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營東路段及關莊西路南段熱力管線工程回填土施工方案(注漿)(13頁).doc
下載文檔
上傳人:故事
編號:604191
2022-10-08
13頁
284.50KB
1、目 錄1 工程概況 22 施工部署 22.1 施工準備 22.2作業條件 33 主要施工方法 33.1 工藝流程 33.2直埋段回填施工 33.3暗挖小室頂部回填施工 74 施工技術保證措施 75 雨期施工 86質量保證措施 87安全防護措施 88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 9主要工程量 10附圖 1 工程概況 小營供熱廠配套管網供熱工程小營東路段及關莊西路南段熱力管線工程(改),工程編號:JT09A031G1。位于北京市小營地區,小營東路(瀝青廠南路)段(小營供熱廠北湖渠東路)管線起點為小營供熱廠,與現況“成府路熱力外線工程(小營路小營供熱廠)”相連,沿小營東路向東敷設,終點位于北湖渠西紅線,共2、計小室座;管線路由位于小營東路(瀝青廠南路)永中南3m,與永中平行。關莊西路(育慧北路)南段(小營東路五南路)管線起點為小營東路(瀝青廠南路)段熱力管線在育慧北路向北的分支,沿關莊西路向北敷設至五南路,終點與擬建熱力管線終點相接,共計小室座。管線路由位于關莊西路(育慧北路)永中東米,與永中平行。其中:小營東路 DN800(706.5m)、DN500(84m)管線為直埋敷設,關莊西路1013點采用直埋敷設(430m)。2 施工部署2.1 施工準備材料準備(1)回填砂:根據設計要求回填砂的粒徑0.5mm2mm,砂中不應有尖角的顆粒。(2)天然級配:在回填砂上面回填天然級配,級配以粗骨料多為優。(33、)回填土:回填前需購買適宜回填的土,對淤泥、腐殖土、耕植土和有機含量大于8%的土不得作為回填土,另外回填土中不準有塊狀及樹枝等物。2.1.2人員準備本工程主要工作為回填砂、回填土的轉運、分層夯實以及施工范圍內的文明施工、溝槽周邊的安全防護等。考慮到本工程回填方量、施工段劃分及現場平面的情況,約需普工30人,測量工2人,試驗工2人,夯機手4人。2.1.3 機械準備2臺HW-70型蛙式打夯機,2臺蛙式夯,小型壓路機1臺。50型鏟車1輛用于溝槽內回填土運輸,鐵鍬數把、串筒等。2.2作業條件(1)溝槽回填前,對管道焊口進行100%無損檢測并合格,接頭保溫已完成并經驗收,辦好隱檢手續及竣工測量,進行強度4、水壓試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土施工。 (2)溝槽回填前,把槽底的垃圾雜物清理干凈,保證槽底清潔無雜物。槽底無積水方可回填土施工。(3)各部位回填土前應抄好水平標高,做好水平標志,以控制回填的分層高度或厚度。3 主要施工方法3.1工藝流程管道驗收填砂拆除掃地撐填砂回填級配砂石敷設標志帶回填土(分層夯實)拔出大板拆除流水撐及對撐灌砂水沉回填土至路床標高拔出工字鋼樁插入注漿管找平驗收3.2直埋段回填土施工:依據現場實際情況,在回填砂前先清理熱機管道兩側雜物,使熱機管道兩側溝槽底部保持干凈。同時將熱力管道焊口位置工作坑采用粗砂回填至溝底標高。因場地限制及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高于溝槽底標高),且焊口位5、置不能采用機械夯實,故焊口位置采用水沉夯實。回填中砂:回填中砂采用分層回填夯實的方式, 每層回填虛土30cm,夯實后厚25cm左右,夯實采用平板震動器夯實,邊角處采用人工木夯夯實,每層夯實不少于4遍。回填時熱力管道兩側應當同時回填,兩側高差不應超過30cm。為了保證溝槽的安全性,溝槽內底支撐總體可分為三次拆除:第一次拆除:當回填砂至溝槽底部第一道水平流水撐時,拆除溝槽底部第一道水平流水撐。拆除后繼續回填砂。第二次拆除:當回填土達到第二道水平流水撐時,拆除水平流水撐及對撐。此時完全拆除豎排密撐木板。第三次拆除:當回填土達到現況路面結構時,采用機械拔出I36a工字鋼樁。由于本地區土質松散,而且地下6、水位高,開槽時支護板樁后面已發生坍塌,雖進行了編織袋裝砂填充處理,但空隙較大,板樁拔出后,管側及管頂砂會流向板樁后面的空隙,造成管周邊砂層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的厚度,故回填砂擬根據現況不同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回填砂的厚度,根據測算,回填砂在管頂以上50cm左右。將豎排密撐木板拔出至回填砂位置。拔密排木板撐時采用間隔拔除法,即每隔一塊板撐拔除一塊木板撐,木板撐拔除后所形成的空隙采用中砂回填,當空隙填實后,為了使板樁背后能夠盡量達到填充充實,在砂層上方回填級配砂石,利用砂和級配砂石能夠流動性,填充滿板樁后空隙。達到設計要求的管頂上50cm時及時敷設熱力管線專用警示帶。回填級配砂石時可依據現場實際情豎7、排密板撐采用隨填隨拔出的原則,每次拔出高度控制在距回填土上面50cm以內。回填級配砂石厚度1.0m高,將密排木板撐統一拔出至與級配砂石等高位置。此時對溝槽兩側的級配砂石采用水沉及汽夯交叉施工的方法進行處理,以保證回填達到規范要求的密實度。級配砂石回填完成后,開始回填土,回填土中要求無雜物。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之內;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曬或均勻摻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預先灑水潤濕等措施。回填土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應根據土質、密實度要求和機具性能確定。一般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當工字鋼樁拔8、出后所形成的空洞,采用豎井一襯噴射混混凝土拌合干料進行回填。注漿措施:在拔出工字鋼樁后,在工字鋼樁原有位置插入注漿管。采用鋼管注漿,注漿管采用422.25mm熱軋鋼管加工而成,鋼管前端加工成錐形,以便插打,并防止漿液前沖。小導管中間部位鉆8mm溢漿孔,呈梅花形布置(防止注漿出現死角),間距100150mm,尾部1.0m范圍內不鉆孔防止漏漿,末端焊6環形箍筋,以變注漿時和注漿膠管連接。小導管長度3.0米。小導管加工成型如圖下圖按照小導管擴散半徑0.75米計算布孔間距為1.5米長在溝槽兩側沿溝槽方向并排布置,將小導管斜插入溝槽的裂縫中,如人工插入困難時可利用風鎬頂入地層中,頂入長度不小于鋼管長度的9、95。注漿采用水泥粉煤灰混合漿比例為:水泥:粉煤灰:水1:1:4,注漿壓力不大于0.1MPa,注漿時嚴格注意地面及周圍構筑物變化情況,如發現地面鼓起或構筑物(雨水管、現況熱力管溝)縫隙中有漿液流出時立即停止注漿。并及時將流入的漿液沖洗。如發現注漿壓力表讀數突然升高,則立即停止注漿,查明原因后,再進行注漿處理。交叉管線保護措施因現場溝槽內交叉管線較多,對于上水中等有壓金屬管線及懸吊的排水管線,當土方回填至現況管線下方0.2米位置時,采用C20預拌混凝土澆注135混凝土半包封,對于電信、電力管線采用恢復原有結構的方式,澆筑混凝土時將現況兩側進行擴挖,擴挖范圍為溝槽兩側原狀土外1.5米,半包封的結構10、形詳見附圖。對于現況雨水連接管的處理:在回填土回填至現況雨水連接管管底以下10cm后暫時停止回填。采用聚乙烯雙壁波紋管與現況雨水邊接管順接,在接口處設置悶井。聚乙烯雙臂波紋管采用C20商品混凝土澆筑滿包封。悶井大小結構形式及聚乙烯雙壁波紋管滿包封結構形式見附圖。回填土密實度要求,見下圖:A-砂墊層 B-胸腔 C-管頂部 D-路床回填土壓實度標準:胸腔部分95管頂以上500mm85管頂500mm以上至地面98直埋管段回填土注意事項:管道、結構工程必須在隱蔽驗收合格后及時回填。 回填時應確保構筑物的安全,并應檢查墻體結構強度、外墻防水抹面層強度、當能承受施工操作動荷載時方可進行回填。回填前應檢查直11、埋管保溫外護層是否有破損,如有破損處及時修補。回填前應先將槽底雜物清除干凈,如有積水應先排除。直埋管道回填中砂(粒徑0.5mm2mm)砂中不應有尖角的顆粒,胸腔部分兩側應同時回填,以防管道中心偏移,并安置標志帶。管頂上15cm以上范圍內采用回填土回填,回填土中不得碎磚、石塊、大于100mm的凍土塊及其他雜物。直埋管道管頂上50cm范圍內的回填土應采用人工輕夯分層夯實,分層高度可參考下表確定。3.3暗挖小室頂部回填施工施工準備:豎井二襯施工完畢,二襯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且豎井二襯防水及防水保護層施工完畢并驗收合格。回填土前,清理完成豎井一襯結構內所有雜物。檢驗回填土的質量有無雜物,粒12、徑是否符合規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圍內。當現場土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含水量時,應回填石灰土,白灰的摻和量視含水量大小采用912%的白灰土;當現場土料含水量較高時,采用風干或晾曬的方法處理;當現場土料含水量過高時,則嚴禁使用。回填土應分層攤鋪,蛙式打夯機每層填土厚度約為200-250。人工打夯不大于100-150。每層鋪攤后,隨之耙平。填土壓實遍數,應按要求的壓實度、壓實工具、虛鋪厚度和填土的含水量,經現場試驗而定。 使用蛙夯夯實時,應夯夯相連,不得漏夯;并嚴禁采用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所謂“水夯法”。對于一襯豎井鎖口圈梁高于現況路面結構底標高的應當在回填土時進行破除,以保證道路結構的厚度。13、破除后的渣土必須外棄,不得用以回填土。當回填至現況道路結構以20cm時,停止素土回填,檢測回填土的壓實度及含水量,達到規范要求后,澆注C20預拌混凝土20cm,防止豎井范圍內路面下沉。4施工技術保證措施槽兩側同時回填夯實分段回填時,交接處應填成階梯形,梯形的高寬比一般為12。上下層錯縫距離不小于1.0m。回填土每層填土夯實后,應按規定規定進行環刀取樣,測出干土的質量密度;達到要求后,再進行上一層的鋪土。因本施工段為當年做路要求,為保證路面結構的穩定性,防止路面下沉,在暗挖豎井位置路面結構以下20cm位置,澆注20cm厚C20混凝土,進行封蓋處理。5雨期施工每天收聽天氣預報,依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14、施工,在雨來之前做好施工準備,對溝槽內的回填土及時夯實,防止雨淋。對于雨水浸泡過的溝槽內土方依據情況測得土壤的含水量,如含水時在允許范圍內可拌石灰土進行處理。如含水量過高時,應挖棄出土方進行換土回填。基坑(槽)或管溝的回填土應連續進行,盡快完成。施工中注意雨情,雨前應及時夯完已填土層或將表面壓光,并做成一定坡勢,以利排除雨水。施工時應有防雨措施,溝槽回填土前要在溝槽兩側用土圍成土梗,土梗高度不小于0.3m。,以免邊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壞。做好排水溝等截水排水設施,防止區域以外的水流入。回填土方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基底成型時同時做好排水溝。下雨時及時排除落雨,防止雨水泡槽。6質量保證措施填時,槽內無15、積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機雜質。對于邊角部位,夯機夯不到的位置,采用人工木夯進行夯實。試驗員在回填前應進行回填中砂及砂石最佳含水量的測定來確定最佳含水量,以便回填時控制回填中砂及砂石在最佳含水量下進行土層夯實,取得最佳效果。7 安全防護措施(1)、施工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2)、土方回填時,溝槽頂部做好防護;溝槽四周的防護欄,在回填土未完前,不得拆除。因回填土施工局部拆除的溝槽防護欄,在當天完工前仍須恢復。(3)、要求上部作業人員文明施工,不得隨意亂扔施工材料及建筑垃圾。(4)、由于場地狹小,施工車輛多,運土車在現場倒土時,要注意不得碰撞腳手架,更要防止腳手架部件掉入溝槽。溝16、槽上下操作人員統一指揮,協調一致,避免意外墜落傷人。(5)、在溝槽邊附近作業人員,不得離溝槽過近,防止意外傷人。(6)、打夯機須由2人協同操作,一人持打夯機,一人拉電纜線。嚴禁電纜纏繞。扭結和被打夯機跨越。操作人員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好絕緣鞋,并嚴禁用夯頭打擊電纜。(7)、回填時應注意觀察邊坡位移,防止塌方傷人。(8)、回填時所有施工操作必須符合有關安全操作規程要求。8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措施(1)、由于施工現場場地狹小,所有土方運輸車輛進入現場,應設專人指揮車輛,并嚴格按照指定的堆土位置堆放土方。(2)、在出大門口外的馬路上鋪設草墊,用于掃清輪胎上外帶的土塊。隨時派專人清掃馬路,適量撒水壓塵,達到環衛要求。(3)、現場內運土過程中造成的遺灑,應及時清掃歸堆,不得有無人過問現象。(4)、施工班組長必須對班組作業區的現場文明負責,落實到人。主要工程量溝槽回填工程量回填砂(m)回填級配砂石(m)回填土(m)5961.764953.26637.3豎井回填工程量2#4#5#、6#10#關莊西路10#關莊西路1/11#回填土(m)20.12120.5131.3935.4723.587.38澆筑C20(m) 4.2315.4110.623.3112.032.1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3-11-23
11份