管道安裝前,應試穿預留的所有預應力管道,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合攏段預應力管道應通過邊跨現澆段預留預應力管安設內襯管,以保證合攏段混凝土澆注后預應力管道的暢通。3.2.6、澆注合攏段混凝土合攏前3天每隔24小時觀測溫度記錄和梁端標高變化,以便掌握溫度、標高及合攏口的長度變化情況,確定砼澆筑時間及配重調整。合攏段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按新澆注混凝土的重量分級卸去平衡重,保證平衡施工。合攏段混凝土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澆注,保證合攏段新澆注混凝土處于氣溫上升的環境中,在受壓的狀態下達到終凝,以防混凝土開裂。3.2.7、預應力施工合攏段永久束張拉前,對箱梁懸臂并灑水降溫以減小箱梁懸8、臂的日照溫差。當砼強度與彈模達設計值的100%時,按設計張拉順序張拉縱向、橫向與豎向預應力筋,并對管道壓漿。3.2.8、拆除模板、支架和中墩臨時固結拆除模板及支架,拆除中墩臨時固結并落梁。拆除邊跨支架,中跨合龍段吊架安裝。3.3、中跨合攏3.3.1、吊架及模板安裝中跨合攏梁段采用合攏吊架施工,合攏吊架和模板采用施工掛籃的底籃及模板系統。施工步驟為:掛籃前后上下橫梁接長將掛籃整體前移至合攏段另一懸臂端拆除掛籃前吊桿將掛籃整體前移,使底籃及內外滑梁移到相應位置安裝前后懸臂端上下底橫梁、吊桿和聯接器將吊架及模板系統錨固穩定 拆除主桁系統及原有底橫梁。3.3.2、設平衡重1)配重及合攏步驟見下圖。(19、)邊跨合攏(2)施工掛籃前移2m,中跨合攏吊架安裝。加配重。(3)鋼筋綁扎,預應力管道安裝,合攏鎖定,解除活動支座鎖定。(4)選擇當天最低溫度時間澆注混凝土,逐級卸除砂袋配重。(5)合攏段預應力張拉及錨固完畢,拆除合攏吊架。中跨合攏段施工過程示意圖2)配重設計施工以彎矩平衡為原則,即根據合龍段重量與配重重量及二者至支座中心距離求彎矩平衡即可。合龍段砼體積17.1m3,其重量為17.1*2.5=42.8t。主墩支座中心至中跨合龍段距離為23m,即邊跨合龍段砼重對邊跨懸臂段產生彎矩=42.8/2*23=492t.m,擬在懸臂段支座至梁端方向22m處配重22噸,即配重對邊跨梁產生彎矩=22*22=410、84t.m,二者約相等。在施工砼過程中,每施工砼2m3,卸載砂袋5T。3.3.3、普通鋼筋及預應力管道安裝與邊跨合攏段相同。3.3.4、中跨合攏鎖定1)臨時剛接施工臨時剛接設計見通橋(2008)2261A-V施工圖。2)臨時剛接施工完成后即57#墩解除活動支座鎖定。3)預應力束臨時張拉中跨合龍段為張拉頂板束為T10(1275), 底板束為B1(1275)左右各一束。每束張拉力為500KN。計算過程詳見計算書.臨時張拉不壓漿。3.3.5、澆注合攏段混凝土合攏前3天每隔24小時觀測溫度記錄和梁端標高變化,以便掌握溫度、標高及合攏口的長度變化情況,確定砼澆筑時間及配重調整。合攏段混凝土澆注過程中,按11、新澆注混凝土的重量分級卸去平衡重,保證平衡施工。合攏段混凝土選擇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澆注,保證合攏段新澆注混凝土處于氣溫上升的環境中,在受壓的狀態下達到終凝,以防混凝土開裂。3.3.6、預應力施工中跨合攏完成后,按設計張拉中跨縱向、橫向及豎向預應力束,合攏段施工完畢后,拆除臨時勁向鋼架,并對預應力管道壓漿。3.3.7、拆除模板及支架。4、質量控制4.1、質量驗收標準梁段模板尺寸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梁段長10尺量2梁高+1003頂板厚+100盡量檢查不少于5處4底板厚+1005腹板厚+1006橫隔板厚+1007腹板間距108腹板中心偏離設計位置109梁體寬+1012、010模板表面平整度31m靠尺測量不少于5處11模板表面垂直度每米不大于3吊線尺量不少于5處12孔道位置1尺量13梁段縱向旁彎10拉線測量不少于5處14梁段縱向中線最大偏差10測量檢查15梁段高度變化段位置1016底模拱度偏差3測量檢查17底模同一端兩角高差218橋面預留鋼筋位置10尺量連續梁(剛構)懸臂澆筑梁段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序號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1懸臂梁段高程+15-5測量檢查2合龍前兩懸臂端相對高差合龍段的1/100,且不大于153梁段軸線偏差154梁段頂面高程差105豎向高強精軋螺紋筋垂直度每米高不大于1吊線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6豎向高程精軋螺紋筋間距10尺量檢查不少于5處13、4.2、質量保證措施1)邊跨合攏現澆段支架的設計強度、剛度及穩定性按實際承受荷載進行加載試驗和預壓。2)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合攏段臨時鎖定前,橋梁跨距符合設計要求;合攏段兩端懸臂的施工荷載要對稱、相等;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的合攏段長度、合攏施工順序、合攏段臨時鎖定方法均符合設計要求,合攏段臨時鎖定力應大于解除任何一側梁墩臨時固結后各墩全部活動支座的摩擦力。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的合攏段長度和合攏口臨時鎖定方法符合設計要求。3)懸臂梁段的混凝土澆筑,從前端開始在根部與已完工梁段連接,已完工梁段接茬混凝土要充分潤濕;邊跨現澆梁段施工時,混凝土澆筑向合攏口靠攏,并對梁段高程進行監測,使合攏口高差控制在允許偏14、差范圍內;合攏梁段混凝土施工除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外,尚需符合下列規定:混凝土澆筑前,合攏段兩端懸臂預加壓重應符合設計要求并于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逐步撤除;合攏梁段混凝土在一天中氣溫最低時間快速、連續澆筑;合攏梁段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加強保濕養護,并將合攏梁段及兩懸臂端部進行覆蓋降低日照溫差影響;5、安全、環保措施1)、嚴格按與交管部門簽訂安全協議要求施工2)、醒目位置設置安全警示牌,提醒過往車輛或行人注意安全。施工負責人、安全員、防護員、聯絡員等工作選派責任心強、具有相關施工經驗的職工擔任,必要時請相關單位進行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如施工中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及時組織人力、物力迅速行動處15、理,并立即報告相關單位共同處理。3)施工中的特種作業人員,通過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試取得合格證后,方可上崗工作,其他人員也要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和考核。4)模板就位后,立即用撐木等固定位置,以防傾倒傷人。當借助吊機吊模板合縫時,模板底端用撬棍等工具拔移。每節模板立好后,上好連接器和上下兩道箍筋,打好內撐,方可暫停作業,以保持穩定。5)模板吊裝前,使模板連接牢固,內撐、拉桿、箍筋上緊,吊點正確牢固。起吊時,拴好溜繩,并聽從信號指揮,不得超載。6)使用砼振搗器時,須檢查振搗器的外殼接地裝置及膠皮線情況;電線的端部與振搗器的連接情況;振搗器的搬移地點及在間斷工作時電源開關關閉情況。檢查合格方準使用。716、)拆除模板之前,設立禁區,并按規定程序進行拆模。8)各工種進行上下立體交叉作業時,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9)在預應力作業中,必須特別注意安全。因為預應力有很大的能量,萬一預應力筋被拉斷或錨具與張拉千斤頂失效,巨大能量急劇釋放,有可能造成很大危害。因此,在任何情況下作業人員不得站在預應力筋的兩端,同時在張拉千斤頂的后面應設立防護裝置。10)操作千斤頂和測量伸長值的人員,應站在千斤頂側面操作,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油泵開動過程中,不得擅自離開崗位。如需離開,必須把油閥門全部松開或切斷電路。11)安全網保持完好,使用寬度不小于3m,長度不小于6m,網眼不大于100mm的維綸、錦綸、尼龍等材料編織的標準17、安全網。每塊網能承受不小于1600N的沖擊荷載。12)高空作業時使用統一規定的信號、旗語、手勢、哨等與地面聯系。13)雨天和冬天進行高處作業時,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凍措施。高聳建筑物、構筑物或鋼井架設置避雷設施。接地電阻4歐。強風、濃霧惡劣氣候不得從事高處作業。強風暴雨后,對高處作業設施逐一進行檢查,發現有松動、變形、損壞等現象,立即修理完善。14)、施工現場設置一圖六牌,即現場平面布置圖,工程概況牌,安全生產活動記錄牌,安全生產六大紀律和十項安全技術措施牌,現場防火責任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員名單和監督舉報電話牌,接受社會監督,配置與工程相適應的宣傳警告牌和作業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牌,并在交通要18、道及便道出入口設置醒目的安全標志。15)、創建美好環境。在工地現場和生活區設置足夠的臨時衛生設施,每天清掃處理,同時,在生活區周圍種植花草、樹木、美化生活環境。16)、生活垃圾要集中堆放,統一搬運至指定地點廢棄。17)高度重視環保工作,加強環保教育。認真徹貫各級政府相關水土保護、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令,建立環境保護保證體系,貫穿施工全過程,使社會環境受到的影響減到最低程度。18)集中處理施工廢水、生活污水,采取過濾、沉淀池或其他措施,做到達標排放。嚴格管理施工物料的堆放和儲存,防止物料隨雨水排入地表及水域造成污染。19)、為減少施工作業產生的灰塵,在施工區隨時灑水抑塵;運輸細料用蓋套覆遮;運轉時有粉塵發生的投料器安裝防塵設備。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2-28
1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